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2020年整理).pdf
小流域实施方案提纲
![小流域实施方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6bad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9.png)
小流域实施方案提纲一、背景介绍。
小流域是指集水面积较小、水系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单一的流域。
在我国,小流域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比例很大,但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因此,制定小流域实施方案,对于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制定小流域实施方案,实现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意义,保护小流域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内容。
1. 调查评估,对小流域的地形、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生态修复,针对小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等措施。
3. 水资源保护,制定小流域水资源保护方案,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规划等内容。
4. 农村环境整治,针对小流域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农村环境整治方案,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
5. 社会宣传教育,开展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居民参与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政策支持。
2. 资金投入,增加对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3. 技术支持,加强对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实施方案的技术支持力度。
4. 组织协调,建立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各方合作,形成合力。
五、实施方案的预期效果。
1. 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 农村环境得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3.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六、总结。
小流域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实现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
![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c535d650e2524de5187eed.png)
综合说明1 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2 简述项目区的定位(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在哪级水源保护区?应承担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3 简述项目区三道防线划分思路。
4 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工程规模和投资。
5 简述组织实施安排。
综合评价结论。
1 小流域基本概况1.1 小流域的定位1.1.1简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包括是否在水源区?在哪级水源区?)、面积。
1.1.2说明小流域承担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1.2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1.2.1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简述地貌(包括地貌类型及特点)、地质(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土壤、植被状况以及气象状况(包括风、气温等)。
1.2.2小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简述流域降雨(包括降水特征,年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水文特征、水资源现状(包括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状况。
应进行水资源需求平衡分析,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说明近年来小流域内耗水变化、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1.2.3小流域的土地资源状况简述小流域内土地资源现状,并进行土地资源需求平衡分析。
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1.3.1简述小流域内行政区划、人口、户数、人均收入等。
1.3.2简述小流域内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
1.3.3简述小流域内的交通、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2.1 污水说明小流域内污水来源、排放、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水源及流域下游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2 垃圾说明小流域内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养殖业废物)来源、产生、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3 厕所说明小流域内厕所的数量和形式(是旱厕还是水冲厕所?化粪池的形式等)、厕所污水的排放形式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
生态清洁小流域 动植物监督要点
![生态清洁小流域 动植物监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6ca2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8.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动植物监督要点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小流域的保护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水量相对较少的河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清洁与否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生存繁衍都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小流域生态清洁和动植物的监督都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清洁和动植物监督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要点。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1. 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清洁小流域的保护工作中,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明白保护小流域意味着保护自己及后代的利益。
加强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2. 水质保护水质是小流域生态清洁的关键。
保护小流域生态环境,尤其是水质,需要加强水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建立起严格的水质检测机制和水质保护条例,对于确保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清洁至关重要。
3.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关乎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固体废物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保护小流域的生态平衡。
4. 关注生态问题对于小流域的生态问题,社会应该加强关注。
