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东汉文人诗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四章 汉代诗歌

附一:汉代诗歌的研究状况: 附二: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附三:综合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宋人郭茂倩的( )最受推崇,他按音乐 的不同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 A《礼乐志》 B《乐府诗集》 C《诗品》 D《艺文志》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人徐陵所编 的( )。 A《玉台新咏》 B《乐府诗集》 C 《诗品》 D《礼乐志》
在东汉乐府中,五言诗已经是其主要的形式。 班固的《咏史》----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诗, 其内容是咏西汉缇萦救父的故事。后世对其 评价为‚质木无文‛。 张衡的《同声歌》----通篇假托新婚女子口 气自述。措辞奇妙,兴寄高远。 《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七言诗,开后 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 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乔亿:‚《庐江小吏》诗,叙次似衍而复, 然情事曲折,尽在是矣。笔墨天成,不假 造作,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也。 此在六朝,已成《广陵散》矣。‛(《剑 溪说诗》卷下) 胡应麟:‚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 真至,独擅古今‛(《诗薮》) 陈祚明:‚历述使许人口中语,各各肖其 声情,神化之笔也‛(《采菽堂古诗选》)
李善也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 说: ‚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 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车上东 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 辞兼东都,非尽是乘,明矣。昭明 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所 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 其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 诗十九首》。它们形式都用五言体,语 言朴素自然;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情别 绪和士子文人仕途的失意之感,充满感 伤情调。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1]、相思与伤别。 [2]、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感伤。 [3]、世态炎凉、怀才不遇的人生悲 慨。

第四章 汉代文人诗

第四章 汉代文人诗

3、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 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驱车 上东门》);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 百》)。
4、及时行乐,慰藉解脱 《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 误。”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东城高且 长》)。
2、精警凝练,含蕴深长 《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 缓”,写相思令人憔悴,其中的“缓”字,可谓 一字传神,情真味长。 《客从远方来》中的“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 此”,写爱情的坚贞,成语“如胶似漆”,来源 于此。 《行行重行行》)中的“置书怀袖中,三岁字 不灭”,《庭中有奇树》中的“馨香盈怀袖,路 远莫致之”,真挚之情可以想见。
4、直抒胸臆,不加掩饰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 不秉烛游?”,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 服纨与素。”
(三)深衷浅貌、炉火纯青的语言 1、不假雕琢,浅近清新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 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 行重行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 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 冬寒气至》);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 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
《客从远方来》中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 解”两句又用双关语。往衣被中填装丝、绵称“ 著”;“丝”与“思”谐音,“长”与“绵绵” 谐义,绵即是“长丝(思)”,故制被褥时此诗 语带双关地称“著以长相思”。“缘”是指沿着 被的四边缀以丝缕使之结而不解,也是制被褥的 一道工序。结,亦称“缔”,是一种解不开的 结。这里的“缘”与“姻缘”的缘,“结” 与“同心结”的结,是谐 义(借用一字多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10东汉文人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10东汉文人诗

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 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
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 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
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 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
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 。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 《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 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 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很可能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他感 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 累及其父的凄怆? 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 体”之先河。 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 “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
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 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
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 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 泣下。
《诗经·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hōng)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 无庶(shù)予子憎。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
东汉文人诗
秦汉文学·第 十 讲
主要内容
1 东汉文人诗的发展历程 2 五言诗 3 七言诗
1、东汉文人诗发展历程
(1)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完整的七言 诗篇也开始产生。
(2)诗歌多数独立成篇,部分赋末附诗 。
(3)诗风历程: 温柔敦厚 细致缠绵 锋芒毕露
2、五言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秦汉文学: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秦汉文学:东汉文人诗《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学史》
秦代文学
东汉文人诗和《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人诗
❖ 项羽《垓gāi下歌》 ❖ 刘邦《大风歌》 ❖ 刘彻《秋风辞》 ❖ 张衡《四愁诗》《同声歌》 ❖ 秦嘉《赠妇诗》 ❖ 古诗十九首
❖ 汉五年(前202),项羽被刘邦的各路大军围困 于垓下,对着美人虞姬慷慨悲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 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这是一首以新婚女子口吻表现情爱题材的五言诗。 其中“思为苑蒻席”以下四句,想象奇特,为人们 所喜爱。诗中男尊女卑的意识很强,但《乐府解题》 认为这诗是“喻臣子之事君也”,乃是迂阔之见。
❖ 东汉后期秦嘉夫妇之间相互赠答的诗篇,也是值得 注意的作品。下面是秦嘉三首五言体《赠妇诗》的 第一首。据自序说:“嘉为郡上掾(yuàn),其妻 徐淑,寝瘳还家,不获面辞,赠诗云尔。”可见这 是别妻之作:
❖ 武帝坐稳了江山,他的感慨与生活于历史剧变中的 项羽、刘邦不同,但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至高无上、 功业煊赫的专制君主,在沉湎于神仙方术的同时, 他深知自己难以逃脱老与死的威胁,从根本上说, 这也是人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
❖ 在汉代文人文学中一向并不显得重要的诗歌创作, 到了东汉中后期,由于乐府民歌的长期影响与时代、 生活的需要,开始出现初步兴盛的局面。尤其是五 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已经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虽然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歌依然不足以取代 辞赋的主流地位,但至少已经显示了这样的趋势, 因而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
❖ 虽然我们不能说在此以前已失传的作品中绝没有这 样的诗篇,而且《四愁诗》的个别句子尚有脱胎于 楚歌的痕迹,但它在七言诗型发展史上的意义,仍 然是非常重要的。
❖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路远莫致倚逍 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第四章 东汉文人诗

