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C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知识分享
![输出轴(C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c470cdea8956bec0875e35f.png)
输出轴(C A6140车床)设计说明书精品文档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题目: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程综合设计作者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作者所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者所在班级: B09111作者姓名:符嗣星指导教师姓名:王秋林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精品文档摘要这次设计的是CA6140车床输出轴2*Φ8斜孔,包括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工件的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输出轴作为动力装置的主要零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其质量与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输出轴的作用和工艺分析.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
最后拟定钻孔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目录精品文档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1零件的用途 (1)1.2零件的工艺性 (1)1.2.1分析、审查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1)1.2.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1.3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2)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2.1选择毛胚 (2)2.2确定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 (3)2.2.1毛胚的机械加工余量 (3)2.2.2毛胚的尺寸公差 (3)2.2.3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4)2.2.3绘制零件毛坯简图 (5)3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5)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3.1.1精基准的选择 (5)3.1.2粗基准的选择 (6)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3.3工序的安排 (7)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3.3.2基面先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设计之CA6140输出轴的说明书
![机械设计之CA6140输出轴的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1a7508bb68a98271fefaed.png)
CA6140输出轴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输出轴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小批量>设计内容: 1. 产品零件图<手工图/CAD图> 2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4.数控加工工序卡 1份5.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序言一、零件图分析㈠零件的作用㈡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㈢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二、毛坯分析㈠毛坯的选择㈡毛坯图的设计三、工艺路线拟定㈠定位基准的选择㈡加工方法的确定四、加工顺序的安排㈠工序的安排㈡工序划分的确定㈢热处理工序的安排㈣拟定加工工艺路线㈤加工路线的确定㈥加工设备的选择㈦刀具的选择五、工艺设计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㈡确定切削用量及功率的校核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七、数控加工工序卡八、机械加工工序卡九、走刀路线图十、设计心得十一、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也相信通过课程设计能将零碎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系统而全面的做好设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彭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图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为CA6140车床输出轴,其主要作用,一是传递转矩,使车床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二是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载荷;三是支撑传动零部件。
(二)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零件的材料为45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0e26a2ce2f0066f5332283.png)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A6140的杠杆。
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杠杆的Φ25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
现分述如下: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杠杆的小平面和加工Φ12.7。
工件以Φ250+0.023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为定位基准,在长销、支承板和支承钉上实现完全定位。
加工表面。
包括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钻Ф12.7的锥孔,由于30mm的下平台的表面、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6.3um。
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12.7,要用Ф12.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
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
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二)、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不加工表面是加强肋所在的肩台的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承Φ45轴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个自由度。
