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30 2017 肝性脑病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56U/L;天冬氨酸转氨酶43U/L; 总胆红素22.6umol/L;结合胆红素8.4umol/L;白蛋白 32g/L,球蛋白35g/L;
出凝血功能:INR1.33,凝血酶原时间14.6秒
病例 1
血氨:39umol/L 最后诊断:肝性脑病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病例 2
患者,男,56岁。 因“反应迟钝1年余,行走不稳1月,发作性行为异
病例 1
患者,男,52岁 因“精神异常、神志欠清4天”入院。 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精神异常、口齿不清、言语错
乱,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嗜睡。
患者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5年余。
病例 1
查体:神志欠清,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见肝掌, 蜘蛛痣。心肺(-)。腹部略膨隆,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 指,质地硬。移动性浊音(±)。
-酮戊二酸+NH3 → 谷氨酸 谷氨酸+NH3→ 谷氨酰胺 肺:血氨过高时,肺部呼出少量
氨中毒学说
氨中毒学说
二、肝性脑病时血氨增加的原因 生成过多:肝病患者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产氨
定义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 静脉一体循环分流(以下简称门一体分流)异常所致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 合征。(2013重庆共识)
门体分流性脑病 (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SE) :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枝 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是 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外叶肝短静脉曲张, 肝门-体静脉瘘(累及肝左静脉)
病例 2
门静脉CTV增强扫描:肝左叶及右前叶血管畸形, 畸形血管与肝静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 相连。
出院诊断:1 肝性脑病 2 肝门体静脉瘘
概念
严重肝病 门体分流
主要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
来自百度文库
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失调
人格改变 行为失常 意识障碍 和昏迷
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 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2002年在美国肝病学会的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肝 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
HE的临床分类
根据病因分为(1998年第11届世界消化病大会):
A型: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明显肝功能受损,诱因
不明显,无门体分流,有脑水肿,颅内压↑。起病数日即昏迷甚至死亡,
可无前驱症状。 B型:门体旁路(bypass)性HE。常见于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先天
性血管畸形、门静脉血管部分阻塞(栓塞、血栓或压迫),患者存在明 显的门-体分流,但无肝脏本身的疾病,肝组织学正常。
常3次”入院。 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异常,无肝掌,
无蜘蛛痣。心肺(-)。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 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病例 2
否认病毒性肝炎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化学毒物接 触史。否认烟酒史。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30U/L;天冬氨酸转氨酶 26U/L;总胆红素19.6umol/L;A/G40g/L/29g/L; 血氨205umol/L
定义
亚临床或轻微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minimal HE):指 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 /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HE发展过程中的 一个特殊阶段。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中 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 轻微肝性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型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TIPS)
病 暴发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
因
中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严重胆系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 原因,占90%以上。
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 其中HBV约占80%~85%,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 乙醇、化学制剂等
: C型 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常伴门脉高压和(或)门-
体分流,是HE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C型肝性脑病的亚型
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 ) 无临床及常规生化检测的异常, 仅用神经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检测方法才能检测
到智力、神经、精神等方面的轻微异常 发作性HE 有诱因的HE 常常在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 排钾利尿剂应用后发生 自发性HE 无明确诱因即可发生 复发性HE 1年内有2次或以上HE发作 持续性HE 轻度HE 相当于West Haven 1级 重度HE 相当于West Haven 2-3级 治疗依赖性HE 经药物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 但停药后很快加重
发病机制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或)门体分流存
在 循环毒素的产生 突破血-脑屏障的循环毒素在不同水平上对脑功能的损
害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代谢紊乱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氨中毒学说
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谷氨酰胺在肠上皮细胞代谢,肠道细菌对含氮
物质分解,进入血液循环最主要的门户
H+(pH<6)
NH3
NH4+
OH-(pH>6)
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为氨 骨骼肌和心肌
氨中毒学说
2、氨的清除 肝脏:鸟氨酸代谢环形成尿素 肾脏排氨:排尿素、排酸的同时也以NH4+ 形式大量排氨 脑、肝、肾: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八章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丁伟群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分型及诱因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氨、硫醇 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神经递质及氨基酸 不平衡学说等)
