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前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最全版)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摘要】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术后康复对患者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够规范化和优化医疗流程,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文探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介绍了其意义、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对康复的影响。
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和挑战的讨论,展示了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价值和潜力。
展望了临床护理路径在未来的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建议,并探讨了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期待。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骨折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意义、制定、实施、影响、应用案例、挑战、前景、完善、推广、建议、期待。
1. 引言1.1 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临床上常见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
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更重要的是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运动爱好者来说,骨折后的康复过程更加困难和漫长。
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康复过程中,恢复患者受伤部位的功能,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康复的主要目标。
通过科学、规范的康复措施,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治疗的费用,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
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专业的临床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措施,才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重返社会,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对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来说,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1.2 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和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指针对特定病种或疾病过程,在患者就诊期间制定的、基于循证医学的、跨学科、跨机构的一系列行动和干预方案。
它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合作为基础,通过明确的目标、规范的行为和持续的评估,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协调和一致的护理服务模式。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的应用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的应用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骨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未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67例)为实验组,将出院时的满意度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P<0.05)。
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起重要作用。
帮助患者掌握了相关康复护理知识,明显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骨外科;应用健康教育作为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对健康教育的监督和评价的机制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确定。
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科室尝试将临床路径的思想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骨外科2010年10月未进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2月已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67例患者为实验组。
两组患者年龄在20~65岁,男女不计,均为需手术且行手术治疗,入院时无并发症及其他疾病。
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居住地、职业等对并发症及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1.2.1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模式的确定。
在充分了解骨外科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骨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标准模式,由健康教育参考时间、具体教育时间、参考教育内容、具体教育内容、效果评价和实施者签名等部分组成,见图1。
护士依据此模式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连续、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2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填写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模式表,包括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床号、姓名、医疗诊断和入院日期,做好入院宣教,记录并签字。
SWOT
护理 , 对提 高患者满意度和 前臂功 能恢复有积极 的意 义。
关键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臂骨折 ; 手法 复位 术后 ; 个性化健康教 育 : S WO T分析
S WO T分 析 是 英 文 s t r e n g t h( 优势 ) 、w e a k n e s s ( 劣势 ) 、 o p p o r t u n i t y ( 机遇) 和t h r e a t ( 威胁) 的缩写 ,
准[ ( 旋转移位 、 分离移位 、 成 角畸形必须纠正 。 骨 折 端 对 位 至少 达 到 2 / 3以 上 ) 。术 后 按 常规 护 理 , 2 周 内嘱 患 者 3—4 d复 诊 1次 , 以后 每周 1 次. 指 导 功 能 锻炼 的 时 机方 法 和饮 食 调 理 .交 代 相 关 注 意 事项 。 ( 2) 观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同 时 进 行 S WO T分 析 和实 施 个 性化 健 康 教 育 护 理 ,优 势 ( S ) 条件包括年轻 、 营养状况 良好 、 性格乐观开 朗并积 极配合治疗护理 ; 劣势 ( w) 条件包括年 龄较大 、 营 养状况较差 、 心理负担重 ; 机遇( O) 包 括 家 庭 经 济 状况好 、 有 完 善 的 社会 支 持保 障 系 统 、 文 化水 平 较 高 并 具 有 一定 的 康 复 锻炼 知 识 ; 威胁 ( T ) 包 括 家 庭
均 干预 1 2周 , 分 别 评 价 两 组 患者 的 满 意 度 、 前臂 功能 。结果 : 两组 患者在 满意度、 前 臂 功 能 方 面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观 察组均优 于对照组 。结论 : 将S WO T分 析 法 应 用 于前 臂 骨 折 手 法 复 位 术后 患 者 , 制 订 个 性 化 健 康 教 育
课题研究论文:SWOT分析在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122724 教育理论论文SWOT分析在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摘要] 目的研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者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方法回顾性分析20xx年10月~20xx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前臂骨折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取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按照术后所采用护理方案分成2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增加SWOT分析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前臂功能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前臂功能优于对照组(P < 0.0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SWOT分析应用于门诊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后健康教育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利于恢复患者前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xx年来,伴随骨折治疗方式不断更新,较多骨科医师强化骨折固定强度,忽视手术后功能锻炼,增加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风险,需强化临床医师和患者重视度,并依据患者实际状况(性格、手教育程度等)于手术后尽早实施康复锻炼,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恢复患者关节功能[4-6]。
