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二、陆王心学
陆 此 根 从九心 据 教此 材 材渊理料找:,说出心本其我明答学原学固陆案,说的有 九 。提 被开之 渊创出 称, 的为者“所 理,心心谓 学认”学万 思为就—物 想心是。—皆 是是“《备怎理宇陆于样”宙九我的的万渊。?主物集请张》,的
陆他九提渊出①“理把心“”心即“心是即理封是”与也建理“(道”理本德”说心,存成就在是是于人天心固理,有)是的,人,固有的 王阳宇明宙便②“是知吾行心合,一”吾心即是宇宙。
——王夫之《思问录》
[教你读史] 史料四王夫之 强调“天地之化日 新”,提出了遵循物 质运动规律的自然 史观和社会史观。
表: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共同主张
评价
黄宗羲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思想,主张君臣平等 和限制君权,认为“工 商皆本”
顾炎武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 专制,提出“众治”主 张,提倡“经世致用” 的思想
——林则徐
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 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 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 忠实地坚守着此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 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考点2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春秋至汉代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
独尊儒术成为正统
孟子、荀子发展
孔子创立
焚书坑儒重创
必修(III)
一、理学的概念、派别及代表人物
理学是以儒家思 想为基础、吸取佛教 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 儒学,它把儒学推进 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列举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可以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探讨。
以下将详细介绍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思想主流的提倡传统儒家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传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所提倡和推崇的主流思想。
“儒家”一词本身便是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明朝时期将儒家作为朝廷官学(太学)的正式教科书,并加以强调和发扬,清代更是将儒学视为官方政治信仰。
二、以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思潮明清之际兴起的程朱理学成为明清儒学的主流。
程朱理学主张追求“天理”,指导人的实践行为。
理学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相融合,以《大学》、《中庸》为核心著作,强调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的观念。
这一学说提出了“性即理”、“格物致知”等思想,将人类的智慧和道德归结为“性”的追求,强调“致良知”和“明心见性”的过程。
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对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重视政治伦理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政治伦理的探讨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儒家思想倡导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政治伦理是维护宗法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明朝经历了农民起义的频繁,清朝则为清兵入侵,这些战乱使得社会秩序不稳。
儒家思想试图通过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塑造廉洁、仁爱、公正的君主形象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同时,儒家思想也重视居民的忠诚和奉献,对民众教化的要求也相对严格。
四、注重教育和学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巅峰。
科举制度是明清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科举考试形式的变迁、考试内容、制度等方面均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此外,儒家思想提出的“读书为学,以治学为重”的口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广泛涉猎儒家经典著作,让人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实践的境地。
五、继承和创新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不仅继承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明代儒家学术界以王阳明的心学为代表,提出了“即心即性”、“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突出了心性的重要性和个体人格的培养。
儒学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
儒学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儒学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是怎样的?不清楚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儒学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内容!中国儒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非常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它都有它的缺点和优点。
1、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先秦儒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是总代表,孟子和荀子可以认为是代表了孔子之后儒学的两大分支,一般认为孟子是正统。
先秦儒学虽然出现在春秋时期,但它维护的是西周的宗法社会制度,从现代的观点看,先秦儒学最大的缺点是“尊尊”、“亲亲”,人格不平等,这个和现代生活是不符合的。
现代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存在个人、个体家庭、社团等等许许多多个社会单位,如果像宗法社会那种把它压成一个等级体系,是行不通的。
2、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的主体形式是经学,包括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汉代出了个有名的大儒董仲舒,他是搞今文经学的。
汉代儒学的主要缺点是与专制政体相结合。
秦统一中国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个大变化。
在秦统一之前,商周社会可以说是贵族本位,贵族是社会的主体,周天子权力范围有限,比起贵族来要小的多。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是在各级封建主手中掌握。
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一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汉代儒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与这种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他主张。
汉儒讲“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纲”就是鱼网上那个大绳子,君、父、夫是“纲”,臣、子、妻是“目”,是网上那个小眼,后者受制于前者,社会不平等,而且特别突出专制君主的地位,使儒学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这是西汉儒学的主要缺点。
3、儒学再往后发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宋明理学,儒学史上也叫它新儒学、新儒家。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
1、孔子、孟子、荀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2、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正统思想 3、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儒学思
想,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要历程
一、产生 二、初步发展 三、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 四、受到挑战,出现危机 五、继续发展,理学出现 六、批判继承中发展
第二 经济原因:唐宋以来,封建经济发展繁荣,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为确保对广大人 民的有效控制,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对广大人民剥削和统治进行辩护的理论。
第三 思想文化方面:汉代以来,科技发展对传统儒学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儒学的一些迷信 理论受到了质疑,需要理论的更新;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合一”潮流出现,儒学 吸收佛道思想,体系逐步更新。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 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二)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面对着社会的巨变,孔子提出了仁、礼、为政以德等 政治思想以及天命观、教育思想等,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三)地位
当时未受太多重视。 孔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力求实现自 己的政治理想。孔子进行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以求仕并宣传其学说。他访问了卫、 陈、蔡、曹、宋、郑等国,虽然受到礼遇,但并不被重用,他四处碰壁,自觉犹如“丧家 之犬”。 孔子强调仁政、礼治,为政以德,这对于当时急功好利不断从事攻战的各诸侯国君主来 说,自然是格格不入的,不符合诸侯要求进行争霸战争和改革以富国强兵的要求。
第四 汉武帝雄心勃勃,积极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在政治和经济上,汉武帝先后采取了推恩令等政策,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最主要措 施就是“独尊儒术”,把儒学提高到国家的正统独尊的地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
【学习延伸】
