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医学资料
肾癌的影像学诊疗和分期PPT医学课件
![肾癌的影像学诊疗和分期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4d106d336c1eb91a375d6b.png)
肾细胞癌 分期
Robson分期: Ⅰ期 肾内肿瘤<2.5mm
肾内肿瘤>2.5mm 无被膜侵 犯 Ⅱ期 肿瘤穿破肾被膜侵犯周围脂肪
肾周筋膜 (-) Ⅲ期 A 肿瘤侵犯RV伴/不伴IVC
B 局部淋巴结转移 C 局部淋巴结与血管受累 Ⅳ期 A 直接侵犯相邻器官 B 远隔转移
TNM分期: T1 T2
T3A T3S T3N1-3 T3bN1-3 T4 M1
肾癌强化程度一般小于肾实质,这一方面 由于肿瘤的坏死、囊变等表现,另一方面是 由于肾癌组织内无正常的肾小管结构,而无 浓集和排泄含碘对比剂的功能
肾透明细胞癌
18秒
A
B
45秒
120秒
C
D
肾透明细胞癌
平扫
19秒
45秒
120秒
肾透明细胞癌
19秒
45秒
A
120秒
B
A
B
18秒
C
D
45秒
120秒
肾癌(早期不均匀强化)
•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AML 混合性, 以脂肪为主。
A
肾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
B
c
A
双肾AML 右平滑肌为主
左混合性
B
肾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伴出血
肾盂癌
左 肾 盂 癌
肾盂癌侵犯肾侵犯肾静脉
肾淋巴瘤(renal lymphoma)
当肾淋巴瘤较小且为孤立病灶时较难与肾癌鉴别, 淋巴瘤边缘较清晰,强化不如肾癌明显,强化峰值较肾癌出现 晚
乳头状肾细胞癌 无明显强化
乳头状肾细胞癌坏死囊变 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
A
B
(医学课件)肾癌影像学表现
![(医学课件)肾癌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f83cfd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8.png)
应用领域拓展方向
早期筛查和诊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筛查和诊断将成为肾癌影像学的重要应用领 域。通过应用新型成像技术和多模态成像技术,可以更早地发现肾癌病变,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未来肾癌影像学将更加注重与临床治疗方案的结合,通过提供详细的影像信 息,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06
肾癌影像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方向
新型成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肾癌影像学将更加依赖 于新型成像技术,如功能成像、分子成像和立体成像等。这 些技术将有助于更精确地检测和评估肾癌的病变范围、病情 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多模态成像技术的整合
多模态成像技术是指将多种成像技术(如CT、MRI和超声等 )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影像信息。未来肾癌影像 学将更加注重多模态成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肾癌的 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肾癌影像学的临床应用
1 2
早期诊断
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肾癌,提高患者的治愈 率和生存率。
疗效评估
能够评估肾癌治疗的效果,指导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
3
预后判断
能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制定更为 合理的康复计划。
02
肾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肾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05
X线检查
• 腹部平片:检出肾癌的 钙化表现,但敏感性较 低。
对肾癌分期的判断价值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肿瘤是否已经侵犯到肾脏周围的 脂肪、肌肉和血管等组织,从而判断肾癌的分期。
准确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dc75ebc1c708a1284a44f3.png)
40
第一幅图为平扫CT,左肾上极有一软组织结节, 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后可见结节边缘明显不 规则强化,左肾下极可见两个囊性区,中间有房间 隔。此时无法判断是肾癌还是肾囊肿。矢状位可见 左肾上极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节,房间隔显著 增厚,下极存在多房性低密度区,房间隔的后部有 强化结节。此时可做成明显诊断。标本可见两个病 灶,在左肾上极病灶中心变性,周围有囊性区域。 左肾下极病灶为多房囊性改变,里面有点、片状红 色区域,表明肿瘤出血。
56
57
46
47
4. 肾癌中常见亚型的表现
(1)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中94.6%明显不均匀强化,70%为边缘
强化,60%落差>40Hu “快进快出”,70%有中心 坏死或纤维粘液样变性。 下图为透明细胞癌。CT示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又称 为环状强化,中心表现为低密度。静脉期肿瘤密度 明显降低。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缘呈结节状,中心肿 瘤变性。病理图片可见丰富肿瘤细胞,而红色区域 (变性区域)没有肿瘤细胞。
(1)肾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敏感性较低,是前后重叠的图象,
会丢失一些病灶,另外也缺乏一些病灶的特征性显 示。下图为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第一幅图可见左 肾上极有一外突肿块,肾盏没有破坏;第二幅图可 见左肾上极肿瘤,左肾上极明显膨大,左肾盏被拉 长;第三幅图可见左肾肿块呈外突生长,中组肾盏 边缘模糊,表明肿瘤对肾盏有侵蚀和破坏改变;第 四幅图可见左肾下极外突肿块,侵犯肾盂,上部的 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
50
51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肾癌影像学ppt课件
