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简述
(2)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患者;
(3)合用其他耳、肾毒性药物(利尿药、氨基糖苷类 抗菌药物)的患者。
30
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 首次监测血药浓度:宜同时监测血药峰、谷浓度 之后如需连续监测:可仅监测谷浓度
(IDSA《MRSA指南》指出主要监测血药谷浓度)
=(140-年龄)*体重(kg)*1.234/(血肌酐值)
当血肌酐单位为mg/dL,K=72: 肌酐清除率(mL/min)=(140-年龄)*体重(kg)/(血肌酐值×72)
=(140-年龄)*体重(kg)*0.0139/(血肌酐值)
女性患者上述计算结果再乘以0.85; 肥胖患者需要把体重换算为理想体重进行计算。
◆ 治疗浓度范围:谷浓度10~20 mg·L-1
◆ 3-4个维持剂量:在下一次给药前采集血样,监测 血清谷浓度
◆ 透析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宜在透析结束后 6h进行
31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
◆ 肾损害 ◆ 耳毒性 ◆ 红人综合征 ◆ 其他
32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
◆ 肾损害
间质性肾炎(变态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毒性 肾功能损害
27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调整
表l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间歇推荐
肾功能不全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肌酐清除率 /mL·min
≥50 20~50 10~19
<10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间歇性血液透析 血液滤过
1g,q12h 0.5g,q12~24h 0.5g,q24~48h
O.5g,q48~96h
一般4~7d给 药lg,并结 合血药浓度 调整给药方 案
一般q24~ 48h给药 0.5g,并 结合血药 浓凋整给 药方案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β一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
在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R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2],它的产生对临床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规范并优化VRE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与《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1。
一、相关概念1.肠球菌(enteroeoccus):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多数菌种为短链状排列,一般无芽胞、尢荚膜,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值4.7~7.6。
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炎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达21.0%~27.5%[3]。
在分离的肠球菌菌种分布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屎肠球菌。
2.天然耐药(natural resistance):天然耐药又称固有性耐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通常由染色体基因决定,并会子代相传。
肠球菌与其他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相比,具有更强的天然耐药性,存在对头孢菌素类、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3.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改变代谢途径,使其自身具有抵抗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继而代代相传。
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
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万古霉素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生素,是第一个临床应用的糖肽类抗生素, 也是糖肽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
广泛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
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患者,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那么,该如何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万古霉素的剂量呢?现转载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如下,供参考:万古霉素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发挥药效的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T>MIC 值%时间段,是衡量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杀菌活性的主要药效动力学参数,也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参数。
一般情况下,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万古霉素常规推荐剂量是2g/ 天,每12h 1g。
美国感染病协会MRSA 指南推荐的给药剂量为每次15-2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每8-12 h 给药1 次,单次剂量不超过2g,日剂量一般不超过4g。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首剂负荷剂量有助于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有效治疗疾病,推荐负荷剂量为25-3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
万古霉素输注过快可发生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输注速率应维持在10-15mg/min(1000 mg 输注时间应>1 h)。
如因输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出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风险较高,可延长输注时间至2 h,或采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胺药。
一、负荷剂量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肾毒性和耳毒性,且体内基本不代谢,给药剂量的90%以原形经肾脏清除。
因此调整剂量时主要考虑老人、儿童、接受血液透析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
对于此类特殊人群,通常推荐负荷剂量为20-25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维持剂量1. 肾功能减退患者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学会(BSAC) 进行了一项剂量调整研究,并推荐按照表1 调整万古霉素剂量。
注:* 为最大允许剂量。
应根据患者体质量、感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治疗反应决定实际使用剂量肾功能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评估,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 的Cockcroft—Gault 公式:Ccr(mL/min)=(140 一年龄)×体质量(kg)/(血肌酐值×K)。
最新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一)万古霉素作为第一个问世的糖肽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万古霉素上市50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认识的深化,感染人群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异认知的加深,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化地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表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重症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再次共同讨论起草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为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的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一、肾功能正常患者的推荐剂量(一)一般原则万古霉素常规推荐剂量是每天2g,每12 h1 g,可按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适量增减。根据2011年美国感染病协会MRSA指南推荐,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每次15~2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每8~12 h给药1次。单次剂量不超过2 g,日剂量一般不超过4 g。高剂量给药时应监测肾功能和血药浓度。