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市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2010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二O一O年九月一日宁政发[2010]15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现将《2010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根据《南京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是我市生态市建设创建达标阶段的攻坚之年,也是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一年。
【总页数】12页(P12-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J], ;
2.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才落户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J], ;
3.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J], ;
4.市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J],
5.市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南京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度生态工业园建设工作报告(最终版)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010年度工作报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10年11月26日一、建设工作进展回顾今年以来,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三个发展”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工委、管委会年初扩大会议对于加快实施“二次创业”的工作部署,着眼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努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初步完成《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各项工作,基本达到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要求,目前生态工业园区验收资料准备工作已全面开展,争取明年通过省级、国家级的现场考核和验收。
现将我区今年以来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坚持全员思想统一,切实推进生态化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
对照创建标准,收集2009年开发区的经济、能源、污染物排放能数据指标,完成开发区园区创建情况自评,建立和完善开发区环保工作台帐。
根据开发区自评情况,开展园区环境报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写工作,完善开发区创建基础,完成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工作报告、正在加紧编撰技术报告,并与省环科院合作,开展资料收集做好创建验收的前期工作。
我区在2010年的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1)按照生态规划,彰显绿色招商特色。
围绕东区五大主导发展产业,打造特色投资平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今年以来,“中国南京液晶谷”的开发建设工作全部按照时序推进,目前中电熊猫6代液晶面板项目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预计明年1月份开始试生产,3月份可正式量产。
夏普全球研发中心开工建设,更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正在加紧引进当中。
与此同时,为液晶谷配套的大宗工业气体、注塑件、触控面板等项目已陆续地引进建设,玻璃基板、电视整机、LED外延片及芯片、LED背光模组等项目正加紧洽谈推进当中,项目的整体成熟度不断提高。
“南京环保科技产业园”、“南京低碳产业园”已获得上级部门的正式批准,目前正在进行总体方案规划并启动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0年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
南京市城市调查报告一、南京城市发展概况:(1)南京城市概况南京市,别称金陵、简称宁,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标为北纬32°02′38″、东经118°46′43″。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东接长江三角洲,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宣州市接壤。
(2)南京人口情况截止2009年底,南京全市常住人口758.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4.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2%,流动人口比例较小,仅为18%。
在户籍人口中,市区户籍人口541.24万人,占87%,郊县人口较少,只占13%。
江南八区在绕城公路以内的户籍人口260万人(居住范围为长江以南绕城公路合围的250平方公里的下关、鼓楼、建邺、白下、秦淮、玄武、栖霞、雨花台八区,超过南京市户籍总人口的40%)。
(3)南京交通情况目前南京共有一个国际机场(禄口国际机场);4个火车站(南京站、南京西站、南京南站(在建)、南京北站);有宁沪、宁连、宁通、宁合、宁马、宁高、宁靖盐、宁淮、宁蚌、宁常、宁杭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南京港是全国第一大内河港口、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外高桥和苏州港的第三大集装箱港。
目前城区有南京地铁一号线于2005年9月3日试运行,二号线业已动工,将于2010年通车。
根据最新规划,到205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0条地铁线、4条轻轨线构成共计655公里的网络。
二、行政区划:南京市境内共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其中江南八区(鼓楼,白下,玄武,秦淮,建邺,下关,雨花台,栖霞)是中心城区。
截至2009年末,全市总户籍人口629.77万人,市区户籍人口545.97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71.31万人。
江苏省2010年夏季气候影响评价
2010年夏季气候影响评价全省夏季平均气温偏高,期间气温跌宕起伏,6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8月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7月29日~8月24日出现三段全省性持续高温过程;夏季降水量沿江地区偏多,其它地区偏少,时空分布明显不均,旱涝急转特征明显,其中6月全省降水显著偏少,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省日照时数全省大部地区偏少,局部偏多。
主要气象灾害有强对流、暴雨、高温等天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较重。
一、基本气候概况1、全省夏季平均气温偏高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5.4(赣榆)~28.0(苏州)℃,西南高东北低,与常年同期相比苏北东部地区偏高0.3~1.0℃,其它地区偏高1.0~1.7℃。
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7.0℃,较常年偏高1.1℃,异常度值0.9,属正常范围。
南京夏季平均气温为27.6℃,较常年偏高1℃。
与常年同期相比:6月东部沿海地区偏低0.0~0.8℃,其它地区偏高0.1~0.8℃;7月全省偏高0.1~1.5℃;8月苏北地区偏高1~2℃,苏南地区偏高2~4℃。
图1 江苏省2010年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江苏省2010年夏季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2、夏季降水量沿江地区偏多,其它地区偏少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21.8毫米,较常年偏少1.6成,各站降水量为370.2毫米(泰兴)~690.3毫米(南通),与常年同期相比,苏南北部和苏北南部地区偏多1~4成,其它地区偏少1~5成,,南京549.2毫米,较常年偏多1成。
