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显微技术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1. 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
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
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
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
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
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栏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
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
2. 原理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
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3. 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又开始明显缩短,而其包含的两条染色单体 分得很开,只是着丝点仍然没有分裂。 中期Ⅱ: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分裂细胞的赤道板上,出现纺 锤体。 后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纺 锤体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Ⅱ:染色体分别到两极后,又重新出现核仁和核膜,同 时细胞质分裂为二,从而使一个母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 称为四分体(四分孢子),每个子细胞内只含有原来母细胞 的半数的染色体(n)。
中期II染色体呈菊花状。 后期II染色体呈四堆。
七、实验作业 1. 制作具减数分裂图象的细胞学片子至少2
张。 2. 绘制精原细胞的分裂相2个。
实验报告 封面源自实验名称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简要操作步骤
四 实验结果
五 讨论
注意事项:
1)染色充分 1)制片时敲打均匀。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1
植物花粉减数分裂图2
蝗虫精巢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标本观察
雄蝗虫的二倍体细胞为23条染色体, 性染色体为XO型。精原细胞:呈圆形 或卵圆形,核大色深,染色质呈团块状, 不规则排列。 减数分裂I
第一次减数分裂可分为前期Ⅰ、中 期Ⅰ、 后期Ⅰ和末期Ⅰ。 前期I:根据核的形态变化可以划分为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 变期。
中期II:
后期II:
末期II:
中期Ii 极面观
后期II:
精细胞
减数分裂完成
精细胞与精子
三、实验材料
雄蝗虫精巢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多媒体显微演示系统、显微镜、电子天平、 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 水纸、解剖针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临床病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采集:在进行组织病理切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标本采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决定需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的部位,并采集相应的组织标本。
常见的标本包括活检标本、手术标本等。
2. 标本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
3. 标本包埋: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组织标本置于蜡块中,以便进行切片。
包埋可以帮助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形态结构。
4. 组织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即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的厚度通常为3-5微米,切片时需要使用显微镜预先调整刀片角度和大小。
5. 组织染色:切割好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伊红染、嗜酸性粒染、埃曼若染、普鲁斯染等。
6. 组织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核的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
7. 病理诊断:最终根据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明确患者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
第二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病理学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切片的制备,医生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从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下面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
第一步:标本采集组织病理切片的第一步是采集标本。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组织采集,通常是通过手术或活检的方式获取组织标本。
采集的标本要求完整、清晰,以确保后续的切片制备质量。
第二步: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等不能再发生变性、氧化或降解,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溶解。
细胞微丝和细胞核染色实验报告
细胞微丝和细胞核染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认识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结构;2、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材料、器材和试剂】材料:人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洋葱鳞茎;器材:显微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滤纸;试剂:1%碘液。
【方法和步骤】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制片与观察口腔黏膜细胞涂片标本的制备:吸取一滴碘液滴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用一根事先灭菌的牙签伸入自己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取黏膜上皮细胞,然后,将其放入载玻片上的染液中并来回搅动使细胞散开,染色1 min左右后小心加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将自制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本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较分散的、轮廓清晰的黏膜上皮细胞。
由于该细胞体积较小、着色较淡,观察时应稍降低视野亮度以便于较快找到目标(在低倍镜下,用碘液染色的细胞呈黄色,成群或分散分布,形态大小多呈扁平椭圆形)。
选择轮廓清晰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至高倍镜下观察。
在高倍镜下,可见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外围有一层薄薄的细胞膜,扁圆形的细胞核呈深黄色,细胞质呈浅黄色或浅蓝色,核中央致密的结构为核仁。