为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如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万古霉素的输注速率应维持在10~15mg/min(1000 mg输注时间应>1 h)。如因输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出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风险较高,可延长输注时间至2 h,或采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胺药。肥胖患者因需要剂量更大,输注时间应维持在2~3 h。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 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感染及重症感染患者,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 mg/L。(二)负荷剂量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首剂负荷剂量有助于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有效治疗疾病。适用人群: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患者。负荷剂量:25~30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三)万古霉素在各系统感染中的使用及疗程1、呼吸系统感染:万古霉素在呼吸系统感染中主要用于MRSA、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等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治疗。美国相关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呼吸机)获得性肺炎及医疗护理机构相关肺炎中检出率均>40%,社区获得性肺炎为25.5%。美国医疗护理机构相关肺炎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6.8%,中国台湾医院(呼吸机)获得性肺炎中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3%。美国社区获得性肺炎中MRSA检出率较低,为所有病原菌的2.4%,但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60%。我国PNSP发生率儿童高于成人,2010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CHINET)数据显示,在儿童及成人中检出率分别为29.7%和7.7%,较2009年有所上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在呼吸道感染中所占比例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极少引起呼吸道感染。疗程:对于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MRSA 肺炎,推荐疗程为7~21 d,具体疗程依据感染程度和治疗反应决定。2、血流感染:CHINET和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数据显示,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所有致病菌的54%~64%。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等。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已成为医院内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疗程: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成年患者推荐疗程至少为2周;复杂性血流感染患者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建议疗程4~6周。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定义为患者细菌血培养结果阳性,但无心内膜炎,无植入假体.治疗2~4 d后血培养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 h内热退,无迁移性感染灶。复杂性血流感染则定义为血培养阳性,且不符合上述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标准。治疗评估时机:由于MRSA的中位清除时间为7~9 d,对于持续存在血流感染的患者,多数专家建议治疗7 d时依据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微生物学结果如药物敏感等评估药效,并决定是否更换治疗方案.3、心血管系统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因疾病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状态。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通常为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原体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其他病原菌少见;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起搏器或除颤器感染、化脓性心包炎、心室辅助装置相关感染等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常见。早发型(术后2个月以内)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感染病原体为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晚发型(术后2个月以后)常见病原体则为表皮葡萄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疗程: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万古霉素的推荐疗程至少6周。注意:①通常需要联合治疗;②起搏器或除颤器感染患者必须去除装置;③对于心室辅助装置相关性感染者,建议对血液、伤口、导线、埋藏部位及泵尽可能做细菌培养;④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社区获得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其中肺炎链球菌包括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医院获得性脑膜炎,尤其是颅脑手术后有脑室引流、脑部医用装置者,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疗程:MRSA脑膜炎推荐疗程至少2周;脑脓肿、硬膜下积脓和硬脊膜下脓肿、细菌性海绵窦或静脉窦栓塞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推荐疗程4~6周,根据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和病原学检测指标决定是否停药。注意:中枢神经系统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可选用万古霉素单用或联合利福平。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或耐药的B组链球菌感染患者,及氨苄西林耐药或青霉素过敏的肠球菌感染患者,可选用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常规剂量静脉给药,在血脑屏障存在炎性反应时,其脑脊液浓度为6.4~11.1 mg/L时,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少数情况全身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予万古霉素5~20 mg,每日1次脑室给药。如单用效果不佳,可联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剂量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连续、大剂量地静脉持续应用万古霉素,即初始剂量15 mg/kg,之后以50~60 mg·kg-1·d-1持续静脉滴注。5.中性粒细胞(ANC)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性治疗:ANC缺乏是指ANC<0.5×109/L,或预期之后48 hANC<0.5×109/L的患者。万古霉素治疗指征: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其他严重脓毒症证据;②血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不必等待最终鉴定和敏感性检测结果;③MRSA或PRSP定植;④严重黏膜炎,尤其是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者;⑤胸部X线片确诊的肺炎;⑥临床疑有严重导管相关感染(如经导管输液时发冷或寒颤和导管出入部位周围蜂窝织炎);⑦皮肤或软组织感染。疗程:应持续用于整个ANC缺乏期间,直至ANC≥0.5×10 9/L;如临床需要,用药时间可再延长。如未发现临床或革兰阳性菌感染证据时应于给药2 d后停用。6.其他复杂感染及外科预防:骨关节感染。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MRSA骨髓炎患者推荐疗程为至少8周,部分专家建议联合口服用药继续治疗1~3个月。成人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并行关节引流,推荐疗程为3~4周。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常见细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如深部软组织感染、手术或外伤伤口感染、大脓肿、蜂窝织炎、感染的溃疡或烧伤等)可考虑万古霉素治疗,推荐疗程为3~4周。艰难梭菌感染(CDI)。定义为患者每日排不成形粪便3次或以上,且粪便检测艰难梭菌毒素阳性或培养产毒素艰难梭菌阳性;或结肠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假膜性肠炎。CDI的初始治疗首选甲硝唑,但重症患者可首选万古霉素口服,125 mg/次,每日4次,疗程10~14 d。