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然而,在实施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不够完善。

新课程对教材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高中化学教材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理论内容不够严密、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等。

2. 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但是,目前很多教师还停留在讲授知识的阶段,缺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实验条件不足。

新课程重视实验教学,但是实验室条件不够完善,导致实验教学无法得到充分的展开。

此外,实验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需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能培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教材建设。

可以邀请多位专家编写高中化学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可以尝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果。

3. 改善实验条件。

可以争取更多的实验室资金和设备,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安全培训,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案例哈六中高一化学备课组执笔人王雪明霞自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一线化学教师热情高涨,领悟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体系,运用新课程教学方法,实施新课程评价,我校教师多次交流了使用新教材的感受和体会,并开展了一些有利于高中新课改的活动。

多次针对“新课改”组织听课、调研,钻研新教材,认真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新教材、新课下面我谈谈我在实施新教材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实施探究性实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现行的实验教学,学生大多数处于观众位置上,某些操作的细节或现象一晃而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实验现象思考、讨论、改进),让学生亲身体验,然后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介绍铁的化合物知识时,课本安排了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演示实验,按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和现象的观察,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何制备Fe(OH)2白色沉淀?学生活动:在可溶性亚铁盐溶液中滴入强碱溶液。

学生动手操作:将NaOH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

现象: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成褐色沉淀。

通过现象的观察,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产生疑问:为什么没有白色沉淀?学生相互讨论,探究原因得出:+2价的铁易被空气中O2氧化成+3价的铁。

进一步设疑:如何操作才能得到Fe(OH)2白色沉淀呢?学生活动:隔绝空气条件下学生动手操作:将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下面慢慢挤出NaOH溶液。

现象:滴入后还是灰绿色沉淀,久置后变红褐色沉淀。

此时学生各抒已见:①要用新制FeCl2溶液,②NaOH溶液中溶解了少量O2,③要将试管中液体液封。

学生动手操作:先在试管中加入新制FeCl2溶液,再加入苯或汽油,然后将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加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现象:产生的白色Fe(OH)2沉淀。

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改革对策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改革对策探讨

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改革对策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从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对策探讨。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改革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困境1. 课程内容滞后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相对固定,难以跟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知识层出不穷,化学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3.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实验条件受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对策1. 更新教材内容针对化学课程内容滞后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教材内容来解决。

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及时调整和更新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化学知识。

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高中化学教师的培训和研修,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4. 加强实验教学为了解决实验条件受限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实验中心、购置实验设备等方式来提高学校的实验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应用能力。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教材更新缓慢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尚未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教材的编写和整理。

对策:教师可以参考国内外优秀的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编写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问题二: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
由于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限制,有些实验无法进行,这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策:学校应当加强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投入,提高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以满足教学需要。

问题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四:测评方式不够科学
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测评方式。

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如口头答辩、小组讨论、实
验报告等,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素质观念。

综上所述,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共5则范文)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共5则范文)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共5则范文)第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共)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张聪572600从高中新课程开始到现在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它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好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社会各界的反响也很大。

但是在对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的调查中,却发现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尝试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实验室的仪器配备难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充分体现了“通过实验学化学”的思路,不仅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实验,而且单独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课程,期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以提高,同时积极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应该首先考虑到了课程资源问题,在配置实验室的同时,组织人员建设化学新课程资源库,为新课程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众多学校对于实验室的投入很少,甚至还有些学校仍然使用原有的实验配备。

在新课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有机物的结构、化工合成塔等模型,实验室里根本就没有配备。

导致教师演示实验也难以全部开出,学生的分组实验更是难以进行。

还有些学校在人员配备上,根本不重视实验室工作,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

对策1.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投入,为新课程实验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实验经费投入机制,集中力量解决新课程实验急需的设施建设和配备添置问题。

对策2.第一线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例如,启谱发生器是价格较高、体积较大的仪器,大多数学校配备数量很少,只能够教师演示使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使用它,我们可以将启谱发生器的使用原理和优点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模仿地组装出自己的启谱发生器。

有的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和安装瓶组装起来,有的利用无底的塑料瓶和饮料瓶组装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为实验创造条件,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的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教材内容与考试内容的不匹配
在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但是考试内容却没有跟上,导致学生学了很多无用知识,还是要面对老考试的题目。

对策: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考试重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二:实验教学难度较大
新课程下,实验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实验教学难度却较大,教师难以全面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

对策: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实验教材和实验器材,认真制定实验操作流程,并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得实验教学更加有效和安全。

问题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脱节
在新课程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更加紧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脱节。

对策: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操作中的理论基础,从而形成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总之,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新课程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材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体系,不仅关注给学生提供多少知识,更重视过程与方法。

