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有感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言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言对于古诗词的喜爱,源于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他要求我们每个寒暑假都要背诵二三十首古诗词。
他说:不管能不能理解,先背诵了再说。
所以小学时候的爱,是被迫的。
后来年龄渐长,青春懵懂,那时候爱古诗词,是一种“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如今喜欢古诗词,又是另一种心态。
诗词里的情感,或朦胧,或热烈,我在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里,寻找人生的意义与生活的态度。
《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也是由叶先生上课的录音讲稿整理而来。
十七讲的课程里,一共讲了温庭筠、李煜、苏轼、辛弃疾等共计十五位词人。
与以前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不同的是,叶先生是在讲诗词,又不仅仅是在讲诗词,因为她会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各方面来进行分析。
而且在讲一首词的时候,又会引经据典,找到很多与其相关的诗词来佐证,趣味无穷,特别过瘾。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除了过足了鉴赏诗词的瘾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触动点。
就是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叶先生的为人。
首先,她特别的自谦,真的就是那种越有涵养的人,就越谦虚。
她不止一次地提到说自己的见识很浅,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见识都很浅。
而她在开讲的第一课就说自己是“野人献曝”,书里的第3页有提到详细的解释,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有些人的自谦里会有自夸的成分,但是从叶先生的话语里,完全感受不到。
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谦虚,很浩瀚。
其次,叶先生带给我不一样的诗词体验,让我知道,原来唐宋词还可以这样去理解。
上学的时候,对一首诗词的理解其实是固定的,是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的,有哪些意向,表达了哪些情感,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抱负志向等等,这些都是固定的。
因为我们得做诗词鉴赏的习题,我们要得分啊。
但是在这本书里,叶先生说: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最后,叶先生对诗词的热爱也让我深深动容。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心得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心得读了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感觉受益匪浅,读完之后感觉对唐诗宋词的认识更加深入,欣赏之余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启发。
这本书站在珍视祖国文化、发扬古典诗词的角度,以十七个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介绍每一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
比如,在介绍冯延巳时,把他的作品与韦庄的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温庭筠作品的美感作比较。
他能像韦庄的词那样给人直接的、很强烈的感动,同时他还注重意境,较之韦庄,冯延巳的词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与温庭筠相比,虽然他的词在题材上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但他的词在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他的词意境更加开阔。
书中对唐宋时期的词作背景做了介绍。
这个时期,中国古代文学正处于鼎盛时期,其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名家百出。
叶嘉莹说:“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师教”。
“诗言志”说的是它的思想内容、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
时代不同,其作品风格就不同。
唐代的诗作以大多豪放、奔放,读了让人畅快淋漓,词作在唐代,就这个时代来说,它只是配合新兴的音乐的歌曲来唱歌歌词,并无深意。
后来一些读书人感觉到了词曲的优美,由于在民间流行歌词比较俚俗,所以士大夫等这些读书人便自己填写歌词,让这种新兴的音乐词作意境越来越美。
到了宋代,词便更加婉约、细腻。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一个跟过去的“文以载道”的传统脱离,不被教化、伦理道德、政治所限制的一种文学形式,完全是唯美的艺术歌词。
后来,词学家、词学评论家,在评论时把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加在了这个本来不受伦理道德限制的歌词上去了。
由此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再自由的文学形势,都有时代的烙印。
通过读书,叶嘉莹对唐宋时期的社会现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让我对唐、宋词的创作背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唐宋词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开阔。
读《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唐宋词十七讲》有感“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深知阅读的重要性,这个暑假我认真研读了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内心感触颇深。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演讲集合而成的著作,作者一生都致力于古典诗词文化的研究,呕心沥血潜心贯注弘扬中国传统诗词的精华,在作者的书中,我重新认识了苏轼和辛弃疾。
从前,我只在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中读到过他在中秋夜对弟弟子由的思念,我只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读到他和好友张怀民一样孤独而又清高的品性,只在《密州出猎》中读到过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自信和洒脱,只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读到过他对亡妻深深的眷恋......谁曾想,在叶嘉莹先生的笔下我才真正读懂了苏东坡,那个在《赤壁赋》中“飘飘乎遗世独立”的洒脱形象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个“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深深真谛还记忆犹新,那才是苏东坡,既有儿女情长的那份的平凡,也有逆境中向阳而生的勇气和毅力,还有官场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依然“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君子形象,更有“兼济天下”的宏伟抱负和理想。
这些形象无不让人对苏东坡肃然起敬。
再看,辛弃疾,别以为他只会抒发“醉里挑灯看剑”的苦闷和惆怅呢,在叶嘉莹先生的笔下,我也看到了不一样的辛弃疾。
宦海浮沉,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压抑在心理的愤慨无处抒怀,寄情于诗书,寄情于满腔的抱负,可是可昭日月的赤子之心换来的是垂垂暮老依然报国无门,读到此处,怎能不为他的悲惨命运感到悲伤?在书中读到了他的悲惨命运,怎不令人感慨?读完了《唐宋词十七讲》,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在叶嘉莹先生的讲解中,开始由晦暗变得明晰,变得多姿多彩,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除此以外,叶老先生更是教会了我鉴赏诗词的方法。