严重复杂的CDI推荐万古霉素口服给药(若发生肠梗阻也可直肠给药),单用或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剂量为每次500 mg,每日4次,口服,或500 m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6 h1次保留灌肠。CDI首次复发治疗方案通常与初次发作相同,治疗第2次或以后的CDI复发可选用万古霉素。外科预防。MRSA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整形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所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考虑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推荐于术前1~2 h预防应用万古霉素1.0 g,或根据体质量计算剂量(15~20 mg/kg)。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二)二、特殊人群的推荐剂量(一)负荷剂量对于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感染患者、儿科重症感染患者心一等特殊人群,推荐负荷剂量为20~25 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并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二)维持剂量1.肾功能减退患者: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给药剂量的90%以原形经肾脏清除。肾功能正常时万古霉素t1/2β为4~6 h;儿童万古霉素t1/2β为5~11 h,早产儿为4.3~21.6 h;肾功能减退者,万古霉素t1/2β延长,无尿患者万古霉素平均t1/2β为7.5 d,但有个别报道长达17.8~19.8 d。因此,肾功能减退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前需评估肾功能,并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见表1。在新生儿口81、儿童ICU患者、肥胖者、重症患者等人群中的研究均证实,对于部分患者(34%~78%)而言,沿用的万古霉素剂量无法使其达到指南推荐的理想血药谷浓度(10~20 mg/L),提示在这些人群中,需要调整剂量。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学会(BSAC)进行了一项剂量调整研究,并证实按照表1所推荐的万古霉素剂量,可有71%的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 mg/L之间,而沿用的万古霉素剂量仅22%达到该浓度,曲线下面积(AUC)/MIC比值≥400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升至87%。肾功能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评估,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的Cockcroft-Gault公式:Ccr(mL/min)=(140-年龄)×体质量(kg)/(血肌酐值×K)。当血清肌酐(Scr)单位为mmol/L时,K=0.81;当Scr单位为mg/dL时,K=72。女性患者上述计算结果再乘以0.85;肥胖患者需要把体质量换算为理想体质量进行计算。这个公式并不适用于高龄(80~90岁)、低龄、过胖、过瘦及截瘫的患者。老年患者应计算24 h肾小球滤过率(GFR);儿童患者则应用Shwartz公式评估肾功能。Shwartz公式:GFR(mL••min-1•1.73m-2)=0.55×L/Scr[L为身高cm,Scr为血清肌酐(mg/dl)]。透析患者的万古霉素使用剂量应征求肾内科和(或)感染专科医师的会诊意见进行调整。低通量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清除很少,给药剂量为15~20 mg/kg,每周1次;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约30%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负荷剂量15~20mg/kg,每次透析结束后给予500 mg维持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如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的清除要远高于普通透析,如连续12 h持续静崩卜静脉血液透析可以清除55%,给药剂量为15~20mg/kg,每24 h追加500 mg或每48 h追加1500 mg维持。由于血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透析剂量、透析器膜的特性存在差异,药物浓度监测是指导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及调整剂量的主要方法,尽量使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 mg/L以上。腹膜透析患者因全身感染需静脉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时,给药剂量为每天500 mg。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由革兰阳性球菌导致的腹膜相关性感染时,腹腔给药剂量一般为15~30 mg/kg(间断给药方式);负荷剂量1000 mg/L,维持剂量25 mg/L(持续给药方式)。用药频率均为每5~7 d 1次。具体剂量调整应根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残肾功能决定。2.儿童:推荐万古霉素的治疗剂量是15 mg/kg,每6 h 1次,静脉滴注。肾功能正常患儿万古霉素每日剂量必须分次使用,最佳药代动力学监测参数是其谷浓度,在分次用药至第4次给药前测定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最佳值应达到15~20 mg/L,此时AUC/MIC常可达到400,药物组织穿透力和临床预后均可能明显改善。3.老年患者:65岁以上患者,在万古霉素用药前应评估肾功能,并根据肾功能结果给予合适剂量。有条件者应在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监测,据此调整剂量。三、维持剂量的调整(一)基于血药谷浓度的调整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是指导剂量调整最关键和最实用的方法,应在第5次给药前,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既往推荐的万古霉素维持治疗血药谷浓度在5~10 mg/L,但近年来国际上所有的指南和共识均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 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及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 mg/L,因剂量不足易导致侵袭性MRSA感染,如血流感染或重症肺炎治疗失败率升高,而更高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可显著改善预后;另外,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过低(<10 mg/L)易诱导耐药。美国感染病协会和美国医院药师学会仅对以下人群推荐进行血药谷浓度监测:①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其血药谷浓度在15~20 mg/L,并且推荐疗程较长的患者;②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新生儿等特殊群体;③联合使用其他耳、肾不良反应药物的患者。(二)基于万古霉素MIC的治疗指导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公布的万古霉素药物敏感试验敏感折点为MIC ≤2 mg/L。对于大部分肾功能正常患者而言,当MIC≤1 mg/L时,给予万古霉素15~20 mg/kg每8~12 h 1次,可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获得较好治疗效果;1 mg/L<M1C≤2 mg/L,根据患者临床治疗反应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若MIC>2 mg/L 且临床治疗反应不佳,则采用替代治疗。四、结语本共识以国际多项万古霉素指南和使用剂量的研究证据为基础,以完善我国不同人群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目的,经由各领域的专家多次会议讨论,几易其稿而成。共识通过汇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出席专家的临床用药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万古霉素临床给药剂量进行了总结及推荐:明确万古霉素的临床用药原则、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标准给药剂量、强调万古霉素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及剂量调整,并指导特殊人群的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一、万古霉素的基本情况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多种细菌有效。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万古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1)由敏感菌株引起的败血症、菌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2)难治性或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3)手术后预防性使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其他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2. 用法用量万古霉素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一般而言,万古霉素静滴速度为1g/h,每日剂量为12g,分24次给药。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疗效。
3. 疗程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感染类型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
