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什么是部编版课本部编版课本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课本。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版课本和人教版课本的区别1、编写单位不同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本即“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简称。

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小学和初中)开始全新启用部编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课本。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

2、课文顺序有所调整对比人教版课本,经典课文仍然存在,但顺序做了很大地调整;3、部编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的掌握与积累,如果人教版要求孩子学写8个字,那么部编教材会要求学写16个字;4、部编版课本更加“现代性”部编版的教材在选取课文、习题设计和课后练习作业等方面都更加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气息。

5、部编版古诗文的比重有所增加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

6、部编版增加了课外阅读书目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比和比例3. 百分数4. 量的计量5.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6. 图形的变换与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能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4. 学会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6. 熟悉图形的变换和特点,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百分数的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例的意义,图形的变换与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尺子,圆规。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分数乘除法章节,可以通过分水果、购物等生活场景导入。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分数乘除法章节,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结合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分数乘除法章节,设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题,让学生当堂练习。

4. 知识拓展:对重点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例如:比和比例章节,拓展比例的性质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采用提纲式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变换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3 × 5/4 ÷ 3/5(2)比例应用题:甲、乙两人分别以4:5的速度跑步,若甲跑5分钟,乙跑多少分钟?(3)百分数应用题:某商品原价100元,打8折后,现价是多少?答案:(1)5/3(2)乙跑6分钟(3)现价为8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部编版课本

部编版课本

部编本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中国部分省市高中起始年级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使用部编版教材。

[1]中文名部编本教材外文名Prepa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适用年级1-9年级、高中全称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小学涉及科目语文、道德与法治初中涉及科目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目录1.1 存在问题2.2 选篇3.3 识字4.4 表达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

今后三年,“部编本”将陆续推向全国使用。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

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孩子跟父母、老师一起读充满童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科普等,鼓励创造使用朗读、讲读、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

在2016年部编版课本【包括语文,中国历史(7-8年级)世界历史目前还仍然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些课本在部分实验地区使用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小学和初中)开始全新启用部编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课本2017年全国基本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课文大幅度减少,例如部编版7年级上册课本就开始每一个单元肯定都会有一篇古文(或古诗),从这开始古文再一次的在语文课本中多了起来。

并且语文课本要求读的书也多了起来初中6个学期,每一个学期要求阅读2本书。

初中部编本教材语文在八、九年级中单独拥有两个单元为古诗(文),体现了部教育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2018年,全国七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道德与法治》);全国一年级新生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

2024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2017版对比

2024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2017版对比

2024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2017版对比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教育部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7年发布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2024年发布的最新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

本文将就这两个版本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详细比较。

一、课程结构调整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四个方面,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基本延续了这种理念,但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微调。

1.1基础知识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代数、方程、函数、几何和概率等内容。

2024年版也将基础知识列为课程的重点,但更加强调数学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要求学生掌握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

1.2基本技能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技能,包括计算能力、推理能力、证明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2024年版对基本技能的要求更加具体和细化,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方法进行计算和推理。

1.3数学思想方法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版增加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数学文化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要求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024年版进一步强化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要求学生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二、知识内容调整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代数、方程、函数、几何和概率等知识内容。

