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启示
战后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及启示
教 育 的基 本 原 则— — 文 化 部 长 联 席 会 议 决 议 》 明确 指 出 :
“ 治 教 育 对 所 有 的 学 科 和 学 校 类 型 而 言 都 是 一 个 课 程 准 政 则 , 一 门 学 科 、 一 类 学 校 都 应 该 依 据 自身 特 性 尽 可 迫 社会 合 作 ” 问题 。因 而 , 校 政治 教 育 学
无 论 在 课 程 设 置 上 还 是 教 学 内 容 上 , 注 重 从 国 家 、 会 需 多 社 要 出 发 , 调 社 会 秩 序 、 民 责 任 、 会 合 作 等 , 对 青 少 年 强 公 社 而 政 治 认 知 、 政 治 人 格 的 发 展 和 政 治 参 与 技 能 的 培 养 较 为 忽 视 。 既 与 五 十 年 代 初 联 邦 德 国 政 治 冷 漠 、 会 隔 阂 的 特 殊 这 社
辫
石
战后德国学校政治教育课程发展及启示
口 阮 一 帆
摘
傅 安 洲 李 战 胜
要: 二战 结 束特 别是 建 国以后 ,联 邦) 国逐 步构 建 了较 系统 和 完善 的 学校 政 治教 育课 程 体 系。本 文 通 ( 德
过 梳 理 德 国 学 校 政 治 教 育课 程 体 系 的 构 建 和 发 展 历 程 , 揭 示 德 国 学 校 政 治 教 育 的 基 本 面 貌 和 特 征 , 期 对 我 国 以 以
学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课 程 建设 有 所借 鉴 。 关键 词 : 国 ; 治教 育 ; 程 德 政 课
中图 分类 号 : 5 . D7 1 6
一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 5 6 ( 0 0 0 — 0 0 0 10 - 9 8 2 1 )4 0 9 — 3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四、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 必须坚持灌输的原则, 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 正确导向 2.要注重”隐性教育”和” 显性教育”相结 合,“灌输”与“渗透” 相结合 3. 重视社会环境的合力作用, 注重营造氛围和情境 4. 善于借鉴、与时俱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 理论研究 5. 必须以人为本, 回归” 朴素 , 加强思想政治教 育与生活的联系
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
1. 2. 3. 4. 5.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政治养成” 在教育途径上注重宗教教育 重视德育理论研究 重视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 重视青年志愿者的活动
三、德国思想政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育的方法
1.重视宗教教育 2.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各学科、各专业教学 相配合 3.通过社会机构、团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渗透 4.配合家庭教育,强调劳动教育 5.重视心理咨询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官方语言是德语,属于印欧语系、 日耳曼语族。 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 世界文化贡献良多。
一、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
1. 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 其政治教育始终是以 培养” 驯服的臣民 为最高目的 2.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进行”基于国家和民族 的政治教育 3. 纳粹时期突出“国家至上” 的政治教化 4.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民主政治教育
德国公民教育对中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德国公民教育对中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于德国公民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可以说,在经历了多场斗争和艰难的抗争后,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和教育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德国公民教育促使中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洞察,体现出教育进步及改革。
德国公民教育的例子给予中国高中生的精神支撑,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探讨关于权利和责任的重要意义。
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完善的计划、调查和实践,更好地理解自身角色和社会功能,学习和记住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
同时,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保护自身,做出适当的行动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
德国公民教育也使学生对民主有权利和自由的法定基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保护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得以保障。
此外,德国的公民教育系统不仅支持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而且也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桥梁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综上所述,德国公民教育给中国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启示。
其中看到的共性有: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沟通桥梁,激发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引导参与社会框架;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如网络平台等)进行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技术的发展,德国公民教育在向中国高中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动学生和社会进步,为大家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社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2)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2)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论文篇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摘要:德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由于其社会制度及历史发展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征。
通过从历史上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到至今探索,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定比较研究,从而起到对我国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的借鉴与学习作用。
关键词: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都是作为欧洲强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国家强大的背后是德国教育的强大。
诚如曾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著名元帅毛奇所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教育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分析、了解、研究德国的教育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词源学上的考察在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考察之前,有必要对德文语境下的“教育”一词,进行语言学意义上的剖析,以期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内涵。
“教育”在中文语境中意思相对比较单一,但在德语中,却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词语表达,即(aus)Bildung 和Erziehung。
虽然这两个词语直译都可以用中文的“教育”来表达,但是两个词语内部深层的涵义有较大的差别。
一般认为,Bildung或者Ausbildung 意在知识、文化层面上的教育,并且强调教育的过程性。
比如职业教育,德文中表述为berufliche Ausbildung。
与此不同的是,单词Erziehung的动词形式是erziehen,这两个单词更多的是强调对教育对象的一种培养,目的是使之变得成熟、得到成长。