• 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为警句自勉。他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 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 梁启超为什么有同样的感受。 • 解题关键:了解顾炎武和梁启超的思想共性。 • 思路引领:从顾炎武和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 认识他们的思想感受。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 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 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 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 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 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 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 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 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 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本课教材围绕这一主题,分别介绍了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四位进步思想家。
7、顾炎武所说的亡国与亡天下是一回事吗? 亡国: 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 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 族的命运。
8、顾炎武对后世学风影响最大的主张是什么? 经世致用
9、为什么说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
启迪人们的思维方法
10、以下材料反映了三人怎样的经济思想?
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 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二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 产,在东南沿海能市舶,发展海外贸易。 材料三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
历史必修三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1、李贽和“异端”思 (1)李贽生平介绍 想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明后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
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
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
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
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
• 4、在学习问题上不能只停留在定计划、下 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注意把教材知识
4、王夫之及其思想 (1)生平介绍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 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 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 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 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 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 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 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 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 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 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 散失。
•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清代对 传统伦理的反思
(2)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阅读材料思考:
(国3)与如亡材天料何下1:评奚有价辨亡?顾国曰,炎:有易武亡姓天的改下号。,亡谓
反映了顾炎武怎 样的思想主张?
思之想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
夫之以贱他与经有责世焉致耳用矣!的学风
(1)反对君主 专制; (2)提出“天
料中我们可以 看出李贽的什
进人步必有性私:,他而的后思其想心一乃见定;程若度无反 么样的 “异端”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案】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
【案】“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
【案】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案】“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
课题: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编写人:王学春审核:高三历史组【江苏高考2012考试说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考点梳理:(教学过程)Ⅰ、必背材料和重点阐述一、考纲:程朱理学1、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过程;2、理学的代表人有:北宋有程颢、程颐,南宋有朱熹,明朝有王阳明(守仁),其中陆九渊王阳明都是心学的代表人物。
3、二程的思想:⑴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理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理学核心思想);⑵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封建伦理道德就是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⑶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4、朱熹:⑴成就: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品《四书章句集注》。
⑵朱熹理学内容:①“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
②把理气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二、考纲:陆王心学1.陆九渊——“发明本心”(1)简介: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2)思想: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②“发明本心”,即主张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认为穷理不必外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3)影响: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识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理解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形成的背景。
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1)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发生动摇。
2.著作:《焚书》《藏书》等。
3.思想(1)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是圣人。
(2)主张自由、自治,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3)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四书”“五经”的经典地位。
4.影响:引起统治者的震惊和恐慌,将李贽诬蔑为“妖人”。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
2.共同点: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黄宗羲(1)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2)思想①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
③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4.顾炎武(1)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思想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之风,主张经世致用。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③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
5.王夫之(1)著作:《读通鉴论》《宋论》等。
(2)思想①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的唯物主义观点。
②在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③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强调行是知的基础。
④提出“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两者统一起来。
⑤提出社会进化论的观点。
6.影响:震动了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二、背景:明清——封建社会晚期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 政治:吏治腐败;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的禁锢(道学家)
西学东渐
三、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主要思想 抨击君主专制
经世致用
பைடு நூலகம்唯物主义
其他思想 工商皆本
具体影响
推动反专制 斗争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思想体系 治学目的:都主张经世致用
三、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合作探究二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 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 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原因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不被重视 受压制
独尊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 不可能获得重视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 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 对儒学的改造
危机
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复兴、重新 确立正统
受批判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 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消极方面:
的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 兴
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起
合作探究四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 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提示:从经济基础、阶级 状况、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思考)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 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发展、大变革。
