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 闻的内容。
思 ? 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 考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
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
题 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
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 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新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的 ?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
个 ?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 结语——新闻结尾
构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注音: 鄂 è( è )豫(yù)绥靖(suí ) 阻遏( zǔ)( è )泄气( xiè ) 溃退(kuì)歼灭(jiān)管辖(xiá ) 锐不可当( dāng)上当(dàng) 要塞( sài )瓶塞( sāi ) 阻塞( sè )堵塞( sāi )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 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

括了全文?
讨 ?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衔接的呢?
源自文库题
标题
课文结构 第1、2两句
导语
中路军 其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
主体
主体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议论句(分析原因)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导__语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 _简__述__渡__江__战__役__胜__利__成__功__,__引__起__下__文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 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 __不__能__,__这__样__写__表__明__材__料__真__实__准__确__,__报__道__及__时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 __冲__破__敌__阵__,__和__横__渡__长__江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不__是__,__因__三__路__军__加__起__来__是__一__百_。万 5.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域 一句中的( 不含) 、 均 有何表达作用? __“_不__含__”__指__不__包__括__,__体__现__语__言__确__凿__无__误__的___特__点__。__“__均__”__指__“__全”, __体__现__战__线__之__长__、__胜__利__之__大__,__洋__溢__着__自__豪__之__情__。________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 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课文阅读分析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归纳总结:
新闻概念 :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记叙文
新闻特点 :观点鲜明、内容真实、 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明
新闻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 :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议论
泰坦尼克号遇难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日电]北大西洋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 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一千多人沉入大海。 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船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 尼克号正在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 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 上消失了。 五天前,当这艘船驶离英格兰的南安普敦开始它开往纽约的处女航时,船上大约有2340 名乘客和船员。在事故中大约有1595人遇难。只有745人得救,其中很多是妇女和儿童。 如果船上的救生船不是只够一半的人使用的话,得救的人会更多。有两只满载从泰坦尼克 号逃下来的人的救生船被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形成的漩涡卷进海底。 显然,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船与冰山相撞时,轮船只是稍稍颤动了一下,没有激 烈的颠簸。一开始,乘客们对此并没在意,他们仍在舱内穿衣服,准备去吃饭。 阿奇博尔德·格雷西上校可能是在泰坦号上等到最后而又幸存下来的惟一的人。“我费劲 地抓到铜栏杆,”他说道,“抓住后我就拼命不放。船下沉时,我在水中旋转起来,好像 转个没完。后来我露出水面,看见海面上一大片乱七八糟的残骸。”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上校就不如他幸运了。一位幸存者看见他勇敢地帮助他的新婚妻子上 了救生船,点支烟后,他又帮助其他妇女上救生船,而他自己却随船沉没了。船长也沉没 了。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援救,她们在船上与丈夫手拉着手,随着泰 坦尼克号沉入大海。
东路军
承上启下句
自读课文:
对照地图,复述三路 大军的渡江情况。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重点品读 找出本文议论句,思考讨论: 1、议论句写了什么内容? 2、议论句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
内容?为什么? 3、议论句为什么把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
官兵区分开? 4、为什么用“南京拒绝和平”而不用 “蒋介 石政府拒绝和平”?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 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 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导 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 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