与常年同期相比:6月泗洪、徐州北部及连云港地区偏少1~5成,其他地区偏少5~9成。
降水异常偏少,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7月淮北和江淮北部地区偏少1~4成(其中丰县、滨海偏多2~3成),其它地区偏多2~8成(其中姜堰、镇江、靖江、南通偏多1.1~1.2倍);8月淮北地区(其中丰县偏多6成)、大丰、姜堰偏少1~5成,其它地区偏多1~5成(其中南通偏多1.2倍)。
2010年春季气候影响评价
2010年春季气候影响评价作者:陶玫肖卉综述春季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北少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省日照时数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少。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连阴雨雪、雷雨大风、大雾、低温霜冻等灾害天气,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
一、基本气候概况1、春季平均气温偏低全省春季各站平均气温11.7(赣榆)~14.7(高淳)℃,除无锡、昆山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外,其他地区偏少1成左右。
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13.3℃,较常年偏低0.6℃,异常度值为-0.6,属正常略低,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南京春季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偏低0.6℃。
3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5.1(赣榆)~9.2(高淳)℃,全省平均气温为7.6℃,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和江淮北部地区持平或偏低1℃,其它地区持平或偏高1℃。
极端最高气温达31℃(高淳,19日),为1961年以来3月历史最高值。
4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为10.5(射阳)~13.3(高淳)℃,全省平均气温11.9℃,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偏低2.3℃。
月极端最低气温-0.5℃,15日出现在新沂。
5月全省各站平均气温19.2(赣榆、连云港、大丰、启东)~21.5(高淳)℃,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区偏高1℃左右。
图1 江苏省2010年春季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江苏省2010年春季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2、全省春季降水量北少南多全省春季降水量105.6(徐州)~419.3(宜兴)毫米,分布为北少南多。
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西部地区偏少1~3成,其他地区偏多1~4成。
南京春季降水量为320.9毫米,较常年偏多3成。
3月全省各站降水量13.2(东海)~185.1(宜兴)毫米,月降水量总体为北少南多。
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和江淮北部偏少1~6成(其中南京、赣榆持平),其它地区偏多3~9成(其中苏州偏多1倍)。
4月全省各站降水量为46(沛县)~168(仪征)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南京、镇江、泰州和海安地区偏多一倍,其它地区偏多1~8成。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18日在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市长季建业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在中共南京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很好地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实现新增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0亿元,增长11.5%。
完成财政总收入901.15亿元,增长21.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4.51亿元,增长12.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58亿元,增长18.8%。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68.03亿元,增长23.9%,其中工业投资1300.4亿元,增长20.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0.1%。
突出抓好旅游、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拉动经济增长。
出台促进外经贸发展、扶持企业开拓市场等多项政策,取消、减负一批行政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30多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以重大工程及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全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756.15亿元。
开工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扬巴二期等81个亿元产业项目。
全面启动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亿元。
支持10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和100家信息化技术供应企业发展。
新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国家及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46家,新建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88家。
1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入园企业达到2427家。
成功举办了重洽会、金洽会、软博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等多个品牌展会,承办了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和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
环境保护部公布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
环境保护部公布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73.5%,较2009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较2005年提高了30.3个百分点。
95.6%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92天,比2005年提高了27.1个百分点,达到《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目标(〉75%)要求。
2010年,重点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09年下降了2.3%,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上升2.9%和1.1%。
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基本持平。
世博会期间,上海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比例为98.4%,较2009年上升2.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达到历年同期最低水平。
亚运会期间,广州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优良天数比例为100%,较2009年上升12.5个百分点。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酸雨污染依然较重2010年,全国酸雨(pH年均值低于5.6)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2.6%,与2009年基本持平,较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总体略有减小。
