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习题

第2课时 去分母要点感知1 去分母的方法:依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各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 ,将分母去掉.预习练习1-1 解方程3y -14-1=2y +76,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以( ) A .10 B .12 C .24 D .61-2 解方程13-x -12=1,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1-(x -1)=1 B .2-3(x -1)=6C .2-3(x -1)=1D .3-2(x -1)=6要点感知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 ;(2) ;(3) ;(4) ;(5) .预习练习2-1 解方程:2x -13=x +24.知识点1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3-1-x 2=0可以变形为( ) A .3-1-x =0 B .6-1-x =0C .6-1+x =0D .6-1+x =22.解方程13-x -12=1的结果是( ) A .x =12 B .x =-12C .x =13D .x =-133.若a 3+1与2a +13互为相反数,则a 等于( ) A.43 B .10 C .-43D .-10 4.要将方程2t -53+3-2t 5=3的分母去掉,在方程的两边最好是乘以 . 5.方程3x +12-x -16=1去分母后所得的结果是 . 6.(滨州中考)依据下列解方程0.3x +0.50.2=2x -13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解:原方程可变形为3x +52=2x -13.( ) 去分母,得3(3x +5)=2(2x -1).( )去括号,得9x +15=4x -2.( )( ),得9x -4x =-15-2.( )合并同类项,得5x =-17.( ),得x =-175.( )7.解下列方程:(1)x -32-4x +15=1; (2)2x +13=1-x -15.知识点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9.解方程x -34-1+2x 3=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3(x -3)-4(1+2x)=1B .3(x -3)-4(1+2x)=12C .3x -9-1-2x =12D .3(x -3)-1+2x =12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k 3-x -3k 2=1的解是x =-1,则k 的值是( ) A .27 B .1 C .-1311D .0 11.如果规定“*”的意义为:a*b =a +2b 2(其中a ,b 为有理数),那么方程3*x =52的解是x = . 12.解下列方程:(1)x -13-x +26=4-x 2; (2)x -x -12=2-x +25;(3)x -32-4x +15=1; (4)x +12=6-2x -13.13.某同学在解方程2x -13=x +a 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因而求得的方程的解为x =2,试求a 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正确的解.14.小明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达乙地,回来时走的路程比去时多3千米,已知速度为9千米/时,这样回来时比去时多用1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原路长.挑战自我15.(武昌模拟)有一些相同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名师傅(每名师傅的工作效率相同)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 m 2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内5名徒弟(每名徒弟的工作效率相同)粉刷了9个房间的墙面.每名师傅比徒弟一天多刷30 m 2的墙面.(1)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为多少;(2)已知一名师傅一天的工钱比一名徒弟的一天的工钱多40元,现有36间房需要粉刷,全部请徒弟粉刷比全部请师傅粉刷少付300元工钱,求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多少?参考答案要点感知1 最小公倍数预习练习1-1 B1-2 B要点感知2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预习练习2-1 去分母,得8x -4=3x +6.移项,得8x -3x =4+6.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为1,得x =2.1.C 2.D 3.C 4.15 5.3(3x +1)-(x -1)=66.分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2,去括号法则或乘法分配律,移项,等式的性质1,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7.(1)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2)去分母,得5(2x +1)=15-3(x -1).去括号,得10x +5=15-3x +3.移项,得10x +3x =-5+15+3.合并同类项,得13x =13.系数化为1,得x =1.A8.设通讯员需x 小时追上学生队伍,则其行进了14x 千米,学生在通讯员出发后又走了5x 千米,根据题意,得14x =5×310+5x.解得x =16. 答:通讯员用16小时(即10分钟)可以追上学生队伍9.B 10.B 11.112.(1)去分母,得2(x -1)-(x +2)=3(4-x).去括号,得2x -2-x -2=12-3x.移项,得2x -x +3x =2+2+12.合并同类项,得4x =16.系数化为1,得x =4.(2)去分母,得10x -5(x -1)=20-2(x +2).去括号,得10x -5x +5=20-2x -4.移项,得10x -5x +2x =-5+20-4.合并同类项,得7x =11.系数化为1,得x =117. (3)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4)去分母,得3(x +1)=36-2(2x -1).去括号,得3x +3=36-4x +2.移项,得3x +4x =-3+36+2.合并同类项,得7x =35.系数化为1,得x =5.13.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去分母,得2x -1=x +a -2.解得x =a -1.因为x =2是方程的解,所以a =3.把a =3代入原方程,得2x -13=x +33-2,解得x =-2. 14.设甲、乙两地的原路长为x 千米,则x 8+18=x +39.解得x =15. 答:甲、乙两地的原路长为15千米.挑战自我15.(1)设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x m 2,依题意,得8x -403-30=9x 5,解得x =50. 