2024年版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订和调整。

2.1整数2017年版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整数的运算法则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019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易错题汇总一、错例目录1.长度单位1.1统一长度单位………………………………………………………………(***)41.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61.3认识米用米量……………………………………………………………(***)71.41认识线段量、画线段…………………………………………………(***)81.42认识线段量、画线段………………………………………………(***)102.100以内加减法(二)2.11退位减法………………………………………………………………(***)112.12退位减法………………………………………………………………(**)122.21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142.22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152.3加减混合…………………………………………………………………(***)182.41加、减法估算…………………………………………………………(***)212.42加、减法估算…………………………………………………………(***)222.43加、减法估算………………………………………………………(***)252.51整理和复习……………………………………………………………(***)262.52整理和复习……………………………………………………………(***)273.角的初步认识3.1认识角、画角……………………………………………………………(***)283.2角在生活中的应用………………………………………………………(**)294.表内乘法(一)4.11乘法的初步认识…………………………………………………( ***)304.12乘法的初步认识……………………………………………………(***)324.2整理和复习…………………………………………………………(***)335.表内乘法(二)5.1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345.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55.3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375.41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385.42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395.5乘法口诀表………………………………………………………(***)406.总复习6.1…………………………………………………………………………(***)41二、原始错例二年级上册典型错例题目:2)个长。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比和比例3. 圆4. 百分数5. 量与计量单位6. 统计与可能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圆的基本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理解百分数的含义,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熟练掌握各种量与计量单位,进行单位换算。

6.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了解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和比例的实际应用,统计与可能性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尺子、圆规、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结合实例进行解答。

3. 随堂练习:设计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比和比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学会解决相关问题。

5. 圆的教学: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6. 百分数教学: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学会计算和应用。

7. 量与计量单位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量与计量单位,进行单位换算。

8.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了解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 比和比例概念及解题方法3.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4. 百分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5. 量与计量单位换算关系6. 统计与可能性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除法练习题;(2)比和比例的应用题;(3)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4)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5)量与计量单位换算题;(6)统计与可能性分析题。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部编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四单元 比第五单元 圆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九单元 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2表示的意思吗?(7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二、探索新知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2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9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是多少。

)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2(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2。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 (1)第1课时秒的认识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 (6)第3课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第4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9)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1)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4)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6)第4课时估算 (19)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1)第三单元测量 (23)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23)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25)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27)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33)第6课时解决问题 (36)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计划 (40)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 (42)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44)第3课时练习课 (47)第4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0)第5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52)第6课时练习课 (54)第7课时解决问题 (55)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58)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60)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学计划 (61)第1课时倍的认识 (62)第2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 (64)第3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 (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69)第1课时口算乘法 (70)第2课时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课) (72)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3)第4课时笔算乘法(一次进位) (75)第5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77)第6课时笔算乘法(练习课) (79)第7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82)第8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84)第9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85)第10课时乘法的估算 (87)第11课时解决问题(1) (89)第12课时解决问题 (91)第1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93)第14课时整理与复习 (96)第15课时数字编码 (98)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99)第1课时四边形 (99)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04)第3课时周长 (111)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13)第5课时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解决问题 (117)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121)第2课时几分之一大小比较 (123)第3课时几分之几的认识 (125)第4课时几分之几大小比较 (127)第5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129)第6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131)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计划 (133)第1课时集合 (134)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 (138)第1课时复习时、分、秒 (140)第2课时复习笔算加减法 (142)第3课时复习测量 (145)第4课时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48)第5课时复习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150)第6课时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54)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名目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亿以内数的认识 (3)数的产生 (13)亿以上数的认识 (15)计算工具的认识 (19)用计算器计算 (21)1亿有多大? (23)第二单元角的度量(25)直线、射线和角 (26)角的度量 (28)角的分类 (30)画角 (32)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34)1.口算乘法 (35)2.笔算乘法 (39)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3)垂直与平行 (54)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6)整理和复习 (91)第六单元统计(93)你寄过贺卡吗? (99)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02)第八单元总复习(109)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统计复习 (116)- 1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懂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明白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可以依照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味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觉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数学与现实日子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日子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办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预备:师预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日子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及应用2. 比和比例3. 百分数4. 圆5. 位置与方向6. 统计与可能性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比和比例的概念,能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4. 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

5. 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能够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

6. 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比例和百分数的计算,圆的性质和计算,位置与方向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圆规、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用分数描述水果切割过程,引出分数乘除法。

2. 讲解:分数乘除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进行随堂练习。

比和比例:讲解比和比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百分数:介绍百分数的意义,讲解计算方法,进行实际应用练习。

