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富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不能穷孩子”
优秀父母的共同认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优秀父母的共同认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以前一直提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精心照料,让他们在“阳光”照耀下,“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
是的,就这样,一棵棵幼苗成长了。
所以,父母情愿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孩子过得好一点,不管家境是否富裕,都会竭尽所能把最好的先给孩子。
可我们却发现,这些被我们细心呵护的“小树苗”并没有成为我们希望的参天大树,反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反省:孩子太富对他们的成长是不是也会是一种阻碍呢?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说的是来自四川的一对夫妇,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几年之间就拥有巨额资产,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这家有三个子女,从小就由保姆照顾,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于是,三个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又没有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最后发展成“问题孩子”。
老大好吃懒做,上课只知道睡觉不学习;老二喜欢换新环境,过不了多久就要换一所学校;老三喜欢惹事,动不动就出状况,令老师同学头痛不已。
三个孩子的教育,让父母费心脑神,最后他们做了一个决定:让三个孩子签了一份协议书。
协议书写明:所有家产将来都不会留给三个孩子,要全部捐给社会上的慈善机构。
然后,把三个孩子赶出家门,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上学,父母可以给他们学费和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果不想上学,就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谋生计。
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都能猜到:不到半年,三个孩子都回来要求继续完成学业,最后大学毕业,生活的很好。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较优秀,而富人的孩子反而成长的比较少?其实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接受的都是“穷教育、富孩子”的教育方式。
并不是说富人就不会教孩子,相反,条件优异的家庭父母很多都是高知,他们懂得的东西应该更多,只可惜他们懂的并没有教给孩子,因为“没时间”,因为“要应酬”,因为“生意忙”,他们的教育给了客户和下属,而给孩子的教育却少之又少。
再穷不能穷孩子 再富也不能再富孩子
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也不能再富孩子!!!!“孩子是家里的宝贝,钱全花在他身上了。
”许多家长抱着这样的态度,以孩子的需要为全家的需要,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高档的玩具、衣服。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当年受苦了可不能再出现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炫富,目前在很多孩子中间形成。
网络举目所见“富二代”炫富,其实目前在孩子中间相互攀比,隐形的炫富情况更加严重。
当有一天家长不能满足孩子过高的要求时,所带来的伤害将无法估量。
有句话是“再穷不能穷孩子”,有人建议应该改成“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从小就不懂得节俭,花钱大手大脚,也无法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
花钱的欲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时候你就会控制不住他,一旦不让他继续花钱,他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到时候也许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不正当的方式去获取钱财,如偷家里的钱,偷其他孩子的钱,去跟低年级的孩子要钱……等等,这样的孩子会以这些方式来报复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体会不出家长挣钱的不容易,反倒觉得父母满足他的物质上的需求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给钱倒是家长不可理喻,全是家长的错。
所以说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即使自己家里经济条件很宽裕,也要让孩子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父母对孩子必要关爱无可厚非,满足孩子成长必需责无旁贷,更是为人父母应尽之责。
也许受"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男孩穷养、女儿富养"等错误观念的左右,我家之女今年小学毕业,马上就进入初中学习。
可是一直以来,在为女儿买衣服时,只要小孩喜欢,再贵都从不吝啬就买回;爷爷奶奶从老家下来,见到孙女就偷偷给钱,深怕其没钱花;女儿到外公外婆家玩,每餐都要提前问喜欢吃什么?遇到家里没有的就赶去集市买,担心外孙没吃好;女儿晚上去哥哥家做作业,每晚大人都按时去接回,就怕路上遇到坏人;晚上睡觉,要等到其先入睡,大人才可以去休息,就怕胆小睡不着……,只要是为女儿,可以说一直花钱舍得,关怀倍感有加,遇事考虑几乎无微不至。
最近,我发现女儿除了学习还过得去外,虽然身高在不断地长,自理能力却没有随之提升,对待很多事情私心重公心不足,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许多都不会,可以说有点甚少,缺点颇多,犹如养在温室中的" 育苗"。
这引起了我的高度警惕和反思,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酿成大错,一定会害了小孩,同时害了自己和家人。
孩子不光是自己的,更是社会的,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孩子迟早要走向社会,我们都是在为社会抚养孩子,孩子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独立去为人处世,终究要去承担他们一代人应担之责,我们始终有老去的一天,离开的一天,我们终究包办不了、代替不了。
为此,如果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方式不妥,方法不矫正,肯定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势必给他人和社会带去麻烦,留下包袱。
我们再富都不能富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错误的教育上,摔在错误的方向上,悔在不当的溺爱上,而应尽可能让其受历练、经风雨、学处事、懂节约、会做人,让其茁壮成长。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_小学作文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感谢您的阅读!
