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

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

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摘要:为解决山区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河岸坍塌、河道淤积和山洪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必须开展了以“安全、生态、发展、和谐”为总目标的安全生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意义,分析了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思路、目标及原则,并对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一、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意义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何保护好水资源,治理和改善水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课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水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因此水资源紧缺程度不断加重,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农业大国,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2年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4,居世界第109位,许多地区同时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压迫。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水资源问题,结合水土流失的特点,打破以往传统的观念,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系统论、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特性等,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以“三道防线”为主线,紧紧围绕水少、水脏两大主题,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治理与开发结合,拦蓄灌排节综合治理的新理念。

达到控制侵蚀、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思路、目标及原则被列入综合治理的小流域须是存在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水土流失危害中的一种或几种灾害威胁,且位于丘陵山区,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闭合集水单元。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与研究展望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与研究展望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与研究展望发表时间:2016-03-22T09:41:06.5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李寿贵[导读] 昭通市昭阳区水务局本文还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今的发展模式。

昭通市昭阳区水务局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土流失与水质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新思路便在此时被提出。

通过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可以保护流域内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该建设得到了极大推广。

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内涵。

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今的发展模式,最后本文提出了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践意见。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江河湖海水质日益恶化,水体污染愈加严重,富营养化现象屡见不鲜。

传统的以水土资源治理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为了保护流域内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水利部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

本文便简要叙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内涵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地域特点,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所遇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内涵小流域通常是指二、三级支流以下以分水岭和下游河道出口断面为界集水面积在50k㎡以下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

小流域是最基本的集水单元,也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的基本单元,是水体保护的管理单元。

只有治理并保护好小流域,才有可能治理并改善我国水体质量,达到生态平衡。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法。

治理措施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以此实现流域内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以国内不同地区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山地、平原和沿海地区。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修复小型水体流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污染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性:1. 生态保护: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缓解水土流失,减少水污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水资源管理: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3. 气候调节:恢复和保护植被覆盖,改善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键措施1. 湿地修复:通过恢复植被和改善水文条件,提升湿地的水净化和水源涵养能力,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2. 水土保持:采取防护林、草地和植物固土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和水源供应。

3. 河道治理:对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整治,修复和规划,增加河道的贮水能力,提高水的自净能力。

4. 农田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和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城市空间的水源涵养和气候调节能力。

五、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山地小流域的修复该山地小流域之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问题。

经过相关部门的修复和管理,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治理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土壤和水的流失,提高了水净化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该流域的水质显著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2. 案例二:某平原小流域的保护该平原小流域面临着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和污染问题。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ECOLOGY区域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巴林右旗水土保持工作站 姚玉军摘要:现如今,小流域水土保持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治理问题。

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治理措施,初步阐明小流域水土保持新思路和新理念,为今后在当地和其他地区小流域更深入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156-0001一、生态清洁小流域(一)基本内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覆盖生态景观学、自然环境控制学、系统论、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学科,可将其内涵概括为: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的条件下,科学规划、综合考虑、协调利用小流域治理措施,由此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水关系协调、生态健康、当地景观与治理措施的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实现绿水、青山、人富的治理目标,按照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的相关要求,达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产集约化、自然环境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有效遏制,使得小流域景观美化、整洁干净、自然和谐、环境宜居,并促进人文环境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

(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整治湖库与沟道周边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恢复生态、合理处置垃圾、治理水土流失等,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合理采取各项措施,并且保证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周边景观的协调。

(三)小流域特点生态清洁小流域把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与农村治污融为一体,其高标准治理和高起点规划具有更加新颖的水土保持发展理念,水土保持发展领域及水土流失治理层级得以拓宽、提升,更加全面扎实地治理小流域生态环境。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小流域内风、水蚀全年交错进行特别是雨季,一下暴雨,泥水顺着农田和垄沟,直接进入沟道,沟头和沟岸也随之前进和坍塌。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小流域作为水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进行综合治理。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多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原因,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

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小流域的发展中,存在着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等方面。

2. 科学规划管理:推动小流域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水资源污染,改善水质。

4. 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展小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点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提高生物多样性。