第四章  东汉文人诗

第四章东汉文人诗1 、五言诗与七言诗:从模仿到成熟1.1 班固五言诗最初兴起于民间,东汉开始有文人仿作。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全诗如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缇萦救父故事,只在最后两句发表议论。

语言也很质朴。

锺嵘在《诗品·序》中,就说它“质木无文”,反映出文人初习五言诗还不够熟练。

班固也有七言诗,今存《竹扇赋》残篇,就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原来应该是附在赋的正文后面的,现在赋文散佚了,只留下诗,遣词造句也是质朴无华。

1.2 张衡张衡的五言诗,模拟民歌的色彩也很明显,不过风格和班固不同。

先读《同声歌》: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

思为莞(wǎn)蒻(ruò)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d ī)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鞮芬以狄香:鞮芬、狄香为同一物,西域所出之香料也。

通篇设为新婚女子口吻。

先写其惊喜羞涩之情,再以铺陈手法表达对丈夫的爱恋。

最后写房中之乐,大胆而直率。

吸收民歌的成分,主要是铺陈的手法;文辞则华丽绮艳,表现出文人化的倾向。

旧注每谓寄寓臣子事君之意,恐怕是站不住的。

张衡又有《四愁诗》,借与美人的阻隔,寄托政治上受排挤后的思慕和向往。

以美人喻君王(或君子)的手法,显然受楚骚影响,诗体也是骚体。

它还是七言诗的雏形,成为后代七言歌行体的先声。

从班固到张衡,虽然拟作的痕迹还很明显,但文人化的程度提高了。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辞华美;二是从叙事转变为抒情。

从此以后,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又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第四章 汉诗——汉乐府

第四章 汉诗——汉乐府

五、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一 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 格。 1 常用对话形式。《东门行》——夫妻对话, 常用对话形式。 东门行》 夫妻对话, 夫妻对话 上山采蘼芜》 独白形式 《孤儿行》 《上邪》 孤儿行》 上邪》 3 人物行动和细节的刻画 《陌上桑》, 陌上桑》 通过动作写不同年龄的男子见罗敷时的不同神 孔雀东南飞》 态。 《孔雀东南飞》
四、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爱情诗: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 爱情诗 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 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 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 重 , 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 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 因此, 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 都显得大胆泼辣, 因此 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 都显得大胆泼辣 毫不掩饰。 上邪》 有所思》 孔雀东南飞》 毫不掩饰。 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 等等。 诗经》一致的是对爱情的忠贞、 等等 。与 《诗经》 一致的是对爱情的忠贞 、对爱情的 追求,但是乐府中的爱情诗没有《诗经》 追求 ,但是乐府中的爱情诗没有 《诗经》 中的内容那 么丰富,而且多数很悲哀。 么丰富,而且多数很悲哀。 行役诗:乐府诗中还有相当一批通过写战争、劳役给 行役诗: 乐府诗中还有相当一批通过写战争、 人们带来的痛苦,反映人们的反战、厌战情绪的诗歌。 人们带来的痛苦, 反映人们的反战、 厌战情绪的诗歌 。 比方说《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完整的五言诗, 比方说《 战城南》 、《 十五从军征》 完整的五言诗, 写老战士从军归来回到家乡所看到的景象, 写老战士从军归来回到家乡所看到的景象 ,通过他的 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所见、所闻、所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五、两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长于 叙事。汉乐府诗有很多叙事诗, 叙事。汉乐府诗有很多叙事诗,即使是 抒情之作也往往带有叙事成分。 抒情之作也往往带有叙事成分。它们大 都以事为主,即事见义, 都以事为主,即事见义,明确的表达出 主题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 主题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两汉乐府 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四章: 汉代诗歌