在德语中对该词使用较多是在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处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更多的处在提高内在的素养的层面上。
上文所提到的“教育”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用德语表述为ideologisch- politische Erziehung,但是笔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这一词语在德国一般仅出现在对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民主德国(DDR) 以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中。
论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此可见 , 德 国作为一个法治 国家 , 其教育法不仅是十分 完备而且他们还能 高度重视 和切实发挥教育法律规范 的导 向 、 规范 、 教育 和管理 的作用 。 根据 《 高等学 校教育法 》 , 其 明确 规定 : “ 德 国高校 思想 道德教育 目标是 : 把学生培养成 为具有爱国主义 、 民族 精神 、 守法精神 , 崇 尚人性 、 民主与 自由、 有 自尊心 和责任感 的可依赖 的 自由公 民 、 劳动者 。 ” 《 高等学校教 育法 》 对“ 教学 自由” 做出说 明 : “在完成教学任务 的范 围内, 教学 自由着 重体现在讲课 、 编写教材和采用教学
方 法, 以及发 表科学 和艺术 教学意 见 的权利 方 面。 ” 对 “ 学 习 自由” 规定 : “ 在不 违犯 学 习和考试 制度 的情况
( 一) 设 置 专 业 的 心理 咨 询 机 构
在德 国几乎每一所 高校 都会设 有专 门的心理 咨询 室, 他们 的心理咨询 室会 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 并且 都是专业 的 团队 , 这些 咨询师都 是心理 学 、 社会 学 、 伦 理学方 面 的专 家 。他们 专 门为学生服 务 , 帮助 学生进 行及时 的心理疏导 。这些 专家不仅在心理上为学生进 行 疏导 还在生 活 、 学习、 人 际交 往 、 甚 至是未来 的就业 方向上给予指导和帮 助。德 国重视高校 的心理咨询室 的发展 , 每年都 会给心 理咨询 室投人 大量 的专 项资金
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 究
论德 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 国的启示
宋 佳
( 牡丹江师范学院 研 究生院 , 黑龙江 牡丹 江 1 5 7 0 0 0 )
摘要 : 德 国作为发达 的资本主 义国家 , 与社会 主义 国家在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上存在诸 多不同 , 德 国的高校 思想政 治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以来在德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德国有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培养德国公民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首先,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德国公民的政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培养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因此在学校课程中注重政治教育的内容。
教育机构努力通过教导学生德国政治体系、政府运作和公民职责,以提高政治参与意识。
学生们会学习德国政治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权利和义务、民主和宪政等。
他们也会了解民主的历史背景和民主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国政府认为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和讨论关于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例如社会公正、尊重和包容等。
教师们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关心他人和社会福利的意识。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会关注历史和文化的教育。
德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崛起。
因此,教育机构会向学生传授德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便学生们对过去的错误和挑战有更深刻的理解。
他们也会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历史,以增加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学校教育,德国还非常重视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参与。
例如,政府会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组织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以促进公民参与和意识的培养。
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总而言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系统,旨在培养德国公民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学习德国政治和法律、了解历史和文化,并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学生们被鼓励成为独立、负责任和具有社会意识的个体。
这样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和包容的社会,也有助于培养德国公民在国内外事务中发挥积极的角色。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借鉴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借鉴作者:赵娜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8期长期以来,德国高校一直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凭借着完善的教育机制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德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一直有着较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积极借鉴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对推动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德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赋予了其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涵,在此背景下,德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注重宗教教育在德国,可以用“母子关系”来形容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历史,用“伙伴关系”来形容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现在。
德国一直把宗教奉为道德的根本,十分重视宗教教育,用宗教教育陶冶人格和精神。
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在目标、形式、内容上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因此,宗教教育被视为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德国公立学校开设宗教课,除了为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外,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尊严、助人为乐、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对非基督信仰的学生则不强求上宗教课,而是用伦理课代替。
道德教育中的伦理教育也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之一。
侧重隐性灌输和渗透高校运用隐性课程理论,使学生在无意识间接受某种思想的教育方法,比较具有隐蔽性。
德国高校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隐蔽进行。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科目。
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还设有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团体,如德国志愿服务队、天主教联盟、阿登纳基金会等。
这些团体和机构以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主政治教育为任务。