答: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为50 m 2.(2)1名师傅一天粉刷面积为8×50-403=120 m 2,1名徒弟一天粉刷面积为9×505=90 m 2, 36间房需粉刷面积为36×50=1 800 m 2.设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y 元,由题意得1800120(y +40)-300=1 80090y.解得y =60. 答: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60元.9.解方程x -34-1+2x 3=1时,去分母正确的是(B) A .3(x -3)-4(1+2x)=1B .3(x -3)-4(1+2x)=12C .3x -9-1-2x =12D .3(x -3)-1+2x =12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k 3-x -3k 2=1的解是x =-1,则k 的值是(B) A .27 B .1 C .-1311D .0 11.如果规定“*”的意义为:a*b =a +2b 2(其中a ,b 为有理数),那么方程3*x =52的解是x =1. 12.解下列方程:(1)x -13-x +26=4-x 2; 解:去分母,得2(x -1)-(x +2)=3(4-x).去括号,得2x -2-x -2=12-3x.移项,得2x -x +3x =2+2+12.合并同类项,得4x =16.系数化为1,得x =4.(2)x -x -12=2-x +25; 解:去分母,得10x -5(x -1)=20-2(x +2).去括号,得10x -5x +5=20-2x -4.移项,得10x -5x +2x =-5+20-4.合并同类项,得7x =11.系数化为1,得x =117. (3)x -32-4x +15=1; 解: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4)x +12=6-2x -13. 解:去分母,得3(x +1)=36-2(2x -1).去括号,得3x +3=36-4x +2.移项,得3x +4x =-3+36+2.合并同类项,得7x =35.系数化为1,得x =5.13.某同学在解方程2x -13=x +a 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因而求得的方程的解为x =2,试求a 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正确的解.解: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去分母,得2x -1=x +a -2.解得x =a -1.因为x =2是方程的解,所以a =3.把a =3代入原方程,得2x -13=x +33-2,解得x =-2. 14.小明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达乙地,回来时走的路程比去时多3千米,已知速度为9千米/时,这样回来时比去时多用1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原路长. 解:设甲、乙两地的原路长为x 千米,则x 8+18=x +39.解得x =15. 答:甲、乙两地的原路长为15千米.挑战自我15.(武昌模拟)有一些相同房间需要粉刷,一天3名师傅(每名师傅的工作效率相同)去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40 m 2墙面未来得及刷;同样的时间内5名徒弟(每名徒弟的工作效率相同)粉刷了9个房间的墙面.每名师傅比徒弟一天多刷30 m 2的墙面.(1)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为多少;解:设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x m 2,依题意,得8x -403-30=9x 5,解得x =50. 答: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为50 m 2.(2)已知一名师傅一天的工钱比一名徒弟的一天的工钱多40元,现有36间房需要粉刷,全部请徒弟粉刷比全部请师傅粉刷少付300元工钱,求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多少?解:1名师傅一天粉刷面积为8×50-403=120 m 2, 1名徒弟一天粉刷面积为9×505=90 m 2, 36间房需粉刷面积为36×50=1 800 m 2.设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y 元,由题意得1800120(y +40)-300=1 80090y.解得y =60. 答:一名徒弟一天的工钱是60元.。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分母

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最小公倍数)得到 $3x 18 = 14$
求解
解得 $x = frac{32}{3}$
实例二:复杂方程的去分母
方程
01
$frac{x + 1}{3} - frac{2x - 5}{6} = frac{4}{5}$
去分母过程
02
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5(最小公倍数)得到 $5(x + 1) - 5(2x -
两边同时乘以4得
$4x - 6 = 20$。
化简得
$x = 6$。
Part
04
去分母的注意事项
确保公分母不为零
在去分母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公分母不为零,否则会导致方 程无意义。
如果公分母为零,需要检查方程是否正确或者是否需要重新 设定方程。
注意符号问题
在去分母时,需要注意符号问题,确保等式两边的符号一 致。
使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公式求解。
交叉相乘法
将方程两边的分母分别相乘。 将乘积代入原方程,消去分母。
化简方程,得到最简结果。
Part
03
去分母的步骤
找公分母
01
确定方程中各项的分母,找出其 中最大的分母作为公分母。
02
将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公分母进行 约分,简化方程。
将所有项移到同一边
将方程中的所有项移到等号的同一边 ,以便进行合并和化简。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分母
• 去分母的必要性 • 去分母的方法 • 去分母的步骤 • 去分母的注意事项 • 去分母的实例解析
目录
Part
01
去分母的必要性
理解分母的含义
分母在方程中代表了每个 项的系数或常数。
