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第三章

合集下载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范文(四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范文(四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范文(____字)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幼儿园作为儿童的第一所公共教育机构,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基础教育和保健工作的重要责任。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对于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对于幼儿园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改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执行效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研究,可以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能够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3)加强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执行效果的研究,有利于发现问题和推动措施的落实,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现状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调查问卷的调查,分析目前国内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完善措施:根据现有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完善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执行效果评估:通过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和评估,探讨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执行效果,为改进提供依据。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以深入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手段,提出相应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第二章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现状分析2.1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1)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概念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是指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进行管理和组织的制度。

第三章儿童保健详解

第三章儿童保健详解

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前期特点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学龄前期保健
一、加强入学前期教育
二、保证充足营养 三、预防感染与事故
四、体格检查
五、视力、口腔保健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时期 心理发育逐渐成熟ຫໍສະໝຸດ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
6月的小儿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 2岁内的小儿彼此之间往往不能友好相处,如互 相抢玩具、揪头发、抓脸。 2岁后才开始出现互相合作。

5.创造能力 通过游戏、讲故事等培养 小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著名的印度“狼孩”卡玛拉,当他被人发现时已 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 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际。重 返人类社会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 才学会走路;即使专家们花费很多精力去帮助 其恢复语言和人性,仍然收效甚微,直到17岁 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仍然只有4岁儿童 的水平。
研究内容: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儿 童营养、儿童健康促进和儿科疾病的预防及管 理等。 儿童保健的对象:从胎儿期一直到青春期。
最新全球统计资料: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70-90%



急性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肺炎)19% 腹泻病 18% 疟疾 8% 麻疹 4% HIV/AIDS 3% 新生儿有关疾病:早产、窒息、感染(占新生儿期死 亡37%)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项目是WHO和联合国儿 童基金会共同开发的,针对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常 见病诊治和预防保健的适宜技术。 IMCI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添置设备,而是通过规范医 生的诊疗活动、促进预防保健以及加强危急重症转诊 等软件建设,就可以显著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水 平,投入小,成效显著,特别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学前教育幼儿卫生保健教案精选

学前教育幼儿卫生保健教案精选

学前教育幼儿卫生保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三章“幼儿饮食营养与卫生”,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饮食营养需求、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饮食营养需求,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

2. 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与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各类食品、餐具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饮食习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饮食卫生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讲解幼儿饮食营养需求,引导学生了解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2)分析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探讨如何培养健康饮食习惯,让学生认识到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份不合理的幼儿食谱,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改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和健康习惯。

4. 例题讲解:(1)计算幼儿每日所需能量及营养素。

(2)分析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份合理的幼儿食谱。

(2)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健康饮食习惯。

(2)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幼儿饮食营养政策及发展趋势。

六、板书设计1. 幼儿饮食营养需求2. 食品安全与卫生3.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内容,为一名3岁的幼儿设计一份合理的早餐。

(2)谈谈你对健康饮食习惯的认识,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的健康饮食行为。

2. 答案:主食:燕麦片、牛奶蛋白质:鸡蛋、豆腐水果:苹果、香蕉蔬菜:西红柿、黄瓜(2)健康饮食习惯认识及实践:认识:健康饮食习惯对幼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实践:每日按时就餐,不偏食、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食品等。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1分)正确做法:应把抹布对折成长方形进行擦拭,擦半张桌子翻一个面,可采用“几”字形擦拭法,擦一张桌子清洗一次抹布,不能一擦到底。
进餐前的卫生要求:为婴幼儿创设大舒适脑、皮安静层、愉存快在的进工餐环作境区,引和起婴休幼息儿的区食欲相。互镶嵌的活动方式。
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日生活制度。
其间应清洗毛巾1-2次,以保3证.保毛巾护的性清洁抑。 制
三、婴幼儿进餐过程要求
1.控制适当的进餐速度 2.教育婴幼儿进餐时不谈笑不打闹 3.不强迫婴幼儿进食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保教活动卫生
一、合理安排保教活动的婴幼儿生理基础 二、学前教育机构保育活动的卫生 三、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活动的卫生
一、合理安排保教活动的婴幼儿
生理学基础 先用毛巾擦里、外眼角,然后擦前额、脸颊、鼻孔下方、口周、下巴、脖子及耳朵。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第三章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1 婴幼儿膳食卫生 2 学前教育机构保教活动卫生
第一节 婴幼儿膳食卫生
一、婴幼儿食物卫生 二、婴幼儿进餐环境要求 三、婴幼儿进餐过程要求
一、婴幼儿食物卫生
1.婴幼儿食物的选购 2.婴幼儿食物烹调制作 3.食物储存 4.炊事人员和保育员卫生
2.制定合理生活制度的原则
⑴要符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⑵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 ⑶依据地区的特点和季节的变化; ⑷依据家长工作时间的需要;
3.学前教育机构生活的卫生
⑴进餐; ⑵睡眠; ⑶盥洗; ⑷如厕。
3.学前教育机构生活的卫生
⑴进餐 进餐前的卫生要求:为婴幼儿创设舒适、安静、愉快的进餐
2.婴幼儿食物的烹调制作
卫生要求: 既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以有利于机体消化吸收, 又能最大限度地能多的营养素;通过择、洗、烧等烹调制备过程,杀 菌去毒,增加色、香、味,有利于刺激婴幼儿的食欲。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生理特点、幼儿生活卫生、幼儿疾病预防等方面。