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x 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Φ25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Φ25的孔作为精基准。
(三)、确定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7 检查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7 检查3、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工序4钻Ф14孔,再加工螺纹孔M8”变为“工序6 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其它的先后顺序均没变化。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27c060240c844769eaeef3.png)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摘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时候都要用到CA6140车床,然而,这种车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结构又相对复杂,如果要加工一些相对复杂的工件,就需要不断换刀,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多麻烦,再加上这种车床的加工过程较慢,造成效率不高,所以,只能在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对该机床的主轴箱进行了设计,采用三轴支撑的滚动轴承,加上双轴滑移的共用齿轮作为进给体系;加上快速电机和十字手柄,极大改善了机床的性能,提高了操作性。
本文从CA6140机床的参数设定、传动体系图制定、传动方案制定,主要零部件的校荷,对该机床的主轴箱设计进行了说明,并附有机床了零部件整体装配详图。
关键词:CA6140机床;主轴箱;零件;传动;Abstract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CA6140 lathe is very extensive, but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the workpiece processing is more complicated in shape, change the knife trouble, in the process of auxiliary time is relatively long, low productivity, suitable for single or small batch production. The main shaft three support adopts the rolling bearing; the feed system uses the two axle sliding common gear mechanism;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eed is controlled by the cross handle. The machine has good rigidity, large power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As a major turning processing machine, CA6140 machine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pindle box for CA6140 machine design, design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machine, drawing up the transmission plan and the transmission scheme, the main parts of the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the use of CAD drawing software design and processing of parts.Keywords: CA6140 machine tool ;spindle box ;parts ;transmission目录第1章引言 (5)第2章主要技术参数 (6)第3章传动方案和传动系统图的拟定 (8)3.1. 主运动传动链 (8)3.2. 进给传动链 (11)第4章主要设计零件的计算和验算 (15)4.1主轴箱的箱体 (15)4.2.传动系统的I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17)4.2.1普通V带传动的计算 (17)4.2.2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计算 (19)4.2.3齿轮的验算 (21)4.2.4传动轴的验算 (24)4.2.5轴承疲劳强度校核 (26)4.3.传动系统的Ⅱ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27)4.3.1齿轮的验算 (27)4.3.2传动轴的验算 (31)4.3.3轴组件的刚度验算 (32)4.4 传动系统的Ⅲ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34)4.4.1齿轮的验算 (34)4.4.2 传动轴的验算 (38)4.4.3 轴组件的刚度验算 (40)4.5传动系统的Ⅳ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42)4.5.1齿轮的验算 (42)4.5.2传动轴的验算 (45)4.5.3轴组件的刚度验算 (48)4.6. 传动系统的Ⅴ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50)4.6.1齿轮的验算 (50)4.6.2传动轴的验算 (54)4.6.3轴组件的刚度验算 (56)结论 (59)毕业设计小结 (59)参考文献 (64)致谢 (65)第1章引言在车床类中。
CA6140车床手柄轴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手柄轴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190b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4.png)
CA6140车床手柄轴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手柄轴夹具设计一、引言CA6140是一种经典的卧式车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手柄轴是车床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夹具设计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CA6140车床的手柄轴夹具,以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二、夹具设计1.定位装置为了确保工件的加工精度,首先需要对手柄轴进行准确定位。
我们采用圆柱定位的方式,根据手柄轴的外形特点,设计一个与其相匹配的圆柱定位套。
定位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与手柄轴的配合精度。
2.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是夹具设计的关键部分,它要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或变形。
我们采用液压夹紧的方式,设计一个液压缸和夹紧套筒组成的夹紧装置。
液压缸可以提供稳定的夹紧力,夹紧套筒则与定位套配合,将手柄轴紧紧固定在定位套中。
3.导向装置为了提高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导向装置,使刀具能够精确地沿着手柄轴的轴线进给。
我们采用双导轨的设计方式,上下导轨均与工作台固定,形成一条精确的直线导轨。
通过调整刀具与导轨的距离和角度,可以实现对手柄轴的精确加工。
4.防护装置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我们设计了一个防护装置。