分母为零意味着该项在方 程中不存在,会导致方程 无解或解不唯一。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第2课时去分母(导学案)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第2课时去分母导学案1. 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知识点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去分母使方程的系数化为整数,减少分数参与计算,降低计算的难度,另外把握去分母的理论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乘以的数应为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①去分母时要注意分数线的括号作用;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知识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转化.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去分母的具体做法是:,依据是.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草书,这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草片文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问题1: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这个数是多少?追问1:题中涉及哪些相等关系?追问2: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问题2:这个方程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怎样解这个方程呢?问题3:不同的解法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你认为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追问1:怎样去分母呢?追问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问题4:解方程:31322322105x x x+-+-=-.追问1:解含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包括哪些?追问2: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例1:解下列方程:(1)121224x x+--=+;(2)1213323x xx--+=-.解下列方程:(1)121163x x-+-=;(2)490.30.250.32x x x++--=.1. 方程5717324x x++-=-去分母正确的是( )A. 3-2(5x+7) = -(x+17)B. 12-2(5x+7) = -x+17C. 12-2(5x+7) = -(x+17)D. 12-10x+14 = -(x+17)2. 若代数式12x-与65的值互为倒数,则x= .3. 解下列方程:(1)334515x x-+=-;(2)5415523412y y y+--+=-.4. 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5. 有一人问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外语,还剩六位学生正在操场踢足球.”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吗?“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 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1.(2022•黔西南州)小明解方程12123x x+--=的步骤如下:解:方程两边同乘6,得3(x+1)-1=2(x-2)①去括号,得3x+3-1=2x-2②移项,得3x-2x=-2-3+1③以上解题步骤中,开始出错的一步是()A.①B.②C.③D.④2. (4分)(2020•重庆A卷7/26)解一元一次方程11(1)123x x+=-时,去分母正确的是()A.3(x+1)=1-2x B.2(x+1)=1-3xC.2(x+1)=6-3x D.3(x+1)=6-2x(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去分母的依据是什么?去分母的作用是什么?(3)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应该注意什么?(4)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所乘的数是怎样确定的?【参考答案】1. 方程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式的性质2;2.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例1: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乘4),得2(x+1) -4 = 8+ (2 -x). 去括号,得2x+2 -4 = 8+2 -x.移项,得2x+x= 8+2 -2+4.合并同类项,得3x = 12.系数化为1,得x = 4.(2)去分母(方程两边乘6),得18x+3(x-1) =18-2 (2x-1).去括号,得18x+3x-3 =18-4x +2.移项,得18x+3x+4x =18 +2+3.合并同类项,得25x = 23.系数化为1,得2325x=.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乘6),得(x-1) -2(2x+1) = 6. 去括号,得x-1-4x-2 = 6.移项,得x-4x = 6+2+1.系数化为1,得 x = -3.(2)整理方程,得49325532x x x ++--=, 去分母(方程两边乘30),得 6 (4x +9) -10(3+2x ) = 15(x -5). 去括号,得 24x+54-30-20x = 15x -75.移项,得 24x -20x -15x =-75-54+30 .合并同类项,得 -11x = -99.系数化为1,得 x = 9.1. C ;2. 83; 3. (1)56x =;(2)47y =. 4. 解: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 人,由题意得方程: 4014050x x +-=, 解得x =360.答: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360人.5. 解:这个班有x 名学生,依题意得6247x x x x +++=, 解得x =56.答:这个班有56个学生.解:设丢番图活了x 岁,据题意得5461272x x x x x +++++=, 解得x =84.答:丢番图活了84岁.1.【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6应为:3(x +1)-6=2(x -2), 所以出错的步骤为:①,故选:A .2.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3(x+1)=6-2x,故选:D.。
第7讲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探究类型之一 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解方程:0.4 x 0.9 0.3 0.02 x 1 0.2 x 1.4
0.5 0.3 3
4 x 9 15 x x7 1 解:原方程可化为 5 15 15
. 去分母,得 3(4x+9)-(15+x)+15=x+7. 去括号,得 12x+27-15-x+15=x+7. 移项,得 12x-x-x=7-27-15+15. 合并同类项,得 10 x=-20. 系数化为1,得 x=-2.