![肾癌影像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fd35e73186bceb19e8bb6f.png)
病理
转移途径:局部浸润、血行转移、淋巴转
移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三联症”: 血尿 腹部包块 疼痛
影像学表现
KUB平片
钙化,少数肿瘤可出现不同形状的钙化影,发
生率约5%~30%。呈不规则斑片状, 泥沙样 或团块状,有时呈“囊壁状钙化”
影像学表现
IVU:
肿瘤对肾盂、肾盏的外压性改变:肿瘤的压迫、 包绕,可使肾盏伸长、狭窄和受压变形,肾盏可 封闭或扩张 如肿瘤范围较大而波及多个肾盏,可使肾盏互 相分离与移位,形成“手握球”或“蜘蛛足”征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T1WI:①肿瘤表现为低信号。如肿瘤 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 ②正常皮髓质差异在肿瘤区消 失。 ③有时可见“假包膜”征
影像学表现
T2WI:肿瘤呈高信号,信号常不均匀。 Gd-DTPA:增强扫描同CT。 其它:肾静脉、下腔静脉受侵,或流 空信号内有癌栓。
影像学表现 B超: ①大多数肾癌表现为低回声实质 性肿瘤,少数表现为强回声。 ②超声还可观察肾癌向周围侵犯 情况以及肾门和其它脏器有无 转移。
鉴别诊断
囊性肾癌与合并出血、感染的肾囊肿鉴
别 与侵犯肾实质的肾盂癌鉴别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 分析
多囊肾、长期肾透析患者,肾癌 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多为单侧,双侧者不到2% 常发生于上极或下极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病理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病理 (Pathological )
细胞类型: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颗粒细胞癌(granular cellcarcinoma)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96bc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1.png)
颗粒细胞癌
总结词
粒细胞癌的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深色。 颗粒细胞癌通常比透明细胞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1%~2%。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呈梭形或长条形,与正常的肾脏组织结构差异较大。这种类型的肾癌通常生长较慢,但有 时会转移至其他器官。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 课件
• 引言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癌治疗与预后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肾癌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强 调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重要性 。
02
阐述当前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 研究现状和进展,说明本课件的 目的和内容。
肾癌概述
未分类肾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3%~4%。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类型的肾癌,通常是因为它们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肾癌相 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未分类肾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 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的变化。
在X线检查中,肾癌通常表现为 肾脏轮廓不规则、局部突出或肿 块影,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
01
02
03
04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 形囊性占位,内部无强化。
肾错构瘤
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 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密度为主的
占位,内部可见钙化。
肾盂癌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肾结核
临床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影像学检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ba51fde53a580217fcfe21.png)
影像表现:肿瘤和邻近器官之间的正常软组织间隙闭 塞。
假阳性:部分容积效应,肿瘤粘连但无直接侵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远处转移,M
最常见转移至肺、纵膈、骨骼和肝脏 转移灶与原发灶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高血供性 5年生存率5~10% 肾细胞癌转移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
假阳性,T1N0
右肾周模糊,下腔静脉可疑充盈缺损。原因:水肿、血管充 血或既往炎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肾周间隙模糊,肾静脉癌栓、生殖静脉曲张
肾透明细胞癌(Ⅱ级),伴出血坏死,癌组织侵犯肾 盂,局部癌组织侵犯至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及输尿
T3aN0M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淋巴结转移(N0~1)
淋巴结大于1cm;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只对少部 分患者有益。
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 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 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于T分期
