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种群数量调查
提示生物种群调查报告
提示生物种群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生物种群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指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的分布、数量、生境要求、种群动态等相关信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区域本次调查选定了位于XX省XX市的某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区域,范围包括XX平方公里的森林、湿地、草原等不同生境类型。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样地排查、捕捉标识、生态学网格调查等2. 调查过程中注意对特定物种的保护,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3. 调查工作历时XX个月,覆盖了不同季节和生境,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四、调查结果与分析经过调查,得到了详细的生物种群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各类生物种群的分布情况及数量统计2. 生物种群的生境分布与利用情况3. 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4. 生态环境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及可能面临的威胁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指定区域内某些物种数量较多,但其他一些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2. 森林生态系统对某些特定生物物种的保护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3. 某些人为因素对特定生境的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影响五、保护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一些建议:1. 加强对重点物种的保护工作,采取措施降低人类活动对其生境的影响2. 加强对濒危物种和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确保其生存环境3. 完善生物种群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的生物资源数据库,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 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意识,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六、结语通过本次生物种群调查,我们对指定区域内的生物种群进行了初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人类环境和生态平衡作出贡献。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幼儿中班家园共育内容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幼儿中班家园共育的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按时作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等自理能力。
例如,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让幼儿逐渐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整理玩具等。
家园需要保持一致,共同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家长在家中要鼓励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幼儿园老师则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洗手步骤的记忆。
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幼儿品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品质。
比如,家长在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时,展现出友善和互助的行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幼儿园则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和践行良好的品德。
例如,讲《狼来了》的故事,让幼儿明白诚实的重要性。
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中班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有了更强的学习欲望。
家庭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如阅读绘本、玩益智游戏等。
家长在陪伴幼儿的过程中,要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则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如科学实验、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家园要相互沟通,了解幼儿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计划。
四、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参加社交活动,如家庭聚会、社区活动等,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分享。
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打招呼,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幼儿园,老师会组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集体中学会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搭积木的活动中,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实验一: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实验一种群密度与空间分布格局调查植物和固着型动物,底栖动物等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进行估测。
在进行种群分析时,仅给出种群密度指标往往不够,还要给出种群的空间分布状况(dispersion or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如在用样方法取样时,可应用Poission数学模型,以样本方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判断种群的分布型,比值为1时为随机分布,比值显著大于1时为集群分布,比值显著小于1时为均匀分布。
一实验原理在测定大面积范围内的植物种群数量时,由于难以对所有生物个体一一计数,必须进行抽样估测的办法。