经济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文化原因: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创始人。
“至圣”(春秋时期)①核心思想“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戮③主张“克己复礼”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亚圣(战国时期)①主张“仁政”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性善论荀子(战国时期)主张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君舟民水论”③性恶论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①把生死看成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节俭(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汉初,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实力获得恢复和发展。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汉初“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需求。
宋明理学和明清的儒家思想
【变式精练】 思想的共同点是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 ( )
A.“仁”
C.“理” [思路解析]
B.“心外无物”
D.“格物致知” 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
。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程颐认为仁是与万
物俱生的,朱熹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是天理的 反映,王阳明主张要“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他们都主张实行“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答案] A
答案:(1)含义:“天理”是指人的正当 (基本)欲望;“人欲”是指人过分(非分) 的欲望。 (2)主张:正君心;体恤百姓(或以民为本); 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意义:有利于封建君主实施仁政(维护统 治)。 (3)现象:统治者强调(维护)等级秩序;下 层民众遭受理学迫害(或统治者以理压迫下 层民众)。背景:君主专制日趋强化;程朱 理学趋于僵化(程朱理学居统治地位)。 (4)意图:朱熹:用理学规劝统治者。“今 之治人者”:用理学压迫(束缚)人民。
• 2.(知识角度)右图讽刺的 是西方
• 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 类似 • 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练习2 这位
(2009·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
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 )
正。” ——李贽
材料三 。” ——朱熹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材料四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
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 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 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
儒家文化的三次演变
春秋
战国
孔子 创立
孟荀 发展 蔚然 大宗
魏晋
隋唐
秦朝
遭到 打击
汉初
复 苏
宋明
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正统思想 传统主流
(1变)
明清
受挑战 吸收佛 道精华 (玄学)
三教 合一; 三教 并行
博采众长
新儒学体系
宋明理学 (2变)
批判继承 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3变)
第一次变化:董仲舒的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加强中央集权
▼诸侯国势力日 ▲加强君权 益膨胀,威胁 中央
▼土地兼并严重 ▲限制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尖锐 ▲缓和阶级矛盾,制
定规范限制人民
积极“有为”的思想成为时代的需
墨氏主平等,大不利于专制;老氏主放任, 亦不利于干涉,与霸者所持之术,固已异矣。 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之施之者,归 结于君权…于帝王抑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 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形象比喻 体会差别
敌机来了,
应该让
他教弟子爬
弟子们闭目
到书架上翻
静坐,泰山
查飞机种类
崩于前而目
朱熹 性能及防空 方法。
陆九渊 不瞬,不为 机声所慑。
形象比喻体会差别 《赏花》朱子、陆与友游园,时春风和 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子说: “天生的。”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 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 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 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 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 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020高中历史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嵇文甫先生在评价某一思想家时说:“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
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革命家互相辉映.他们都充满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神。
……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练.”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王阳明C.李贽D.朱熹C [根据材料“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可知,他反对对孔子唯命是从,四位思想家中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是李贽,故答案为C 项.]2.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
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B.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D.“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C [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A、D两项;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李贽揭露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C项。
]3.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 [材料的言论无法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B项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故选D项.]4.黄宗羲的“新制”无疑是一种“革命”,但并不是资产阶级式的近代“革命”,而是始终没有超出古代或封建社会的范畴。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答辩题目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历史《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答辩题目及解析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为什么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参考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士人们深感儒学不足以救世,不足以卫己,于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发生了极大转变。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不仅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而且儒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王朝会推崇儒学?【参考答案】(1)儒家思想推行等级、制度、大一统思想,主张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2)有利于少数民族统治者吸引汉人人才,发展政治、经济,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
(3)这些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统治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和平,有利于推崇儒学。
(4)个人因素:这些统治者,如石勒、孝文帝,都精通汉族文化,崇尚儒学。
3.简要论述我国古代儒学的演变?【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当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西汉时期:西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而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儒学地位衰落,佛道儒三教合流。
(4)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学。
理学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更具思辨性、哲学性,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
(5)明清之际: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儒家思想在这种环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等进步思想和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知识与能力】了解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提高分析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孝文帝大力推行儒学的原因,提高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发展、大变革。
经济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文化原因: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创始人。