建立生态问题反映评台,鼓励居民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问题流域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二、动植物监督要点1. 保护重点物种对于小流域中的重点物种,如珍稀植物、国家保护动物等,需要加强监督和保护。
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于这些物种进行重点保护,杜绝盗猎和非法捕捞行为。
2. 监督繁殖保护对于流域中的野生动植物繁殖场所,应加强监督,防止人为破坏。
一旦发现相关情况,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保护措施。
3. 定期监测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
通过科学的监测数据,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4. 禁止贸易交易对于小流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应严格禁止非法的买卖和交易。
加强市场监管,严查非法交易行为,净化小流域生态环境。
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动植物监督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
![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410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5.png)
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清洁小流域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实施清洁小流域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对于清洁小流域的实施方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
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合力。
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都应参与其中,共同推动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的落实。
在实施方案中,重点应放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上。
针对不同的水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同时,清洁小流域的实施方案还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清洁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最后,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推进。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督促,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清洁小流域工作的开展。
总之,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有效推动清洁小流域工作,为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9e4a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e.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以国内不同地区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山地、平原和沿海地区。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修复小型水体流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污染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性:1. 生态保护: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缓解水土流失,减少水污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水资源管理: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3. 气候调节:恢复和保护植被覆盖,改善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键措施1. 湿地修复:通过恢复植被和改善水文条件,提升湿地的水净化和水源涵养能力,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2. 水土保持:采取防护林、草地和植物固土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和水源供应。
3. 河道治理:对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整治,修复和规划,增加河道的贮水能力,提高水的自净能力。
4. 农田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和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城市空间的水源涵养和气候调节能力。
五、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山地小流域的修复该山地小流域之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问题。
经过相关部门的修复和管理,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治理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土壤和水的流失,提高了水净化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该流域的水质显著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2. 案例二:某平原小流域的保护该平原小流域面临着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和污染问题。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c3f4a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0.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一、总则。
咱要搞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啦,这可不是小事儿。
这就像是给小流域来个全方位的大改造,让它既生态又清洁呢。
这个规范啊,就是告诉咱们咋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首先呢,咱得知道建设这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为了保护好水啊、土啊这些资源,让整个小流域的环境都美美的,就像给大自然打造一个舒适的小家园。
二、规划原则。
1. 整体规划。
这就好比给小流域画一幅大蓝图。
咱得把小流域当成一个整体,山上、山下、河里、岸上都得考虑到。
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比如说只想着治理河里的垃圾,却不管山上的水土流失,那可不行。
得从整个小流域的地形、地貌、植被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规划。
2. 因地制宜。
每个小流域都有自己的脾气。
有的小流域可能石头多,有的可能土比较松。
咱就得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来制定方案。
不能在石头多的地方硬要种那种需要肥沃土壤的大树,得找适合在石头缝里生长的植物,像爬山虎之类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3. 生态优先。
生态就像是小流域的灵魂。
在建设的时候,要先想着怎么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系统。
比如那些小虫子、小鸟住的地方,不能因为要修个路或者建个堤坝就给破坏了。
要让动植物们能在这个小流域里快乐地生活,它们生活得好了,小流域也就更有生机了。
三、工程措施。
1. 坡面治理。
坡面就像小流域的皮肤。
要是坡面的土老是往下滑,那可不好。
咱们可以在坡面上种上草皮或者树木。
草皮就像小毯子一样,能把土紧紧地抓住。
种树呢,树的根就像小手一样,深深地扎进土里,让坡面更稳固。
还可以修一些梯田,一层一层的,像楼梯一样。
这样不仅能减少水土流失,还能种点庄稼或者花草,好看又实用。
2. 沟道治理。
沟道就像小流域的血管。
要是沟道里堆满了垃圾或者泥沙,水就流不畅了。
咱们可以在沟道里修一些谷坊,谷坊就像小堤坝一样,能拦住泥沙,不让它们乱跑。
还可以清理沟道里的垃圾,让水可以欢快地流淌。