较重酸雨区(pH年均值低于5.0)和重酸雨区(pH年均值低于4.5)的面积基本稳定。
酸雨集中分布于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全国酸雨分布区域、酸雨类型未出现明显变化,降水中主要致酸物质为硫酸盐。
城市噪声质量保持稳定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达标率高于其他类功能区。
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超标较严重,超标率约62.7%。
生态指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200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一般"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009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EI)与2008年相比,增加0.5,与2005年相比,增加0.9。
江苏省2010年气候公报
江苏省2010年气候公报综述2010年江苏省天气气候异常多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雷暴出现早、连阴雨(雪)、多种复合性天气同日发生、夏季大范围连续性高温及秋冬连旱。
2010年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年内气温起伏大,入春晚,入冬晚。
降水较常年同期持平,汛期出现较强短期降水。
2010年江苏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雷电、干旱、大雾、寒潮、台风、冰雹、大风等,其中因强对流天气、大雾造成的灾害较严重。
但灾害造成的总体损失不大,较去年偏轻。
2010年对旅游行业为较好的气候年景,对农业、海盐、人体健康和林业等行业气候年景正常或正常偏差。
第一章气候概况一、气温1、全省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高2010年全省各站年平均气温13.4℃(赣榆)~17.1℃(苏州)(见图1),呈南高北低分布。
较常年除赣榆和连云港偏低0.1~0.2℃外,其他地区偏高0.2℃(泗洪、如皋)~1.4℃(昆山)(见图2)。
2010年全省平均气温15.8℃,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9℃,异常度值为1.6,属偏高年份。
南京年平均气温16.3℃,比常年偏高0.8℃。
图1 江苏省2010年1~12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 江苏省2010年1~12月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2、冬季、夏季、秋季气温偏高,春季气温略低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全省冬季各站平均气温为0.4(赣榆)~5.9(苏州、昆山)℃。
全省冬季平均气温3.7℃,比常年偏高0.7℃,除赣榆偏低0.7℃外,其他地区偏高0.1~1.4℃。
南京冬季平均气温4.7℃,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0℃。
春季(3~5月)全省春季各站平均气温11.7(赣榆)~14.7(高淳)℃,除无锡、昆山等地较常年同期略偏高外,其他地区偏低0.1~1.1℃。
全省春季平均气温为13.3℃,较常年偏低0.6℃,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南京春季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偏低0.6℃。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0年,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年均浓度限值相比较,海口市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占0.9%;青岛、昆明等82个城市达到二级标准,占72.6%;太原、南京等30个城市超过二级标准,占26.5%。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拉萨、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硫(SO
2
福州、深圳、湛江、珠海、克拉玛依、吉林、汕头、湖州、泉州、北海、合肥13个城市,占11.5%;达到二级标准的有厦门、镇江等87个城市,占77.0%;超过二级标准的有淄博、乌鲁木齐等13个城市,占11.5%。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有北京、天津等67个城市,占59.3%。
)年均浓度值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其中达到环保重点城市中二氧化氮(NO
2
一级标准的城市有湛江、张家界等78个,占69.0%;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渭南、石家庄等35个城市,占31.0%。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上海、汕头等42个,占37.2%。
)年均浓度值达到一级标准的有海口市,环保重点城市中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有湛江、拉萨等89个城市,占78.8%;超过二级标准的有兰州、乌鲁木齐等23个城市,占20.3%。
与上年同期相比,年均浓度下降的城市有枣庄、乌鲁木齐等44个,占38.9%。
2005年以来,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呈稳步下降趋势,较2005年同期,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6.3%和12.0%,二氧化氮基本持平。
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
2010南京环境状况公报
2010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公布《2010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11年6月4日综述2010年,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发展”、“三个提升”大局,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品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积极实施环保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当年,全社会直接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达到164.9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5%。
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22项,先后实施了75个污染治理提标改造工程,工业污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22.2%的情况下,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经核定,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2010年是我市“2234”治水计划的收官之年,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共实施了230项工程,共新建5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三区两县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突破180万吨。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近80%的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江宁区、高淳县、浦口区、溧水县创建国家生态区县成效显著。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42个村获得省、市级生态村称号,完成了33家绿色社区、47家绿色学校、7条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的创建任务。
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全年劝退或改选址工业项目30个。
全年累计受理群众污染投诉近2.23万件次,查办具体污染问题近1.36万件。
