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刑事和解制度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范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作为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调解的方式,使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以实现刑事案件的快速处理和矛盾的及时解决。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一制度在减轻司法负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刑事和解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1. 法律规范不够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和细则,导致实践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程序不透明等问题。
2. 适用范围有限:目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轻微刑事案件,对于一些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仍需通过传统的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3. 调解效果参差不齐:由于调解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导致刑事和解的调解效果参差不齐,有的案件和解后仍存在矛盾激化、反复的情况。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1. 完善法律规范: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刑事和解法律规范,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程序、条件等,确保刑事和解制度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扩大适用范围: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应逐步扩大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更多类型的刑事案件纳入刑事和解的范畴。
3. 加强监督和保障机制: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对刑事和解的调解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调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加强对刑事和解后矛盾激化、反复情况的预防和解决。
4. 提高调解员素质:应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确保其在调解过程中能够公正、客观地处理案件。
5. 加强司法公信力:应加强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建设,提高公众对刑事和解制度的信任度,使更多人愿意通过刑事和解方式解决矛盾。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刑事诉讼程序的制度,旨在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使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刑事案件。
我国自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以来,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使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以达到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的目的。
该制度在轻罪案件、过失犯罪、家庭暴力等案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范尚不够完善,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
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法院在实施刑事和解制度时,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导致司法不公。
(二)适用范围有限目前,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罪案件、过失犯罪、家庭暴力等案件,适用范围相对有限。
对于一些严重犯罪、故意犯罪等案件,由于法律规定的限制,无法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缺乏监督机制刑事和解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能存在忽视后续监督的情况,导致和解协议的执行效果不佳。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一)完善法律规范应制定统一、明确的刑事和解法律规范,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减少司法实践中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司法公正。
(二)拓宽适用范围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应适当拓宽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更多类型的案件纳入刑事和解的范畴。
例如,可以尝试在部分故意犯罪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对策•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结论目录01刑事和解制度概述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口头方式协商解决刑事纠纷的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盗窃等,通过和解达成赔偿和谅解,减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罚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
刑事和解制度的定义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和解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达成和解。
刑事和解制度具有自愿性刑事和解制度具有协商性刑事和解制度具有灵活性刑事和解制度具有高效性和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道歉等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和解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和解程序简单快捷,能够快速解决纠纷,提高司法效率。
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与发展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可以通过私下和解解决。
现代以来,随着人权观念的加强和司法改革的推进,刑事和解制度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
中世纪以后,随着国家对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刑事和解逐渐被边缘化。
目前,刑事和解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制度之一。
