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玉米须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玉米须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抗菌、抗肿瘤、降血糖、利尿与抗结石形成及对循环系统和肝的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毒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玉米须开发应用概况,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玉米须;研究进展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 eamay s L. )的花柱和柱头,又名玉麦须(《滇南本草》)、五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其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后为中国药典所收录。现代药理学分析表明玉米须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营养物质,有显著的利尿、降血糖、抑菌、降压、增强免疫、抗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炎性水肿、胆结石、糖尿病、湿热黄疸、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在我国,玉米种植遍布大江南北,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但往往被当做农作物的副产品而被丢弃。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逐步认识(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作为食品、化妆品及药物的原料而备受关注。因而,开发我国玉米须资源,具有广阔的的经济和社会前景。

玉米须富含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苦味糖苷、甾醇类、多聚戊糖、挥发性物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目前现在玉米须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和多糖类。

黄酮类:黄酮及其苷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也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降压、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等作用。早在1979年,黄酮类化合物鼠李糖-岩藻酮糖-黄酮碳苷(Mays in)及其衍生物(Apimays in、3-Metalhoxymays in)等就已经从玉米须中分离出来;Snook.M.E.等从玉米须中分离出抗玉米螟成分鼠李糖-岩藻酮糖-黄酮碳苷及其衍生物等6个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萃取溶剂不同,得到黄酮成分有别,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成分为木樨草素、芹菜素,而正丁醇萃取部分以黄酮碳苷为主;同时,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产地、品种及采收时期等多因素有关,采收时间延迟,含量降低。

多糖类:以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为主,如: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L-阿拉伯糖、鼠李糖和戊聚糖等。与赵文竹、王磊[1-2]等通过对粗多糖类物质经色谱测定,得出玉米须多糖的单糖组成几乎完全相同;研究亦表明同一玉米须多糖因品种不同、不同部位含量也不完全相同。同时,纪莉莲等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分析并验证了玉米须多糖能改进酸奶品质。

在玉米须的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

(1)抗氧化活性:自由基与许多生命现象和疾病密切相关,如细胞的老化、发生及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等。田龙对玉米须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按200、400mg/kg给老年大鼠连续灌胃30d,测血清MDA含量,脑和肝组织脂褐质(Lf)含量,皮肤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血清SOD,CAT,GSH-Px活性。结果表明:两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MDA含量及脑和肝组织Lf含量,明显提高血清SOD,CAT,GSH-Px活性及皮肤HYP含量。刘军等采用四种体外抗氧化模型对玉米须分离得到的两个黄酮苷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估,效果良好。张艳等通过对玉米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够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2)降压、降血糖和血脂: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宋成武通过基因研究发现,玉米须水提物能够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脂和血糖异常状况,即玉米须能够影响其相关基因的调控的变化。亦有报道玉米须总黄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糖与血脂水平。

(3)调节免疫功能:郑鸿雁等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玉米须多糖20d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地提高小鼠抗体生成脾细胞数(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中剂量组)和小鼠脾脏、胸腺器官重量(低、中、高剂量组)。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较强的调节小鼠体液免疫功能作用。

(4)抗肿瘤:吕冬霞观察不同浓度的玉米须多糖对肝癌SMM C-7721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抑制SMM C-772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

(5)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张艳研究精制玉米须多糖和粗多糖对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的影响,结果:精制玉米须多糖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小鼠的排尿量,与空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精制玉米须多糖具有利尿作用,并且相同剂量下,其利尿作用要优于玉米须粗多糖。

(6)抗菌:纪丽莲等[3]报道玉米须提取物对7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菌试验,玉米须乙醇提取物效果最好,且玉米须提取物在常规食品杀菌条件(UHT)及中酸至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稳定。研究表明玉米须总皂苷提取物对供试菌株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最强,其次为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差。

(7)清热利胆、利肝:杜娟采用干酵母、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玉米须多糖(SMPS)的解热作用,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SMPS对胆囊的影响,结果高、中剂量的SMPS对发热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表明玉米须多糖具有明显的清热利胆作用。

基于人类对玉米须富含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逐步认识,开发我国玉米

须资源,具有广阔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竹.玉米须多糖纯化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28(1):72-75.

[2]王磊,刘秀凤,邱芳萍,等.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须多糖及其组成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1):72-75.

[3]纪丽莲.玉米须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及致病菌抑制作用[J].生命科学研究,2001,5(1):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