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挂牌督办查处违法排污企业39家,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16起,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维护了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目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1)淡水环境 (5)海洋环境 (23)大气环境 (29)声环境 (35)固体废物 (38)辐射环境 (42)自然生态 (46)土地与农村环境 (50)森林 (54)草原 (57)气候与自然灾害 (59)专栏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70)环境执法检查 (71)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72)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 (73)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情况 (74)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75)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76)环境状况公众满意度调查 (77)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进展 (78)化学品管理 (79)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80)环境卫星工作进展情况 (81)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0-2012年) (82)环境宣传教育 (83)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 (84)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性文件总体情况与进展 (85)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 (86)2010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防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华社记者摄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新华社记者摄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
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把工作重点更多地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2011-06-03状况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空气质量2010年,全国471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其中3.6%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79.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15.5%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1.7%的城市劣于三级标准。
全国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5%,略高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达标比例。
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所在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3.3%,二级标准的占78.4%,三级标准的占16.5%,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8%。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0%,劣于三级标准的占1.2%。
2010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占94.9%,无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
2010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86.2%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
重点城市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提高,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0.9%,达到二级标准的占72.6%,达到三级标准的占25.6%,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9%。
与上年相比,达标城市比例上升了6.2个百分点。
2010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比例2010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总体平均的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二氧化硫浓度略有降低。
重点城市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酸雨酸雨频率监测的494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249个,占50.4%;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160个,占32.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54个,占11.0%。
2010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分段统计所占比例(%)49.6 18.0 11.5 9.9 11.0降水酸度与上年相比,发生酸雨(降水pH年均值<5.6)的城市比例降低3.1个百分点,发生较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5.0)和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4.5)的城市比例基本持平。
2010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年报
■□政策效应:
九月底出炉的“国五条”,实质上是四月份“国十条”的延续和深化。由于市场对“国十条”的冲击已逐渐消 化,国五条对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政策出炉后,高品质楼盘仍有不俗的市场表现,与四月“国十条”出炉后市场 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此轮调控加强了对开发企业资金的控制,试图通过收紧开发企业资金链来迫使坚 挺的房价出现松动,但事实上却导致开发企业放慢开发节奏,未来市场供应萎缩的预期反而使得房价愈加坚挺。
主城区
南部新城
主城
河西 新城
南部 新城
地铁
“十二五”期间,南京预计将投资1000亿元。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快速通勤能力,包括地 铁3号线、10号线、机场线、4号线一期、11号线 一期、12号线等项目
11号线 4号线
12号线 10号线 3号线
南京城市经济运行小结
南京市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
人均可支配收入 截至9月份,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10.7%。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涨幅仅 6.8%。
2009年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仅10.30%,低于地区生产总值(11.5%)1.2个百分点。2010年三季度数 据显示,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7%,低于地区生产总值(13.3%)2.6个百分点,二者差距有进 一步拉大的趋势。
