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财政概念

合集下载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导论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剩余产品;目的:满足公共需求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属性:历史的经济范畴特征:国家主体性、强制性、无偿性财政学概念:关于财政研究的学科。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公共财政‖ 与传统国家财政的区别:⏹(1)公共财政预算的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主要是通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征集收入;国家财政既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国家财政的支出则可能提供(甚至主要提供)私人商品。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含义: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非排他性第二特征:非竞争性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公共选择的规则:(一)一致性规则又称一直满意规则,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在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二)投票的多数性规则,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经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

阿罗不可能定理: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个人的偏好转换成一种社会的偏好,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效率与市场资源配置含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机制: 1.决策机制 2.信息机制 3.动力机制 4.协调机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

配置效率:称帕累托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受损时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1.财政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特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分配关系.2.财政的产生条件: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②国家的形成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3.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⑵强制性与非直接性偿还;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简答)4.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⑴平均成本定价法⑵二部定价法⑶负荷定价法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区别:①经济市场的个人选择与最终结果确定,而政治市场是不确定的;②经济市场的竞争是连续的,且允许多个卖主存在,政治市场的竞争是间断的, 且只能有一个胜者;③经济市场的选择规则是自愿性,政治市场为少数服从多数;④经济市场的参与者职责和损失关联度大,政治市场相反.(选择,判断或简答)5.财政监督的方式: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个案检查.(选择)6.财政支出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选择)现行支出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①作用: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则相反。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在安排转移支出时,政府并没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③微观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关系时,也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在同政府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产生,对其预算约束是软的。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①政局是否稳定②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③政府干预政策);社会性因素。

(选择)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多,简答)①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②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③财政支持和社会坚持的关系④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11.国防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

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当局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当局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当局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当局提供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当局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重点考点: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第1章 财政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财政概念、区分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解财政的职能教学重点及难点:财政职能教学内容:一、财政的概念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

2.财政的内涵A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参与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

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由国家组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B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C财政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即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公共产品是指没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根据萨缪尔森定义,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2.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二)市场失灵1.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不完全竞争;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

(三)基本结论1.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现代政府不仅仅是个消费单位,也是个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政府要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财政的职能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或不能解决得令人满意的事项,如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外部效应、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等。

3.财政效率体现为财政收入对经济的影响和财政支出的社会满意度(即提供公共品数量和质量是否令社会满意)。

三、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包括调节全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方式是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

财政学概论PPT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

财政学概论PPT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

■(二)西方财政的主要理论与体系 ●第一个阶段:古典财政理论
●第二阶段:现代西方财政理论 ▼1. 公共商品理论 ▼2. 效率理论 ▼3. 公共选择理论
●(三)新中国的财政理论与体系
■新中国的财政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 段: 1.第一个阶段为传统财政学时期(19491992年) 2.第二个阶段为公共财政学时期(1993年至 今)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Fiscal concept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 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Public finance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that the state wants to satisfy the public needs to distribute the surplus products. 财政的这一定义包含有三大要素Three elements for fiscal concept: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3、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 社会产品价值由三部分构成,即C+V+m
■(二)政府职能的界定 政府的职能概括为三项:政治职能、社会 职能和经济职能。 ■(三)混合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 1、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混合 ● 2、不同性质产品的混合 ● 3、市场机制与政府计划经济调节机制相 混合的经济模式 a确立法律体制b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c提供
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服务 d影响资源配置 以提高经济效率 e建立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方案, 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二、政府职能 ●(一)对政府职能模式的考察 1、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 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思想基础是资产 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 2、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 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代 表的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政治设计。 3、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保护型政府职能模 式,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两者的综合统一。