如果沟道比较宽,还可以在两边种上柳树之类的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加固沟道的堤岸。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e063ba9f61fb7360a4c6518.png)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附件2: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工程建设应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整合水利、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力量~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切入点~以农村水系、河岸整治为重点~通过山、水、田、林、路合理配置~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等有机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人水和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建设内容(一)工程建设1、坡地治理工程。
结合当地实际~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排水渠、蓄水塘坝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缓冲带。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作用。
2、生态修复工程。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封育保护~加强林草植被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采取护岸、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岸进行综合整治~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
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
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河道清洁。
4、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搞好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实行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实现生活垃圾集中管理、生态污水初步处理后排放。
人畜禽粪便应因地制宜推广沼气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居民比较集中和有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5、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方法及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
6、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在河道周边或重要水库库区一重山及环库区周边设置植物缓冲带~种植具有生态净化能力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7、水土流失和水环境监测。
治理前、治理中及治理完成后~均应对小流域水质水量和水土保持效益实施监测。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e8699d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e.png)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流域水体的污染现象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市制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旨在改善小流域水体的质量,提升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小流域水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小流域是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水系统,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目前,北京市的小流域普遍存在着水质差、水量不足、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目标与原则为了改善小流域的水环境,北京市制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其目标是实现小流域水环境的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理,提升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
导则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1. 小流域规划与管理:制定小流域规划,明确小流域边界和管理责任,建立小流域管理机制,加强流域内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管理效能。
2. 水体污染控制: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物的输入。
3.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河流水资源,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水补给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河道生态修复:对受污染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保护和培育水生态系统,增强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5. 生态景观建设:在小流域内建设生态景观,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抗冲能力,改善景观环境质量。
6. 水体监测与评价:建立小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的实施与效果为了有效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导则,北京市将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宣传,推动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8e4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2.png)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水土保持是指保持水体和土壤的质量和稳定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流域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单位,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实施,可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同时也能维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二、水土保持工作内容1.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提高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防治土壤侵蚀。
2.河道整治:对小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整治,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提高河道的净化能力。
3.塑造小流域景观:通过景观设计和整理,打造美丽的小流域景观,提升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4.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小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对小流域的冲击。
5.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工作的质量。
6.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三、实施步骤1.制定规划:对小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规划,明确目标和工作内容。