▪ 思妇恋诗,亦是怨诗。首二句写别离之悲,四“行”字极言游子路途之 远、行路之艰,亦写思妇忧心与悲心。下四句写已离之念,由路途之远、 之险推言,双方互念如在天涯,亦不知何日相聚,更增其悲。“胡马依 北风”二句,以禽兽天性恋故土喻人虽南北远隔,当念土怀乡,不忘故 人。下二句写久思之苦。“相去日已远”,刻画思妇细数日子,望穿秋 水;“衣带日已缓”,描绘思妇苦思憔悴,形容消瘦。“浮云蔽白日” 二句承上“日日思君不见君”之苦而转怨,清人张玉谷云:“浮云蔽日, 喻有所惑,游不顾返,点出负心,略露怨意。”“思君令人老”二句写 暌隔既久,时光倏忽而红颜易老。自觉永无重见之日。因结以“弃捐勿 复道,努力加餐饭”,设想自己虽被抛弃,仍祝愿游子异乡安好。情深 一至于此,荡气回肠,令人叹惋。
▪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 2、张衡《同声歌》(新婚之 夜)
▪ 3、秦嘉《赠妇诗》三首 ▪ 五言抒情诗的成熟标志。
徐淑《答秦嘉诗》

其一: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
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沈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古代文学史(一)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古代文学史(一)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一、单项选择题1、录载于《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的歌词是(分数:1分)A.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B. 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C. 女承筐,无实;是刲羊,无血D.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正确答案:A2、一般来说,神话是(分数:1分)A. 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B. 关于鬼怪的故事C. 关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D. 关于神的故事正确答案:D3、我国上古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分数:1分)A. 稷B. 契C. 羿D. 鲧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神话有(分数:2分)A. 女娲造人B. 黄帝战蚩尤C. 女娲补天D. 鲧禹治水E. 后羿射日正确答案:BCD第二章《诗经》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中收录诗歌的时间断限时(分数:1分)A. 西周中叶到春秋中叶B.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 西周中叶到战国初年D. 西周初年到春秋末年正确答案:B2、《诗经。

邶风。

静女》是一首(分数:1分)A. 情爱诗B. 政治讽喻诗C. 农事诗D. 战争徭役诗正确答案:A3、《诗经》中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的诗篇是(分数:1分)A. 《七月》B. 《十亩之间》C. 《芣苢》D. 《《信南山》正确答案:A4、《诗经》中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分数:1分)A. 比B. 赋C. 兴D. 颂正确答案:B5、《诗经》中的小雅有(分数:1分)A. 160篇B. 40篇C. 31篇D. 74篇正确答案:D6、在《诗经。