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

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

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财政学陈共著第七版知识要点和部分课后问题答案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第一章财政概述1.财政概念1.1财政的基本含义和特征:经济部门,经济范畴:公共和阶级,强制和非直接偿还,平衡性1.2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财政学基础概念:提供者,非排他,非竞争,混合物品:公共与私人需要;共同需要,无差别享用,付出代价但非等价,政府的职责,涵盖广;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1.3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2.政府和市场关系——财政学基本关系2.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研究政府和市场关系:两个资源配置的系统关系是理论前提2.2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信息,价格,资源配置,优胜劣汰:垄断-高价,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收入不公,经济波动2.3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厘清政府职责;提供公共物品,宏观调控2.3.2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法政,公共生产和提供,财政手段2.3.3政府干预失效:政治全力不创造财富却能支配经济;决策失误,寻租,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3.财政职能3.1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3.2资源配置职能:有限的资源,资产、产业、技术、地区结构,优化配置,效率;提供物品和经费,引导资源,弥补市场缺陷;手段-明确划分、优化支出结构、优化狗子规模和结构、投资税收等手段、本身3.3收入分配职能:公平分配;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手段-划清市场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3.4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增长,经济结构,:总共需平衡,财政的自动稳定作用,通过投资补贴等消除经济发展瓶颈,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的满足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包括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指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者损失的现象。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第一张1.财政的概念(概念)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力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财政的本质就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的基本特征(选择)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3.公共物品及其判定标准(简答)所谓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上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其供给成本却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和地域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物品。

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比如国防、路灯等物品。

判定标准(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是指个人消费不会被排除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之外。

它与物品的所有权相关(2)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4.市场的含义是指市场机制(资源配置角度)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大分体机制。

第二张1.市场失灵及其表现(简答及以下)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市场无法自行纠正的缺陷。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2. 政府存在的意义(应对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内在地融入并影响现代经济的运行过程(1)对资源利用与社会财富增长的影响。

(2)对市场价格机制的影响。

2.为经济运行提供国家权力干预3.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3. 政府干预手段(框架)(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4.政府干预失效原因(政府失灵):(1)内部性(2)垄断性(3)政治性5. 市场经济中财政的职能(重点掌握,论述题)1. 资源配置职能(1)含义资源配置是指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

(2)资源配置的效率通常会采取某些指标或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3)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国家重点支出。

财政学

财政学

(三)特点⏹ 1.理论性强;2.政策性强;3.涉及面广。

⏹二、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分配及其所特有的分配规律。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概念(财政一般)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要点:(一)主体----国家;(二)目的-----保证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三)对象----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四)形式----实物、力役和价值形式;(五) 本质----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奴隶。

(2)国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对抗性的剥削关系。

(4)财政特点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

2.封建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私有经济。

(2)国家实质:是封建主阶级统治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4)财政特点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财政学重要概念

财政学重要概念

1.财政:从历史范畴来看,财政活动及行为是一种历史现象,自国家产生起就产生了财政;从经济范畴来看,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一系列的收支活动。

2.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具有政治、社会、经济和公共管理等项职能。

3.政府:政府是指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

4.一般属性的财政:一般属性的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5.特殊属性的财政:特殊属性的财政是指与具体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财政模式,比如与君主政体和农业经济社会(奴隶制与封建制社会)相适应的君主财政模式。

6.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基础,在划分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的前提下,为弥补市场缺陷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而采取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7.国家财政: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凭借政权的力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统一的财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民主法治财政、是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9.凯恩斯学派:以凯恩斯为代表,主张国家(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财政政策自然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工具。

10.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当过多刺激需求,而应当更加关注刺激供给。

11.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持经济稳定,就应该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12.先扣后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应遵循“先扣后分”的顺序及原则,即社会总产品对社会成员进行分配时,先根据生产性消费和集体消费的需要进行一系列扣除,然后再进行个人分配。

13.六项扣除:经典作家所论及的六项扣除包括: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第四,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五,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六,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财政学考试整理一、单选20题,20分二、多选5题,10分三、名词解释5题,15分四、计算题1题,10分五、简答题3题,30分六、材料分析题1题,15分基本慨念1、财政:指的是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2、混合经济:由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的经济。

3、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4、帕累托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5、帕累托改善: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6、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既有的产品组合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7、基尼系数:基于洛伦茨曲线、用于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8、市场失灵: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经由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9、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也即,该产品一旦被提供,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