近日我看了网上一篇文章《有钱人过着简朴的日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花钱全过程!》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比尔·盖茨“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这句话。
而与此相反的,在我们中国偏偏就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你看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再看看比尔·盖茨对孩子的教育,我真为当今中国的孩子感到一阵阵悲哀!这是否也是中国教育的失误呢?再想想日本学校对孩子的磨难教育,他们经常让学生赤足到郊外远游,以此磨炼学生的意志。
我们是否也应该深思呢?现在中国的孩子哪里还有什么远足旅游,连春游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都因为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怕担风险、怕出意外事故统统取消了可偏偏就是全国各地意外事故屡屡发生。
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能经受多少挫折、磨难呢?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时下流行一句俗语:再穷不能穷教育,言下之意:作为社会要舍得花钱,办好教育:作为家长,要舍得花钱,投资于孩子,包括孩子的生活、学习、娱乐等等,然而,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再富不能富孩子。
富裕的物质生活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上。
有人以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给孩子三五块钱,自己拿得起,算不上什么,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该有,免的自尊心受伤害,一边还嘱咐孩子:不能买玩具。
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只想把孩子管住,反而会越管越糟,最后还会发展到乱花钱,乱拿家里的钱。
因为零花钱与孩子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只用控制的手段,孩子就会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和家长对着干。
教学几年来,几乎每年都听说有的学生拿着药交给学校的钱,请同学的客、买玩具、买好吃的。
还有的从家里拿钱“贿赂”班上的“优秀分子”,以从各方面“照顾”自己,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带到学校里来。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一员来对待,对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应该排斥孩子,以为孩子小,不相信孩子,总觉得孩子是一个消费者,设法管住孩子,这样只能越管越远,越管孩子以为是和他对着干,结果孩子背着父母拿家里的钱,刚开始拿的少,后来越拿越多了。
对此,家长在做消费计划时,应该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
如每天的生活、学习等等的开销。
使孩子的个人利益从小就和家庭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如到超市,孩子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很想买。
到底该不该买?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有多少钱,然后再说明还要买什么东西,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买必需品呢,还是先卖自己喜欢的玩具。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懂得遇事先考虑家庭的需求,学会负责。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年贫困的家庭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宝贵的财富。
家境富裕的孩子,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精心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花钱要精打细算,不能大手大脚,动不动就摆阔,更不能随意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
物质的富裕不仅不能是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开发,还可能滋长贪图享乐,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坏习气,有害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广宗县冯家寨中心小学徐文平“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校园标语,可究竟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施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孩子上学不成问题。
怎么才算不苦孩子?是给孩子优越的育人环境,而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可许多家长却误解这句话,对孩子严厉不足,溺爱有余。
突出表现就是,对孩子的零花钱限制越来越少,孩子可以随意挥霍家长给的零花钱。
在农村有这种现象,城市更严重。
农村孩子手中的零花钱每月在几十元,而城市的孩子零花钱每月要一、二百,甚至更多,不少孩子拥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家长还美其名曰:“让孩子学会理财。
”真的如此吗?在我们村,有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孩子去年夏季升入初中,可在春节后就已经退学。