重点讲解幼儿生理特点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生活卫生中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以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对幼儿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理解,幼儿疾病预防措施的掌握。

教学重点: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常见病的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卫生保健手册。

学具:笔记本、笔、卫生保健实践操作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幼儿生理发育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知识点。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幼儿卫生保健实践操作,如洗手、佩戴口罩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讲解幼儿疾病预防的方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幼儿卫生保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生理特点发育规律生理特点2. 幼儿生活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卫生保健措施3. 幼儿疾病预防常见病预防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列举三种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措施。

2. 答案:(1)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2)三种幼儿常见病及预防措施:流行性感冒: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接种流感疫苗。

肠道寄生虫病:注意饮食卫生,定期驱虫,加强健康教育。

水痘: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患者,接种水痘疫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

关于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

第一章幼儿的健康与保育名解类:1、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2、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它是影响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3、机体自身因素:是指机体的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

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传统风俗、规范等影响,特别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和生活意识。

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

5、卫生保健措施:主要是指社会为保护人们的健康、防治疾病所提供的相关的预防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和康健服务。

6、身体健康: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都是健全、良好的,并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

7、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发展较充分,并能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适应。

8、保育:是指成人为幼儿的生存与发展提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良好发展。

它包括对幼儿的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个方面。

9、身体保育:是指对幼儿身体及其机能的保护、照顾与促进。

它既包括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保护和照顾,使其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同时也包括采取各种保健手段与措施,以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和完善。

10、心理保育:是指对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

它既包括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使其不受伤害,能正常发育,同时也包括对幼儿心理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以增强幼儿的心理能力。

填空、简答类1、保健学家通常将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分为:环境因素、机体自身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卫生保健设施因素四类。

2、身体健康的幼儿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2)机体对内、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

3、心理健康的幼儿应具备以下主要特征:(1)智力发展正常(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3)个性特征良好(4)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6)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幼儿卫生与保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幼儿卫生与保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第一章测试1.关于骨骼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B:婴幼儿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C:骨骼易发生骨折D:骨骼在生长答案:C2.下列关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呼吸频率慢B:声带不够坚韧C: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D:年龄越小,呼吸越快答案:A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A:反射弧B:反射C:反射运动D:中枢神经答案:B4.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功能的有()A:防御感染B:自身稳定C:免疫监视D:抗原性异物答案:D5.人体出生到发育成熟,增长了四倍的是()A:躯干B:上肢C:下肢D:头部答案:C第二章测试1.对于出生头4—6个月的乳儿来说,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A:母乳B:稀粥C:牛奶D:豆浆答案:A2.蛋白质所供给的热能以约占每日总热能的()A:25—30%B:12—15%C:50%D:35—50%答案:B3.对视网膜以及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是()A:不饱和脂肪酸B:DHAC:饱和脂肪酸D:单饱和脂肪酸答案:B4.有解毒作用的营养素是()A:无机盐B: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D:脂肪答案:B5.下列不属于碘的食物来源的是()A:乳类B:海带C:紫菜D:海鱼答案:A6.下列不属于多糖类是()A:淀粉B:蔗糖C:糊精D:膳食纤维答案:B7.患佝偻病是缺乏()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B答案:B8.能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的是()A:维生素B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C9.脂溶性维生素有()A:维生素BB:维生素EC:维生素AD:维生素D答案:BCD第三章测试1.一般认为肥胖是体重超过相应身高应有体重的()。