10、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1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水平等作出的决策。

12、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决策。

13、公共选择:政治过程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14、单峰偏好:选民偏离其最偏好的结果时,效用随之下降。

15、竞争性:指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的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同时被其他人享用。

16、排他性:指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些产品的权利,从而存在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17、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因其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而被过度开发和使用的情形。

18、混合产品:具有公共产品部分特征的产品。

19、科斯定理:科斯指出,假定资源所有者能够分清对其财产损害的来源,并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同时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调,那么,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达成一种协议。

财政学

财政学

导论一、财政的概念1.概念: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一、市场失灵1.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2.主要表现:(1)资源配置失效①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②竞争失灵③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④偏好不合理(2)收入分配不公平(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3.原因:(从政经上抄过来的)存在(正、负)外部影响;对公共产品生产的调节有限;产生垄断;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二、公共产品1.概念: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2.与私人产品的区别(公共产品的特征):(1)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2)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3.分类: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1)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

(2)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

三、为什么由政府提供纯公共产品?1.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2.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其需要或消费是公共或是集合的,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购买,存在“免费搭车”造成效率损失问题。

3.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活动的领域,是其首要职责。

四、财政的职能1.概念:即财政经济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2.基本内容(1)资源配置职能①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可以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②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③执行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2)收入分配职能①含义:是指财政的经济职能中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合理分配目标②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③执行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转移支付;税收(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①含义: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实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持续增长等政策目标②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调节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③执行工具:设置对经济自动调节的财政制度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扩张性,收缩性,中性)3.财政职能与市场调节功能之间的关系:(1)联系: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是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共有的职能,政府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职能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的。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公共债务、预算管理等。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财政的概念和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引导资源流向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以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二、财政收入(一)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税率、税基和征管方式等都会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非税收入除了税收,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筹集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三、财政支出(一)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这类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安排。

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总结一、财政含义:财政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二、社会公共需要含义: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三、财政职能:1、含义: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固有的功能或应有的作用。

2、内容: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含义: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特定物品和服务,并为这些支出融资而征税。

表现:宏观配置:是指改变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状况。

微观配置:是指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调整,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含义:通过财政分配,将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形成合理、公平的比例,即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的内容:A、经济公平: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收入B、社会公平: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发展。

四、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五、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1.含义: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计算出每个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通过比较选出最优的作为政府投资的项目。

2.适用的支出项目:经济建设项目的支出(二)最低费用法: 1.含义:只计算每个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2.适用的支出项目:行政管理、国防支出、文化卫生等支出。

(三)公共定价法: 1.含义:对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市场性物品”,实行定价收费使用。

(四)政府采购制度: 1.含义: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财政学》导论(财政含义及学科概览)

《财政学》导论(财政含义及学科概览)

一、基本概念(一)“财政”与“财政学”1. 财政。

财政讨论的是政府之“财”。

财政即政府通过向人民筹集资源(财),去履行并完成相应职能(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财政包含以下含义:(1)政府之“财”来自于国民。

财政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调整,意味着国民要将其收入的一部分让渡给政府。

因此,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政府取“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些职能。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及稳定经济的目的。

2. 财政学。

也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以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二)“财政”与“公共财政”放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财政都是“公共财政”,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此产生支出和筹资活动,即属于公共财政。

当前我国财政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公共财政,政府通过财政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财政是个大问题从古至今,财政都是一个大问题。

时至今日,财政部长一般都是政府中最为显赫的部门职位之一。

举几个例子简单说明。

1. 筹集必要的、充足的财政收入从来都是政府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政府的收入来自于全体国民,在我国古代,政府对财政的需求超过国民的承受能力,经常是引起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政府筹集收入的形式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比如,汉武帝开展对匈奴作战,为了筹资实行盐铁专营,影响直及当代中国。

3. 政府的财政能力影响政府的能力。

比如,2009年以后,希腊政府由于财政能力有限,被迫削减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财政支出,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危机。

财政学知识点

财政学知识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1)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 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形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从性质上讲,它既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也是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