T3a:肿瘤侵及肾周脂肪、血管;T4:肿瘤侵透肾周筋 膜。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T3a:仅肾静脉栓塞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合术) 假阴性: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被大的肿瘤压迫 假阳性:静脉血流不均匀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课件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1db6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4.png)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肾癌发病率存在 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 有关。
02
肾癌分型
透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癌
总结词
最常见,恶性程度高
详细描述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癌的70%~80%。它通常表现为恶性 程度较高的肿瘤,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颗粒细胞癌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课件
目 录
• 肾癌概述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病理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01
肾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实质的恶性肿 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 癌、集合管癌等。
发病机制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肾癌的比例不足5%。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集合管癌
总结词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详细描述
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 肾癌的比例不足1%。其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
可发现肾影增大或腰大肌阴影消失, 偶见肾内钙化。
肿瘤形态
肾癌的肿瘤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表面可光滑或呈结 节状,与周围肾组织界限不清。
肿瘤组织结构
实体片巢状排列
癌细胞可呈实体片巢状排 列,与正常肾组织界限不 清。
血管浸润
肿瘤组织可浸润至肾血管 壁,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 塞。
坏死和囊性变
随着肿瘤的生长,中心部 位可能出现坏死和囊性变, 形成囊性肿块。
医学影像-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ba43f6d2f60ddccdb38a046.png)
任何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1
引自肾细胞癌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初诊时肿瘤限于肾内的患者,术后五 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但侵及肾静脉或扩散至肾周围脂肪组织的患者,五 年生存率仅5~20%。
治疗
局限性肾癌的治疗:T1-T2N0M0期,临床分期为Ⅰ、Ⅱ期。 根治性肾切除术:不推荐对局限性肾癌患者行区域或扩
大淋巴结清扫术。但术中可触及到明显增大的淋巴结或 CT扫描发现增大淋巴结时,为了目前病理分期可行肿大 淋巴结切除术。
术主要为肾癌辅助性治疗手段,极少数患者可通过外 科手术而获得较长期生存。
肾脏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 80~90% 肾盂癌 淋巴瘤 肾母细胞瘤 转移瘤 原发性肉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透明细胞肉瘤、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尤
文肉瘤、白血病等
肾细胞癌分型(2004)
1.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70%
肾细胞癌(RCC) 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
黄
伟
南京总医院
肾癌TMN分期
分期
标准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
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 ≤ 7cm
T1a
肿瘤最大径 ≤ 4cm
T1b T2
4cm<肿瘤最大径 ≤ 7cm 肿瘤局限于肾脏,最大径 >7cm
15%,钙化10~15%。 多位于肾皮质,膨胀性生长。 CT和MR增强扫描呈高血供改变,不均
匀强化。 MR:T1WI低或等信号,T2WI等或高信
号。正、反相位序列可识别瘤内脂肪。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CC 1
肾癌影像学表现(75页)
![肾癌影像学表现(7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639415763231126edb11cf.png)
CT
MRI
因此,平扫时CT上表现为均匀密 度,而在核磁上表现为不均匀信 号时,应考虑乳头状癌可能。
嫌色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 平 均发病年龄为59 岁,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 CT平扫多表现为中心位于肾髓质, 密度均等, 边界尚清楚 的类圆形肿块。 CT增强:皮髓期肿瘤增强不明显, 密度明显低于肾皮质高 于肾髓质, 肿瘤内隐约可见条索状或斑片状强化, 出现代 表纤维瘢痕的/“轮辐征”,实质期肿瘤密度可增高、不 变、降低, 但均低于同期肾实质密度。 均匀强化在嫌色细胞癌的概率高于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