大雅》中主要描述后稷功绩的诗篇是(分数:1分)A. 《生民》B. 《公刘》C. 《皇矣》D. 《大明》正确答案:A7、汉代传授《诗经》的曾与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分数:1分)A. 鲁诗B. 韩诗C. 齐诗D. 毛诗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8、《诗经》在章法结构与语言方面的特点有(分数:2分)A. 采用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B. 语言质朴畅达C. 词汇非常有限D. 语言幽默诙谐E. 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正确答案:ABE第三章先秦散文一、单项选择题1、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分数:1分)A. 《尚书》B. 《论语》C. 春秋》D. 《左传》正确答案:C2、《战国策》的整理者是(分数:1分)A. 贾谊B. 刘歆C. 班固D. 刘向正确答案:D3、《战国策》的风格特色是(分数:1分)A. 平淡自然,富有美感B.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C. 微言大义,言简意赅D. 奇幻瑰丽,空灵飘逸正确答案:B4、《国语》又被称为(分数:1分)A. 《春秋内传》B. 《春秋外传》C. 《左氏内传》D. 《国策》正确答案:B5、《论语》编纂成书最早当在(分数:1分)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春秋战国之际D. 西汉时期正确答案:C6、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分数:1分)A. 墨家B. 道家C. 法家D. 杂家正确答案:A7、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分数:1分)A. 庖丁解牛B. 买椟还珠C. 揠苗助长D. 狐假虎威正确答案:C8、《庄子》一书今存篇数是(分数:1分)A. 55B. 33C. 7D. 11正确答案:B9、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分数:1分)A. 《庄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D10、下列关于荀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分数:1分)A. 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B.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C. 对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贡献极大D. 重仁政,倡王道正确答案:D11、据《史记》记载,“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俱事荀卿“的是(分数:1分)A. 韩非B. 苏秦C. 张仪D. 商鞅正确答案:A12、下列典籍中,以擅长描写战争著称的一部作品是(分数:1分)A. 《春秋》B. 《左传》C. 《国语》D. 《战国策》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3、下列先秦历史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是(分数:2分)A. 《尚书》B. 《春秋》C. 《左传》D. 《国语》E. 《战国策》正确答案:AD14、认定《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的著名典籍有(分数:2分)A. 《战国策》B. 《汉书》C. 《春秋左氏传》D. 《史记》E. 《春秋》正确答案:BD15、《老子》的文学价值表现在(分数:2分)A. 文笔精湛传神B. 形象化的说理C. 语句上韵散结合D. 善于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E.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人物性格正确答案:BC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单项选择题1、太康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分数:1分)A. 大处落墨,气势雄浑B. 清新刚健,慷慨悲凉C. 古直悲凉,慷慨沉雄D.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正确答案:D2、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诗人是(分数:1分)A. 陆机B. 潘岳C. 张华D. 左思正确答案:A3、太康诗人中悼亡诗赋写得最好的是(分数:1分)A. 潘岳B. 陆机C. 张华D. 刘琨正确答案:A4、被誉为西晋诗坛第一人的是(分数:1分)A. 陆机B. 刘琨C. 左思D. 潘岳正确答案:C5、诗歌具有“清刚之气”的西晋诗人是(分数:1分)A. 左思B. 鲍照C. 刘琨D. 郭璞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分数:2分)A. 傅玄B. 张华C. 潘岳D. 陆机E. 潘尼正确答案:CD第四章屈原和楚辞一、单项选择题1、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的作品是(分数:1分)A. 《九章》B. 《九辩》C. 《九歌》D. 《卜居》正确答案:C2、班固对《离骚》题意的解释是(分数:1分)A. 离骚者,犹离忧也B. 即楚国古曲”劳伤“C. 离,别也;骚,愁也D. 离,犹遭也;骚,忧也正确答案:D3、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是(分数:1分)A. 《离骚》B. 《招魂》C. 《天问》D. 《惜往日》正确答案:A4、屈原作品《九章》之名最早见于(分数:1分)A. 刘向《九叹》B. 司马迁《史记》C. 班固《汉书》D. 王逸《楚辞章句》正确答案:A5、《《九歌》中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作品是(分数:1分)A. 《湘君》B. 《山鬼》C. 《湘夫人》D. 《少司命》正确答案:D6、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作品是(分数:1分)A. 《招魂》B. 《国殇》C. 《天问》D. 《涉江》正确答案:C7、《九章》的风格(分数:1分)A. 平实素朴B. 飘逸幽眇C. 奇幻壮丽D. 清新凄幽正确答案:A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汉代乐府与文人五言诗

汉代乐府与文人五言诗

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都是言情之作。抒情方法往往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把叙事、写景、叙情容为一体,达到了天衣 如:《迢迢牵牛星》虽然写天上牛郎、织女景象,但抒发的却是人间男女离别愁思的感情。
2、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含蓄、蕴籍,余味无穷。 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冉冉孤生竹”
3、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洗炼。 不借任何雕琢,就好象是不经心的顺口道出,但却没有一处不生动,没有一处不妥帖。 钟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谢*:“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 何其芳:“用非常少的笔墨表现出人生里面某些动人经历,有百读不厌的效果。
3、大量使用对话,语言个性化,准确地表达了心理活动,符合人物的身 份、地位。 兰芝:表现刚强 焦仲卿:驯良 焦仲卿(377)违心服从母命,又对爱情矢志不移。刘兄、焦母刻画出封 建家长的专横面目。 4、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结尾余韵不绝,令人深 省。 380页 作者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问,日文和*,来象征兰芝 夫妇爱情的不朽,这是对叛逆的歌颂,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焦母和刘兄 是反面人物,是封建礼教的执法者和体现者,是本 文的批判对象。兰芝夫妇的悲剧是由他们先后压迫而 造成的。
艺术特点: 1、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塑造了感人的艺术形象。 兰芝形象:有倔强的性格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中 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2、运用比兴、排比、夸张、反复咏叹的表现手法,富有鲜明突出 的民歌风韵。
第二节 汉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和《诗经》的民歌一样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作品, 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主义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爱憎。 2 2、大部分是叙事诗,通过对话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故事性突出。 3、形式变化多样,以杂言为主,逐渐趋向于五言。 4、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文人诗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文人诗