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和政策的最直接反映。

2.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

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1.预算内支出即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项财政支出。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复习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一、财政的概念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同时,由于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体现了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财政具有不同的性质。

国家的性质决定着财政的性质,完整的财政概念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

财政产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②政治条件:国家财政本质:国家分配关系1.分配主体:国家2.分配客体:m3.分配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4.分配形式:货币二、市场市场有效: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效:①市场低效: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条件,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②市场无效:现实市场严格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但其运行结果也不是有效率的。

市场失效的原因:第一,竞争失灵或垄断的存在(1)竞争失灵的原因:①规模报酬递增:某些产品或行业所具有的经营规模越大,收益率越高的状态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存在,必然产生自然垄断的结果。

所谓自然垄断,强调的是由于自然状态而导致的垄断,而不是人为的结果。

②范围经济(成本弱增性):如果一家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或一组产品,则存在成本弱增性,相应的,企业所在的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

(2)垄断的市场失效性:A.自然垄断也是垄断,而垄断本身就否定了充分竞争B.市场失效就无法按照MC=MR的原则定价(3)竞争失灵的解决方案:公共的或政府的介入这些行业与公共产品不同,私人资本可以进入该行业(或进入的太多,因为可获得垄断利润)政府的干预就是针对垄断的特点进行的。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注:以下答案均来自财政学学习指导书1.财政:1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与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2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语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P12.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P23.影子价格:即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状态下,能够反应社会劳动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P16方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私营公司,由私营公司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项目公司在项目经营特许期限内利用项目收益偿还投资及运营支出,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特许权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P28/555.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率;P346.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人们“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在正常年份人们可容忍税收水平比较稳定,公共支出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即使税率不变,税收收入也会自动增加,相应的公共支出水平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公共支出大幅度地上升;当社会“剧变”时期结束之后,公共支出水平就会下降,但政府会设法维持可容忍税收水平,结果公共支出水平虽有下降,但不会回复到原来的水平;P347.现收现付制: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P708.完全基金制: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为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P709.“档次爬升”效应:以累进所得税为主题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会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的份额将有所减少;P8110.起征点: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P9211.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P9112.黄宗羲定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研究历代赋税制度更迭演变的基础上发现:每次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反而会涨到一个比改革之前更高的水平,走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P12113.复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应,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P16414.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P16515.粘蝇纸效应:由于参加公共决策的人的偏好不同,而且在公共决策中的影响力也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使得中央的补助“粘”在政府部门中,而不是理论上分析的那样,像一个人那样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寻找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配置状态;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补助被“粘”在公共物品上;P18016.专项拨款:是一种与无条件的均衡拨款相对应的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P18017.铸币税: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这个财富增加方,通常是政府;P19218.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标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P19219.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决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P20620.汲水政策:是一种诱导景气复苏的政策,是意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的自发恢复能力为前提的治理萧条政策;P20621.出口退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P2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要点4
• 财政参与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凭借的 权力源于政治权力与财产权力。
财政概念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 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 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 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 控制活动和监管管理活动等,从而达到 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以及经济 稳定和发展等目标。”(教材16页)
二、财政的产生
1、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 2、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二、财政的产生
• 补充材料:《赛缪尔记》公元前1030年犹太部