囊性肾癌。 囊性肾癌包括两种:①肿瘤坏死后形成囊性改变,或囊肿内侧壁 发生肿瘤,形成软组织结节。②肿瘤本身以多房囊性方式生长。 下图为:囊肿癌变后形成的囊性肾癌,图中可见肾下极巨大囊性区, 里边有多个结节,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标本白色的区域为肿瘤 结节区域,囊壁弥漫增厚。
囊肿癌变后形成的囊性肾癌
肾癌影像学表现的一般特征总结
一、肾癌的发生
肾癌可以单灶发生,也可以多灶发生,可 同侧肾发生,也可双侧肾同时发生。影像 诊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记看到一个病 灶而忽视了其他病灶,见下图。
二、病灶特征
肿瘤好发于肾皮质边缘处,膨胀、外突生长,90% 呈结节或块状。
小于10%的肿瘤为浸润状生长,肾实质内肿块边界不明显, 侵犯整个肾脏后导致肾脏变形。下图为浸润生长肿瘤,可 见正常肾结构完全消失,肾盂明显扩张和积水。
肾癌胰腺转移,胰腺内有多个病灶
肾癌亚型的表现
2004年WHO年采用分子遗传、基因表型作为对肾癌进行分 类的新标准, 将肾癌分为11个亚型。 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
资料:肾癌不同亚型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
![资料:肾癌不同亚型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51149ec4a7302768f9939cd.png)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求明确术前影像学诊断肾癌亚型的意义,了解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掌握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掌握肾细胞癌影像学基本表现,重点掌握肾癌不同亚型(包括肾透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Bellini集合管癌)的病理表现、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
课程结构一、术前影像学诊断肾癌亚型(2-3)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4)三、影像研究现状(5)四、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6-9)五、影像学诊断肾癌的亚型(10-14)六、肾癌不同亚型的表现(15-45)七、小结(46)肾癌不同亚型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戴景蕊一、术前影像学诊断肾癌亚型肿瘤的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的影像诊断是肿瘤诊断过程中一个主要的检查方法,肾脏肿瘤如果术前能得到正确诊断和分期,对临床医生正确制定治疗计划,非常有价值。
过去只要发现肾脏有肿瘤,多数采用根治性肾切除,对患者身心的损伤很大。
现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加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癌及小的肾肿块越来越多地被发现。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部分肾切除和在腹腔镜下手术被广泛应用。
随着对肾脏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各种生物学行为的了解,以及个体化治疗的需求及发展,对术前影像学诊断肾脏亚型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于肾脏肿瘤影像学研究目前主要有三方面的任务:第一,肾肿块的定性诊断,是不是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这是一个永久和长期的主题,也是长期的课题。
第二,术前影像诊断肾癌不同组织学亚型,这是我们的研究热点。
第三,通过 CT 的灌注成像和 MRI 的灌注成像及弥散成像几个方法来进行功能显像,这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对于各亚型肾癌的预后,国内外都有许多的文章报道。
2003 年 Cheville 总结 2385 例肾癌,不同亚型肾癌 5 年生存率:透明细胞癌为 68.9 %,乳头状细胞癌为 87.4 %,嫌色细胞癌为 86.7 %;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 60.3 %、 81.9 %、 83.3 %。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医学课件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076eb1ad51f01dc281f1cf.png)
T3
注:与大 小无关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除同侧肾上腺外的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侵及肾静脉分支的肾段静脉(含肌层的静脉)或侵犯肾周
T3a
围脂肪和/或肾窦脂肪(肾盂旁脂肪),但是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T3b T3c
T4
肿瘤侵及横膈膜下的下腔静脉 肿瘤侵及横膈膜上的下腔静脉或侵及下腔静脉壁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
4.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5. 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6. 肾髓样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7. Xp11易位癌(Xp11 translocation carcinomas) 8. 肾癌相关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associated
T2WI,轴位,脂肪抑制,女,59岁
粘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T1WI,增强多期扫描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 Carcinoma
20%隔膜或囊壁钙化。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CC 广义的囊性肾癌:肾癌囊性坏死、单房囊性肾癌、MCRCC和单 纯性囊肿癌变。 诊断标准,即EBLE标准: 大体上MCRCC 与正常肾组织间有完 整的纤维包膜,肿瘤完全由大小不等的囊组成,肿瘤内无膨 胀性生长的实性成分,可有钙化或骨化生; 肿瘤有完好的囊 壁,囊壁衬覆单层上皮细胞,偶尔缺如,少数有多层瘤细胞 衬覆或排列成小乳头状,胞质呈透明状至淡染; 囊壁内富于 胶原纤维。
肾癌的影像诊断
