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痛觉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12对。 单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 单纯运动神经 :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 神经和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含有副 交感神经纤维。
(一)嗅神经
嗅神经传导嗅觉,嗅觉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 中枢位于大脑颞叶。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1.功能。 2.检查法。
3 .临床意义 ①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眼睑下 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 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② 滑车神经单独麻痹很少见,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 弱,向下看时出现复视,但患者多无斜视。③展神 经受损时眼球不能外展,出现内斜视和复视。多见 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疝等。
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颞叶中枢 脑膜颅底 蝶鞍
1.检查法
2.临床意义 ①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 球或嗅丝的病变,多见于创伤、蝶鞍附近的占位性 病变等。两侧嗅觉丧失多见于颅底脑膜结核、鼻粘 膜病变,如感冒、萎缩性鼻炎等。②嗅幻觉多见于 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③嗅觉过敏见于癔症。
(二)视神经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1.视野 周边视力。 (1)检查法: (2)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 都可引起视野缺损。 2.眼底 (1)检查法: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 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是否有异常改变。 (2)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为淡红色,呈圆形或 椭圆形,边界清楚。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 色暗红,动、静脉之比为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 色,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偏下方,呈暗红色,在其中 央有一小反光点。
Rinne试验 气导>骨导 骨导>气导 Weber试验 居中 患侧音响强

10.1感官系统PPT人体解剖生理学

10.1感官系统PPT人体解剖生理学

视网膜微细结构
第二节 眼
一、眼球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 无色透明液体。营养角膜和晶状体, 维持眼压及折光。 2.晶状体 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无色透明, 双凸透镜,富有弹性,唯一可调节的折光装 置。 3.玻璃体 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无 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具有折光作用和支撑视 网膜的作用。
眼球
第二节 眼
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有一白色的圆形隆起, 此处无感光细胞,不能感光,称生理性盲点。 黄斑: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的稍下方有 一黄色小区称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眼底
第二节 眼
一、眼球
(一)眼球壁
视网膜视部的微细结构分内、外两层。 外层:色素部,由单层色素上皮细胞构成。 内层:神经部,由3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感光细 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 第三节 耳 第四节 皮肤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学习目标
掌握 熟悉
了解
眼的功能 1.眼球 2.中耳 3.内耳 4.皮肤的感觉功能 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感觉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3.眼副器 4.外耳 5.皮肤的结构 6.皮肤的附属结构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
第二节 眼
第二节 眼
眼球壁 眼球
内容物
(一)眼球壁
由外向内依次分为:
一、眼球
眼球壁
外膜 (纤维膜) 中膜 (血管膜) 内膜 (视网膜)
眼球
第二节 眼
一、眼球 (一)眼球壁
1.外膜(纤维膜) (1)角膜:前1/6,无色透明,富有弹性,没有 血管,但感觉神经末梢丰富。 (2)巩膜:后5/6,呈乳白色,厚而坚韧,维持 眼球的形态和保护眼球内容物。

11第十一章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护士考点串讲讲解(推荐文档)

11第十一章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护士考点串讲讲解(推荐文档)

2015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考前冲刺串讲
第十一章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2015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考前冲刺串讲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创伤的分类 创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考试重点
扭挫了(扭伤、挫伤)、 挤爆(挤压伤、爆震伤)了
历年考题
例:患者男,20岁。因工程塌方被石板压迫4小时,伤肢严重肿胀,组织广泛坏死。该损伤属于 A.扭伤 B.挤压伤 C.挫伤 D.冲击伤 E.撕裂伤

历年考题
例:患者女,50岁。一氧化碳中毒2小时入院。患者深昏迷,呼吸规则,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55%。为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最佳的措施是 A.应用呼吸机 B.高压氧舱治疗 C.间断高浓度给氧 D.持续低流量给氧 E.应用呼吸兴奋剂

小结
煤气中毒,脑先受损; 樱桃红色,典型体征; 碳氧测定,最能确诊; 一旦发生,脱离环境; 导管给氧,八至十升 ; 清醒以后,休息两周 ; 以免发生,迟发脑病。

