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国旗时,为 什么升旗手向 下用力,而国 旗上升呢?
因为国旗杆顶 端有一个周边 有槽,能绕轴 转动的小轮, 称做滑轮。
以下是滑轮常见的几种应用:
图A
图B
图D 图C
第2节 滑轮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 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F
F F=G
G
力 方向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
阅读教材第二框“滑轮组”思考: 1,什么是滑轮组? 动滑轮与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 2,滑轮组的作用?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4,还有哪些简单机械? 轮轴和斜面
拓展知识:轮轴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
拓展知识:轮轴
5,轮轴:是变形杠杆,动力作用在轮上
可省力。平衡时有F1R=F2r
拓展知识:斜面
斜面:同水平面成一向上 倾斜角度的平面。
6,斜面:FL=Gh(不计摩擦)
F
G
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越长, 则省力,但费距离,斜面与平面的倾角 越大,斜面较短,则费力,但省距离。
三,滑轮组:
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 省力,又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何做到既能改变 力的方向,又能省力呢?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的组成滑轮组的绕 线方法。
1.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1 G 1 G 1 G F = F = F= 2 2 3 n=2 n=2 n=3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 100N。(不计摩擦) 升时,F应等于___
F 图(a) 图(b)
2.如上图(b)所示,物体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50 N 100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_ 的拉力是____ (动滑轮自重不计)
(b)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 ( c ) (d) (a) ___最费力,图___和图___用力大小一样。
2,自行车的刹车手柄,车把,脚踏板,轮盘, 飞轮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刹车手柄是省力杠 杆。车把,脚踏板,轮轴,飞轮都是轮轴,都是 省力机械。
4,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 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上 升高度的几倍。 F=G/n s=nh
小结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
不能省力,
滑 轮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 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重物和动 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 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阅读教材第一框“定滑轮和动滑轮”思考:
1,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
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转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 轮叫动滑轮 2,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什么? 定滑轮与动滑轮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 3,设计记录表格: 钩码重 钩码移动 的距离 定滑轮 动滑轮

距离

距离
4,实验得出的结论: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 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距离
通过实验研究使用定滑轮或动滑轮提升物体时, 用力大小,方向以及移动距离的特点。 2,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不 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 为阻力 臂2倍的 杠杆
等臂杠杆
定滑轮
.
l2
A:支点在轴心O处。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l1
0
F
1.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1.将等臂杠杆的中间部分加宽, 2.使之变成一个绕中心轴转动的圆轮, 3.再把圆轮的外缘加工成槽状。 这种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 据轴的位置是否移 动,又分为定滑轮 和动滑轮两种。
1.使用时,轴固定 不动,叫定滑轮。
使用时,轴和重物一 起移动,叫动滑轮。
二,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a)
(b)
(F=60N拉力下 120N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F
T
.
N f
因为
1 F= 2 f
A
所以 f=2F=120N
综合分析得:
G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G=N=80N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T=f=12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