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第十二、十三讲 康德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北大版)

西方哲学史(北大版)

(四)赫拉克利特
1、火是世界的本原。
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从内在本性看,万物与火一样,有 着同样永恒的原则。

2、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
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 性。 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 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 才能发现它。
(二)灵魂回忆说:
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
1. 2. 3.
理论科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逻辑 学 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 艺术
二.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1. 物理学的含义: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 的科学,即自然科学。 “自然”指运动的事物的本原和原因。

(二)“德性就是知识”
1.命题的含义:认得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 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 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 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 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 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 认为做的只是要有正当的方法。 2. 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
三、爱利亚派
(一)克赛诺芬尼
1. 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2. “神”是唯一的、绝对的、普遍的和不
变的 3. “神”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
(二)巴门尼德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2.对“是者”的认识,重要的是: “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 是”。 “能够被说的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 3.论证了“是者”有如下性质: 不生不灭 连续性 完满性 4.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 力。

西方哲学史——精选推荐

西方哲学史——精选推荐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1、始基本原:是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他的本意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的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逻各斯:本义为言语、思想、思维、理性等等。

作为哲学术语最早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意为世界的普遍规律性。

3、理念: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指理智的对象,亦即心灵之眼看到的东西。

4、实体:亚里斯多德哲学的概念。

他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一切事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联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他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

”(或者:斯宾诺莎的哲学概念,他说:“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5、流射说:原子论者关于感觉的性质的解释,认为感觉是可感的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们的感官中所造成的印象。

6、同类相知说:恩培多克勒的认识论思想。

他认为,事物与事物相似,因此对一种事物的感觉与这种事物相似,它设定了认识的内容和认识的对象的符合论。

7、异类相知说:阿纳克萨戈拉的认识论学说,认为事物和事物之间相对立,因此感觉与事物相反,即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的活动。

8、文艺复兴运动: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技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它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9、三表法:培根将材料的分门别类称为“三表法”。

即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又称比较表)。

从而清晰地根据这些例证推导出一般结论。

10、四假相说: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成假相,归结为4个:“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人的感性理性缺乏科学所需的重力态度和客观性,导致主观与客观相混淆;“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的误解;“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西方哲学史课件)12.德国观念论,黑格尔

(西方哲学史课件)12.德国观念论,黑格尔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 这个体系,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绝对精神(即上帝) 在创造世界以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因而表现了宇宙 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是无形中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 运动发展的,所以它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总纲。
• 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 “外化”出自然界,即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 多彩的客观形式中。最后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 精神来,这就开始进入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 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
• 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 ;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 差异,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 还是“矛盾”,即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 。
逻辑学 本质论
• 根据作为本质总是要把自己表现为“现象” 。“根据” 一旦表现为现象就进入了“实存” ,因为凡现象中的 事物都被看作是有根据的或从另一现象“产生出来” 的。对本质的追寻就变成了在现象世界中对现象的不 断的追寻。这种追寻所指向的目标是“物”,但到手 的都是物所由以构成的“属性”,即一些飘乎不定的 “质料”,它们之所以构成一个特定的物是由于被赋 予了某种“形式”,“内容无非是形式之转化为内容, 形式无非是内容之转化为形式” 。
黑格尔论费希特
•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中说:“ 费希特哲
学的最大优点和重要之点,在于指出了哲学必须是从 最高原则出发,从必然性推出一切规定的科学。其伟 大之处在于指出原则的统一性,并试图从其中把意识 的整个内容一贯地、科学地发展出来,或者象人们所 说的那样,构造整个世界”。
谢林
• 谢林(Friedrich von Schelling,1775—1854)
• 精神哲学同样经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直到绝对精 神的历程,最后回到了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绝对精神), 就实现了最终的完满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