叶老先生将古典诗词融入现代解说中,讲解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让晦涩难懂的古诗词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在叶老先生的解说下慢慢地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能够畅游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让我们在诗人词人的文字中引发共鸣,也让我们能够在诗词的世界里遇见更美的自己,遇见更美的人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1词,是复杂的。
没有叶嘉莹老师的讲解,可能词,对我来说就是不经意打开门看到郁郁葱葱的大山。
它那么美,我很惊叹。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这座山里的蜿蜒曲折,山上树木品种之多,每棵树上的枝丫都看着很自然,却又是作者经过精心安排后的一番美景。
所以,只要你想读,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些什么。
哪怕是共鸣,哪怕是偶得一句你一直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心情,但你发现原来千百年前的古人已经说出了其中的感觉。
这些遇见都太奇妙了。
当看到“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在工作中流失的时间,拼命追赶的这些年,回过头来也就这些“蝇头利禄,蜗角功名”而已。
当看到“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之时,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宇宙之间的唯一真实——长逝无回的真实。
遇见词,像是遇见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还是想以周颐的那句话作为结束语。
希望自己也希望有人能不要忘记了古人的.这份心。
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
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2当然,除了词能体察作者之外,最迷人的还是词的本身。
在一首首词中,你似乎能看到很多古人特有的志趣。
有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处士,隐居杭州孤山。
终日养鹤,侍弄梅树。
把梅花当做自己的妻子,把白鹤当成自己的儿子一般。
隐居山林,孤独终老。
要是,放到现代,大概会被所有人所耻笑和诟病。
古时候的这种古道仙风,在现如今可能已经鲜有见到了;古时候的那种艺术才华,在现如今我认为已经无迹可寻了。
虽说,现如今也有人写,但总觉得缺点味道。
那种从童年时代的氛围到长成后的环境,都与从前不同。
很难再创从前的高峰。
仅能从这千百年前的诗词歌赋中略感一二了。
在这些词面前,我看到了古人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
他们似乎有着对这个世界和宇宙万物的善感之心。
周颐在他的《蕙风词话》中说道:“吾观风雨,吾揽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
”他们就是有这种强大的感知力,见到花能看到花后之情,看到水能想到流水之意。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整理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系统地来学习我们中国的诗词,我感受很深,也有很大的触动。
这本书共分为十七讲,分别介绍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晏殊、李璟、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吴文英等诗人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极高的诗词作品。
对这十五位诗人的讲解,作者都曾结合了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各个方面。
书中的每一讲都介绍了一到两位作者,从表面上看,好像每一讲都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诗人在书中讲到的每一首诗词、每一位诗人,都会进行比较和联系,既有横向的比较,也有纵向的比较。
例如,冯延巳对于晏殊及欧阳修的影响,以及这三位诗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柳永的词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拓展,以及对苏轼和周邦彦的影响;苏轼词对辛弃疾的影响,以及苏轼和辛弃疾两人词的异同;周邦彦对姜夔以及吴文英等人的影响,周邦彦、姜夔和吴文英三人作品的异同。
通过叶先生的分析讲解,在不断的比较中建立联系,让一位位诗人,一篇篇诗词不再孤立,让文字重新焕发了活力,也让读者更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灿烂的诗词文化,赋予了诗词新的生机,也让我这个二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后该如何教孩子学好语文。
我觉得把诗人和作品比较联系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本书第二个特色就是讲解分析细致入微,对一个时期内的诗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果你单单以为这本书只是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那就未免太草率了。
我觉得叶嘉莹先生这本书的立意很高,她把唐宋诗词放在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角度,甚至是整个世界文化的背景中,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叶嘉莹先生曾说,她在书中也曾结合了一些西方的理论,在现在的开放政策下,青年们中间已经涌现了一股向西方追求新知的热潮,而古典文学的研讨和教学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不得不求新的地步,所以先生就是想要以世界文化历史的大坐标为背景,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一点反思性的尝试。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想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想以前,我看词就如同雾里看花,美则美矣,却美得懵懵懂懂。
有些词初读时觉得晦涩难懂,甚至于个别的字词都不认识,更别谈欣赏了。
最近,在三人行读书会的再三推荐下,才下定决心要好好重新认识词。
一个美好的遇见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对我而言,邂逅《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便是一桩十分美丽的事。
叶嘉莹对词的解读不仅仅放在词本身,而是会根据词人的成长轨迹、人生经历、生活的历史背景等等因素来分析词人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词。
因此,词人的作品特色也就无需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解释了,读者就会顺理成章的了然于心,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当我静静地合上书本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唐宋十七讲》中叶嘉莹言传身教的个人魅力时,我也重新认识了许多的词人。
我仅仅以王沂孙的《龙涎香》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王沂孙博学多才,他所写的词用典甚多,却又非常有考究。
其中代表作《龙涎香》借咏龙涎香以寄托遗民亡国之痛。
因所咏对象具有神话色彩,所以这首词读起来非常艰涩。
不过了解了创作背景再来理解这首词就显得容易太多了。
王沂孙是南宋词人,国家灭亡后,帝后的陵墓被盗。
在启棺时,宋理宗的容貌如生时,有人说是因为含有夜明珠。
掘墓者为了沥取水银,竟将其尸倒悬于树间,惨状不忍目睹,后又把他的骨头遗弃在草丛之中。
有唐珏等义士,听闻这个消息异常悲愤,于是邀集乡人,收拾帝后遗骸埋葬。
王沂孙等人结社填词,以“龙涎香”等为题,抒发亡国之痛,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理清了这些我们再来谈谈《龙涎香》。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龙涎香,而不是别的香呢?因为自古以来,在中国龙就是帝王的专属称呼,只有帝王才能称之为真龙天子,所以,这里的龙涎香其实就是暗指宋理宗。
它所要表达的就是对亡国的怀念,对宋理宗坟墓被盗一事的愤恨,堂堂的一国之君,竟然会遭遇这样难以启齿的羞辱,更何况亡国之民呢?接着我们用叶嘉莹的另一种方式——符码来理解这首词。
符码类似于诗词中的意象,往往带有一种约定成俗的象征意义。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悟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悟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每次遇到最美的古典诗词,心中便泛起涟漪,便让我憧憬美好的事物、理想的生活。