“至圣”(春秋时期)①核心思想“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戮③主张“克己复礼”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亚圣(战国时期)①主张“仁政”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性善论荀子(战国时期)主张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君舟民水论”③性恶论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①把生死看成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节俭(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汉初,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实力获得恢复和发展。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汉初“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背景: 1、背景: 著作: 2、著作: 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
A 追求平等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反对“存天理 灭人欲 灭人欲”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反对礼教束缚
B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主张自由、自治, C 主张自由、自治,强调个性发展
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 明夷待访录》 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 为了配合维新变法运动,这部书( 《明夷待访录》 )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 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 梁启超说这部书“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 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 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 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 又说: 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 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又说:“此书乾隆年间入禁书类,光绪间我们 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藏书 2、著作: 《焚书》《藏书》 著作: 焚书》《藏书》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背景: 1、背景: 著作: 2、著作: 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
A 追求平等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致以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 致以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 致以之理 “人人皆可以为圣。” 人人皆可以为圣。 人人皆可以为圣 “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不曾低。” 圣人不曾(未必) 众人不曾低。
材料4: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材料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 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背景: 1、背景: 著作: 2、著作: 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
A 追求平等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反对“存天理 灭人欲 灭人欲”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B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背景: 1、背景: 著作: 2、著作: 思想主张: 3、思想主张: 评价: 4、评价: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 A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 利于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B 利于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反对君主专权 主张地方分权 众治 取代“独治” 君主专权, 地方分权; 众治”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众治”取代“独治” 天下兴亡、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 《 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B 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之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 君臣平等思想 ②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提出“工商皆本” 经济) ④提出“工商皆本” 经济) ( 》《明儒学案 《 著作: 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B 著作: 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 1、背景: 材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 黄宗羲:天下奚辨?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2、黄宗羲: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顾炎武: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 3、顾炎武: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 保国者,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 ②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材料1 君主)既得之(天下) 敲剥天下之骨髓, 材料1: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 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材料2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材料2: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顾炎武: 3、顾炎武: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下列各项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的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1、背景: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黄宗羲: 2、黄宗羲: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君臣平等 君臣平等思想 ②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主张限制君权, 主张限制君权, 保障民权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提出“工商皆本” ④提出“工商皆本”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 (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1、背景:
经济上: A 经济上: 商品经济活跃, 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政治上: B 政治上: 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社会日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阶级、
思想文化上: C 思想文化上: 理学空谈义理、扼杀人性, 理学空谈义理、扼杀人性,束缚思想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顾炎武: 3、顾炎武:
思想主张: A 思想主张:
①主张经世致用 主张经世致用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 “众治”取代“独治” 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 众治 取代“独治” 君主专权 地方分权 众治” 材料: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材料: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顾炎武《日知录》 顾炎武《 顾炎武 日知录》
A 追求平等
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反对“存天理 灭人欲 灭人欲”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反对礼教束缚 否定孔子权威
B 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主张自由、自治, C 主张自由、自治,强调个性发展
D 反对以孔子的标准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夫天生一人 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答耿中丞》 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答耿中丞》 《焚书·答耿中丞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焚书》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的两个概念,其 亡天下”的两个概念, 亡天下” 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的危难 统治者不施行仁政, C、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导致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得国家分裂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背景: 1、背景: 黄宗羲: 2、黄宗羲: 顾炎武: 3、顾炎武:
第
3
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批判继承) 批判继承)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背景: 背景:
经济上: A 经济上: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上: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B 政治上: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社会矛盾加剧 C 文化上: 传统的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文化上:
材料3:(上古的君王) 以千万倍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 他们“以天下为主, 材料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 :(上古的君王 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后世君主恰恰相反, 以君为主, 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 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因之古之君主,受人民爱戴: 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主,受人民爱戴:“比 之如父,拟之如天” 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