13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13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1. 挽救形而上学: •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一个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古老的学科,曾
经享有“一切科学的女王”的崇高地位,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 变成一门科学,反而失去了其理论基础,沦为被抛弃的境地。那 么,如何才能把形而上学从这样一种状态中挽救出来、并使它变 成一门科学?
• 他认为,形而上学可以模仿数学和自然科学,通过实现思维方式 的革命变为一门科学。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要“归功于一 个人在一次试探中灵机一动,造成了一场革命 ”。以前人们总是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1787)扉页
(2)第一版先验演绎: • 第一版中的先验演绎从人的知性的综合能力开始,侧重于知性的综
合过程。 • 他认为,感性直观的杂多材料呈现在知性之前,知性的工作是对这
些材料加以比较、归类、连接和整理,这就是他所谓的综合。 • 知性的综合过程:
领悟直观 的综合
想象再现 的综合
“死死地盯着图形”,在图形中辨认它的特性;而产生数学的那
场革命性转变却要人们把先天设想出来的东西归于事物,并以此
必然地推导出事物的特性。同样,如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中那些具
有决定意义的实验,也是按照理性设计作出的,这说明了理性必
须挟着那些按照不变的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面,强迫自然回 答它所提出的问题,决不能只是让自然牵着鼻子走。
先验范畴规定的一般的自然法则表达的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它们的真理不 依赖于经验,并且能够反过来赋予经验以普遍必然性。
通过范畴的先验性,“纯自然科学何以可能”这个问题得以解答。
• 康德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 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中明确地说:“自然界的最高 立法必须是在我们心中,即在 我们的理智中。”
2
先验范畴的先验演绎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康德语录: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本文节选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史》,题目有改动,哲学漫步集鸣谢。

编辑排版:哲学小跟班。

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

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

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对康德来说,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理性存在。

人的这种两重性就决定了他同时是两个世界--自然界和理性界--的成员,因而受两种法则--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支配。

如果人只是自然存在物,那么他就只服从自然界的法则。

如果人是纯粹的理性存在,那么他就只遵从理性的法则而活动。

但是人却介于这两者之间,因而这两种法则都对他发生着作用,只不过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人首先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自然法则是必然的法则,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始终在自然法则的限制之下。

理性法则就不同了。

理性法则只对人的理性发生作用,只有当人遵从理性法则而行动的时候,他才算得上是有理性的存在。

所以自然法则是人不得不服从的法则,而理性法则则是人应该遵从但却不一定遵从的法则。

理论理性是必然的领域。

虽然“知性为自然立法”,但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我们自己也在知性法则的限制之下,换言之,作为现象界中的一员,我们也必须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因而是不自由的。

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就不同了。

如前所述,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人与自然万物一样不得不服从自然法则的统治,而作为一种理性存在,他又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动。

由于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所以他始终都不得不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制约,而只有当他克服了感觉欲望的限制,完全按照理性的法则行动的时候,理性法则才能发生作用。

康德哲学简述

康德哲学简述

康德哲学简述康德哲学简述引言西方哲学向来是以理性作为基础的,只是理性的表达方式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从西方哲学史的阶段来看,从公元前6世纪到罗马帝国灭亡,这一时期被称为古代哲学,或称作古希腊哲学;从公元2世纪教父哲学登上历史舞台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这一时期被称作中古哲学,或称作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时期被称作是近代哲学。

古代哲学的理性是一种关于宇宙的思辨,这一时期的哲学普遍探讨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中古哲学的理性则是转变为信仰的助手、论证上帝存在的根据,这一时期基督教发展壮大,理性成了连接哲学与宗教的工具;近代哲学的理性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成为了一种科学精神,这一时期的哲学探究的是思维与存在的认识论的问题。

西方哲学发轫于古希腊,为以后的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只是这一时期的哲学毕竟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而显得朴素;中世纪的哲学则是成了“神学的婢女”,可以说在整个黑暗的中世纪,哲学是被紧紧的钳在基督教的笼子中而畸形发展的;从20世纪到现在,哲学步入了现代阶段,虽然哲学的发展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但并没有树立起任何一座高峰,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哲学家的研究大多基于以往哲学家的理论,在体系上并无多少新的创建。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与它相临的近代哲学因为锋芒太盛而显得现代哲学略有些平淡。