它不仅在专题内容选择与编排顺序上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而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改进存在的问题?本文浅谈个人浅见。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教学观念未能尽快转变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持观望态度,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深入的了解,仍然在以往课程的框架下进行思维,难以避免以往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对新课程的不利影响。

2.教学目标不能全面落实对“三维目标”的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的情况屡屡发生。

因为有些教师认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刚性的,是可以检测的,是必须达到的硬任务;是与高考直接相关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柔性的,而且难以检测,因此不太重视。

另一方面有的教师缺乏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显性的目标能够把握,对隐性的目标认识不清。

3.教学要求没有准确把握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最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这是区别于选修课程模块多样性、选择性的一个标志。

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学必须“固守”基础性的“阵地”,认识到它的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拔高”、“加深”和“扩展”必修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

4.练习测验不配套、不科学针对“教什么”、“怎么教”“怎么练”等问题,教师不是去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而按以往的思维路线去设想若干年后高考的可能情形,以此来考察今天的教学。

而高考如何考大家都说不准,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教师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过去考过的或以后有可能考的内容,必须要教给学生。

因此,课程设计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验证“考”的假设上,教学中出现了“一步到位”的现象,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混合使用,各类习题和测试的标准偏离了正常“轨道”。

学生普遍感觉听讲很简单,看书都懂,但遇到课外练习,却无从下手,动手就错(二)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不足1.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考虑吴启建在施行新课程的两个月时间里,一线老师热情高涨,领悟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体系,创设新课程环境,开发新课程资源,运用新课程教学方式,施行新课程评价,为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新课程施行过程涉及方方面面。

不可防止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老师们为之感到困惑。

为此,笔者对照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理论和调查与访谈,反思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对高中化学新课程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考虑。

一、新课程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构造变化较大,多数老师不甚习惯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造,而注重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络,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学习。

如苏教版(以下例举没有特别说明均为苏教版)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以海水为情景为话题,编排比拟松散,知识的学习围绕某一线条和主题,而化学概念、理论内部的联络不够紧凑。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海水的用处之一,明线是海水——食盐——氯气。

但这个过程蕴含许多的化学原理和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暗线。

怎样有机把握这些暗线的深度、广度、关联度及方法和情感的价值,值得研究。

又如鲁教版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是以金属钠和它的化合物性质为代表;?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程序?是以氯气的性质为例。

显而易见,这局部突出方法的教学。

钠和氯气的性质作为一个例证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钠和氯气是金属与非金属的重要代表物,是化学知识构造中的核心知识之一。

老师们由于传统教学的习惯也由于它们的突出地位,因此对钠和氯气的性质的教学必然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从而不知不觉中淡化了科学方法的教学。

况且,元素化合物在选修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的篇幅,这种处理也有其必要性。

为此,由于新教材构造的重建,由过去的学科主义转变为现在比拟重视人文主义,多数老师不甚习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及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及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及建议一、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容安排松散累赘。

新课程倡导淡化学科,强化自然生成,强调知识的应用。

因此,在新课程模块教材中不再出现原人教版教材中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等化学学习逻辑知识体系,而是通过知识的不断“呈现”让学生慢慢地体会。

这样的安排虽有其合理性,但势必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偏见。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产生“化学知识只要记住即可,没有规律可循”等错误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的处理常常只能点到为止,轻轻带过,模块教材内容偏重“广度”,既无法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又构不成科学体系。

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2.实验教学明显弱化。

新课标教材中各化学学科模块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而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36课时。

这样的现状往往使学校和教师“理所当然”地缩减相对不够刚性的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

而对于一个以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学习模块——“实验化学”,学校和教师只能“望洋兴叹”,因为既难以很好地保证相关课题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和药品,更无法满足一个学期内组织所有平行班同时进实验室的要求。

这样就造成了师生对实验教学“过犹不及、敬而远之”的心态。

3.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高中新课程各化学学科模块是平行设置、互相独立的,但事实上却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设置及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教学要求和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内容的教学活动最多只能停留在初步了解阶段,而学生再次深入接触相关教学内容是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中。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间隔,学生对相关概念及原理的认识只能从头开始,且不同模块对一些概念的阐述的不一致常常令师生无所适从。

因此,每一次学习都似乎不够透彻,同时又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二、化学教学的改进和优化建议1.增强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情感因素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摘要:化学是高中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在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关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设计。

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高中化学教学期间还存在教学方式固化、教学评价不全面、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高中化学教改,还会阻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从以上问题出发,就具体优化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问题策略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固化的问题,在新课改逐渐深入发展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很多新型、优质教学方法,尤其近年来有了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诸多教学方法都得到了优化创新。