最简单且常用的方法是用一定面积的方框在研究样地范围内随机采样,采样的范围要尽量覆盖整个样地,然后对每个方框(样方)内出现的个体进行计数,再应用统计学方法求样本平均值,即可估测整个样地的平均种群密度。
这样的方法即取样法。
对于一些密集丛生的植物(如杂草),计数困难,也可以用该植物样方内所覆盖面积的比例来表示种群密度。
如上所述,样方取样数据要符合Poission分布,用该方法还可以判断植物的空间分布型。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样方法估测种群密度和估测种群的分布型。
三实验材料皮尺、记录表格,长绳、卷尺等。
四方法与步骤1 样方法估测种群密度(1)选择某一优势种为主的森林群落作为样地,以乔木为目标,确定其范围;(2)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一大组负责一条边,各个组分工合作,完成整块样地的观测;(3)采用五点法,找出5个点,划出小样方(5m×5m),记录小样方内该优势种的存在与否和株数,各小组完成一个条带,各大组完成森林群落样地的观测。
(4)重新再找2块分布类型类似的区域作为观测样地做重复试验,求平均值。
(本实验由于长绳不够,没有充足的时间,只做了一次,没有重复试验,因此试验讨论时应该对数据做一定的解释。
)2 样方法判断种群个体的分布型(1)选择一片灌木林,确定所观测林地的范围(4m×4m)。
Lincoln指数法、去除取样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
基础生态学实验Lincoln指数法、去除取样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实验一: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实验原理】1、标记重捕法通常用于估计在一个有比较明显界限的区域内的动物种群数量大小。
具体方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
其原理为标记动物在第二次抽样样品所占的比例与所有标记动物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2、假设条件:种群总数/最初标记数=取样总数/样本中标记个体数(p/a=n/r)。
3、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1)标记方法不能影响个体的正常活动;(2)标记保留时间不能短于实验时;(3)取样前标记个体的混合要充分;(4)个体间相等的被捕概率;(5)种群是相对封闭的;(6)实验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
【实验步骤】1、每一小组取一个黑布袋,袋中装入白色围棋子;2. 每组装入黑色棋子50个,将数值添入表中,并与白棋子混合均匀;3. 用80ml烧杯随机取一烧杯棋子,记录其中的总棋子数和黑棋子数.将取出的棋子倒回袋中再次混合.重复此过程5次,并填于下表;4. 据表得出5个p值,求平均值p,比较总数估计值p和总数实际值P;【实验结果】表一:Lincoln指数法实验记录(p/a=n/r;a=50)【实验分析与讨论】我们组重复做了10次试验,总的平均值为220,实际总数为232,方差为33.62。
实验得出的理论总数与实际总数吻合度较高,说明标记重捕法在满足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值的参考价值很大。
但考虑到实际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满足假设条件,故认为此方法在活动范围大,种群数量不稳定的物种中不适用。
而本次试验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要使黑白棋子充分混合,这样可以使每次取样时每个棋子被取到的概率相等,最后得出的实验结果才较为准确。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细胞计数板进⾏计数。
⼆、实验原理: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发⽣的数量变化。
2.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放在计数室上,⽤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边缘,让培养液⾃⾏渗⼊。
多余培养液⽤滤纸吸去。
稍待⽚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个⼩⽅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次。
仪器介绍:⾎细胞计数板⾎细胞计数板的构造⾎细胞计数板是由⼀块⽐普通载玻⽚厚的特制玻⽚制成的。
玻⽚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被⼀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刻有⼀个⽅格⽹。
⽅格⽹上刻有9个⼤⽅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个⼤⽅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格,供微⽣物计数⽤。
这⼀⼤⽅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细胞计数板的使⽤以计数酵母菌为例(1)样品稀释的⽬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般稀释10倍即可.(2)将⾎细胞计数板⽤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的厚玻⽚.(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吸管吸取⼀滴置于盖玻⽚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多余的菌液⽤吸⽔纸吸取,捎待⽚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细胞计数室内.(4)计数;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个⼩格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注释:1. 1ml=1000mm3,每⼀⼤⽅格的体积为0.1mm3,即相当于1×104ml2. 培养的时间不同取样酵母菌的稀释倍数是不同的。
实验2 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大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Lincoln指数法估计种群数量,掌握标记重捕技术 2.理解Lincoln指数法在统计种群数量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 标记重捕法用于估计在一个有比较明显界限的区域内的动物
种群数量大小。具体方法是: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
托盘,记录笔等
四、方法步骤 1.每一小组取一个黑布袋,每袋中装入白色围棋子500枚; 2.每组再装入黑色棋子100个左右(相当于标记动物),将数值添入表中,并与 400白棋子混合均匀;
3.用50ml烧杯或80ml随机取一烧杯棋子,记录其中的总棋子数和黑棋子数。
将取出的棋子倒回袋中再次混合。重复此过程10次,并填于表一; 4.据表得出10个N值,求平均值N, 比较总数估计值N和总数实际值N。 N: 种群总数(所有棋子)
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
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是种 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 大的动物种群。其原理为标记动物在第二次抽样样品所占的比 例与所有标记动物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相同。
2.假设条件:
种群总数 / 最初标记数 = 取样总数 / 样本
中标记个体数。
(N/M=n/m)
3.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 •标记方法不能影响个体的正常活动; •标记保留时间不能短于实验时; •取样前标记个体的混合要充分; •个体间相等的被捕概率; •种群是相对封闭的;
•实验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
三、实验器材
黑棋子、白棋子,50ml烧杯, 80ml烧杯黑色布袋,
六、思考与讨论
1. Lincoln指数法还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进 行模拟实验? 2. Lincoln指数法调查的使用范围是什么?其可靠程度如何? 3. 在实际的标记重捕法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实验五标记重捕法和去除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共20页文档
实验五
标记重捕法和去除取样法 调查种群数量
注意事项或假设
• ①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记 个体和未标记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
• ②没有迁入或迁出
• ③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林可指数法计算公式
N Mn m回,搅匀,3分钟后再捕捉5080头,计算总数;
去除取样法:实验步骤
• 4.重复步骤2~3,计数黄粉虫的数量。 如此重复4~6次,则可明显看出每次捕获 数量逐次减少
• 5.按表整理实验数据,绘出回归线图, 求出盆中黄粉虫数量的估计值
四、作业
• 1. 根据标记重捕法实验结果,计算模拟 种群的数量估计值及95%置信区间
• 2. 根据去除取样法模拟实验的实验数据 ,绘出回归线图,计算出种群数量的估 计值
• 2)标记40头虫(再标记10头),放回,搅匀,3分 钟后再捕捉50-80头,计算总数;
• 3)标记50头虫(再标记10头), 放回,搅匀,3 分钟后再捕捉50-80头,计算总数;
• 4)平均得到总数
B) 去除取样法
去除取样法的假定条件
①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受捕机会相 等
②在调查期间,没有出生和死亡、迁 入和迁出
Action!!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原理
• 在一个封闭的种群里,随着连续捕捉,种 群数量逐渐减少,单位努力捕获量逐渐降 低,同时,逐次捕捉的累积数就逐渐增大
• 不难想象,当单位努力的捕获数为零时, 捕获累积数就是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实验二、种群数量估计方法
每期捕获量与累计捕获量的回归分析
抽样期数 每期捕获数(y) 累计捕获数 (x)
x2
xy
1 2 3 4 5
65 43 34 18 12
0 65 108 142 154
当求得a与b值,则可得到种群大小的估 计值。
x(当y=0)=-(a/b)
种群数量估计(二) -----标志释放重捕法
实验二、种群数量估计方法(一)
--去除取样法 --标志释放重捕法
尹华宝Βιβλιοθήκη 动物数量统计的目的在于: 第一,掌握某一地区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 第二,了解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数量动态 变化; 第三,弄清该地区动物群落的组成,即哪 些是优势种,哪些是稀有种。
种群数量与栖息地的优劣、气候条 件、狩猎强度以及物种特征等因素 有关。
回归方程:y=a+bx
实验材料
塑料盆、麸皮、25ml烧杯、 黄粉虫
黄粉虫种群数量的估计
1、在面盆里装入0.5kg麸皮,麸皮厚度在 5cm; 2、将黄粉虫200条放面盆中; 3、30分钟后,用25 ml烧杯从面盆中随机12 次取出含有黄粉虫的麸皮,每次用筛子挑出 黄粉虫后,记录虫数,将麸皮放回面盆; 2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筛捡,重复第一次过 程5次。
动物数量通常用密度来表示
统计单位面积上的绝对个体数称绝对数量统计。 相对数量统计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如,统计单位面积上的洞口数、粪堆数、活 动痕迹数等。
统计动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动物计数,适合大型的、白昼活动的动 物; 2.捕捉动物标记释放,可以使一次捕捉,也可 多次重捕,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适合易捕获的 小型动物; 3.相关指数转换法,即调查与动物实际数量相 关的一些间接指标来估计动物的数量。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试验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试验 完毕试验 分析成果,得出结论
一)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 随时间变化旳?
二)作出假设:
开始呈“J”型增长;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呈“S”型增长。最终,酵母 菌旳数量会越来越少。
三)设计并完毕试验:
16×25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16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25小格
不论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
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构成。
25×16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25中格,每一中格 又分为16小格。
计数:
16×25型: 一般取四角旳四个中方
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25×16型: 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
问题3:需要做反复试验吗?
要反复,取得平均值。(也可分组试验)
问题4:怎样记录结果?登记表怎样设计?
问题5:假如一种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 以计数,应采用怎样旳措施?
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 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问题6:对于有压在小方格界线上旳酵母菌 应该怎样计数?
相邻两边及顶角
(1)试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
(2)试验原理:
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能产生 较多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许旳CO2。 ②在理想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自 然界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
③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旳措施。
酵母菌总数有 2×108 个。
问题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 提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何?
