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计划管理共57页文档
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

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满足客户需求,制定一份全面而详细的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供应链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存在着库存管理不够精准、供应商合作不够紧密、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目标:1、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确保产品能够及时供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2、优化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
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4、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工作重点与策略(一)需求预测与计划1、建立更精确的需求预测模型,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促销活动等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加强与销售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变化,调整生产和采购计划。
(二)供应商管理1、对现有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分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长期发展计划。
2、拓展供应商资源,引入新的供应商,增加竞争,降低采购成本。
3、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或惩罚措施。
(三)库存管理1、优化库存结构,根据产品的销售速度、市场需求的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
2、实施库存监控系统,实时跟踪库存变动情况,及时发现库存异常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推动库存周转率的提升,通过优化采购计划、减少呆滞库存等方式,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四)物流与配送1、优化物流网络布局,选择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降低运输成本。
2、建立物流跟踪系统,实现对货物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物流透明度和可控性。
3、探索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碳排放。
供应链的综合计划

目标函数 将 t 期的需求记为Dt, Dt的值如表8-1预测所示。目标函数要
将计划期内的总成本最小化。成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日常劳动成本:一个工人每月的日常工资是4美元
(měiy uá日 n)常 /小工时资×= 86小64时0W/t天×20天/月 = 640美元(měiyuán) t1 6 6Ot t1
而不是最小库存单元的决策。 ❖ 综合计划适用于制定大约3~18个月的决策。在这段
时间,以最小库存单位来决定生产水平有点 (yǒudiǎn)为时过早,而建设一套新的生产设施又有 点(yǒudiǎn)晚。因而,总体计划要回答这样一个问 题:“公司怎样利用其现有的设施?”
第三页,共29页。
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识别在特定时期下的以下运作参 数:
Ct 转包
量 0 0 0 0 0 0
Pt
生产量
2583 2583 2583 2583 2583 2583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表8-4 大幅需求波动(bōdòng)时的综合计 划
Ht
Lt
Wt
Ot
It
St
Ct
Pt
Dt
时期
雇用数 解雇数
工人数
加班时 数
库存 量
缺货量
转包 量
生产量
需求 量
1
0
15
65
0
品需求季节性很强,需求最旺的时间在春季。公司
的选择是,当旺季到来时增加工人,签订转包合同,
在淡季建立库存,将积压订单登记入册,以后再将
产品送达顾客。 Red Tomata’s 公司供应链副总裁
从预测下6个月的需求着手工作(见表8-1)。
❖ 公司以40美元的单价销售其工具。1月份的库存
供应链计划管理概述(共55张PPT)

第三节 供应链综合计划
转包:在计划期内的转包生产能力。
延期交货需求:当期没有满足而转移至未来期交付
的需求。
现有库存:计划期内各个时期的库存持有水平。
综合计划为生产运营提供蓝图,提供制定短期 生产和分销决策的参数,使供应链能够改变资源分 配和供应合同。具体来说,综合计划的作用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管理》
第二节 供应链需求预测
无论采用哪一种预测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能用过
去的需求模式解释的随机因素。于是,任何观察到的
需求都可以分解成系统成分和随机成分。 观察的需求(O)=系统成分(S)十随机成分(R) 系统成分衡量需求的期望值,它由下面几方面组 成:“需求水平”是扣除季节因素影响后的当前需求; “需求趋势”是需求在下一期增长或衰退的比率; “季节成分”为可预计的需求季节性波动。
第四章 供应链计划管理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供应链计划的概念、分类和基本构成
掌握供应链计划的关键原则
理解供应链需求预测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供应链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理解供应链综合计划的概念和作用
《供应链管理》
第四章 供应链计划管理
掌握供应链综合计划的一般策略 掌握供应链综合计划的基本方法
《供应链管理》
第三节 供应链综合计划
一、供应链综合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一)供应链综合计划的概念 供应链综合计划又称为总体计划或销售与运营计 划,它是由高层管理者引导的一个过程,该过程通常 以月份为基础,对供给、需求以及相应的财务方面的 经修订的阶段性项目进行评估。同时,它又是一个决 策制定过程,确保供应链合作伙伴和企业所有职能部 门的战术计划不仅要相互协调而且能够支持整个供应 链和企业的计划。
供应链培训年度计划书范文

供应链培训年度计划书范文
为了确保供应链团队的持续发展和提升,我们制定了以下年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团队成员全面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提升团队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二、培训内容
1. 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2. 物流管理与运作
3.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4.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5. 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
6.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7.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
三、培训方式
1. 线上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线上讲座
2. 岗位轮岗:安排团队成员到其他部门进行学习和交流
3. 实地考察:组织团队成员参观供应链先进企业,学习其管理经验
4. 内部分享交流: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身经验和成果
四、培训周期
全年共安排6次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时间为2-3天。
五、培训成效评估
1. 培训后进行定期测试,以评估团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考核团队成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
3. 收集员工反馈,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通过本次培训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
物流功能要素概论(PPT57页)

