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合集下载

公共气象服务竞赛题目(含答案)

公共气象服务竞赛题目(含答案)

公共气象服务测试卷(一)单位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30 分,每题 0.5 分)1.《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

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等共类。

A.20B.24C.28D. 302.和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C、各市气象局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D、各县气象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3.气象灾情上报中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指因灾减产成(含)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到灾害影响的范围(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灾,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

A.1B.2C.3D. 44.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发布不同预警级别时,按照启动应急响应。

A. 最低预警级别灾种B. 最高预警级别灾种C. 影响时间最早的灾种D. 影响持续时间最久的灾种5.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应设置农业气象服务岗位,有名以上相对固定的专职农业气象服务人员。

A.1B.2C.3D.46.是造成中小河流洪水的直接因素和主要激发条件。

A.降雨B. 台风C. 前期天气D. 上流情况7.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中的气象、水文资料应是相应机构整编的资料,一般不少于年(建站少于年的应从建站起收集整理),序列至少为逐日资料。

A.10B.20C.30D.408.是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险情的水位,一般来说,有堤防的大江大河多取决于洪水普遍漫滩或重要堤段水浸堤脚的水位,是堤防险情可能逐渐增多时的水位。

A.致灾临界水位B. 警戒水位C. 保证水位D.防洪水位9.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为重点,以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A.农业大户设施农业B.农民受益基层农村C.设施农业农业大户D.基层农村农民受益10.暴雨的气象灾害Ⅱ级预警标准:过去小时2 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 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暴雨天气;或者预计未来 24 小时2 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地区将出现天气。

气象站用地占用标准

气象站用地占用标准

气象站用地占用标准气象站作为观测和记录天气现象的重要设施,其用地占用标准是指在建设和选择气象站用地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气象站的正常运行和准确观测,以提供可靠的气象数据和服务。

首先,气象站用地应满足一定的面积要求。

通常情况下,气象站的面积应不少于500平方米,以确保站点周围的气象观测不会受到周边建筑物或植被的影响。

此外,气象站用地的面积应允许气象设备的部署和运行,包括气象观测仪器、气象雷达等。

其次,气象站用地应远离影响气象观测的人为干扰源。

这些干扰源包括交通流量、工厂排放、大型建筑物等。

气象站用地应选择在城市的郊区或乡村地区,以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气象站用地应尽量避免位于山谷或山脚等地形复杂的地区,以防止地形对气象观测的干扰。

另外,气象站用地的选址应考虑气象观测的代表性和覆盖范围。

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是指气象站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能够反映所在地区的气象状况。

为了实现代表性观测,气象站应避免位于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地区,例如沿海地区、高山地区或城市热岛等。

此外,气象站的选址还应考虑到气象观测数据的空间覆盖范围,以满足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的需要。

此外,气象站用地的环境要求也很重要。

气象站周围的环境应保持相对平坦,以便气象设备的部署和安装。

气象站周围的植被应保持较低的高度,以避免对气象观测的遮挡。

此外,气象站用地的土壤应具备一定的排水性能,以防止降水积聚和影响气象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气象站用地的建设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规范。

在选址和建设气象站时,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要求,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和许可。

此外,气象站用地的建设应符合建筑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建设过程和运行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气象站用地占用标准是确保气象站正常运行和准确观测的重要要求。

这些标准包括面积要求、远离干扰源、代表性观测和覆盖范围、环境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和建设规范的要求。

试卷三

试卷三

试卷三一、单选题(每题1分,计30分)1. 真实作用于大气的力,一般称为基本力或牛顿力,它包括()。

A.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檫力等B. 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摩檫力等C. 地转偏向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等D. 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檫力等2. 西风指数的高指数表示()环流。

A. 径向B. 纬向C. 气旋性D. 反气旋性3. 暴雨形成的三个条件是: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和()。

A. 较长的持续时间B. 凝华C. 对流不稳定D. 地形作用4. 通常,冰雹云的雷达回波比一般积雨云强,是由于冰雹云比积雨云的()。

A. 云中粒子的尺度大B. 对流强C. 水平尺度大D. 垂直尺度高5. 判断有无大冰雹有效方法是根据强回波区相对于某温度等温线高度的位置,当强回波区扩展到()度等温线高度之上时,对强降雹的潜势贡献最大。

A. 0B. -10C. -15D. -206. 天气雷达站所在地气象台的责任区一般为天气雷达扫描半径()公里范围内地形遮挡角较小的区域,或在雷达3公里等高度射束图的有效探测区域。

A. 50-100B. 100-150C. 150-200D. 200-2507.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中要求,建立()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

A. 预案到乡、责任到村B. 处置到乡、行动到村C. 责任到村、落实到人D. 预案到村、责任到人8.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

A. 当地气象部门或当地应急管理部门B. 当地应急管理部门C. 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D. 当地人民政府9.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制定(),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影响评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资源提供服务。