02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分析法律框架的建立我国在2012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为刑事案件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法律框架的内容刑事和解制度主要涉及案件范围、和解程序、法律效力等方面,为刑事和解提供了法律依据。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框架实践情况的介绍自刑事和解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司法机关积极探索实践,在某些类型的案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践案例的展示例如,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通过刑事和解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减轻刑罚负担,同时也能够减少社会矛盾。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践情况虽然刑事和解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过窄、和解过程缺乏透明度、司法机关对和解协议的审查不够严格等。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作为现代刑事司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自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体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刑事和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问题(一)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和司法实践而形成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解等手段,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刑事纠纷、缓解社会矛盾、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
目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已在各级法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定,导致各地法院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差异。
其次,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轻微刑事案件中,对于一些严重刑事案件的适用存在争议。
此外,刑事和解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程序不够规范、调解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高效、便捷的需求日益增强。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可以提高司法效率,缓解社会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二)提高司法公信力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可以增强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信任度。
同时,通过刑事和解制度解决刑事纠纷,可以减少上诉、申诉等后续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一)完善法律制度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定,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确保各地法院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是刑事司法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和解,以达到减轻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与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起源于传统的调解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逐渐形成了现行的刑事和解制度。
该制度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允许被害人与犯罪人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从而减轻或免除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近年来,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司法效率。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2. 适用范围有限:目前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对于重大刑事案件的适用范围较窄,限制了其发挥作用的空间。
3. 被害人权益保障不足:在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的权益保障措施不够完善,有时会出现被害人被迫接受和解或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
4. 缺乏专业化机构和人员:刑事和解工作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员支持,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滞后。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建议:1. 完善法律规范:制定详细的刑事和解操作细则和标准,明确刑事和解的程序、条件和法律效力,规范司法实践中的操作行为。
2. 扩大适用范围: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以充分发挥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司法效率的作用。
3. 加强被害人权益保障:建立健全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包括事前审查、事后监督等措施,确保被害人在刑事和解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作为现代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促进犯罪者与被害人之间的直接协商和和解,以达到修复社会关系、恢复社会和谐的目的。
我国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逐步引入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自引入以来,已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盗窃、故意伤害等。
在刑事和解过程中,犯罪者与被害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由司法机关根据协议结果对犯罪者进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缺乏统一、明确的操作规范,导致各地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差异较大。
2. 适用范围有限:目前,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对于一些严重刑事案件的适用仍存在一定限制。
3. 犯罪者改造效果不明显:部分犯罪者在达成和解协议后,未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导致犯罪行为未得到根本改变。
4. 监督机制不健全:刑事和解制度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不当操作。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路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路径:1. 完善法律制度:应制定更加统一、明确的刑事和解法律制度,明确适用范围、操作程序、监督机制等内容,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扩大适用范围:应逐步扩大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更多类型的刑事案件纳入其中,以更好地发挥其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3. 加强犯罪者改造:在达成和解协议后,应加强对犯罪者的教育改造,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不良行为。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司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旨在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解,达成刑事案件的快速解决,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及问题(一)现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使加害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刑事纠纷。
