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合集下载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常考的共有18个,分别是之、乎、者、也、因、其、所、与、而、且、乃、于、若、为,则、何、以、焉!它们的意义及用法如下:一、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例:(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三)动词,到……去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离骚》)(二)介词,相当于“于”“在”等,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 XX峥嵘而XX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XX而西却XX,此五霸之伐也(《XX窃符救XX》)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或" 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XX贪而信XX,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XX ,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XX 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XX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XX》)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①XX,取之于XX,而XX于XX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XX 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XX而夭其嗣乎(《XX》)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 假如"。

①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XX》)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XX》)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XX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XX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XX (《阿房宫赋》)②XX,XX,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 XX”,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XX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d府_再拜ß,长叹空中,作计乃尔立ÿ:孔雀`YÞ;Ā
5.0v1 ÿNĀ用作ï词,又分ñ种情况ÿ 1.第O人Āï词2作属性定语,可译"他的","它的"ÿ包括复数Ā2 d臣从v计,大王ð幸赦臣2ÿ:廉蔺相如W传;Ā 2.第O人Āï词2作谓短语中的小语,à译"他""它"ÿ包括复数Ā2 d秦王恐v破壁2ÿ:廉蔺相如W传;Ā evĀ道a固YP吾2ÿ:师说;Ā 3.活用第N人Ā或第Ð人Ā2译<s的=<sÿ自ýĀ=或者<你的=<你=2 dÎ肃迎操,操`ñ肃ßÞ乡党,Õv]位,犹O失Q曹从Ï2ÿ:赤壁之战;Ā e而余ð悔v之而Oß极{游之Ra2ÿ:游褒þ山记;Ā f老臣ñ媪长Ü君计短a,故ñv爱O若燕^ÿ:触龙说赵z^;Ā 4.指示ï词,表示à指2可译"那""那个""那些""那Ý"2 d及vû,Y或咎v欲û者2ÿ:游褒þ山记;Ā eÎ操ß荆Þ,奄pv地2ÿ:赤壁之战;Ā fO嫁O郎体,vß欲何云?ÿ:孔雀`YÞ;Ā 5.指示ï词,表示à指,相`于<à=<à个=<à些=2 dp蒋氏者,_v利O世ø2ÿ:捕蛇者说;Ā eÎ`vqOàß2ÿvÿàĀ 5.指示ï词,表示"v中的",^面Z数词2 d于乱石间择vNÐ扣之2ÿ:石钟山记;Ā ÿÐĀ用作副词2 1.â强祈使语,相`于<可=1<ß是=2 d寡人欲ñÞÝ之地wÜ÷,Ü÷君v许寡人!ÿvÿ可要Ā e攻之O克,围之O继,吾vßa2ÿ:烛之o秦师;Ā fP尔O÷,尔v无á乃父之à!ÿ:伶à传序;Ā 2.â强揣测语,相`于<恐怕=1<或许=1<大概=1<可能=2 d圣人之ñ圣,愚人之ñ愚,v皆û于mP?ÿ:师说;Ā e王之好R甚,Y齐国vþñP?ÿ:庄暴É孟子;Ā 3.â强à问语,相`于<难道=1<怎N= 2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和课文例句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和课文例句举例
副词

表示范围
都,整个
与前世而皆然兮(《涉江》)
助词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同“欤”
呢,啊,吧
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十六)则
词性
用法
释义
例句
连词

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助词

表示修饰,限制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补足音节
不译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动词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原因
因为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动词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因
词性

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全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全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⑤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余闻而愈悲。

(《捕蛇者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吾功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攻之。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18个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用法及举例18个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用法及例题【编者按】高考在即,收集整理了18个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一些用法及例题,供高三考生参考。

18个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用法及举例[和,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如果,在哪里,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什么]1.[和](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

一般不翻译,有时可以翻译成“你”。

螃蟹跪六次捏两次,却没人送(《劝学》)虽然匕首塔门坚固阴森,一人守万人逼不动(《蜀道难》)北救赵,西救秦,五霸(《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以翻译成‘and’或‘and’。

(1)君子博学,但日本人的参与是自觉的。

(《劝学》) (2)楚怀王贪财又信任张仪,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屈原列传》)(3)回头看西峰,或得到太阳,或没有,深红?反驳色,但都是以卷换粒(《登泰山记》)思维深邃,无处不在(《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诺关系。

可以翻译成‘刚才’‘那时’,或者不翻译。

所以,为了争夺欢迎之地(《陈情表》),我离开你去吃京城一趟,我把它放好,拔剑砸了它。

(《鸿门宴》)人生而不知,谁能不疑惑(《师说》)4.表示转折点。

可以翻译成‘但是’‘然而’。

绿色,取自蓝色,而绿色多于蓝色(《劝学》) 有这样的倾向,但被秦人抢走了(《六国论》)。

(3)信中还有,我弟弟的德行和他的继承人的死亡(《陈情表》)5.代表一种假设的关系。

可以翻译成“如果”“如果”。

君子而有意,深以马头也可以。

(《冯婉贞》)xx已知,其几何偏差为(《祭十二郎文》)6.表达修饰语,即连接状语。

不可翻译。

(1)我尝过吗?展望未来,最好是有很好的爬山知识(《劝学》)。

填鼓,拿起武器,弃甲,拖兵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襄王挺剑下拜曰:“客是谁?”(《鸿门宴》)7.表达因果关系,我也很后悔因为它不能和老公玩得开心(《游褒禅山记》) 意思是不能用(《赤壁之战》)。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亚父受玉斗,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二)用作代词。

1.通“尔”,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蚤缫而绪,蚤织而缕。

(《种树郭橐驼传》)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①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三)音节助词,不译。

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按历年高考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一、【以】1、介词:(1).介绍工具、凭借、身份、方法等,可灵活译为:①用②凭借③按照④根据⑤或有时不译例句: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用)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凭借)③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按照)④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根据)(2)、介绍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因为)(《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3)介绍涉及的对象。

译为“把”、“拿”。

例句:①秦亦不以城予赵。

(把)②具告(之)以事。

(把)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拿)(4)、介绍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句: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在)2、连词。

(表示各种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 “并且”例句: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又)(又平坦又近的地方)(《游褒禅山记》)(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例句:民富则田肥以易。

(易:治理得好)(而且)(《荀子·富国》)(3)、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例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4)、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然后”或省去不用译。

例句: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3.(5)、表示目的或结果关系,表目的可译“来”“用来”,表结果的可译为“以致”。

例句:①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来)②项王未有以应。

(用来)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来)(《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以致)(《六国论》)(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或省去不译。

最新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最新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 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 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 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予尝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六国论》)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 书》)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 意似良(《促织》) ②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与说明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与说明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举例说明[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完整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完整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xx峥嵘而xx,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xx而西却xx,此五霸之伐也(《xx窃符救xx》)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xx贪而信xx,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xx,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xx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xx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xx》)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xx,取之于xx,而xx于xx(《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xx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xx而夭其嗣乎(《xx》)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xx》)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xx》)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xx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xx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xx(《阿房宫赋》)②xx,xx,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xx”,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xx也作主语,译为"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