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说课稿马春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说课设计

双鸭山农场小学 马春艳

我是双鸭山农场小学的马春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

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是: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句课标要求学习内容是有关语句的意思及表达效果,行为动词是推想、体会,本条要求中维度目标为过程性目标,学习水平是理解。前提条件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内容是文章的表达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行为动词是了解和体会,本条要求中维度目标为过程性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前提条件是阅读。

二、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第五组课文“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中的第二篇,是一篇精读课文。它所在单元的教材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的,课文以“借”为主线,写了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为学生打开学习

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说重难点

课标分析第一条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材分析中提出《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

象。所以我将“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中指出要真正透过文字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清清楚楚地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解人物的特点”。

五、说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自主学习、品读感悟,学生能够

,学生能

3、从故事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对读名著的兴趣。

六、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我分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预计用三分钟完成)

上课伊始,我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草船借箭》。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呢?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借箭过程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渴望学”,从而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预计用29分钟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的6至9自然段,布置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课文中的哪些材料与这个问题有关,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感悟。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

手。学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自主学习后,引导学生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感受诸葛亮“知人心”的智慧。

通过分角色朗读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分析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知“周瑜心”、“鲁肃心”及“曹操心”。这一部分完成了第二个学习目标,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感受诸葛亮“识天气”的智慧。

大雾与箭有何关系?让学生交流体会,联系上文让学生体会到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有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气”的智慧。

3、感受诸葛亮“晓地理”的智慧。

通过“诸葛亮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又船头朝东,还要一字排开?”以及“从顺风顺水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诸葛亮知晓地理位置、料事如神的智慧。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他真是神机妙算。这部分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第三个环节,总结升华,课外延伸。(预计用五分钟完成)

首先,老师谈话:诸葛亮神机妙算借到十万支箭,你们说他是英雄吗?那其他人物呢?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很可能赞同诸葛亮为英雄,而不赞同其他人物,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赤壁之战》,体会到周瑜也可以称之为英。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三国英雄,请同学们下课去读《三国演义》吧。最后,以《三国演义》主题曲结束。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草船借箭

诸葛亮

知人心

神机妙算识天气

晓地理

这节课的板书,较简单明了,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