(二) 物流信息分类
1. 按照信息领域不同
1.1 物流活动产生信息
• 指导物流活动: 物流活动过程 中产生。
• 为社会提供信息:提供物流适用 的。
1.2 其他信息源产生信息
• 为物流管理所用 • 指导物流活动
(二) 物流信息分类
2. 按照作用不同分类
2.1 计划信息:物流量计划、仓库吞吐量计划等
• 电子标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 • 读写器可无接触读取或读写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数据。
(三) 物流信息技术
2、无限射频识别技术 2.1 RFID优点
(三) 物流信息技术
3、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3.1 EDI定义
• 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 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国标)
(三) 物流信息技术
1、条形码技术(Bar Coding Technology)
1.2 条形码的构成
• 前缀码:前三位数字,国家名称的代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统一决定。
• 制造商代码:由4位数字组成,各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统一 注册,一厂一码。
• 商品代码: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每个制造厂商的商品名字,由 厂商自己定。
• 加工和节约结合
•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 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
五、流通加工
(四)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2、实施措施
• 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 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
• 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 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 好例证。
u沟通联系的作用 u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u管理控制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

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一份全面、详细且切实可行的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一、工作目标1、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将订单交付周期缩短X%。
2、降低供应链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等,年度总成本降低X%。
3、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提高到X%以上,减少缺货现象。
4、优化库存管理,将库存周转率提高X%,同时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
二、工作内容与策略(一)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体系制定详细的供应商评估标准,包括质量、价格、交货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
定期对现有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优秀供应商给予更多合作机会,对于表现不佳的供应商进行辅导或淘汰。
积极寻找新的潜在供应商,拓宽供应渠道,降低供应风险。
2、加强供应商合作关系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合作目标。
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市场信息和需求预测,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供应商培训和辅导活动,帮助供应商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
(二)采购管理1、优化采购流程对采购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审批程序,提高采购效率。
建立采购信息化系统,实现采购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递,提高采购透明度和可控性。
2、加强采购成本控制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价格分析,掌握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协商,争取更有利的采购价格和付款条件。
推行集中采购和联合采购模式,提高采购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三)生产计划与控制1、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加强与销售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性。
建立生产计划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紧急程度,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物流供应链规章制度

物流供应链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流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保障物流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
第三条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物流信息技术手段,统筹物流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流通与管理。
第四条本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确保物流供应链高效运转。
第五条各部门、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规定。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六条设立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部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协调。
第七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下设物流信息、物流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职能岗位。
第八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确保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第九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物流管理技能和意识。
第十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第三章物流信息管理第十一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第十二条物流信息系统应包括货物扫描、库存管理、订单跟踪等功能,便于实时监控物流信息。
第十三条物流信息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十四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物流信息管理部门,及时更新和上传相关物流信息,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五条物流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信息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物流供应链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指导。
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第十六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管理制度,保障货物的安全、快速运输。
第十七条物流运输管理应包括货物装卸、运输工具选择、运输路线规划、运输监控等内容。
第十八条物流供应链管理部门应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货物的及时送达。
第十九条物流运输管理应根据货物的属性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
第二十条物流运输管理应注意货物的包装、装载、固定和保护,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供应链管理工作计划

设计数据库:设计满足系统需求的数据库结构, 包括表结构、索引、视图等
开发系统功能:根据系统需求,开发相应的功 能模块,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等
测试系统: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等,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系统使用培训,确保他 们能够熟练使用系统进行工作
持续改进:建立持 续改进机制,定期 对评估结果进行跟 踪和评估,确保改 进措施的有效性和 持续性
持续改进与优化
定期评估供应 链管理绩效
跟踪改进措施 的实施效果
识别改进机会, 制定改进措施
持续优化供应 链管理流程和
策略
供应链风险管理
6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来源:市场、供应商、 内部管理等方面
风险类型:财务风险、运 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
5
评估指标的确定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的目 的和意义
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和方 法
评估指标的设定和权重分 配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评估方法的选取
平衡计分卡(BSC):综合考 虑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 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绩效
关键绩效指标(KPI):用于 衡量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绩效指 标
六西格玛方法:通过减少缺陷 和变异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
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
4
制定供应链管理计划
确定供应链管理 目标: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提高 客户满意度等
分析供应链现状: 了解供应链的各 个环节,识别存 在的问题和瓶颈
制定供应链管理 策略:根据供应 链现状和目标, 制定相应的管理 策略和措施
实施供应链管理 计划:将制定的 策略和措施落实 到实际操作中, 并进行跟踪和调 整
HSF产品供应链管理程序