特别是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诗词论著后,我被叶先生独树一帜的风格、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细腻的笔触、严谨的学风深深地折服。
我徜徉在诗词的海洋,在她的引领下找寻我的诗和远方。
读词对我而言依旧是艰涩的。
我看词就如同雾里看花,美则美矣,却美得懵懵懂懂。
即便在很凑巧的情况下对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些微领悟却也说不出,道不明其中的真意。
而词中隐含的词人本身的形象更是朦朦胧胧让人看不真切。
这些都让我对词望而却步。
读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给我开辟了新天地。
读叶先生解读温庭钧的《菩萨蛮》,一字一词,逐一分析,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作为诗词小白读者的我,却是带着敬仰“负重”前行。
但当我合上这本书时,却觉得它比任何一本书对我来说,内心影响都要大。
比如,在讲词之前,叶先生先抛出了一个观点“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就是讲,你要观察一个人,与其看他在公众场合表现的彬彬有礼,不如看他在游戏时候的样子。
正是这种最放松、最不经意的时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心。
再如《华严经》的“众镜相照”,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之间的关系,你不要以为你一个人是渺小的,是微弱的。
每个人说出的一句话,做成的一件事,都在众生界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不同的连锁的反应。
叶先生道,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你要把你自己投注进去,要用你的最大的精力想一个最完美的标准去追求。
词,是复杂的。
有了叶先生的讲解,词对我来说就是不经意打开门看到郁郁葱葱的大山。
它是各具特色的美,是作者情感的静静流淌,又是叶先生静静叙说的哲理。
所以,只要你想读,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些什么。
哪怕是共鸣,哪怕是偶尔一句你一直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心情,但你发现原来千百年前的古人已经说出了其中的感觉。
这些遇见都太奇妙了。
本来诗词就已经很美了,经过叶先生的润色加工,讲解出来,更是愈久弥香。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心得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心得最近,通过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三人行”读书会,我跟着大家终于一点点慢慢地读完了叶嘉莹教授的《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教授论诗论词,独具慧眼,有真知灼见,深得古人情致,自成一家。
读这本书,仿佛再次与古代这些文学大家隔空对话,在作者的帮助下更细微地体会他们的真实情感。
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讲解诗词唯美意境的方式。
这个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我仅举印象深刻的一例。
如欣赏韦庄写的诗句里面: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写的是主观的抒情,他借用“春日游”,正是这种奉献、这种许身的感情气氛的培养。
先说‘‘春日",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万物草木都开始生长萌发,经历了寒冬的闭塞,感情有一种萌生。
同时,作者引用李商隐的一首诗作为补充:“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当飒飒春风吹来的时候,冰雪融化了;当春雨飘下来的时候,在一个种满荷花的池塘边,隐隐地听到了有轻微的雷声响起来了。
中国的季节,可以说是雷声可以把冬眠的昆虫都从它们的沉睡之中唤醒了,是使得你的感情、你的生命萌发、复苏、醒过来的季节。
全诗是一个整体,就是由万物复苏和萌生引起了人的爱情。
这是给了我心灵和认知巨大震撼的。
中国诗词的唯美意境,让我们为之惊叹,通过文字,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跟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同的作品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古代生活画卷片段,令人神往。
这里我们可以展开一些我的联想。
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古诗词,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距离古代已经很遥远了,在生活方式和日常用品、人情世故、风土人情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差异,所以无法读懂字面意思,也无法体会到过去的情感。
那么此时,以意境解词就相对形象一些。
另外,作者最擅长的一点就是“以诗词解诗词”,通过引入一些不同的诗词,或是其他一些让诗文描写或记叙的内容更形象的方法,也会对我们理解古诗词、古文化有所助益。
如温庭钧的诗里面写到:“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这是感动2023年度人物为叶嘉莹先生书写的颁奖词。
我们在牙牙学语时就被家长教着学话“鹅鹅鹅”;在懵懂之时学习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于年少不解乡愁时背诵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古诗词,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伴随着我们成长,直到某天再读到这首诗(词),惊觉自己已然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一一我们,长大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我在初中时就表现出了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把喜欢的诗词进行了大量摘抄,还在那个中二的年纪写过几首韵律不通、平仄不分的诗,现在读来有些可笑,却真实地记录了我的“文学”起步之路。
由于互联网的神通广大,在读《唐宋词十七讲》之前,我偶然间在B站刷到过叶嘉莹先生演讲的视频,深深为先生的见解叹服,又感到自己在对于词的认识上的浅薄。
叶嘉莹先生讲温庭筠时,开篇用了“野人献曝”的典故,她说:“我虽然是很浅薄的、很肤浅的,可是那至少是自己的一份诚意。
所以我讲得有错误的地方、有浅薄的地方,请诸位爱好诗词的朋友、前辈、国内的学者们多多地给我指教。
”而我这自然更加浅薄的话语,望一笑之余能不吝赐教。
在旧时的教育里,诗词的地位实际是有明显差距的。
诗从一开始就得了儒家圣人的正名,居于正统,“以诗言志”是为大多数人认可的。
而词却不是,它起源于歌女酒宴上的唱词小调,是为了助兴而作,并没有很深的主题在里面,在初始时是一些士大夫所不齿的,与诗相比,有点类同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与传统经典歌曲之分。
如书中:“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教化,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
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爱情,是伤春怨别,是这样的内容J但是正如如今流行歌曲精品众多一般,随着写的人多了,词人的感情与志向也开始在词中表露,题材和立意的升华促使着词向高远处走去,从思妇的“懒起画峨眉”走向了书生的''一蓑烟雨”里,由酒旗下“坤边人似月”转至深夜里“醉里挑灯看剑”。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资料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资料2023年暑假有幸读了叶嘉莹女士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叶女士用谈话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唐、宋词的前世今生。
朴实无华的语言,让我们对诗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我对唐宋词的认知知识停留在高中时期学习的几首重点诗词。