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问题然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制度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各地司法实践存在差异。
其次,和解协议的执行力较弱,一些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导致和解效果不佳。
此外,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也需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三、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人们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正和效率的需求,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提高司法效率刑事和解制度可以通过快速解决刑事案件,减轻司法负担,提高司法效率。
同时,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解,可以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三)保护当事人权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可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当事人能够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权益的合理分配。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一)明确制度规定应进一步明确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规定,使各地司法实践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同时,应加强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
(二)强化和解协议的执行力应建立完善的执行机制和惩罚措施,确保当事人能够履行和解协议。
对于不履行协议的当事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时,可以引入担保、保证金等措施,增强和解协议的执行力。
小议刑事和解制度
法律热点问题探讨——浅谈刑事和解制度刑事法律包括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两个方面,前者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范畴,后者则以规范刑事诉讼活动为目的,主要体现在对刑事侦查、刑事强制措施以及起诉或者不起诉的规范。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积累,民主法治建设的长足进步,利益多元化格局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刑事案件解决方式的创新机制,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事法领域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刑事和解制度是以恢复性司法理论、被害人诉讼主体论和平衡理论为根基的刑事和解制度,按照陈光中、葛琳博士的观点,是指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
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
一般认为,刑事和解弥补了常规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忽视被害人意愿的不足,以加害人和被害人的直接商谈为特征来解决刑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缓和性。
如果熟人之间发生刑事纠纷后不愿从此反目,或者陌生人之间发生刑事纠纷后不愿就此结怨,他们就会考虑是否一定要通过正式的诉讼方式强行解决纠纷。
与激烈对抗的方式相反,和解方式注重缓和矛盾,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因此,对重视关系恢复的人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是自主性。
只有当事双方的意愿都至少得到最低程度的满足时,和解才可能达成,其中的协商谈判、心理博弈显然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解与否、和解形式完全由他们决定。
国家专门机关只对和解的条件、过程和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并不直接干预和解协议的达成。
三是互利性。
如果加害人与被害人双方能够达成和解,自然经过了一番利益的争夺和放弃,各自有所满足,还缓和了关系,避免了传统诉讼方式的种种后遗症。
当然,刑事和解既然是对犯罪行为作出的一种变通处理,在是否“有罪”的前提问题上必须准确无误,在事实上必须达到有罪的证明标准,并符合刑法上的犯罪构成要件。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的利弊
面。 。 品 一
浅析刑事和解 制度的利弊
胡 澜
( 6 4 4 4 0 0 兴文县人 民检察 院 四川 兴文)
刑 事 和 解 制 度 是 当 前依 法 治 国的 重要 方 式 ,是 一项 重 要 刑 事 法 律 制 度 ,刑 事 和 解 作 为 我 国刑 事 法律 领 域 的一 种新 理 念 , 为我 国刑 事 司法 改 革 和整个 刑 事 法律 领 域一 体化 提 供 了新 思路 。 当前 ,我 国 在开 展 刑 事 和 解 工作 上 ,取得 一 定 成 效 ,但 由于 法 律 滞 后 和 缺 乏 实 际操 作 程 序 ,在 实 践 中存 在 诸 多 问 题 ,本 文 就 这一 制度 在实 践操 作谈 一 些粗 浅看 法 。
一
人造成 的伤 害产生内疚 和悔恨 ,使其能够 比较 容易悔过 自新 , 重归社会。 二是有利于矛盾和纠纷的真正解决 。以往 的刑事诉 讼模 式 过 于注 重 对被 告 人 的惩 罚 ,强 调 犯 罪对 社 会 和 国 家 的危 害 ,而 疏 于 对 被 害人 物 质 和 精 神 的抚 慰 。 往往 导 致 对犯 罪人 处 刑 较 重 ,而 对 被 害人 的疾 苦 无 动 于衷 ,最 终 导 致结 案 结 冤仇 , 也 容 易 导致 社 会 新 的 不稳 定 。 通 过刑 事 和 解 能够 使 被 害 人 和犯
罪 人 对 案件 的解 决 达 到较 为 满 意 的效 果 。 三是 有 利 于 提 高诉 讼 应从 下 面几个 方 面下 功夫 : ( 1 ) 完 善 立法 ,为做 到 有法 可 依 ,立 法解 决刑 事 和解 实 体 效 率 。普 通 诉 讼 程序 需 要 耗 费 大 量 的人 力 物力 等 司法 资 源 。刑 事 和 解使 当事 人 对 犯 罪事 实 等 问 题 达成 共 识 ,减 轻 国家 机关 办 法 和 程序 法 依 据 ,使 刑 事 和解 工 作 开 展 真 正纳 入 到 法制 化 、 规 案成 本 ,提 高诉 讼效 率 。 范 化轨 道 ,明确 规定 刑 事 和解适用 范围 :① 告诉 才处 理 的案件 ; ② 未 成 年人 犯 罪 案 件 ;③ 过 失致 人 重 伤 案 、过 失 致 人死 亡 案 、 二 、刑 事和解 制度存 在的弊端 刑 事 和解 制 度 ,在 司法 实践 中 凸显 出 了其 优 点 ,但 存 在 着 交 通肇 事 案 ;④ 因 民事 或 同 事纠 纷 、婚 姻 家 庭 矛盾 引发 的 人 身 损害、 侵犯 财产 犯罪 案件 ; ⑤下 列可 能被 判处 三年 以下 有期 徒刑 、 法 律规 定相 对滞 后 与司法 实 践 的超前 的矛 盾 ,主要 表现 在 : 管 制 、拘 役 或 者单 处 财 产 刑 的轻 微 刑 事 案件 。 同 时规 定 不 适用 1 . 刑事 和解的法律缺 失以及在 实践 中难 以把握 。 目前 我 国 《 刑 法 》与 《 刑 事 诉 讼 法 》没 有 关 于 刑 事 和解 的 刑事和解案件有 :①雇 凶伤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涉黑涉 相 关 规 定 。我 国刑 法 规定 :法 律 明文 规 定 为 犯 罪行 为 的 ,依 照 恶 ,或抢 劫 、抢夺 等 严重 影 响社会 治 安案件 ;② 行为 人系 累犯 , 法 律定 罪处 刑; 法律 没有 明 文规定 为 犯罪 行为 的 , 不得 定罪 处刑; 或 在服刑 、缓 刑 、劳 动教 养和 被采 取强 制措 施期 间故 意犯 罪 的 ; 刑 罚 的 轻重 ,应 当 与犯 罪 分 子 所犯 罪 行 和 承 担 的刑 事 责 任相 适 ③ 行 为 人多 次 犯 罪 的 ;④ 被 害人 是 单 位 的 案件 ;⑤ 其 他 不 宜适 应 。 