07年一季度~08年二季度,南京市GDP增幅平均达18.09%;其中,在08年二季度达到峰值20.40%。 08年三季度~ 09年二季度,南京市GDP增幅平均为10.34%;其中,09年一季度、二季度GDP增幅已 逐步回落至6.97%、8.97%,处于历史低位。 在09年三季度~今年一季度,在经济逐步复苏的过程中,政策进入真空期。前期扶持性政策效应仍 在延续,受经济复苏预期影响,以楼市为代表的行业开始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带动整体经济 强劲反弹。 从指标来看,2010年三季度GDP增幅已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只有9.68%,考虑到居高不下的CPI(11 月份南京为5.3%),经济放缓的速度将更为明显。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2010年目标任务》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2010年目标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17•【字号】宁政发[2010]67号•【施行日期】2010.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2010年目标任务》的通知(二○一○年四月十七日宁政发〔2010〕6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2010年目标任务》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2010年目标任务2010年是我市实施三年城乡水环境治理“2234”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创建生态市的攻坚之年。
为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全市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促进人与水环境、城市与水环境的和谐,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乡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07〕272号)要求,特制定2010年城乡水环境治理目标任务如下: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水污染综合治理能力与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加快落实全市城乡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目标任务,继续搬迁、关停污染企业,稳步实施工业废水提升改造治理工程,不断推进结构减排和工程减排;加快推进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城市、城镇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实现全市域覆盖,同时大力实施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城乡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扩大区域供水,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确保水质及生态安全优良;进一步加大重点水域综合整治力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全市主要水体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奠定坚实基础。
二、年度目标(一)全市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达95%以上。
2010年江苏省环境质量公报
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2010)【字体:大中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0年度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厅长:2011年5月30日综述2010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的大局,认真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生态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力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加快实施蓝天工程,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深入开展良好生态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在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为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一、环境质量(一)水环境2010年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仍处于轻度污染。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124个国控断面中,水质较好的Ⅰ~Ⅲ类水质断面占36.4%,较2009年提高3.9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24.0%,较2009年下降4.5个百分点。
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4.8毫克/升,较2009年下降2.0%;氨氮年均浓度为0.95毫克/升,较2009年下降13.6%。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扎实推进太湖、淮河、长江等重点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较“十五”末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全省符合Ⅲ类水质的断面占比上升,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下降;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良好。
1.主要饮用水源江苏省饮用水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取水总量约为43.1亿吨,其中91个地表水源地和5个地下水源地取水量分别占98.4%和1.6%。
全省91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5个集中式地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2.太湖流域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分别达到Ⅲ类、Ⅳ类标准限值要求,受总氮指标影响全湖总体水质仍劣于Ⅴ类标准。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间:2011-03-23 16:34来源: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2010年是江宁“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和“三个发展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圆满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并经上级评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了620.2亿元,比上年净增1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1%,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32.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389.5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198.6亿元,增长1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突破6万元,达到64640元,折合美元达到9760美元,预计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57900元,折合美元达到8740美元,标志着江宁经济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0:62.1:31.9调整到5.2:62.8:32.0。
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一是开发园区经济占全区经济比重继续上升。
开发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工业投入分别占全区总量的47%、54.5%、65.4%,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个、0.6个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总量的71.9%。
其辐射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
二是街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全区10个街道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均超过亿元,平均为47260万元,比上年增加5071万元。
江宁经济开发区(含科学园)地方财政总收入达82.3亿元,东山街道达到17.2亿元,分别居开发园区和街道之首。