经过老师的讲解并没有感觉多么的难以理解,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作者以及其他的作品。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此外作者还对词与诗做了初略的比较,对词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分析解释了王国维先生对词所下的定义,即“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扩,词之言长”。
初读这本书根本看不懂啊。
首先,不知道叶嘉莹先生在讲什么,东一会,西一会的。
让我摸不着头脑,感觉很难看进去。
然后,发现里面讲的唐宋词根本就没有见过,而且读不懂,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最后就是作者,很多作者都没有听说过。
这些给我的阅读带来很多的阻碍。
后来,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读书,总算能读懂一点了。
下面我来讲下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诗词解诗词”的讲解方式。
这个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我仅举最初见到的一例。
谈温庭筠的《菩萨蛮》,单是讲到“懒起画蛾眉”一句,叶先生便提及了《诗经》中臻首峨眉”,这描绘出了女子外在形象上的美好;提到了《楚辞》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逐谓予以善淫”,提到了李商隐诗中的“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这语汇的关联使得原词自带一种典雅的气质品质。
这是给了我心灵和认知巨大震撼的。
以前虽然也读语文课本中的课下注释,但那些注释好像就只是单纯的注释,我只是匆匆读过一遍以后,了解了,知道了,除了考试要考的释义,它们并没有真的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什么鲜活的形象,更谈不上什么意义啊、想法啊。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素材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素材文字是一个人思想的代言。
不管什么什么样的人,什么阶层的人,知识分子也好,军人也好,文盲也罢,出口的文字,总代表了个人的所思所想。
叶嘉莹也不例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除了考虑到书的结构和内容外,更多的是融入了人自己对诗词的独特见解与注释。
这本书有一个特色,就是她每解释一首诗词的时候,会引用很多其他相通的诗词来解释这首诗词。
这种方法很好,首先是可以让我们在一首诗词里接触到类似的诗词,还可以直观的比较同义诗词的不同描写方式、韵律。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接地气的语言,通俗易懂,让晦涩的文言诗词变得能够容易接近一些。
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叶嘉莹对于唐宋诗词的发展史的解析真的是十分到位,如果不是融会贯通了,又怎么能够把那些文字史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说出来呢。
而对于诗词的专业分析则侧重于赞赏运用比兴手法来描述。
当然,在这本书里,作者还融入了许多西方的理论,比如阐释学、符号学等。
我觉得以我目前的知识积累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定义的。
在分析某一位词人的词时,会举一个运用比兴的诗句,比如她在说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时,说到温庭筠想表达的不只是画蛾眉,而是所以,我们读诗词要超出外表所说的情事,看出一种精神上本质的意思才行。
“画蛾眉”表现的是一种爱美要好的感情,而且我们所说的爱美要好是精神品格上的爱美要好。
同时引用了秦韬玉写的《贫女》时,引用“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这句话,很明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叶先生对宋词的比兴手法是十分赞扬的。
叶先生不喜欢平铺直叙,因为她觉得平铺直叙的表达只能描写出事物表面的特征,却不能引人感同身受,也不能借物言志,更不能使人们共情。
高中的时候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当时背诵的是滚瓜烂熟,觉得自己对于这首词的相关已经了解的不能行。
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竟然刚发现我一直朗朗上口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叶先生的解读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说是很多人都把苏轼韵律节奏的标点都标错了。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感言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感言本次我校“三人行”读书会推荐的著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所著的《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也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叶嘉莹专攻古典诗词方向,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古典文学研究人才。
叶嘉莹先生的得意之作《唐宋词十七讲》,是一部完整的唐宋词史,是叶先生应辅仁大学校友会之邀所做的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集记录。
在此书中,叶嘉莹先生带我们探寻了词的本源,推究了词精深微妙的文学特征,为我们介绍了在中国词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词人。
这本著作将现代西方文论与中国古典诗词向对接,不仅展示了叶嘉莹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包容与严谨,也充分体现出她对古典诗词精湛的驾驭技巧,妙笔生花,字字珠玑。
这部著作以时间轴线为序,讲述了唐、五代、北宋、南宋的重要词人和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以及前后词人之间的影响,帮助我们了解词的演进与发展过程。
本部书中所写词人主要有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辛弃疾等十五人。
其中,我非常欣赏辛弃疾的词作,下面着重谈一下辛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
他的词充满英雄豪气,部分词也写了农村田园的风光,成为继苏东坡之后的豪放派的代表人。
辛弃疾的词用典比较多。
在读他的词时,应当先了解词中历史典故,再读他的词就更容易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词作家,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在世不能以武建功,死后却因文留名,令人感慨万千。
当时的南宋朝廷苟安一方,胸无大志,对主战派将领极尽打压诋毁之能事,辛弃疾被夺去军权,失去了战马钢刀,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了,只剩下一支羊毛软毫还能笔走龙蛇,一抒胸中块垒。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阙《水龙吟》流露出多么深沉的悲愤和深深的无奈。
他只有一块心病,那就是“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想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想初读“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一句时,莫名的震撼,这需要多少的风雨历程、苦难相随,才有这样的诗句!于是,带着些许的好奇,些许的惊诧,些许的伤感,走进了叶嘉莹!后来读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看到了他们的一脉相承,更有叶先生的独到视角。
这些,对我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有着莫大的帮助,受益匪浅在这本书里,叶嘉莹先生为我们系统讲了词的发展过程。
以前光知道词的题材,认为宋词里面就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知道那么几个词人: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其他的都是无名小卒。
对于文学常识,我们随口就能说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而我们对于词的认识,也多是积累于宋词。
读叶先生著作,让我对读词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词起源于酒宴上的唱词小调,是为了喝酒助兴而作,很多的是浓词艳曲的格调,有的是无病呻吟,并没有很深的主题在里面,是一些主士大夫所不耻的。