本文对20xx年10月~20xx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前臂骨折136例患者采取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后应用不同护理方案效果予以分析,旨在寻求临床理想护理方法,促进患者前臂功能恢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收治的136例前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门诊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且按照复位手术后选择的不同护理方案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68例。
胫腓骨骨折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患者中应用(最全版)
胫腓骨骨折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患者中应用(最全版)【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年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教育。
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路径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护理和工作效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及生活质量。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病种和患者所需、个体差异修订教育内容,随不同阶段而不同,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制订出单病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1]。
责任护士按照当日护理路径的内容实施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意识,使患者及家属掌握整个疾病进展情况。
同时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2007年3月至今,我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我科住院手术的2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8~68岁,病程1~2周,文化程度不等。
按年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其余时间则随机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100例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3 临床运用为保证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特异性和实用性,由科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通过查阅病历及相关文献,根据病程阶段和住院日期制订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又具体分为几小点,共同制订出临床护理路径表,路径表的主要内容。
同时制订健康知识调查。
入院24h 人员与环境介绍、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卫生处置、酌情骨科病室告知制度宣教、床上二便的训练方法、各种检查治疗的注意事项、石膏固定及牵引注意事项:患肢出现麻木、感觉障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路径表及病室制度告知。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摘要】护理路径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计划,通过明确、标准化的流程指导患者的护理过程,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护理路径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设计步骤。
随后详细描述了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并探讨了评估与调整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应该关注护理路径的个性化和精准化,以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有效性、研究、评估、调整、设计、实施、未来方向、结论、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围绕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深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作用、设计步骤、实施及评估与调整等方面,为读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来优化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的详细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有效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为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将为骨折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背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急症,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
骨折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康复护理,以恢复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比较繁琐,缺乏统一的指导和标准,容易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的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
开展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
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上半年在骨科住院的420名病人,根据住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4例(2016年1-3月)和观察组216例(2016年4-6月)。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行拟定的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骨科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优质护理内涵、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345-02“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核心内容,即以护士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1]。
为了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我院骨科病房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路径表简单明了,护士容易掌握,可操作性强。
健康教育内容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6月新入院的骨科病人。
排除标准:①无认知障碍;②年龄小于5岁,大于80岁。
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共420例病人纳入研究。
对照组204例,男129例,女75例,年龄41.7±9.6岁;观察组216例,男152例,女64例,年龄40.9±10.3岁;文化程度:对照组:小学37例,初中65例,高中58例,大学44例。
观察组:小学40例,初中63例,高中62例,大学5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布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1.2.1实施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入院宣教,无时间、人员限制。
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标签: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09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对5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本组均为外伤病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68.2±2.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2例,初中及以下38例。
其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例,外伤性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
手术方式分:﹙1﹚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19例;﹙2﹚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5例;(3 )锁钉钢板内固定11例;(4 )DHS内固定9例;(5 )α-钉内固定6例。
1.2 方法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
(1)在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经查阅资料、专家咨询,并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针对术前、术后不同临床阶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2)实施方法:责任护士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并悬挂于病人床尾,向患者解释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取得患者配合。
责任护士每天按照路径表要求,根据治疗的不同阶段及患者情况針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对已教育的内容进行评价,了解病人是否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如发现前次教育效果不理想,应重新宣教并记录签字。
护士长定期督查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情况并进行评价,不断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补充,不断完善。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晓菊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29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两组)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进入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满意度明显增加。