2、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的制片与观察表皮细胞装片标本的制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碘液,将洋葱鳞茎用小刀分为几块,取一块肉质鳞叶,用剪刀在内表皮划“田”字形小方格,每一小方格边长3-4mm,然后用镊子轻轻撕下一小方格的膜质表皮,置于载玻片的碘液滴中铺平,取一干净的盖玻片,将其一侧先接触标本旁的碘液,再缓缓地盖上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将制备好的装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长柱状、排列整齐、彼此相连的细胞,选择其中一个典型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至高倍镜下仔细观察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等结构。
【实验结果】绘图并进行适当标注: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和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
【讨论】简述观察细胞形态时,制作临时装片和显微镜镜检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四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染色体标本制备困难
在制备染色体标本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细胞分裂不佳、染色体分散不均等问题,影响观察效果。解决 方案:可以尝试调整培养基成分、改变培养温度等手段优化细胞分裂条件,提高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成 功率。
染色体识别困难
在观察染色体时,有时会出现染色体形态相似、不易区分的情况,影响组型分析的准确性。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增加拍照倍数、优化染色技术等手段提高染色体的可识别性,同时加强染色体特征的记忆 和识别训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结果分析与应用
结果分析
通过对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判断个体的遗传特征和潜在的健 康风险。
结果应用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为个体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和遗传咨询,预防和减少遗传 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也可以用于辅助生殖、遗传性疾病的 筛查和诊断等领域。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
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意义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染色体数 目和结构的观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操作流程包括染色体标本制备、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观察 、染色体组型拍照和数据分析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全面 了解染色体的特征。
实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得出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特征 和变异情况,为遗传学研究和生物分类提供重要的依据。
03 实验操作
样本准备
采集样本
从实验动物或人类细胞中采集样本,确保样本新鲜且无污染 。
细胞培养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细胞培养,以获得足够的细胞用于后续实 验。
染色体制备
细胞固定
微生物制片显微观察及检测技术
革兰氏染色图解
革兰氏染色试剂
步骤1:用蒸馏水滴瓶滴一小滴蒸馏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步骤2: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培养物于蒸馏水滴上
步骤3:用接种环将培养物涂布成一薄层
步骤4:风干
步骤5: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3-4次固定
步骤6:结晶紫染色1分钟
步骤7:用蒸馏轻轻冲洗玻片
步骤8:革兰氏碘液染色1分钟,再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低倍镜操作方法
1.两眼从侧面注视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调焦螺旋将镜筒 自上而下的调节,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 玻片。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2.左眼注视 (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调焦螺旋,使 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3. 再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 注意:粗调调焦螺旋只用于上调载物台,如观察显微镜时 ,用粗调节器调节,有压碎载玻片、损坏物镜的危险。因此, 用细调焦螺旋调节视野使其更清晰
微生物检测技术介绍
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一、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测
传统筛选系统 免疫凝集/免疫沉淀实验 Mini VIDAS筛选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革兰氏染色镜鉴 按照标准进行 传统的生化反应鉴定 API试剂条 菌鉴定国际金标准
微生物鉴定
半自动细菌鉴定仪 (ATB Expression)
(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
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脱色→水洗→复染→水洗 →干燥→观察
1 .取培养物分别做涂片、干燥、固定,方法均与简单 染色的相同。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 3.加碘液媒染1min后水洗。 4 .斜置载玻片,滴加 95 %乙醇脱色,至流出的乙醇不 现紫色 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 6.用吸水纸吸掉水滴,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 低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用油镜观察,注意细菌细 胞的颜色。
实验一细菌抹片的制备、染色及细菌显微形态的观察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枯草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 孔雀绿染色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肉毒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空肠弯曲杆菌
结核杆菌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李氏杆菌
猪丹毒丝菌
五、实验结果
3、其他细菌
霍乱弧菌
幽门螺杆菌
六、思考题
1. 油镜的原理? 2.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3. 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构成的关系? 4. 革兰氏染色的一般过程? 5. 本实验中你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特征、染色特性? 6. G+菌染色镜检时却呈现为G—,分析其原因?