近代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高潮,不仅前无古人能超越而且至今也后无来者可以打破这种局面。

近代哲学冲破宗教的束缚,一方面全面地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很多古代、中古哲学留下的问题。

最为重要的,近代哲学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一种新的研究角度,是之后的哲学家无出其右沿用至今。

按照哲学形态的不同特征,近代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经验论与唯理论时期、法国哲学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以及黑格尔后哲学,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近代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史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西方哲学史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共和政体的性质是人民拥有最高权力,它的原则是“品德”;君 主政体的性质是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不过要依据法律来行使权力, 他的原则是“荣誉”;而专制政体的性质是个人依据意志和情感、 爱好来治理国家,这种政体的原则是“恐怖”。
他对专制政体进行了批判,认为封建专制政体的本质特征是独裁 和残暴统治,是不合理的政体;相对于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和君 主政体是合理的政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是好的,但在当时 实行却是不现实的,因为它只有在“古人的英雄美德”占优势的 地方才能存在。
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由政体的性质和原则决定 的,政体的性质和原则虽然在本质上一致,但又是两个不同的东 西。“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行 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 感情。”
孟德斯鸠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把历史上的政体分为三种性质 的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 或一部分人民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参 照固定的法律进行执政的政体;专制政体是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 意志和反复无常的性情来统治一切的政体。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尔的哲学批判“使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 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为在法国接受唯物主义和 合乎健全理智的哲学作了准备”。
二 、梅叶
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是 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出生于一个纺织工人家庭,从宗教学校毕 业后在天主教会担任教职。他在晚年写成了 一部表达自己哲学和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手 稿,并标明为《遗书》。
法国哲学具有怀疑论的传统。早在16世纪,蒙田就运用怀疑论提 倡宗教宽容,笛卡儿也用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证明传统知识不可靠。

哲学家康德的简介

哲学家康德的简介

哲学家康德的简介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哲学家康德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康德的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

康德守时的故事康德的生活非常的规律,5点起床,每天早晨的五点,他就会起床,然后开始两个小时的工作,中午吃饭后,他一定会去散步,晚上十点会准时上床睡觉。

甚至于到最后,他做事情沿途经过的家庭主妇会用他的活动当做时间表,因为分毫不差。

另一个关于康德守时的故事是,一次他去朋友家拜访,因为之前有写信给人家说自己上午十一点会到,同时朋友家住的比较远,过去还要经过一条河,所以他大清早就租了辆马车前往。

等到康德和车夫到达河边后,却发现桥断了,虽然河不宽,但是水深,而且结了冰,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朋友家。

为此他感到很焦急,询问车夫后得知,如果往前面走,十公里外还有一座桥,但是走这条线路到达朋友家就十二点半之后,选择走眼前的线路,只需不到四十分钟。

两难的抉择后,康德花费了两百法郎买了河边的小屋,并且许诺屋主,二十分钟内从小木屋拆下几块木条修好桥面,就将小木屋送给屋主,于是屋主很快喊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按时的修好了桥。

桥修好后,马车终于在十点五十五到达了朋友的农场。

在家门口等待的朋友见到看的的第一句话就是“朋友,你真准时。

”直到今天,康德守时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康德的哲学思想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康德十二范畴的例子

康德十二范畴的例子

康德十二范畴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个概念,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只
能通过范畴来认识事物。

康德十二范畴包括:空间、时间、质量、数量、比较、形式、动作、被动、内容、起源、目的、本质。

空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通过感官来认识空间。

时间:时间也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只能通过感官来认识时间。

质量:质量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质量。

数量:数量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数量。

比较: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

形式:形式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形式。

动作:动作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
官和概念来认识动作。

被动:被动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被动。

内容:内容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内容。

起源:起源是与物质
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起源。

目的:目的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目的。

本质:本质是与物质相关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和概念来认识本质。

康德的范畴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

人们只能通过范畴来认识事物。

康德十二范畴是
人类。

西方哲学史笔记之康德

西方哲学史笔记之康德

西方哲学史笔记之康德幽簧发表于2007-1-4 18:47:00(二)康德的理论哲学的中心问题康德认为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一切问题都与之有关的中心问题或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1、什么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与他对知识的看法和判断的划分的思想有关。