通常,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皮肤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等治疗疗程不少于1周。
4.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2)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积累导致毒性反应;(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可能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药物联用;(4)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肌肉酸痛等,及时处理。
三、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1. 过敏反应万古霉素可能导致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肾上腺素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2. 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可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氮质血症等。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万古霉素-评价标准
万古霉素-评价标准(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万古霉素评价标准一、万古霉素注射液抗菌谱: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通常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芽孢杆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乳杆菌、厌氧球菌和部分放线菌、棒状杆菌、乳酸杆菌和李斯特菌常对万古霉素敏感;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二、万古霉素注射液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三、给药时机:在第一次给予抗菌药治疗前留取标本送培养者为时机正确,反之错误。
卫办医政发〔2012〕32号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四、万古霉素注射液用法用量:成人:2g/天,500mg q6h 或 1gq12h;儿童:40mg/kg/天,分2-4次静滴;新生儿:10-15mg/kg,出生1周内,q12h,出生1周到1月,q8h;老年患者剂量减半使用:500 mg q12h 或 1g qd 。
肾功能损害患者:每天剂量应适当减少轻度20~50 ,q12~24h1g,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给药,并结合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中度10~19 ,q24~48h重度<10 ,q48~96h溶媒:在本品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 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五、万古霉素注射液疗程普通患者:小于2周,预防性使用仅限2次MRSA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成年患者应给与至少2周复杂性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血培养阳性,不符合非复杂性血流感染的标准),依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建议疗程4-6周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年患者推荐6周万古霉素静注治疗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至少6周六、万古霉素注射液配伍禁忌目前己明确本品与氨茶碱,5-氟尿嘧啶混合后可引起外观改变,时间延长药物效价可显着降低。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万古霉素(vancomycin)已问世半个多世纪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该药的认识也日益加深。
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
众所周知,万古霉素至今依然是治疗MRS的首选药物。
但是如何规范合理地应用万古霉素,如何用新近获得的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治疗,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此,由《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起,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和各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起草和制定《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本共识共包括药学、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及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药学部分主要阐述了本品药学特点、注射用溶液配制、配制各溶液稳定性、药物PK/PD、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抗菌作用与药敏检测部分介绍了本品抗菌作用机制、药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折点改变及其影响以及当前细菌敏感检测状况;临床应用部分包括在呼吸、血液、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感染,心内膜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在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及儿童患者在以上各系统感染中应用方法与经验。
药学药学特点美国礼来公司1956年天然产品筛选计划从印度尼西亚婆罗州土壤中发现了一种新放线菌“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其杀菌活性强,几乎可杀灭所有葡萄球菌,且基本不诱导耐药。
该活性成分最初命名为化合物05865,后定名为万古霉素。
1958年美国FDA 批准了其临床使用。
1 化学结构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为C66N75C12N9024,分子质量为148 5.74。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3~5酸性环境中本品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剂量掌控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剂量掌控在临床应用中,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等。
然而,由于万古霉素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等,因此,合理掌控万古霉素的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万古霉素的使用已经历经数十年的时间,临床医生对其药理特性、疗效和副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我国专家针对万古霉素的剂量掌控达成了一致共识,以指导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推荐给药剂量为1520mg/kg,每68小时给药一次。
在给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状况、感染严重程度以及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负荷剂量给药,以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再次,万古霉素的治疗疗程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疗效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疗程为714天。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听力、血压等指标,以及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听力下降等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儿童患者,万古霉素的剂量应根据体重进行调整,推荐剂量为10mg/kg,每68小时给药一次。
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儿童患者的肾功能、听力等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我国专家共识对万古霉素的剂量掌控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确保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给药,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逻辑思维方面,我注重文章的条理性和连贯性,确保每一篇文章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例证来支持我的观点。
我相信,只有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深度。
我也注重思想深度的挖掘。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剂量
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的剂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深知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感染。