5. 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来。

以上对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案例分享某市XX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该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由专业团队进行全面规划和组织实施,在小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通过开展细化的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农村环境结构,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巩固和改善农田、林地、草地、水域的生态功能,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兴农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系修复等,有效改善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田水管理效率,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保障了供水安全。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引言: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一种自然环境完整、水质清洁、水量稳定的小型流域。

在这种流域中,水源地和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从而维持了流域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特征、保护与管理方式,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特征1. 水源地保护:生态清洁小流域通常是大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清洁、水量稳定,对于满足周边地区的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2. 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清洁小流域中的生态系统相对完整,多样性生物种类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并且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 自然景观优美: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川和河流融为一体,流水清澈见底,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吸引大量游客。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的保护与管理1.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水源地保护,严格限制污水排放,控制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加大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调度。

2. 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进行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提高流域的自然保护能力。

3. 宣传教育与参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小流域保护与管理,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 严格执法与监管: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破坏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强化保护管理。

三、案例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以纽约州的卡塔拉古斯流域为例,该流域通过限制农业污染、禁止乡村破坏性开发、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护并改善了流域环境。

现在的卡塔拉古斯流域水质清澈,水量稳定,生态系统健康。

这主要归功于政府和社区的合作,加强了对流域的保护与管理。

结论: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保护与管理措施,我们可以保护水源地、改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共同保护和管理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切实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流域是指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自然降水集中形成的一条小河流及其支流所涵盖的区域。

小流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和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小流域环境逐渐恶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小流域面临的问题,需要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环保等多学科综合技术手段,对小流域的水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达到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保障水资源安全的目的。

小流域综合治理也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小流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推动小流域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概述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工作,包括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目前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当、生态环境破坏等。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合理规划,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水资源管理不当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些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

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

应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应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保护植被、水体和土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相信一定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分析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水土保持发展的要求,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对生态的含义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了阐释,然后对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含义、目标以及治理模式作了简要说明,最后给出了综合治理的定义、基本原则、具体治理措施和意义,着重强调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大大改善了生态、有效保护水源、对提高人民生活生产质量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日渐突出,尤其是江河湖海污染,这些流域内的环境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所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治理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环境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1生态1.1含义生态通常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生态学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

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此系统是开放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

1.2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发源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俗话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实际上阐述了生态环境状况与文明发展兴衰的直接关系[1]。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所以,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环境的恶化,才能促进人与生态环境协调。

小流域治理情况汇报

小流域治理情况汇报

小流域治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小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我所在地区小流域治理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所在地区小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小流域治理项目,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小流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为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小流域治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小流域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资金短缺的情况依然存在。

其次是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小流域治理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小流域治理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治理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持续的投入。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首先,我们建议加大对小流域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方合力。

其次,我们将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手段,提高治理效果。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督促和指导,推动小流域治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重要议程,确保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我所在地区小流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治理效果,为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同行们能够关注我们的汇报,共同致力于小流域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历史悠久,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措施及管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新时期,综合治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思路框架中,要在继承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使其产生新的活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民众对居住和生产环境条件不断提高的需求。

本文结合安溪县西坪镇留山溪、珠洋溪河道治理项目,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标签: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对策1、项目基本情况说明本項目的留山溪、珠洋溪小流域分别处于西坪镇西南部留山村和珠洋村,属九龙江流域上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产业结构中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为辅。

由于项目区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地面坡度陡,行洪河道在暴雨期经常泛滥成灾,不但沿岸农田受淹,而且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2.1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我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水土流失防治与改善生产条件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检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综合规划,统一治理,优化配置,全面发展。

在详细调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在确定小流域的生产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安排农、林、牧、副等各业用地位置和比例,因害设防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2 项目地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项目乡镇通过多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取得一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但是,由于茶园及崩岗侵蚀水土流失量大,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同时,由于治理后继管理没到位,致使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效率低、进度慢,整体防治效益不明显。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活动日益增多,新的水土流失在不少地方仍然时有发生。