及至后来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词作者,词作品中有着词人的生平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词的主题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词句更为精美流畅,慢慢地词的地位得以提升,得到主流文人的认可。
很多时候,很喜欢词的韵律美,但实在难以读懂。
读词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自身身世来理解。
词一般用典故很多,如果不细看注解,很难明白那几个简单的字面下所饱含的内容。
叶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对每位词人的分析讲评精到,无论是词人风格特色的演变与形成,还是相同风格词人词作的点滴不同,都能有所顾及。
这方面对于我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的。
仅以辛弃疾和苏轼为例谈。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和苏轼都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二者并称为苏辛,人们常把他们称为豪放派,与婉约派相对立。
“苏辛词虽然外表看似豪放,好像与一般婉约派的作品不同,但是他们的词在豪放之中也仍然有一种婉约的意致”。
初读此句,着实震惊,再看实例分析,果真如此。
虽然苏辛二人的词都是摆脱了那种绮罗香泽剪红刻翠的作风,而抒写自己襟怀志意的。
但是两者的态度是不同的。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言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言泱泱大国,悠悠五千年,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如浩瀚的星空,而唐诗宋词便是那片星空里最夺目的一颗,只一眼,便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唐宋词十七讲》是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最为经典的一本书。
我有幸跟随淇县太行小学“三人行”读书会,阅读唐诗宋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解读中华经典。
在读这本书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与收获。
在读书之初,我接到的读书任务是录制讲解视频。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的短板还有很多。
可以说,我对视频讲解制作是一窍不通。
但轮到我讲解时,我只能硬着头皮,搜索怎样录制,怎样使用剪映,怎样用画中画,看别人录制的讲解视频,不断询问,摸索。
只是制作视频,就花费了两天。
虽然制作的效果不如别人那么好,过程很痛苦,但是我也很庆幸,我因此学会了一项新技能。
这大概是我从中收获最大的。
以前对唐宋词的理解,还停留在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题材,派系等比较简单的认知当中。
在读完《唐宋词十七讲》之后,我深深地被唐宋词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其中蕴含的情感所打动。
唐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唐宋词的历史背景、特点和艺术手法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更加懂得如何欣赏和品味唐宋词的美。
《唐宋词十七讲》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唐宋词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还让我更加懂得如何欣赏和品味唐宋词的美,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我认为,既然阅读唐宋词,那么在学习古诗词中,要欣赏诗词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
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给学生,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意义。
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意会。
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让孩子们也能领略古诗词的美?首先要让孩子们反复吟诵,感受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词的形,读出古诗词读的神,读出古诗词的味。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2篇)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悲观的彻悟,乐观地生活一、作者介绍叶嘉莹,字迦陵。
她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后裔,1924年xx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大学期间,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毕业后开始了长达62年的教师生涯,从事诗词教育研究工作,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称她为“先生”,“先生”一词中包含了大家对叶嘉莹作为诗人、学者的尊敬。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
早年因政治动乱和丈夫前往台湾,后又经历“白色恐怖”,丈夫被抓,自己以教书支撑家庭。
等到和平时期,她的大女儿和大女婿又因车祸离世,当时她写的一首诗里说“一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先生说她这一生中真正快乐的时间真的不多,而不幸中之大幸,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让她汲取的温暖与慰藉。
此外,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记得顾随先生说过:“我们要以无生的彻悟,来做有生的事业。
你才不被这些利益物质的欲望所迷乱。
要以悲观的彻悟,乐观地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在经历了不幸的叶嘉莹懂得个人和家庭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思想文化的传承才是永恒的。
怀着对祖国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赤诚的热爱,叶嘉莹先生在1989年退休后,每年都会在国内讲学,还活跃在加拿大、美国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诗词讲坛上,她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在南开大学开设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有人问,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叶嘉莹说:“我以为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就是使你心灵不死。
”心灵死了,是比心灵麻木还要严重。
现在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快节奏中,但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尽管每日匆忙,但依旧会有内心惶惶不安的感受,当我静下来反思的时候,我问自己,在忙什么,你知道自己所谓的充实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吗?心灵麻木便是每日看似忙碌,其实内心却无比空虚。
所以在内心空虚的时候就要去阅读,去旅行,去寻找心灵的敏锐性,去寻找给予内心的力量。
二、《唐宋词十七讲》主要概况《唐宋词十七讲》是我大学里在图书馆某天乱翻发现的,因为是叶嘉莹先生的讲演集,所以并不艰涩,读起来十分亲切。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想资料
《唐宋词十七讲》读书感想资料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诗词的了解是比较浅显的,我知道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文化传承。
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往往会觉得很多诗句很美,但如同雾里看花,美则美矣,却美得懵懵懂懂,并没有深入了解。
我对诗词的兴趣是在观看了一期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之时达到了顶峰,当时真的是被主持人的涵养所折服,也被选手们的诗词储备而折服,更是被古代诗词的魅力所折服。