该装置主要由防护罩和安全开关组成,防护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切屑和冷却液溅出,安全开关则可以在发生危险时立即切断电源。
三、夹具使用说明1.将待加工的手柄轴放置在定位套中,确保手柄轴与定位套对齐;2.启动液压系统,将液压缸中的压力油注入夹紧套筒,实现对手柄轴的夹紧;3.根据加工需要,调整刀具与导轨的距离和角度,确保刀具沿手柄轴的轴线进给;4.启动车床主轴,进行加工;5.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确保安全;6.加工完成后,关闭液压系统,松开夹紧套筒,取下手柄轴。
四、结论本文设计的CA6140车床手柄轴夹具具有定位准确、夹紧稳定、导向精度高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d74fe23a6c30c2259019e8e.png)
前言CA6140车床是普通精度级万能车床,它运用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和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以及车削端面等,是应用最广泛的车床。
CA6140车床床身是机床的基础构件,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或床身的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使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床身是车床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件。
而导轨,则是床身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床身上共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导轨是拖板用的导轨,另外两条导轨为尾座导轨,其作用为导向和承载,所以,以导轨要求有较高的的导向精度,结构简单,工艺好等特点。
本次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加工床身导轨而进行设计的,为了保证导轨的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床身导轨的加工基准选用导轨本身即“自为基准”原则。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调节装置,其作用就是在加工床身时对床身在空间的各个位置进行调节,限于目前的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第1章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床身,它是机床的基础构件。
机床的各个主要部件和零件都装在床身上或在床身导轨上作相对运动。
床身是机床的支承件,装左床腿和右床腿并支承在地基上。
床身上安装着机床的各部件,并保证它们之间具有要求的相互准确位置。
在床身上安装有刀架、尾座、床头箱等零件。
在切削中,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力传递到床身上而床身变形,床身的变形和振动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因此,床身是机床上极为重要的构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主要有四组加工表面,该三组加工表面都要求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现述如下:1.2.1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
该平面是床鞍与床身的结合面,负责纵向进给运动。
所以,要求该平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不得超过1.6,以保证纵向进给的精度。
1.2.2导轨面。
床身上有四条导轨,其中有两条上安装拖板,另两条安装尾架,导轨面是床身的的一个重要表面,刀架负责安装车刀,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切削精度,尾座可以安装钻头进行钻削等工作,因此,要求导轨面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好的直线度,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
![CA6140轴套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2176119ec3d5bbfd0a74f9.png)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程设计题目CA6140 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目录前言⋯⋯⋯⋯⋯⋯⋯⋯⋯⋯⋯⋯⋯⋯⋯⋯⋯⋯⋯⋯⋯⋯ 1一、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22、零件的工艺分析⋯⋯⋯⋯⋯⋯⋯⋯⋯⋯⋯⋯⋯⋯⋯23、零件的生产类型⋯⋯⋯⋯⋯⋯⋯⋯⋯⋯⋯⋯⋯⋯⋯2二、工艺规程设计⋯⋯⋯⋯⋯⋯⋯⋯⋯⋯⋯⋯⋯⋯⋯⋯ 31、毛坯的设计⋯⋯⋯⋯⋯⋯⋯⋯⋯⋯⋯⋯⋯⋯⋯⋯⋯ 31.1、、毛坯的种类⋯⋯⋯⋯⋯⋯⋯⋯⋯⋯⋯⋯⋯⋯⋯⋯ 31.2、选择毛坯⋯⋯⋯⋯⋯⋯⋯⋯⋯⋯⋯⋯⋯⋯⋯⋯⋯ 31.3、毛坯锻件公差等级⋯⋯⋯⋯⋯⋯⋯⋯⋯⋯⋯⋯⋯ 3 1.4、、毛坯锻件材质系数⋯⋯⋯⋯⋯⋯⋯⋯⋯⋯⋯⋯⋯ 31.5、毛坯锻件质量及复杂系数⋯⋯⋯⋯⋯⋯⋯⋯⋯⋯ 31.5.1、毛坯锻件质量估算⋯⋯⋯⋯⋯⋯⋯⋯⋯⋯⋯⋯ 31.5.2、毛坯复杂系数计算⋯⋯⋯⋯⋯⋯⋯⋯⋯⋯⋯⋯ 41.6、确定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 41.6.1毛坯高度方向尺寸加工余量⋯⋯⋯⋯⋯⋯⋯⋯51.6.2毛坯锻件圆角的选择⋯⋯⋯⋯⋯⋯⋯⋯⋯⋯⋯⋯ 51.6.3模锻斜度的选择⋯⋯⋯⋯⋯⋯⋯⋯⋯⋯⋯⋯⋯⋯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52.1、粗基准的选择⋯⋯⋯⋯⋯⋯⋯⋯⋯⋯⋯⋯⋯⋯⋯⋯ 52. 2、精基准的选择⋯⋯⋯⋯⋯⋯⋯⋯⋯⋯⋯⋯⋯⋯⋯ 6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3.1、CA6140车床轴套表面加工方案⋯⋯⋯⋯⋯⋯⋯⋯⋯ 63.2工序安排原则⋯⋯⋯⋯⋯⋯⋯⋯⋯⋯⋯⋯⋯⋯⋯⋯⋯7 3.3工序的拟定⋯⋯⋯⋯⋯⋯⋯⋯⋯⋯⋯⋯⋯⋯⋯⋯⋯⋯7 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确定⋯⋯⋯⋯⋯⋯⋯84、切削刀具的选择⋯⋯⋯⋯⋯⋯⋯⋯⋯⋯⋯⋯⋯⋯⋯⋯135、量具的选择⋯⋯⋯⋯⋯⋯⋯⋯⋯⋯⋯⋯⋯⋯⋯⋯⋯⋯146、机床的选择⋯⋯⋯⋯⋯⋯⋯⋯⋯⋯⋯⋯⋯⋯⋯⋯⋯⋯14三、专用夹具的设计⋯⋯⋯⋯⋯⋯⋯⋯⋯⋯⋯⋯⋯⋯⋯151、凸缘槽5H9工艺性要求⋯⋯⋯⋯⋯⋯⋯⋯⋯⋯⋯⋯⋯152、定位基准的选择⋯⋯⋯⋯⋯⋯⋯⋯⋯⋯⋯⋯⋯⋯⋯⋯⋯173、定位误差的计算⋯⋯⋯⋯⋯⋯⋯⋯⋯⋯⋯⋯⋯⋯⋯⋯⋯174、夹具尺寸确定及零件选取⋯⋯⋯⋯⋯⋯⋯⋯⋯⋯⋯⋯⋯185、非标准件的设计⋯⋯⋯⋯⋯⋯⋯⋯⋯⋯⋯⋯⋯⋯⋯⋯⋯176、夹具操作方法⋯⋯⋯⋯⋯⋯⋯⋯⋯⋯⋯⋯⋯⋯⋯⋯⋯⋯18总结⋯⋯⋯⋯⋯⋯⋯⋯⋯⋯⋯⋯⋯⋯⋯⋯⋯⋯⋯⋯⋯⋯⋯1 919参考文献前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课、专业课以及实习之后进行的。