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

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
1 流 域 概 况
套规 范性 文件 ,抓 住 审批 、 收费 、监 督检 查三 个环
节 。水 土 保 持执 法 监 督 机构 不 定 期 进行 联 动 检 查 , 最大 限度 地控 制人 为活 动造 成 的水土 流 失 ,使 9 5 % 以上 的废 弃土 石渣 得 到拦 截和 处理 。生产 建 设项 目 区域 内的水 土 保持 功 能 得 到恢 复 ,环 境更 加 美 化 ,
和 分 散式饲 养 禽畜废 水 等 引起 了农 业面 源污 染[ 5 ] 。
1 . 2 水 土 流 失及 水土 保 持现 状 。根据 2 0 0 9年浙 江 省第 五次 水土 流 失遥 感普 查结 果 ,全 省共有 水 土流
系 ,并 对 浙 江省 生 态清 洁型 小流 域 建设 中
需要 注 意的 问题提 出 了建议 。
法制 化轨 道 ,有针 对 性 的制 定或修 改完善 地方 的配
许 多 好 的 经 验 和 做 法 ,取 得 了 明显 成 效 。 本 文在 对浙 江 省 生 态清 洁 型 小流 域 建设 措 施 体系 布 设 的基 础上 ,对 其进 行 了分析 和 总 结 , 以期 为今 后各 地 开 展 区域 性 水土 保 持 生态清 洁 小流域 工 作提 供借 鉴[ 2 - 4 ] 。
布局 ,农 林牧 副渔 全 面开 发 的 目的 。另外 ,不 断完
随后 ,浙江 省 相继 启 动 了永 康 、 上虞 、龙 泉 等市 县 的 多个 水土 保 持 生态 清 洁 小流 域
建 设工 程 ,采 取 了各 种 有 效措 施 , 形成 了
善 的水土 保持 法 律法 规体 系 ,将水 土 保持 工 作纳 入
并涌 现 出一批 生 态建 设典 型 ,对 全省 的生态 建设起 着示 范和 带头 作 用 ,水土 保 持生态 清 洁 小流域 建 设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_王振华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_王振华
第 42 卷 增刊( Ⅱ) 2011 年10 月
文章编号: 1001 - 4179( 2011) S2 - 0115 - 04
人民长江 Yangtze River
Vol. 42,Supplement( Ⅱ) Oct. , 201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 振 华,李 青 云,黄 茁,赵 伟 华
此外,同一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还可根 据地形地貌、功能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进一步细化 和分类。例如,杨坤在分析北京市山区功能定位、水土 流失和农村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强度 分布、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破坏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将 北京市山区划分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农地水土保持区 和山地景 观 保 育 区 等 3 种 生 态 清 洁 小 流 域 治 理 模 式[13]。卜振军等根据密云县分布的 6 个典型小流域 的不 同 特 点,提 出 了 6 种 生 态 清 洁 小 流 域 建 设 模 式[14]: ① 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为主,建生态保护型流 域; ② 以污染治理为主,建清洁生产型流域; ③ 依托 旅游资源,建人水和谐型流域; ④ 结合新农村建设,建 民俗休闲型流域; ⑤ 依托旅游资源,建观光采摘型流 域; ⑥ 强化基础设施,建绿色产业型流域。
三道防线的创新工作思路,现已成为我国各地构 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当然,每条小流 域各有其地貌、地形、治理现状不同、规划目标不同等 自身特点,因此在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过程中,各地需 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构建三道 防线。
4 治理模式与技术措施
4. 1 治理模式
各地因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建设生 态清洁小流域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在实践中, 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各有侧 重,探索和总结出不少各有特色的做法,逐步形成了多 种适应 不 同 区 域 和 需 求 的 生 态 清 洁 小 流 域 治 理 模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小流域是指面积较小,河网密集,水量相对较小的流域。

在中国,小流域占据了整个流域体系的大部分,约占全国水域面积的70%以上。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导致了很多小流域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问题,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小流域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小流域的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植被覆盖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流域普遍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这不仅造成了土地的退化和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影响农田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2.水质污染严重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小流域受到了严重的水质污染。

由于排放的废水和垃圾,小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仅影响了河流的生态系统,还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居民的生活用水。

3.生态环境破坏由于过度的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普遍存在,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困难。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修筑沟渠、推广梯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恢复生态环境。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科学种植和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3.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小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通过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小流域的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是维护小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需要通过严格的生态保护,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总结为我们展示了一年来在小流域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挑战。

以下是对2024年小流域整治工作的总结。

1. 成果:2024年,我们在小流域整治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成功推动了一批小流域的环境治理项目,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修复工程等。