是什么原因让小小年纪的他辍学呢?是家长的过分娇惯。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管。
可能是怕孩子受委屈吧,父母每次离开家时都会留下不少钱,想以此作为对孩子缺乏爱的补偿。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每个月的零花钱在一、二百元左右,比同龄的伙伴多了一倍。
升入初中后,他学会了上网,经常逃学,偷偷上网。
花钱更多了,当爷爷奶奶不再满足他时,就偷偷拿同伴的钱,一次、两次没有被发觉,时间长了就被值班老师发现。
学校教育了多次,可他仍然不思悔改,无奈,学校勒令他退学。
父母这时才发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从外地赶回家。
他们找了几所中学,却没有学校肯收留这个孩子,只好辍学。
如果没有当初的娇惯,哪来今天的烦恼?其实,孩子的零花钱越多,孩子越不知道珍惜。
当他们向父母伸手要钱时,家长如果很痛快地给钱,他们就觉得父母挣钱很容易,因此花起钱来就不心疼。
如果每次要钱,家长都详细问清情况,并告诉他们挣钱的不易,他们一定不会乱花钱。
家长最好让孩子知道自己多么辛苦,劳动了多久才挣来了有限的工资,是不可以随意挥霍的。
身在农村的我,从小过惯了苦日子,深知生活的不易。
平时对孩子要求严格,从来没有让孩子乱花过一分钱。
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孩子
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孩子这是一句很富哲理性的话。
很多为人父母的就是对这句话陌生,或是根本不懂。
中国家庭的教育是,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才会有大量的少年犯,不孝子,不断涌现。
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孩子。
不是叫我们不顾孩子的需求。
不过需求和要求是不同的两种概念,需求是生存和生活中需要的是合理的。
而要求是无边无际的无底洞,一旦孩子的第一次要求顺利得到满足,他会有下次,而且是无休止的下次。
最后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从不迁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可还是会在不注意时犯下错,那是孩子出外读书时,以为他还小,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就专门委托他的老师帮助管理生活上的事宜,不知道是老师心软,还是孩子滑头。
他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问老师要钱,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小一千的生活开支。
而我自己却拼命省吃俭用,有时一个月都没买一次肉吃,以为是穷不能穷教育,因为他不在我身边,委托了老师就相信老师。
也许孩子太狡猾了,老师也相信了他。
孩子就是孩子,思想不成熟,又爱充好汉。
总想在同学中显示他的优越,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还学人抽烟赌钱,幸好发现及时才没养成嗜好。
这教训残酷吧,但愿已经为人父母的,或是在待为人父母的每一个有缘看到我文章的读者们引以为戒吧。
经验告诉我,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孩子。
还有,如果你有孩子,最好从他呀呀学语时就教他(她)《三字经》,那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少儿读物。
教《三字经》太有意义了。
最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因为父母是孩的启蒙老师。
对《三字经》融会贯通后,出现少年犯和不孝子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学的好处也很多,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的同时也会有他个人的独立思想。
他有可能会向你发问,甚至发难。
你如果不想被孩子小看就要对他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解答。
就像这故事中的.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电灯是谁发明的?""爱迪生。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合集10篇)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合集10篇)一句是:"再穷不能穷孩子(是指在孩子教育上);再富不能富孩子(是指在孩子生活物质享受上)。
"另一句是:"先费事,后省事;先省事,后费事。
"以上,就是我们在此次读书沙龙活动中和在孩子教育上的一点儿心得与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出发点等不同原因,肯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与各位家长多提出宝贵意见,这有助于我们教育孩子水平的提高,能促进我们今后教育孩子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读书沙龙心得体会8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
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一、时刻警醒自我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
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_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初识博客,是在三个月前,那时还不知道博客是何物。
2005年9月17日,我在绵阳教育信息网上的阳光教师博客上终于也拥有了一个我自己的博客,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家。
2005年10月5日我在中国教育信息平台上有了我的第二个博客(悦生小学语文教师博客)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如今我的博客,已发表日志一百三十多篇,浏览量达到了两万多次,日平均流量达到了两百多次。