• 人的社会性(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 霍布 斯的丛林法则;洛克、卢梭的契约论;黑格尔的理 性国家论;马克思的阶级矛盾论等)导致氏族存在 ---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人的社会性 导致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如国防、治安、司法、监 狱、行政、治水等,公共产品的特点---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非独占性,即享用的公共性,又决定了 财政的产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多读、多思、多疑、多实践
讲课方式
• 1)以书的框架为纲,但不拘泥于书; • 2)以“三基”和热点问题为重点; • 3)注重互动式,提问、引导、讨论。
参考书
• 1)马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 中国财经出版社;
• 2)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 三联书店;
(2)财政支出 ①军事支出 ②王室和官俸支出 ③巩固国防、便利交通和兴修水利支出(秦修 长城、都江堰等)【公共投资】 (3)国家预算 日益成熟,在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王室必须向 议会提交财政收支报告,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实 施。这奠定了西方国家预算的雏形。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1)重商主义时期(15-18世纪中叶):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积极财政;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年度热门词学发展观、储备、金融危机
• 教师的工资――事业单位经费 • 毕业实践经费――事业单位经费 • 国防支出――行政单位经费 • 环城路建设、公交车、铁路网、水利工程――
公共投资
• 企业和个人缴税及购物――税收 • 国库券、地方债券――国债 • 营业执照费――规费收入 • 政府预算——收支计划 • 分税制――政府间收支关系
• 医疗卫生改革、义务教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 险、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等等都是财政现象。
财政几乎覆盖 了各个领域, 且范围不断扩展
• 2、“财政”的概念
工资、毕业实践经费、公共投资
――政府支出
税收、公债、收费 ――政府收入
政府预算
――收支计划
分税制
――政府间收支关系
政府的 某种收 支(分 配)活
• 3)哈维·罗森《财政学》,人大出版社,第 七版;
• 4)历年财政、税收统计年鉴、中国 财经报、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 5)中经网、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网 站有关文章、资料。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重点: • •
本章内容
财政概念 财政本质 财政与经济关系(自习)
财政的概念与本质 财政学的发展脉络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 2、封建制国家财政 (1)财政收入:
1)领主封建时期: 主要来自农民的无偿劳动。如西周开始打破公 私田界限,公私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实物地租。 2)地主封建时期: ①田赋 ②办专卖 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化 ③征关市 ④纳贡、捐输、贡献及发行货币 ⑤公债(清朝)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国家调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营管理功能日益强化,积极 财政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4、中国现代国家财政
(1)计划经济时期 “全能政府”,生产建设型财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有限、法制、民主的政府”,公共财政。
四、财政的公共性
(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综合张馨、王绍光等的公共财政理解,当下背 景下的公共财政包含下述内容: a.有限财政,作用于市场失灵之处; b.追求“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目 的,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 c.约束政府,促进政府行为优化(参见王绍 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一文); d.强调法制。
第一节 财政概念与特征
触觉检测: 你的学科敏感度?

请谈谈你所认识的财政?
大家眼中的财政
• 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
高深的讨论。没有比财政学更好的学校 教育了。

——瓦克拉维·克劳斯
• 对于公共政策要形成明智的意见,不仅
需要一种政治哲学,而且还要了解政府 在干什么。

——哈维·罗森
一、从财政现象到概念
概念要点2
• 财政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但又不仅仅停止 于分配,它同时影响生产、交换以及消费,影 响着宏观、微观和中观层面。
• 既包括社会产品分配,更具有生产要素分配含 义,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强
概念要点3
• 财政关联着经济、社会、政治、军事、 外交、文化、生态、国内与国际的协调 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是 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它的作用不仅仅止 于经济领域。

概念要点1
(1)财政首先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它是与家庭、个人、企业主体经济行为相区别的, 是“庶政之母”。 强调政府主体的原因: ①是理解财政活动的权力来源的基础。财政是 人们用于概括政府分配之类活动的专门概念与术 语。 ②是判定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属于财政范畴的直 接依据。比如:公交车经营
历史范畴
经济范畴
政治范畴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1、奴隶制国家财政 (1)国家财政收入:
①奴隶无偿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实物形式); ②井田制下的助耕收入(劳役地租); ③战争的掠夺物和属地、属国的纳贡。 (2)国家的财政支出: ①战争与祭祀; ②王室费用; ③兴办一些水利灌溉事业。 (3)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的雏形出现 周代的九赋(经常收入)九式(经常支出),专款 专用,由太府掌管。
“廉价政府”观念 消极财政。(支出下降,税收减轻)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捐税;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开拓世界市场和对外掠夺。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 积极财政,基本趋势就是财政收支不断增长。 财政收入:捐税总类增多,税率提高,出现了所得税、消费税、遗产 税等新税种。
财政支出:军事支出;行政费用;科学、社会福利和发展经济等支出。 (4)现代资本主义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