9 HSF不合格管理:9.1各阶段产生HSF不合格品必须严格标识区分,设置专用HSF不合格品区进行单独隔离,以防止发生混用或误用等现象,标识时应明确说明不合格的项目、数量等相关信息;9.2对任何HSF不合格品(含可疑品)都必须作显而易见的标示,并单独规划HSF不合格品区作隔离;9.3 HSF不合格品(含可疑品),未经授权人员解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9.4 一经被确认为HSF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做特采处理。
9.5 经确认需报废的HSF不合品格需放置于HSF不合格品报废区,且需与其他不合格品分开报废;报废的HSF不合格品需当作危险废弃物,由仓库联系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9.6QC人员将所有品质事件如实记录在相关报表、报告上,以便查阅。
9.7HSF不合格的矫正和预防:9.8 对异常须作记录、调查、分析与处理,清除实际或潜在的异常,并制有效之预防措施以防止异常再发生;9.9以下任一情形发生,即视作异常:1)ICP测试数据或成分表明禁用物质含量超标时﹔2)新物料或产品未经品检确认被使用或出货时﹔3)有证据表明可能混入非环保物料时。
9.10进料HSF异常处理:9.11IQC对HSF不合格品(含可疑品)标示隔离,并追溯该供应商的其它批号,日期的来料的品质;9.12IQC立即知会采购及相关单位,品质要求供货商停止交货并向供应商发出CAR进行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对策,改善效果确认后才能恢复供货,对于HSF异常,供应商须于一个工作日回复初步处理方案。
9.13 品质联络供应商,要求其供货商清查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追踪标示隔离,并跟进供应商改善措施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9.14针对厂内货品要完全隔离并全数退回供货商,要重新验证产品的环境物质成分。
9.15制程HSF异常处理:9.16立即停止生产,对异常品之原料、半成品、库存品、在途品进行追溯/隔离/标示;9.17品质发内部《8D报告》主导分析发生原因,责任单位负责提出改善和预防对策,在效果确认后才能恢复生产。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版课后题及思考题57页word

周三多管理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供应商管理手册

供应商管理手册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2)第二部分供应链管理14大重要流程 (4)流程1 新供方引入流程 (4)流程2 样品确认流程 (5)流程3 初品确认流程 (7)流程4 物料估价流程 (14)流程5 供货比例管理流程 (15)流程6 物料采购流程 (16)流程7 物料招标管理流程 (18)流程8 物料价格管理流程 (22)流程9 供应商呆滞物料管理流程 (25)流程10 供方监督考核管理流程 (27)流程11 供方现场评审流程 (30)流程12 技术资料发外管理流程 (32)流程13 模具管理流程 (33)流程14 付款管理流程 (37)第三部分供应商管理制度 (42)制度1 组织工作人员与供方业务往来的行为准则 (42)制度2 供方基本行为规范 (42)制度3 供方投诉管理 (43)第四部分供应商管理相关部门职责 (44)第一部分前言本手册作为组织(意指本公司,下同)内成员与供方开展业务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以及供方与组织合作过程的工作指南,不作为组织对供方进行管理的正式文件。
实际运作应以双方签订的协议或组织发行的管理文件为准本手册介绍了组织从新供方引入、样品确认、初品确认、物料价格管理、供货比例管理、物料采购、招标管理、供方监督考核等流程及相关部门工作指引、投诉管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正在或即将与组织的供应商对供方管理流程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双方更好的合作。
第二部分供应链管理14大重要流程流程1 新供方引入流程一、流程图二、重要说明1.任何有实力的供应商均可直接或通过任何方式/人员(自行推荐、经介绍、登陆采购平台)向供应链管理部门推荐申请成为组织的供应商。
2.供应链管理部门根据现有供方结构及拟增加供应商优势,确定是否安排引入新供方。
3.对有意引入的新供应商,根据物料的重要程度,供应链商务主管安排供方资料提供及送样确认,并申请供应商管理对其资料进行初审及工厂现场评审。
4.经物料样品确认合格、工厂评审合格的候选供方经PIMS流程审批后,方可进行小批试用,小批试用合格后即可批量生产。
比亚迪汽车供应链管理

硬件供应商概况:日本三菱公司供应汽车发动机
比亚迪第六事业部做汽车音响,轮胎尤其它厂做,剩下的下零件有小公司做。比亚迪自己有电池生产和汽车制造装配等
比亚迪第十二事业部--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的“车身模具”主要负责生产汽车大中型外覆盖件模具、内板件模具、冲压件检具、装焊卡具以及白车身试装、整车协调等技术服务。其模具制造系统已全面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E/CAM),可以为用户提供从工装设计、制造、调试、出合格产品的全套服务。
2006年,比亚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01%;汽车产业取得骄人业绩,主力车型F3实现销售63153辆,同比增长472%,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F3还实现出口5000余辆,产品覆盖16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以来,比亚迪F3月销连续突破万辆。从06年5月基本完成上市,再到07年6月18日第10万辆下线,比亚迪F3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跨过了中级轿车生存的第二门槛;而从07年6月到08年6月,比亚迪F3用12个月的时间,再创造了产销10万辆的奇迹,为自主品牌之最,成为“速度之王”。
本文主要从比亚迪成长的汽车行业环境以及其内外部资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亚迪公司汽车产业的整条供应链的研究探讨,了解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供应链战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有助于比亚迪公司今后的发展,以及为国内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