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桡骨远端骨折;健康教育;应用研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LI Xiao-ju.The TCM Hospital of Wusheng county,Wusheng 638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pathwa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healthy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1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distal radius fracture patients,collecting,sorting and analyzing data.ResultsThrough the contrast analy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athway group into the patient in the days shorten,significantly lower cost and complication 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d,satisfaction increased obviously.ConclusionThe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with good effect,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so as to promote patients recover s【Key words】Chinese clinical path;Distal radial fractures;Health education;Application research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的优质化服务[1],是一种制订好的、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临床治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缩短住院日、提高质量的管理办法[2]。
【临床路径】前臂双骨折诊疗常规
前臂双骨折诊疗常规【概述】此种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
按AO分型分为A、B、C三型,A型为简单骨折;B型为楔形骨折;C型为复杂骨折。
治疗上应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对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或维持功能复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片示存在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排除标准】1、尺桡骨干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
2、伴有内科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症。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肢体肿胀严重;骨筋膜室综合症形成。
4、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其它外伤。
5、小儿尺桡骨干骨折(≤14岁)。
6、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2)麻醉方式: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第一天拍DR 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DR)X 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DR)X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0.5%。
前臂双骨折临床路径编码:S82.204 疾病名称:前臂双骨折适用对象:前臂双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预期住院天数:17 天/实际住院天数:天预期术前住院天数:2 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院100例骨折患者分析,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患者)、观察组(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50例患者),统计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分析。
结果:在护理满意度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
在生活质量项目中,观察组研究结果呈现出升高趋势,且实际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因其优势明显在骨折患者中广泛使用,患者实施后生活质量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应用价值在临床中,骨折是以发热、休克、畸形等为主要症状且患病率日趋升高的疾病,危害较大。
骨折患者的骨头结构断裂,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外力伤害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予以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通过科学护理实施,帮助患者加速愈合,从而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2]。
本文选取骨折患者(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分析,观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取骨折患者分析,本次研究一共选择100例,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
其中,观察组5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2:18,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23岁、61岁,平均(42.41±3.21)岁。
对照组50例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比重为33:17,年龄所在主要范围下限值、上限值为25岁、60岁,平均(42.62±3.16)岁。
两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
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骨科患者中应用及效果评价_陈学銮
我们一道共同观察您小孩的输液情况,如发现您的小孩输液部位有肿胀过敏,寒战,抽搐等现象,请您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及时处理,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安全提示”加口头告知的方法,适应了不同生活环境,文化层次,素质层次不齐的家长,也体现了护士对患儿的关心和无微不至的服务,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3.3可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提高和各种立法的完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务人员应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输液“安全提示”的使用,加之口头告知输液的注意事项,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同时减轻了护士口头反复告知的压力,对防范应该有及时更换输液而需要从新静脉穿刺的现象发生,保证患儿的治疗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规范了护理行为。
因此,在门诊儿童输液室中使用“安全提示”是一项低投入,高效实用的风险管理措施,对预防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医疗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1]。
参考文献[1]李芳、卢云宏、于斌.门诊输液患儿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6 18.收稿日期:2012-03-07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骨科患者中应用及效果评价陈学銮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221002)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2)04-644-0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
当今护士已经认识到健康教育角色的重要性,是护士角色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医院健康教育是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阶段,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
健康教育在四肢长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在四肢长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1T11:44:32.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作者:程丽丽[导读] 四肢长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坠伤、车伤所致。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四肢长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的方式,选取我院2015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3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6例。
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
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
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后,可显著缩短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关键词】健康教育;四肢长骨骨折;应用效果四肢长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大部分患者都是因为坠伤、车伤所致,如果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护理,则会使得患者因为血供不足而发生坏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健康[1]。
