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素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的素养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1993:134-137)在谈及译者的能力时认为,译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双语能力,双重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翻译一般涉及两种语言,因此译者首先必须精通所关涉的两种语言。但翻译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所以,译者还必须对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如操该语言的民族的历史、风俗、心理以及通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科技和意识形态等尽可能地了解。翻译的内容无所不包,译者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因此译者要量力而为,选择自己欲从事的翻译领域,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军事翻译等等。恰当地确定翻译的范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能事半功倍,胜任愉快。

翻译还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表达能力。翻译虽不是创作,但类似创作。创作是“无中生有”,是用文字(一般为母语)表达作者头脑中酝酿成熟的思想情感。为什么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作家?一个重要因素是表达能力的问题。翻译是“有中生有”,是译者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我们甚至因此说翻译比创作还难。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当像作家一样有很强的写作能力,这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之一。否则,无论你对原文理解多么准确透彻,不会表达,翻译就很难实现。

傅雷认为,一个译者,特别是一个文学翻译者,“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他还说,“平日除钻研外文外,中文亦不可忽视,旧小说不可不多读,充实辞汇,熟悉吾国固有句法及行文习惯”。(罗新璋,1984:695)今天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商业化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渗透进人们的心灵。这是一个对翻译需求愈来愈大的时代,翻译市场愈来愈大,翻译商业化性质愈加彰显。面对商业化浪潮的冲击,我们认为译者应当坚守以下三种精神:

1. 追本穷源的精神

有人会说,追字词之本义,穷用典之源头,贯通原文乃译者本职,似乎用不着强调。其实不然。目睹译界某些怪现状,使人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拿Generation X的翻译为例。有人根据美国作家Douglas Coupland 的同名小说(在该小说中Generation X用以指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那些从事低报酬的体力劳动的二十来岁的年轻一代)的内容将其译作“无名一代”,还有人干脆译作“X一代”。前译还有所本,后译则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翻译。这里的X究竟指什么?是与数学里的未知数同义进而喻指“无名”呢,抑或与罗马数字“十”有关系?有人理解为表示数字“十”,并提供了证据:“从美国建国的1776年算起到1991年是215年,一二十年为一代,差不多是十代”(周新,2001:61)。按这种推理,Generation X应译“第十代”。且不论这种理解和翻译正确与否,其追根究底的精神实在可嘉。也许,Generation X既包含“无名一代”又包含“第十代”亦未可知。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答案在作者脑子里,而他是不会明说的。关于想当然,吕淑湘先生就曾因自己的一个小疏忽而深有感触地向翻译工作者发出忠告:Never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在这方面,那些译界泰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例如王宗炎先生,为了搞清楚Alliteration的翻译,查阅了十多种词典,参考了不少外国学者的观点,最后得出Alliteration是“双声”而非“头韵”,传统译法被推翻。

2. 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鲁迅先生曾批评某些译者,“翻开第一行就译”,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罗新璋,1984:292)在当代社会,“负责任”是所有人、所有行业、所有实体组织都需要的一种精神,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流行概念。中国就一直郑重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国有国格,人有

人格。作为翻译人,亦应郑重承诺(在心底而不是口头)永远做一个对读者负责人的人。对作者、读者、编者和出版者负责,是译者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中国当今译界却有极少数不守职业道德之人。比如某些旅游手册的翻译,企事业单位及其产品简介的翻译,教辅材料的参考译文,还有极少数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其中误译、漏译、改译、乱译甚至胡译的现象时有所见。这些虽然不是翻译界的主流,译者也主要是一些打游击的非职业译者,但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翻译是给外国人看的,有的是给国内学习者和读者看的。错误的翻译不仅误导人,还损坏了中国翻译人的整体形象。

3. 淡泊名利的精神

市场经济和高校现行的考评体制把一些游击译手市场化、功利化了。翻译能带来名和利。于是有人自不量力搞起了翻译副业,承接什么手册、什么简介、什么产品之类的翻译业务。还有近水楼台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外最新畅销书,在商业动机的役使下进行抢译。有的勉强译之,有的仓促译之,有的草率译之,结果便有了形形色色的译文。这些译者不重过程,只重结果。只要文章发了,书出了,就达到了目的,译事的是非让别人说去。译者的良知已凐灭于市场大潮。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译者是人,必须生存,商业性翻译无可非议。但是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不坚守职业道德,过于看重名利,这些都是翻译所拒斥的。淡泊名利是中国译界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早为古人彦琮所提倡,后世译人努力践行。晚清名儒辜鸿铭翻译的儒家经典《大学》因过不了自己这一关而未予付梓。像傅雷、朱生豪这样的翻译大师,做翻译常常是几移其稿,以向读者奉献精品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却不知抢译为何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