![肾癌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4b112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b.png)
鉴别诊断
❖ 复杂性囊肿:其壁和分隔薄而均一,无确切强化 的壁结节或明显的实性部分。
治疗
❖ 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还有肿瘤内 科治疗,另外还有一些支持治疗等
LOGO
肾癌的影像诊断
概述
➢ 肾细胞癌(RCC)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占全 身恶性肿瘤的2-3%
➢ 常发生在40岁以后,男女比例约3:1
➢ 肿瘤通常为单发,但也可为遗传,后者发病年龄较 轻、男女比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 病理上,根据已知的基因突变及组织学表现,RCC分 为透明细胞癌(占70%)、乳头状细胞癌(占1020%)、嫌色细胞癌(占5-10%)、集合管癌(占 1%)、未分化癌(罕见)五种主要亚型
❖ 肾细胞癌(RCC)相互鉴别: ❖ 坏死、囊变: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
胞癌 ❖ 强化程度: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细胞
癌 ❖ 强化方式:透明细胞癌呈“快进快出”型;乳头
状及嫌色细胞癌“缓慢升高”型 ❖ 嫌色细胞癌:肾髓质,钙化相对多见,中央瘢痕
鉴别诊断
❖ 乏脂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呈稍高密度 影,钙化少见,瘤肾界面可见“劈裂征”,MR呈 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皮髓质交界期明显强化, 实质期强化程度减弱呈相对低密度影,表现为“ 快进快出”。MRI有利于肿块内脂肪成分的鉴别。
影像学表现(CT)
❖ 平扫:多表现为肾实质内单发肿块,少数为多发 ,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常造成局部肾轮廓外突, 部分肿块内可见钙化;肿瘤比较小时密度常较均 匀,呈等或稍低密度影;肿瘤较大时,密度常不 均,内有代表陈旧性出血和坏死的不规则低密度 影,偶呈囊性表现。
肾癌影像表现
![肾癌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5158015c5da50e2524d7f4a.png)
CT表现
1.肾脏形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肾脏形状增大,癌 肿向肾外凸出及肾盂肾盏受压移位,肾门结构推移, 或者全肾脏被癌肿占据。肾形改变程度取决于肿瘤 生长的位置及癌肿大小。肿瘤较小时肾脏也无明显 变化。 2.癌肿的密度:CT平扫时癌肿密度接近或略低于 肾实质,但大部分不均匀,表现为癌肿内有大小不 等的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区,为癌肿的液化坏死灶。 极个别癌肿略高于肾实质。癌肿与肾实质交界缘呈 不规则状,但分界尚清。
病理(二)
临床期肾结核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内的粟粒样结核结节逐渐扩 展到肾乳头处溃破,以后累及肾盏粘膜,形成不规则溃疡,病 变通过肾盏、肾盂直接向远处蔓延或者结核杆菌由肾脏的淋巴 管道扩散至全部肾脏。当肾乳头部结核结节中央的干酪样坏死 物质发生液化以后排入肾盂形成结核性空洞,这种空洞可局限 在肾脏的一部分亦可波及整个肾脏而成为“结核性脓肾”。这 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在一部分病人中,若机 体的抵抗力增强,可使干酪样物质浓缩而不发生液化并引起广 泛的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临床上称为“自截肾”或“灰泥 肾”。在临床上虽然病变发展到钙化自截阶段,但实际的病理 上往往是干酪空洞、纤维萎缩、硬结钙化混合存在,在干酪样 物质中还可有结核杆菌存在。
临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
腰痛 肾脏结核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结核性脓肾, 肾脏体积增大,在腰部存在肿块,出现腰痛。 国内资料的发生率为10%。若有对侧肾盂 积水,则在对侧可出现腰部症状。少数病人 在血块、脓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部绞 痛。
临床(五)
全身症状 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中一个组成部 分,因此可以出现一般结核病变的各种症状。如食 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 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 其他症状 由于肾结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或者 并发其他器官结核,因此可以出现一些其他器官结 核的症状,如骨结核的冷脓肿,淋巴结核的窦道, 肠结核的腹泻、腹痛,尤其是伴发男生殖道结核时 附睾有结节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局限于肾内,4cm<肿瘤最大径≤7cm
T2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组织和(或)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
筋膜
T3b
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
T4
肿瘤超出Gerota包膜
淋巴结(N)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Ⅱ级),局限于肾内。 IHC:CK(f+)、Vimentin(+)、 CD10(+)、CK8(+)、CK7 (-)、TFE-3(-)、Ki-67(+、 1%)。
•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III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邢振
•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 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
• 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
• 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 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以及肾 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肾脏的解剖