高校会请这些组织就当前国内和国际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举办大学生讨论会、论坛、展览或竞赛活动等,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另外,德国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也是进行隐性思想渗透的主要途径。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德国一直以来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将其视为培养公民意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在德国的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内外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历史、政治、哲学和伦理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德国历史和社会结构的深入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个人和集体行为的伦理和道德观念。
首先,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历史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德国的历史,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崛起。
通过了解过去的错误和挫折,学生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
这种历史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主、人权和法治的珍视和坚守。
其次,政治教育在德国学校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学生将学习不同政治制度的特征和运作方式,了解政治决策的意义和影响。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并让他们明白公民在政府决策中的重要性。
政治教育还涉及民主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以推动社会变革。
除了历史和政治,哲学也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和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如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
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此外,伦理教育也是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不同伦理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对道德和伦理的明智决策。
伦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并引导他们在面对道德和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结起来,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历史、政治、哲学和伦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学习,德国的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个人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作者:罗俊奎来源:《老区建设》2012年第24期提要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标内容和改革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借鉴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一、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1952)与它所在各州的分支机构共同组成。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是隶属于德国内政部的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最高行政中心,其工作的进行是在内政部长的领导下全方位展开的,最终对其负责的是联邦总理,总理向联邦议院就思想政治教育职责负责。
它的工作目标任务是通过尽可能宽泛的信息传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促进民众正确分析和认清政治事件的真实本质,加强公民民主意识,培养民众参与政治合作的能力”,联邦中心由管理部、计划和原则问题处、五个工作组和东西方论坛组成。
同时,由经过联邦议院投票同意建立的管理委员会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引导,从而确保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监督管理体现为:管理委员会确保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所施行的教育工作的政治立场要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并且要遵循“超党派原则”。
所谓超党派原则,就是指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不能使单个党派的意志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基本法的民主和多元化根本原则。
同时,在遵循管理委员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管理委员会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经费支出与教育计划等这些重大事务进行监督,这些重大事务的实施取决于管理委员会的决定。
如此,从根源上就确保政治教育管理机构的决策牢固地与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
中德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思考
3、实施方法
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学校课程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进行。其中, 政治课程是主要途径,同时辅以各种讲座、竞赛和社会实践等。这些方法旨在直 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这些价值观。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通过社会实践和学校的隐性课程进行。德国的 教育体系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多地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三、个人的思考与启示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中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他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 流与合作。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2、目标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强调的是 社会认同和集体意识。其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 规范。
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德国教育体系中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的 目标也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育方式方法不同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更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和理论 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认同。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 维,使其能够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总结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结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始于二战后重建和国家统一后的社会变革时期。
在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为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民主的关键要素。
以下是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结。
首先,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民主价值观。
德国历史的阴暗面,如纳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扩张,使德国人民更加重视人权、平等和多元化。
在学校教育中,德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学生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培养他们在公共领域中发表意见的能力。
此外,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使学生对德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