东汉文人诗东汉文人诗创作出现新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

赋末附诗,始见于东汉。

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一、班固。

(一)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咏史》,内容是缇萦救父事。

按时间先后道来,以叙事为主,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咏史》诗,用辞质朴。

(二)《竹扇赋》今存残篇,是完整的七言诗,叙述竹扇的制作过程,它的形制、功用,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通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

(三)班固很大程度上以史学家的笔法写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

他的五、七言诗和系于《东都赋》的五首四言及骚体诗有质、文之别,前者质朴,后者典雅。

原因在于对于五、七言诗比较生疏,还处于模拟阶段。

二、张衡。

(一)《同声歌》假托新婚女子口气自述,借鉴民歌手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

(二)《四愁诗》是经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

除每章首句中间有“兮”字外,其余全诗皆为七言句。

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三)《思玄赋》结尾的七言诗。

(四)张衡的五、七言诗在技巧上明显较班固高。

班固五、七言诗继承质朴风格,张衡的五、七言诗则沿着缛丽华美的方向发展;班固的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张衡的五、七言诗则长于抒情。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以抒情为主的倾向。

三、秦嘉《赠妇诗》3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一)《赠妇诗》在时间上有连续性。

第一首写秦嘉赴京之际遣车迎妇;第二首写秦嘉要前往徐淑处面叙;第三首写启程赴京时以礼物赠徐淑。

(二)在抒发离愁别绪时,把夫妇情爱放到彼此的人生经历中加以审视,点出少与多、早与晚的矛盾。

(三)都用对车驾描写来衬托诗人的复杂心情。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传达的是失望之情;“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表现的是临路怅惘、徘徊不定;“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暗示车铃催促启程,流露出无可奈何之情。

《赠妇诗》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四、东汉文人诗国学教学讲义教案

四、东汉文人诗国学教学讲义教案

第四单元东汉文人诗第一课时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东汉时期诗歌的新发展。

(2)、了解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叙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喜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东汉时期诗歌的新发展。

(2)、了解班固、张衡、秦嘉的诗风。

三、教学难点:(1)、了解东汉时期诗歌的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分享关于东汉文人诗的资料,教师点评,并明确:文人诗歌出现了新的局面,五言诗取代传统的四言诗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

并以这些新的局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教师出示班固《咏史》,学生阅读,小组讨论,并分享复述诗歌内容,教师引导、评价、补充。

明确:现存东汉文人诗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其内容是西汉缇萦救父一事。

这首诗先叙述太仓令有罪,被押解送到长安城。

次写缇萦闻父言而沉痛,遂诣阙陈辞。

然后写汉文帝生恻隐之心,下令废除肉刑。

结尾是班固的感慨,赞扬缇萦胜过男儿。

《咏史》诗按照时间先后一一道来,以叙事为主,而不是像后代有些咏史诗那样重在议论抒情。

班固是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咏史》诗,用词质朴,渲染修饰成分少。

教师出示班固《竹扇赋》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原来当时系于赋尾。

学生大致了解:这首七言诗叙述竹扇的制作过程,他的形制、功用,遣词造句朴实无华,浅显易懂。

教师提问学生介绍张衡,学生介绍后,教师出示张衡《四愁诗》,并直接介绍其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后而形成的七言诗。

学生分析诗歌的习作顺序和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这首诗有政治上的依托,得《离骚》之神韵,是后代七言诗歌的先声。

班固的五、七言诗以叙事为主,张衡的五、七言诗则长于抒情。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第四章-汉代乐府诗与文人诗

第四章-汉代乐府诗与文人诗

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
• 《鸡鸣》:黄金为君门,碧玉为轩阑。 • 《相逢行》: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 知何年少,夹毂问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 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 《长安有狭斜行》: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 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旁, 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 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2、 乐府:
•(1)作为音乐管理机构,乐府正式设立于汉武 帝时期,废弃于汉哀帝时期(参看《汉书礼乐 志》《艺文志》),此为西汉乐府情况。东汉 的黄门鼓吹署实际上相当于西汉的乐府。 • (2)乐府的职责主要是搜集诗歌、制定乐谱、 训练乐工。所搜集的乐府诗歌既包括民歌,也 包括文人诗歌。
(3)乐府与太乐:
二、乐府诗的内容
• 《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 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