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3年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皖北(宿州)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度)为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2〕52号)”,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全国“百县千乡”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要求,立足宿州实际,以提升宿州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为着力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原则,全面提升宿州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为皖北地区各县区创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提供示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全市气象为农服务9项示范工程、信息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夯实气象为农服务基础,初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业务规范化、服务产品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范围规模化、服务模式个性化,面向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政府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基本建成适应当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有效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机制。

二、建设内容1.县(区)级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工程建设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业务内涵提升,全面提高全市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市、县(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上下互动、优势互补,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合力,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加强对县区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指导,下发气象为农服务指导产品。

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

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

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发布时间:2005-8-12为全面贯彻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三大战略”的实施,加快“一流台站”建设步伐,规范基层台站建设,现就未来10年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标准。

一、建成先进的综合观测平台1.实现观测业务综合化和自动化。

形成自动化程度高、观测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运行情况良好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2.形成气象综合观测业务流程。

制定的流程科学规范,符合标准,可确保综合观测业务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3.制定拓展观测项目规划并逐步实施。

拓展项目要符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密切结合。

4.建立起综合观测平台自动监控系统和质量评估系统。

观测资料出站合格率要达到99%以上,并确保自动观测的各类信息的质量。

5.每月张榜公布个人和站组质量。

气象测报质量统计和发布应准确无误,坚持定期分析业务质量。

6.气象探测环境符合要求。

依法有效保护气象探测环境,避免气象台站的自身建设和城市建设破坏气象探测环境。

7.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实现当地探测资料的共享,上传资料符合统一格式要求。

建成远程教育、视频会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系统设备先进,性能优良,满足需求。

8.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一般故障排除不超过24小时,较大故障排除不超过72小时,不使用超检仪器,按规定配有规定数量的备份仪器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条件满足业务要求。

二、建设满足不同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9.建成气象预报服务平台。

该平台具备信息产品生成、质量评定、监控管理、可视化会商等功能,对上级指导产品获取及时,资料采集准确,预报产品加工处理集成化程度高,信息产品分发速度快,具备灾害情况收集和开展生态气候资源调查能力和软硬件条件,灾情情报收集及时,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要。

10.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和预报服务情况的快速上报。

2小时内完成初报,主要灾情信息6小时内完成初报,后续阶段每12-24小时完成一次续报。

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

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

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深入探讨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气象信息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在乡村地区,尤其是农村,气象信息更是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

建立健全的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乡村地区的气象服务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意义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是乡村地区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基本的气象服务,还可以指导农民的农作物种植、农事活动等。

建立和健全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既可以提高农村居民获取气象信息的便利性,又可以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气象服务水平。

2. 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的内容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站点建设、人员培训、设备配备、数据传输等多个方面。

需要规定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标准和程序,确保每个乡村都能拥有一个规范的气象信息服务站点。

在人员培训方面,需要为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气象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收集、处理和传输气象信息。

还需要规定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所需的设备配备、数据传输方式等内容,以确保气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的健全对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气象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效率,保障农民获取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有效地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

也有利于加强农民的气象科普知识,提高他们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健全的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对于乡村地区的气象服务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政府的支持和管理规范外,还需要加强对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九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

第九届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

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指出,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A:森林草原火灾B:地震C:公共安全灾害D:生化灾害答案:A。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条。

2.《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指出,当发生气象灾害时,各级气象部门应在灾害发生()小时内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在灾情发生()小时内,通过决策服务平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

A:2,6 B:6,12 C:2,12 D:6,24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三章第四条第一点。

3.《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提到,按照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将因灾死亡()人(含)以上或者伤亡总数()人(含)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含)以上的,定为特大型气象灾害。

A:100,300,10 B:200,300,10 C:200,400,15 D:100,400,15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四章第五条。

4.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时,农作物()指因灾减产8成(含8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灾的严重程度。

A:受灾面积 B:成灾面积 C:绝收面积 D:大棚损失面积答案:C。

《全国气象灾请收集上报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灾情填报规范”第二点第三小点“农业影响”。

5.《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指出,当发生小型及以上气象灾害后,()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国家级答案:A。

《气象灾请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第四章第六条。

6.《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设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级别,其中()级为最高级别。

A:Ⅳ级 B: Ⅲ级 C:Ⅱ级 D:Ⅰ级答案:D.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第三部分“监测预警”中3.2“预警信息发布”。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发布工作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和覆盖面为重点。

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的气象信息和服务工作。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日益凸显。

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够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农业生产指导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基层气象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不断改善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才能更好地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在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数量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气象人员进行服务。

基层气象站点设备老化严重,监测数据不准确,影响了农民的决策和生产。

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无法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基层气象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到位,农民对气象预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他们对气象信息的利用率。