Ⅰ度烧伤:伤及表皮浅层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疼痛剧烈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层。痛觉迟钝Ⅲ度烧伤:痛觉消失
历年考题
例:男性,30岁,体重70kg,烧伤后4h送至医院。右上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有较大水疱,双下肢皮肤焦黄,触之不痛,如皮革样。该病人的烧伤深度为 A.右上肢浅Ⅱ度,双下肢Ⅲ度B.右上肢深Ⅱ度,双下肢Ⅲ度 C.右上肢浅Ⅱ度,双下肢深Ⅱ度D.右上肢与双下肢均为深Ⅱ度 E.右上肢浅Ⅲ度,双下肢深Ⅱ度
护理措施-急救
抢救生命,先抢救危及生命的伤情。 禁食、胃肠减压 对有内脏脱出者不可回纳腹腔以免污染,可用消毒或清洁碗盖住脱出内脏
护理措施-内脏损伤的护理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心理发展讲解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心理发展讲解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心理发展
请回答: 成年晚期是哪一年龄阶段?
成年早期:18—35/40岁 成年中期:35/40—60岁 成年晚期:60岁以后
前言
老龄化
成年晚期从6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死亡,这是我 们常说的老年期。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 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 家。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人口普查表明,2005年底 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 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 7.7%。从数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 化国家。当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 评述:
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就是儿童期发展迅 速,中年期有所减速但较为平稳,老年期走向衰退。 这一发展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传统的老年心理学观点在肯定了老年心理衰退 的大趋势的同时,对积极的、还在发展的方面缺乏重 视。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 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的同时,突出了发展 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但它在强调积 极发展的要素的同时,对一般的发展变化(有退化)趋 势的重视有所欠缺。应该在肯定老年心理基本变化趋 势的前提下,对那些能够延缓老年心理衰退、助长某 些心理机能发展的要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 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呼吸系统:主要包括肺脏和参加呼吸运动 的肌肉与骨骼的功能变化。
• 老年人的肺泡总数逐年减少,肺脏的柔软性 和弹性减弱,膨胀和回缩能力降低。另一方面, 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脊柱后凸,肋骨前突, 胸腔形成筒状变形,加上呼吸肌力量的衰弱, 限制了肺脏的呼吸运动,造成肺通气不畅,肺 活量下降,一般人到70岁时,肺活量可减少25%。 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明显退化,肺的通气和换气 功能减弱,造成一定程度的缺氧或二氧化碳滞 留现象,因而容易发生肺气肿和呼吸道并发症, 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第十一章 周围神经损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十一章   周围神经损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十一章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是分布于全身的神经和神经节的总称,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

周围神经把全身各部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如周围神经损伤不能恢复,可使四肢功能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

如没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的手,没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足,其功能活动将完全丧失。

神经损伤后应通过采集病史、体检和作电生理检查等以判定损伤的性质及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是争取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同时,也要注意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恢复。

四肢神经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等。

上肢损伤较下肢损伤为多,约占四肢神经损伤之60%~70%,常合并骨关节、血管、肌腱等损伤。

四肢神经损伤只要早期处理得当,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晚期修复神经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周围神经损伤属中医“痿证”范畴,可归于“肉痿”类,又名“肢瘫”,多因外伤引起。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乌丸子》载:“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筋痿力乏,左瘫右痪,手足缓弱。

”指出四肢瘫痪与打扑伤损的关系。

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周围神经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这两种神经均有感觉和运动纤维。

其中自主神经,含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出脊髓后经白交通支至交感神经节,部分节后纤维再经灰交通支至脊神经,支配汗腺分泌、血管舒缩和立毛肌收缩等;而脊神经是由躯体、自主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

