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这首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掌握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2.技能目标:学习词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苏轼词艺术风格中除去豪放洒脱外沉挚深永的一面。
【学习重点】
学习词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作者介绍以及背景介绍见《三维设计》p76 、p77
1、只缘身在此山中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荷尽已无擎雨盖
4、春江水暖鸭先知
5、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
6、水落石出
7、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二.总体把握
1.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梦前到梦中到梦后的情感变化来抒写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
2、上阕“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3、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不少于100字)
三、合作探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词人是怎样把这种深挚的情感表达的如此凄婉哀伤的?简要赏析其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
四.当堂巩固
1.背诵并默写全词。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试题
《鹧鸪天》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词的上片四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开篇两句直抒胸臆,先写妻子长眠地下,只觉一切都不如意,再以无理之问责备妻子不该先己而去,看似无情,实为撕肝裂肺、泪血相继;三、四句转而用比,含蓄委婉地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写自己的丧偶,形象刻画了作者的孤独和凄凉。
2)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词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堪称古代悼亡篇章中的双璧,而二词的结尾各有特色,试简要分析。
苏词结尾运用了假想的手法,从对面写对方的思念伤感,且结情以景,蕴藉有味;贺词触景生情,以记忆中的生活细节收尾,且忆中有问,戛然而止。
【知识库】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
1、虚幻世界和梦境。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阕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僻进山
中的孤寂之情。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