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一套《飞花令》,想要跟着央视学习古诗词,然而事与愿违,拿到手里之后我发现里面只有诗词和简单的字词解释并没有更多的讲解,也就慢慢搁置了。
而此次随着读书会阅读叶嘉莹老师的《唐宋词十七讲》,让我收获颇丰。
叶嘉莹老师这本书用白话的口语,而且解说的也比较生动,读起来也更容易理解,就像是置身于现场的讲座一样,在聆听的过程中,也让我对诗词中的“美”有了更新的更全面的认识。
诗词之美,美在用词。
古诗词里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每一首诗都是句子的凝练,在简短的诗词中尽显用词之美。
再加上叶嘉莹老师的在细节上的讲解,比如在讲解温庭筠的《菩萨蛮》时,仅是“小山”两字的讲解,就占用了三页笔墨,从自然景物中的山到山眉、山枕再到山屏,每个猜想都紧扣词作内容并从其它词作中寻找依据、最后再回归现实,使释义严谨而透彻,让读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远比直接告诉读者“小山”的意思更令读者印象深刻。
在读到此处时我不禁想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个“绿”字写出了春之盎然;“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把诗人心中所感受到的蓬勃春意写了出来,也让我再次体会到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诗词之美,美在用情。
诗人总是喜欢借诗抒情,在我看来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含蓄的,也是符合中国审美的,因此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美。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写到“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鹏鹃J这个女子如此的懒和迟,因为她的美丽无人欣赏,还不如绣罗襦上成双成对的鹏鹃鸟呢,通篇没有一个字说孤独,说寂寞,却将你代入了深深的美丽孤寂之中。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入的研究为读者描绘了唐宋词的辉煌历程。
本书通过十七个独立的讲座,详细介绍了唐宋词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展现了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唐宋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首先,叶嘉莹在书中对唐宋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系统的梳理。
她通过分类、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将唐宋词的演变和变革过程呈现得条理清晰。
她不仅对各个时期的词体进行了精准划分,还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
通过她的讲解,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唐宋词的整体发展轨迹,以及不同时期词人们对词体和词风的追求和创新。
这种精细而有层次的分析,让我对唐宋词的独特之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让我对每个时期的词人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欣赏。
其次,叶嘉莹在书中对唐宋词的风格和意境进行了细致的揭示和探讨。
她通过对具体词作的解读,深入剖析了词人们对于情感的诠释和对于自然的抒怀。
她通过对唐诗、宋词的风格和特点的比较,指出了它们不同之处和相互影响。
她对于词人们的才情和境界的评价,更是让我对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技巧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这些揭示和探讨,我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唐宋词的雅致和精髓,更能够理解词人们融情于景、著意于物的艺术追求。
另外,叶嘉莹在书中也对唐宋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了思考和解读。
她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的概述,展现了唐宋时期文化的绚烂和多样性。
她还通过对于古代文学和艺术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唐宋词在文化传承和时代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她对词人们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抒发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将词作与历史相互联系起来,使我对唐宋时期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最后,叶嘉莹在书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语言优美流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炼的表达,将词人们的感悟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善于用生动的例子和鲜明的对比,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人们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感想
《唐宋词十七讲》个人学习感悟感想每当我工作、生活感到疲惫不堪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每次读到那时而婉约柔情,时而豪情万丈的古典诗词时,心中便又重新燃起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近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诗词论著后,我被叶先生深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细腻的笔触、严谨的学风深深地折服。
我徜徉在诗词的海洋,在她的引领下找寻我的诗和远方。
上学时期,只知道词的题材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人就了解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在《唐宋词十七讲》书中,叶先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苏轼、辛弃疾、王沂孙等十五位词人的代表作品的讲解,不仅给读者呈现了词这种文学作品从唐朝到南宋的发展脉络,并且详细分析了每位词人的特点和他们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开拓、贡献。
叶先生的讲解,让我对词这种文学体裁有了新的认识。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时时会产生会意之感。
读到某些解读时,经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书中叶先生教会我怎样欣赏一首词的美感,那就是:比和兴。
“比”就是比附,字面上的联想和比附。
“兴”,就是感发的意思。
感发,简单说就是感动兴发的意思,是读者读了诗词之后,从它的感情意境中体会到的联想兴发。
比如王国维评价李煜说“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这些都是词中所表达的感情的意境给人带来的感发,是“纯粹出于诗歌的感发的生命给人的感发”。
但是,词发展到南宋,到周邦彦、王沂孙的时候,特别是“咏物词”,它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子,那就是以“勾勒描绘的书法”、“用思索安排”的路线来写作,并且大量用典。
对这样的词,我们就不能再只用比、兴的方法来欣赏,就得明确它的寄托,明确它的典故含义,明确词人的身世和时代背景。
如叶先生对王沂孙的《天香》一词的分析,让我感受到这类词的美。
以前在读到南宋后期几位作者如姜夔、王沂孙的词时,的确感到“晦涩难懂”,并且也觉得词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先前的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力了。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感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心得感悟关于作者:叶嘉莹先生品质高贵,值得学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之心,时刻不忘二是师生之谊,经久不衰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四是淡泊无华,一尘不染叶嘉莹先生学通古今,贯通东西,是难得的学界泰斗。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谨治学,词句的评析真知灼见,鞭辟入里。