A:5%以上B:15%以上C:10%以上D:20%以上答案:D2.皮肤上同时见到红色斑、水疱和结痂三种类型的皮疹,有上述症状的传染病是()A:水痘B:幼儿急疹C:猩红热D:麻疹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者可以灌酸菜汤、灌醋等方法B:肢体骨折的只将伤肢的固定住就行C: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尽快把中毒者抬离现场,使其呼吸到新鲜空气D:骨折的可以把断骨强行还纳回去答案:C4.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做法错误的是()A:将病儿脸朝上躺在平直的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B: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要垂直向下用力C: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可以和口对口吹气法交替进行,吹一口气,做心脏挤压4~5次D:挤压面积不可过大,用手掌根部按压伤者左胸乳头处答案:D5.下列选项不是功能性遗尿症诱因的是()A:幼儿饮水过多B:白天过度疲劳C:精神紧张不安D:排尿习惯不良答案:A第四章测试1.下列关于幼儿园生活日程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一日生活各环节主要是保育工作,与教育无关B:对体弱多病的幼儿,要给予特殊照顾C:制定生活日程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及教师需要D:生活日程可以根据幼儿园当日情况随时变更答案:B2.下列幼儿园集体保健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幼儿一般每日应有2-3小时户外活动B:幼儿入园后每两年全面体检一次C:户外活动时,时刻注意场所、大型玩具等的安全D:睡前可组织幼儿进行追逐跑的游戏活动答案:C3.关于幼儿玩具的提供,表述正确的是()A:小、中、大班的玩具,必须是相同的B:提供的玩具应无毒无味,安全卫生,便于操作C:布制玩具的填充物可以是任何质软的东西D:口哨等用口吹响的玩具,很适宜在幼儿园使用答案:B4.教师组织幼儿生活活动,做法正确的是()A:对于就餐不认真的幼儿,可以当场惩罚。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婴幼儿身心保健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婴幼儿身心保健
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 2、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护理病儿后 肥皂洗手。
22
六、肠寄生虫病
1.蛔虫病
感染性虫卵污染食物、饮水、手;吸吮手指或食前不洗手; 生吃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等
讲究饮食和个人卫生;服药驱虫
2.蛲虫病
虫卵污染手指、食物等。雌虫产卵致肛门周围瘙痒。穿开 裆裤造成虫卵散播。
(2)预防
1、教育幼儿不要手揉眼睛; 2、勤洗手。
17
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病因:婴幼儿咽鼓管短,患上感时细菌 侵入中耳; 疾病(麻疹、猩红热并发); 卧位哺乳。
(2)预防
1、预防上感; 2、教会正确方法擤鼻涕; 3、坐位哺乳,避免呛奶
18
五、皮肤病
1、婴儿湿疹(见图)
病因:较常见的乳儿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原可以是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也可能是羊
47
夜惊
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
表现: 入睡后不久,突然坐起来,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极为惊
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症状。难以唤醒或 哄他安静下来。数分钟后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
原因: 心理因素——与父母分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受到严厉
机体的免疫功能:
1、 防御功能 即可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和损害。
2、自身稳定功能 即清除机体内损伤和衰老 的细胞。
3、免疫监视功能 即清除机体突变细胞,防
止肿瘤。
30
免疫分两类:非特异性免疫 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类 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病原 体斗争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 防御机能。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后 天生活中与病原体等抗原接 触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特 异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 被动免疫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高体重指数
体重 / 克 身高 / 厘米
该指数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量,显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情况。
2.身高胸围指数
身高胸围指数公式为: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 身高
/ /
厘米 厘米
100
该指数反映胸围与身高的比例关系。
3.身高坐高指数
身高坐高指数公式为: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 身高
/ /
厘米 厘米
100
看成比较固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有时结果不够准确, 只作为儿童身体发育评价的参考。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三)离差法
离差法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与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相比较,以 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
离差法的理论依据是正常儿童的发育状况多呈正态分布,而这个正 态分布范围又与均值( X )和标准差(S)呈现出一定的关系,如图所 示。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四)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
这种方法是用身高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年龄别体重这三项指标 全面评价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判断儿童 营养状况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儿童身高、体重所获得的 数据,然后对照身高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年 龄别体重的标准,以低于第20百分位点的数值 为低,第20~80百分位点为中等,以高于第80 百分位点为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进行综合评价,如P51表所示。