(1)他认为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只有那种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又能增加新的内容的判断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2、他通过对判断进行划分,然后推出了他的“先天综合判断”。

首先他同意休谟对判断作“综合判断”和“分析判断”的区分,并且同意休谟认为分析判断是先天判断和必然判断的分析(休谟那里用“命题”表示判断)。

但是他不同意休谟认为综合判断仅仅是后天判断和偶然判断的看法,认为休谟这样对判断的区分知识在逻辑形式上对判断的区分,没有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

他认为如果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的因素考虑进来,还有第三种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

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指那些在内容和性质上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具有必然真理的综合判断。

2、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论证思路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当然就要去证明它,说出它成立的理由。

他先是举出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命题来说明,然后在进入到形而上学中去论证。

他的论证始终是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来展开进行的,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他哲学的中心问题,当然也是困扰康德的难题。

这个问题可分开成两个问题:(1)哪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2)先天综合判断为什么能够给与经验(即知识)以普遍必然性?首先,关于对“那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问题的解决,康德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经验论派和唯理论派的看法,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因为他认为“先天”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因此先天命题就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先于经验而获得的东西,而是指那些为经验提供必要的前提的知识要素,即“普遍必然性”的要素。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之: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之: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之: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道德观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奥地利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

01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关于道德的讨论,在东西方哲学界,很多思想家都有过精彩的论述。

苏格拉底说,道德即知识,或者说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知识,能明辨是非的人,才能称得上有道德的人。

而我们东方的儒家思想也特别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孔子在《论语》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志存高远,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以道德为准则。

可见道德观在东西方思想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那如何评估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呢?关于道德评估,康德有两条原则。

第一是“普遍性”原则;第二是“目的性”原则。

如何理解康德的这两个道德原则,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著名的“电车难题”。

说的是在一辆高速行驶的电车前方的铁轨上有五个人,而你和一个胖子正站在电车前方的天桥上,如果你将这个胖子推下天桥,可以阻挡电车并挽救那五个人的性命,但这个胖子会因此而丧生。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如果按照康德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不会推胖子下去的,不会去因为牺牲一个无辜的人而挽救其他五个人。

因为,按照道德的普遍性原则,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错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错的;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么对任何人都是对的。

所以,如果你是那个胖子,你当然不愿意被推下去,那么这么做就是不道德的。

其次,按照目的性原则,康德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被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所有,你一旦把胖子推下去,就意味着你把胖子作为挽救其他五个人的一种手段,这样做也是不道德的。

所以,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了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的目的而做的事情,并不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西方哲学史康德知识点总结

西方哲学史康德知识点总结

西方哲学史康德知识点总结一、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康德那可是西方哲学史上超级重要的人物呢。

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之前的哲学思想和之后的新思潮。

在他之前,哲学界有点乱糟糟的,各种思想互相碰撞,但又没个特别明确的方向。

康德一出现,就像给大家指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的思想影响了好多后来的哲学家,就好比他撒下了种子,然后后面的人就在这些种子上长出了各种各样的哲学大树。

二、康德的主要著作康德有好多厉害的著作,像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著作可不得了,感觉就像是他打开哲学新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书里,他探讨了人类认识的界限和可能性。

他的文字有时候挺难懂的,就像在走一个弯弯绕绕的迷宫,但只要你认真钻研进去,就会发现里面都是宝藏。

还有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呢,是他关于道德哲学的重要论述。

他在里面讲了好多关于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原则之类的东西。

另外,判断力批判也很有名,这本书是他在美学和目的论方面的思考成果。

三、康德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特别有趣。

他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知识既有先天就有的部分,又有后天经验得来的部分。

比如说,我们知道1 + 1 = 2,这是先天的一种认知能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经验,像看到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来进一步确认这种认知。