3.组织实施: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4.实施措施:按照规划确定的工作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河道整治、景观塑造等工作。
5.监测评估:定期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宣传普及: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水土保持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体系。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三)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e8ce30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5.png)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面源污染是水体受到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二、工作原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手段,提高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2. 污染源控制:对小流域内的各类污染源进行管控,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水质监测:建立小流域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4. 社会参与: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大家参与到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中来。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制定规划:根据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划,包括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等。
2. 生态修复:根据规划,对小流域进行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3. 污染源控制:对小流域内的各类污染源进行管控,包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4. 水质监测:建立小流域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5. 社会参与: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大家参与到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中来。
四、适用范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方案适用于各类小流域,包括城市小流域、农村小流域和工业园区小流域等。
五、创新要点1. 强调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手段,提高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2. 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小流域内的各类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实现全面的污染防治。
3. 强化监测与评估:建立小流域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监测水体质量,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
水库生态清洁小流域汇报
![水库生态清洁小流域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78f50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b.png)
二、现状
水库库区地势起伏较大,水库北岸线是山岭地。由于多年开荒, 树木植被稀少,加上人为小块耕种,造成地表破坏,受到雨水冲刷, 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南岸岸线
北岸岸线
二、现状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水库周边居民的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也排放到水库 中,使水库污染严重,水库库区不断淤积使总库容减少。
六、效益评价
(2)生态效益 通过本次综合治理,改善了周边环境,绿化了山体,同时结合周边山体打
造万亩生态林,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增加了人们休闲旅游的景点,使部分 区域形成生态湿地公园。提高灵珠山森林覆盖率,扩大生态林规模,植物的多 样性得到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育土壤、 净化环境、调节气候、固碳制氧、滞尘杀菌、释放负氧离子等方面,有了显著 提高。
四、治理措施
截污坝总长300.0m,分为溢流段和非溢流段,左岸非溢流段坝长90.0m,右岸非 溢流段坝长140.0m,中间溢流段坝长70.0m。 溢流段位于中间主河槽位置,为方块石镶面的C30细石混凝土砌乱石WES溢流坝,坝顶 高程49.0m,河底高程46.0m,坝高3.0m,上游侧堰体直立,下游侧堰体坡比1:0.7。
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大大 降低污染物入库量,为下一步水 库的整体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在 充分利用项目区现有水源和植被 的前提下,提高区内人均纯收入 和林草覆盖率。通过综合治理, 可使项目区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化。
总体布局
结合流域现状,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总体布置上因地制宜的采取“上游 截污、库区清淤、湿地净化”总体布局,将小流域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 区和生态保护区,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将生态修复区水土流失 问题通过增加森林覆盖率解决,将生态治理区水污染问题通过坝体拦污、生物 降解方式解决,水库污染问题通过构成水源保护的两道防线,达到污不进库、 层次鲜明、人水和谐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01c16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d.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一、前期规划要周全。
首先呢,得把小流域的情况摸得透透的。
就像你要给一个人治病,得先知道他哪儿不舒服一样。
要去调查这个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河流走向等等。
这就好比给小流域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哪里是山包包,哪里是低洼地,土壤是肥沃还是贫瘠,都得搞清楚。
而且还要知道这个小流域里都住着哪些动植物小伙伴,可不能建设的时候把人家的家给拆了。
二、治理措施分好类。
1. 坡面治理。
种树栽草很重要。
就像给山坡穿上一件绿色的衣裳,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让山坡看起来美美的。
选择合适的植物很关键,不能在干旱的山坡上种那些特别爱喝水的植物,不然它们会渴死的。
比如说,在一些比较陡的坡面上,可以种一些根系发达的草,像狗牙根之类的,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爪子,紧紧抓住土壤,不让土跑掉。
梯田建设也很有讲究。
梯田就像是给山坡做的一层一层的台阶,把坡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平地。
修建梯田的时候,要考虑到灌溉和排水的问题,不能让水在梯田里乱流,不然会把田埂冲垮的。
2. 沟道治理。
谷坊建设是个技术活。
谷坊就像一道道小堤坝,拦住沟里的泥沙和洪水。
在选择谷坊的位置和建造材料的时候,要根据沟道的宽窄、水流的大小来决定。
如果是比较小的沟道,用一些石头或者木头就可以建个简易又有效的谷坊。
沟道疏浚也不能马虎。
就像给沟道清理血管一样,把沟里的淤泥、杂物都清理干净,让水能够顺畅地流走,这样就不会发生洪水在沟里泛滥的情况了。
3. 河道治理。
河岸护坡要做好。
河岸就像河流的两边的城墙,得坚固又美观。
可以用一些生态的材料,像石头和植被相结合的方式来护坡。
比如在石头缝里种上菖蒲之类的水生植物,既加固了河岸,又给河流增添了一抹绿色。
河道清淤也是必要的。
河道里的淤泥就像人肚子里的积食,如果太多了,河流就会生病。
把淤泥清走,能让河道变深变宽,河水也会更清澈,小鱼小虾在里面游得也更欢快。
三、生态修复要跟上。