二是取长补短,兼容并蓄,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东西方的差异。
她讲课深入浅出,征引诗词,背诵如流,随手拈来,便成丘壑,说解明辟,有理有情,引人入胜,实在受益匪浅。
总观其论诗论词,不但能汲取古人精华,又能运用西方文论,进行表达析辨,上下古今中西汇通,有左右逢源之佳,具融会贯通之妙。
关于《唐宋词十七讲》:《唐宋词十七讲》是根据叶嘉莹先生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整体是偏白话的。
她一生致力于传承古典文学,不希望自己讲得太学术,而让基础薄弱的人失去了兴趣。
这本书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间的差别;二是介绍了词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三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四是希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这本书以十七个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艺术魅力。
书中介绍,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
唐诗多以自然景物为写作对象,以抒发豪情壮志为主题;而宋词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物情感,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唐代的诗以豪放、奔放为主,宋代的词则更加婉约、细腻。
通过对唐宋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分析,使读者对唐宋词的创作背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对唐宋词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叶嘉莹先生还对唐宋词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详细地解读。
唐宋词注重音韵的运用,追求韵味和节奏的和谐。
同时.,唐宋词还注重意境讲解,还有一个特色是比较运用得多。
比较词人的题材、写作特色及给人的感受的不同。
有的词能够给人美感之联想,有的词在于感情之品质。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1今天终于啃完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可算是解读“词”这一文体的入门书吧。
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阳、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系列讲演。
读完了这本书,回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吧。
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唐五代两宋的重要词人,分析其最能代表其风格或具有开拓性的作品及前后词人之间的影响,,以使读者(听众)了解词的演进即发展过程,把握词的解读办法。
所讲的词人,有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15家。
词,原是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初始题材狭窄,不外乎男女情爱、相思离别。
温、韦、冯、李、晏几位词人作品,内容都是与男女情爱有关,但有强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特别是李中主李后主的词,有感发的生命。
欧阳修的词可以读出作者的品格、修养,有遣玩的逸兴。
不过这些词人所作之词,题材还是限于男女相思离别,较为狭窄。
柳永把市井长调引入词中,开拓了词的形式,而且把自己的理想的追寻与落空也结合进了词里有一种高远气象。
苏轼开拓了词的题材,使词摆脱了绸缪婉转之态,有了浩气逸怀,使词在他那里达到“诗化”的高峰。
苏东坡的词把词变成诗了,而秦观的词把它又拉回到词来了,常写那种最柔婉、最幽微的感受,应当记住的是他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用抽象的`事物来比喻具体的事物。
周邦彦,接北开南的词人,写长调,用安排勾勒来填词,不再是用直接的感发来写词,用思力填词,读他的词,你也要思索才行,不像前面此人的作品,不用思考,自然感受到那种兴发感动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感我特别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我们讲述词之演变,作者的文化背景使得她的讲述很顺畅。
在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使用西方的理论来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方法很特别又非常容易理解。
另一个是叶先生在为你讲述某一首词中的一个意象时她会引出这个意象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然后非常客观分析在这里应该是哪一个。
引诗词以证诗词,也是叶先生的拿手讲法。
这种讲法,不但让读者更容易识别一些中国诗词传统里的符码,比如“蛾眉”的含义。
更容易在举一反三中,帮助读者握住中国诗词、语言文字的传承脉络。
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很本土的美感,与现代诗和西方翻译来的诗歌都不一样。
跟文言文比起来又少了一些死板与匠气,更加自由与写意。
词在古代本身又是可以唱出来的歌词,它本身就会跟音乐有一定的联系;另一个方面来说,它的表现方式与中国画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品读的过程中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些画面和曲调,我们也能联想到一些之前接触过的音乐美术作品,会帮助我们解读诗词中的意蕴。
这样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而言应该是一种不必刻意的去学,我们与古诗词天然有着共通的地方。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之下生活,当文化底蕴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够打通诗词与个人的内心,就会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这种感受会在你接触越来越多的诗词之后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讲求厚积薄发。
从最开始接触文言文,古诗词,我是到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之后才开始细细品味古诗词。
在读到了足够多的古诗词之后,我发现自己对诗词的解读越来越准确,越来越能摸准这其中的脉络。
看过了叶先生的解读,真正认识到要想把古诗词讲的这样透彻婉转动情,还是需要多年的修炼。
在第二讲中,叶先生提到“我觉得我们有时在讲到文学的时候,常常是先立定一个框架,然后把这些作品放到框架里去批评。
”这真的是很现实的现象,之前有一段时间为了做诗词赏析而去赏析,为了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我自己尝试着总结出一套应对的规则,但发现这套规则对应的仅仅是题目,离开题目再去赏析文字就会不自觉地进入僵硬的怪圈,并不能真正理解词的意境。
所以,做这样的研究应该是从源流开始。
从文字本身出发,从词本身出发,任何的方法其实都可以赏析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理解各个意象所代表的意义。
同样是在第二讲,叶先生用西方符号学的理论来解读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婉约含蓄是中国人说话的特点,古典诗词中尤其喜欢这样的表现方法。
温庭筠的词总是用很多的意象去代指一种气氛,一种感受。
不直接的点破,而是用引起联想的方式来表达。
而在西方理论中,每一个意象其实都是一个语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些语码有不一样的意义。
而他的词好也就好在,他对这样的语码的运用非常到位。
一首看起来写女子梳妆的词表现的其实是展现了作者个人在政治上的怀才不遇。
叶先生用这样的理论教我们怎么样去欣赏词,而不是仅仅是解释理解,而是把词放进一个文化谱系里,让我们可以在我们平日里接触到的文化中寻找词的坐标。
在一个文化语境里去解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体味每一首词究竟是好在哪里,从源头去理解词人为什么使用这个意向,这个意象在这里代表的最终意义是什么。
叶先生在讲课时很喜欢讲词的内容时顺带说一些她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但是并不让人觉得跑偏,经常会从一首词讲到她的感悟又穿插一些其他诗词再回到这一首诗词本身上来,这样的讲法看似漫无目的,其实有它的内在逻辑。