• 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 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 人生态度。
▪ B、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主要是常乐,民 间之作。入乐。
▪ C、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多为拟作,部分不入乐。 ▪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
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 《汉书·艺文志》着录西汉歌诗28家,314篇,基本都是乐 府诗。
• 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 《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郊祀歌》19章、 《铙歌》18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 诗都作于东汉。
1、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 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 《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白发时下难久居。 • 《妇病行》:病妇临终嘱托丈夫照顾孩子,丈夫 穷苦,无法达成,“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 《孤儿行》: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 泉。……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 久居。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章汉乐府民歌  课件

堂,行(复)取(趋)殿下堂。孤儿泪 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 为错(皵què,皮肤皲裂),足下无菲 (屝fèi草鞋)。怆怆履霜,中多蒺
藜;拔断蒺藜肠(脚胫骨后的肉)月
(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xiè流 泪不断貌),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 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 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
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 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 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
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想必) 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 蒲苇冥冥;枭(骁)骑战斗死,驽马徘 徊
鸣。梁(桥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民间乐府时期。自东汉中叶迄建安,为
文人乐府时期。第一期作品无全篇五言, 第二期五言与杂言参半,第三期则几纯 属五言。”
乐府:
两汉所谓的“乐府”指音乐机关,魏晋
六朝把“乐府”里所唱的诗叫做“乐 府”,把机关名变为诗歌名。唐人习惯 把批判现实的讽刺诗称作“乐府”,宋 元以后,曲子本位的文体也称“乐府”。
二、《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
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 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诗)》并
称“乐府双璧”。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全
诗中的作用: (1)借孔雀起兴是汉乐府常见手法。 (2)“飞”喻夫妻离散,暗示焦仲卿 与刘兰芝婚姻有变,二人离散。
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 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陌上桑》截取事件发展中最富戏剧性
的一个横断面,作横向展开,以罗敷为 中心,所有冲突都围绕罗敷与观者、罗 敷与使君的关系产生,在冲突达到高潮 时,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第四章 文人诗

第四章 文人诗

第四章文人诗汉代文人诗包括庙堂诗、楚歌诗、四言诗、杂言诗及五言诗,其成就不及乐府民歌。

现存楚歌诗、四言诗数量较少,庙堂诗及五言诗数量稍多,其中楚歌诗和五言诗中有些作品写得较好,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则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进入成熟阶段。

第一节庙堂诗、楚歌诗、四言诗及五言诗的产生一、庙堂诗庙堂诗属于郊庙歌辞,是为帝王祭祀活动而作的,录在乐府,皆出文人之手,旨在颂德,典雅而少情。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房中乐》和《郊祀歌》。

前者是唐山夫人所作,为楚声,其中一些歌辞近乎楚歌,有的在内容与构思上,明显受楚骚影响,但总体上受《雅》、《颂》的影响较大,四言句式多,格调高严,规模简古。

《郊祀歌》共19章,是由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共同完成的祭祀组曲,风格并不统一。

有的源于《颂》体,如《维泰元》,通章四言,淳质古雅。

更多的是源于楚骚,如《练时日》,整章三言为句,若缀以“兮”字,则与骚无别。

诗的前半部分写请神、降神,神灵联袂而下,飘飘洒洒,壮丽辉煌,纯是《离骚》、《九歌》笔意;诗的后半部分写祭神、娱神,神灵坐瑶台、享祭品、悦五音、观女乐,铺陈设色,极似《上林赋》末段写天子游乐。

这类诗大抵祖述楚骚,又兼采赋法,用词古奥,意旨幽深,流丽宏博,当时人已经难以读懂。

二、楚歌诗汉代帝王是楚人,好楚歌,故楚歌盛行,诗人抒情,多用楚歌,楚歌流行之初,与音乐关系颇密切,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不待吟唱而体近楚骚。

今存楚歌诗不多,主要有项羽的《垓下歌》、汉高祖的《大风歌》、刘安的《八王操》、刘旦的《归空城歌》、刘胥的《欲久生歌》、汉武帝的《秋风辞》、《瓠子歌》等。

这些诗歌大都感情真挚,慷慨悲怆。

其中《垓下歌》、《大风歌》和《秋风辞》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三、四言诗汉代崇儒,《诗经》备受青睐,其四言体式,颇为文人宗范。

汉人四言诗大体有两类:一类体近《大雅》、《颂》,属颂美功德的庙堂诗歌;一类体近《小雅》,是刺时怨伤之诗,如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韦玄成的《自劾诗》、《戒子孙诗》、傅毅的《迪志诗》等皆属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东汉文人诗1 、五言诗与七言诗:从模仿到成熟1.1 班固五言诗最初兴起于民间,东汉开始有文人仿作。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全诗如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全诗按时间顺序叙述缇萦救父故事,只在最后两句发表议论。