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实现城乡全统筹。
通过强化就业保障,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援助,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成功创建成“充分就业区”。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2012-01-18|来源:总量司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5%和14.3%,两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总量减排目标。
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17.3亿吨,比上年增加4.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比上年增长1.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1.5%,比上年增加6.9%。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8.1万吨,比上年减少3.1%。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8万吨,比上年减少1.1%;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3.3万吨,比上年减少4.1%。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0.3万吨,比上年减少1.9%。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7.3万吨,与上年持平;生活氨氮排放量93.0万吨,比上年减少2.4%。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185.1万吨,比上年减少1.3%。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64.4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3%,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0.7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7%,比上年增加8.0%。
烟尘排放量829.1万吨,比上年减少2.2%。
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2.8%,与上年基本持平;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7.2%,比上年减少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公布《2010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10年长江南京段水质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新建江宁滨江、禄口街道、江宁街道铜井等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并正式投入运行,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3万吨/日。
继续对城区主要河湖实施生态引水补水,累计引水总量达到3.8亿立方米,对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全市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20.4亿元,重点实施一湖一河地区雨污分流及河道清水工程,敷设约170公里污水管道,新建3座污水提升泵站,对57平方公里的片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锁金村等片区的雨污分流改造。
全面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全市投入800多万元,完成了11条黑臭河道治理工程,里圩河、清江东沟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10个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不断巩固水源保护区整治成果,夹江、浦口等水源地保护区内及上下游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清江油库启动搬迁,一批砂场、码头被关停。
2010年全市铺设DN75自来水管线150公里,解决了12万多户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
声环境状况2010年,建成区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4.7分贝,与上年同期持平。
控制在55分贝标准以下属较安静区域的覆盖面积比为54.8%,较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
三区两县区域环境噪声53.0分贝,较上年下降0.1分贝。
噪声声源的构成仍以社会噪声为主。
建成区交通噪声布点监测路段168个,监测路段长174.8公里,平均车流量为2393辆/小时,交通噪声均值为68.5分贝,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达标路段(低于70分贝)占总监测路段的82.6%,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
三区两县交通噪声均值为 68.3分贝,与上年同期持平。
全市声环境质量继续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5.7%,较上年上升6.2个百分点。
措施与行动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核准夜间施工许可,2010年全市累计核准夜间施工总量为6812天次,较2009年同期减少1334天次。
进一步加大建设工地施工噪声扰民的查处,全年共查处施工噪声违法案件308件。
中、高考期间,继续开展“绿色护考”行动,重点巡查各类工地800余处,受理施工噪声投诉576件,制止考场周边活动3起,查处违法案件12件,制止噪声扰民350余起,维护了考生们享有安静的环境权益。
辐射环境状况2010年,草场门、迈皋桥、土桥等 8个省控辐射监测点的瞬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值范围内。
草场门、瑞金新村等5个省控辐射监测点的电磁辐射综合场强均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限值标准。
综述2010年,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发展”、“三个提升”大局,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品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促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积极实施环保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当年,全社会直接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达到164.9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5%。
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共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22项,先后实施了75个污染治理提标改造工程,工业污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22.2%的情况下,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经核定,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2010年是我市“2234”治水计划的收官之年,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共实施了230项工程,共新建5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三区两县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突破180万吨。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近80%的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市考核要求。
江宁区、高淳县、浦口区、溧水县创建国家生态区县成效显著。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42个村获得省、市级生态村称号,完成了33家绿色社区、47家绿色学校、7条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的创建任务。