他还把世界分成了“现象界”和“自在之物”。

现象界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的世界,而自在之物是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完全认识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们透过一层玻璃看外面的世界,玻璃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在之物,我们只能看到玻璃上反映出来的现象界。

四、康德的道德哲学在道德哲学方面,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基于普遍的法则,而不是基于个人的欲望或者利益。

比如说,撒谎在康德看来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如果撒谎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那整个社会就会乱套。

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他觉得人是有能力按照道德法则去行动的,而不是被本能或者外界因素完全控制。

他的道德哲学让我们重新思考道德的真正内涵,而不是仅仅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道德。

康德十二范畴表的新说法

康德十二范畴表的新说法

康德十二范畴表的新说法康德十二范畴表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8世纪提出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用于解释存在的不同方面和形式。

这个范畴表是康德哲学体系的核心之一,被广泛讨论和引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康德十二范畴表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的解读和看法。

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康德十二范畴表,并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和观点。

一、现象与物自体康德将存在划分为两个领域:现象和物自体。

现象是我们感知和认识到的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而物自体则是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实体。

然而,我认为这种划分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在某些情况下,现象和物自体可能并不那么清晰地分开。

事实上,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时间与空间康德也将时间和空间作为两个基本范畴。

时间被视为一种连续的流动,而空间被视为一种扩展的容器。

然而,我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形式,它们也与主体的感知和经验密切相关。

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个体经验的一部分,并受到主体观点的影响。

三、关系与数量康德将关系和数量视为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而数量则涉及到度量和计数。

然而,我认为关系和数量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

在现实世界中,关系和数量经常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影响。

关系的建立往往涉及到数量的度量和计算。

我认为关系和数量应该被视为相互依存的存在方式。

通过重新审视康德十二范畴表,并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和观点,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一哲学概念的多个方面。

康德十二范畴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根据新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扩展和更新。

这种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得康德十二范畴表成为一个富有潜力的研究领域。

总结回顾:通过重新审视康德十二范畴表,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现象与物自体、时间与空间以及关系与数量等范畴之间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可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这种重新审视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康德哲学的方法。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在不断探索和思考中,不断更新和扩展我们对康德十二范畴表的认识。

康德的十二范畴

康德的十二范畴

康德的十二范畴康德的十二范畴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人类思维如何理解经验世界的结构。

这些范畴是理性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

在本文中,将会依次介绍这十二个范畴,并且对其进行简要解释。

第一范畴:量量是我们对事物的度量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量的概念,我们能够判断事物的大小、重量、长度等特征,从而对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范畴:质质是事物的实质和本质属性。

通过质的概念,我们能够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三范畴:关系关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关系的概念,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四范畴:模式模式是事物的形式和结构。

通过模式的概念,我们能够观察事物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认识事物的外在表现。

第五范畴:可能性可能性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潜在可能性。

通过可能性的概念,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变化,从而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

第六范畴:存在存在是事物的实际存在状态。

通过存在的概念,我们能够确认事物的存在和真实性,从而建立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第七范畴:必然性必然性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必然规律。

通过必然性的概念,我们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原因,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第八范畴:可能性可能性是事物发展和演化的潜在可能性。

通过可能性的概念,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变化,从而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

第九范畴:存在存在是事物的实际存在状态。

通过存在的概念,我们能够确认事物的存在和真实性,从而建立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第十范畴:合一合一是事物之间的统一和整体性。

通过合一的概念,我们能够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整合起来,从而建立事物之间的整体认识。

第十一范畴:共性共性是事物之间的普遍性和共同特征。

通过共性的概念,我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普遍规律,从而建立事物之间的共性认识。

第十二范畴:差异差异是事物之间的区别和不同之处。

通过差异的概念,我们能够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从而揭示事物之间的特殊性和个性特征。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搜狗百科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搜狗百科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搜狗百科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天空里,闪耀着的是思想和艺术的群星,其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多年前,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条栽种着菩提树的小道上,每天午后三点半,总会准时走来一个不足五英尺的矮个子。