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1CA6140床头I轴轴承座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1CA6140床头I轴轴承座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0a2ae14afe04a1b071de51.png)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3)1.1课题背景 (3)1.2夹具的发展史 (3)1.3小结 (4)2 I轴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1零件的分析 (5)2.1.1零件的作用 (5)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2.2确定生产类型 (5)2.3确定毛坯 (5)2.3.1确定毛坯种类 (5)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3绘制铸件零件图 (5)2.4工艺规程设计 (6)2.4.1选择定位基准 (6)2.4.2制定工艺路线 (8)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1工序1:车肩胛面成型 (11)2.5.2工序2:钻,扩φ75中孔,车端面,倒角 (12)2.5.3工序3:挖环槽 (14)2.5.4工序4:钻Φ14及3-Φ9的通孔 (15)2.5.5工序5:攻M10×1.5的螺纹 (16)2.5.6工序6:铣B,D,C三平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5.7工序7:钻Φ10的孔 (17)2.5.8工序8:钻Φ5短斜孔 (19)2.5.9工序9:钻Φ5长斜孔 (20)2.5.10工序10:粗镗Φ90的孔 (21)2.5.11工序11:精镗孔Φ90 (22)2.6本章小结 (23)3 专用夹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钻φ5长斜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床CA6140主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车床CA6140主轴工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6b1183e53a580216fcfe7c.png)
CA6140车床主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主轴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1、车床主轴的零件图 1 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2 张3、机械加工工序卡 1 张4、课程设计说明书 1 份第一章,课题介绍1.1、课题车床主轴是车床的主要零件,它的头端装有夹具、工件或刀具,工作时要承受扭曲和弯矩,所以要求有足够的刚性、耐磨性和抗振性,并要求很高的回转精度。
所以主轴的加工质量对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车床主轴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a..承受摩擦与磨损机床主轴的某些部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摩擦,特别是轴颈部位,因为轴颈与某些轴承配合时,摩擦较大所以此部位应具有较高的硬度仪增强耐磨性。
但是某些部位的轴颈与滚动轴承相配合摩擦不大,所以就不需要大的硬度。
b.工作中时承受载荷机床主轴在高速运转时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如弯曲、扭转、冲击等。
所以要求主轴具有抵抗各种载荷的能力。
当主轴载荷较大、转速又高时,主轴还承受着很高的变交应力。
因此要求主轴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综合力学性能即可。
(1)、支承轴颈的技术要求主轴两支承轴颈A、B的圆度允差0.005毫米,径向跳动允差0.005毫米,两支承轴颈的1:12锥面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0.4um。
支承轴颈直径按IT5-7级精度制造。
主轴外圆的圆度要求,对于一般精度的机床,其允差通常不超过尺寸公差的50%,对于提高精度的机床,则不超过25%,对于高精度的机床,则应在5~10%之间。
(2)、锥孔的技术要求主轴锥孔(莫氏6号)对支承轴颈A、B的跳动,近轴端允差0.005mm,离轴端300mm处允差0.01毫米,锥面的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0.4um,硬度要求HRC48。
(3)、短锥的技术要求短锥对主轴支承轴颈A、B的径向跳动允差0.008mm,端面D对轴颈A、B的端面跳动允差0.008mm,锥面及端面的粗糙度均为Ra0.8um。
(4)、空套齿轮轴颈的技术要求空套齿轮的轴颈对支承轴颈A、B的径向跳动允差为0.015毫米。
CA6140(831006) 设计说明书
![CA6140(831006) 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e45a5f2fab069dc50220131.png)
目录一、零件的分析 (2)(一)零件的结构分析 (2)(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三)确定毛坯生产类型 (3)二、零件工艺路线设计 (4)(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4)(二)工艺路线的分析与选定 (4)三、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确定 (6)四、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五、夹具设计 (15)(一)工件的定位分析 (16)(二)工件的夹紧分析 (17)(三)夹具的操作说明 (17)六、心得体会 (18)参考文献 (19)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结构分析⒈零件的性能、功用及工作条件零件CA6140(831006)是车床的拨叉,工作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作用,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要求就行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该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变载荷和冲击载荷的作用,故零件应具有良好的抵抗变载荷及冲击载荷的能力。
⒉零件的形状及结构分析由零件图分析可知,该零件主要由上半圆断面及其孔Ф4.0055、小头孔φ25023.00+、φ40外圆斜面、16×40槽以及侧面和加强筋组成。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⒈尺寸精度分析查《机械精度设计与检验基础》表3.2得该零件各主要加工表面对应的尺寸标准公差等级如下表:⒉位置精度分析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 查《机械精度设计与检验基础》表4.10得对应的公差等级为11级,槽端面对小圆柱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8mm,查《机械精度设计与检验基础》表4.10得对应的公差等级为11级。
⒊粗糙度分析该零件各加工表面最高粗糙度要求为1.6mm。
需对¢25的孔半精镗,以满足1.6的粗糙度要求;对¢55半圆孔半精镗,以满足3.2的粗糙度要求;大半圆孔两端面半精铣,以满足3.2的粗糙度要求;底面半精铣,以满足3.2的粗糙度要求;槽两侧面半精铣,以满足3.2的粗糙度要求。
其他加工表面粗加工即可达到精度要求。
(三)确定毛坯生产类型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给零件材料为HT200,灰铸铁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零件结构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且大量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最终选用金属型铸造。
CA6140主轴箱设计说明书
![CA6140主轴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1781d79a26925c52cc5bfc9.png)
