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完整版)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①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①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②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③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1、时间:公元前594年
2、背景:
(1)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尖锐,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 随着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
(3) 梭伦当选为首席行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
3、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4、内容:
(1) 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作抵押。
(2)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的数量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力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3) 改革国家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4)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5、特点:改革存在“中庸”的色彩,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
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6、意义:
(1) 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
(2) 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3) 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4) 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7、局限性:
(1)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 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力。
(3) 允许贵族报留祖传地产,氏族制度的残余仍得以存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

第四册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知道:1.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历史进程,民族意识增强,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因素及形成时间统一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全国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
15世纪末,英、法两国发展为民族国家,理解:君主专制: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制度的转变。
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知道:1.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A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B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
C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D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E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新航路开辟的基本情况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3)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4)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5)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知道: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代表人物发源地: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及影响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一、知识列表背景主要内容影响梭伦改革①雅典的贵族政治采取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民众中树立了反对王权的观念,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②贵族制下,普通民众无权参与政府运作,政权缺乏监督和有效制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工商业奴隶主也不满旧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①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债务和债务奴隶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政治: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改革国家机构,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新设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①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公民群体。
②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③下层民众得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开辟了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
④渗透在改革中的政治理念,如中庸、公平、节制等,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依据。
商鞅变法①各国改革:春秋时有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改革,秦国商鞅变法等。
②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经济上出现土地私有制:政治上各国纷纷开展改革变法;军事上兼并战争促进了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度,奖励军功;废分封,行县制;实行编户制度和连坐法。
③思想文化:焚烧诗书,实行文化专制。
①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保证了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实力。
②打击了旧贵族特权,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法律意识。
总之,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为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同时,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知识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的分类:①从程度上看:一种是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变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上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3)举例: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
封建制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4)改革的原因:总的来说,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可以大致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5)改革成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重要因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③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④改革者的个人因素(政治才干、坚定的信念等)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与执行。
(6)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①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②看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③是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④改革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专题一梭伦改革(一)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二)历史背景(原因):①政治原因:雅典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②经济原因:社会矛盾尖锐导致政局动荡,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外部环境:麦加拉等周边城邦的发展构成对雅典的威胁,萨拉米危机成为改革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仲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點归纳与总结目录课标要求 (1)第—单元梭伦改革 (3)第ニ单元商鞅变法 (5)第弎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8)第泗单元王安石变法 (10)第伍单元欧洲地宗教改革 (12)第陆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7)第柒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0)第ハ单元ㄖ本明治维新 (23)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28)课标要求1.梭伦改革(1)ア解梭伦改革前雅典地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地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地主要措施,指出改革地基本特點。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地影响。
2.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站国时期各国改革地基本史实,认识春秋站国时期地时代特征。
(2)ア解商鞅变法地具体措施合内容,认识其特點。
(3)探讨商鞅变法地历史做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1)ア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地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地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地历史做用。
4.王安石变法(1)ア解王安石变法地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地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做用。
5.欧洲地宗教改革(1)ア解仲世纪天主教地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地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地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地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地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地历史做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ア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地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地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地做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地历史背景。
(2)概述“ニ—九法令”地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合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地影响。
8.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地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地主要过程合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地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ㄖ本近代化过程仲地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1)ア解戊戌变法产生地历史根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
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
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
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归纳

页眉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要点归纳专题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B.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2)确立资本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
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内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内容“改革”与“革命”一同被视作人类社会开展、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下面好范文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鞅变法(1)经济上: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促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
②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①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
②社会的开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3)军事上: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文化上:①私人讲学兴起,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②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1)经济上: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成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开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开展,使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开展的巨大障碍。
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2)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按军功授爵的二十等爵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政治上:①废除“世卿世禄制”。
②普遍推行县制。
③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定连坐法。
(4)文化习俗上:①烧毁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儒家和其他学派的诗书。
②推行《秦律》及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1)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
(2)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
(4)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开展也有重大影响。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开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历史上重大回眸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回眸》这个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系列与历史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1.法国大革命:在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一场以民主、自由和平等为核心思想的运动,即法国大革命。
这场运动推翻了旧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知识点包括:三级会议、1789年法国革命、重要人物如路易十六、拿破仑等。
2.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一场工业化的革命,这就是英国工业革命。
知识点包括:纺织工业革命、煤炭和铁矿资源的开发、蒸汽机的发明、独立发明家与企业家、工厂制度、劳动条件改善、城乡差异、资本主义的形成等。
3.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了一场由工人和农民领导的革命,即十月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点包括:旧俄国社会、沙皇专制、布尔什维克党、列宁、农民起义、红军、全民所有制等。
4.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美国爆发了一场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战争,即美国独立战争。
这场战争使得美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
知识点包括:殖民时期、不平等对待、独立宣言、华盛顿、合众国宪法等。
5.中国近代变革: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运动,目的是要改变积弱落后的国家面貌。
知识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6.德国统一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历了一场为实现德国的统一和民主而进行的运动。
这场运动成功将德国各邦联合起来,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知识点包括:德国分裂与三国同盟、统一派与分裂派、普鲁士王国、巴黎和约、威廉一世等。
7.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发生了一场基于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维新运动,即明治维新。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反映的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外重大改革。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欢迎阅读。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商鞅变法1.背景(1)时代特征①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业日益活跃。
②政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③军事: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④文化: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出现“百家争鸣”。
(2)各国改革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实行“初税亩”。
②战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2.商鞅变法(1)经济: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建立什伍组织。
(3)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
3.变法特点(1)理论武器:法家学说。
(2)措施:措施全面,核心是奖励“耕战”,实行“法治”。
(3)方式:注重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
(4)性质: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5)影响: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历史影响(1)进步性①对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对后世: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2)局限性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②存在旧制度、文化和习俗的残余。
【特别提醒】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启示。
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改革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演化,其中一些重大改革被视为
指导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这些改革的影响深远,塑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回眸历史上一些重大改革,并对其进行了解析。
一、工业革命:驱动现代文明的引擎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改革之一。
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
初期,英国率先展开了这场工业的革命。
工业革命以机器制造、煤炭
和铁矿产等产业为主要标志,使得人工制造代替了手工制造,大大提
升了生产力。
新技术的应用和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
的面貌,也为现代文明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二、美国独立战争:民主的崛起与帝国的终结
美国独立战争是18世纪后期最重要的一场革命。
在这场战争中,
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为争取自由而起义,最终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美
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更显示了“天生平等”的理念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这一事件奠定了民主制度
的基础,影响了后来世界各国的民主发展。
三、法国大革命:平等、自由、博爱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场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法
国大革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对法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四、俄国十月革命:共产主义的崛起与全球格局的改变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推翻了沙俄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这场革
命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20世纪发展成
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的影响不仅在俄罗斯本土,更在国际范
围内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五、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和解与民主的胜利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一次社会改革。
种族
隔离制度在南非持续存在了几十年,导致种族歧视、社会冲突和人权
侵犯。
然而,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南非开始了和解与民主的进程。
1994年,南非举行了历史性的全国大选,纳尔逊·曼德拉成为南非
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这一事件标志着南非的多元和平共处时代的到来,也成为了世界上反对种族歧视、倡导民主的成功范例。
以上所提到的重大改革事件,无论在历史上的发生时间跨度如何,
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些事件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演变,
展示了人类对于自由、平等、民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
了解和学习这
些重大改革事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
动向,并为未来的进步提供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