他散步时闭口不言,只用鼻子呼吸,据说他认为在路上张开嘴不卫生;有人戏说他“心胸狭窄”,因为他胸部凹陷,胸腔狭小,但他却拥有广阔的精神天空;他就像精确的钟表一样守时,风雨无阻,市民们在满怀敬意与他打招呼时,总是趁机校正自己的钟表。

只有一次,邻居们没有准时看到他的出现,都为他担心,当时他沉浸在卢梭的《爱弥尔》,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不过,在数十年间,这是他唯一一次没有准时出现。

这位理性得近乎刻板的人就是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2. 批判时期
• 在这一时期,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包括《纯粹理性 批判》(1781版、1787版)、《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 形而上学导论》(1783)、《道德形而上学奠基》(1785)、《自 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1786)、《实践理性批判》(1788)、 《判断力批判》(1790)、《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3)、 《论永久和平》(1795)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本章主 要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 理论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
06
先验理念论
形而上学作为 科学何以可能
04
先验知性论
本节概述
• 康德顺应启蒙时代的批判精神,提出“批判哲学”的纲领。他认为, 批判哲学是理性的批判,矛头直指理性自身,批判的结果不是怀疑 或否定人类理性,而是确定理性的权威。他认为,只有经得起理性 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博得理性的尊重。理性的批判是理性的 自我审视和反思。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 性、知性和理性,说明超越感性和知性的纯粹理性在人类知识范围 没有客观实在性;认为理性批判的依据不在经验范围,而在于先验 形式和能力。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里,把这部书的意 义概括为解决哲学危机的“哥白尼革命”,实际上是以此作为他的 先验唯心论纲领。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1. 挽救形而上学: •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一个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古老的学科,曾
经享有“一切科学的女王”的崇高地位,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 变成一门科学,反而失去了其理论基础,沦为被抛弃的境地。那 么,如何才能把形而上学从这样一种状态中挽救出来、并使它变 成一门科学?
• 他认为,形而上学可以模仿数学和自然科学,通过实现思维方式 的革命变为一门科学。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要“归功于一 个人在一次试探中灵机一动,造成了一场革命 ”。以前人们总是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

关于康德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所借鉴和批判。

康德的哲学思想以“康德哲学体系”为核心,从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一、康德的认识论1、经验与先验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分为经验和先验。

经验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感观所获得的知识,而先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带的一些概念和原则。

经验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而先验则是我们的认识能力内在的、固有的结构,是纯粹理性的产品。

康德将先验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前的先验,如时间和空间等;另一种是经验后的先验,即形成经验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先验形式康德认为,我们无法脱离先验形式来认识事物,人们所认识的世界是通过先验形式构建出来的。

而且先验形式不是来源于经验,而是来源于普遍适用于一切认识对象的纯粹形式。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先验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方式。

时间和空间不是存在于事物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自然地构成的认识条件。

3、现象和本质康德在哲学中提出了“现象”和“本质”的概念。

现象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事物的外在表现,是我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

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是背后真实的存在。

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而本质则是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的。

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现象的世界,并不是本质的世界。

4、认识的局限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无法突破这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

人的认识因素是主观的,是建立在认识者自身的认识结构上的,因此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表现,不是对世界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康德提出了认识的局限性,我们无法越过这些限制去认识世界的真实本质。

二、康德的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限制康德对形而上学提出了批评和局限性的见解。

康德十二范畴表

康德十二范畴表

康德十二范畴表康德十二范畴表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一。

康德十二范畴表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一。

康德十二范畴表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一。

康德十二范畴表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康德哲学的核心之一。

康德十二范畴表包括:量、质、关系、模态、实在、现象、物、属性、因果、相似、区别和可能。

这些范畴是康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是理解康德哲学的关键。

康德十二范畴表中的第一个范畴是量。

量是指事物的大小、数量和程度。

康德认为,量是所有事物的基本属性,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

第二个范畴是质。

质是指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属性。

康德认为,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三个范畴是关系。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康德认为,关系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四个范畴是模态。