目录1.概述 (2)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机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2)1.3 操作性能要求 (2)2.参数的拟定 (2)2.1 公比选择 (2)2.2 求出转速系列 (2)2.3 主电机选择 (3)3.传动设计 (3)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3)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3)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3)3.2.2 传动式的拟定 (4)3.2.3 结构式、结构网的拟定 (4)3.2.4 转速图的拟定 (5)4. 传动件的估算 (5)4.1 V型带传动 (5)4.1.1 确定计算功率 (5)4.1.2 选择三角胶带的型号 (6)4.1.3 确定带轮直径 (6)4.1.4 计算V带速度V (6)4.1.5 初定中心距A0 (6)4.1.6 计算V带的长度 (6)4.1.7 计算实际中心距A (6)4.1.8 确定定小带轮的包角a (7)4.1.9 确定V型带的根数Z (7)4.1.10 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F0)min (7)4.1.11 作用在支撑轴上的径向力 (7)4.2 传动轴的估算 (7)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8)4.2.2齿轮模数的计算 (9)4.2.3 齿宽的确定 (10)4.2.4 确定各轴的间距 (11)4.2.5 带轮结构设计 (11)5. 动力设计 (12)5.1主轴刚度验算 (12)5.2 齿轮校验 (13)6.主轴空间位置图 (16)7.主轴箱位置展开图 (17)8.结构设计及说明 (17)9.总结 (23)10.参考文献 (24)1.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CA6140说明书
![CA6140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b62a3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7.png)
序言在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汇总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些次课程设计中我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以及铣削加工时的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悉心指点。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时CA6140车床的拨叉(见附图1——零件图),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现分析如下:1.拨叉大端平面的加工2.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Ø25+0.0250 mm的六齿方花键孔、Ø22+0.210 mm花键底孔两端的150倒角、距花键孔轴线22mm的平面和拨叉下端的18+0.110 mm的槽。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
因为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铸造成型。
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所以选择右端R20的端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
在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
CA6140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
![CA6140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及主轴箱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619ecf3169a4517623a326.png)
目 录1 绪论 (1)1.1 课题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1 课题的背景 (1)1.1.2 课题的目的 (1)1.2 完成的内容 (1)2 参数拟定 (3)2.1 主电机动力参数的确定 (3)2.2 运动设计 (3)2.2.1 确定主轴极限转速 (3)2.2.2 确定转速范围n R 定公比 确定主轴转速数例: (4)3 传动设计 (5)3.1 传动方案拟定 (5)3.1.1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的确定 (5)3.2 传动结构式的选择 (5)3.2.1 基本组和扩大组的确定 (5)3.2.2 分配总降速比 (6)3.3 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的确定及转速图拟定 (7)3.3.1确定皮带轮动直径 (7)3.3.2 确定齿轮齿数 (8)3.3.3 画出转速图如下: (10)3.3.4 验算转速误差 (10)3.4 齿轮的计算转速的确定及传动系统的拟定的计算转速 (12)3.4.1 确定各轴和齿轮 (12)3.4.2 由转速图拟定传动系统图 (13)4 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 (14)4.1齿轮模数的估算和设计 (14)4.1.1 计算各轴传动的功率 (14)4.1.2 计算传动轴齿轮模数 (14)4.1.3 计算各轴之间的中心距 (16)4.2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 (17)4.2.1计算皮带尺寸 (17)4.3 传动轴的估算和齿轮尺寸的计算 (18)4.3.1确定各轴的直径 (18)4.3.2 计算各齿轮的尺寸 (18)5 各部件结构设计 (21)5.1 皮带轮及齿轮块设计 (21)5.1.1 皮带及皮带轮的设计 (21)5.1.2 齿轮及齿轮块设计 (21)5.2 轴承的选择及箱体设计 (21)5.2.1各轴承的选择 (21)5.2.2 主轴及箱体设计 (21)5.3 密封结构及润滑 (22)6 主轴组件的验算 (23)6.1验算主轴轴端的位移a y (23)6.2 前轴承的转角及寿命的验算 (25)6.2.1 验算前轴承处的转角Q (25)6.2.2 验算前支系寿命 (25)6.3 箱体设计 (26)总结 (27)致谢 (28)摘要本文用简明的语言有侧重的介绍了普通数控机床中CA6140主轴的设计改造过程,先通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的介绍,来引出本设计的意义。
CA6140机床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CA6140机床输出轴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14db9db9d528ea81c7797d.png)
目录序言 ------------------------------------------------------------------------------------------------------------------ 2一、零件的分析--------------------------------------------------------------------------------------------------- 31.1课题背景知识 ------------------------------------------------------------------------------------------- 31.2零件的作用 --------------------------------------------------------------------------------------------- 10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0二、工艺规程设计----------------------------------------------------------------------------------------------- 122.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122.2基准的选择 --------------------------------------------------------------------------------------------- 142.