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新人教版第50讲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教案.doc
政治高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
政治高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一)辩证唯物论一、自然界物质性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要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二、运动和物质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根本不存在。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2、【方法论要求】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错误倾向】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仁者心动),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三、静止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轮;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辨证唯物论)1、【世界观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这一世界观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检验
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 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 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 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药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三步:组答案,要规范
流程推导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的唯一标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 践,接受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 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 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2)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这就 需要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 (3)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屠呦呦小 组与全国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 最终获得成功。
解题流程
【典例】[2016·全国Ⅲ卷,39(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 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 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 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60多个单位 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 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 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 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药物。
高考总复习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教学课件) 课标人教版必修4
【答案】
C
【变式训练】
(20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
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 B. C.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
【解析】“……无不改……无不积……无不变迁……无不移易”说明了
2.
点评
并不矛盾。前者是指世界上的一起事物都存在千差万别、千变万化 的物质形态和现象。但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是物质而不是精神,这就是世
界的统一性。
【高考题例】
(20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
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所谓“能为人的意志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
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是运动。
【误区警示】
1. 点评
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物质与物质的
具体形态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
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物质是万事万物之和”,实际上是把物质与 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考点分析】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规律就是事 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 逝的联系。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高考政治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20 高考政治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注意理论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意识的产生是主观的。
2.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3.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4.意识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5.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是停留在事物表面。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8.人定胜天。
练习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话说明了(C)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2.北京同仁堂药店内有一副对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这表明(D)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精神不是万能的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做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D.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3.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这启示我们(B)A.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B.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C.获得成功取决于勇气与信心D.要重视客观规律4.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B)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③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19-
答案:答案示例一:该同学的观点有合理性。①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制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 就要借鉴他人的成长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更快发展。
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每个人的成 功都有他的独特条件,在制定生涯规划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 合自己的专业和成长道路,而不能照搬他人的经验。
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促进和推动作
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用。
-3-
问题思考 结合青蒿素的研发过程,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答案:屠呦呦团队历经多年对青蒿素的研发过程表明,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屠呦呦团队通过翻阅医书和大 量实验成功提取青蒿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几十年艰苦卓 绝的努力、大量的实验,推动了人们对疟疾疾病治疗水平的不断提 高。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被誉为“中国神药”,全球数亿疟疾患者因此而受益。④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研发青蒿素是为了战胜疟疾疾病,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
-4-
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主观题解法 一、考法揭秘 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试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考主观题的 题型。辨析题的题型由辨和析两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有辨有析, 辨析结合。辨是指辨别判断,析是指对判断的分析说明。这类试题 一般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情境材料反映的 现象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旨在考查综合能力。常见设问 有“如何认识”“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 象”“如何看待问题”“如何评价问题”“对观点赞成还是反对, 并阐释理由”等形式。 按照高考呈现的考查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典型类型:①正反选 择性评论类——对情境材料提供的某一观点,进行正反两种态度 (赞同或不赞同)的选择性论证。②观点评析类——对“某一观点” 运用某个哲学观点加以评析(辨析或简评)。
高考政治总复习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综合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2010山东文综,17,4分)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 是( )
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 ③公 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 ④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点拨】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主要是从 公民的权益而不是从公民的义务角度考虑的,排除③,其余选项均正确 且符合题意。
要用正常思维去读,要把引文放到合适的语境或环境(首先考虑材 料所提供的语境及说话人、命题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如果材料中不 明确就运用今天的一般思维和价值观念中去理解,切忌用不合材料情景 或不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材料。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 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Fra bibliotek谐。”回答下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点拨】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①不能入选;③夸 大了哲学的作用,观点错误,不能入选;②④正确。
答案: C
1.题型特点
以谚语、成语、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书刊社论、讲话指令等作 为背景材料,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关键在于将引文放在合适的语境中 加以理解和把握。
2.解题思路
引文类选择题解法
(2010课标全国,20,4分)“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 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 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 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
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 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 ,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新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六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必修4
③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处在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且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的形式、内容、规 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特别提醒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 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 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 义,而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
(2)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的客观物 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 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 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②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 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 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考 点
六、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
知识条目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①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①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试要求 考频统计
b 3卷1考 c
a
3卷1考
b
b
考点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基础知识梳理]
C [解题时抓住试题背景中的关键词“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 重要意义”即可很容易判断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 C 符合题意。]
考点 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基础知识梳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1)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导向1 依托材料,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注意:意识是人脑
特有的机能,动物没有意上,让
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
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
表明
()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
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人类社会具 有物质性,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3.通过嫦娥三号月球探测,我们可以调查月表形貌与地 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进一步了解月球。这说 明( )
A.每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B.意识活动都在反映事物的本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D.认识的真理性主要靠实践检验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人们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对月球的 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借助嫦娥三号这个认识工 具获得新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C。每个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意识活动未必都在反映事物 的本质,B错误。认识的真理性只能靠实践检验,D说法错 误。
要闻点击 材料一 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 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大 的意义。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规划, 以“先区域、后全球,先有源、后无源”的总体发展思路分步 实施,形成突出区域、面向世界、富有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发展路线。