(1)美兰染色:
Sta. E.coli
(2)革兰氏染色:
Sta. E.coli
(3)抗酸染色(只做讲述)
四、实验内容
2. 细菌抹片的染色:
(1)美兰染色: (2)革兰氏染色 (3)抗酸染色
原理:细菌菌体蛋白质的pI多在2.0~5.0,而 环境的pH在7.0左右;此时,细菌带负电荷, 极易与碱性美蓝染料结合呈蓝色。 方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 的美蓝染色液,经1-2 min,水洗,干燥(可用 吸水纸吸干,或自然干燥,但不能烤干),镜 检。菌体染成蓝色。
③ 组织脏器材料:可先用镊子夹持中部,然 后以灭菌剪刀取一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 切面在玻片上压印(触片)或涂抹成一薄层.
四、实验内容
1. 细菌抹片的制备:
(1)玻片准备
(2)抹片 (3)干燥: (4)固定
让其自然干燥,不可用火焰烤干。
四、实验内容
显微观察的方式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显微观察的方式1.显微观察的两种方式(1)原色观察: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
相关实验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染色观察: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
相关实验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2.显微观察类实验的染色剂与材料选择3.显微观察3种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高考例证】1.(2016·江苏卷,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大液泡,D错误。
答案A2.(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作装片,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
洋葱切片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制作洋葱切片的技巧。
2. 掌握细胞染色方法,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高显微镜观察技能。
二、实验原理洋葱切片染色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通过制作洋葱切片,并对其进行染色,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染色剂可以将细胞结构中的不同成分染上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和区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清水、酒精、盐酸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滴管、显微镜载物台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洋葱切片(1)将洋葱洗净,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1毫米。
(2)用镊子将洋葱薄片取出,放置在载玻片上。
(3)用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洋葱切片上,避免气泡产生。
2. 染色(1)将染色液滴加在盖玻片边缘,使染色液浸润整个洋葱切片。
(2)将载玻片放入装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时间约为1分钟。
(3)取出载玻片,用滴管滴加清水,清洗切片,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4)将载玻片放入装有盐酸的烧杯中,进行酸化处理,酸化时间约为1分钟。
(5)取出载玻片,用滴管滴加清水,清洗切片,去除多余的盐酸。
(6)将载玻片放入装有染色液的烧杯中,进行染色处理,染色时间约为2分钟。
(7)取出载玻片,用滴管滴加清水,清洗切片,去除多余的染色液。
3. 观察与记录(1)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使视野清晰。
(2)观察洋葱切片,记录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洋葱细胞的生长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洋葱细胞呈长方形或椭圆形,细胞壁明显,细胞膜较薄,细胞质均匀,细胞核较大,位于细胞中央。
2.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呈紫色,易于观察。
3.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在染色过程中被染色剂染成绿色或蓝色,便于观察。
六、实验总结本次洋葱切片染色实验成功制作了洋葱切片,并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微生物制片显微观察及检测技术
微生物制片显微观察及检测技术微生物是一类不能看见的生物体,它们很小、很微弱。
为了观察和检测微生物,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显微观察和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微生物制片技术及显微观察和检测技术。
微生物制片技术主要是将微生物样本制备成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
常用的制片技术包括固定、包埋和切片。
固定是将微生物样本中的细胞或细菌固定在载玻片上,常用的方法有热固定、酒精固定和甲醛固定等。
包埋是将固定的微生物样本包裹在固体介质中,通常用于切片前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冰冻包埋和石蜡包埋。
切片是将包埋的微生物样本切成薄片,常用的方法有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
显微观察技术是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样本的细节和特征。
常用的显微观察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线通过样本并经过透镜放大观察,主要适用于观察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较大的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束通过样本并经过电磁透镜放大观察,主要适用于观察细菌、病毒等较小的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扫描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表面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适用于内部观察。