在德国,人权和自由是不可侵犯的基本价值观。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独立决策,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学校中有广泛的讨论机会,他们被鼓励批评政府和社会的不公正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三,真实与公正的历史记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政府强调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纳粹时期和二战罪行的记忆。
学校必须提供抗议罪恶行为的历史教育,并教导学生积极参与使纳粹罪行不会再次发生的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根除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
最后,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国际合作与宽容。
德国政府鼓励学生在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中积极参与。
德国的教育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此外,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促进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们之间的宽容和相互尊重。
总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民主价值观、个体自由发展、历史记忆和国际合作。
通过这种教育,德国政府试图培养有良好道德品质、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并提醒人们历史上的错误,以避免重蹈覆辙。
这种教育模式在德国的整体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结在德国,政府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实施,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旨在培养德国年轻一代的公民责任感、价值观念和民主意识。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宪法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民主法治国家,德国的宪法对思想、言论、宗教和民主等权利和自由进行了明确规定。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教育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课程、讲座和社会活动向学生传授宪法精神和法治观念。
其次,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德国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被鼓励质疑权威和传统观念,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变革。
此外,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学生被教育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了解社会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会被鼓励参加社区活动、政治组织和志愿者工作,以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再者,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历史教育和反思。
德国的历史背景使得历史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学生将学习二战期间的纳粹暴行和种族灭绝,还要学习德国民主化和统一过程。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主、人权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并避免历史的重演。
最后,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德国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社会,学生将学习国际关系和全球问题,培养对不同文化和观念的尊重和理解。
德国的学校也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学习国外语言,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培养他们成为全球公民。
总结来说,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公民。
通过教育学生宪法精神、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社会参与、历史教育和国际交流,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学生成为能够理解并适应现代多元社会的有能力和有担当的公民。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谢谢您 Thank you
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义唤醒和促进他们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懂得尊重他人重视生命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具有责任和评判是非的能力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各种行为准则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懂来自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乐于为国献身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二)内容
任然
1.民主政治教育内容 2.宗教内容 3.伦理道德内容 4 德育理论内容 5.社会道德内容 6.经济学和法学方面的教育内容 7 强调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内容
(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7 强调家庭教育和劳动教育内容
家庭是德国传统沿袭的核心,被誉为社会与国家的 “胚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 的补充和完善。若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众多道德教 育的目标是无法完成的。德国传统的家庭内部以父亲为主 导,决定则是协商性的。家庭所承担的各种道德教育就是 通过这种模式将德意志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自然地传递下去 的。正是由于家庭生活的这种轻松的氛围和非正式的弹性 教育恰好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漏。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 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德国同样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德国的家长们并不像 中国的父母一样,给自己的孩子包办事情。在德国人的观 念里,劳动教育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能够 增强孩子的劳动观念及社会责任感。
(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 德育理论内容
二战后,德国重建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任务, 而且包括医治人们的精神创伤。人们在战后陷入精神危机 ,对一切道德采取怀疑甚至敌视态度,德育肩负起疗伤及 重振民族精神的重任。德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有很大发展, 德国学校对于德育的培养可归纳为: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行 为方式,使他们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义,唤醒和促进 他们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懂得尊重他人、重视生命、 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具有责任和评判是非的能力,遵守 社会秩序和社会各种行为准则,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懂 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乐于为国献身。其中对当代德 国学校教育实践影响最大的鲍勒诺夫“朴素道德德育观” 和布贝尔的“品格教育”、“价值教育”理论。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魏玛共和国(1918-1933)
“基于民族和国家的政治教育”
Staat 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的初步尝试
培养民主公民,巩固新生政权、摆脱民族危机
第三帝国(1933-1945)
纳粹极权政体 联邦共和国(1949-)
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角色,但仍保持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直
“社会法治国”行政 接管理。 二战后至今,国家可以有广泛的社会管
理职能,国家管理职能必须受到法律的
给付行政
约束。 政治教育
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手段
指导行政
3.学校政治教育理论问题