解方程:(2)
(2)原方程可化为
4 y 1.5 5 y 0.8 1.2 y 3 0.5 0.2 0.1
2(4y-1.5)-5 (5y-0.8)=10(1.2- y)+3 8y-3-25 y+4=12-10y+3
去括号得
移项得 8y-25y+10 y=12+3+3-4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 1 得 -7y=14 y=-2
2、形如| x – a | = b(b≥0)的方程的解法: 解: x– a = b 或 x– a = – b ; x = a + b 或x = a – b .
解形如| x | = a(a≥0)的方程的解法: 解:a > 0时,x = ±a ; a = 0时,x = 0 ; a < 0时,方程无解.
探究类型之二 含多重括Hale Waihona Puke 的一元一次方程例2 解方程:
1 1 1 2 3 3 x x x x 2 3 4 3 2 4
1 1 2 3 3 x x x 2 x 3 4 3 2 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23 x= 25巩固练习,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 解下列方程:
(5x 1) (3x + 1) (2 x ) (1) = 4 2 3
(3x + 2) (2 x 1) (2 x + 1) (2) 1 = 2 4 5
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去分母; (2)去括号; 去括号; (3)移项; 移项;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系数化为1
1
28 + 21 + 6 + 42 x = 33 42 1386 x= 97
观察方程的项, 含有分母, 思考是否能把 分母系数 转化为整数系数
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42,方程两边同乘42,
2
2 1 1 x + x + x + x = 33 3 2 7
思考:方程两边同乘 42的依据是什么?
2 1 1 42 × x + 42 × x + 42 × x + 42 x = 42 × 33 3 2 7
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重点: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 难点:探究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 次方程。 元一 次方程。
1) 2) 。 3) 。 找到含有分母的整式方程的最小公倍数。 找到含有分母的整式方程的最小公倍数。 不含分母的项在去分母时也要乘以公分母 分子是多项式时, 分子是多项式时,注意去分母后要加括号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 问题 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 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33。 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 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这道题就是方程 解:设这个数为x, 2 1 1 x + x + x + x = 33 3 2 7
人教版七年级上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2课时)

3x 1 2 3x 2 2x .
2
10 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3x 1) 10 2 (3x 2) 2(2x 3)
去括号 15x 5 20 3x 2 4x 6
移项
小心漏乘, 记得添括号!
15x 3x 4x 2 6 5 20 合并同类项
16x 7
提示:若一个月用电200度,则这个月应缴纳电费为0.50× 100+0.65×(200-100)=115元.故当缴纳电费为310元时,该 用户9月份用电量超过200度.
解:设他这个月用电x度,根据题意,得
0.50×100+0.65×(200-100)+0.75(x-200)=310, 解得x=460. 答:他这个月用电460度.
方法总结:对于此类阶梯收费的题目,需要弄清楚 各阶段的收费标准,以及各节点的费用.然后根据缴 纳费用的金额,判断其处于哪个阶段,然后列方程 求解即可.
当堂练习
1. 对于方程 2( 2x-1 )-( x-3 ) =1 去括号正确的
是
(D)
A. 4x-1-x-3=1
B. 4x-1-x +3=1
C. 4x-2-x-3=1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 0.5x = 13.5.
系数化为1,得
x = 27.
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 27 km/h.
变式训练
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 km/h,顺风飞 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两城距离.
解:设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为x km/h,则在顺风中的 速度为(x+24) km/h ,在逆风中的速度为(x-24)km/h.