这些项目有效地改善了小流域的环境状况,减少了土壤侵蚀、水体污染等问题。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居民对小流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此外,我们还推动了小流域整治的法律法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管理层面的规范。

2. 挑战:尽管2024年的小流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财政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

小流域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项目建设、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

然而,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很难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

其次,一些居民对环保意识的认识仍不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加大了小流域环境的污染。

此外,小流域整治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然而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尚不够完善,导致工作中存在一些协调上的困难。

3. 措施:为了更好地推进小流域整治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小流域整治工作的资金保障。

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小流域整治工作,共同分担经济压力。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最后,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建立完善的协调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团队的合力。

总之,2024年的小流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挑战。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相信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小流域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对小流域的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管理和综合治理的一系列措施。

小流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其水文循环、土壤保持和生态平衡等因素相互关联。

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小流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和监测手段,无法全面了解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导致治理工作无法有针对性。

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很多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无法有效实施。

缺乏宣传教育和参与意识,大众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认识。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

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统一规划、监测体系和综合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科学评估和监测能力。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小流域的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是加大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动参与意识的提高。

加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鼓励公众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行动,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力量。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加强科学评估和监测,增加投入力度,提高宣传教育和推动参与意识,才能有效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进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对策。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随后提出了四项对策: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社会参与和加强组织协调。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文章内容,展望了未来,并强调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的重要性,为实现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问题、对策、政策法规、科技创新、社会参与、组织协调、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需2000字。

是当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传统的单一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需求。

有必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是地表水循环的基本单元,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土地开发、水土流失、水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小流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深入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了解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才能促进小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章节至此完毕。

1.2 研究目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进一步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明确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研究目的,可以有效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实施治理工作时明确目标、任务和路径,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也可以促进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摘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是保障自然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工作人员要站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升小流域周围生态环境的生态性和清洁性,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动力,建立起更加清洁和高效的治理模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并针对性探究了解决措施,以期能够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对水流域的生态清洁管理加强重视,不断提升小流域的治理力度。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社会经济不断创新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污染,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社会发展当中必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小流域的生态清洁程度,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当中,落实生态清洁理念,还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和水利建设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很有必要。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的原则1.工作人员要转变治理思想工作人员要提升对小流域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治理理念,不断拓展治理范围,制定出更加全面的小流域治理措施[1]。

不能单纯的从水环境污染问题入手,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农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2.加强治理管理工作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开展时间比较晚,虽然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且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也制定出了标准要求,但是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环境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不能完全按照相关要求落实操作,只能学习成功案例,并从成功案例当中吸取经验,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管理措施。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强建设管理工作,出台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小流域治理工作更加规范,把监理职能发挥出来。

3.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小流域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站在生态清洁角度,综合考虑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周边绿化设施、生活垃圾的治理问题,通过加强对小流域到综合治理,有效改善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打造出更加优质的生活空间。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摘要】小流域是地表水流向同一条主河道的范围,其综合治理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包括当前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

其次分析了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综合规划和协调管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社会参与等。

同时提出了实施路径,强调了横向协同和纵向衔接。

最后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强调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结论部分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小流域综合治理将成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对策、背景、实施路径、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可持续性1. 引言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针对小流域面积较小、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洪涝灾害等目的。

当前,我国的小流域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亟需开展综合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中,我们需要关注小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土壤侵蚀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难点。

基于对现状的认识,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推动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路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制定,从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取得可持续的治理效果。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合作,共同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背景是指针对小流域地区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状况而采取的综合性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

谢谢观看

案例分析
经过综合治理后,该小流域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 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论
结论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水资源、改 善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水利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和 以生态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两种模式的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未来研究 方向应包括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优化治理方案、加强技术应用等方面。 同时,应注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实践应用,通过推广成功的案例,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分析
首先,当地政府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水资源 利用方案。通过修建水库、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供 水保障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 分类处理等措施,有效治理了水环境污染问题。
案例分析
其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 施,加强了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同时,注重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 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的提升。
内容摘要
根据调查结果,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 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体污染现象仍然存在,生态修复技术不够成熟,政 策措施不完善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建议包括: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广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完善政策体 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思考与展望
2、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 强技术创新和推广,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经济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小流域是指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其面积相对较小,水量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为了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工作,包括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