然而,关于万古霉素的剂量,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制定了中国专家共识,以帮助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我们需要了解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万古霉素在体内的吸收主要发生在胃肠道,且吸收率受到食物的影响。
因此,在给患者用药时,应尽量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提高吸收率。
万古霉素在体内的分布广泛,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考虑增加剂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万古霉素的剂量会有所不同。
对于成年患者,推荐剂量为1520毫克/千克,每6小时一次。
对于儿童患者,剂量可根据体重进行调整,每公斤体重给予10毫克,每6小时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万古霉素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00毫克/日。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需关注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然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剂量调整。
肌酐清除率在3059毫升/分钟的患者,万古霉素剂量应减半;肌酐清除率小于30毫升/分钟的患者,应进一步减量。
万古霉素的使用还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万古霉素与某些利尿剂合用时,可增加低钾血症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医生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中国专家共识中,我们还对万古霉素的疗程进行了讨论。
一般来说,万古霉素的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来决定。
对于严重感染,疗程通常为14天。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治疗严重感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合理掌握万古霉素的剂量,关注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确保疗效和降低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能帮助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中国专家共识:合理使用万古霉素
中国专家共识: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治疗专家,我深知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关于万古霉素的使用经验。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近年来,由于多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万古霉素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治疗多种感染的重要选择。
然而,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万古霉素的不良反应较多。
常见的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听力下降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
万古霉素的耐药问题也日益凸显。
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万古霉素的疗效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在选用万古霉素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感染菌群、耐药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那么,如何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呢?我们需要严格把握万古霉素的适应症。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革兰阳性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对于其他类型的感染,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其他抗生素。
我们需要合理选用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
万古霉素可以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
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给药方式,可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口服给药则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
在选用给药方式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我们需要注意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
万古霉素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过大或过小的剂量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适时调整剂量。
我们需要加强万古霉素使用的监测。
万古霉素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生理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等。
一旦发现异常,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名抗生素治疗专家,我们有责任确保万古霉素的安全、有效使用,为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分享,能为大家在使用万古霉素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主要内容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主要内容概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务之急。
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自1958 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全球仅发现9 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保护好这一有效的老药,使之对临床抗菌治疗的贡献更加持久、长远,处方点评工作组结合最近的指南共识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万古霉素点评指南,旨在通过点评,发现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
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分子量为1486。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 3~5 酸性环境中稳定,其万古霉素B 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末,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口服几乎不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
蛋白结合率范围为30%~55%。
除脑脊液外在各种体液中均广泛分布,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水等。
据报道脑膜没有炎症时,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为0~4 mg/L,而有炎症时浓度可达到6.4~11.1 mg/L。
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90% 以原型经肾消除,肾清除率为1.09~1.37 mL/kg/min,相当于所给剂量90% 在给药后24 h 内从尿中排出。
正常肾功能时万古霉素消除半衰期为4~6 h,儿童消除半衰期为5~11 h。
普通血透不能清除万古霉素,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连续4 h 透析可以清除10%~60%,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万古霉素,如连续12 h 持续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可以清除55%。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
万古霉素的合理应用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全军血液病中心
白海
主要内容
1.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2. 万古霉素药物特点及总体剂量原则
3. 万古霉素在不同科室的剂量与疗程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危害1
药物危害事件增加
中国数据2 • 中国人均年消费抗菌药物约138g,
推荐疗程7-21天*
*具体疗程依据感染程度和治疗反应决定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组.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2; 30(11):641-648.
呼吸系统
血流
心血管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ANC伴发热
其他复杂感染及外科预防
万古霉素在MRS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 革兰阳性菌,约占所有致病菌的54%-64%
张永信.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上海医药 2012; 33(12):9-11.