周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胞体发出。

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纤维,外面还有一层称为神经内膜的薄膜。

许多神经纤维组成一神经束,外有神经束膜。

许多神经束集合成一支周围神经,外有神经外膜。

(见图11-1)自主神经的节后神经纤维随感觉支走行,故与感觉神经分布相同。

神经的血认供应较丰富,对缺血的耐受力比肌肉强,故在缺血挛缩时其比肌肉损伤程度轻。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
6、内阿片肽为内源性阿片样肽对简称,脑内以纹状体、下丘脑垂体含量最高。阿片(主要有效成分为吗啡)有镇静、催眠、镇咳、抑制呼吸等作用。
7、组胺(H)脑内组胺的分布很不均匀,以下丘脑和网状结构含量较高,受体分H1及H2型。有调节精神活动、降低体温、增加水摄入和引起呕吐等作用,脑内H1受体激动呈现兴奋,H2受体激动呈现抑制,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可能与阻断H1受体有关。
局麻药对神经、肌肉的麻醉的顺序是:痛、温觉纤维触、压觉纤维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神经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包括传导纤维)血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骨骼肌。
局麻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Na+通道内侧,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局麻药与Na+通道内侧受体结合后,引起Na+通道蛋白质构象变化,促使Na+通道的失活状态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从而产生局麻作用。
4、5-羟色胺(5-HT)在中枢内以松果体含量最多,受体分S1及S2型。功能是维持情绪和情感的稳定,参与体温、睡眠、内分泌等调节。5-HT的功能以抑制、稳定为主,而NA以兴奋、激动为主。
5、γ-氨基丁酸(GABA)存在于脑内,以黑质、苍白球中含量最高。GABA是中枢抑制性递质,如癫痫患者大脑皮层缺乏GABA可引起惊厥,丙戊酸钠因能抑制GABA降解而对各种癫痫发作有效。
硬膜外麻醉:药液注入硬膜外腔内,沿脊神经根扩散至椎间孔,以麻醉脊神经根。适用于上下腹、下肢手术。但因用量大,要防止误入蛛网膜下腔。
[不良反应]除由于品种不同,耐受性差,过敏等外,均与用量相关;常由于超量、吸收快或误注入血液循环以致血药浓度偏高。
1.少见的不良反应有①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偶见于丙胺卡因等少数几个局麻药;②视力模糊或复视,惊厥或抽搐,寒颤或发抖,眩晕和耳鸣,异常地兴奋烦躁甚至昏迷,不寻常的呕吐、多汗、低血压、心动过缓,多数是血药浓度偏高中毒的先兆;③皮疹或寻麻疹,颜面、口唇或咽喉肿痛等,属于过敏反应;酯类药物远比酰胺类药物为多。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十一章 周围神经损伤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十一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十一章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是分布于全身的神经和神经节的总称,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

周围神经把全身各部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如周围神经损伤不能恢复,可使四肢功能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

如没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的手,没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足,其功能活动将完全丧失。

神经损伤后应通过采集病史、体检和作电生理检查等以判定损伤的性质及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是争取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同时,也要注意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恢复。

四肢神经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等。

上肢损伤较下肢损伤为多,约占四肢神经损伤之60%~70%,常合并骨关节、血管、肌腱等损伤。

四肢神经损伤只要早期处理得当,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晚期修复神经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周围神经损伤属中医“痿证”范畴,可归于“肉痿”类,又名“肢瘫”,多因外伤引起。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乌丸子》载:“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筋痿力乏,左瘫右痪,手足缓弱。

”指出四肢瘫痪与打扑伤损的关系。

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周围神经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这两种神经均有感觉和运动纤维。

其中自主神经,含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出脊髓后经白交通支至交感神经节,部分节后纤维再经灰交通支至脊神经,支配汗腺分泌、血管舒缩和立毛肌收缩等;而脊神经是由躯体、自主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

周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胞体发出。

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纤维,外面还有一层称为神经内膜的薄膜。

许多神经纤维组成一神经束,外有神经束膜。

许多神经束集合成一支周围神经,外有神经外膜。

(见图11-1)自主神经的节后神经纤维随感觉支走行,故与感觉神经分布相同。

神经的血认供应较丰富,对缺血的耐受力比肌肉强,故在缺血挛缩时其比肌肉损伤程度轻。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口腔颌面外科: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分支。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呈持续性。三叉神 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病理症状,如角膜反射的减 低或丧失,伴有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温度 觉与触觉障碍,可出现咀嚼肌力减弱与肌萎缩。 怀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应进一步作详细 的临床检查,按需要拍摄颅骨X线片(特别是颅 底和岩骨),CT、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病理
脱髓鞘改变,表现为神经髓鞘受损,层次结 构丧失,髓鞘增厚或破碎,轴突节段性不规 则断裂,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 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刺激“扳机点”引起。 “扳机点”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 块皮肤或粘膜,对此点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扳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病员不敢触碰。 表情呆滞,颜面及口腔卫生不良,饮食少、身体消瘦。
颌骨内的埋伏牙、颌骨或上颌窦肿瘤压迫神 经时也可引起神经痛,行X线检查确诊。
其他牙源性感染如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 以及拔牙术后创口感染等有明显病灶可查,不受 外界刺激的影响,无“扳机点”存在。
3.副鼻窦炎: 有感冒和急性鼻炎病史,有脓性鼻涕、鼻阻
塞。持续性疼痛,眶下区皮肤可有红、肿、压 痛,可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等。X线摄 片可见副鼻窦腔密度增高,呈普遍性模糊阴影, 有时可见液平面。抗生素治疗有效。
• 第一支:封闭眶上孔及其周围。 • 第二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性地封闭眶下孔,切牙孔、腭
大孔、上颌结节部或圆孔。
• 第三支:封闭颏孔、下牙槽神经孔或卵圆孔。 • “扳机点”位于颏神经或舌神经分布区域时,还应作此两神
经的封闭。
• 封闭先由末梢支开始,无效时再向神经近心端依次封闭。 封闭后疼痛停止或者刺激扳机点无诱发疼痛则可确定发病