检测技术是用于检测微生物样本中的特定组分或特定物质。
常用的检测技术有免疫荧光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等。
免疫荧光检测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来检测微生物样本。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微生物样本。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是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来扩增微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基因片段,通过电泳分析来检测扩增产物。
除了上述的微生物制片技术、显微观察和检测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观察和检测的效果。
例如,染色技术可以通过染色一些特定物质来突出显示微生物样本中的细节和结构。
常用的染色技术有普鲁士蓝染色、格拉姆染色和伊汀染色等。
荧光标记技术可以通过标记荧光染料来突出显示微生物样本中的特定组分。
微生物检验技术项目七微生物染色及显微形态观察技术
二、染色技术
【报告内容】 1.简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简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及保养方法; 3.分别绘出你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下观察到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状态,包括在三 种情况下视野中的变化,同时注明物镜放大倍数和 总放大率。
二、染色技术
任务7-2细菌的染色及形态结构观察
Thank you
二、染色技术
任务7-3 酵母菌、霉菌的染色及形态结构观察
7-3-1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任务验收标准】 1.了解自然存在的酵母菌及其形态结构、出芽生殖方式 2.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二、染色技术
【任务完成条件】 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热带假丝 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斜面菌种; 2.PDA培养基 3. 0.05%美蓝染色液(以pH 6.0的0.02mol/L磷酸缓冲 液配制)、碘液、0.04%的中性红染色液; 4.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盖玻片、接种环等。
二、染色技术
【工作任务】 1.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 以小组为单位制取菌悬液,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酵母菌 的活体染色观察及死亡率的测定。 2.观察自然状态的酵母菌 以小组为单位培养酵母菌,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观察任 务。
二、染色技术
【工作任务】 1.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 以小组为单位制取菌悬液,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酵母菌的活 体染色观察及死亡率的测定。 2.观察自然状态的酵母菌 以小组为单位培养酵母菌,每位学生独立完成观察任务。
二、染色技术
【工作任务】 1.细菌荚膜染色制片的制作及观察; 2.细菌芽孢染色制片的制作及观察。
二、染色技术
【任务指导】 (一)细菌的荚膜染色 1.负染色法 2.湿墨水法 3.干墨水法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植物制片的一般染色方法。
2、学会并掌握常用显微化学鉴定法,即细胞壁化学组成及细胞内主要后含物性质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和用品1、自备材料:植物叶片、芹菜叶柄、土豆块茎、花生种子等等,解剖器、剃刀或双面刀片。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蒸馏水、染色缸;%番红、% 固绿或1%苯胺蓝等染液、中性树胶、二甲苯、酒精、碘—氯化锌、盐酸—间苯三酚、苏丹Ⅲ、碘—碘化钾、10%氯化铁、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1、植物制片的染色方法2、常用显微化学鉴定法四、实验方法1、植物制片的染色方法用徒手切片法切得的薄片,如果仅仅是为了临时观察,制成临时装片即可,这种临时制片不能长久保存,只能作临时观察之用,又由于没经过染色,结构显示的也不够清晰。
为了求得更清晰地显示其细微结构及化学成分,并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进一步染色及其它处理以至封片,从而可制成半永久或永久制片。
常用的染色方法是番红—苯胺蓝(或固绿)二重染色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二:方法一:(1)将植物切片材料放入30%酒精中,5分钟后移入水中。
(2)用%番红水溶液染色12—24小时。
(3)倒去番红液,用清水冲洗数次后,再放回50%酒精中浸泡5分钟。
(4)将材料从50%酒精中转入70%酒精中脱色,直至硬木质化的细胞壁呈现红色,其它部分呈粉红色或近于无色时为止。
(5) 1%苯胺蓝(用70%酒精配制)对染2—5分钟。
若用%固绿对染,则仅需半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此步染色,要不时地在显微镜下检视,切忌染色过深,当木质化细胞壁呈红色,其它部分为淡蓝或淡绿色时,即可停止。
(6)用95%酒精冲去多余染液,再经无水酒精脱水5分钟。
(7)放入等量无水酒精与二甲苯溶液中及纯二甲苯中透明各3分钟。
(8)将切片材料移入载玻片上,在二甲苯未干时立即加一滴中性树胶封片,尔后将玻片平放,自然凉干或置于摄氏35度温箱中烘干。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和显微观察中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和显微观察中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一、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及显微观察中常见错误:1、玻片标本制作时常见的错误操作:①忘记了在载玻片上滴清水或其他液体;②液体滴得过多或过少;③选取的标本材料不合要求,制作后体积过大、厚薄不均;④标本材料采集位置不对或选取方法不正确,使得标本材料中的标本形态结构不典型或缺失,导致所要观察的标本无内容;⑤忘记了盖盖玻片或盖玻片放下的速度过快,造成气泡过多或过大;⑥染色时间过短着色效果差;⑦染色液未吸干,造成标本上染色液残留过多,影响了观察的果。