由此 可 见 ,是 否 要 依 法 追究 刑 事 案 件 中犯 罪 嫌 疑 人 的刑 事 用 和解 的刑事 案件 。 ( 2 ) 认 真 规范 刑 事 和解 的 相关 程序 。要 总结 实践 经 验 ,制 责 任 ,应 该 以其 是 否达 到 法 律 规 定 的追 责 条 件 为依 据 ,而不 是 以受 害 人 与犯 罪 嫌 疑 人是 否 达 成 和 解 为依 据 , “ 和 解 ” 并不 是 定 刑事 和解 办案 规程 ,保证 刑事 和解 审查 、提 出 、和解 、结 案 、 可 以作 出 撤 案或 不 起 诉决 定 的法 定 充 要条 件 。在 司法 实 践 中 , 监 督 等 环节 符 合 规 范 。 当事 人不 知 道 可 以 刑事 和 解 的 ,司 法 机 关 可建议 提 出 ,司 法计 划 主持刑 事和 解要 保持 中立 ,除加 害人 、 适 用刑 事和 解 面临着 问题 : ( 1 ) 刑事 和 解协 议履 行缺 乏保 障 。案 件 在达成 刑 事和解 后 , 被 害 人外 ,要 广 泛 吸 收人 大 代 表 、人 民监 督 员 及加 害方 社 区及 司法机关要及时结案 但有的案件和解协议难以即时履行 ,主 其 它 基 层组 织 参 加 刑事 和 解 ,落 实 责 任 人 和责 任 单 位 ,制 定 帮 要是加害方由于经济困难等原 因,只履行一部分,双方又表示 教 措施 。 认可 ,如果加害人未按期履行协议,被害人只能走 民事程序起 ( 3 )以人 为 本 ,落 实社 会救 助措 施 。基 层犯 罪多 源 于贫 困 , 诉 维权 。 如 果 这些 人 没 有 能力 对 被 害 人进 行 经 济 赔偿 ,那 么不 仅 显的优点
浅谈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浅谈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论文摘要刑事和解,是近年来司法机关为促进社会和谐而推出的一项制度创新。
自我国引入刑事和解政策,并应用于司法实践,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
期间,刑事和解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对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完善构想。
通过数次修法活动,刑事和解制度在整个德国的刑事法体系中不断扩展,已经渗透到实体法、程序法等重要的法律程序中。
这无疑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立法参考思路。
而我国对于刑事和解仅仅是作为一项刑事政策加以规定,并未上升为立法层面,因此笔者建议,在立法上加以规定,才能更好的加以规制,从而使这一制度更加规范的加以运用。
关键词:刑事和解适用范围制度构建目录引言 (1)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概述 (2)(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2)(二)刑事和解的特征 (2)二、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2)(一)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 (2)(二)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5)(三)刑事和解的适用阶段 (6)(四)刑事和解的处理结果 (7)三、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一)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7)(二)完善建议 (9)参考文献 (12)浅谈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引言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权、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正义。
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构建和解制度,有助于缓和犯罪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紧张的关系乃至仇恨,恢复稳定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实现我国刑事立法的意图。
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和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大环境下,刑事和解制度也逐渐成为我国刑事法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刑事和解体现了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主体地位的尊重,寻求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利益价值最大化,在化解社会矛盾,弥补传统刑事司法的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严厉的惩罚,司法系统和监狱负担沉重、再犯率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给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新的启示。
浅论刑事和解制度
监禁 或是罚金 的罪犯 ,这样处理刑事案件的一种替代传统 的刑事诉 讼的 方式 ,超 出了非典 型的诉讼 和非诉 讼纠纷 解决 刑事 和解 制度 被广 泛使 用 ,提高刑 事司法效率 。 在我国 ,由于西方刑事和解这一创新的尝试取得成功 ,我 国也开始 引进 这一方 案。但 当时在 司法实践 中,没有刑事和解 的法律 制度 ,但在 经过不断的、系统 的相关尝试 。2 0 1 3年 1 月 1 E t 正式在刑事诉讼法 中对 刑 事和解制度作 出了有关规定 。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 案件 ,犯罪 嫌疑人、被 告人真诚悔罪 ,通过 向被害人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等 方式获 得被 害人 谅 解 ,被 害人 自愿 和 解 的 ,双 方 当 事 人 可 以 和解 : ( 一 ) 因 民 间纠纷引起 ,涉嫌刑法分则第 四章 、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 ,可能判处 三年有期 徒刑以下刑罚 的 ;( 二 )除渎职犯罪 以外的可 能判处七 年有期 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在五年 以内曾经故 意犯罪的 ,不适用本章规定 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 双方 当事人和解 的 ,公安机关、人 民检察 院、人 民法 院应 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 有关人员 的意见 ,对和解 的 自愿 性 、合法性 进行审查 ,并 主持制 作和解 协议 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 的案件 ,公安机关可 以向人 民检察 院 提 出 从 宽 处 理 的 建议 。人 民检 察 院可 以 向人 民法 院提 出从 宽 处 罚 的建 议 ;对于犯罪情 节轻微 ,不需要 判处刑罚 的 ,可以作 出不起诉 的决定 。 人 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 告人从 宽处罚 。至此我 国刑事和解更加合法化。 三 、刑事和解的积极性 首先 ,刑事案件对 犯罪嫌 疑人的主要处罚是 限制其 自由或是对其实 施监禁 ,被害人没有得到补偿 。在刑 事和解过程 中,被害人 与罪犯双方 均可充分 阐述该犯罪行 为对他 们 的影响并 且对刑 事责 任提 出 自己 的意 见 ,选择双方均认同的方案来 弥补该犯 罪行 为所造成 的损害 。被害人无 论是在精神还是在物质上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 。而犯罪 嫌疑人则 可通 过这种方式赢得被害人谅解 ,在刑事责任处罚 过程 中 ,获得从轻 、减轻 甚至是免除处罚 、改过 自新 、尽快回归社会 。这对 于被 害人与加害人 之 间都十分有益 。对于被害人来说经济的补偿 能够减少其损 失从而得 到精 神上 的慰藉 。对于加害人 的意义更加重大 ,加害人 在被判处刑罚从 而被 限制 自由的时候 ,加害人与社会脱节 ,刑罚期满被释放后不能很好 的融 人社会 。容易在现实生活 中受到歧视 ,对待生活失去了信心而轻 生 ,或 是 又投 入 另 一 个 犯 罪 进 人 一 个 恶 性 循 环 ,这 无 疑 是 一 个 人 的 人 生 毁 灭 。 刑事 和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悲剧的发生。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 “ 和” ,中国文化 以和谐与 和平为 主要基 调 。贯穿 中 国文 化 思 想 领 域 。而 人 与 人 之 间 、人 与 社 会 之 间 、人 与 自然 之间的和合 是社 会稳 定 的重要条 件。刑 事和解 对 我们所 追 求 的 “ 和” 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 国在刑事 司法实践 中,对影响不大 的轻微 刑事案 件 ,注重调解 和和解 ,对 构 建 和谐 的法 制社 会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积 极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论文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论文刑罚权历来被视为公权力而被国家所垄断,在严厉的惩罚,司法系统和监狱负担沉重、再犯率又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给了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新的启示,下面是浅谈刑事和解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兴起,出于对传统诉讼模式忽视被害人缺陷的反思,被害人和刑事被告人直面会商为中心的刑事和解程序成为西方犯罪学界研究的主体,以刑事和解方案为主要操作模式的恢复性司法方案成为热点。