模态是指事物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可能性。

康德认为,模态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五个范畴是实在。

实在是指事物的存在和实际性。

康德认为,实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六个范畴是现象。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象和外在形式。

康德认为,现象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七个范畴是物。

物是指事物的实体和实在性。

康德认为,物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八个范畴是属性。

属性是指事物的特性和属性。

康德认为,属性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九个范畴是因果。

因果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康德认为,因果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十个范畴是相似。

相似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同性。

康德认为,相似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

第十一个范畴是区别。

区别是指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康德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才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但判断本身有三种类型:(1)先天分析判断,如“物体是有广延的”,这种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只是在判断中被明确说出来、分析出来了而已;(2)后天综合判断,如“物体是有重量的”,这种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因物体在太空中可以无重量),是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的,一切偶然经验性的判断都属于此列;(3)先天综合判断,如“一切发生的事都是有原因的”,谓词“有原因的”并没有包含在主词“一切发生的事”中,但这一判断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先天的必然性。在上述三种判断中,先天分析判断虽然有必然性,因而理性派最喜欢把知识的可靠根据建立在它之上,但它却不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或获得新知,而只能将已有的知识作更为清晰的表述;后天综合判断虽然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因而经验派最喜欢由它去获取知识,但它却不能够保证我们的知识有普遍必然性,而只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或然性;惟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康德认为,我们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实际上到处都是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的。如数学中的7+5=12,在康德看来就并不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先天分析命题,而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因为12的概念并没有包含在“7与5的和”这一概念中。又如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不灭定理:“在物质的一切变化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也是先天综合命题,因为“不变”的概念并不包含在“物质的量”的概念里。再看形而上学。过去的形而上学虽然都失败了,但凡有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之处,也都在致力于先天综合命题的寻求,如证明“世界有一个开端”等等;显然,未来有可能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也必然要以某种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既然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可能的科学的基础,所以这个问题按照上面的层次就被分解为四个问题:(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第一个问题是由“先验感性论”来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来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来回答的(以上三论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要素论”部分);第四个问题是由“先验方法论”来回答的。而这也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总体结构。这种总体安排与康德对人类知识结构的看法也是相适应的。人的知识在康德看来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其中理性又分为消极的辩证论和积极的方法论,后者构成了向实践理性的过渡。我们现在来依次考察这四个层次。
西方哲学史课程讲稿
授课题目第三章德国思想家
第十二、十三讲康德
授课方式(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康德的道德哲学;熟悉康德的认识论;了解康德的美学和目的论。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康德的道德哲学;难点是自由概念;关键知识点是感性、知性、理性、道德律、自由。
康德生于普鲁士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个马鞍匠家庭,家里经济境况拮据。他1740年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当家庭教师,直到1755年才谋取到母校的一个编外讲师的职位,同时兼任哥尼斯堡王家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以补贴家用。1770年他已46岁,才成为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他生平未婚,除在周边乡下当家庭教师和一次短途旅行外从未离开过哥尼斯堡。他不图名利,甘于清贫,曾多次拒绝其他大学高薪聘请的教授职位,过着一种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他学识渊博,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精通当时的自然科学,曾创造性地用物理原因解释天文、地理、气象等现象,并为哥尼斯堡大教堂设计过避雷针。他成年以后从未进过教堂,骨子里并不相信上帝,而是力图把宗教道德化。直到晚年,他还因宗教问题上的激进观点而受到国王的申斥,但却并不服罪。
先天与先验