叶先生在书中提到“我们也不一定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之中一定要载道,一定要给他们讲出来什么样的道德伦理上的意义和价值。
你要知道,一个人‘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你有活泼的心灵,你有一个善感的充满了对宇宙万物赏爱和关心的心灵,处处就都是生活的情趣,处处都是你生活的理想。
”在这样的语句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叶先生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虔诚的面对生活,不必有所求但是会付出一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针对文学批评而言,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就是有什么样的必要,文学的价值从何而来,我们不是作者本身,我们如何去想他所想。
从叶先生的文字中,我这样去理解,文字和其他的表达方式一样,是我们表达感情,描绘个人的所想所感的手段。
最初的时候它最宝贵的价值就是文字所烙有的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它是属于我们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感受和表述。
而我们所去判断的文学在道德伦理上的价值和意义,则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与文学纵向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去考虑的,这才是属于文学评论家的工作,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去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
这样的价值是衍生价值,更加应该被我们所注意的应当是文字中透露出的作者的内心所想,不能被否定的是单纯的只是美感的文字。
这些诗人词人们并不因为他们会写出这样动人的诗、词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拥有多情关怀的内心才能创造出这些传世名篇。
在每一讲叶先生都总结了词人的个人风格,诗人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诗词的风格,因此说写作是用生命在写,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行走的影子,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欣赏词的路径。
每一个人的作品,一定是他结合着他自己的生平、结合着他自己的感情、人格的品质。
词,最讲究的就是境界。
境界高,自然就有气象。
有境界的大词人,无一不是品格品味出众者。
叶先生在谈到辛弃疾的词时,非常推崇其中的伟岸高大,但我其实不这样认为:都说是“知人论世”,辛弃疾在历史上并没有多么好的口碑。
贪财好色,为官不仁,我在他的词中反而读出了些许的对生活不满的怨恨之气。
他虽才财兼备,娶妻养妓,唯一不顺心的就是未能在政治上一展宏图,施展他的才华,一再的遭受弹劾。
这样心高气傲的文人一向不会在意自己有什么,只是在意我没有什么。
自然会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感到不满,正是这样一种怨怼的情绪才能让他写出这样的语句,“观乎性情者莫良于诗”说的也就是这样的事。
我们看诗词,认为诗人们似乎信手拈来,其实则不然。
对于作者而言,每一个意象每一个典故都不是空穴来风,都带有他个人的经历与情绪在其中,换一个人未必能把这些词句用到精妙之处。
我们的赏析其实也是这样的,不能凭着我们个人的想法胡言乱语,要能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寻找作品与作者生命的融合点,才能更加摸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是他们一生行走的记录,经历的写照,有自己的影子,也当时社会的现实。
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一定是带有你的感情,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修养。
“冯中巳是个人的命运跟国家命运的结合造成了悲剧,柳永则是性格跟环境的矛盾形成了他的悲剧:他自己浪漫的性格跟他儒家传统那个仕宦的家庭环境相矛盾。
”词的发展,自唐五代以来,如温庭筠、韦庄的那些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就已经有了很深远的含义了。
只不过作者不一定有这样明确的用心,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样一份情意,一个作者不能够隐瞒自己,他的修养、品德、感情是会自然地在作品之中表现出来的,自然能够引起读者的一份深远的联想。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晏殊的词,晏殊一生著作颇丰,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
他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
这位词人让我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理性,感情有种节制和反省。
他写人生的无常悲哀与后主不同,后主是入而不返“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赏玩的性质,“去年天气旧亭台”,永恒不变的,那么悠然不着力。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白白还念远方的人,念远是空念远,伤春也是空伤春。
前文说晏殊是很理性的诗人,他对悲哀的表达举重若轻,这两句词体现了两重的悲哀,对人生离别、人世悲哀的感伤。
他对感情要抒发多少的度把握的非常好,他总能把感情的流露控制在一个将现不现的程度上,没有激烈的言辞,字里行间都有着思致的韵味。
他的文字是带着哲理性的,他写宇宙的循环变换,写圆融的观照现象,赏爱春天的美景,正是这样温柔细致的语句反而更能抓住人内心的感受。
他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生命短暂,要在悲哀的人生中,有自己排遣慰籍的办法,有酒就不要推辞。
你所能掌握的,真正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能够努力的事情,悲戚中仍旧存留着希望。
叶先生也以独到的女性视角去讲解意趣盎然的中国古典诗词,尤其突出一种“感发的力量”。
她这样写到“李商隐写的是一个女子。
中国的古人,一向是常常喜欢用女子作比喻的,因为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夫妻的男女的关系,与君臣的伦理的关系,是相当的。
妻子在丈夫面前没有自由,丈夫可以喜爱她、选择她,可以抛弃她,可以休弃她,她的一切都是操纵在男子的手中,这是夫妻的关系。
…所以很多男子汉大丈夫写起诗来,想到他自己的不得知遇,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才能,没有一个人能任用他,就把自己比做一个女孩子,没有找到一个托身的人。
”在中国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很特别的,尤其是在古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一定要有所依靠才能生活,这种关系又可以化用在君臣关系上,这就是中国集权主义社会的集中表现,以上为尊,以男为尊,等级分明。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性格一定是被压抑的,所以自然会有很多抒发这样感情的作品出现,又加上政治敏感的问题,往往会用女子的闺怨来抒发仕途的郁闷。
叶先生对这样的表达习惯讲述的非常细致,可能也是性别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叶先生在这不符的解读较为深刻。
这本书中并未专门讲到李清照,但我由叶先生的经历想到她。
她们一样的一生总是伴随着战乱、生离、死别的患难与痛苦,真正快乐的时日并不多。
她所遭受的患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所承担的痛苦也是常人无法承担的。
而就是这样,成就了一代诗词大家。
叶先生在书中提到:“你在这短暂的生命之中,要完成你自己,不是外表的别人的赞美,不是外表的一些成就,是真正的在你品格情操各方面要尽你的力量,完成你自己。
无论做什么工作要尽你的力量去做,要完成你这个生命。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有些有才华有志意的人,他常常是恐惧年华消逝,正是希望完成自己。
所以,觉得光阴很短促,要掌握、抓住这个光阴,好好地做一些事情。
这是生命摇落的悲哀。
”这算是叶先生在诗中所体味到的对生活的感悟,的确如此,在有限的光阴之中要能够让自己成长为优秀的人。
“恐年岁之不吾与”,时光流逝是诗词永恒的主题,词人们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正是因为他们有所梦,有所望,有未完成的事。
愿自己能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