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纷纷掀起了刑事和解的研究狂潮。
各地的探索性实践也颇见成效。
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中也已经有了刑事和解的雏形,但都只限于自诉案件。
虽然刑事和解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使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尽快而设立的,但在实践中会因多方利益的角逐而偏离预先设想的初衷,甚至会危及其根基,这是构建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重大挑战。
如有时会因被害人、加害人之间财力悬殊、取证困难、诉讼费高昂而使被害人违心和解,这样刑事和解成了有钱人逃避法律追究的避风港同样,加害人可能以赔偿为条件提出减轻刑罚等不合理的要求,这会从本质上动摇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根基,然而许多被害人及其家属却往往由于现实原因接受不合理的要求,从而使法官面临是保证被害人获得赔偿还是让被告人得到应有的惩罚的两难的窘境。
而刑事和解则演变成了只要赔偿就可以按加害人要求量刑的真正交易。
刑事和解的含义及其特征刑事和解的概念和解作为诉讼法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通过自愿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行为和结果。
按照纠纷或诉讼性质的不同,和解可以分为民事和解、行政和解和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即刑事和解制度,一般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在调停人的主持下,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对话协商,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
刑事和解的主体是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即加害人与被害人,而非检察机构,这一点就是刑事和解制度与控辩双方的协商制度的区别,后者的主体是犯罪嫌疑人与检察官之间的协商。
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与运用样本
探析刑事和解制度构建与运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更加积极积极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长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增进社会和谐”。
为了在司法工作中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依法加强刑事和解工作, 对化解社会矛盾, 增进社会稳定具备积极意义。
一、刑事和解概念和意义(一)刑事和解才既念刑事和解称为被害人与加害人和解。
是指在犯罪行为发生后, 犯罪人以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补偿损失、恢复原状等方式补偿被害人, 并得到被害人谅解, 被害人规定或者批准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依法从宽解决而达到具备法律约束力合同。
刑事和解目是弥补被害人所受到损害、恢复被犯罪人所破坏社会关系、并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二)刑事和解意义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刑事纠纷解决解决机制, 对于积极迅速解决社会纠纷, 妥善解决社会矛盾, 最后维持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意义。
详细来说, 其意义有如下儿点:1.实现被害人与犯罪人双方保护老式刑事案件着重对加害人刑事追究, 以为对加害人进行刑事追究就是对被害人恢复了正义, 而被害人遭受损失与否得到补偿则似乎不很重要。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透明、公止纠纷解决机制, 更可以赢得双方认同与好感, 因刑事和解达到而免除加害人刑罚, 是同步对被害人和加害人保护。
2.弥补国家追诉模式局限性刑事案件侦查、起诉与审判有其严格程序, 在揭示过去真相方面有局限性, 往往不能完全查证事实, 从而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
而刑事和解由十其积极权交由被害人和被告人双方, 出于各自利益双方都倾向于达到和解, 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己经实现对被告人惩罚, 从而弥补国家追诉局限性。
3.节约司法资源, 提高司法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类刑事案件呈现逐渐增多趋势, 而国家司法资源又相对有限, 各级司法机关积累案件状况比比皆是, 其成果是导致案件解决拖拉, 老百姓对司法机关普遍不信任。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及其构建
浅析刑事和解制度及其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司法领域引入的一项新制度,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主动协商,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协议,由法院进行确认并宣告有效,从而达到减轻法律后果、促进和解的目的。
刑事和解制度的出现,对于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和刑事司法公正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其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本文将分别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构建模式以及推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既有实际需要的社会环境,也有相关学术理论的支撑。
首先,刑事和解制度是在日益增加的非正式社会规制背景下产生的。
在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中,和解、调解、仲裁是人们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常见方式。
此外,在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刑事诉讼程序也出现了一定的缺陷。
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主要是针对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因此,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中,法院仅能采取常规的诉讼方式进行处理,费时费力,不仅加重了司法负担,而且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是一种无意义的折磨。
因此,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有助于快速化解矛盾、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其次,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还与相关学术理论的支持有关。
