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压力蒸汽灭菌法.ppt

压力蒸汽灭菌法.ppt

压力蒸汽灭菌法
常用高压灭菌器
灭菌器
下排气式 预真空式
压力 (kPa)
102.9
205.8
温度 时间
(℃) (min )
121
20~30
132-134
4
作者:王芳
第5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压力蒸汽灭菌法
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应急情况下用)
作者:王芳
第6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注意事项 • 清洗干燥 • 包装合适
压力蒸汽灭菌法
作者:王芳
第7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下排气式:不宜超过 30cm×30cm×25cm 预真空式:不宜超过 30cm×30cm×50cm
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公斤 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公斤
作者:王芳
第8页/共14页
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 灭菌后冷却时间>30min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压力蒸汽灭菌法
化学监测法
利用化学指示卡或化学指示胶带在 121℃、20min或130℃、4min后的颜色 或性状改变来判定灭菌是否合格
作者:王芳
第12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 装载量合适
下排气式:不超过80% 预真空式:不超过90%,不小于10%
作者:王芳
第9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注意事项 • 放置合理
压力蒸汽灭菌法
作者:王芳
第10页/共1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方法ppt课件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方法ppt课件
判定为灭菌合格。
▪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
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
19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 通过“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监测灭菌物品和器械,可以及时发现工作异
常的灭菌器,及时回收灭菌不合格的物品,确实可以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 安全。
;.
17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自含式监测方法)
▪ 快速方法:将挤碎后的对照管与灭菌管生物指示剂放于培养孔中培养,只需
1~3 h(蒸汽用),可通过专门的荧光探测器检查其特殊酶的活力(绿灯亮― 灭菌通过。红灯亮―灭菌失败)。
;.
18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自含式监测方法)
▪ 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
;.
3
灭菌质量的监测
▪ 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
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
果符合要求。
;.
4
灭菌质量的监测
▪ 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监测、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监测,
可进行化学挑战测试包监测。具体要求为每一灭菌包包外均应贴有包外化学 指示胶带或包外指示卡,高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 每—灭菌批次可进行化学挑战测试包监测。通过观察指示胶带或指示卡(物)颜 色的变化,判定是否经过灭菌和灭菌是否合格。
;.
10
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
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 后方可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C、生物监测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2)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大修后的灭菌器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并重复3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B、化学监测B-D试验(空锅试验),需每日一次对于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 每日空锅做B-D试验。目的: 检测灭菌器内空气排除效果
B-D试验
B-D试验包的准备: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25*25(cm)大小的布包裹,测试包的质量为4kg或用一次性B-D试验包。操作方法:将专门的B-D试验纸,放入自制测试包或专用的一次性B-D试验包的中间,将B-D试验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的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物任何物品,134℃,3.5--4分钟后,取出B-D试验纸观察颜色变化。B-D试验结果判定:包内试纸均匀一致变色,说明B-D试验通过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反之,变色不均则说明灭菌器有冷空气残留, B-D试验失败,可重复一次B-D试验。直至通过B-D试验后该灭菌器方可使用。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
汇报人: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消毒效果的监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 ppt课件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  ppt课件


污染物品处理流程
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 干燥 器械检查与保养 包装 灭菌

污染物品回收

一次性使用物品原则上不由供应中心回收;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放置于封闭的容 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 染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 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气性坏疽污染的器械用品,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 1000 mg/L-2000 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 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 mg/L-10000 mg/L浸泡至少60min后, 再进行清洗和灭菌处理。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当 时发布的规定要求。
物品干燥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 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
无干燥设备的及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 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官腔类器械,应使用压 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 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物品包装

物品包装包括: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步骤。 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包装前应依据器械装配的技术规程或图示,核对器械的 种类、规格和数量,拆卸的器械应进行组装。
物品包装