我的第二个博客建站以来,得到了各位朋友的支持和厚爱,浏览量也达到了一万七千多次。
我当然还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博客,但我想把我三个月来的经营博客的一点体会给朋友们谈谈,算是抛砖引玉吧。
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谈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博客特别是一个好的教师博客。
这只是我的一管之见,供大家商榷,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教师博客呢?一、好的博客要做到博而精。
首先写博客的人要学识渊博,这样你的博客才能做到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其次,博客的内容要精,即专于某一些方面,不一定要做到包罗万象。
也要有自己的东西,即原创日志,不能全是简单的转贴复制。
即使是转贴,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
因此,写博客的人虽不说做到学富五车,至少要勤奋好学,向书本、网络包括其它博客等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取百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更新,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二、好的博客要有自己的个性。
不管是个人博客,还是专题博客,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
或是以实用见长,或是以新奇取胜;或是面向固定读者群,或是面向大众。
只要你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有较高的流量。
三、好的博客要能耐得寂寞。
写博客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儿,必然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如果不能耐得寂寞,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博客总是老样子,这样还会有多少人看呢?四、好的博客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经营博客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好东东当然是要与大家分享。
如果有了好的内容一定要拿出来无私地共享,不要轻意设置访问密码只供自己访问。
否则别人一打开你的博客就是出现请输入访问密码,这样谁还会光顾你的博客呢?所以,随意设置密码是博客是大忌。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也要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也要苦孩子当今时代潮流,使得“再穷不能穷教育”成了上下一致国人共识。
“科教兴国”的口号提出顺应民心,顺和时代脉博。
现在国家教育投资每年增加三十亿,大家都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硬道理。
但是过去我们又提出“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说法于现实有悖。
为此我呼吁“再富也要苦孩子”这一说法。
殊不知在校园里,有一学生随便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吆五喝六地将一些同学召之小卖部大吃零食,找的零钱数也不数就揣进口袋,随之一呼扬长而去。
又有一学生中午不回家,请同学们吃快餐,盒饭里有炒肉、卤鸡蛋、油炸火腿肠。
外加一人一瓶啤酒,吃饱喝足,个个脸红红的、醉熏熏的走进教室。
上课时伏案酣睡,教师讲课付之流水。
一些学生花零用钱一点也不心痛手软,花完了找家长要,家长似乎成了制钱机器,随要随给。
而家长们奉孩子为“小皇帝”尽量满足。
觉得现在不是从前,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苦了孩子。
近日,我在《今日文摘》上看到一篇“动物亲情启示录”的文章颇有感触:非洲有一大马哈鱼为了孩子的成长,心甘情愿地让孩子吮吸和撕咬自已的血肉,却从不作出丝毫反抗,最后成了一具骨骸沉于海底。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孩子成长,任何一位母亲都会像大马哈鱼一样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这种付出需要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是付出和得到,从来就不是等值的,为人父母者既需要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代价,也要教会孩子懂得回报才是。
善于奔跑的非洲豹在捕猎物时,不是立即将其咬死,自己美餐一顿。
而是放它一马,让它逃生,然后驱赶尾随而来的豹崽子们去追杀丢魂失魄的猎物,如果前去追赶的豹崽子们中途有所歇气或停顿,豹妈妈便会怒张大口毫不留情地撕咬它们,直到它们抖搂精神,奋力追赶,逮住猎物为止。
豹妈妈似乎懂得自然界竞争的残酷,不培养豹崽子们的生存能力就会被自然界淘汰出局。
还有老狐狸为了喂饱出生不久的小狐狸,不辞辛苦,到处觅食,甚至不惜一切地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盗猎人布在陷阱里的诱饵。
而当小狐狸一旦长大,具有独自觅食的能力时,老狐狸也就毫不留情地将其赶出家门。
再富也要穷孩子
再富也要穷孩子长江中学黄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
其实这种提法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许多家长狭义的理解“再穷不能穷教育”就是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并且要求孩子学习成绩优秀。
于是十几年来“择校”这种现象在全国兴而不衰,殊不知学生成绩的好与差并非和学校的设备及师资有必然的联系。