随着现代文明和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入,和解概念逐渐进入社会货币法学的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法律制度。
在“和解”概念的含义方面,笔者认为其不应该局限在传统意义上“两个人之间的和解”上,而应该作为一种在法律框架中实现个人自由、平等、合法利益的统一实践,体现依法惩罚与和解调停的目标实现。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模式1.依法构建刑事和解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应该是在依法基础上构建的,必须建立在法律规范框架内部实现的和谐理念之上。
双方的和解协议必须依法成立,其权利和义务应该得到完整保护,即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为刑事和解提供运作保障。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范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旨在通过调解的方式,使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以实现刑事案件的快速处理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自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以来,其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该制度使得许多轻微的刑事案件得到了快速、有效地解决,有效减轻了司法压力,提高了诉讼效率。
同时,刑事和解制度在恢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保护被害人权益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深入,刑事和解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立法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尚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指导原则。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司法机关对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公正性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有限目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的刑事案件,对于重大、复杂的刑事案件,由于涉及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往往无法适用刑事和解。
这使得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相对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程序不够规范在刑事和解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指导原则,往往会出现程序不规范、调解不公正等问题。
这可能导致和解协议的履行效果不佳,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措施(一)加强立法建设应加强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建设,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指导原则,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内容。
同时,应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确保刑事和解的公正性和效率。
(二)扩大适用范围应逐步扩大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将更多类型的刑事案件纳入其中。
在保证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对刑事案件的类型、情节等方面的限制,以充分发挥刑事和解制度的作用。
《2024年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范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篇一一、引言刑事和解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司法领域内的一种创新尝试,旨在促进刑事案件的快速解决,降低社会矛盾,实现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该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刑事和解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刑事案件的一种制度。
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盗窃、故意伤害等。
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以促进双方当事人和解、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为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环境的改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制度规定不够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司法实践中的误解和偏见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果。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制度规定不够明确目前,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这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在实施刑事和解制度时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滥用、误用的情况。
(二)操作流程不规范刑事和解制度的操作流程缺乏规范,导致程序混乱、效率低下。
在具体实践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使得刑事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无法得到保障。
(三)司法实践中的误解和偏见由于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对刑事和解制度存在误解和偏见。
他们认为该制度过于注重当事人之间的协商和妥协,忽视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性。
这种观念导致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对刑事和解制度持谨慎甚至抵触的态度。
四、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措施(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使刑事和解制度更加规范、明确,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程序等,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应加强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该制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刑事和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刑事和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刑事和解制度是指在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或社会和解的一种司法方式。
该方式可以减轻司法压力,节约资源,保护被害人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刑事和解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公正性、合法性、程序保障不足等方面,需要加以完善。
