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有企业产权的分析看我国的国企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国有企业产权的分析看我国的国企改革

(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 邓晓丹)

(学号:2001022014)

摘 要: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既有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方式的改善,又有体制环境的变革,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旧体制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大重要“遗产”。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了我国经济改革中一个非常难以通过的“瓶颈”。所谓国有企业改革,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一是产权问题,二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是否相容的间题。绕开这两个问题去谈改革,肯定是徒劳无功之举,因为前者决定了中国企业行为政府化,而已经政府化的企业无法适应日渐市场化的外部环境。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产权的分析,讨论国有企业的改革。

关键词:产权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险

教师点评:本论文观点新颖,分析正确。从国有企业产权的角度对我国的国企改革作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笔流畅,层次分明,构架严谨,言之有据。达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点评老师:鲁志国 副教授)

一、国有企业产权

1.1 产权

1.1.1 国有企业

要讨论国有企业产权的问题,先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义。

国有企业,在基本内涵上是指所有权归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在外延上,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本绝对(50%以上)控股企业。十五大之后,我国于1998年就已经开始使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个概念。

1.1.2 国有企业产权

产权,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为“财产权”。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那所谓的国有企业产权,就是指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了。

1.2 产权为何重要

当代产权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张五常教授强调,人的行为的基本原则是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当然最大化的是自己的效用或福利等。显然测量效用和福利也是机会成本。

我们假设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所想得到的东西而努力。那么,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满足自己效用或福利的最大化,竞争就不可避免了。即使是个垄断市场,也存在竞争,那就是每个人都在竞争垄断的权力,所以说世界上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形式不同。

提到竞争,自然会有输赢,也就是说一定要决定谁输谁赢。比如:打网球是个竞争,最后一定要决出胜负。而要决定输赢,必须要有规则来评定,也就是游戏规则。如果改变游戏规则,很多变化就会出现,人的行为就会相应改变,结果就会不一样。

人们不同的行为,可以由不同的游戏规则本身解释。如在墨西哥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时,就是根据孩子多少进行排序,这也是墨西哥人口剧增的原因。中国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有众多人口,就是因为当时实行的政策。在中国早期,人们甚至会杀掉女孩子以多得男孩。所以当游戏规则改变,人的行为就会改变,收入的分配形式就会改变,资本的分配就会改变,随之,经济发展速度也会改变。

在经济社会中,基本的游戏规则即产权的规则。谈论产权,我们其实在谈论约束人们行为的游戏规则。如改变游戏规则,输赢条件就会不同。张五常教授应华中理工大学之邀,在华中理工大学以“产权为何重要?”为题的演讲中提到:“在经济的世界里,你改变产权的规则,你就改变了整个系统。私有产权非常独特的一点是:只有在私有产权的情况下,人们才用市场价格分配资源。我们想要说明的是在私有产权下公司仍要存在,而且公司内部并不是用价格机制来运作的,但是,反之,任何东西在市场上交易,它必然是私有的。因此中国现在想要建立市场机制,而不想有私有产权,其本身是矛盾的。”①

暂且不论张教授的这个观点是不是太偏激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企经济效益不好,的确所有权“虚置”是最直接、最本质原因。因此有人提出,国企经济效益不好,是公有制所有权主体“虚置”所致。但是,公有必“虚置”吗?这就引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问题。

国有企业现状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引起的。这个深层次问题就是国有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经济法则能不能相容的问题。产权亦即所有权问题其实最终是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因为只有形成“所有者在位”的产权关系才能让企业的产权所有者有效地承担资产责任和财产损失,而且这一点恰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中国国有企业生存的背景是政府对各种资源的高度垄断,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成了一个悖论:在产权关系上,名义上的“产权所有人”即人民连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财产都说不清,更无从支配及全权转让。“所有者虚位”的结果是使国有资产的财产权利私人化和财产责任公有化,使国有资产成为“内部人”的寻租对象。所谓“财产权利私人化”,是指国有企业的经理层对国有资产享有等同于支配私人财产的权利这一事实;财产责任公有化是指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产生的亏损,企业经理层均可不负责任,而由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亦即国家来负。这种既拥有支配财产权利却又无须承担财产风险的现象是中国国有企业病根所在,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份难以消化、也不可能避开不加清理的遗产。

1997年党的十五大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②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③

这是十六届三种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第一次明确定义了产权概念。这有利于依法保护包括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类产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产权有序流转,加快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进程。

二、当前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争论中的两大阵营

2.1 两大阵营的观点

以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为首的非产权改革派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明晰的,是可以搞得很有效率的,甚至比私营企业更高效,不应该搞产权改革。中国甚至需要立刻停止国企产权改革,因为产权改革导致一些人侵吞国有资产,成了这些人在国有资产流失盛筵中狂欢的运动。郎咸平教授主要提出的是目前产权改革方向存在的错误,警惕国有资产被合法剥削的问题。

以张维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室中心研究员)为首的产权改革派则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是不明晰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权改革;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2.2 我对两大阵营的观点的看法

以我的拙见认为,无论是以郎咸平为首的非产权改革派还是以张维迎、吴敬琏为首的产权改革派,他们的观点都是对错参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