总结: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 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 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2)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把实际问题建成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及辉煌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课本99页问题)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方程就出现在这部英国考古学家兰德1858年找到的纸草书上.经破译,上面都是一些方程,共85个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这个数为几何?(二)分析问题如果设这个数为x,那么上述这段文字就可用如下方程表示:2 3x+12x+17x+x=33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上面这个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那么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一些。
去分母的关键在于: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于是,所列方程变为整系数方程。
如何解这个方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归纳两种方法:方法一:直接进行合并同类项,进而化为“x=a”的形式.方法二:先把含x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三)探讨归纳解方程:31322322105 x x x+-+-=-1、为使方程变为整系数方程,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以什么数?2、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易错的问题?3、解上述方程的全过程,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试归纳、小结,并了解过程中每一步的主要依据.(四)范例学习出示课本100页例4.采用学生尝试练习,师生互评矫正的方式处理,解后再次归纳解方程的步骤和去分母的注意事项(避免漏乘). (五)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101页练习。
4.2解一元一次方程(2)

例1 解下列方程: (1) 5x+3=4x+7
1 1 (2) x x 3 4 2
含未知数的项宜向左移、常数项往右移。
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右边对常数项合并。
解下列方程: (1) 1=9-10x; (2) 2—3x =4-2x;
(3) x 3 x 16 ; 2
3 5 (4) 1 x 3 x . 2 2
移
项
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 叫做移项 。
注:移项的最大特征是要变号
试试 用新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①6x-2=10; ②7x-3=6x-7 解: 移项,得 6x=10+2 合并同类项,得 6x=12 两边同时除以6,得
x=2.
注意:移项要变号哟。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
4.2解一元一次方程(2)
回顾
& 思考 ☞
式
1、解方程的基本思想 : 最终把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
:
2、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对方程的变形有
解方程: 6x – 2 = 10观察题目到第一步变形
① 6x – 2 = 10 解:两边都加上2,得 6x=10+2 ② 6x = 10+ 2 合并同类项,得 6x=12 从形式上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两边都除以6得 把 ①中的 “– 2”这一项改变 6 x 12 符号后从左边移到了右边. 6 6 即x=2
练习1:解下列方程: (1) 5x+2=-8; (2) 3x=5x-14;
(3) 7-2x=3-4x; (5) x 1 1 x 1 3 2 3
1 (4) x 1 3 x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和去分母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出本节要研究的主要的两种方程的形式
请利用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顾客用540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尺,其中蓝布料每尺3元,黑布料每尺5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尺?
问题2:某厂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如何安排才能使一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配套?
问题3: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人做需要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先由一部分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四分之三,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学生活动设计:
对于问题1:学生会发现问题中有两个等量关系:一是两种布料共138尺;二是两种布料的费用共是540元,于是可以考虑设买蓝布料x 尺,则买黑布料(138-x )尺,根据相等关系:两种布料的费用共是540元,可以得到方程3x +5(138-x )=540.或设用x 元买蓝布料,则用540-x 元买黑布料,则根据相等关系:两种布料共138尺,得到方程13855403=-+x
x
.
对于问题2:当螺钉和螺母配套时,螺母的数量应是螺钉数量的2倍(这就是相等关系) 于是可以设安排x 人生产螺钉,则有22-x 人生产螺母,根据上述相等关系可以得到方程 2×1200x =1800(22-x )(或设总共生产的螺母有x 个).
对于问题3:可以考虑先安排x 人作2小时,由于每人的工效相同,一个人1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801,则工作两个小时后完成了总工作量的
802x ,后来由(5+x )人工作,工作了8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80)5(8880)5(x x +=
⨯+,根据这10个小时共完成总工作量的四分之三,得到方程802x +43
80)
5(8=+x (或设x 人先工作了2小时,则有
2x +8(5+x )=80×43
).
教师活动设计:由于已经有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所有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形式,此时可以分析不同方法中异同,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间的简单程度,进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采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问题引申,探究、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1:对上述问题中涉及的方程,如何解这些方程呢?你能找到解这些方程的方法吗?
1.3x +5(138-x )=540; 2.2×1200x =1800(22-x );
3.2x +8(5+x )=80×43
; 4.13855403=-+x
x
;
5.802x +43
80)
5(8=+x .
学生活动设计:由于这些方程和前面接触的方程在形式上有区别,1、2和3中存在括号,4、5中存在分母,则可以考虑把方程中的括号、分母去掉就可以转化为熟悉的形式,对于1、2和3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把括号去掉,然后进行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对于4和5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2,把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去掉,于是问题可以解决.
