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
———以《牛天赐传》为成熟标志的分析
沐子1赵阳2
(1.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31;2.南方报业集团,广州200235)
摘要: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在老舍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创作风格日趋成熟的标志。小说以敏锐的洞察力对旧中国市民阶层苟且、软弱、敷衍、调和的市民性格和独特的市民文化作了形象表现和纵深分析,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时代责任感。整部作品最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含泪的幽默”。作者以简净、铺张、俗白、凝炼的文字,塑造出耐人寻味的典型人物。老舍浓郁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为我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民族化探索开拓了新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老舍;创作风格;《牛天赐传》
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老舍以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叩响了文学殿堂的大门。从此笔耕不辍,写下数百万字作品,以独特的艺术个性,“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他的血肉来”[1](P237),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艺术家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善于提炼自己的———主观的———印象,从其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的东西,他并且善于用自己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念。”[2](P426)老舍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再现,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作了深入探索。“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就所提供的市民人物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几乎找不到另一位作家可与老舍匹敌。”[3]他的艺术世界几乎包罗了市民阶层生活的一切方面,显示出他对于这一阶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艺术形式,对他熟悉的独特对象———市民社会进行了异常深刻的发掘,从而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作了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揭示出时代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3]。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即是集中体现老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批判市民性格、批判造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这一重要主题,早在老舍开始创作时就已经确立。1924年,他赴英国任中文讲师,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来到资本主义成熟的英国,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物质上的困窘和精神上的倍受歧视,触动了极具民族自尊心的老舍,他开始怀念故都的一草一木,以
14
及那些从小一抬头就能遇见的笑咪咪的“张大哥”,但这并不防碍他理性的思考。老舍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文人,所以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飞机、大炮等“技”的层面,他更深入到中国传统的市民性格和市民文化。虽然在刚开始的《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中,老舍还仅仅停留在嬉笑怒骂地勾勒出一群旧派或新派人物的可笑嘴脸。但随着实践的增多,老舍的批判模式日趋成熟,挖掘的主题也日趋深刻。
在1931年的《二马》中,老舍建立了通过横向比较来批判市民性格和文化的模式,1932年的《离婚》以幽默漂亮的文字风格标志着老舍创作上的成熟。而本文所要讨论的1934年9月出版的《牛天赐传》则标志着老舍对主题意义挖掘的深入。小说通过牛天赐的成长过程,纵向挖掘出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文化是怎样把一个健全的新生儿塑造成百无一用的废物的。这是老舍艺术探索更进一步的转折点。也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老舍在艺术个性上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美学风格。因此《牛天赐传》是老舍创作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牛天赐传是一个生而被弃的婴儿,被卖落花生的老胡拾得,送给一个富而无子的商人牛老者收做养子。牛老者是马虎人,以“碰”着走运而致富;牛太太是精明人,以官样治家而立威。天赐在他们人生经验的教导下,由乳养,而入家塾,进小学,一半聪明一半糊涂地随着环境而慢慢转变,爹、妈、乳娘、四虎子、先生……靠近的各个人他都沾点,认真起来却一无似处。他的无用、随便、任性、官派、敷衍使他成为一个不是“玩艺儿”的人。他莫明奇妙地被学校革除,接着兵荒战乱,父母相继死去,财产被人占尽,落得靠从前的佣人四虎子在街头摆水果摊为生,幸而遇见他昔日的老师王宝斋,救他一把,带到北平上学,故事于是暂结于此。
如果说从《老张的哲学》开始,老舍就致力于批判中国特有的市民性格即妥协、敷衍、软弱、折衷、平庸、苟且等等,以及影响形成这种市民性格的,像故都天空一样苍老、凝重、灰色的市民文化,那么在《牛天赐传》中,老舍就深入到通过扎扎实实描写一个弃婴从出生到二十岁的生活经历,让读者看到这种封闭保守、固步自封的市民文化是如何在爱的名义下,造就出一个又一个牛天赐似的不好也不算太坏、左不过混日子的废物。《二马》中,老舍通过横向比较向读者展示了不同市民文化对人性的影响,从而批判了中国的市民文化;在《牛天赐传》中老舍更致力于纵向的剖析,使作品带有更深刻的批判性和反思性。
牛天赐的生存环境和悲剧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民众中比比皆是,因此老舍的创作也带有最普遍的意义。牛宅里的这群人无论是“当家婆”牛太太,还是仆人老刘妈,生活态度都是灰色的。在他们看来生命不过是混日子,妥协敷衍当然必不可少,但也有各自的“混”法:老刘妈是忠实的走狗,她混日子的态度就是贬低同类和迎合主人,成为“英雄的助手,走狗中的能手”;纪妈以天赐奶妈的身份走进牛宅,后来因为老刘妈的去世而取代她的地位,贫穷使她忍心抛下自己的孩子,也因此阴使手段惩罚无辜的天赐,生活使她麻木,敷衍,也总结了一套对付生活的办法;还有四虎子的“忠实”,永远不等听明白了就往外跑,而后再跑回来问,为买一斤白糖,能来回跑五六趟,不过四虎子是小说中带正面色彩的至少称得上对生活“真实”的人物,所以他能够成为天赐最老也是最好的朋友。至于王老师的对付油滑,米老师的死脑筋,赵老师的迂腐加痞子气……都构成了牛天赐生活的一种市民文化氛围,当然,对他的生命起重大作用甚至操纵他生命的就是牛老者和牛太太。
牛老者是老舍集中塑造的一个代表市民性格和古都文化的人物。他是一个商人,“囤货居奇,压榨穷人”是他性格中自私、贪婪、庸俗的一面。但是老舍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满脸凶气令人讨厌的商人,他和气、苟且、折中、调和、马虎,守着传统的道德观念与封建宗法的人伦关系。通过老舍的笔,你甚至会喜欢上他的马虎调和劲:世上有许多不容易形容的人,牛老者便是一个。……你常在介绍医生,神像麻子丰等等的广告中看到他的名字,你常在大街、庙会、股东会议、商会上遇见他,可是他永远不惹你特别注
·15·
意他。老那么笑不唧的,似乎认识你,又似乎不大认识;有时候他能忘了自己的姓,而忽然又想起来。你似乎没听过他说话,其实他的嘴并没有闲着,只是所说的向无打动人心的时候;他自
己似乎也知道;他说不说,你听不听,都没关系。
牛老者自有一套人生哲学观念,其要义集中表现在对事糊涂,对生活现实,对人马虎。比如被“官派”牛太太压得很惨,但他不会去跳楼,也不像《离婚》中老李寻什么“诗意”而自寻痛苦,就是没儿子这过不去的心病,他也不急。当太太急时,他还得笑:“是呀,是呀,我没怨你呀,俩人的事,俩人的事。”对生意,他最是歪打正着,对什么也不内行,但永远“碰”得笑口常开;对牛天赐的培养,他也是放任自流,马虎着混……牛老者这一套折中调和的人生哲学其实并非个人性格,他实际是特定市民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普遍的市民性格。这种哲学有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国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在云县这样一个小小的落后封闭的城市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像牛老者这样的商人以及处在同等地位的城市平民,安于一种“过得去”的生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