基本目标:发展政治认识、实现政治参与
政
政
治
基本内容:政治知识与参与能力相统一
治
认
参
知 基本教学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形成判断 与
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以德国为例
主讲:傅安洲 2007年5月
提纲
一、德国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三、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四、借鉴与启示
一、德国政治教育的历史沿革
第二帝国(1871-1918) 封建军事专制政体
“国民教育”Staatbürgerliche Erziehung 培养封建臣民,封建统治和殖民扩张
教育属性
教育理论
1.德国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
政治认同
社会公正 制度性资源
意识形态 意识性资源
经济发展 功绩性资源
”非纳粹化“
资源体系建设 政治社会化
”再教育“
2.政治教育管理理论问题
“警察国家”行政 17-18世纪,实行政治专制,国家政权
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两国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而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寻求发展,以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上,对中德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理论上的比较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但两国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指的是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和环境的敏感度,并让他们在团体中具备民主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而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常识、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中德两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也有所不同。
德国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公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通过统一的学校文化和理念达成共识,并为将来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打好基础。
而中国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自我修正能力,同时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整个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中,教师通常是课程讨论的引领者和磨合者,学生们从中学习到如何处理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方法,并退一步看问题。
而在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团学活动、读书报告、辩论赛等形式来实现。
尤其是在当前疫情下,线上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志愿者服务、网上讲座等形式通过网络直播来开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1.教师的角色在德国,教师通常是学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并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 .3 借 鉴德 国家 庭 教育 的模式 。我 国应 借 鉴德 国家 庭 教 育
或政 治见解 者的宽 容 。 的模 式 ,改 变 中国家 长 们教 育 后代 的方 式方 法 。现 在 中 国的 家 庭 1 .3 第 三帝 国时 期 的法 西 斯 教育 。希 特 勒 上 台后 提 出 由民 教 育存在很 多 问题 ,家 长的溺 爱 在 某种 程 度 上 是 对 孩子 成 长 的 极
德国道德思想的发展总体上体现了德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的做法制定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相匹配的道德规范并及时地根据变化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t作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
教育前沿
-
一 U _ 一 :一 _ : :m 一 i _ I - I _ I l 一 a m _ m _
摘要 :本 文通过介 绍德 国深厚 的历史底 蕴和 复杂 的政治历 程 ,概 述 当代 德 国思想政 治教 育的 主要 内容 ,并分 析 与总结 德 国思 想政 治教 育 对 我 国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启示 ,希望 能够 对 我国思想 政 治教 育工作 的完 善具有 一定 的借鉴 意义。 关键 词 :德 国;思想政 治教育 ;启 示
国 ,建立 了德意 志帝 国,帝 国 宪法 规 定德 意 志帝 国是 君 主立 宪 的 我 国应加 强社会 大环境 的 挖掘 和建 设 。营 造 良好 的 社会 氛 围配 合 国家 。然 而学 生 只 是 完 全 服从 的工 具 ,需 要 由教 育 者 通 过 教 育 、 我 国的思 想政治 教育 工作 。我们 不 仅 要 依 靠各 级 政 府 以及 奋 斗 在 教化 使之 成熟 。因此 ,在这一 时期 受到 封建 统 治皇 权 的政 治影 响 , 第 一线 的思想 政治 T 作 者 ,还 要 依 靠全 社 会 的参 与 ,充 分调 动 各 教 育则 以 “ 驯服 臣 民” 为最 高 目标 ,其 教 育浓 厚 的政 治 性 灌输 以 类 社会 团体 的积 极性 ,如 各 类政 党 、宗 教 团体 、大 众 传 媒等 社 会 组织 ,打造积 极健 康 的社 会 环 境 ,形 成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合 力 。借 1 .2 魏玛 时期 的 “ 基 于 国家 和 民族 ” 的政 治 教 育 。一 战后 鉴德 国全方 位 渗 透 的教 育 方 法 ,增 强 渗透 效 果 、增 大 辐 射 范 围 , 诞 生 的魏 玛共 和 国是 德 国历 史上 第 一 个 民 主政 体 ,依 据 魏 玛 宪法 使学生 在健康 向上 的校 内校外 的环 境 中接 受精 神 的 洗礼 与 道 德 的 第1 4 8 条 的规定 ,所有学 校都应 致力 于道德 教育 、公 民意识 、德 意 熏 陶 ,无形 之 中提高 思想 道德水 平 。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are the five kinds of moral coneepts.It ha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e ideologl‘cal and political
关键词: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Herbart’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was a very famous educationist of German in the beginning of
教育目的一直是赫尔巴特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他于1806年发表的专著《普 通教育学》的内容上看,在其论述教学问题及教育过程时,主要强调了教育目的以及道 德教育。在赫尔巴特看来,一个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与教育有关,但这是教育的职责, 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都需要达到的道德品质。可见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教育的任务是以他所谓的 五种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努力形成学生“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五种道德观 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他认为,全部教育都应围 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或 背离。【l】但赫尔巴特时期的德国,社会思想保守,无论在大学里还是在社会上,人们的 兴趣都不在教育学,而是在神学、语言学和法律学等。加之它的理论本身十分深奥,而 且表述也比较晦涩,所以,在赫尔巴特生前,其教育学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2】直 到赫尔巴特去世20年以后,他的学说才得以广泛传播,他本人才被奉为教育理论权威。 事实上,研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赫尔巴特在哲学、心理 学方面的思想乃至整个赫尔巴特学派的思想。
国外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缺点及启示
法制教育、历史教育、宗教教育等多种名义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渗透,取得了显