小流域里如果有一些被破坏的地方,就像人身上有伤口一样,得好好修复。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9892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4.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文件一、为啥要搞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呢?你想啊,咱们的小流域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家园。
以前啊,可能存在好多问题呢。
比如说,山上的土啊,一下雨就被冲得到处都是,流到河里把河水弄得浑浊不堪,这就像有人在干净的客厅里乱踩泥巴一样糟糕。
而且啊,有些小流域周围有农田,农药化肥用得多了,也跟着雨水流进河里,这就好比给小河喂了脏东西,河里的鱼啊、虾啊都不乐意了。
还有那些乱砍乱伐的,把山上的树木都弄没了,就像给山剃了个光头,没了头发(树木)的保护,山也很容易生病(水土流失)呢。
所以啊,咱们搞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就是要把这个小家园重新变得干净、整洁又健康。
二、小流域的范围和规划。
1. 确定范围。
这就像给小流域画个圈,得搞清楚从哪儿到哪儿是咱们要建设的小流域。
这个圈不能随便画,得考虑到山上的水是怎么流下来的,就像追踪小水滴的旅行路线一样。
一般来说,是按照自然的地形,比如山的分水岭啦,河流的流域界限啦。
比如说,这条小河的源头到它汇入大河之前的这一片地方,那就是咱们的小流域范围啦。
2. 规划咋做呢?规划就像是给小流域的未来画张蓝图。
首先得去实地看看,就像探险家考察新大陆一样。
看看哪里的山比较陡容易水土流失,哪里的农田比较多,哪里的村子在河边。
然后呢,把这些情况都记下来,根据这些来制定计划。
比如说,在容易水土流失的山坡上,咱们就得想办法种上好多树,就像给山坡穿上绿衣裳。
对于农田呢,要规划好怎么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让它们乱跑。
还有村子附近的河边,要规划个漂亮又干净的河岸,让村民们能在河边散步又不污染河水。
三、具体的建设技术。
1. 山坡上的事儿(坡面治理)植树造林。
这可是个大工程,就像给山坡搞个绿色大派对。
要选择合适的树,不能乱种。
比如说,在比较干旱的山坡上,种些耐旱的松树就很不错。
种树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种得太密也不能太稀,就像排队一样,要有个合适的间距。
而且啊,刚种下去的小树苗就像小婴儿一样,需要照顾。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baf474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0d.png)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技术导则,听起来好像很专业的样子,其实咱们老百姓也能听得懂。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话题,让大家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有个大致的了解。
咱们要明白什么是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小河流域里的水、土、植物、动物等资源都管理好,让它们和谐共生,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就像是我们家里的院子,既要收拾得干干净净,又要种上花草树木,让大家都喜欢呆在家里。
那么,怎么才能建设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呢?这里有几个关键的技术导则:1. 水资源管理:咱们要学会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能让水白白流掉。
比如说,可以在小河流域里建一个水库,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灌植物或者发电。
这样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增加收入。
当然了,咱们还要防止水污染,不能让水库里的水变得又脏又臭。
所以,我们要做好污水处理工作,把污水变成清水再排放到河流里。
2. 土壤保护:咱们要保护好土壤,让它不受污染。
比如说,可以在农田里种植一些能够吸收污染物的植物,这样就能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我们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不能让化肥和农药污染土壤。
所以,我们要提倡有机农业,用天然的肥料来养活庄稼。
3. 植被恢复:咱们要让小河流域里的植物繁茂起来,形成一个绿色的屏障。
这样既能净化空气,又能保持水土。
所以,我们要鼓励大家种树造林,尤其是那些能够抵抗旱涝、病虫害的树种。
我们还要注意保护现有的植被,不能随意砍伐。
4. 动物保护:咱们要保护好小河流域里的动物,让它们有一个安全的家园。
比如说,可以在河边建立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禁止捕猎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还要注意控制家畜的数量,避免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5. 生态旅游:咱们要把小河流域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这样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所以,我们要规划好旅游景区的建设,保护好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
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
![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bf9cded630b1c58eeb5c4.png)
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方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附件2: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改善农村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坚持地方和农民投入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坚持水土保持与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水利水土保持措施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坚持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的方法,用好“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
工程建设应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水系整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监测评价等。
(一)工程建设1、小流域治理工程。
结合当地实际,实施坡耕地改造,修建水窖、水塘和坡面灌排水系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入库(河)生物缓冲带。
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发挥梯地、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控制和降解面源污染的作用。
2、生态修复工程。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封山禁牧、封育保护,加强林草植被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编制河道整治规划,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封河育草,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
禁止河道采沙,加强河道管理及其维护。
《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报批稿)》2008.2.3
![《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报批稿)》2008.2.3](https://img.taocdn.com/s3/m/61aba7cc58fafab068dc0252.png)