环境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全年劝退或改选址工业项目30个。
全年累计受理群众污染投诉近2.23万件次,查办具体污染问题近1.36万件。
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挂牌督办查处违法排污企业39家,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16起,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维护了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2010年,全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
空气中的三项污染物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超标0.14倍,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年良好以上天数为302天,占比82.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控水质断面达标率为100%,省考核的27个小康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7.8%,与上年持平,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
对照江苏省新的小康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为84分。
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上年减少,灰霾天气出现频次依然较高,扬尘和机动车污染仍较为突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城乡水体总体达标率虽有所提升,但仍然偏低,主要入江河流达标率较低,城市支流水体季节性黑臭现象较为普遍,部分断面水质状况仍有波动,时段性、区段性超标现象仍然存在,农村水体水质亟需改善。
全市环境改善的进度、程度、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诉求与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全面稳定达标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秦淮河内秦淮河水质未达到规划功能Ⅴ类标准,较上年有所下降。
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其中年均值超标的污染物为氨氮,超标2.21倍,其余指标达标。
所测5个断面中除文德桥达标外,其他均劣于国家Ⅴ类标准。
外秦淮河水质未达到规划功能Ⅴ类标准,与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氨氮、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其中年均值超标的污染物为氨氮,超标0.15倍,其余达标。
所测5个断面中,3个达标,达标断面数与上年持平。
秦淮新河水质未达到规划功能Ⅳ类标准,与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溶解氧、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其中年均值氨氮超标0.15倍,其余指标均达标。
所监测的4个水质断面中,3个达标,达标断面数与上年持平。
秦淮河上游水质达到规划功能Ⅳ类标准。
除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在沙河码头出现超标外,全河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标。
所监测的10个水质断面中,9个达标,达标断面数与上年持平。
2010年秦淮河水质主要污染物年均值环境空气状况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81.5(低于100为良好级别),同比上升7.2个指数值,全年环境空气达到优秀和良好级别的天数为302天(API小于50为优秀,API大于50小于100为良好),占全年天数的82.7%,与上年相比,良好以上天数减少13天。
城市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2010年建成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单位:毫克/立方米滁河滁河浦口段水质达到规划功能Ⅲ类标准,较上年有所改善。
除石油类在汊河大桥出现超标外,全河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标。
所监测的3个水质断面中,2个达标,达标断面数较上年增加2个。
滁河六合段水质达到规划功能Ⅴ类标准,与上年基本持平。
所监测的5个水质断面均达标,达标断面数与上年持平。
金川河金川河水质未达到规划功能Ⅴ类标准,较上年有所下降。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其中年均值超标的污染物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7.26倍和0.12倍。
所监测的4个水质断面均未达标。
玄武湖玄武湖水质达到规划功能Ⅴ类标准,与上年基本持平。
所监测的4个水质断面均达标。
酸雨全市酸雨发生频率为44.5%,较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降水pH均值为4.89,酸性略强于上年(4.99)。
城区酸雨发生频率为41.8%,较上年上升8.6个百分点;郊区县酸雨发生频率为50.0%,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辐射监测点电磁综合场强值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2010年,全市工业耗煤量3189.0万吨,比上年增长37.0%,其中燃料煤消耗2213.5万吨,比上年增加52.0%;燃料油(不含车船用)消耗40.6万吨,较上年增加2.8%。
全市工业废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分别为11.55万吨、3.76万吨,较上年分别下降13.8%、9.8%;烟尘的排放量为3.38万吨,较上年增加8.3%。
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的排放达标率分别为96.9%、96.3%和97.4%。
措施与行动2010年,全市继续推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与改造,全年完成工业废气治理投资5.2亿元,实施工业废气治理工程49个,当年竣工项目45个。
继续推进“禁燃区”清洁能源改造,全市完成30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95%以上的电力、钢铁企业脱硫工程建成运行,并形成减排能力。
制订实施了“蓝天行动计划”,并以责任状形式把53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区县和部门。
针对工地扬尘污染,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区级日查、市级周查、联合月查”制度,通过宣传教育和严管重罚,使工地扬尘防控达标率提高到60%左右,扬尘污染状况得到一定改观。
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是近年来禁烧成效最好的一年。
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全年办理新车及转籍过户车辆达标准入共计15万多辆,全市环保检测场站增至16家,检测机动车41万辆。
通过严格准入,阻止了3500多辆不达标车辆进入我市。
对中山陵、主城区和河西地区,分阶段实行了区域限行措施,全年累计淘汰黄标车4万辆,减少各类污染排放2万吨。
经国务院批准,7月1日全市公务车率先执行国Ⅳ标准,2011年1月1日开始全面提前实施国Ⅳ标准,我市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执行国Ⅳ标准的城市。
水环境状况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城北河口、上元门、城北、城南水厂、江宁区江宁水厂、浦口区江浦、浦口水厂、六合区远古、六合二水厂、溧水县中山水库水厂和高淳县固城湖水厂等11个主要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
主要河流湖库 2010年全市监测的259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为62.5%,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46.3%,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5.9%。
长江南京段长江南京段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基本达到规划功能Ⅱ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