材料二 我国在启动探月工程之初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质 疑。探月卫星的发射受到地日月的运动规律、发射场的气候、 火箭运载能力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密切 协同、反复试验,为发射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嫦娥一号、嫦娥 二号两次任务,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嫦娥一 号任务获得大量原始科学数据,由此得出的科学成果进一步丰 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嫦娥二号任务深入研究了月球温度分 布和月壤特征,首次用星载太阳翼监视相机实现人类近距离观 察小行星图塔蒂斯。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共同组成的嫦娥三号月 球探测器肩负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 源调查等使命。
按照北斗建设计划,后续十年左右要建成全球性系统,投入经 费将达四五百亿以上,即使发展进程可能会由于某些意外事件 而推延,但整体系统和产业向前发展的趋势非常确定,不会改 变。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 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 领域,产生显导航系统、探月工程稳步推进,这是中国航 天发展迅速、航天项目前景看好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考向】【复习策略】1.本单元的复习一定要切实区分唯物论与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主要立足世界的物质性,整合了物质的存在方式以及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论主要立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凸显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
本单元的复习要学会采用原理罗列法和观点辨析法。
所谓罗列就是将基本原理罗列梳理,通过教辅中的具体试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在整合,纠错。
辨析法主要针对选择题,针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罗列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课堂进行辨析。
2.从整个教材看,本单元是学习哲学的起点,是建立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础,所以几乎一切哲学试题的考查都会立足此单元,放眼全书,特别是辩证法。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处理好唯物论、辩证法与唯物历史观的区别,特别不能在基本原理上发生混淆。
3.掌握了世界的本原,了解了世界的客观性,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所以此单元应该立足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整合相应的时事材料。
①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具体的经济政策的调整,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利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分析我国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③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具体经验,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结合“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⑤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包容性发展理念,认识意识的作用。
⑥结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我国区域发展措施以及太空探索的实施,分析认识的形成过程。
【考点解读】注:1、本单元三课共12个考点;2、请同学们结合考点认真阅读、思考、批注。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一、哲学上的物质概念1、物质的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注意:①把握物质概念要明确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答题模板﹞
• • • • • • • 一、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 [设问模式]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提几点方法论建议。 (2)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 [答题要素] (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提示: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 作用+材料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规律的客观 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 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意识的能动作用, 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 [原理内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 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 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方法论]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 识。 • [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 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 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 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 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 [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 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 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50讲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50讲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教学目标三、典型例题1. (xx·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10 分)(2)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6分)2. (xx·山东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9分)。
高考政治第二轮总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新人教版
1.通胀是2011年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冲击将明显超过发达经济体。
狂飙的大宗商品价格是此轮通胀的重要推手之一。
专家指出,此轮通胀呈现出明显输入性特征。
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近零利率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度充盈,大量“热钱”为通胀提供了充足血液。
2.抑制通胀的举措:维持总体物价稳定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
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指出,今年政府将从三个方面来努力管好通胀预期。
首先要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保障供给;第二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第三,主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场。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知识链接1.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如何稳定物价、抑制通胀?(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全面分析引起物价上涨的国内外因素,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2)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事物具有指导作用。
搞好市场价格分析预测,贯彻国家调控政策,加强正确舆论引导,整顿市场秩序,不断改善价格环境。
(3)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稳定物价要遵循价值规律,保障市场供应,着力于支持粮油、蔬菜、棉花等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减少流通环节,切实增加居民收入。
2.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稳定物价、抑制通胀?(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通胀问题的解决既要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又要致力于长远制度建设。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高考政治总复习 知识点回顾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必修4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加 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要不断完善流域管理与 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 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同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 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 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2011年课标全国卷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 跤》(下图)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
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
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可用透视寓意法。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创 新意识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漫画讽刺了那些因担心犯错误而墨守成规,不敢大胆实践的 人,故④符合题意;创新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故②可 选。即使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也是难免的,另外漫画的主旨也 不是强调人不犯错误,故①不选;③看到了失败和错误可以转化为 财富,但忽视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故不选。
单元总结
漫画型选择题 ►类型总结 漫画型选择题是利用形象生动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 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和批判,或对某些行为加以肯定、赞扬,从 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 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 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型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 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漫画型选择题的题干通常用一句简短的 话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从题肢中作出选择。
•
► 实际运用 1.漫画《“学术研究”》对专家学者的警示是(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新人教必修4
1. 2010 年 7 月,温家宝总理在西部大开发会议上强调,西部开发必须以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是因为
()
A.自然界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
B.绝对服从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运动,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故 B 与题干不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故 C 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 强调的是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
选。
答案:A
对应训练 (2011·沈阳模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百年来,唐犁宋锄是我国农
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即便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多数农村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耕 作方式,唐犁宋锄还是农民手中的主打农具,耕牛还是农民的好朋友。如今,随科 技的进步,锄禾日当午的踪迹难觅,唐犁宋锄快要变成文物了。这一事实说明(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D.事物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 解析:A、C、D 与材料不符。 答案:B
答案:物质决定慧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 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 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
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 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010 年 6 月 17 日,美国中西部地区明尼苏达州,就发生了 36 次龙卷风, 龙卷风所到之处,无数房屋被夷平,树木被吹倒。气象学家表示,当上升气流与湿 热空气相遇变成高速的旋风时,就形成了龙卷风。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 解析:A、C 不符合材料主旨。D 观点错误。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0讲第二单元复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以背诵案、课本为载体,以学生问题反馈为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落实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
本部分考题集中于自然界的物质
性、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和运动
的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客
观性和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
限性,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
非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题目一般不难。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
①面对经济新常态,“信心比黄金
更重要”,信心来自什么以及其重
要性可结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进行分析。
②结合“抗战精神”、“航天精神”及理想、信念等分析
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
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③用规
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一带一路”建设。
④结合我国航
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
果,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结合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防治及药剂研制,说明认识
发展的过程。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
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
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
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
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
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
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 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与谬误 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
无限性是
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
三、典型例题
1.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
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上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向世界展
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关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10 分)
(2)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6分)
2. (2015·山东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