2、显微观察对光时常见的错误:①没有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或光圈没有全位对准通光孔;②没有避开周围人或物对光线的遮挡;③不是选择低倍物镜对光或物镜根本没有转到完全对准通光孔的位置;④不会根据周围光线的强弱正确选择反光镜的平凹面;⑤不敢大幅度转动反光镜来收集和反射光线等。
上述错误都会导致对光效果不佳从而导致观败。
3、显微观察中易犯的错误:①标本没有对准通光孔的中心位置或玻片标本上下面置反了,导致观察不到物像;②升降镜筒时尤其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动作幅度过大,错过了物像或压碎了玻片;③下降镜筒时眼睛不看着物镜,造成玻片损坏或镜头污染;④不会通过移动玻片标本的方法来寻找所要观察的物像或结构;⑤移动玻片标本时动作过大或过小。
二、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及显微观察中常见错误的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学习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和显微观察时,要把握要点,注意细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纠正错误:1、用显微镜观察对光时,必须确保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和目镜在同一条光线通路上,为此,在转动反光镜前一定要重点检查低倍物镜和较大光圈是否对准了通光孔,并及时纠正。
2、当周围光线较强时要选择反光镜平面采光,当周围光线较弱时应选择反光镜凹面采光。
3、对光完成后或在观察中不要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否则需重新对光。
4、观察时,标本一定要置于通光孔中央位置且玻片正面有标本的这面朝上,对于细小或外观染色较淡的标本应耐心调整,以确保其对准通光孔的中心。
微生物实验报告---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郑小煜201100140069生命科学学院生科3班同组者:赵莉、高瑞、刘梦迪2012年10月10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单染色。
2、学习3、初步认识细菌的显微形态特征。
4、学习并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了解革兰氏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1、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他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更能清楚的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2、油镜: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倍,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的光照度却很大。
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折射率相仿的镜油(通常用香柏油)。
且油镜分辨率很高,可达0.2微米左右。
3、通常采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原因在于微生物细胞在碱性、中性及酸性溶液中通常带负电荷,而染料电离后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很容易与细胞结合使其着色;当细胞处于碱性条件下所带正电荷增加时,可采用碱性染料染色。
4、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两种类型,这是由这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差异所决定的。
首先利用草酸铵结晶紫初染,所有细菌都会着上结晶紫的蓝紫色。
然后利用卢戈氏碘液作为媒染剂处理,由于碘与结晶紫形成碘-结晶紫复合物,增强了染料在菌体中的滞留能力。
之后用95%乙醇作为脱色剂进行处理时,两种细菌的脱色效果不同。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壁厚且脂质含量低,肽聚糖本身并不结合染料,但其所具有的网孔结构可以滞留碘-结晶紫复合物,现在一般认为乙醇处理可以使肽聚糖网孔收缩而使碘-结晶紫复合物滞留在细胞壁,菌体保持原有的蓝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低,壁薄且脂质含量高,乙醇处理时脂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原先滞留在细胞壁中的碘-结晶紫复合物容易被洗脱下来,菌体变为无色,用复染剂染色后又变为复染剂颜色。
生物显微技术-第二章-其他常用制片方法和特殊染色方法
❖ 注意事项
❖ 玻片的清洗:新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因此应用清洗液 或10%盐酸浸泡24h,然后再彻底清洗。用过的玻片 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min, 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必 要时再置95%乙醇中浸泡1h,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
❖ 缺点: ❖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 2、切取的组织不能过大,组织过大不容易冻
结或者组织冻结不均,影响切片及染色效果。 ❖ 3、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 4、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
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 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清晰。
(四)主要应用
❖ 1、用于有些水解酶的定位的组织化学方法以 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
主要部件: ①恒冷箱 ②样 品冷却系统 ③切片机 ④一 次性不锈钢刀片
LEICA CM1900型恒冷箱切片 机具有一个完全封闭式的恒 冷箱,工作时可24小时制冷, 使箱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0℃的工作状态,并具有自 动除霜的功能。此外,它还 具有一个独立的样品冷却系 统,使生物样品被迅速冷冻, 达到一定硬度后,即可切片。 样品的前进与后退,由恒冷 箱外的电动按钮控制。
(一)冷冻切片的种类
半导体冰冻切片机
低温恒冷箱冰冻切片法
二氧化碳冰冻切片法
甲醇循环制冷冰冻切片法等
