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弯曲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弯曲应力
内容提要
一、梁的正应力
Ⅰ、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且弯矩为横截面位置x 的函数,这种弯曲称为横力弯曲。
Ⅱ、纯弯曲梁正应力的分析方法:
1. 观察表面变形情况,作出平面假设,由此导出变形的几何方程;
2. 在线弹性范围内,利用胡克定律,得到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3. 由静力学关系得出正应力公式。 Ⅲ、中性层和中性轴
中性层:梁变形时,其中间有一层纵向线段的长度不变,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和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就是绕中性轴转动的,在线弹性范围内,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中性层的曲率,平面弯曲时中性层的曲率为
()()1
z
M x x EI ρ=
(5-1) 式中:()x ρ为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M x 为弯矩,z EI 为梁的弯曲刚度。(5-1)式表示梁弯曲变形的程度。
Ⅳ、梁的正应力公式
1. 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为
z
My
I σ=
(5-2) 正应力的大小与该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y 成正比,试中M 和y 均取其绝对值,可根据梁的变形情况判断σ是拉应力或压应力。 2.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为
max
max z
My I σ=
(5-3) max
z
z I W y =
(5-4) z W 为弯曲截面系数,对于矩形、圆形和弯环截面等,z W 的公式应熟记。
3.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在线弹性范围内()p σσ≤,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平面弯曲弯。
2)纯弯曲时,平面假设成立,公式为精确公式。横力弯曲时,平面假设不成立,公
式为近似公式,当梁的跨高比
5l
h
≥时,误差2%≤。 Ⅴ、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拉、压强度相等的等截面梁
[]max
max z
M W σσ=
≤ (5-5) 式中,[]σ为料的许用正应力。
当梁内,max ,max t c σσ≠,且材料的[][]t c σσ≠时,强度条件应为
[],max t t σσ≤,[],max c σσ≤
Ⅵ、提高梁正应力强度的措施
1)设法降低最大弯矩值,而提高横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可使梁的最大正应力降低,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2)对于[][]t c σσ<的梁,应使横截面的中性轴偏于受拉一侧,最好使[]
[]
,max ,max t t c c y y σσσσ==
拉压,使,max t σ和,max c σ同时达到其许用应力。
3)采用等强度梁或变截面梁,使每个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应力或接近许用应力。
二、梁的切应力
梁的切应力公式的分析方法是,首先对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作出部分假设,再根据微段的平衡条件导出切应力公式。横截面形状态不同,对切应力在横截面分布规律的假设不同,必须按不同横截面形状分别导出其切应力公式。 Ⅰ、矩形截面梁
假设切应力τ的方向平行于剪力s F ,其大小沿宽度b 均匀分布(图b ),由图a 中带阴影线部分微段的平衡条件,得
x
s z z
F S bI τ= (5-6) 式中,s F 为横截面上的剪力,b 为横截面的宽度,3
12
z bh I =,x z S 为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y
的横向线以下(或以上)的部分面积2h b y ⎛⎫- ⎪⎝⎭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其值为2224x
z b h S y ⎛⎫=- ⎪⎝⎭,
可见切应力沿横截面高度h 按抛物线规律变化,2y h =±处,0τ=,0y =(中性轴处)时,
max ττ=,其值为
max 3322s s
F F bh A
τ=
=
(5-7) Ⅱ、工字形截面梁
1. 腹板上的切应力
切应力的分布假设同矩形截面梁,由微段(图5-2b )的平衡条件,得
x
s z z
F S dI τ= (5-8) 式中,s F 为横截面上的剪力,d 为腹板的宽度,z I 为整个工字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x z S 为距中性轴z 为y 的横向线以下(或以上)的部分横截面面对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
()211222x z h S b h d y δδδ⎡⎤⎛⎫
=-+-- ⎪⎢⎥⎝⎭⎣⎦,可见剪应力沿腹板高按抛物规律分布(图5-2,d),在
腹板和翼缘交界处min τ,在中性轴处max τ,其值为
,max max s z z
F S dI τ=
(5-9)
式中,,max z S 为中性轴以下(或以上)的半个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计算min τ时,x z S 为下(或上)翼缘的面积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型钢时,max z z I S 为型钢表中的x x I S 。 腹板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抗剪切,腹板承受铅垂剪力的约95%~97%。 2. 翼缘上的切应力
翼缘上的水平切应力沿其厚度δ均匀分布,由图c 所示微段的平衡条件得
1x
s z F S I τδ= (5-10)
式中,δ为翼缘的厚度,s F 和z I 的意义和(5-8)式相同,x z S 为距翼缘端部为η的部分翼缘面
积()ηδ对中性轴z 的静面矩,22x z h S δηδ⎛⎫=- ⎪⎝⎭,022h δη⎡⎤
⎛⎫≤≤- ⎪⎢⎥⎝⎭⎣⎦
,可见1τ沿翼缘宽度按线
性规律变化(图5-2,d)。
3. 切应力流
根据剪力s F 的指向确定腹板上切应力的指向,按顺流方向确定翼缘上的切应力方向,例如:设s F 的方向向下,上翼缘上的切应力犹如水流一样由其两端的两股水流流向腹板,经由腹板,再分成两股流入下翼缘两端。根据切应力流的概念可以判断开口薄壁杆的切应力方向。
Ⅲ、由狭长矩形组合的组合截面梁的切应力
对于图5-3所示的几种形状的薄壁截面梁,其腹板和顶板及底板上的切应力公式仍为(5-8)和(5-10)式,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切应力流如图所示。 Ⅳ、圆截面梁及薄壁圆环截面梁
图5-4a 所示圆截面梁,其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处,其方向与剪力s F 平行,其值为 max 43s
F A
τ=⋅
(5-11) 式中,2
4
A d π
=
。
图5-4,b 所示薄壁圆环截面梁,其最大在中性轴处,其方向与剪力s F 平行,其值为
max 2
s
F A
τ= (5-12) 式中,02A R πδ=。 Ⅴ、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于等直梁,横截面的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最大剪力max F 所在的横截面上,一般位于该该截面的中性轴处,中性轴处的正应力为零,即max τ所在的点为纯剪切应力状态,剪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