水质改善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点之一。

小流域的水质直接关系到河流的健康与生存环境的质量。

为了改善水质,需要对水源进行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其对河流的污染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引入,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净化水质,提高水质的清洁度。

生态修复也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小流域的生态系统往往出现破坏和失衡的情况。

为了实现生态修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例如,可以进行湿地的修复和恢复,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提高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同时,可以进行植被的恢复,通过植被的引入,提高小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土壤修复,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环境保护包括对空气、土壤、水体等各个环境要素的保护。

在小流域建设中,可以通过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可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要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小流域的管理和保护,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小流域建设工作。

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减少对小流域的污染。

社会公众应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小流域建设中来。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工作。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小流域的生态清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态治理防线。即第二道防线,位于小流域 内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一般为坡中、下 部,坡度不大于25 o。该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建 设用地为主,植被覆盖度一般不大于10%,水土流失 主要表现为面蚀、沟蚀和细沟侵蚀。区内具有人口密 集、生产生活集中,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废 水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的特点。该区是生态清洁小流 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环节。 (3)生态保护防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最后 一道防线,位于小流域内沟(河)道两侧及水库周边地 带,包括沟(河)道和河滩地,坡度不大于80。该区土 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地和草地,植被覆盖度一般 不大于30%,土壤侵蚀以沟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区内 具有沟(河)道挖沙、采石导致沟(河)道的坍塌而影响 行洪,生活污水、垃圾滞留沟(河)道导致水体富营养 化和水质恶化等特点。 三道防线的创新工作思路,现已成为我国各地构 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当然,每条小流 域各有其地貌、地形、治理现状不同、规划目标不同等 自身特点,因此在小流域三道防线划分过程中,各地需 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构建三道 防线。
“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 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新思路HJ・1 21,即以小流域为单元, 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治理面源污染 为主要工作内容,坚持生态优先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 复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小流域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 况,依据小流域地貌部位与河(沟)道的距离,由远及 近,将小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 护区,因地制宜地布设多种治理措施,构成小流域水土 资源保护的三道防线。 (1)生态修复防线。即第一道防线,位于小流域 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及泥石流易发区,一般为坡上 部,坡度大于250。该区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植被覆盖 度大于30%,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面蚀和溅蚀。区内 具有生态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等特点。
4治理摸式与技术措施
4.1治理模式
各地因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建设生 态清洁小流域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在实践中, 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各有侧 重,探索和总结出不少各有特色的做法,逐步形成了多 种适应不同区域和需求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
3“三道防线”的概念及其特征
2003年北京市从实际需要出发,率先提出了构筑
万方数据
增刊
王振华,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
l 17
式㈣。 以北京、浙江永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亟待解 决的是水源区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 此在开展工作时,形成了以水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 “溯源治污、分区防治、村庄配套、产业跟进”的生态清 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广东省小流域治理解决的主 要问题是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安全问题,山地灾 害在小流域常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巨大。因 此在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把防治面源污染、 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纳入了治理范畴,形成了以流域 防灾减灾为重点的“河沟整治、坡面防护、灾害预警、 面源控制”的生态安全小流域治理模式旧1。湖北、陕 西、河南3省针对丹江口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 心水源区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围绕面源污 染严重的问题,探索了切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清洁小流 域治理模式,即提出了“荒坡地径流控制、农田径流控 制、村庄面源污染控制、传输途中控制、流域出口控 制”的5级防护模式¨“。 此外,同一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还可根 据地形地貌、功能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进一步细化 和分类。例如,杨坤在分析北京市山区功能定位、水土 流失和农村水污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强度 分布、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破坏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将 北京市山区划分为重要水源保护区、农地水土保持区 和山地景观保育区等3种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 式¨“。b振军等根据密云县分布的6个典型小流域 的不同特点,提出了6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 式¨“:①以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为主,建生态保护型流 域;②以污染治理为主,建清洁生产型流域;③依托 旅游资源,建人水和谐型流域;④结合新农村建设,建 民俗休闲型流域;⑤依托旅游资源,建观光采摘型流 域;⑥强化基础设施,建绿色产业型流域。