第十一章 痛觉

第十一章 痛觉

mechano-receptor); ◇多觉型痛感受器(PMN, polymodal nociceptor)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反复的伤害性激→皮肤感受器的阈值↓
17


HTM Aδ + 大而散在 高
PMN C、Aδ + + + 小而局限 低
神经纤维类别 伤害性机械性刺激 热伤害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感受野 兴奋阈值
Long term, joint and muscle pain
Substance P release from C-fiber
Enhance and prolong the actions of glutamate
29
VR1=Vanilloid (heat) receptor (now called TRPV1) P2X3 = Purine (chemical) receptor, sensitive to ATP mDEG/BNaC=Degenerin/epithelial (mechanical) sodium channel
30
Aδ纤维 → Ⅰ层中的伤害感受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C 纤维 → Ⅱ层中的中间神经元 Aβ纤维→Ⅲ, Ⅳ层中的非伤害感受神经元 Ⅴ层中的广动力型神经元 ↓ 脑干和丘脑
31
(一)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传递快痛; □脊髓网状束(spinoreticular tract): 传递慢痛伴随 情绪反应和内脏反应; □背索-内侧丘系(dorsal column-medial lemniscus pathway):痛觉的中枢整合; (二)头面部的痛觉通路: □三叉神经痛觉通路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

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药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全身性麻醉药

药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全身性麻醉药

第十一章全身性麻醉药全身麻醉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药物,呈现意识、感觉与反射消失,骨骼肌放松等表现——外科手术前麻醉。

第一节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而产生麻醉者,称为吸入麻醉。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有乙醚、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

一、作用机制:吸入——经肺泡动脉入血——脑组织——溶入细胞膜的脂质层——脂质分子排列紊乱——膜蛋白质及钠、钾通道发生构象变化——神经细胞除极抑制——神经冲动传导抑制——全身麻醉。

二、麻醉分期:乙醚麻醉分期最明显,临床常以它为基础临床上常依据呼吸、眼部、循环变化与肌肉松弛程度等体征来辨认麻醉的深度:第I期:镇痛期——从开始麻醉到病人神志消失。

大脑皮层开始抑制,痛觉逐渐减退、呼吸与脉搏稍增快,其他反射依然存在,一般不于此期施行手术。

第II期:兴奋期:从病人神志消失,经过一兴奋过程,直至兴奋现象缓解,并出理深而有节律的呼吸为止。

其间万以呼吸的紊乱与血压、脉率的显著波动为其特征,此期,大脑皮层逐渐被抑制下位中枢呈兴奋状态,忌行任何手术。

第III期:手术麻醉期,可由浅入深分为四级第一级:呼吸收紊乱变为规则,频率略快,潮气量增,眼睑反射消失,眼球活动减少,大脑皮层完全抑制,间脑受抑制肌肉不松,可施行一般手术;第二级:眼球从转动娈为中央固定,瞳孔不大,呼吸频率较第一级为慢,胸、腹式呼吸均存在,潮气量无明显改变,接近麻醉前水平,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减少,大脑皮层、间脑、滑车、动眼神经完全抑制,肌肉松弛,可以进行腹部手术;第三级:除以上抑制更深外,脊髓由下至上受到抑制,桥脑开始抑制,外展神经与三叉神经受到抑制,肋间肌呈渐进性麻痹,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加强,吸气明显短于呼气,瞳孔开始散大,血压可能下降,肌肉极度松弛,仅在手术必要时短时间使用;第四级:脊髓、桥脑与延髓受互抑制,呼吸逐渐不能代偿而麻痹,出现抽泣式呼吸,血压下降——减浅麻醉+人工呼吸。