但目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并未充分融合、改良新方法及新技术,依然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主目标,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得到质的转变,学生也在教师的影响下秉持功利性学习思维,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相关要求,对学生未来发展也非常不利。

其次,教师存在教学评价不完善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教学评价,但目前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内容不全面、关注点集中于学生成绩,未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指导性作用。

最后,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理解、运用知识,但当前很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比例严重不足,学生依然在通过教材、视频等方式来了解实验过程,尝试理解化学原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层,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等也难以得到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一)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针对教学方法固化的问题,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教学参与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课程内容不够贴合实际在传统课程下,化学课程主要是通过讲解概念和原理来传授知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感到缺乏实际操作和实验经验,导致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

对策: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化学课程内容需要贴合实际,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问题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笔记等方式来传授化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既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对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使课堂更加生动且富有趣味性。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三:考核方式单一化在传统考核方式中,主要是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对策: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除了考试,还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主要包括课程更新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实验操作难度大、新教学方法不熟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应试教育倾向。

对策包括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教师实践新方法、增加趣味性和改变评价机制。

这些举措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的困惑和应对挑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推广。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困惑,对策,更新,实验操作,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应试教育,基础知识,实践能力,趣味性,评价机制。

1. 引言1.1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针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挑战,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并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建立扎实的学习基础;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们要亲自实践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结合生活实际,增加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改变评价机制,减少应试压力,促进新课程的推广和落实。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才能推动高中化学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

2. 正文2.1 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扩展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扩展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困惑。

传统的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而新课程对知识的要求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概念和技巧。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分布和难易程度,避免一次性给学生过多的新知识冲击,可以逐步引入新概念,帮助学生渐渐适应。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和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联系到现实,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以上对策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课程内容更新和扩展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更新。

然而,新课程往往存在一些教学上的困惑,影响师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过度抽象化化学是一个抽象而又实际的科学,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以致于学生无法从具体实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同时,新课程增加了许多新的实验内容,但是实验教学过于强调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惑。

针对这一困惑,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实验内容和有趣的案例,从实践角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抽象概念,增强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课外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化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中心”,导致很多老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误解成“无目的的闲逛”或“混日子”,教育教学成果不明显。

与此同时,许多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相同的教学模式,缺乏可持续的教学效果。

为了克服这一困惑,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PBL(问题解决式教学)、案例教学、数字化课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并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评价标准的不合理性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价标准过于简单而模糊,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加以机械求和,过于依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会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同时也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缺乏深度和广度。

针对这一困惑,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全面的教学评价标准,如研究性学习、课堂展示和实验报告等,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个性化的学习。

同时也让在教学中非批判性思考的行业人员学会批判性思考,实现知识和思维的完美结合。

四、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差异也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困惑。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差异较大,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新课程化学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课程化学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课程化学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程体系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其中包括了化学教学。

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出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新课程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问题反思1. 知识点过于零散新课程化学教学强调了知识的关联性,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划分,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过于零散,难以形成知识网络。

2. 实验教学缺乏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但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地位并不明显。

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导致他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

3. 缺乏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化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但在实践中,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对于学习的兴趣较低,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二、改进策略1. 优化知识体系针对知识点过于零散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知识体系来解决。

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的链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验教学为了解决实验教学缺乏的问题,可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实验技能。

同时,实验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3.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可以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或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新课程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浅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

浅谈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灵台一中郑成平自我校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线老师积极学习新课程体系,创设新课程环境,开发新课程资源,运用新课程教学方式,实施新课程评价,为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新课程实施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老师们为之感到困惑。

为此,我对照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实践,对高中化学新课程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一、教学中面临的困惑1.教材结构变化大,教师不适应。

高中化学课新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内在的某种联系。

但是主干知识元素化合物部分设计过于单薄和集中。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是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的重要素材。

新教材将元素化合物钠、铝、铁、硅、硫、氮压缩到化学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

结果上的变化,引起教学方法上的变化,教师需淡化科学知识重视人文教学,许多教师不适应。

2.新课程要求高,教学难以适应。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以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得到发展, 学会搜集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新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必修1、2) 中增设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栏目的学习内容, 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对信息加工来获得知识,这无疑给知识面窄的学生和教师增加了实施新课程的难度。

一方面,时间上得不到保证。

新教材内容有所增加, 而课时却不变。

另一方面,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较差,家庭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化学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教师的困惑和对策教学内容广泛、更新快新课程要求广泛涵盖化学的各个内容领域,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新的理论和实验仪器不断涌现。

这给化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对策:化学教师在面对广泛且更新快的教学内容时,应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提升。