实验报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报告: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班级 姓名 小组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通过使用血球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 、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三、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四、实验用具:无菌水,试管,棉塞,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滴管,无菌移液管,小烧杯或小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纱布、滤纸、镊子、盖玻片。
五、方法步骤:1、取相同洁净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 马铃薯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 ,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甲、乙、丙,各5ml ,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5、每天 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六、实验记录表根据表格数据绘图:七、实验结论: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 型增长变化。
数量 时间。
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实验二 种群数量调查标记重捕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techniques)的基本原理。
2、初步掌握标志重捕法这项技术。
二、实验原理标志重捕: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体的总数。
包括:林可指数法(Lincoin index method) 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 乔利一西贝尔法(Jolly-Seber method)假设: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②调查期间,没有迁人或迁出; ③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林可指数法(Lincoin index method)mMn N1‘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种群个体总数——N,标志数——M,重捕个体数——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
2、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为:N±3、其中SE为标准误,计算公式为:)1 ())( (---=NMnn NMNNSE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i i i i m M M n N 2ni -在第i 次取样时,捕获或取样动物的总数;mi -在第i 次取样的捕获动物中,已标志动物的总数;Mi -在第i 次取样时,种群中已标志动物总数;Ui -在第i 次取样过程中,新标志并释放动物的总数。
种群总数的倒数的95%置信区间估计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一般要按下式求出1/N 的方差S21/N然后按下式求出1/N 的标准误(SE1/N )N SE t N/105.01⨯±2222/1a )()(1--=∑∑∑i i i i i i N M n M m n M S ∑=)(/122ii M n S N SE当自由度 = a - 1=7 时=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 样方纸实验动物(模拟): 红豆和白豆。
实验一种群数量调查
Mi-在第i次取样时,种群中已标志动物总数;
Ui-在第i次取样过程中,新标志并释放动物的总数。
种群总数的倒数的95%置信区间
标志重捕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
乔利一西贝尔法(Jolly-Seber method)
假设: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
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
②调查期间,(Lincoin index method)
1、
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
种群个体总数——N,
标志数——M,
重捕个体数——n,
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
2、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为:N±1.96SE
3、其中SE为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
ni-在第i次取样时,捕获或取样动物的总数;
2、初步掌握标志重捕法这项技术。
2、实验设备及材料:
实验器材:样方纸
实验动物(模拟):红豆和白豆。
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标志重捕: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体的总数。
林可指数法(Lincoin index method)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陈明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班级08级A班
学号084120003
实验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
指导教师及职称刘春燕教师
开课时刻2020至2020学年下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种群数量调查
实验时间:2011—3—29
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二、实验目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
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
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
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网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种科种禾本科8 车前草科 1菊科 2 大戟目 1伞形科 2 蝶形花 1炸酱草科 2 豆科 1秋海棠科 1 爵床科 1苋科 1 鳞毛蕨科 1玄参科 1 蔷薇科 1荨麻科 1(2)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相对多度。
去除取样法估计蝗虫种群数量大小实验报告
去除取样法估计蝗虫种群数量大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采用取样法估计蝗虫种群数量大小,探究蝗虫种群密度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农作物的威胁程度。
实验材料:1. 实验区域:选择一块农田作为实验区域,农田中种植着相应的作物。
2. 取样器具:包括扫帚、白纸、小瓶子等。
3. 记录工具:如笔、纸张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选择待调查的农田,并记录农田的面积。
b. 确定取样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取样法作为蝗虫种群数量的估计方法。
c. 分区设定:将农田划分为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小区域。
2. 取样过程:a. 根据所设定的小区域数量,将小区域编号,并使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生成器随机抽取若干个小区域作为取样区域。
b. 进入取样区域后,使用扫帚将蝗虫打落到白纸上,并用小瓶子采集蝗虫样本。
c. 记录各取样区域内的蝗虫数量。
3. 数据处理:a. 计算每个取样区域内的蝗虫数量的平均值。
b. 根据实验区域的面积和取样区域的数量,计算整个实验区域内的蝗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4. 结果分析:a. 将估计值与实际数量进行比较,评估取样法的准确性。
b. 根据估计值和实际数量,分析蝗虫种群的分布情况和对农作物的威胁程度。
c. 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减轻蝗虫对农作物的损害。
实验注意事项:1. 在选择取样区域时要注意随机抽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2. 取样时要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尽量避免蝗虫的漏抓或重复取样。
3. 记录取样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后续数据的分析。
4. 将取样时打落的蝗虫及时采集和清理,避免对周围农作物的进一步感染或扩散。