语言也很质朴。

锺嵘在《诗品·序》中,就说它“质木无文”,反映出文人初习五言诗还不够熟练。

班固也有七言诗,今存《竹扇赋》残篇,就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原来应该是附在赋的正文后面的,现在赋文散佚了,只留下诗,遣词造句也是质朴无华。

1.2 张衡张衡的五言诗,模拟民歌的色彩也很明显,不过风格和班固不同。

先读《同声歌》: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

思为莞(wǎn)蒻(ruò)席,在下蔽匡床。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d ī)芬以狄香。

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鞮芬以狄香:鞮芬、狄香为同一物,西域所出之香料也。

通篇设为新婚女子口吻。

先写其惊喜羞涩之情,再以铺陈手法表达对丈夫的爱恋。

最后写房中之乐,大胆而直率。

吸收民歌的成分,主要是铺陈的手法;文辞则华丽绮艳,表现出文人化的倾向。

旧注每谓寄寓臣子事君之意,恐怕是站不住的。

张衡又有《四愁诗》,借与美人的阻隔,寄托政治上受排挤后的思慕和向往。

以美人喻君王(或君子)的手法,显然受楚骚影响,诗体也是骚体。

它还是七言诗的雏形,成为后代七言歌行体的先声。

从班固到张衡,虽然拟作的痕迹还很明显,但文人化的程度提高了。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文辞华美;二是从叙事转变为抒情。

从此以后,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又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1.3 秦嘉秦嘉活动在桓帝时,生平参见p275注6。

他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这组诗最早见于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赠妇诗三首并序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

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寻环,匪席不可卷。

(其一)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邱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蹰。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其三)——[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序。

掾,一作计。

上计,汉代各郡每年要派遣官吏到京师报告郡情,称上计。

行前,其妻徐淑因病住在娘家,未获面别。

写了三首诗相赠。

其一。

屯蹇(jiǎn):本《周易》中二卦名,指困顿,不顺利。

寻环,即循环,形容忧思不绝。

“匪来”句,《诗经·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比喻愁思无尽,不可收拾。

前四句,说人生多艰而欢会不足,以慨叹发端。

“念当”四句,叙述即将奉役远行,他派车去接妻子,妻子未能如愿归来。

最后八句,抒发读信后悲伤惆怅的心情。

其中有直接抒情,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内心世界。

平铺直叙,显得朴实直率。

其二。

前六句,仍以感叹发端,说他与妻子少小孤苦,婚后也很少有欢乐的日子。

“念当”四句,说在离别之前,想到徐淑处见一面,终因相隔遥远,路途艰险而没有成行。

“临路”六句,写临行而眷恋不忍离去。

最后四句抒发悲伤之情。

说从此以后,将要离不开针药了,因为太多的愁苦会让人难以忍受。

但是,守志不移的人,感情的深厚是有始有终的,恩义岂可不长久地继续下去?(属音主,连续也。

)讨论:评价此诗。

“浮云”二句,写景真切,有助于渲染感情,堪称佳句。

全诗的构思却乏善可述,特别是联系写作的背景来看,更觉得乏味——徐淑生着病,你能想到派车接她回来,自己却因为路不好走,就不能看望她?去不了也就罢了,又在诗里絮絮叨叨地交代为什么去不了,多少让人觉得矫情。

由此想到孔子的一段话:“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尔。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唐棣四句,是逸诗(《诗经》时代的作品,而没有被收到《诗经》里去)。

大意是说:唐棣花开,翩翩然地摇动着。

我心岂不思念你?但我们的居室相隔太远了。

孔子说:只是没有想念罢了,(真想念的话),还有什么远的呢?《赠妇诗》的第二首,和孔子所批评的逸诗如出一辙。

暴露出文人诗的矫饰的一面来。

其三。

肃肃,急速的样子。

和铃,系在车前横木上的铃。

前四句,写清晨整装待发;“顾看”四句,临行前回顾空房,不胜惆怅。

最后十二句,赠物以表情。

总的评价:1,还有民歌的风味:朴素的比喻和铺陈。

2,文人化的程度更高了。

首先,是完整的抒情诗;其次,用典、对仗、甚至局部的意境创造,显示了技巧的进步。

最后,咏叹人生苦短而欢会不足,在中国文人诗中,第一次表达了一种贴近世俗人生的亲切信念:爱情乃是艰难人生中的珍贵的慰藉,客观上使夫妇之爱获得了比功名追求更高的价值。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3,然而同时,也暴露了文人诗的矫饰的一面。