本文将对刑事和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公正性问题刑事和解制度在程序上通常是由检察机关或法院牵头,协调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或社会和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的主观意识和权力不对等,可能导致刑事和解过程中的不公正情况。
检察官或法院可能会过于倾向于犯罪嫌疑人,而忽视了被害人的利益和诉求。
这就使得刑事和解制度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保证刑事和解的程序公正,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可以设立专门的刑事和解机构,由独立的专业人员来负责刑事和解工作,主持和监督刑事和解的整个过程,避免因个人主观意识而导致的不公正。
要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切实维护刑事和解的公正性。
二、合法性问题刑事和解制度是一种司法方式,其合法性和法律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一些情况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实施并不符合法律规定,甚至会违反法律。
一些检察机关或法院在进行刑事和解时,可能会绕过法定程序,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超越了法定权限,这样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刑事和解的程序和要求。
明确规定刑事和解的条件、程序、权限等,确保刑事和解的实施符合法律规定,杜绝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要强化对刑事和解工作的监督和审查机制,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程序,确保刑事和解的合法性和法律性。
三、程序保障不足刑事和解是一种司法方式,其程序性和规范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刑事和解的程序保障并不够充分,容易出现程序性失误和违规现象。
在刑事和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程序性违规、信息不对称、程序不公开等情况,从而影响了刑事和解的效果和公正性。
浅析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浅析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刑事和解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政策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或者其代理人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达成一定的协议,以达到达到谅解、化解矛盾、恢复社会和谐的目的。
本文将围绕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浅析。
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基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刑法学会于上个世纪的一次讨论。
但真正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规范的是201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其中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在刑事诉讼中达成和解协议”。
这一规定为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作用1.缓解社会矛盾刑事和解制度可以解决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矛盾,消除二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减轻法院负担刑事和解可以减轻法院审理案件的负担。
在刑事诉讼中,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或者其代理人达成和解协议后,法院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直接判决或者裁定刑事和解协议,从而减轻法院审理案件的负担。
3.促进犯罪嫌疑人的改造通过刑事和解,犯罪嫌疑人可以认识到犯罪的不良后果并主动承担责任,从而更容易接受教育改造,达到挽救的目的。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虽然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已经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面临的不平等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犯罪嫌疑人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利益考虑,往往是裁判过程中对刑事和解采取疑惑的主要原因。
裁判员在批准和解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被害人的权益,防止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利用和解逃避责任、逃脱惩罚,从而导致二者之间面临的权利得失不平等的问题。
2.对案件性质、情节的限制较多。
目前我国在刑事和解上的限制还比较多,在涉及比较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时,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
本文分析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在积极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我国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保障和恢复当事人的权益,提高办案效率,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刑事和解意义缺点构想
1 刑事和解制度的含义
刑事和解,也称为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是指犯罪发生后,经过调停人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交谈,达成和解协议,司法机关根据和解协议对加害人进行刑事处分。
刑事和解的目的是恢复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失,恢复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
刑事和解是一种新型的司法关系,是一种新的刑事理念。
2 刑事和解的意义
2.1 刑事和解能够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重视,提高当事人双方的满意度。
刑事和解制度是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重视,被害人可以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对加害人阐述加害人对自己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伤害和损失,加害人可以通过被害人的陈述了解自己行为的严重危害性,有利于其从内心反思悔悟自己的行为。
所以说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使被害人的权利得到重视,提高了被害人的地位和当事人双方的满意度,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
2.2 刑事和解能够使被害人的损失得到及时修复和补偿。
刑事和解的结果有两种:一是主要适用于对被害人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案件中物质意义上的和解,包括损害恢复、赔偿等;二是适用于对被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案件的象征意义上的和解,如因侮辱、毁损名誉等而赔礼道歉、真诚的谢罪、悔悟等。
刑事和解是以加害人的主动认罪为前提,这样使得双方交谈协商的环境相对平和,被害人就自己受到的伤害提出赔偿请求,加害人为了弥补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减轻自己的罪责,积极地在物质上给予被害人赔偿。
在双方的交流中,被害人接受加害人真诚的道歉和悔悟,有助于减轻被害人的仇恨,使被害人的心灵创伤得以安慰,有利于被害人在心理上得到恢复。