对此,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特此分析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现做如下报道: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四肢长骨骨折患者32例,选取我院2015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6例。
研究组中8例男性研究对象,8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2-77岁,平均(47.5±2.5)岁;6例上肢长骨骨折,10例下肢长骨骨折。
常规组中9例男性研究对象,7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23-78岁,平均(47.6±2.4)岁;8例上肢长骨骨折,8例下肢长骨骨折。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排除精神异常以及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
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全文)
骨科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核心理念在于:视患者的疾病情况而定,医护人员据此制定诊断康复治疗的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工作计划并加以贯彻执行。
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护理工作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中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笔者随机抽取本院于20XX年9月~20XX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于20XX年9月~20XX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组均60例。
对比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37.5±3.4)岁。
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36.8±2.9)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1.2.1对比组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定期为患者换药,更换被褥,辅助其进行康复治疗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合理制定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为:1.2.2.1入院路径患者初入院时给予入院指导,熟悉院内规范、病区环境、休息饮食、医护人员、治疗器械等基本情况。
视患者骨折部位而定,指导其取正确的体位,进行石膏固定以及牵引的患者需要令其关节部位保持摊直状态。
指导患者家属明确相应的注意事项,保持患者的饮食作息规律等,若有遗漏,可后续补充。
1.2.2.2术前路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计划要求,患者接受手术前1d给予全天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及术前的相关准备内容,促使患者明确手术的目的与注意事项,同时向患者灌输一些基本的术后康复知识。
手术当天给予晨间护理。
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辅助检查,护理人员全面回收整理检查资料。
采取心理护理方法,向患者介绍国内外与之类似的成功的手术案例,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鼓舞与科普宣教,赢取其信任与合作,继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摘要】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创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通过介绍中医护理在围手术期的作用和四肢骨折患者护理的挑战,详细阐述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总结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围手术期的实际应用经验,为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为围手术期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四肢骨折、围手术期、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挑战、实际应用经验、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传统的护理模式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差异,分析中医护理在围手术期的作用和特点,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意义,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将为围手术期四肢骨折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有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并评估其对患者护理的效果。
通过对中医护理在围手术期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中医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具体应用内容,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存在的挑战,并总结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为四肢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优化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依据,并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损伤之一,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为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前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最全版)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前臂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50例前臂骨折(包括尺骨骨折、桡骨骨折、尺桡骨双骨骨折、盖氏骨折)患者按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护理。
结果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护理,任务到个人,有利于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患者掌握情况好。
结论提高了护理和工作效率,患者的依护心理增强,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社会及医院效益。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是根据某一类特殊患者每天对所需的护理、治疗、检查等相关知识的需求而制定的日标准护理计划。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具有时间顺序性、科学性、计划性,能使患者较快较好的掌握有关疾病康复知识,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从而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社会及医院效益。
2007年1月至今,我科对50例前臂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臂骨折患者50例,其中尺骨骨折患者20例,桡骨骨折患者15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9例,盖氏骨折患者6例;年龄12~56岁,病程2~17天,文化程度不等。
对患者按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
1.2.1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的制定
1.2.2 应用
护士将临床路径宣教本装订后挂于病房门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宣教(当责任护士遇休息时,可由护士组长安排组员负责宣教)确保患者能及时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
如患者或家属为知识分子,可指导其阅读宣教本,如果患者为不识字者可用地方语言通俗易懂的将相关知识告知清楚,功能锻炼等也可采用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患者,直到患者能复述并实施为止。
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及治疗的不同,按照当日护理路径的内容进行宣教(如有特殊情况可在“路径变异”栏内补充,以完善临床路径)。
实施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围绕疾病康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引导,循序渐进,及时引导,督促加强,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1.2.3 影响临床路径护理的相关因素
(1) 护理人员:是否会讲当地方言,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便于患者理解及配合。
(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宣教效果有直接的关系[1]。
(3)宣教时间:选择患者意识清醒、易于接受的时间进行宣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并发症减少了,缩短了住院天数,患者的满意度增强。
按照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实施的护理过程,让患者更好地理解各项治疗护理的意义,更好的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同时也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便于护理人员操作,使健康宣教有了针对性,有利于护理工作地开展,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