著效果,使得公民教育成为美国社会实施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4.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和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 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 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普遍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和 特色。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和政府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思想政 治教育经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回顾党的历程,从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夺取全国政权,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到社会主义建 设,由于我们党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启发人们的觉悟, 适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而能够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环境非常严峻和物质条件 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使全党在重大的 历史关头很快地取得统一认识,从而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国外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缺点 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美、英、德为例
8
目录
• 一、概念界定
• 二、美国外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缺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三、英国外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缺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四、德国外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缺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五、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1公民
•
公民教育,首先涉及到“公民”这一概念。“公民”概念来源于西方,最早 产生于古希腊时期。起初,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到了现代社会, 公民概念已经完全超出了它的原始内涵。所谓公民,就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 且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的人。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 三、 纳粹时期 • 突出国家至上的政治教化
• 希特勒上台后,把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运用到 政治领域,提出由"民族精英实行统治的"领袖原则 • 他"通过大量的法令,依靠警察恐怖手段,在德国 建立起一套以领袖原则为指导,实行一体化的法 西斯专制独裁统治的政治体系。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 (四)德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 1.是回避还是正视历史
• 战后第一代的年轻人:“忘记”
• 第二代(1940-1950):反思
• 第三代(60年代):客观的正视
• 2.新纳粹和右翼势力的复活
• 苏联占领区、西德三占区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 3、德国战后的“经济政治理论”
• “经济政治理论”——“地缘政治理论” • 地缘政治理论: • 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政策。 • 衡量一个国家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力量和影响的 尺度,是它的经济实力和资源。
德国”
德国思想政治教育
• 2.德国学校的德育状况
• (1)德国的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 • 教会创办的“拉丁语学校”和“德语学校”
• 学校德育与宗教教育的合作关系:
•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 宗教教育的内容
• 公立学校按教派设立三种学校: • 公共学校、教派学校、世界学校
德国中学生的公民教育
德国中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归纳为:促进 学生社会化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 的意义,唤醒和促进他们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懂 得尊重他人、重视生命、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具有 责任和评判是非的能力,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各种行 为准则,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懂得以和平的方式解 决冲突,乐于为国献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0umalofHUBEICorrespondenceUniversity
Vo1.24.N0.4
Apr.2011
练,才能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他们有很高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
业道德。心理咨询服务渗透刮课堂、日常生活、个别谈话、团体
训练等各个方面。实践表明,心理咨询在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
[3]潘芳.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J].理论观察 ,2009,(5).
[4]顾建亚.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和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10).
[5]苏振芳.当代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97
义 ,除了少数人文学科偶尔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以外,在大多
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
应注意借鉴德国间接渗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
都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 )借 鉴家庭教 育的方法
我国应借鉴德国的家庭教育方法,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
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有助
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
、
德 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德国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德国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容,因
而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德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以下
不同程度的义务,比如洗碗、扫地、替家人擦皮鞋、收拾花园等。
学校也要求学生必须承担相应的体力劳动,如清扫教室或在假
期要到工厂、医院、养老院或残疾人福利院等地方服务 1--2
周,德国人认为,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的能力,而
且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五 )重视心理咨询
能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加以传授”。德国中小学把宗教课、公
民课列为必修课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伦理
学、神学、法学、经济学等之类的课程来完成。在德国高校 ,且
不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基础学习阶段把经济学、政治学、法
学、社会学列为必修课程,理工科在专业学习阶段也把经济学、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40—0096—02
[本刊网址]h~p://www.hbxb.net
法律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同时,理科教学中也渗透德育内
容,主要方法是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课程,都要从历
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
(三)通过社会机构、团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在德国,不仅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政治教育