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框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盆、盘、碗等器皿,应单独包装。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 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 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 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用保护措施。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PPT演示课件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PPT演示课件
4
(三)、装载
包裹好的物品必须放在灭菌室内带孔的搁架上,或灭菌车的搁架上,包与包之间要留有适宜的间隙,便 于蒸汽流通及空气的排出。拟灭菌物品的装量最多只能占灭菌室容积的3/4;对装有机械抽空装置的预 真空或脉动型的灭菌设备,可以增加至4/5.
由于各类物品的材质、性能不同,其所需灭菌温度和时间、排气方式亦各异,因此宜将同类物品装在一 起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规范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灭菌前准备
物品在灭菌前的污染量越少,则达到无菌的 效果愈有保证。所以,物品在灭菌前应按其 特性及污染的类别和量(如微生物、颗粒异 物和其他有害污染),选用相应的方法予以 清除,使灭菌前物品的污染量降低到可以接 受的水平。
2
(一)、消除污染
凡曾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以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 然后按常规清洗。
3
(二)、包裹
为了避免物品灭菌后遭受外界的污染,需要进行打包处理。 包裹用的材料应经过性能测试,要求即具有良好的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挡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温
性。常用的有平纹细布和绉纸等。一般拟灭菌物品用双层平纹细布或相当的材料包裹。每次使用后都要加以洗涤。 物品应分类包裹,同一品种或类别的物品包裹在一起,或按应用需要配套包裹,如各类手术包。包内物品应按序摆放整
蒸汽置换。 若是溶液、培养基物品不可排气亦不可抽空,只能将总阀拔至“关闭”位,待其自然冷却。若灭菌器的
总阀上有“慢排”挡,按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规定,亦可使蒸汽以“0”位后,将门打开少许,待数分钟后, 再将门打开,然后取出物品。这样可以避免突然将门大开,外面的冷空气大量接触热的玻璃容器而造成 不应发生的破裂事故。 若织物类和金属类同时进行灭菌处理,应将金属类包放在下面,织物类放在上层。以防金属类物品在灭 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弄湿下面的织物包。 物品,尤其是纤维织物,放置灭菌室中要避免与灭菌器的门、盖和侧壁等易于滴流冷凝水,增加灭菌后 干燥的困难。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ppt课件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ppt课件
空锅做,锅应预热或有直接B-D测试程序的灭菌器不需要 预热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化学监测:包里放指示卡,由玫瑰色变绿色,包外 指示胶带由黄色变成桔红色可间接判断达到灭菌合 格物
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 使用时将菌片一式两份,布放于各代表性部位,灭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监测的项目包括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消毒效果监测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效果监测
医务人员手效果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净化效果监测
手术室的要每月进行一次空气采样, 方法有平板暴露法,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空气微生物
采样器等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平板暴露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进 行采样的,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标准菌株: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结果判断:阳性——培养液颜色由紫变黄,说明有菌生 长, 灭菌不合格

阴性——培养液经不变色,仍为紫色,说明灭
菌合格,但阳性对照必须有菌生长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质量 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包放在排气口的上方, 并设阳性对照。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结果计算:
50000×平均菌落数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
(cfu/m3)
平板面积(cm2)×5min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器
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2、化学监测:每包进行,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手
术包(高危包)还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对新灭菌器使用前或拟采用新

高压蒸汽灭菌法ppt课件

高压蒸汽灭菌法ppt课件
5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可摆放于 下层。金属物品放在下层,织物包放上层,金属物应平放,盘、碟、
碗等应处于竖立的位置,纤维织物应使折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
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6)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室内容积80%。
完整版课件
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过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新包装材料使用前应放
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35%~70%的条件下放置2小时,仔细检查
有无残缺破损,布包装层数不少于2层。
完整版课件
9
(3)压力蒸汽灭菌器前的准备
3) 灭菌包大小的要求:装载于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 体积不得超过30×30×25㎝,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敷料包不超 过 5㎏,包裹封口,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 菌包每大包内和难灭菌部位的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物。
完整版课件
4
2.高压 蒸汽灭 菌的分

(1)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完整版课件
5
(1)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下部有排气孔,灭菌时利用冷 热空气的比重差异,借助容器上部的蒸汽压迫使冷空气自 底部排气孔排出。灭菌所需的温度、压力和时间根据灭菌 器类型、物品性质、包装大小而有所差别。当压力在 102.97~137.30kPa时,温度可达121~126℃,15~30分 钟可达到灭菌目的。
完整版课件
14
(4)被灭菌物品应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5)灭菌锅密闭前,应将冷空3、气充分注排意空事。 项
(6)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7)注意安全操作,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 (8)灭菌完毕后减压不要过猛,压力表回归“0”位后才可打开盖或门。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部分)ppt课件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部分)ppt课件