他们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高质量的教学资料和课程设计,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实验条件不足、难以操作高中化学实验在新课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无法提供完备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这给化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策:在面对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可以利用模拟实验软件或者虚拟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实验操作过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或者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新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对策:化学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可以通过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活动,以展示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摘要本文档旨在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我们总结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存在的问题1. 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

学生往往能够熟练掌握化学公式和理论,但在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不足。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兴趣和动力不足。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城市与农村、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4. 评价体系过于应试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化学的本质。

解决策略1.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将实验操作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2. 创学方法引入探究式、项目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创新能力。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缩小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提高化学教学设施和设备的配备水平,保障教学资源的公平性。

4. 改革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面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中的比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结论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出发,综合施策。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高中化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人结合两年来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初高中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在校的高中学生大多感到很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得吃力,究其原因如下:(1)教材的变化。

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有的教学内容被删减了,有的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

高中教材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

因此,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反而比以前差距更大。

(2)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

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预习效果不佳、复习和总结跟不上等现象。

2.教师的适应性问题。

有一部分教师观念没有改变,新课程实施已快三年了,仍不适应,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高考,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3.教材、教学方面的问题。

新教材中实验探究、科学探究、思考交流增加了,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很好的兼顾,班级人数较多,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参与和有所收获,很难达到我们预设探究的目的。

加之我们农村中学在实验设备、实验条件的限制,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4.学生的适应性问题。

新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反而比以前更重了,这样学生埋头于练习题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没有积极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其次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导致他们探究的问题得不到落实,探究性的学习效率不高。

5.教学资源不足的困惑。

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辅资料编排质量不高,创新意识不够,教师和学生使用起来感到不理想,指导意义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作者:吴启建在实施新课程的两个月时间里,一线教师热情高涨,领悟新课程理念,学习新课程体系,创设新课程环境,开发新课程资源,运用新课程教学方式,实施新课程评价,为推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新课程实施过程涉及方方面面。

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教师们为之感到困惑。

为此,笔者对照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实践和调查与访谈,反思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对高中化学新课程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一些思考。

一、新课程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材结构变化较大,多数教师不甚习惯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而注重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学习。

如苏教版(以下例举没有特别说明均为苏教版)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以海水为情景为话题,编排比较松散,知识的学习围绕某一线条和主题,而化学概念、理论内部的联系不够紧凑。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海水的用途之一,明线是海水——食盐——氯气。

但这个过程蕴含许多的化学原理和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暗线。

怎样有机把握这些暗线的深度、广度、关联度及方法和情感的价值,值得研究。

又如鲁教版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是以金属钠和它的化合物性质为代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以氯气的性质为例。

显而易见,这部分突出方法的教学。

钠和氯气的性质作为一个例证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钠和氯气是金属与非金属的重要代表物,是化学知识结构中的核心知识之一。

老师们由于传统教学的习惯也由于它们的突出地位,因此对钠和氯气的性质的教学必然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从而不知不觉中淡化了科学方法的教学。

况且,元素化合物在选修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的篇幅,这种处理也有其必要性。

为此,由于新教材结构的重建,由过去的学科主义转变为现在比较重视人文主义,多数教师不甚习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

2.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普遍存在新课程化学必修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方方面面;教学要求高,由一维目标、两维目标到现在的三维目标。

内容多课时紧,一节课可能在多个学习点中切换,而每个学习点在旧教材中都有其系统,现在浅尝辄止,不深不透。

新课程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但因为课时紧,教师往往无法展开,加上课外习题普遍要求高于教材,因此造成学生“夹生饭一锅”的现象。

如“物质1的分散系”,教材活动与探究:“胶体的性质和溶液有何不同?”做了一个硫酸铜和氢氧化铁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的实验。

问题在于对上述一个实验就要回答:“(1)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2)氢氧化铁胶体有哪些应用?”一个实验就要总结出鉴别的方法?就能得出氢氧化铁胶体有哪些应用?显然是不够的。

接下来教材陈述:“自来水厂常用某些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作净水剂。

当这些物质溶于水后,产生的Al(0H)3或 Fe(OH) 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淀。

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课上许多学生会问:“为什么铁和铝的化合物溶于水后会产生Al(0H) 3或 Fe(0H) 3?为什么它们具有吸附性?”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正常,也值得肯定的学习现象,但是时间和理论基础的不足,教师无法展开。

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不仅内容多,而且有些题目设置偏难。

如“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第一个问题“现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用粗食盐提纯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

”该问题对于初中只接触过过滤,加适量物质沉淀再过滤的同学,对于需要加适当过量除杂试剂,并且还要考虑多余除杂试剂去除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生,是无法达到要求。