同时,双方达成的赔偿协议是加害人和被害人自愿达成的,加害人的积极履行使得被害人的損失得到及时赔偿。
所以说刑事和解能够使被害人的损失得到及时修复和补偿,体现了对被害人利益的全面保护。
2.3 刑事和解有利于加害人实现再社会化。
加害人在监狱中断绝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相互之间容易交叉感染,刑事和解制度提倡的非监禁刑,避免加害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有利于加害人早日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
在刑事和解过程中,加害人倾听被害人的阐述,使加害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对国家、社
会和他人利益造成的伤害,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有利于其悔悟自己的行为,重新做人,早日实现再社会化。
此外,由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从而中止对加害人的刑事追诉,避免了进一步开展诉讼程序,使加害人自然得回归社会,早日实现再社会化,促进社会的稳定。
2.4 刑事和解能够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刑事和解是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下进行协商,以加害人承认自己有罪为前提,容易就协议赔偿结果打成一致,在程序上与诉讼程序相比较为简易,因此降低了诉讼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
适用刑事和解的大多为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效果较为明显,刑事纠纷得到及时解决,使司法机关集中有效的资源区处置案情复杂的案件,从而提高诉讼效率。
3 刑事和解的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3.1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较窄。
刑事和解制度主要适用于青少年犯罪和轻微刑事案件、成年人犯罪中的初犯、偶犯、过失犯,那么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就受到限制。
各个国家对轻罪的界定也有所不同,有的行为在其他国家属于轻罪范围,但在我国属于治安违反行为,所以说刑事和解在我国运用的范围不大。
3.2 刑事和解制度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
刑事和解中,加害人有足够的赔偿能力才能对被害人受到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只有这样才能使加害人和被害人达成和解。
但是现实中就会有加害人利用钱而逃避刑事责任,就会有“用钱买刑”的现象出现,这样加害人不能反思和悔悟自己的行为,更是对加害人犯罪行为的纵容。
而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加害人尽管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危害性,但是因负担不起赔偿金而只能坐牢。
因此说这种制度可能会导致不公平。
我们在司法实践中,要防止“用钱买刑”这种现象的形成,努力营造公平的司法环境。
3.3 刑事和解制度可能导致权利的滥用。
犯罪人通常希望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哪怕多花钱也行,被害人利用犯罪人这一特殊心理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犯罪人为了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大多都被动的接受。
这种现象在刑事和解中特别明显,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同样,加害人也有可能利用被害人的弱势地位而胁迫被害人接受赔偿协议,这样使被害人的利益遭到践踏。
所以说在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平衡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利益,体现公平正义。
4 我国设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
4.1 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
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过失犯、初犯、偶犯。
各国普遍对未成年人适用刑事和解。
除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刑事和解外,各国的适用对象正逐步扩大到成年犯罪嫌疑人中的过失犯、初犯、偶犯。
由于其犯罪的主观恶性小,比较容易教育和改造,从加害恢复的角度,应该将其确定为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应当适应这种趋势。
4.2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适用于过失犯罪、亲属邻里间的盗窃,数额较小诈骗、敲诈勒索、抢夺等轻微刑事案件。
这些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使被害人的个人利益受到严重侵犯,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较小,适用刑事和解有利于保护被害人、加害人的利益。
4.3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4.3.1 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必须自愿。
这里强调的自愿不仅仅是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自愿选择刑事和解,若在和解的过程中双方反悔,可以终止这一程序,并且不能成为之后刑事司法程序中加重处罚的原因。
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必须是自愿选择刑事和解,一方不能强迫另一方选择刑事和解,双方是基于自己的意愿而选择。
加害人完全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及其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而自愿选择刑事和解,这样被害人才能感受到加害人悔罪的诚意。
同样,被害人也是基于自愿而选择刑事和解,显示出刑事和解制度的公平。
4.3.2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案件事实清楚是适用刑事和解的前提,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案件不能适用刑事和解,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4.3.3 加害人主动认罪。
加害人主动认罪是刑事和解的先决条件。
加害人主动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能够意识到对被害人造成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伤害,从而使被害人感受到加害人真诚悔罪的态度,从心理上减轻被害人的痛苦,为加害人和被害人的交谈、协商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有益于促进和解协议的达成。
4.3.4 司法机关的介入。
司法机关介入到刑事和解的过程中,就保证了刑事和解过程及达成和解协议结果的公正性。
司法机关应审查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地位和权利的真实性和自愿性,不能对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的交谈和协商进行干涉,并且审查确认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的结果,防止出现一方威胁另一方选择刑事和解和以钱买刑的情况出现。
若司法机关认为达成的和解协议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司法机关就应该确认此和解协议。
司法机关的介入,也是刑事和解与“私了”的区别。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254页.
[2]陈光中,葛林.《刑事和解初探》,《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3]许莉.《刑事和解制度之价值分析及其构建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4]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