常见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
感染类型 一般疗程 特殊情况
败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 肺脓肿、吸入性肺炎 脓胸 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 前列腺炎
体温平稳后7-10d
敏感菌感染者4-6周,余6-8周 流脑5-7d;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10d 肺炎球菌脑膜炎退热后继续用药10-14d 革兰阴性菌脑膜炎>4周 7-10d 至少10-14d 至少1-2月 至少 2-4周,或至脓腔闭合 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3-5d 2-4周 急性前列腺炎至少14d 慢性前列腺炎6-12周
*Logistic回归分析及趋势性x 检验 韦莉萍, 桂希恩, 杨自成等. 医院内真菌深部感染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1):28-30.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万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万古霉素的认识,规范其使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本文旨在总结万古霉素的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用药指导。
本文也关注万古霉素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及特殊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中的应用,以期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我们希望通过《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能够为我国的临床医师提供一份全面、权威、实用的万古霉素应用指南,推动我国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的提升,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二、万古霉素的药理作用与药代动力学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它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肠球菌属等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在临床中成为治疗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万古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经肾脏排泄。
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5%,但可因肾功能受损而增加。
肾功能正常者,单次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呈双相曲线下降,半衰期约为6小时。
肾功能受损时,半衰期可延长至40~100小时。
万古霉素在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由于万古霉素具有显著的后效应,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并非决定其疗效的唯一因素,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组织穿透性以及细菌的敏感性等因素也至关重要。
因此,在制定给药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肾功能、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以及病原菌的敏感性等因素。
三、关于万古霉素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
万古霉素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自1958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全球仅发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浆内RNA合成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1.药物配伍禁忌根据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在pH3~5环境下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并输注,包括下列药物: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
2.相互作用根据说明书,万古霉素与下列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若必须合并用药时应慎重给药,详见表2。
表2 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名称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机理及危险因素全身麻醉药:硫喷妥钠等同时给药时可出现红斑、组胺样潮红、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在全身麻醉开始前1小时停止静滴本药机理:全身麻醉有致过敏释放组胺的作用,本品也有释放组胺作用,但其相互作用机理不明有耳肾毒性的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铂抗肿瘤药物等可引起肾功能,听觉的损害及加重,所以应避免联用,若必须合并用药应慎重给药机理:两种药均具有耳肾毒性,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年人及长期用药患者有肾毒性药物:两性霉素B 环孢菌素可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及加重,所以应避免联用,若必须合并用药应慎重给药机理:两种药均具有肾毒性,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年人及长期用药患者。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
万古霉素在中国:专家共识剂量在中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只有在其他抗生素无效或禁忌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患者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肾功能状况,计算其适当的万古霉素剂量。
这是因为万古霉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更应注意个体化剂量的调整,以避免过量或不足。
第三,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前,应进行基线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肾功能。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肾毒性反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严重后果。
第四,在使用万古霉素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听力状况,以便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听力损失。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医生在开具万古霉素处方时,应告知患者其潜在的副作用,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以降低副作用风险。
医生应积极参与研究和分享万古霉素使用的经验和教训,以不断提高我国万古霉素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古霉素在中国医生和专家的共识剂量下,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治疗手段。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医生需遵循严格的原则和指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这份专家共识,我们期待万古霉素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和安全和有效。
在我国,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
然而,由于其具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如肾毒性和听力损失,医生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
为此,中国医生和专家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万古霉素使用的专家共识剂量,以指导临床实践。
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责任重大。
每一次开出处方,我都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确保万古霉素是治疗他们当前感染的最佳选择。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一.概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务之急。
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自1958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全球仅发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保护好这一有效的老药,使之对临床抗菌治疗的贡献更加持久、长远,处方点评工作组结合最近的指南共识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万古霉素点评指南,旨在通过点评,发现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
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分子量为1486。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 3~5酸性环境中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末,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口服几乎不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
蛋白结合率范围为30~55%。
除脑脊液外在各种体液中均广泛分布,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水等。