《生态旅游》DB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007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and clean small-watersheds(报批稿)页脚内容I《生态旅游》目次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3)5 调查与评价 (4)表1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表 (6)6 规划布局 (7)表2 坡面地块的防治措施配置 (8)7 治理措施 (11)8 监测 (19)9 验收 (20)附录A《生态旅游》(规范性附录)小流域亚区划分及编码 (21)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流域调查表 (23)表B.1 小流域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情况表 (23)表B.2 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26)表B.3 坡面地块现状调查表 (27)表B.4 沟道基本情况调查表 (28)a 填写沟口的海拔高度; (29)d 对有水的沟道调查水质,根据GB 3838-2002 判断,填写水质类别; (29)表B.5 沟道人工改造及污水垃圾情况调查表 (29)a 指经人工改造后,形成顺直且断面形式单一的沟道长度 (31)表B.6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31)表B.7 村庄污水调查表 (32)表B.8 村庄厕所、生活垃圾调查表 (34)表B.9 小流域治理现状表 (36)《生态旅游》附录C(资料性附录)小流域坡面调查方法 (39)附录D(资料性附录)小流域沟道调查方法 (41)附录E(资料性附录)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方法 (43)表1 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表 (6)表B.1 小流域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情况表 (23)表B.2 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26)表B.3 坡面地块现状调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2020年整理).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提纲(2020年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00f170962af90242a995e5be.png)
综合说明1 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2 简述项目区的定位(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在哪级水源保护区?应承担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3 简述项目区三道防线划分思路。
4 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工程规模和投资。
5 简述组织实施安排。
综合评价结论。
1 小流域基本概况1.1 小流域的定位1.1.1简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包括是否在水源区?在哪级水源区?)、面积。
1.1.2说明小流域承担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1.2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1.2.1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简述地貌(包括地貌类型及特点)、地质(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土壤、植被状况以及气象状况(包括风、气温等)。
1.2.2小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简述流域降雨(包括降水特征,年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水文特征、水资源现状(包括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状况。
应进行水资源需求平衡分析,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说明近年来小流域内耗水变化、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1.2.3小流域的土地资源状况简述小流域内土地资源现状,并进行土地资源需求平衡分析。
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1.3.1简述小流域内行政区划、人口、户数、人均收入等。
1.3.2简述小流域内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
1.3.3简述小流域内的交通、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2.1 污水说明小流域内污水来源、排放、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水源及流域下游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2 垃圾说明小流域内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养殖业废物)来源、产生、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3 厕所说明小流域内厕所的数量和形式(是旱厕还是水冲厕所?化粪池的形式等)、厕所污水的排放形式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说明1 简述项目区地理位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2 简述项目区的定位(是否在水源保护区?在哪级水源保护区?应承担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及存在问题。
3 简述项目区三道防线划分思路。
4 简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工程规模和投资。
5 简述组织实施安排。
综合评价结论。
1 小流域基本概况1.1 小流域的定位1.1.1简述小流域所在位置(包括是否在水源区?在哪级水源区?)、面积。
1.1.2说明小流域承担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应达到什么样的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1.2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1.2.1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简述地貌(包括地貌类型及特点)、地质(包括地质构造、地表岩性)、土壤、植被状况以及气象状况(包括风、气温等)。
1.2.2小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简述流域降雨(包括降水特征,年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水文特征、水资源现状(包括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状况。
应进行水资源需求平衡分析,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说明近年来小流域内耗水变化、地下水及地表水水质的变化趋势)。
1.2.3小流域的土地资源状况简述小流域内土地资源现状,并进行土地资源需求平衡分析。
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1.3.1简述小流域内行政区划、人口、户数、人均收入等。
1.3.2简述小流域内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找出影响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问题。
1.3.3简述小流域内的交通、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2.1 污水说明小流域内污水来源、排放、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水源及流域下游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2 垃圾说明小流域内垃圾(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养殖业废物)来源、产生、处理情况以及对当地人居环境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2.3 厕所说明小流域内厕所的数量和形式(是旱厕还是水冲厕所?化粪池的形式等)、厕所污水的排放形式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
2.4 河道说明小流域内河(沟)道的采石挖沙情况,垃圾倾倒和未处理污水排入情况,河(沟)道水质污染情况。
2.5 环境说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程度及流失面积等;农药化肥的使用和面源污染情况。
陡坡开荒、开发建设乱弃、乱倒情况等。