第IV期:延髓麻醉期:呼吸停止,血压不能测到,瞳孔极度散大,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心跳停止。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
感受器的分类
按分布部位分
外感受器
距离感受器:视、听、嗅觉 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度觉
平衡感受器
内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
内脏感受器
机械感受器
伤害性感受器
按接受刺激性质分 光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温度感受器
.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睫状小带
.
(3)视网膜(内膜) 视网后部有一圆盘形隆起称视 神经盘,无感光作用,又称盲点。视神经盘颞侧约 3.5m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部凹陷,称中 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处。
视神经盘
中央凹 黄斑
.
2、眼球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
眼球内容物
眼球内容 物包括房水、 晶状体和玻璃 体,它们与角 膜共同组成折 光系统。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
学习要求
1、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眼的调 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敏度; 暗适应;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 换能功能。 2、熟悉:眼的基本组成及结构;眼的折光 能力异常;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耳 的基本组成及结构;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3、了解:感受器、感受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听神经动作电位; 前庭器官的功能。
房水循环 睫状体生成房水→眼后房→ 瞳孔→ 眼前 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
(2)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周围被睫状 体环绕,形似双凸透镜。晶状体无色透明,富有弹性, 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晶状体的屈光度随睫状肌 的舒缩而变化,所视物体无论远近,都能在视网膜上 清晰成像。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PPT课件
包括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 射等。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用于检查颅内血肿、脑外伤、脑梗塞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用于检查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ABCD
磁共振成像(MRI)
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结构图像,用于诊断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ART 05
神经系统与行为关系
REPORTING
感知、学习与记忆过程
感知过程
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经神经系统加工处 理形成感知觉。
学习过程
神经系统通过经验积累改变自身结构,形成新的 神经联系和反射。
记忆过程
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存储、保持和再现过程,涉 及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情绪、动机与意志行为
突触传递
包括电突触传递和化学突 触传递两种方式,前者通 过电信号直接传递,后者 通过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
01
在突触传递中起中介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受体
02
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并引起细胞反应的
蛋白质分子。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03
PART 02
中枢神经系统
REPORTING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
覆盖大脑半球表面,负责高级 认知功能,如思考、判断、记
忆等。
大脑白质
位于皮层下方,由神经纤维组 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基底核
位于大脑深部,参与运动控制 、学习记忆等过程。
功能分区
大脑可划分为额叶、顶叶、枕 叶和颞叶等区域,分别负责不 同功能,如运动、感觉、视觉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睫状体
晶状体
01
睫状体
02
睫状肌收缩时向前内移位, 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厚。 睫状肌舒张时向后外移位, 睫状小带拉紧,使晶状体变薄。
03
睫状小带
04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脉络膜:眼球血管膜的内面的大部分,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具有营养眼球和遮光作用。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眼球壁
视网膜:位于血管膜内面,有感光细胞,具有感光作用。
巩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不透明。 相交处有巩膜静脉窦
(一)眼球
瞳孔
巩膜静脉窦
第二章
角膜
眼球血管膜 中层 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丰富血管和色素细胞 由前向后分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3部分。
01
虹膜: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
02
瞳孔
虹膜
瞳孔 虹膜 瞳孔缩小 瞳孔开大
睫状体:虹膜后方的增厚部分。
1
第二节 位听器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概述:
耳是位听器官,可感受听觉和位置觉。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耳蜗
位听器官
外耳和中耳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廓:集声、判断声源方向 耳垂,可作为采血的部位、 外耳道:传声、扩音作用 表面覆盖皮肤,皮肤内有毛囊、皮脂 腺、耵聍腺等,耵聍腺可分泌耵聍形 成耳垢。 鼓膜:传声作用
角膜呈非正球面
散光
水平面上曲率半径大,焦点位于B; 垂直面上曲率半径小,焦点位于G;
具有屈光成像和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功能。
(二)眼球的功能:
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眼底?
角膜→前房→瞳孔→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第十一章 感受器

第十一章 感受器

(三)毛细胞及侧线感受器 ①毛细胞(hair cells)是鱼类和两栖类侧线 系统和脊椎动物耳蜗听觉器官和前庭平衡 器官的主要机械感受器。


②侧线感受器 板鳃鱼类、真骨鱼类及所 有两栖类的幼体,其身体和头部的一些管 子中,有许多行毛细胞,称为神经丘 (neuromast)。侧线器官对水流敏感,故有 流速计的作用。水的运动引起胶质顶 (cupula)的偏移,并刺激毛细胞。侧线对 水内100—200周/秒的振动刺激有反应, 每个水的周波引起两个冲动。但行为上的 证据表明,感受这种振动的主要功能不是 听觉,而是根据返回的波来检测附近运动 的或不动的物体。因此,深海中的鱼类的 侧线系统非常发达。