圆:讲解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位置与方向: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

3. 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2. 比和比例的表示方法3.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4.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5. 位置与方向的描述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分数乘除法题目,如:3/4 ÷ 2/5比例题目,如:已知A:B=3:4,求A=6时,B的值。

百分数题目,如:将80%转换为小数。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题目,如:已知圆的直径为10cm,求周长和面积。

最新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最新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三)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四)让教与学檀根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爱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三、课程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知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初步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其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打下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打下基础.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挚爱生命,热爱自然.·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二)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四)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阿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健康、安全地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l.按时作息,生括有规律.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愉快、积极地生活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积极向上4.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6.在成人帮肋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6.能初步分辩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誊.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设计与制作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4.能根据需要曲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街品等来开展活动.敢于思考、学习探究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课程内容”说明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缩写教材时,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本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可以有所调整.“课程内容”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在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本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志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三)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达到教育目标.(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人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参见图1)(五)以活动为数与学的基本形式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六)教学过程的注意点1.教学准备(1)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儿童爱其家庭、社区的实际状况,重视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与班级儿童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2)教学活动的目标力求全面、明确、具体,并能通过活动得以实现.(3)活动计划要注意个别差异,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考虑如何帮助每个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4)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活动内容,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教学可计划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2.教学内容选择(1)源于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符合国情和地区实际,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生活中儿童能够理解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感兴趣的当地的自然现象、与儿童关系密切的热点问题等开展教学活动,保持课程内容的丰富与鲜活.(3)正确理解和应用教科书本课程的教科书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也可视为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本课程教学特点的“案例”.在使用教科书时,要避免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适合的内容,生成适宜的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3.活动组织(1)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为活动而活动,搞形式主义.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班额的不同,因地制宣、因儿童制宜,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2)重视活动的整合与建续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能力与智慧的增长是在其生活中综合地实现的,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因此,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整合与连续对提高课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本课程活动应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的活动相互呼应,相互强化,让课程能够持续不断地、广泛而探入地影响儿童的实际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开放地组织活动本课程的活动应注意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打破封闭的、孤立的课堂中心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等方式,为儿童开阔视野,更好地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学习创造条件.4.活动指导(1)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课程的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想做什么,而不应是由教师支配儿童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一起讨论活动计划,提供选择活动内容、方式或合作对象的机会,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儿童的反应爱时调整活动,让儿童参与活动评价等途径,发展儿童的自主性、思考与判断能力,让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活动.(2)重视活动的过程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关注活动过程不仅为教师了解儿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还为教育儿童、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与极好的机会.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不要仅以知识点的掌握或最终结果来判定儿童优劣.活动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质量、同伴问的冲突与合作、家庭或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都直接关系着儿童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影响着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3)提高活动的质置·活动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用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要创设条件,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体验、经历活动过程,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创设儿童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材料、方式,制订活动计划、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儿童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尤其要鼓励儿童动手做,以多种形式如语言、绘画、音乐、动作、表演、作文等,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同活动有不同的特点,指导方式与儿童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在活动中要注意实事求是,灵活应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对教案和活动的设计、指导、效果等,进行有深度的自我评价与反愚,不断改进教学.二、评价建议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品德与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 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本课程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从单一、封闭走向开放、多元,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1.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台起来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儿童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儿童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儿童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性结合起来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和儿童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二)评价方法的选择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儿童在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表现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1.观察.教师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儿童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的情况、活动的状态等,以此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价.2.访谈.教师通过开展与儿童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并了解儿童思想情感的变化.3.问卷.教师设计问卷和组织儿童回答问卷,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4.成长资料袋评价.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5.儿童作品分析.通过对儿童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儿童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三)评价的注意点1.关注过程.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关注儿童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2.追求多元.评价主体多元,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儿童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的广泛参与;尺度多元,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渠道多元,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儿童.(四)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2019-2020年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3《积的近似数》ppt课件1