这些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 许多年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也 逐步被淘汰了。当然有些技术,如低温恒冷 箱冰冻切片法,正在受到青睐。
❖ (二)冷冻切片的制作方法
低温恒冷箱冷冻切片制作法 冷冻箱内左边的冷冻台,温度可达-60℃左 右,冷冻箱的中间为一台切片机,工作间 的温度在0-30℃间可任意调节,并在箱面 上的荧屏显示出来。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第一节取样、制片、染色一、取样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判断准确,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一)对照品对照品粉末是检定供试品的参照物,其制备是显微鉴别的先决条件。
有经验者,可自取标本,鉴定后制作,或购买药材经品种基原鉴定。
还应注意有些药材的显微特征受生长年限及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对于供试品的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等也应当认真记录。
(二)供试品中药材原药材应注意基原、产地、规格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检定用样品。
(2)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一般药材100g-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g-10g;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
(3)将所取有代表性样品混合均匀,即为总样品量。
(4)前处理:将供试品捡净后,用量较小时,可以用乳体或小型电磨粉碎过《中国药典》6号筛(1.0μm-250μm)备用。
1、中成药(1)取样:从各批号的箱、包、瓶中随机取样,记录好厂家、批号,从各包装盒中任意取1丸,每批号不得少于3次。
各供试品留样保存,保存期限至少1年。
水丸无包衣时,可直接取2丸-3丸,乳钵中研成细粉后,取少量置裁玻片上,滴加规定的试液,搅拌均匀,使粘结的细胞、组织分离,再按粉末特征加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
水蜜丸或大蜜丸;可直接用刀片横向切开取一薄片,或用小钢铲取一小块(约15mg)放置在载玻片上制片观察。
(1)去包衣:中药片剂常见包衣为糖衣,隔离层常使用胶浆、糖浆和滑石粉。
水丸和糊丸等(挂)衣的材料有滑石、蔗糖、朱砂、雄黄、青黛、百草霜、礞石、赫石等。
可用刀片将包衣剥去,简单的办法也可将片剂或丸剂断为两半,直接取内心,粉碎进行观察。
(2)添加剂:为便于观察,可对中成药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做适当的前处理。
除去水溶性干扰物:将检品置于蒸馏水中研匀,离心处理,取沉淀物检查。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植物制片是植物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主要包括了样品的采集、处理、包埋和切片等步骤。
制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染色和显微化学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植物制片的一般步骤:1.采集样品:根据研究需要,采集符合实验要求的植物部件,如叶片、茎、花粉等。
2.处理样品:对采集到的植物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保持新鲜等。
3.包埋样品: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包埋,使用适宜的包埋剂,如石腊、低熔点石蜡等。
4. 切片样品:将包埋好的样品进行切片,使用微tome等工具进行切割,制备出适当厚度的切片。
一旦制片完成后,接下来需要进行染色和显微化学鉴定。
染色方法可以增强显微镜下的观察效果,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
1.常规染色方法: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使用苏丹精、碘红等生物染料,用于染色细胞壁、细胞核等常见组织结构。
常规染色方法可以提供植物组织的基本信息。
2.特殊染色方法:特殊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特定的组织结构或化学物质的染色。
如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木质部和木质纤维进行染色,使用布氏染色对淀粉进行染色等。
显微化学鉴定方法是通过对制片样品进行特定试剂处理,以便于观察和检测特定化学物质的存在与否。
常用的显微化学鉴定方法包括:1.反应性染色:使用生化试剂或化学试剂与组织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或沉淀。
如使用碘酸钾溶液对淀粉进行碘反应形成蓝色物质。
2.酶反应:通过加入适当的酶试剂,使显色底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显色产物。
如使用过氧化氢试剂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3.化学反应:使用特定化学试剂,对特定化学物质进行识别。
如使用铁氰化钾试剂对根际紧矿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蓝色的沉淀。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通过染色和试剂处理等手段,可以使植物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和可见,从而更好地研究和识别植物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功能。
这些方法对于植物科学研究和植物学教学有着重要价值。
微生物实验报告---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郑小煜201100140069生命科学学院生科3班同组者:赵莉、高瑞、刘梦迪2012年10月10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单染色。
2、学习3、初步认识细菌的显微形态特征。
4、学习并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了解革兰氏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1、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他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更能清楚的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2、油镜: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倍,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的光照度却很大。