据报道脑膜没有炎症时,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为0~4mg/L,而有炎症时浓度可达到~L。
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90%以原型经肾消除,肾清除率为~kg/min,相当于所给剂量90%在给药后24h内从尿中排出。
正常肾功能时万古霉素消除半衰期为4~6h,儿童消除半衰期为5~11h。
普通血透不能清除万古霉素,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连续4h透析可以清除10~60%,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万古霉素,如连续12h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可以清除55%。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浆内RNA合成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全球面临的感染性疾病挑战日益严重,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不仅在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而且在防控上也存在诸多困难。
鉴于此,本文旨在汇总国内外关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专家共识,以期为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认识,加强防控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最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概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肠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性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困难。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特别是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和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VREfa)的增多,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等。
感染部位多样,包括泌尿道、呼吸道、伤口、血液等。
VRE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肠球菌感染相似,但治疗更为棘手。
VRE感染的治疗选择有限,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包括使用替代抗生素、联合用药、调整治疗方案等。
由于耐药性的存在,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容易引发二重感染。
为了有效防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需要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对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也是防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临床问题,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一.概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务之急。
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自1958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全球仅发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保护好这一有效的老药,使之对临床抗菌治疗的贡献更加持久、长远,处方点评工作组结合最近的指南共识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万古霉素点评指南,旨在通过点评,发现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
万古霉素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结构复杂,含有一个七肽核心分子式,分子量为1486。
现临床应用为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盐酸万古霉素,在pH 3~5酸性环境中稳定,其万古霉素B含量不低于95%,发酵中其他杂质<4%,为乳白色冻干粉末,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万古霉素口服几乎不吸收,生物利用度可忽略不计。
蛋白结合率范围为30~55%。
除脑脊液外在各种体液中均广泛分布,包括胸腔液、心包液、腹水等。
据报道脑膜没有炎症时,脑脊液中万古霉素的浓度为0~4mg/L,而有炎症时浓度可达到~L。
万古霉素体内基本不代谢,90%以原型经肾消除,肾清除率为~kg/min,相当于所给剂量90%在给药后24h内从尿中排出。
正常肾功能时万古霉素消除半衰期为4~6h,儿童消除半衰期为5~11h。
普通血透不能清除万古霉素,但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连续4h透析可以清除10~60%,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万古霉素,如连续12h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可以清除55%。
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不需常规监测
• 目前推荐应用大剂量万古霉素来维持其血清谷浓度在
适
15-20 mg/L的患者并且长疗程患者
应
• 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患者
症 • 合用其他耳、肾毒性药物的患者
• 首次监测血药浓度:宜同时监测血药峰、谷浓度 • 之后如需连续监测:可仅监测谷浓度 • 3-4个维持剂量后:在下一次给药前采集血清谷浓度血样 • 透析患者:血药浓度监测宜在透析结束后6 h进行 • 治疗浓度范围:谷浓度5~10 mg/L;峰浓度 20~40 mg/L • 可能的中毒浓度为谷浓度>10 mg/L,峰浓度>50 mg/L • 现有证据不支持通过监测万古霉素峰浓度来降低肾毒性发生率
• 血谷浓度过低(<10mg/L)与万古中介出现有关 • MIC<1mg/L时,1g,Q12h可达AUC0-24/MIC>400, 细菌清除 • MIC>2mg/L时,难以达到AUC0-24/MIC>400, 建议换药
3 万微古生物霉学素及专药家敏共识
1 共识背景及概述
2 药理学及血药监测
3 微生物学及药敏
细菌清除) • 现临床应用的是高效液相层析技术纯化产品
– 万古霉素β含量不低于95% ,发酵中其他杂志<4%,为乳白色冻干粉针, 溶解后为透明溶液。
输注速率 5 mg/mL静脉输注至少滴注1h,或最大输注速率应<10mg/min
稳定性
室温(1至30℃)下保存,配制后的溶液应尽早使用,若必须保存,则 可保存于室温、冰箱内,在24小时内使用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8): e561-573. 具备2项危险因素者经验性抗MRSA治疗的指征更强
三、PRSP
• 住院(包括住ICU)的重症CAP患者
治
• 如果存在PRSP风险(如发病前3个月内用过抗生素)
疗
指
• 对β内酰胺类严重过敏者
• hVRSA 是指亲代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含有对万古霉素中介甚至完 全耐药的亚克隆,出现频率为10-6或以上,可用万古霉素选择平板筛选 出来,并且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连续培养9 d以上耐药性保持稳定 。
• hVRSA 是在万古霉素药物平板上反复筛选出来的亚克隆,存在体外诱 导的因素, 大部分hVRSA 是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的,其临床意义仍不 明确。
机理及危险因素
机理:全身麻醉有致过敏释放 组胺的作用,本品也有释放 组胺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 机理不明
有肾毒性和 耳毒性的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 含铂抗肿瘤药物 顺氯氨铂等
可引起肾功能、听觉的损害及加重, 所以应避免连用,若必须合并用药 应慎重给药
机理:两种药物均有肾毒性和耳毒性 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 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年 及长期用药患者
万古霉素专家共识
1 共识背景及概述
2 药理学及血药监测
3 微生物学及药敏
4
MRSA诊治
5
使用疗程
万古霉素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吸收(生物利用度) [A] • 腹腔注射:38% • 口服:几乎不吸收
代谢 [M] • 体内基本不代谢
分布 [D] • 蛋白结合率:30%-55% • 各体液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外) • 表观分布容积:0.2-1.25L/kg • 脑膜无炎症:0-4mg/L • 脑膜有炎症:6.4-11.1mg/L
万古霉素2011 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
1 共识背景及概述
2 药理学及血药监测
3 微生物学及药敏
4
MRSA诊治
5
使用疗程
背景
院内感染革兰阳性菌上升,MRSA引人注目 治疗MRSA依然首选万古 万古历经半个世纪,东方链霉菌产生的活性成分 (1956年),
FDA批准使用 (1958年)
全球仅9株金葡菌耐药,被誉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
危
• 机械通气治疗≥5天
险
• 近3月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史
因
• 下呼吸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到革兰阳性球菌
素
• 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 其他:当地检出率高、有MRSA感染或定植病史、与感 染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PEA F,VIALE P. The Antimicrobial therapy puzzle: could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relationships be helpful in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appropriate pneumonia treat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J]. Clin Infect Dis, 2006, 42(12): 1764-1771.