据西安交大报导:三年前,来自广西百色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山区的黄建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三年后,他作为优秀学生标兵代表在全校大会上发言,并被保送该校2004届硕士研究生,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一些家长不惜重金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双休已变味了,高分就一定高能吗?非也!前不久有报载:一位成绩优秀的北大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读书,吃饭之外什么都不会,最后退学了。
学习成绩是孩子优秀的具体表现,但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家长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培养出具备优良心理素质、热爱学习又能自立自强的孩子。
“再穷不能穷孩子”,许多家长片面理解为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于是事事顺从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在家长的“翅膀”下,这些孩子逐渐形成“我想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的思维逻辑,这种越来越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同伴渐渐远离了她。
如果长期缺少同伴交流,这些孩子社会性方面的发展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从表面上看,家长很爱孩子,但从终身发展来看,其实是害了孩子。
大家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给点零花钱孩子,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你知道他们的零花钱有多少?如何花的吗?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洗衣服、做清洁、买东西、值日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
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穿名牌,用名牌,于是这些孩子滋生了“富贵病”,他们行为上铺张浪费性格上骄横跋扈,唯我独尊,前两年不是公然有人叫嚣“我爸是李刚”。
浅谈再富也不能富小孩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过:“再富也不能富小孩。
”因为他认为: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只会让他们一事无成!他们非但不会以“富家子弟”而感到为荣,相反他见证过不少纨绔子弟,最终做了金钱奴隶,必须依靠家族的遗产才能生存,唯有透过家族的金钱,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正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对“财富”看法的最大差异。
多位外国富豪近年带头发起,把毕生辛苦经营的财产捐赠助人,而子女只得分配基本的生活费。
富豪本身也过着返璞归真的生活。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爱孩子,向孩子施舍金钱不是爱。
但在中国,部分的家庭,都是通过金钱去解决问题,连孩子管教的问题都不例外。
以为给孩子大量的金钱,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罪,不用被人家看不起,还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但实际的情况只是表面,当孩子长大后,在金钱面前渐渐失去自理能力,特别是在财政上,失去了品德。
其实真正的爱是注重孩子的能力和品德培育,而非单靠金钱的传递!近年本港及国内都流行“理财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如何致富、如何营商、如何当老板、如何当ceo,而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位负责、能干、身心健全的人。
短期来说,可训练孩子不要胡乱花钱,学会开源节流。
长远而言,则培育孩子的理财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财政上及思考上)。
在部分理财课程中,单单教小孩如何理性,有智慧地消费,已教好几节课。
其实当中有几项大原则,只要拿稳,对孩子在花钱消费的概念上,会打下良好基础。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孩子?在理财模式也不例外。
本人有一对夫妇的客户,两人很爱储蓄,除了经常性开支,都把所有薪金存起来。
花费也很审慎,而他们大学毕业的26岁女儿已步入社会工作两年,最近要求本人帮她做理财规划时,表示由于无需供养父母,食住都在家里,她竟然可以把薪金的七成全部存起来,其余三成是经常性开支,我说:“现代的年青人,很少像你这么好定力的。
你是否每次外出都很克制?”她说:“家里什么都有,根本没必要买,加上从小父母已经灌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概念,所以顺境时就要为逆境做准备,钱多存点无害,即使自己不需要,有时候还可以帮助别人!”我认识这对夫妇客户已20年,一直以来都是简朴节俭,谦虚有礼。
孩子应该穷样还是富养
孩⼦应该穷样还是富养最近读⼀本有关教育孩⼦⽅⾯的书,其中有个问题是:对于孩⼦,到底是要穷养还是富养?再穷不能穷孩⼦,似乎成了⼀句经典名⾔。
但是再富也不能富孩⼦,这应该也是⼀句良训。
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都说的是物质层⾯的东西,精神上⼀定要让孩⼦富有,内⼼⼀旦充实,抗打击能⼒就会变强,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摧垮孩⼦。
穷养好观点1:可以培养孩⼦艰苦奋⽃的优良品质。
观点2:培养孩⼦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观点3:在穷养的环境中培养孩⼦独⽴⾃主品⾏。
观点4:可以让孩⼦尽早的接触困难,了解困难,并且培养克服困难⼼理素质和意识。
观点5:穷⼈的孩⼦在当家,可以培养孩⼦早⽴事,有担当的责任感。