根本 ,陶冶精神与人格。除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外,还
注重培养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对真善美的感觉、助人为乐
等等。虽然德国的宗教课是公立学校中的必修课 ,但对于学校
中许多非基督教信仰的学生并没有强求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
用伦理学课程代替宗教课。道德教育中的哲学伦理教学方法
是德国道德教育方法的一大特点。
等 。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
育队伍总体上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其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育教学的教师水平比较高。但是在专职队伍中,不少是由非专
业的本科毕业生留校后担任政治辅导员,属于“半路出家”,在
知识和理论水平上有待提高。德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基本上
是一支服务性队伍,多数由兼职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各学科、各专业教学相配合 、
德国在抓好宗教课、伦理课、社会课等课程外,还强调其他
的课程也应担负起德育的任务。1955年,德国教育制度委员
会在《关于政治教育和社会化的报告》中提出,“每-f]学科在
不放弃本身特点的情况下,都能对政治教育作出自己较高水平
的贡献。如果 明确 了- f]学科对于国家和社会 的意义 ,我们就
大众传媒,学校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让我国的家长们在教育
后代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改变,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科学合
理地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 )重视 心理 咨询工作
我国对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没有建
立起规范的心理咨询机构 ,学校有关这方面的教育也没有纳入
正式课程,大部分的学生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一件十分丢脸
告会、讨论会、论坛、竞赛、展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渗透。
(四)配合家庭教育,强调劳动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补充和完
善 ,传统的、学校的众多道德教育目标若没有家庭的配合,是根
本无法完成的。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尊重子女的人格和个性的
发展,主张采取平等和民主的教育方法,十分倡导树立为国教
工夫,不仅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条战线上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还要依托全社会的参与,在充分发挥学校这一思想
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团体、社区、政
党、宗教团体、大众传媒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营造思想
政治工作的氛围,借鉴德国全方位渗透的教育方法,形成思想
政治教育的合力,增强渗透性和辐射范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大
碍,正确认识 自我和社会,充分发挥 自身潜力,养成健全人格等
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与德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中的异同
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中德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现,两
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 ,包括:第一,两国
都十分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子的教育观念,树立真爱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创造型人才教育
观念。由于家庭生活的轻松氛围和非正规“弹性化”,它恰好
可以弥补正规学校教育的真空,因而更易于创造德国教育界所
推崇的“两难”情景教育方式。
德国也非常强调劳动教育。德国的家长从不代替包办孩
子的事情。德国的法律还规定,不同年龄的孩子要在家里承担
五个方面 。
(一)重视 宗教教 育
德国虽然是政教分离的国家,但是非常重视宗教教育,宗
教在德国一直被奉为道德的根本。德国的学校教育与宗教教
育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上互相渗透,紧密配合,能够形成
合力 。在德 国学校 中 ,宗教也 始终被视 为道 德教育 的有效手
段,许多学校都开设宗教课。道德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以宗教为
德国几乎所有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类机构,这
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及规划。这里的
工作人员要有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学位,并受过专门心理训
作者简介:练建斌(1983一),男,福建霞浦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96第 24卷第4期
2011年 4月
家、神学学者构成,其专业素质较高 ,知识结构也较为合理,人
员也比较稳定。
三、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我们通过对德国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比较,结
合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吸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功经验
是完全有必要的。
(一)借鉴思想渗透教育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还未充分认识到思想渗透教育方法的重要意
[关键词]中国;德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4.407
中国和德国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
价值观、文化传统以及教育目标、内容等差异,中国和德国思想
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现出各 自不同的特点。通过中德思想政治
的差异 ,主要有 :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方法上的差异。我国思想政治教
育的方法总的来讲,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
地。而德国,则是在各门课的教学中渗透教育内容。对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在
中心机构,而且还有大量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
机构。如阿登纳基金会、天主教联盟、联邦青年联合会、农村青
年联合会、德国志愿服务队、不来梅社会和平服务社等。这些
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共同的任务就是对人民进行民主政治教
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州分支机构与各
社会团体合作,就当前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举行报
实践 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
第二,课程设置的差异。我国专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必修
课,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在大纲、教材、学分等方面都作统一
规定。德国则没有设专门的德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一是通过
伦理学、神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课程进行,二
是通过学校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专业
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我国应善于借鉴、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
论研究。德国的鲍勒诺夫的“朴素道德教育”理论和布贝尔的
“品格教育”和“价值教育”理论对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
远 ,我们应予以借鉴,同时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市场经济、全球
的事,即使有问题也不敢说出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变形,
令人痛心。因此,我国应借鉴德国学校的一些做法,把心理咨
询问题重视起来,让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出现问题后能够
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从而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