即使经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和老师的启发,没有足够的过渡铺垫是无法完成。

这个主题五种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既有实验又有原理,既有基本的要求又有提高的任务,一课时要么时间不够,要么就是“夹生饭一锅”。

3.教学方式单调陈旧,课堂缺乏活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新课程实施伊始,充满热情的老师们放下尊者的架子,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纷纷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许多探究的课题,但是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慢慢又走回到老路。

因为学生没有预期的互动能力,因为探究没有预设的学习效果,因为时间不允许。

因此组织交流和讨论、合作和探究次数越来越少,课堂学习的气氛又归于平静。

对教材中设计得“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栏目,设计的表格,学生答不上来,只好教师代办。

笔者听了10余节的化学公开课,除了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漂亮,教学过程重视启发性外,教学方式看不出有太大的变化。

没有成功的合作探究、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没有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因此,课堂依然缺乏活力。

4.教学评价简单滞后,“三维目标”无法同步“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是课标提出的要求。

但从目前的调研和听课来看,教师主要采取的是以考试评价、作业评价作为学生的学习评价。

大部分学校制定或正在制定学科学分认定综合评价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活动探究、实验等都规定了评价的要求。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

重视小测、笔试和作业检查,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放在一边,致使“三维目标”无法同步。

5.教学观念新旧交错,课程实施“走老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适应过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

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持观望态度,对课程思想、内容体系缺乏了解,仍然在旧课程框架下,用旧的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来实施新的课程,出现通俗所说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比如,笔者11月初在一所学校遇到这样的现象:已经是第十周了,每周3节20几课时了,还在上专题一。

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他们将必修2的部分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提前到前面上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合理?值得商榷。

在新课程实施的起步阶段,新旧观念交错,造成的“走老路”现象是存在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1.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一成不变的剧本。

新课程不同了,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三套教材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较大差异。

与此类推,教材也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

这给教学一线的老师如何用教材,如何补充素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

一线教师感到学生累,老师也累,原因在此。

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现在出现这样一幕情形:同一个内容,不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材,课不一样;就是相同的地区、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校也会不一样。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无定法的不同,而且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

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存在。

这就是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教材重组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比如物质的分散系,苏教版不到一个课时,没有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加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而鲁教版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独立为一节,将胶体也独立为一节,对胶体的制备性质和用途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出现了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制备了氢氧化铁胶体和碘化银胶体。

人教版也将电解质从物质的分散系中分离出去,增加了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知识。

再看看课标,确实有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课标为指导,整合各教材的优点,大胆取舍,重新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教学任务。

2.学习领会课标,设置梯度控制难度3化学必修内容几乎涵盖了原有化学教材的全部内容,而课时却大大减少。

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关键在于依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状况,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讲究螺旋上升不要求一步到位。

超纲的内容、已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不宜拓展。

如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的凝聚,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等。

有些内容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设置梯度,使于学生自主探究。

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的方案设计,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探究题:(1)食盐中含有泥沙怎样提纯?(2)食盐中含有硫酸钠怎样除杂?(3)如果除杂时加入的除杂试剂过量,则过量的试剂怎样处理?并且告诉学生在除杂时如果食盐溶液中含有适量的酸,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除去。

在这些提示和探究准备的情况下,再要求学生设计粗盐提纯的方案,才能成为现实。

这就是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问题串),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学习主题的深入、全面的认识的方法。

3.既要重视探究过程,也要重视知识的结构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教学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其中有一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自己归纳总结;有些部分以科学的方法为体系编写,化学的基础知识作为例证;有些部分以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体系编写,知识的产生和联系运用了探究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区分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因此往往会把教材中最富个性和特点的探究活动等栏目丢在一边。

事实上,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价值。

当然,教师同样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活动中而忽视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曾听一位老师的公开课《氯水成分的探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她让学生分析推测氯水的成分,然后各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学生做实验验证方案和猜想。

其中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用pH试纸测定氯水酸性的实验,结果是变白了,与预设的变红的现象完全不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

这样的探究课就能达到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同时兼顾的作用。

4.渗透思想方法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文化高中的学生有初中的化学启蒙知识,又有相对初中少年后期更加显著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表现在心理上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在思维上更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在态度上更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具备了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

而高中的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意了科学方法和素养的培养,知识的呈现和生成注意了科学探究的因素,适合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因此,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引导学生入门,注重对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

达到新课程多维目标的同步收效。

5.运用发展性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差异发展新课程倡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参与活动的态度、方式、能力、效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和谐发展。

一些实验区学校的学分认定综合评价方式可以借鉴。

即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同伴、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