观点6:防⽌孩⼦受到单纯的⾦钱为上的⾦钱观影响,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的,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
观点7:在穷养的环境中,可以让孩⼦尽量避免⾦钱利益⽅⾯的负⾯影响,孩⼦可以更好接触到真挚的亲情,友情和良好的社会关系。
观点8:穷养可以不让孩⼦过分的依赖⾦钱,避免以后⾛向社会迷失在⾦钱的诱惑中。
观点9:穷养孩⼦本质上是为了让孩⼦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健康的利益取向。
观点10:可以培养孩⼦对穷苦⼈们的了解,培养孩⼦的同情⼼,丰富孩⼦的⼼智。
观点11:在贫困的环境中,可以让孩⼦深知幸福⽣活的来之不易。
是奥巴马的孩⼦将来有出息还是⾮洲贫民窟⾥的孩⼦有出息?是奥巴马的孩⼦将来有出息还是⾮洲贫民窟⾥的孩⼦有出息?穷养和富养是⼀个倾斜性的问题,下岗⼯⼈培养钢琴10级,银⾏家的⼉⼦捡瓶⼦的事情⼜不是没有过,是资源倾斜的问题。
集中家庭的资源,让孩⼦享受到⾃⼰所在阶层相对较⾼的⽣活⽔平就算富养,约束家庭的资源,让孩⼦享受到⾃⼰所在阶层相对较低的⽣活⽔平就算穷养。
反⽅观点:关于穷养1。
富养和穷养的说法,从传统的“男主外、⼥主内”性别⾓⾊定位的,⽽现在⼥性和男性都承担着⼀定的社会责任,⼥性可以独挡⼀⾯,撑起半边天,所以就需要更多的磨练,过分娇惯⼥⼉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再富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不能穷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不能穷孩子”养育孩子,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西方人普遍认为穷养好。
他们说,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是“慷慨”,而是“吝啬”、“苛刻”。
西方人的“穷养”,并不是绝对的“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是不提倡过度给予。
他们认为适度的穷养能养出志气,养出珍惜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据报载,西方国家荷兰人非常富裕,但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到大穿的是亲戚朋友孩子穿小了的衣服,零花钱每个月只能得到相当于孩子年龄的数目。
孩子到了18岁,就得离家租房单住,虽然住房租金是政府负担的,但零花钱得自己打工去挣,家长没义务再给。
同西方人相比,我们的普遍看法和做法迵异:“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大包大揽,过度给予。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父母自己宁肯少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自己宁肯少穿,也要让孩子穿得光鲜。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听到父母如此这般的声音:孩子正在上学,生活需勒紧点;要努力挣钱,为孩子买房;平时得少花些,给孩子将来多留点。
很多人认为,自己小时候吃了很多苦,如今生活好了,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样的苦和累。
所以,中国父母的大半生围绕着孩子转,所做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甘愿做一切。
一些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俨然一个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很多大学生虽然家庭条件一般或较差,但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血汗钱,从不乐于勤工俭学。
“穷养”与“富养”,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细察荷兰人养育孩子的全过程,能够看出,同我们一样,都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多么爱孩子,他们同样多么爱孩子。
但是,他们的爱心与我们的爱心向度及方式不一样,一是生活上有意识地让孩子“缺吃少穿”,有时甚至不近人情;二是凡事尽可能地让孩子亲力亲为;三是将孩子视为同自己平等地位,不居高临下。
这几方面表明,西方人培养孩子的观点是着眼于孩子生存水平、创新精神以及坚毅平等品格的培养,更多地考虑孩子的社会属性、精神素养和未来发展。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宠爱孩子的现象相当普遍。
我校大部分学生家庭富裕,所以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些学生从小养成穿名牌、用名牌、吃高档的习惯。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收入不是很高,却也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他们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
这些想法和做法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我们在想法设法教育好孩子的同时,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
在家长会上,我经常强调,给孩子一万贯家财,不如给他们以优良的品德、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才是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才是他们人生幸福的真正保障。
我大声疾呼: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
个精致
己课
丨
散 宇 宙 中 的 事 情 我 们 能 通 过 科学 研 究弄 明
。
,
的 笔 记本 或是
,
一
个烤 比 萨 饼 如 果孩 子再 大
。
,
白 的 只 有万
,
一
,
盖 因 我们 只 是
一
一
个短 暂 的 偶
点
,
想 买 名 牌 化 妆 品 等 奢侈 品 就 得
」
自
外打 工 如 送
^
纸
28
曰
20
1
6 9
.