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152.4制定工艺路线 ------------------------------------------------------------------------------------------ 162.5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172.6加工工序设计 ------------------------------------------------------------------------------------------ 19三、夹具设计 ----------------------------------------------------------------------------------------------------- 223.1问题的提出 --------------------------------------------------------------------------------------------- 223.2夹具设计 ------------------------------------------------------------------------------------------------ 23四、设计小结 ----------------------------------------------------------------------------------------------------- 25五、参考文献 ----------------------------------------------------------------------------------------------------- 26序言机械制造技术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输出轴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
CA6140主轴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CA6140主轴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0c38feb8f67c1cfad6b8f8.png)
在上列两行方案中,方案一可以省掉一根轴。缺点是有一个传动组内有 4 个传动副。 如果用一个四联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如果用 2 个双联滑移齿轮,则操纵机 构必须互锁以防止 2 个滑移齿轮同时啮合。 方案二,每个变速组的传动副数为 2 或 3,可以采用双联或三联滑移齿轮进行变速, 总的传动副数量最少、轴向尺寸小、操纵机构简单,所以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案。 从电动机到主轴,一般为降速传动。接近电动机处的零件,转速较高,从而转矩也就 较小。如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接近电动机处,则可使小尺寸的零件多些,大尺 寸的零件少些,可节省材料,遵循“前多后少”的原则。从这个角度 考虑,以取 12=3x2x2 的方案为好。
n max n min n max 1250 = =44.64r/min n min 28
lg Rn lg 44.64 1 =12 lg lg 1.41
3)传动组和传动副的确定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 一方案:①12=4x3 ②12=3x4 ③12=2x2x3;
二方案:①12=3x2x2 ②12=2x3x2
目录利用查表法求出各传动组齿轮齿数如下表
一、车床参数的拟定 ..................................................................................... 1 1、车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 1 二、传动轴的估算和验算 .............................................................................. 7 1、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 7 2、主轴的设计与计算 ............................................................................ 9 三、主轴材料与热处理 ............................................................................... 12 四、齿轮模数的估算和计算 ......................................................................... 12 1、齿轮模数的估算 .............................................................................. 12 2、齿轮模数的验算 .............................................................................. 15 五、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 17 1、一般传动轴上的轴承选择................................................................. 18 2、主轴轴承的类型 .............................................................................. 18 3、轴承间隙调整 ................................................................................. 18 4、轴承的较核 .................................................................................... 18
ca6140机床设计说明书
![ca6140机床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13b331c59eef8c75fbfb35d.png)
一、设计目的通过机床主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得结构设计,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二、设计步骤1.运动设计1.1已知条件[1]确定转速范围:主轴最小转速m in /5.31min r n =。
[2]确定公比:41.1=ϕ[3]转速级数:12=z1.2结构分析式⑴ 22312⨯⨯= ⑵ 32212⨯⨯= [3] 23212⨯⨯=从电动机到主轴主要为降速传动,若使传动副较多的传动组放在较接近电动机处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节省材料,也就是满足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因此取32212⨯⨯=方案。
在降速传动中,防止齿轮直径过大而使径向尺寸常限制最小传动比41min ≥i ;在升速时为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震动常限制最大转速比2max ≤i 。
在主传动链任一传动组的最大变速范围()10~8min max max ≤=i i R 。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传动轴的变速范围最小,根据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小的原则选择结构网。
从而确定结构网如下: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1222-⨯⨯=P X R ϕ 其中41.1=ϕ,62=X ,22=P所以 10~846.81641.12≤=⨯⨯=R ,合适。
1.3 绘制转速图⑴选择电动机一般车床若无特殊要求,多采用Y 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根据原则条件选择Y-132M-4型Y 系列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⑵分配总降速传动比总降速传动比 02.01440/5.31/min ===d n n i又电动机转速min /1440r n d =不符合转速数列标准,因而增加一定比传动副。