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灭菌后 使用前
采样方法
监测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 从待检内镜的活检口注入内镜(使用蠕动泵)用无 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注入的液体2h内送检
合格标准
消毒内镜 细菌总数 ≤ 20 cfu/件
灭菌内镜 无任何细菌检出
遵循WS/T 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采样时间
手卫生后 接触病人或诊疗操作之前
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被检人员将双手伸出,五指并拢。 2、检查者取2支无菌棉试纸,并浸沾于含相应中和剂的无 菌洗脱液中。 3、取一支棉拭子在一只手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 涂擦2次(一只手的涂擦面积约30cm2 ),并随之转动 采样棉拭子;按同样方法用另一支棉拭子涂擦另一只手。 4、剪去操作者手接触的部位,将2支棉拭子投入10ml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化验单书写:科室、采样地点、被采人、采样人,采样时 间。
采样步骤
用棉拭子蘸取相应中和剂
双手的屈指面,从指跟到指端; 往返涂擦2次,同时转动棉签.(一只手一支棉试纸)
将手接触的部分折断,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合格标准
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医院感染监测内容
♦ 医院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 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 消毒剂微生物学监测 ♦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 ♦ 灭菌效果生物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监测 ♦ 医疗用水的微生物学检测
医院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后 操作前
1、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Ⅰ) 洁净系统自净后 、操作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新华化学指示胶带,纸塑管带。
ppt课件
7
第二类:特定试验指示物 用于灭菌器或标准的实验操作,如各种B-D试
纸。检测预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和饱和蒸 汽的穿透效果以及漏气情况。
我科现用(3M1235B-D测试包) • 通过(阴性):图纸变为均匀的暗棕色至黑色 • 失败(阳性):图纸中间有亮区,颜色不均匀 • 过度暴露(无效):图纸有发灰或银色
注:物理监测不能代替化学、生 物监测。
ppt课件
3
• 灭菌循环包括: 开始 脉动 升温 灭菌 排气 干燥 结束
ppt课件
4
• 灭菌器打印记录判断
灭菌时间:600s(10min),WS310.22009最短4min,院规最短8min
• 灭菌温度:134℃,波动范围+3℃
• 灭菌压力:203kPa,WS310.2-2009规 定205.8kPa
•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 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 三次;
•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
ppt课件
13
我科现用( 3M1296快速生物监测包) • 1、快速生物监测机3h读出结果 • 合格:对照组阳性红灯(+)且灭菌组阴性绿灯(-) • 不合格:对照组阴性绿灯(-)或灭菌组阳性红灯(+) • 2、视觉观察 • 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黄色且灭菌组培养基为紫色 • 不合格:对照组培养基为紫色或灭菌组培养基为黄色
入REJECT(失败)窗口
ppt课件
11
第六类:模拟指示物 专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所有评价参
数起作用的指示物,其标定值以所选各灭菌周期的 设定值为依据。
注:医院使用率有限。
ppt课件
12
四、生物监测
国标:WS 310-2009
• 压力蒸汽灭菌应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注:新华牌B-D测试图。
ppt课件
8
第三类:单项参数指示物 只对一个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指示物,检测
过程中达到特定预设标准。如压力蒸汽灭菌 ,一 般只能反映温度是否到达,不能反映温度持续时 间。
注:医院一般未使用。
ppt课件
9
第四类:多项参数指示物 对两项或以上关键参数进行反应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物。
我科现用(新华132℃包内指示卡) • 合格:指示剂颜色达到或深于标准色 • 不合格:指示剂颜色未变化或浅于标准色
ppt课件
14
THE END!
ppt课件
15
压力蒸汽灭菌 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
ppt课件
1
一、概述
以下监测方法为我院现使用山东新华脉动真 空灭菌器。
监测方法: 1、物理监测法 2、化学监测法 3、生物监测法
ppt课件
2
二、物理监测
通过灭菌器自动控制系统对关键参数进 行检测和记录的方法。
每次灭菌循环开始至结束,打印记录关 键物理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和压力。
ppt课件
5
三、化学监测
化学指示卡分类: 依据国际标ISO11140-1和国标 GB18282标准,共分为六类。
ppt课件
6
第一类:工艺指示物 用于灭菌包外表面,区分物品灭菌或未灭菌,
包括指示胶带、试纸标签。
我科现用打印标签(OTTO) • 已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深棕色或黑色 • 未灭菌处理:指示剂颜色为黄白色
ppt课件
10
第五类:综合指示物
对灭菌过程中特定周期范围内的所有关键参 数进行反应的化学指示剂,在所标注的使用情况下, 其性能等同于或超过标准ISO1138对生物指示物的 性能要求。
我科现用( 3M1243爬行卡)

合格:黑色进入ACCEPT(成功)窗口

不合格:黑色未进入ACCEPT窗口,只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