这些内外刺激使感受器细胞产生电学变化, 这种电学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 位,其性质属于电紧张电位。这种电位随 刺激的增强而增大,当达到一定强度时即 产生可传播的锋电位(动作电位),这就是 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是全或无的,其 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的强弱而变化,但发 放冲动的频率则随刺激的强弱而不同。
两栖类的嗅觉
哺乳动物的 鼻腔粘膜上 含有两种可 以接受气体 分子刺激的 感受器,一 种是嗅觉感 受器,另一 种是专门接 受刺激性气 体的感受器,
哺乳类的嗅觉
敏嗅动物、 钝嗅动物、 无嗅动物。
昆虫:昆虫有发达的味觉,其味觉感受器 结构简单,有毛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分 布于触角、口器、足和产卵器等部位。 鱼类的味觉:鱼类的口腔、唇、舌、咽、 鳃耙及吻端等部分均有味蕾分布,能感受 酸、甜、苦、咸等刺激。鲤、鲟、鳕、鲻 等的体表到处布满味蕾。非洲肺鱼的细长 胸鳍与腹鳍也有味蕾分布。味蕾大都呈长 颈瓶状。发生的初期则近于球形,在成长 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细长的颈部。味蕾由许 多感觉细胞、支持细胞与基底细胞构成。

第十一章痛觉ppt课件

第十一章痛觉ppt课件

mechano-receptor); ◇多觉型痛感受器(PMN, polymodal nociceptor)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反复的伤害性刺激→皮肤感受器的阈值↓
17
皮肤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征
特 征 HTM PMN
神经纤维类别 伤害性机械性刺激 热伤害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感受野 兴奋阈值
24
广动力型神经元(wide-dynamic-range neuron): 主要存在于脊髓的第Ⅴ层,对非伤害性刺激 (nonnoxious stimulation)如触压觉、温度觉和伤 害性刺激(noxious stimulation)均发生反应,且对 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具有高频持续放电的特殊形式。 伤害性传入神经纤维的神经递质: 谷氨酸(glutamate) P-物质(substance P)
15
Peripheral chemical mediators of pain and hyperalgesia 16
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
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中感受和传递伤害性冲 动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是没有特化的游离 神经末梢,广泛分布在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 ◇高阈机械痛感受器(HTM, high threshold
38
⑵T cells ─ (Ⅴ 或Ⅰ层)脊髓后角中传递痛觉信 息的第一级细胞; SG cells (substantia gelatinosa) ─ (Ⅱ层)是T cell的突触前抑制神经元(闸门开关); L ─ 大直径神经纤维,即nonnociceptive Aβ fiber; S ─ 小直径神经纤维,即nociceptive Aδ and C fiber;
30
疼痛在脊髓中的传递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医学生理学期末重点笔记--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一章内分泌【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

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

研究生考试-《西医综合》-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练习题库

研究生考试-《西医综合》-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练习题库

研究生考试-《西医综合》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练习题库[单选题] 1、能促进PRL分泌的下丘脑调节肽是()。

A CRHB GHRHC PIFD PRF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①催乳素(PRL)是无靶腺激素,主要通过下丘脑调节肽(PIF和PRF)来调节其功能;②PIF为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PRL的释放;PRF为催乳素释放因子,促进PRL 的释放。

[单选题]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血管升压素C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 生长抑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下丘脑调节肽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区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的,是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包括CRH、GHRH、GHIH、TRH、GnRH等。

B项,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内分泌细胞合成的神经垂体激素。

[单选题] 3、调节ADH释放最敏感的感受器是()。

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B 心房和肺血管的容量感受器C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D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ADH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该激素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影响ADH释放的主要刺激是血容量和血浆晶体渗透压,因此调节ADH释放的最敏感的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单选题] 4、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 分泌过多时,蛋白质合成增加B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 促进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D 使心跳加快加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①促进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②a增强能量代谢;b调节糖、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cTH分泌过多时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强;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心率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单选题] 5、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要几小时后才出现,这是因为()。

大学药理学每章答案整理

大学药理学每章答案整理

⼤学药理学每章答案整理第⼀章绪⾔药物的定义是:(D)A、⼀种使细胞致死的物质B、⼀种影响细胞活⼒的化学物质C、⼀种易于经过消化吸收的化学物质、有滋补、营养、保健、康复作⽤的物质新药进⾏临床实验必须提供 (C) A系统药理研究数据B、LD50 E急、慢性毒理研究数据药物是⽤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指我国未⽣产过的药品”;或是“已⽣产过的药品通过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复⽅制剂,亦属新药范围”。

名词解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包括药物的作⽤、机制、临床应⽤及不良反应等。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举例说明分⼦⽣物学技术⽤于药理学研究的优越性。

答:第⼆章名词解释:药理效应:药物作⽤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

不良反应:不符合⽤药⽬的,并为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量效曲线:以药物浓度(或剂量)为横坐标,以药效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半数有效量:使全部实验动物半数产⽣有效作⽤所需要的剂量。