必须注意的是,康德这里所说的“先天”并非指“天生”的,也没有“时间上在先”的意思,而是指“逻辑上在先”,即在认识过程中源于主体本身的那些要素,它们是逻辑层次上先于经验性的东西而不依赖于后天经验的知识。而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这些要素与“后天”的要素是同时起作用的,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而康德所谓“先验的”与“先天的”也有区别。虽然一切“先验的”都是“先天的”,但并非一切“先天的”都是“先验的”,因为“先验的”特指这样一种知识,它们虽然逻辑上先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但它们正是有关经验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知识。或者可以说,“先天”与“经验”(“后天”)的划分是逻辑上的层次划分,“先验”与“经验”的划分则是认识论上的层次划分;“先天”的东西不一定涉及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如形式逻辑,只管形式的正确,不管真假问题),“先验”的东西则一定要涉及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涉及内容,即知识的真假)。所以“先验感性论”就是在感性的层面上讨论有关对象的知识的可能性条件的学说。
方法及手段
结合课堂交互式讨论,教师进行理论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改进设想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批判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康德著作的文字晦涩艰深,但内涵极其丰富,直到今天还是全世界的哲学家们努力挖掘的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对它作一个总体的把握。
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在哲学上信奉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崇尚牛顿的物理学,主张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同时他也在牛顿物理学的基础上突破了机械论的僵化性,把自然界看作是自行发展起来的,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学说”。在批判时期,康德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了哲学,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他看出,像法国唯物论那样用机械力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固然可以做得精密完备,但它排除了人,无法解释人的各种现象和活动;休谟则为了维护人的核心地位而提出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从而中断了康德的“独断论的迷梦”,使他得以按照卢梭的教导,去建立一门对人有用的、可以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科学。于是,批判时期康德的主要理论成果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上;二是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三是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曾说,他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上述“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2.知性
知性与感性的关系
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人的认识能力还必须往高处提升,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所以和感性相比,知性和后面要讲的理性都属于“高级认识能力”,它们一起构成了“先验逻辑”。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组成了“先验要素论”的两个部分或两个阶段(相当于通常所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并非毫不相干的两部分,而是后面的部分从更高的层次上容纳和重释了前面的部分。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最高原理,但它绝不是单独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感性联手来回答问题。因为知性的认识功能就在于把感性所提供出来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以构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知性是不能离开感性经验的运用的。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康德把只要知性思维不要感性直观的理性派哲学家比作一只飞翔的鸽子,它自以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碍它就会飞得更快些,殊不知没有空气它是根本飞不起来的。但知性本身也有一整套结构和作用方式,是必须分析出来单独加以考察的。这就是“先验分析论”所要做的。
一、认识论
对认识能力本身的检查就进入了认识论的领域,因为这种检查本身已经是一种认识。换言之,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本身已经运用了纯粹理性的能力。所以《纯粹理性批判》既被康德看作他将要建立的“自然形而上学”的导言(如他作为《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和缩写本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所表明的),又被看作其第一部分。
范畴
什么是“知性”?康德认为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知性则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的能力,所以知性的特点就在于自发性和能动性。但这种自发性并不是乱来的,而是体现为一系列的知性纯粹概念,即“范畴”,这些范畴构成一个从低到高的层次井然的严密系统,即“先验逻辑”的系统;这个系统康德也不是偶然碰上和通过经验的搜索获得的,而是从传统已有的形式逻辑的判断分类规则中引出来的。所以康德首先列出了一个“知性的逻辑判断机能表”,这就是:(1)量的判断:全称的、特称的、单称的;(2)质的判断: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3)关系判断: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4)模态判断:或然的、实然的、必然的。然后,他根据这个判断表列出了一个“范畴表”,这就是:(1)量的范畴: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2)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3)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4)模态范畴:可能性-不可能性、存有-非有、必然性-偶然性。这两个表中的各项是一一对应的。康德认为,形式逻辑只管判断的形式不出错,对于判断的内容却不关心,所以它只是判断的真理性的“消极条件”;先验逻辑却能指导判断的内容走向通往真理之路,所列十二种范畴都是科学知识如要获得积极的成果就必须努力去寻求满足的条件,它们各自都体现了知性能动的“综合”作用的某一方面,因而是人的认识主体为自然界所立的“法”。但既然两种逻辑(形式的和内容上的)都出自于同一个知性,所以可以借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从一个引出另一个。但各种范畴所表明的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是形成一个客观对象及其经验知识所必须的条件,因而它们构成一切经验知识本身内部的不可或缺的层次。人的知性和直观只能这样外在地结合,没有什么“知性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