• 1 肾上腺
• 2 肾小盏
(右肾)嗜酸细胞型嫌
色细胞癌(肿物直径 11cm)伴出血、囊性变,
侵及周围肾组织。
• (右肾)送检2个肿物,一个肿物5×3.5×4.0cm,镜下呈乳头状排列,细胞 浆嗜酸或透明,核分裂可见,另一肿物11×11×8.5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 样,实性片状生长,细胞浆嗜酸性并伴大片梗死及囊性变,结合免疫组化结 果,考虑该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混合。
多房性囊性肾 细胞癌
CT值约25-29HU
• (左肾囊肿壁)送检囊壁样组织,囊壁灶区见胞浆淡染或 透明的细胞呈腺管样或小巢状排列,并见薄壁血管分隔,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第二常见的病理类型,占15%, 常多灶或双肾起病 一种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 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一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转移灶(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M0
无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截至到2009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19年肾癌TNM分期 法,但在2019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① 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19年肾癌TNM分期法,但在2019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步
T1a T1b
T2a T2b
(左肾)高级别恶性上皮性肿瘤,考虑集合管癌。(肾 静脉)查见肿瘤组织。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 癌伴坏死(FuhrmanIII 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右肾肿物)乳头状肾细 胞癌Ⅰ型(FuhrmanIII
级),伴出血及间质泡沫 细胞增生。
平扫CT值36-58Hu,增强CT值达78Hu
嫌色细胞癌
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非 常清楚
6
• (左肾)嗜酸细胞性肿瘤,偶见核分裂,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肾嫌色细 胞癌。CD117、Vim、CK7、P504S、34BE12:(+),EMA部分(+); CD10(-),Melan-A(-), BerEP4(+),PAX2(+),胶体铁染色(-/+); KI67(+,3%)。
但不显著。 • 3级 癌细胞更大,以核仁明显为特征。 • 4级 类似3级,但核呈多形性,多分叶及巨大核仁。
• Fuhrman分级中的I、II级为高分化、III级为中分化、IV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透明细胞癌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75%以 上, 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 细胞构成的肾脏恶性肿瘤
4
(左肾)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Ⅰ级)
Bellini集合管癌
肾集合管癌细胞中等大小 ,部分胞质嗜酸,部分透 亮,部分核呈空泡状,有 小核仁。
4
(左肾)符合Bellini 集合管癌,伴广泛 坏死及脉管内癌栓 形成,肿瘤侵犯肾 盂及周围肾组织。
(左肾)符合Bellini集合管癌伴大片坏死, 灶区伴肉瘤样分化,侵犯肾被膜及肾门处脂
肪组织。
2-3%
2019 WHO 肾癌病理分型
肾透明细胞癌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Xp11易位性肾癌
肾嫌色细胞癌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 性肾细胞癌
Bellini集合管 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肾髓样癌
粘液性管状及梭形 细胞癌
病理学分级( Fuhrman 分级 )
• 1级 癌细胞具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无核仁。 • 2级 癌细胞稍大,染色质较清楚,高倍镜下一些细胞内可见核仁,
5
平扫CT值约40-52Hu,无明显强化。
左肾上极低血供占位,
•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Ⅰ级,Fuhrman分级I级)。肾周脂肪组织 未查见淋巴结。IHC:EAM(+)、Vimentin(+)、CK7(+)、 CD10腔缘(+)、CD34血管(+)、CK20(-)、CD57(-)、 WT-1(-)、P53(-)、Ki-67(+、1%)。
IHC:CD10、Vimentin:(+)、S-100(+);CD34(血管+);CK、 HMB45、Melan-A、Actin:(-);Ki-67(+、10%)。
• (左肾肿瘤1)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级II级),(左肾肿瘤2)透明细胞癌 (Fuhrman核级III级),局限于肾被膜内。IHC:Vimentin(+)、CD10 (+)、P504S(+)、CK(+)、CK7(-)、TFE3(-)、Ki-67(+、 10%)、CD34血管(+)。
肾癌分期
• 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常用 的分期方法有:
② TNM 分期
① Robson 分期
国际通用的是TNM分期法
分期
标准
TNM 分 期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
T1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T1a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T1b
• 3 肾大盏
2
• 4 肾皮质
3
• 5 肾柱
4
• 6 肾髓质
5
6
• 7 肾窦内的肾周脂肪 7
• 8 纤维囊
8
• 9 输尿管
• 10 肾盂
1 10 9
肾癌的病理分型
2019 WHO 肾癌病理分型
透明细胞癌
75-85%
易染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 15%
Hale Waihona Puke 嫌色细胞癌5%肾嗜酸性细胞瘤
2-4%
集合管癌
1%
未分类肾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