2019-2020年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3《积的近似数》ppt课件1
则算出积,再根据题目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第2题已知大米 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求总价,可直接列式为3.85×2.5,尽管题中没有要求 保留 几位小数,但我们以“元”为单位时,只需保留两位小数。
规范解答:1. 0.8×0.9=0.72≈0.7 1.7×0.45=0.765≈0.77 2. 3.85×2.5=9.625≈9.63(元) 答:买2.5kg大米应付9.63元。
解答:0.85×11=9.35(米)≈10(米) 答:应准备10米彩带。
活学活用
达标题库 1.填空。 (1) 58.6968精确到百分位是(58.70),精确到十分位是(58.7 ),保留整 数是( 59 )。 (2)近似数8.0和8大小( 相等 ),(8.0 )比( 8 )的精确度高。 (3)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6.04 ),最小 可能是(5.95 )。 (4)5.9×0.72的积是( 三 )位小数,保留 一位小数约是( 4.2 )。 2.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0.85×1.12 =0.95 5.08×0.45 =2.29 0.15×6.24 =0.94 0.72×0.05 =0.04 3.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_1_、__2_、__3_、__4___
____2_________
6. 1千克废纸可生产0.75千克再生纸,五(1)班3月份共收集废纸18.5千克,大约 可制造再生纸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具体要求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密解
过程解读
1.思维导引: 题中给出条件“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和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
觉细胞”都是大约值,而要求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实际就是求0.049亿的 45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0.049×45。由题中最后要求得数保留一位 小数,所以求出积后还应求出近似数。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1. 分数乘除法:分数乘法法则,分数除法法则,混合运算。

2.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5.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表的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

2.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进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各种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提高学生的计量意识。

4.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5. 学会制作统计图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概率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计算,统计与概率。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百分数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乘除法、百分数、计量单位、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内容:分数乘除法、百分数、计量单位、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的关键词和主要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计量单位:将10米、2平方米、3立方分米、500克、3小时换算成相应的单位。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研究分数乘除法的简便方法,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实例等。

【小学数学】2019秋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

【小学数学】2019秋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

一、词语积累(课文内出现的)笑嘻嘻白皑皑光溜溜皱巴巴白茫茫沉甸甸美中不足铿锵有力指指点点香飘十里神气十足来回跳动微微一笑蹦来蹦去不动声色理所当然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脱鞋挽裤协调有序相背而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绝口不提理直气壮无价之宝负荆请罪同心协力难以置信千真万确原原本本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震天动地勤勤恳恳干干净净眉开眼笑一五一十恋恋不舍一张一合晃晃荡荡花花绿绿无拘无束富丽堂皇怒气冲冲自由自在日久天长相依为命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风景名胜留恋其间建筑宏伟奇珍异宝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声名远扬莹莹光亮高矮不一纷纷扬扬寸草不生面容清秀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酷暑炎夏恍恍惚惚密密层层恋恋不舍千变万化人山人海结结实实认认真真满怀信心一如既往翩翩飞舞蒙蒙细雨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夜幕降临夕阳西沉心旷神怡熊熊大火不可计数应接不暇面面相觑无边无际大呼小叫官迫民反勉勉强强哭哭啼啼兴旺盛衰闭门不出索然无味津津有味栩栩如生朦朦胧胧无病呻吟自作多情风花雪月流光溢彩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花纹驳杂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眼泪花花真情实感呕心沥血二、语文园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朝代】唐【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乞巧【朝代】唐【作者】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登鹳雀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最新版)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一、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本课程纲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和计量单位转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定义- 分数的计算- 分数的应用2. 第二单元:小数与分数-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小数的计算- 分数和小数的应用3.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 几何图形的计算与应用4. 第四单元:计量单位转换- 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 单位转换方法- 计量单位转换的应用5.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的类型及解决方法- 列式计算- 图形解决问题6. 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 概率初步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六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两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

(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术语解释见附录1)。

(三)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二、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