第 2节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
一、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内容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动作发展评价、 智力发展评价、语言发展评价和社会性发展评价等 方面。
(一)动作发展评价
儿童动作的发展与其大脑、神经系统及其心理的发育密切相关。
1.大肌肉动作能力 大肌肉动作包括走、跑、跳、投掷、踢、
俯卧等。0~7岁是人身心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被称作大肌肉动作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语言发展评价
儿童的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 一般是指儿童对母语的表达和理解能 力的获得,主要是对口头语言中的说 话和听话的获得。儿童首先获得笼统 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步把这 些语言规则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规 则。
(四)社会性发展评价
社会性发展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情感、性格,以及处理人际 关系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1 亲子关系。
2 伙伴关系。
3 性别角色。
4 社会行为。
二、儿童心理发展评价的方法
(一)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会谈法、交谈法,是获取儿 童心理发展信息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应 用十分普遍。
1.谈话的方式
➢ 选择答案:谈话人将预获得的信息拟定成具体的 选择题,供谈话对象选择。 ➢ 自由问答:谈话人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提问,直 到了解清楚为止。 ➢ 预定谈话范围:谈话人不设定具体的问题,而是 预定一定的谈话范围,在该范围内不拘泥于谈话顺序 和方式。
2.小肌肉动作能力
小肌肉动作又称精细动作,主要是由小 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包括吃饭、穿衣、 画画、玩拼图等。
(二)智力发展评价
在心理测量学中,智力是指智力 测验所反映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学 界多数人倾向于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 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 问题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 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幼儿卫生保健
第一篇 幼儿健康教育
第三章
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
1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2
儿童心理发展评价3 Nhomakorabea儿童健康检查
目 录
第 1节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
一、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一)形态指标
1
身高。
2 体重。
3
头围。 4
胸围。
5
坐高。
6
皮褶厚度。
一、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二)生理功能指标
2.谈话的内容
1
母亲妊娠期的年龄、营养、健康情况等。
2
儿童出生时是否足月,是否难产、早产,出
2~7岁儿童身高≈年龄×5+75(厘米)
2.体重
根据儿童的体重增长规律,2~7岁时的 体重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
2~7岁体重≈年龄×2+8(千克)
3.头围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平均头围为34厘米,4岁时48.5厘米,以后每 年头围增加速度减慢。
4.胸围
一般来说,胸围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长最 快,约增加12厘米;第二年增加3厘米;以 后每年增加1厘米。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 头围大于胸围;大约到1岁时,胸围赶上头 围;而1岁以后,胸围将超过头围。
该指数反映人体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
4.考泊(Kaup)指数
考泊指数公式为:
考泊指数
体重 / 千克 (身高 / 厘米)2
104
该指数将身高的平方设想为儿童的面积,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 体重数,多用于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反映儿童的体型和身体充实程度。
指数法的缺点是理论基础过于机械,把人体各部分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一)估计法
估计法是根据大多数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而 粗略计算儿童的形态指标数值,再与实际形态指标 数值进行比较,进而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
1.身高 身高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新生儿的身长为50厘米,据此可估计
各年(月)龄儿童的身高值。例如,儿童2岁以后每年增长5厘米左右, 因此2岁以后儿童的身高可用下面的公式来推算:
-3S -2S -S X +S +2S +3S
68.3% 95.4% 99.7%
等级评价法以均值 X 为基准值,以其标准差S 为离散距,制成生长 发育评价标准。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如表所示。
等级 上等 中上等 中等 中下等 下等
标准 X +2S以上 X+S到 X +2S X +S到 X-S X-S到 X -2S X -2S以下
生理功能指标是指身体各器官、各系 统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 肺活量:受测者在深吸气后能够呼出 的最大空气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呼 吸肌 的力量和肺的容量及其发育状况。 ➢ 脉搏: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受体力活动和情绪变化的影响。 ➢ 血压: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 受活动、情绪、体位等因素的影响。
5.肺活量
一般来说,儿童的肺活 量可根据体重,按50~70 毫升/千克进行计算。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二)指数法
指数法是指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把两项 或几项生长发育指标联系起来,编成指数,用以综合评价儿童体格 发育、营养状况、体型等的方法。
1.身高体重指数
身高体重指数又称克托莱指数,其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