[3]确定传动轴轴数传动轴轴数 = 变速组数 + 定比传动副数 + 1 = 3 + 1 + 1 = 5。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db6acfd15abe23482f4d76.png)
目次1 概述 (1)1.1 课题简介 (1)1.1.1 金属切削机床的应用 (1)1.1.2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 (1)1.1.3 国内外机床发展状况 (2)1.2 课题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1.3.1 课题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1.4 主要章节安排 (3)2 CA6140车床主轴箱 (5)2.1 主轴箱组成及特点 (5)2.2 主轴箱的主要传动系统构成 (5)2.3 主轴箱的主要参数 (5)3主轴箱的设计 (7)3.1传动系统及传动方案的确定 (7)3.2 主要零件的设计及校核 (9)3.2.1 主轴箱的箱体 (9)3.2.2 传动系统的I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10)3.2.3 传动系统的Ⅱ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19)3.2.4 传动系统的Ⅲ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24)3.2.5 传动系统的Ⅳ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29)3.2.6 传动系统的Ⅴ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33)3.2.7 传动系统的Ⅵ轴及轴上零件设计 (37)结论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1 概述1.1 课题简介1.1.1 金属切削机床的应用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及其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所以又称为“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为机床。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加工机器零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和各种特种加工等。
切削加工是将金属毛坯加工称具有较高精度的形状、尺寸和较高表面质量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在加工精密零件时,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切削加工来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此,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
它所担负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成率[1]。
1.1.2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根据我国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目前将机床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锯床、其他机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题目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目录前言 (1)一、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3、零件的生产类型 (2)二、工艺规程设计 (3)1、毛坯的设计 (3)1.1、毛坯的种类 (3)1.2、选择毛坯 (3)1.3、毛坯锻件公差等级 (3)1.4、毛坯锻件材质系数 (3)1.5、毛坯锻件质量及复杂系数 (3)1.5.1、毛坯锻件质量估算 (3)1.5.2、毛坯复杂系数计算 (4)1.6、确定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 (4)1.6.1毛坯高度方向尺寸加工余量 (5)1.6.2毛坯锻件圆角的选择 (5)1.6.3模锻斜度的选择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5)2.1、粗基准的选择 (5)2.2、精基准的选择 (6)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6)3.1、CA6140车床轴套表面加工方案 (6)3.2工序安排原则 (7)3.3工序的拟定 (7)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确定 (8)4、切削刀具的选择 (13)5、量具的选择 (14)6、机床的选择 (14)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5)1、凸缘槽5H9工艺性要求 (15)2、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定位误差的计算 (17)4、夹具尺寸确定及零件选取 (18)5、非标准件的设计 (17)6、夹具操作方法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19)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前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课、专业课以及实习之后进行的。
这是让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这次课程设计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得到了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与换算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加工工艺和夹具的设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正确的全理的加工工艺和合适的夹具的运用能够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特别是夹具正在向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定位”“工艺路线”“工艺尺寸”“夹具”- 1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一、零件图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CA6140轴套是套在转轴上,在机器中可起支撑、定位、导向或保护轴的作用2、零件的工艺分析(1)以外圆Φ70mm端面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3.2(2)以外圆Φ42mm端面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6.3(3)以外圆Φ70mm凸缘端面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为1.6(4)Φ25mm孔与Φ31mm孔的接触面与凸缘端面的加工表面的平行度为误差0.05,Φ25mm孔壁粗糙度为1.6,Φ31mm孔壁粗糙度为3.2(5)以外圆Φ70mm凸缘端面与Φ25mm孔中心的跳动度为0.05(6)Φ45mm外圆与Φ25mm孔中心的跳动度为0.03,Φ45mm外圆壁面粗糙度为1.6+0.036 +0.075 )mm(,孔壁粗糙度为8)孔Φ(1.6)中心距凸缘端面为74(7-0.0750+0.036 )相对于Φ8中心线孔以及Φ25孔中心线的对称()外圆Φ(870凸缘端面的槽口50度为误差0.15,槽口壁面粗糙度为3.23、零件的生产类型由指导老师所给的任务,轴套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经过对零件加工表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先选出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表面然后借助夹具对其他表面进行加工,保证位置精度。