效价强度:量效曲线上的等效剂量,其值越⼩,强度越⼤。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问答题:1、从药物量效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与临床⽤药有关的资料?答:最⼩有效量、强度(效价)、效能、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等,这样便于指导在临床上更好⽤药。

2、如何根据药理效应决定临床⽤药⽅案?答:1)选⽤有选择性的药物; 2)选⽤安全范围⼤的药物; 3)利⽤药物的相互作⽤来增加药物的治疗作⽤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药动学⾸关消除:指⼝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关(过_)消除[⾸关(过)效应]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后,并⾃胆汁排⼊⼩肠,被相应的⽔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被重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广动力型神经元(wide-dynamic-range neuron): 主要存在于脊髓的第Ⅴ层,对非伤害性刺激 (nonnoxious stimulation)如触压觉、温度觉和伤 害性刺激(noxious stimulation)均发生反应,且对 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具有高频持续放电的特殊形式。 伤害性传入神经纤维的神经递质: 谷氨酸(glutamate) P-物质(sunflammatory mediators upon the activity of a “c-fiber” nociceptor following injury.
20
缓激肽B2受体激活后的胞内 第二信使系统
21
脊髓背角是躯干、四肢痛觉信号处理的初级整合中枢 A和C伤害性感受器的传入纤维由背根进入背角
6
来源
自主神经 节前纤维
自主神经 节后纤维
纤维直径(μm) 传导速度(m/s) 锋电位持续时间(ms) 负 后 电 位 正 后 电 位
1~3 3~15 1.2 无 1.5~4.0 100~300
0.3~1.3 0.7~2.3
0.4~0.5 3~5 12~20 0.2 40~60
% 锋电位 高度
持续时间 (ms) % 锋电位 高度 持续时间 (ms)
36
一、在脊髓水平调制疼痛的“闸门控制学说” (gate control theory) 传递伤害性感受的神经纤维和传递非伤害性 感受的神经纤维功能活性的平衡可以调制痛觉。
37
⑴ “闸门系统” 包括:
①闸门控制系统(gate control system) ②中枢控制系统(central control system)或意识 控制(consciousness control) ③作用系统(action system)
Long term, joint and muscle pain
Substance P release from C-fiber
Enhance and prolong the actions of glutamate
29
VR1=Vanilloid (heat) receptor (now called TRPV1) P2X3 = Purine (chemical) receptor, sensitive to ATP mDEG/BNaC=Degenerin/epithelial (mechanical) sodium channel
A传入纤维终止在背角I、V、X层
C传入纤维终止在背角II层 传递非伤害性信息的A传入纤维终止在IIIV层
22
23
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nociceptive-specific neuron): 主要分布在背角I和V层,仅对伤害性机 械刺激起反应,对痛觉的空间定位和感觉性质 的分辨中起主导作用。 非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nonnociceptivespecific neuron): 广泛分布在Ⅳ-Ⅵ层,第V层最集中,对 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均起反应,对疼痛的强 度敏感。
28
Distinct Physiological Actions on Postsynaptic Neurons
Glutamate release from C-fiber (laminaⅡ) Postsynaptic non-NMDA receptor Short term, skin pain Postsynaptic NMDA receptor
41
Melzack and Wall's gate theory of pain
42
(一)下行抑制系统(descending inhibitory system) 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PAG):阿片样物质、内啡肽 ②延髓头端腹内侧网状结构(rostroventral medulla, RVM):5-HT (a)中缝大核 (nucleus raphe-magnus, NRM) (b)中缝旁核(para-raphe nucleus) (二)下行易化系统(descending facilitative system)
32
The spinothalamic pathway
33
An overview of the two major ascending pathways of somatic sensation 34
The trigeminal nerve pathway
35
交感神经:大部分腹、盆部器官的内脏痛 副交感神经: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子宫的疼痛 →脊髓后角→ 脊髓前外侧索→丘脑VPM →大脑皮质 面、舌咽、迷走神经传入的痛冲动→延髓孤束核→丘脑、 下丘脑 内脏痛觉传入→脊髓固有束→经灰质后联合交叉到对侧 网状结构→丘脑髓板内核群和下丘脑→大脑皮质和边缘 系统
5
刺痛 Aδ (快痛、第一痛) 灼痛 C (慢痛、第二痛) 钝痛 Aδ和 C (酸痛、涨痛、绞痛)
神经纤维的分类(根据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的特点)
纤维分类
A 类(有髓纤维) Aα 初级肌梭 传入纤维 和支配梭 外肌的传 出纤维 13~22 70~120 Aβ 皮肤的触 压觉传入 纤维 8~13 30~70 Aγ 支配梭内 肌的传出 纤维 4~8 15~30 Aδ 皮肤痛温 觉传入纤 维 1 ~4 12~30 B类 (有髓纤 维) C类(无髓纤维) sC drC 后根中传 导痛觉的 传入纤维 0.4~1.2 0.6~2.0 2.0 3 ~5 50~80 1.5 300~400 无 10~30 75~100
38
⑵T cells ─ (Ⅴ 或Ⅰ层)脊髓后角中传递痛觉信 息的第一级细胞; SG cells (substantia gelatinosa) ─ (Ⅱ层)是T cell的突触前抑制神经元(闸门开关); L ─ 大直径神经纤维,即nonnociceptive Aβ fiber; S ─ 小直径神经纤维,即nociceptive Aδ and C fiber;
27
兴奋性氨基酸作为伤害性信息传递信使的条件
(1) 突触前神经元含谷氨酸 ①小的背根神经节细胞中70%含有谷氨酸。 ②谷氨酸在A、A和C纤维末梢中均存在。 (2)储存:谷氨酸储存在小清亮囊泡中 (3)释放:伤害性刺激及致痛物质可引起谷氨酸的 释放。 (4)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均可影响伤害性信 息的传递。
30
Aδ纤维 → Ⅰ层中的伤害感受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C 纤维 → Ⅱ层中的中间神经元 Aβ纤维→Ⅲ, Ⅳ层中的非伤害感受神经元 Ⅴ层中的广动力型神经元 ↓ 脑干和丘脑
31
(一)躯干、四肢的痛觉通路: □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传递快痛; □脊髓网状束(spinoreticular tract): 传递慢痛伴随 情绪反应和内脏反应; □背索-内侧丘系(dorsal column-medial lemniscus pathway):痛觉的中枢整合; (二)头面部的痛觉通路: □三叉神经痛觉通路
mechano-receptor); ◇多觉型痛感受器(PMN, polymodal nociceptor)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反复的伤害性刺激→皮肤感受器的阈值↓
17