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亟待改善。

通过加强基层气象人员队伍建设、更新设备、完善服务体系,可以提升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民生产提供支持。

【字数:212】2. 正文2.1 现状分析当前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农业气象信息覆盖范围不广,服务水平不高,信息传递方式单一等问题。

基层农业气象观测站点较少,覆盖范围不足,导致部分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到气象信息。

基层气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地区的气象数据更新不及时,服务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需求。

目前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主要依靠传统的口头传递或简单的通讯方式,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效率较低。

县级综合业务题库-汇总-1-防灾减灾

县级综合业务题库-汇总-1-防灾减灾

21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规定,各级气象部门应当在灾害发生的 内及时进行灾情数据收集和初报。 A:2 B:6 C:12 D:12-24 22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中规定,在灾情发生 台中的直报系统上报重要灾情。 A:2 B:6 C:12 D:12-24
小时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决策服务平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A:2009年12月11日 B:2010年12月11日 C:2011年12月11日 D:2012年12月11日
17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指出,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灾害性天气 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 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A:突发性 B:转折性 C: 典型性 D:区域性 18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指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并与公安、 民政、电力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气象及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机 制,实现相关灾情、险情等信息的实时共享。 A:联合 B:联动 C:联防 D:联席 19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指出,气象部门建立以 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 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A:社区、乡镇 B:社区、乡村 C:社区、村镇 D:社区、农村 20 雷电是指发展旺盛的 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A:积云 C:高积云 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 B:积雨云 D:雨层云 小时
C:
13 大雾是指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维系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 降低到 以下的天气现象。 A:10km B:1km C:500m D:200m 14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中规定,干旱已经造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大 部分地区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至少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地区或者一个大 城市出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多个大城市正常供水受到重大影响时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Ⅱ 级应急响应启动。 A:2个 B:3~5 15 8级风是指水平风速达到 。 个 A:10.8~13.8 m/s C:17.2~20.7 m/s 16 B:13.9~17.1 m/s D:20.8~24.4 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一、建设原则
(一)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积极引导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中。

(三)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

按照集约化思路,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实现多站合一。

(四)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

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尽可能地选择有条件的农村示范推进,真
1
正做到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和全面推广。

二、建设标准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一)有固定场所。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因地制宜,可设在乡(镇)基层党政组织或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可与各级办事大厅、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用,并悬挂统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标牌。

(二)有信息设备。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至少配备一台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一套。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气象电子显示屏和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以及电视机、机顶盒、打印机等信息设备。

(三)有信息员。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要有一名信息员。

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农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担任。

(四)有定期活动。

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涉农信息,开展经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维护气象信息橱架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农民气象服务需求。

(五)有管理制度。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制定服务登记、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设备管理、信息审查、信息员职责和
2
考核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每项制度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落实到位。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公开。

(六)有长效机制。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有稳定的资金保证。

所需资金主要用于服务站建设、运行维护、信息员补助等方面。

要积极争取地方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保证公益性服务需要。

对于多站合一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要充分利用原有服务站的场地、设备和人员,在不增加人员、场地的情况下,增加气象信息服务设备,建立气象信息服务业务规范和管理制度,开展气象信息服务相关活动,并在原有站点基础上加挂“气象信息服务站”牌子。

三、服务标准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要贴近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服务。

(一)服务内容
1.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电脑、网络、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在气象灾害来临前及时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每日定时发布当地天
3
气预报有关信息;根据当地农作物情况,定期发布当地气象部门制作的农用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指导当地农业生产。

3.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

及时从中国兴农网和当地农网中获取农村经济信息,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相关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支持农产品产供销业务,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4.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

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宣传板报橱窗、广播等进行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

为农民提供气象知识、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使用气象信息的技能。

5.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

及时收集当地农民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定期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

参与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

(二)服务要求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的规定。

1.做到服务公开。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对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予以公开,使服务对象了解服务站,学会利用服务站,提高服务站的使用效率。

2.保证服务时间。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服务时间为每周不少于18小时,在农忙季节应尽量保证农民需求。

4
3.服务响应及时。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保持服务渠道畅通,对服务需求能及时给予积极响应,服务态度好,讲求实效。

4.填写服务日志。

信息员要认真填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当天开展工作情况,每年将工作日志上报到当地县级气象主管部门。

四、服务站信息员资格与工作要求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属于气象信息员,其资格和工作要求严格参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各地气象信息员管理规定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的行业管理、技术指导,明确责任,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

要制定本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示范、推广,并把各地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逐级进行考核。

(二)各级气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定期对服务站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优秀的服务站进行经验总结推广并给予奖励。

鼓励各地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各地区服务站的工作积极性。

(三)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视为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将此工作纳入地方公
5
共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投入机制,保障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持续稳定推进。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