实验结果: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实验区域内蝗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并与实际数量进行对比。
此外,根据估计值和实际数量的比较,可以评估采用的取样方法的准确性,进而分析蝗虫种群的分布情况和对农作物的威胁程度。
结论:通过取样法估计蝗虫种群数量大小的实验,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蝗虫种群数量的估计和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轻对农作物的损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Estimating the Numbers of Wildlife Populations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间的关系;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动态、种群数量调控;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求满足任何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法需要的前提条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封闭种群: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也不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精度(precision):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2.经费和人力需求;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试验结果看出由于施夸贝尔法重捕次数多,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要比林可指数法更精确,误差也相对要小得多,但也增加了实验工作量。
3、针对不同实验条件我们应该选用不同的标志方法,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小结
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通过林可指数法估算出来的种群总数为458,置信区间为458±278;
通过施夸贝尔法估算出来的种群总数为476,置信区间为0.002100±0.002365;
结合实际样本数可以看出通过施夸贝尔法估算出来的种群总数明显接近实际样本数;误差更小,所以对于一次实验选取施夸贝尔法会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
3、结论:
808704
531.69230769
36
15
21
167
6012
2505
1004004
774.69444444
30
6
24
188
5640
1128
1060320
1178.1333333
37
16
21
212
7844
3392
1662928
1214.7027027
合计
310
77
233
1009
35426
11459
5452572
(3)计算过程中,尽量保证原始数据,以减少多次取近似值造成的实验误差;
(4)对豆子计数时药严格遵守计上不记下,计左不计右,取豆子时要尽量小心,避免豆子滚动。
= 2.365
4、 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林可指数法:
取白豆N粒,随机散布在样方纸内随即抽取15个样方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加入等数量的红豆,认真做好记录将红豆和白豆混合后,随即散布随即抽取15个样方,记录
施夸贝尔法:
取白豆N粒,随机散布在样方纸内随即抽取5个样方计数并移去已确定抽取样方中的个体,加入等数量的红豆,认真做好记录
4483.6242943
2、 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林可指数法:
计算处理:
种群个体总数=103×89÷20=458;
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为N±1.96SE=458±278(SE计算如下)
= 458×0.031=141.89
(2)、施夸贝尔法:
计算处理:
种群个体总数= 476
标志重捕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
乔利一西贝尔法(Jolly-Seber method)
假设: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
个体都有同样的被捕机会;
②调查期间,没有迁人或迁出;
③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林可指数法(Lincoin index method)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陈明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班级08级A班
学号084120003
实验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
指导教师及职称刘春燕老师
开课时间2010至2011学年下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种群数量调查
实验时间:2011—3—29
小组合作:是○√否○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1、了解标志重捕法(mark-recapture techniques)的基本原理。
1、本次实验应用林可指数法和施夸贝尔法分别模拟计算出了种群总数和种群总数95%置信区间。通过本次试验加深了对两种标记重捕法的认识包括原理、步骤以及实验重要注意的问题。
2、本次实验由于样方纸存在诸多问题,确实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精确性,例如样方纸的凹凸不平以及四周的挡板不全,撒出的豆子的时候有的豆子会跑出样方纸之外,且在每次撒豆子的时候力量不均匀,使得每一次撒出的豆子不均匀,进而需要人为的将豆子弄得更加均匀,如此则会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加大了实验结果的误差。
(8次
将红豆和白豆混合后,随即散布随即抽取5个样方,记录5个样方)
注意事项:
1、实验用豆子均需在样方纸内;
2、计数时,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3、重捕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二、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
1、林可指数法:
数据:
测量项
M
m
n
数据
103
20
89
2、施夸贝尔法:
数据
项目
n
m
u
M
nM
Mm
NM2
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为
根据公式:
S21/N=516 SE1/N=0.00102536481312 1/N=0.0021
由于t0.05=2.365
所以得出:种群总数的倒数的95%置信区间为
0.0021±2.365×0.0010=0.002100±0.002365
(3)、经过实际计数,实际样本数为666.可见施夸贝尔法测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样本数目。
mi-在第i次取样的捕获动物中,已标志动物的总数;
Mi-在第i次取样时,种群中已标志动物总数;
Ui-在第i次取样过程中,新标志并释放动物的总数。
种群总数的倒数的95%置信区间
估计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一般要按下式求出1/N的方差S21/N
然后按下式求出1/N的标准误(SE1/N)
当自由度= a-1=7时
3、实验的豆子在计数时候,虽然有计上不记下,计左不计右,但还是会存在差异。
3、改进措施:
(1)换更加合理的样方纸,保证豆子在实验中没有撒出同时,也不会因样方纸的凹凸不平而不均匀;
(2)在撒豆子和选网格的过程中应该将两组同学分开,选好的格子不能让撒豆子的同学知道即这样既遵守随机性,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M2/n
数据
25
0
25
0
0
0
0
0
41
2
39
25
1025
50
25625
15.243902439
35
4
31
64
2240
256
143360
117.02857143
31
12
19
95
2945
1140
279775
291.12903226
36
6
30
114
4104
684
467856
361
39
16
23
144
5616
2304
1、
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
种群个体总数——N,标志来自——M,重捕个体数——n,
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
2、种群总数的95%置信区间为:N±1.96SE
3、其中SE为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施夸贝尔法(Schnabel method)
ni-在第i次取样时,捕获或取样动物的总数;
2、初步掌握标志重捕法这项技术。
2、实验设备及材料:
实验器材:样方纸
实验动物(模拟):红豆和白豆。
3、 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标志重捕:在调查地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一定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地段中种群个体的总数。
林可指数法(Lincoin index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