3 任务和规模3.1 建设目标3.1.1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所在区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论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1.2指导思想阐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
3.1.3 目标阐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期末和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达到的目标。
3.2功能区划分3.2.1生态修复区(1)位于流域山顶或坡上部,坡度一般大于25度;(2)人类活动较少,没有开发建设及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等人为干扰;3.2.2生态治理区(1)位于坡中、坡下部和坡脚地区,坡度小于25度;(2)村镇建设区、农业生产区、风景旅游区等人类活动频繁区域;(3)废弃矿山等开发建设废弃地以及大面积裸露荒坡。
3.2.3生态保护区(1)位于流域下游沟道及河(湖)道防洪蓝线两侧以及周边地带;(2)一般为河川地、河滩地等滨水区域。
3.3 建设内容和规模3.3.1可行性分析根据水土流失、水污染规律和因害设防的原则,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功能区分别提出小流域治理措施的配置比选方案。
3.3.2确定治理面积及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规模3.3.2.1生态修复区措施分别说明各种治理措施的数量、位置、建设条件、技术要求。
(1)封禁标牌(2)拦护设施3.3.2.2生态治理区措施(1)水保造林(2)水保种草(3)土地整治(4)节水灌溉(5)挡土墙(6)排水工程(7)村庄美化(8)垃圾处置(9)污水处理(10)农路建设3.3.2.3生态保护区措施(1)防护坝(2)河(库)滨带治理(3)湿地恢复(4)沟道清理4 管理机制4.1小流域管护目标4.1.1生态修复区管理目标达到六不准(不准施用化肥、不准施用农药、不准倾倒垃圾、不准养殖、不准耕种、不准开矿)。
4.1.2生态治理区管理目标(1)新建开发建设项目编制并落实水土保持方案;(2)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3)垃圾定期清运,村庄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现象;(4)水保设施无人为毁坏,各项工程正常发挥效用。
4.1.3生态保护区管理目标(1)无乱占河(沟)道现象;(2)无乱采砂石现象,无垃圾堆放;(3)无未达标处理的污水排入。
4.2 小流域管理措施4.2.1所管护设施的产权责任主体落实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他工程的产权责任主体。
4.2.2小流域管护的组织形式制定乡规民约,依托农民用水者协会和管水员队伍,对小流域进行管护,建立小流域管护制度。
4.2.3小流域管护职责(1)对小流域内违法毁草开荒、破坏植被、违法开垦荒坡地、破坏水土保持设施、向指定存放地以外的地区倾倒废弃砂石、渣土以及尾矿废渣、盗采砂石(挖矿)、不达标排污、乱倒垃圾、将养殖粪污直接排入水体等各种乱采、乱开、乱建、乱排等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2)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护,安全防盗和故障报修,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措施;负责垃圾处置设施的日常管护;负责其他治理工程的维护管理。
(3)登记小流域内化肥、农药年使用量,指导村民按照环保要求使用化肥和农药。
(4)协调上下游乡村履行小流域管护责任,并进行监督。
4.2.4小流域监测(1)阐明小流域监测单位(应具备监测资质);(2)阐述监测内容和监测指标(a)水环境监测:包括小流域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量、污水原水和处理后出水水质(包括COD、BOD、TP、TN等指标)、地表水(河沟道)水质(包括-等COD、BOD、TP、TN、SS、DO等指标)、地下水水质(包括COD、TP、TN、NO3指标)等。
(b)水土资源监测:包括土地恢复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拦沙量等。
(c)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林草覆盖率、化肥农药使用量、物种数量、野生动物数量等。
(d)经济社会状况监测:包括农民年实际收入增加量,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量,农民就业率等。
(3)阐明监测网点的布设和监测方法(a)根据监测内容分别说明小流域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各监测项目至少要求工程建设前和建设期末后各监测一次,水环境监测项目至少汛前、汛期和汛后各监测一次)。
(b)明确监测网点的布设(监测点要求能够全面,且具有代表性)。
(c)明确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5 组织实施安排5.1组织管理5.1.1 提出工程建设期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的方案5.1.2 提出工程招标方案5.2 施工条件5.2.1 概述施工现场的交通、水电、道路等条件以及气候、农事活动对施工的影响。
5.2.2 说明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等的主要来源。
5.2.3 说明施工人员的技能状况和施工力量。
5.3 施工进度安排6 投资估算6.1编制说明6.1.1工程概况工程所属水系、地点、范围、治理的主要措施和工程量、材料用量、施工总工期、总工时、工程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比例等。
6.1.2编制依据(1)设计概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2)人工、主要材料,施工用水、电、燃油、砂石料,苗木、草、种子等预算价格依据。
(3)主要设备价格的计算依据。
(4)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
6.2估算表(1)工程投资总表;(2)分部工程估算表;(3)独立费用计算表;(4)单价汇总表(5)主要材料、苗木、草、种子预算价格汇总表(6)施工机械台班费计算表(7)主要材料量汇总表(8)设备、仪器及工具购置表。
6.3附件(1)单价分析表;(2)水、电、砂石料单价计算书;(3)主要材料、苗木、草(种子)预算价格计算书。
7 效益分析与评价7.1水源保护效益(1)水资源效益:包括节水量,增加农村雨洪利用量,增加中水利用量,增加下游供水量等。
(2)水环境效益:包括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新增垃圾消纳能力,新增拦沙能力,减少COD、BOD、TP、TN排放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河(沟)道垃圾量,以及地表水水质改善提高等情况。
7.2土地资源保护效益包括改善恢复土地面积、新增土地面积、土壤侵蚀模数减少量、减少土壤肥力(N、P、K)损失量等。
7.3生态效益包括林草覆盖率增加量,物种增加数量,野生动物数量增加量等。
7.4防灾减灾效益包括防洪能力的提高,减轻山洪灾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等。
7.5经济效益包括农民年实际收入增加量,农村集体收入增加量等情况。
7.6 社会效益包括增加农民就业情况,水土资源保护意识提高等。
8 结论综述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价的主要成果,从提高小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水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等方面阐述工程的综合评价结论。
目录综合说明 (1)1 小流域基本概况 (2)1.1 小流域的定位 (2)1.2小流域资源环境状况 (2)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状况 (2)2 小流域存在的问题 (3)2.1 污水 (3)2.2 垃圾 (3)2.3 厕所 (3)2.4 河道 (3)2.5 环境 (3)3 任务和规模 (4)3.1 建设目标 (4)3.2功能区划分 (4)3.3 建设内容和规模 (4)4 管理机制 (6)4.1小流域管护目标 (6)4.2 小流域管理措施 (6)5 组织实施安排 (8)5.1组织管理 (8)5.2 施工条件 (8)5.3 施工进度安排 (8)6 投资估算 (9)6.1编制说明 (9)6.2估算表 (9)6.3附件 (9)7 效益分析与评价 (10)7.1水源保护效益 (10)7.2土地资源保护效益 (10)7.3生态效益 (10)7.4防灾减灾效益 (10)7.5经济效益 (10)7.6 社会效益 (10)8 结论 (11)附件:项目区各小流域位置示意图(附图1)ⅩⅩ小流域现状图(地形图上附水土流失及污染现状照片)(附图2)ⅩⅩ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图(底图为土地利用现状图,要明确划定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附图3)ⅩⅩ小流域建成后效果图(附图4)ⅩⅩ小流域监测点布置示意图(附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