出凝血功能:INR1.33,凝血酶原时间14.6秒
病例 1
血氨:39umol/L 最后诊断:肝性脑病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病例 2
患者,男,56岁。 因“反应迟钝1年余,行走不稳1月,发作性行为异
病例 1
患者,男,52岁 因“精神异常、神志欠清4天”入院。 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精神异常、口齿不清、言语错
乱,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嗜睡。
患者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5年余。
病例 1
查体:神志欠清,肝病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见肝掌, 蜘蛛痣。心肺(-)。腹部略膨隆,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 指,质地硬。移动性浊音(±)。
-酮戊二酸+NH3 → 谷氨酸 谷氨酸+NH3→ 谷氨酰胺 肺:血氨过高时,肺部呼出少量
氨中毒学说
氨中毒学说
二、肝性脑病时血氨增加的原因 生成过多:肝病患者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产氨
定义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 静脉一体循环分流(以下简称门一体分流)异常所致的, 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轻重程度不同的神经精神异常综 合征。(2013重庆共识)
门体分流性脑病 (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SE) :强调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有侧枝 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循环,是 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外叶肝短静脉曲张, 肝门-体静脉瘘(累及肝左静脉)
病例 2
门静脉CTV增强扫描:肝左叶及右前叶血管畸形, 畸形血管与肝静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 相连。
出院诊断:1 肝性脑病 2 肝门体静脉瘘
概念
严重肝病 门体分流
主要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
来自百度文库
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失调
人格改变 行为失常 意识障碍 和昏迷
1998年,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WCOG) 成立工作小组对肝性脑病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2002年在美国肝病学会的学会杂志上发表了《肝 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及定量分析》
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
HE的临床分类
根据病因分为(1998年第11届世界消化病大会):
A型:见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明显肝功能受损,诱因
不明显,无门体分流,有脑水肿,颅内压↑。起病数日即昏迷甚至死亡,
可无前驱症状。 B型:门体旁路(bypass)性HE。常见于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先天
性血管畸形、门静脉血管部分阻塞(栓塞、血栓或压迫),患者存在明 显的门-体分流,但无肝脏本身的疾病,肝组织学正常。
常3次”入院。 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异常,无肝掌,
无蜘蛛痣。心肺(-)。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 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病例 2
否认病毒性肝炎史。否认输血史。否认化学毒物接 触史。否认烟酒史。
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30U/L;天冬氨酸转氨酶 26U/L;总胆红素19.6umol/L;A/G40g/L/29g/L; 血氨205umol/L
定义
亚临床或轻微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minimal HE):指 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 /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HE发展过程中的 一个特殊阶段。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多中 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约40%存在 轻微肝性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型肝硬化
门体分流手术(TIPS)
病 暴发性肝衰竭:重症病毒性肝炎
因
中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严重胆系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 原因,占90%以上。
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仍然是肝炎病毒, 其中HBV约占80%~85%,其次是药物或肝毒性物质,如 乙醇、化学制剂等
: C型 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常伴门脉高压和(或)门-
体分流,是HE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C型肝性脑病的亚型
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 ) 无临床及常规生化检测的异常, 仅用神经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检测方法才能检测
到智力、神经、精神等方面的轻微异常 发作性HE 有诱因的HE 常常在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 排钾利尿剂应用后发生 自发性HE 无明确诱因即可发生 复发性HE 1年内有2次或以上HE发作 持续性HE 轻度HE 相当于West Haven 1级 重度HE 相当于West Haven 2-3级 治疗依赖性HE 经药物治疗症状可迅速缓解, 但停药后很快加重
发病机制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病理生理基础:肝细胞功能衰竭和(或)门体分流存
在 循环毒素的产生 突破血-脑屏障的循环毒素在不同水平上对脑功能的损
害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 氨代谢紊乱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氨中毒学说
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谷氨酰胺在肠上皮细胞代谢,肠道细菌对含氮
物质分解,进入血液循环最主要的门户
H+(pH<6)
NH3
NH4+
OH-(pH>6)
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为氨 骨骼肌和心肌
氨中毒学说
2、氨的清除 肝脏:鸟氨酸代谢环形成尿素 肾脏排氨:排尿素、排酸的同时也以NH4+ 形式大量排氨 脑、肝、肾: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八章
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丁伟群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诊断、鉴别诊断 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分型及诱因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中毒学说、氨、硫醇 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假神经递质及氨基酸 不平衡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