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折射率相仿的镜油(通常用香柏油)。
且油镜分辨率很高,可达0.2微米左右。
3、通常采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原因在于微生物细胞在碱性、中性及酸性溶液中通常带负电荷,而染料电离后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很容易与细胞结合使其着色;当细胞处于碱性条件下所带正电荷增加时,可采用碱性染料染色。
4、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两种类型,这是由这两种细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差异所决定的。
首先利用草酸铵结晶紫初染,所有细菌都会着上结晶紫的蓝紫色。
然后利用卢戈氏碘液作为媒染剂处理,由于碘与结晶紫形成碘-结晶紫复合物,增强了染料在菌体中的滞留能力。
之后用95%乙醇作为脱色剂进行处理时,两种细菌的脱色效果不同。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壁厚且脂质含量低,肽聚糖本身并不结合染料,但其所具有的网孔结构可以滞留碘-结晶紫复合物,现在一般认为乙醇处理可以使肽聚糖网孔收缩而使碘-结晶紫复合物滞留在细胞壁,菌体保持原有的蓝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低,壁薄且脂质含量高,乙醇处理时脂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原先滞留在细胞壁中的碘-结晶紫复合物容易被洗脱下来,菌体变为无色,用复染剂染色后又变为复染剂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用光学显微 镜观察微生物 形态时,一般 遵循先低倍镜 观察,后高倍 镜观察,再油 镜观察 。
低倍镜操作方法
1.两眼从侧面注视 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调焦螺 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 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 相距2~3mm时停止; 2.左眼注视 (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调焦 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3. 再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 注意:粗调调焦螺旋只用于上调载物台,如观察 显微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有压碎载玻片、损坏物 镜的危险。因此,用细调焦螺旋调节视野使其更量水分,机体是无色透明的,与周围 背景没有明显的反差, 必须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
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微生物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 成。所以,微生物细胞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
注意:油镜的操作需要较强的关线,故需将光线 调至最强。 用10倍和/或40倍物镜为随后的高倍油镜(90倍 或100倍)选择合适的视野(油镜镜筒上通常刻有 H.I.OIL或OEL等标志)
油镜用后的处理: 第一遍: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 第二遍: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香柏油 溶于二甲苯)擦去头上残留的油迹; 第三遍: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 甲苯。
步骤9:酒精脱色至下滴液为无色,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步骤10:番红复染1分钟,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革兰氏染色图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红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紫色)
注意事项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如脱色过度,革
革兰氏染色图解
革兰氏染色试剂
步骤1:用蒸馏水滴瓶滴一小滴蒸馏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步骤2: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培养物于蒸馏水滴上
步骤3:用接种环将培养物涂布成一薄层
步骤4:风干
步骤5: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3-4次固定
步骤6:结晶紫染色1分钟
步骤7:用蒸馏轻轻冲洗玻片
步骤8:革兰氏碘液染色1分钟,再用蒸馏水轻轻冲洗
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离解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 在碱性溶液中离解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 细菌带负电荷多,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故用碱 性染料染色的较多。 微生物中细菌、致病菌是很小的生物体,必须通过染色的方 法,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并且还可以通过染色的方法鉴别 革兰氏染色特性,以及是否长有鞭毛、周毛、荚膜和芽孢等。
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革兰氏阴性菌;如
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误认为是革兰氏 阳性菌。因此必须 严格把握脱色时间。 2 .选用培养18-24小时菌龄的细菌为宜,若细菌太老, 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3.干净的玻片、热固定、每一步水洗要彻底并且吸干等 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食品微生物检验
规范操作基础培训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所微生物实验室 2010.05
主要内容:
§
1 § 2 § 3 § 4