根本原因,恐怕在于还没有完全摆脱“礼义”的约束。

2、汉末文人五言诗的繁荣以上所述三位作家,其作品反映出从叙事到抒情,从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发展。

在审美趣味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汉末文人诗,就没有这么温和,而是锋芒毕露,慷慨尚气。

2.1 郦炎郦炎是灵帝时一位著名的“狂生”,多才多艺而性格桀骜不驯(参见p279注8)。

有五言诗《见志诗》二首。

今读其一: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凌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前八句,抒发慷慨自任的抱负,自谓超尘绝俗,才具在众人之上;“贤愚”六句,感慨事不由己,表现出对压抑人才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最后以陈平、韩信自我鼓舞。

诗人毫不讳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体现出对安贫乐道的传统教条的反叛;自负之情,又迥别于东汉一朝所倡导的经明行修的人格理想。

这些,都反映出个性解放的精神,因而,它的艺术风貌也不再是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而是凌厉慷慨的气势。

2.2 赵壹《疾邪诗》,见于《刺世疾邪赋》(作品选p358),托为“秦客”所歌: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

用几组鲜明的对比,揭示社会的黑白颠倒,表现出彻底的绝望和激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则是个人不遇的牢骚。

怀才不遇与愤世嫉俗交织在一起。

和赋一样,都是“径直露骨”之作。

2.3 蔡邕翠鸟诗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首二,写庭中若榴树。

中四,写翠鸟在此振翅修容。

后四点醒题旨,依托得所,愿保久长。

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文人身处乱世的惶恐之情。

2.4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思想和风格思想:贯穿着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

批判精神,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体现了离经叛道的个性解放精神,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风格:慷慨激扬,锋芒毕露,下启建安文学悲凉慷慨的特点。

第二节《古诗十九首》1、时代与作者《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文选》。

“古诗”这个名称,是晋、南北朝人对古代诗歌的统称,萧统编《文选》时,把已失去主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选编在一起,题作《古诗十九首》,从此就成了专门的名称。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曾是文学史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

意见的分歧在齐粱时代就已开始。

按照刘勰的说法,十九首里面,有西汉枚乘的作品,也有东汉傅毅的作品(见《文心雕龙·明诗》);这把时代推得比较早。

锺嵘在《诗品》中又认为其中有建安时期曹植和王粲的作品;这又把时代推得比较晚。

近代以来,对这个问题,大家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这组诗并不是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它们产生在东汉顺帝至桓帝、灵帝之间,建安以前,亦即中、晚叶(约当公元120-190)。

作者是中下层失意的士人。

根据主要是:一,诗中有“盈盈楼上女”、“馨香盈怀袖”等句,西汉惠帝名盈,说明十九首并不避惠帝讳,不可能是西汉的作品。

二,十九首中有些诗写到洛阳的繁华,如“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分明把洛阳描绘成一幅帝都繁华的景象,不可能是西汉时的作品,只能是东汉,而且是董卓之乱(献帝时)以前。

三,以上只说明了是东汉,那么究竟是东汉什么时候?我们读过班固的《咏史》,是质木无文的。

从十九首的风格、五言诗成熟的程度来看,很难相信这些诗会出现在班固以前或与班固同时,而同赵壹、郦炎等人的作品倒比较接近。

因此判断它们是东汉中晚叶的作品。

可参见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附带说一下,东汉的“古诗”,除了这十九首,还有其他的十多首,散见于其他古书,现在都收在逯钦立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里。

2、内容《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写当时中下层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写宦游士子的苦闷和愤激;一类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2.1宦游士子的苦闷与愤激《回车驾言迈》,p401“回车驾言迈”四句:掉转车子,向着悠远的长途行去,环顾四周,一片茫茫(广远貌),只有在东风中摇动的各种野草。

四句为叙述、写景,借野草起兴,引起以下的抒情。

“所遇”四句:故物,即旧物。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正是从“东风摇百草”引出的感叹,野草经春,便是新的,去年的草,都已不在了,所以说目之所及都没旧的;而从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又进一步感到故物的不能长久,不禁感叹:“人怎么能不很快就老了呢?”以下两句说:盛和衰都有一定的时候,只恨自己没有早打主意,有所成就。

四句揭出人生苦短之意,言外有怅惘与感伤。

“人生”四句:感叹人生的脆弱,不能像金石那样长久,倏忽之间就会死去,最后说,应该把荣名视为珍宝。

这四句,仍有人生短暂的感叹,但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那就是追求声名来获得永恒的价值。

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比较接近儒家的理想:“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