t,每年减少农村入河入库污水400
万t旧1。据北京市水务局统计,2010年底全市547条 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640
428
km2,共治理小流域401 km2,其中建成生态清洁
小流域150条,治理面积1
903 km 2I“,有效地保护了
水源,切实保障了首都水环境安全。 浙江省永康市自2008年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以 来,对53条小流域实施了“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 境”五同步治理,河道水体“黑、脏、臭”的状况彻底改 变,形成了山、水、田、林、路、村庄、院落生态清洁的新 格局。杨溪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85 km2,治理程度达到81.1%,水库水质已由Ⅲ类提升到 Ⅱ类‘6・91。 甘肃省秦安县在2006—2008年建设生态清洁小 流域期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积达到9.41 km2,治 理程度达79.2%,林草覆盖率达44.2%,年均减少地 表径流12.1万m3,减少土壤流失6.9万t¨…。 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 设,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每年可减少土壤 侵蚀1.42万t,增加水源涵养8.26万m3,水体中氮、 磷含量分别减少20%和30%,流域出口水质明显改 善,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成效
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水保部门相继开展 了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清洁 小流域试点建没工作,已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 效益。 北京市在2003—2008年建设清洁小流域期间,累 积减少土壤流失321万t,减少流失总磷204 t、总氮
321 t、COD。。2 989
l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内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发展、 提高和完善。传统的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内涵是以小流 域为单元,统筹规划,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 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 效益相结合,建立起从沟头到沟口、从山顶到沟底的立 体水土流失防护体系。清洁小流域的内涵是在传统小 流域治理概念的基础上,把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 “社会一经济一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系统论、景 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 论,结合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 的不同形式,以及面源污染物来源及其迁移特征,以水 源保护为中心。以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实现流域内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基本途径。在纵览国内近
年来有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内涵与建设成效,对生态清 洁小流域“三道防线”建设理论、治理模式、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迷,
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
收稿日期:201l—05一lO
容和技术措施El益丰富∞o。2011年初,《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实 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 设”,作为搞好我国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重 要措施,这标志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开始进入大规 模的实践应用阶段。 伴随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国 内一些学者对其建设理论、治理模式、技术措施,以及 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词: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治理模式;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文献标志码:A
中图法分类号:X17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江河湖泊水体污染 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已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大量研 究表明,点源污染得到基本遏制后,伴随水土流失而产 生的面源污染成为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业界所指的小流域,其面积一般为5—30 km2,最 大不超过50 km引““。小流域是最基本的径流产生及 汇流系统,是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发生的基本单元,又 是水源保护的管理单元,只有把一条条小流域治理好、 保护好,才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入河入库水质才能 得到基本保证Ho。大江大河的治理需要立足于各个 水系,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然而,传统的以水 土保持为目标的小流域治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水环境污染加剧,对小流域综合 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水土保持防治基础上,增 加了水源与水质保护、面源污染控制、人居环境改善等 目标¨岫・。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 孕育而生。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念明确提出,仅有几年 的历史,但由于它易被决策者与公众理解和接受,迅速 成为小流域治理的目标与方向。2007年水利部开始 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l条小流域开展 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经过近几年各地的探 索实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设内
护区。采用的措施主要有防护坝、生态沟渠、湿地恢 复、河(库)滨带生物缓冲带建设、沟道清理及水系建
设等。
湖北、陕西、河南3省在丹江El市实施丹江口库区 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坚持传统水土流失治理 与面源污染控制、水源保护相结合,提出了5级防护技 术体系u¨,即:①荒坡地径流控制。采取的措施包括 营造水保林、水源涵养林、疏林布植、退耕换草等。② 农田径流控制。配套、完善路渠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 程,同时对农民耕作方式、化肥农药施用进行科学指 导。③村落面源污染控制。配备垃圾池(箱),兴建排 水沟渠和污水收集循环降解系统;发展舍饲养畜,结合 沼气能源建设收集处理牲畜粪便。④传输途中控制。 生活污水流经途中,依次构建过滤池、生态沟渠、生物 降解塘等。⑤流域出I=l控制。在流域下游出口处建 设人工湿地,栽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进行最后一道 净化处理。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 采用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复等技术措施,并且各 技术措施(如节水灌溉、保土耕作、生态沟渠、人工湿 地等)多是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条件而建立的;某一技 术措施的选取和实施,需围绕当地生态环境面I临的突 出问题和矛盾,并结合小流域建设目标,做到因地制 宜、因害设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