§
§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培养基的制备 采样和取、制样 接种、分离纯化
5
6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
5.1
显微操作
显微镜是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精密 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 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 学显微镜。
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
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 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
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实验材料
1.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蜡笔等。 2.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蕃红染 液、石炭酸复红染液 3.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的测量单位: 微米(μm)
球菌
细菌的形态
杆菌
螺形菌
染色方法
(一)简单染色法
简单染色法又叫作普通染色法,只用一种 染料使细菌染上颜色,观察细菌的形态。
(二)复染色法
用两种或多种染料染细菌,目的是为了鉴别不同性 质的细菌,所以又叫鉴别染色法。主要的复染色法有革 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
(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
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脱色→水洗→复染→水洗 →干燥→观察
1.取培养物分别做涂片、干燥、固定,方法均与简单染 色的相同。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 3.加碘液媒染1min后水洗。 4.斜置载玻片,滴加95%乙醇脱色,至流出的乙醇不现 紫色 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 6.用吸水纸吸掉水滴,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低 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用油镜观察,注意细菌细胞 的颜色。
高倍镜操作方法
1.将低倍镜观察到的目标移动至视野中央; 2.将低倍镜镜头转换成高倍镜镜头。换用高倍 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 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3.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观看的物体数目变 少,但是体积变大。 注意:高倍镜观察时,光线需增强。
油镜操作方法
1.将高倍镜观察到的目标移动至视野中央; 2.将高倍镜镜头挪开,于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 3.将油镜镜头移动至视野,让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至 油晕不再扩大为止); 4.用微调焦螺旋调至清晰。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细菌的简单染色步骤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1.涂片
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 滴无菌蒸馏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待冷却后从 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在载玻 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干燥 涂片最好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有时为了使之干 得更快些,可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 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 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普通显微镜的保养
(1)观察完后,移去观察的载玻片标本。 (2)用过油镜的,应先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去, 再用擦镜纸蘸着二甲苯擦拭2—3次,最后再用擦 镜纸将二甲苯擦去。 (3)转动物镜转换器,放在低倍镜的位置。 (4)将镜身下降到最低位置,调节好镜台上标本移 动器的位置,罩上防尘套。 镜头清洁,只能用软而没有短绒毛的擦镜 纸 ,物镜的清洗,可选用不同的溶剂,如酒精、 丙酮和二甲苯等,其中最安全的是二甲苯。
3.固定 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 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钟,并不时 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过烫为宜(不超 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染色 在涂片薄膜上滴加染色液(石炭酸复红、草酸铵结 晶紫或美蓝任选一种)一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 色约1min。 5.水洗 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 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6.干燥 用吸水纸吸去涂片边缘的水珠,置于室温下自然 干燥。用吸水纸时切勿将菌体擦掉。 7.镜检
鞭毛
化学组成:
鞭毛蛋白 功能: 运动器官
与致病有关
鉴定分类细菌
荚膜
化学组成:
多糖或多肽 功能: 抗吞噬作用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芽孢
脱水而成,为细菌休眠形式
功能与医学上意义: 对外界的抵抗力增加 可发芽成繁殖体有致病性 有鉴别作用 应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效果的指标
菌毛
化学组成: 菌毛蛋白 种类与功能: 普通菌毛—与致病有关 性菌毛—与遗传变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