教师活动设计:在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探究如何把新的知识转化为旧的知识来解决,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究的精神.
〔解答〕1. 3x +5(138-x )=540,
去括号得,
3x +5×138-5x =540,
移项得,
3x -5x =540-5×138,
合并得,
-2x =-150,
系数化为1,
x =75.
2. x =10;
3.x =2.
4. 13855403=-+x
x
,
两边同时乘以15(去分母)得,
5x +3(540-x )=138×15,
去括号得,
5x +1620-3x =2070,
移项得,
5x -3x =2070-1620,
合并得,
2x =450,
系数化为1,
x =225.
5.x =2.
活动2:
通过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你能总结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在总结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活动3:根据上述总结,请解下列方程:
(1)3x -7(x -1)=3-2(x +3);
(2))131(72)421(
6--=+-x x x ; (3)53
2102
32213+--=-+x x x ;
(4)31
23221
3--=--+x x x .
学生活动设计:让四位同学黑板进行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根据黑板上的解法进行交流和总结,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原因,特别是去带有负号的括号时的变号规律.
教师活动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精神.
〔解答〕(1)x =5; (2)x =6; (3)167
=x ; (4)2523
=x .
三、拓展提高,应用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问题4:现将连续自然数1~2006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排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16个数:
1 2 7
8 9 14
15 16 21
22 23 28
29 30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
2003 2004 2005 2006
(1) 图中这16个数的和是多少?
(2) 要使一个正方形框出的16个数的和分别等于2000和2008是否可能,若不可能,
说明理由,若可能求出该正方形中最小数和最大数.
学生活动设计:(1)计算框出的16个数的和,可能会有两种方式,
方式1:依次把这16个数加起来;
方式2:可以设第1个数为a ,则这16个数分别是:
a a +1 a +2 a +3
a +7 a +8 a +9 a +10
a +14 a +15 a +16 a +17
a +21 a +22 a +23 a +24
把这些加起来得到16a +192,当a =10时得到,这16个数的和是352.
(2)有(1)可以发现若16a +192=2000,则有a =113,若16a +192=2008则有 x =113.5.
因为a 是自然数,所以结果可能是2000,但不可能是2008,
问题5(对问题2的变式思考):
变式思考1:
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母和螺栓,每人每天平均能够生产螺栓12个货螺母18个,第一天安排14名工人生产螺栓、14名工人生产螺母,问第二天应安排生产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当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与第一天生产的刚好配套?(已知每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在已经熟悉的情景下进行独立思考,同样在独立思考后由学生提出自己
的看法,再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 的看法,
解:第1天生产后,螺栓、螺母不能刚好配套,螺栓应有剩余,不难计算螺栓剩余的数量为42个,然后第二天要安排x 人生产螺栓,(28-x )人生产螺母,则
12(14)
18[14(28)]
12x x ++-=.
解之得 x =10,
思考:遇到这类配套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问题:若解出的未知数是分数(不是整数),怎么办?引出变式2.
变式思考2:
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母和螺栓,每人每天平均能够生产螺栓12个货螺母18个,问应安排生产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母,才能使当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已知每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
学生活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没有问题,主要考虑解得的数是分数,如何处理? 解:设应分配x 人生产螺栓,则(27-x )人生产螺母,根据题意得:
1218(27)
12
x
x -= 解得 4
117x =,
如何处理?可以由学生讨论最后的结论.
变式思考3:
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母和螺栓,每人每天平均能够生产螺栓12个货螺母18个,假设y 天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问在这个生产周期内,应如何安排,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刚好配套?(已知每个螺栓要配两个螺母)?
学生活动:在平均生产率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生产周期为y 天,且每天有27名工人参加工作,则工作总量相当于一天内有27y 名工人参加工作的总工作量,这样问题就化归为问题的情形.
教师活动:引导、启发.
解: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栓,(27y -x )名工人生产螺母,则
1218(27)
12
x
y x -=. 得 81
7x y =
. (此时考虑方程的整数解问题).
所以y 必须是7的倍数才行.
若y =7则有x =81,于是可以用
81327=(天)时间安排全部工人生产螺栓,用4天时间
安排全部工人生产螺母.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
1.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
2. 列方程解实际问题中关键:找等量关系.
作业:
习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