凜 太 為靖 屋3
_
3 1
—
样
。
;
最 愿 意 提 起 的 话 题是 炫 耀
【
1
6
年
8
月
3
日
,
,
/
】
上找 工作
,
而是先 出 去
。
看世界
。
家 长 只 会 资助
j
几 百 欧元 甚 至 更 少
口 有 位 儿 科 医 生 朋 友 每 当 回 忆 起 自 己 那 段 李
丨
独 闯 天 涯 的 经历 元 历 时
。
的 生 命 赋予
“
再 穷 不 能 穷 孩子 相反 在 荷 兰
”
,
,
对待
点 全然 属 于 个 人 的 意 义
,
孩 子 社 会公 认 的 价值 理 念是 再 富 不 能 富 孩
“
丨
关 于 生 命 之 无 意 义 早 参 透 早超 脱 晚 参
,
透 晚超 脱 荷 兰 人 对孩 子 其 实 非 常
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富不能“富”孩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幼儿游戏、教育资料、幼儿管理、计划总结、家园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nursery school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gam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hild management, plan summary, home educatio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再富不能“富”孩子出于对孩子未来成长与发展的现实考虑,同时也是出于对国家与民族“百年大计”的长远展望,一个时期以来,有个口号喊得很响亮,也很坚定“再穷不能穷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富不能富孩子”与“再穷不能穷孩子”
养育孩子,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西方人普遍认为穷养好。
他们说,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是“慷慨”,而是“吝啬”、“苛刻”。
西方人的“穷养”,并不是绝对的“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是不提倡过度给予。
他们认为适度的穷养能养出志气,养出珍惜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据报载,西方国家荷兰人非常富裕,但许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到大穿的是亲戚朋友孩子穿小了的衣服,零花钱每个月只能得到相当于孩子年龄的数目。
孩子到了18岁,就得离家租房单住,虽然住房租金是政府负担的,但零花钱得自己打工去挣,家长没义务再给。
同西方人相比,我们的普遍看法和做法迵异:“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大包大揽,过度给予。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父母自己宁肯少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自己宁肯少穿,也要让孩子穿得光鲜。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听到父母如此这般的声音:孩子正在上学,生活需勒紧点;要努力挣钱,为孩子买房;平时得少花些,给孩子将来多留点。
许多人认为,自己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如今生活好了,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样的苦和累。
所以,中国父母的大半生围绕着孩子转,所做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甘愿做一切。
一些条件优越的家庭,孩子俨然一个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许多大学生虽然家庭条件一般或较差,但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血汗钱,从不乐于勤工俭学。
“穷养”与“富养”,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细察荷兰人养育孩子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同我们一样,都有“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多么爱孩子,
他们同样多么爱孩子。
但是,他们的爱心与我们的爱心向度及方式不一样,一是生活上有意识地让孩子“缺吃少穿”,有时甚至不近人情;二是凡事尽可能地让孩子亲力亲为;三是将孩子视为同自己平等地位,不居高临下。
这几方面表明,西方人培养孩子的观念是着眼于孩子生存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坚毅平等品格的培养,更多地考虑孩子的社会属性、精神素养和未来发展。
所以,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思想深处积蓄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生存本领、开拓进取势能、实践精神、创造创新意识,以及敢拼敢赢、持之以恒的勇气。
相比之下,我们的许多孩子,包括一些学霸,历年的高考状元,之所以在后来的人生发展征途中走不远,甚至走不动,家长对孩子从小不重视素质培养、仅偏面重视物质给予的“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养育理念是根子之一。
孩子的培养,是一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如果只重视物质给予,替孩子安排得过多,其他方面如情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顾及得太少,此极易养成孩子好逸恶劳、依赖性强、得过且过的习性,缺乏自主、自立、自创、自强、勇攀高峰的精神;同时,理想、信念的认识单一偏颇,平等意识淡薄,忍受不了挫折和打击,性格脆弱,等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的这番真知灼见,道出了下一代的培养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所以,目前,我们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须讲辩证法:既不能穷了孩子,更不能误了孩子,要真爱孩子。
这里的“不能穷”,是指必要的吃穿用要有保证,校舍、器材等教育设备要跟上,甚至现代化;这里的“不能误”,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核心,遵循孩子
成长和人才培养规律,面向未来,真正将孩子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材,栋梁之材,如此,则是国家之幸,中华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