HTM Aδ + 大而散在 高
PMN C、Aδ + + + 小而局限 低
神经纤维类别 伤害性机械性刺激 热伤害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感受野 兴奋阈值
14
一、伤害性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纤维
内源性致痛因子包括:
1. 直 接 从 损 伤 细 胞 中 溢 出 : K+、H+、5-HT、Ach、 histamine等 2. 由损伤细胞释放出有关的酶,然后在局部合成产生 ( 缓 激肽),或通过白细胞游走带入到损伤区的物质(前列腺 素、白三烯)等 3.由伤害性感受器本身合成释放:substance P 4.神经细胞及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EGF, IL-1, IL-8, TNF-
15
Peripheral chemical mediators of pain and hyperalgesia 16
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
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中感受和传递伤害性冲 动的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部分,是没有特化的游离 神经末梢,广泛分布在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 ◇高阈机械痛感受器(HTM, high threshold
18
致痛物质激活伤害性感受器的方式:
①直接作用: 损伤组织释放的K+和合成的缓激肽直接兴奋伤害 性感受器的末梢 ②间接作用: a. SP通过引起血管舒张和组织水肿,增加致痛物质 的积累 b. SP促使其他致痛物质(HA, 5-HT)的合成释放,产 生协同作用 ③持续作用: HA, 5-HT的胞外浓度升高,导致在伤害性刺激停 止后的持续疼痛和痛觉过敏。
10
牵涉痛: 由于内脏和皮肤信息传导的串线,导致内脏 痛觉感受器的活动被感知为皮肤痛。 如: 心绞痛:胸壁上方和左臂的疼痛 阑尾炎早期:脐周腹壁
11
12
The convergence of nociceptor input from the viscera and skin 13
四、痛阈(Pain threshold) ①痛感觉阈(Pain sensation threshold) 是受试者用语言报告有痛觉时所受到的最小刺 激量。 ②痛反应阈(Pain reaction threshold) 指引起躯体反射(屈肌反射、甩头、甩尾、嘶 叫等)和内脏反应(血压、脉搏、瞳孔、血管容 积、皮肤电反射、皮肤温度、呼吸等变化)所 需的最小伤害性刺激量。
CHAPTER11: PAIN
1.概念:痛感觉阈、痛反应阈、伤害性 感受器、广动力型神经元 2.疼痛的分类 3.闸门控制学说 4.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