50
30 30
30
万古霉素:影响 细胞膜的通透性1
[细菌细胞]
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与调整
• 肾功能正常患者:15~20mg/kg,静脉滴注每12h一次
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万古霉素给药间歇推荐
肾功不全
肌酐清除率 (ml/min)
正常
≥50
轻度
20-50
万古霉素给药间歇
1g Q12H 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 美国CDC规定hVRSA 目前仅用于实验室研究,结果不作为临床报告。
4 万古MR霉SA素诊治专家共识
1 共识背景及概述
2 药理学及血药监测
3 微生物学及药敏
4
MRSA诊治
5
使用疗程
MRSA感染治疗
MRSA诊治
肺炎
血流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其他 • 骨关节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有肾毒性药物 两性霉素B 环孢菌素
可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及加重 所以应避免连用,若必须合并 用药应慎重给药
机理:两种药物均有肾毒性 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不明 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老年 及长期用药患者
万古霉素作用机制
万古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1
万古霉素: 抑制细菌浆 内RNA合成1
核糖体 (mRNA)
50 50
GRAFFUNDER EM,VENEZIA RA.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osocomial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infection including previous use of antimicrobial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9(6):999-1005.
耳毒性
• 近年来的报道越来越少,随纯度提高已非常罕见 • 单药治疗患者不推荐监测耳毒性
红人综合症
• 与药物纯度和输液速度有关 • 由于药物纯度提高,如果1g药物输液速度不短于60 min, • 一般不会发生这种反应
其他
• 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 •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 • 发生率都很低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8): e561-573.
经验性抗MRSA治疗指征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 长期住院特别是长期住ICU,或来自护理院者,或近90 天曾住院≥2次以及在门诊接受化疗、透析和伤口处理者
• 年龄≥65岁
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和溶血链球菌
迄今全球未报道耐万古霉素的艰难梭菌、李斯特菌、棒状杆菌等阳性菌
PRSP=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IC>4mg/L
VAN-3-20111017-048
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3种:
VRSA: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VISA:万古霉素中介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HVRSA: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HETERO-VRSA) 各国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折点不完全相同: 美国CLSI2006 年的新标准规定MIC≥16 ΜG/ML为耐 药,4~8 ΜG/ML 为中介,≤2 ΜG/ML为敏感 英国BSAC 及瑞典SRAG 标准,MIC≥8 ΜG/ML即为耐药
慎用:利尿剂、氨基糖苷类等具有肾损害的其他药物 由于万古霉素能增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故当与雷库溴铵 等阻断剂合用时应调整阻断剂剂量 万古霉素与华法林合用时会影响凝血酶原时间,增大出血 危险,万古霉素使华法林作用增强45%
万古霉素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名称
全身麻醉药 硫喷妥钠等
临床症状及处置方法
同时给药时可出现红斑、 组胺样潮红、 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在全身麻醉开始前1小时 停止静滴本药
征
• 青霉素MIC≥4mg/ml时
பைடு நூலகம்
• 经验性抗MRSA治疗耐药肠球菌肺炎的指征:万古霉素仅可用于内酰胺酶阳性、青霉素耐药的粪肠球 菌确诊者,但此种情形很少见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8): e561-573.
PRSP=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敏感药物=苯唑西林、双氯西林、头孢唑啉等
MRSA感染治疗
MRSA诊治
肺炎
血流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
其他 • 骨关节感染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MRSA感染治疗用药
感染类型 治疗类型 推荐
CAP
经验性
联合MSSA敏感药物*直至鉴定为MRSA时 改用万古霉素
PRSP(分 离率10%)
目标性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MIC4mg/l,不作为经验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