二、工艺规程设计1、毛坯的设计- 2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1.1、毛坯的种类毛坯的种类主要有碳钢、合金钢、不锈钢与耐热钢、铸铁与黄铜、青铜、铝合金;在选择毛坯制造方法时首先考虑材料的工艺特性,如铸铁不能锻造,这类材料只能选择铸造;高碳钢的铸造性和焊接性都较差,一般选择锻造。
1.2、选择毛坯零件材料45钢,由于该轴套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轴套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
该轴套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锻件精度,宜采用模锻的方法来制造毛坯。
毛坯的拔模斜度为7°1.3、毛坯锻件公差等级:由零件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1.4、毛坯锻件材质系数:由于车床轴套的材料选定为45钢,为最高含碳量小于0.65%的碳素钢或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3.0%的合金钢,材质系数为M1级。
参考文献:《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P6下角,对于材质系数的定义。
1.5、毛坯锻件质量及复杂系数:1.5.1、毛坯锻件质量估算:毛坯基本尺寸即:估算底座高度11mm,高度95mm,底座直径74mm,杆部直径49mm(尺寸约等便于估算体积)。
由相关五金手册查得45刚密度ρ=7.85g/cm3,则锻件质量Mf=[π×(74/2)^2×11+π×(49/2)^2×(95-11)]×7.85×10^-6=1.64kg1.5.2、毛坯复杂系数计算:毛坯锻件形状复杂系数S,S=Mf/MN , MN为锻件外廓包容体重量。
MN=π×(74/2)^2 × 95×7.85×10^(-6)= 3.23kg- 3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则S=1.64/3.23≈0.504,根据S值大小,锻件复杂系数分为4个等级:S1级(简单):0.63<S≤1S2级(一般):0.32<S≤0.63S3级(较复杂):0.16<S≤0.32S4级(复杂):0<S≤0.16则0.507在S2级别范围内,锻件复杂等级为S2级。
1.6、确定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CA6140 车床套锻造毛坯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 P120 表2-10 锤上模锻件余量和公差(10KN模锻锤)、P111 表2-1模锻斜度、P122,123 表2-11,2-12 双面单面尺寸公差,P130 表2-24 模锻件的圆角半径。
1.6.1毛坯高度方向尺寸加工余量调整:- 4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由于加工工艺过程步骤的要求对底座高度4.5及锻件高度90的加工余量进行调整,大端面及凸缘端面要进行粗车、半精车以及精车(工作面),因此加工余量为,粗车1.6,半精车1.0,精车0.8(见后参考文献及分析),小端端面粗车1.2,半精车1.0,故锻件高度定为95mm,加工总余量5.0mm,底座高度定位11mm,加工总余量为6.5mm。
1.6.2毛坯锻件圆角的选择:根据表模锻件的圆角半径,外圆角半径R=4.0mm,内圆角R=10.0mm。
1.6.3模锻斜度的选择:根据参考文献表计算:h=90-4.5=85,5,h/b=85.5/49=1.7,查得α=7°2、定位基准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由零件图附图1可知,多数尺寸及形位公差都以车床套Φ70圆柱面外端面及Φ25H7孔为设计基准,因此必须首先将Φ70圆柱面外端面及Φ25H7孔加工好,为后续工序准备基准。
2.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用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面时,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45m6的外圆毛坯面作为v))v粗基准,用三爪卡盘卡紧定位,可以消除四个自由度。
z,,x,zx2.2精基准的选择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取Φ25H7孔及及其已加工端面作为精基准。
安排轴套Φ70圆- 5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柱外端面作为精基准表面,安排在第一道工序进行加工,以便为后续工序定位创造条件,而且主要的粗、精加工要分开,次要的表面加工,如果不能和主要的表面的加工同时进行,应另行加工,并且有合适的定位基准;孔的加工应减少多次装夹的误差,提高精度。
3、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3.1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以及达到的加工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表:- 6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7孔Φ13锥形IT9 6.3 钻孔;锪孔应首先安排划线工序,1)为精基准加工提供找正基准。
2)按“先基面后其他”的顺序,首先加工精基准面。
3)在重要表面加工前应对精基准进行修正。
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顺序,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各主要表面进行粗加工、4)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对于与主要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的次要表面应安排在主要表面加工之后加工。
5)对于易出现废品的工序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可适当提前,一般情况主要表面的精加6) 工和光整加工应放在最后阶段进行。
3.3 工序的拟定:CA16140轴套工艺路线- 7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30 及大端面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的确定:3.4及大端面Φ703.4.1粗车外圆0 11mm)),粗车余量Z1=1.7mm 高度方向尺寸9.3((毛坯底座高度-0.150 74mm) ΦZ2=2.5mm (毛坯底座(粗车余量) , 71.5径向尺寸Φ-0.3 9-29 端面第一次粗车加工余量表参考文献《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9071.7取1.4~1.8 50~120(最大直径)时,余量锻造:尺寸粗车及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表9-9 参考文献《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901及偏差。
,调整取加工余量加工余量2.32.5- 8 -CA6140轴套工艺规程设计参考文献《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P17 表标准公差数值(GB/T 1800.3-1998)粗车加工精度IT12,根据基本尺寸,公差为0.15及0.3,按偏差注向体内原则标注。
3.4.2粗车外圆Φ45小端面及凸缘0 ),粗车余量Z1=2.0mm 高度方向尺寸7.3(-0.150 ),粗车余量径向尺寸Φ46.7(Z2=2.3mm -0.25轴向尺寸92±0.35 ,粗车余量Z3=1.3mm参考文献《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P907 表9-29 ,调整取2.0;P901 表9-9 ,调整取2.3,表9-29 余量1.0 ~ 1.4,取1.3参考文献《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P17 表标准公差数值(GB/T1800.3-1998)粗车加工精度IT12,公差取0.15,0.25及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