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凉——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
蜀道的空寂悲凉环境,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桦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 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在时间上由古到今,在空间上由远及近,情感上由浅入深,表
现了由秦入蜀的道路之高、险、奇、难,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特色。
1、二十四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4年 2、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18年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3年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10年 7年

宋人编《李太白文集》
一、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701—724)

理想化的人生设计,自信自负豁达的精神风貌,狂放不
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这是魏晋以来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 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乐府与歌行——
汉魏以来,乐府歌曲常用歌、行作曲调名,唐人用这两个 字概括一类诗歌,用来表示已脱离音乐而可吟唱的一类诗 歌——“歌行体”。
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以朴质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辛酸的河工拉纤图。 前八句:写拖船之艰难、生活条件之恶劣、心境之哀伤。 末四句:却翻出更惊心的场面。

1、拖船之苦:役夫——富贾(对比) 吴牛喘月(用典)
水浊、壶浆(白描)

2、心境之苦:一唱、摧、如雨

3、行役之苦:万人、磐石、无由(联想)
君看、掩泪


结构层次:
1、以“君不见”起兴:来不可当,去不可遏。是汉乐府 常见手法,借写人生短暂的感慨。

2、牢骚悲愤与想得之乐:表达怀才不遇、浪迹江湖的牢 骚和适逢知己的快乐。

3、自我的肯定:对士人的两个追求——富贵、圣贤,一 一给予否定,肯定“自我”,表现出诗人自信、自负、自 由为内容的“自我肯定”。

李白借酒浇愁,抒发自己
的愤激情绪,表现了桀骜
不驯的性格:

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 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 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 出纵情享乐之情。

1、结构上: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
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
2、风格上:悲中有壮、悲中见豪。笔酣墨畅,情极悲愤


这一时期的创作集中抒发了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忧虑
时局所产生的强烈的悲愤孤傲之情。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 溧阳一带,后隐于庐山。

至德元年(756)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 李白含冤下狱,后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放还。

上元二年(761)秋,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途中因病
折回。宝应元年(762)到安徽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病
死于此。

魏颢《李翰林集序》:“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
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
终娶于宋(“宋”应是“宗”之误)。”

1、安陆许氏: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十年。生女平阳、子伯禽。
病故。

2、会稽刘氏:同居后分手。《南陵别儿童入京》:“会稽愚妇轻 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东山高卧时起
来,欲救苍生应为晚。”

游侠和纵横家: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魏颢《李翰林集序》: “少任侠,手刃数人”。《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结发未识 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 想化了。
歌”。
天宝十一载(752),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元丹丘的颍

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

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有很强的感染力。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

第一部分: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以远古神话传说叙
述蜀道的来历,概括写出蜀道之难(突出“高”和“险”),
渲染了蜀道的神奇色彩和迷离境界,为下文具体描绘蜀道之艰
险难行作铺垫。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
为呼来哉”。从蜀道的高峻难行、山水奇险来具体描绘蜀道之 难;

第三部分:写蜀地形势的险要,进一步深化主题。蜀中历来

李白读书习剑、学道和漫游的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 曾游历青城、峨眉山等地,也曾隐居岷山。

开元十三年(725),为了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 抱负,离开四川,漫游洞庭、江浙一带。后娶故相许圉师的孙
的哀怨的——此诗借旧题以写时事。

此诗写纤夫的悲苦和自己的同情。王琦注:“考芒砀诸山 ,实产文石。或者是时官司取石于此山,僦舟搬运,适当 天旱水涸,牵挽而行,期令峻急,役者劳苦。太白悯之而 作此诗。”(《李太白全集》)
《丁督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1、丰富的想象与惊人的夸张相结合,使全诗气魄宏大、景象不
凡。


2、神话传说的运用,加强了全诗的浪漫气息。
3、灵活多变的句式和奔放恣肆的语言。句式以七言为主,掺杂
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宇,长
短不等,错落交接。

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反复咏叹,强化了主题。

《将进酒》——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即“劝酒
虽优宠有加,供奉翰林,被当作宫廷侍臣,无权过问朝廷
政事,抱负无由施用。

看到统治集团的黑暗腐朽,愤懑不平,纵酒狂歌,桀骜不 驯。后受谗毁,请求放还,于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

这是李白生活和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汴梁、齐鲁、江浙、燕赵。 在洛阳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一带。 又到齐鲁,金陵,还到过幽蓟等地。
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 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 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乐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
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 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 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 愁。——悲
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著。

3、语法上:全篇以七言为主,以三、五、十言间入其中 ,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
对案不能食,拨剑击柱长叹息。 ——鲍照《拟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乐府诗创作,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 本转变。

内容上: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象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 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 度跳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形式上: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韵律的跌宕舒展。

此诗作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 丁都护歌》是乐府旧题,原为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

中间四句: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仿佛看 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欲”“将”“梦”三字 将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后四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 ,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 追求的复杂心理。
2)用古题写已怀。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 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如《将进酒》

2、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
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常表现为句
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 明显。如《蜀道难》、《行路难》
女,定居湖北安陆。

开元十八年(730)前后,初入长安。“徘徊魏阙之下,不得 其门与而入”,与长安“五陵豪”冲突,幸亏友人陆调相救。

李白不愿意走应试入仕之路,而是希望通过扩大自己的声名以 一鸣惊人。四处漫游,广交文人和道士,诗名远播。终于名动
京师,上达天子。

14年后,即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征召 再入长安 ,
多为战乱割据之地,这是自蜀道之险之外的人为之险,蜀道是 更加艰难了。
古栈道
古 栈 道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言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 之险阻。

侧面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之
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 辛、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如以乐府曲调为题目,即属乐府诗;如果自制题目,即属
歌行体诗。如《蜀道难》曲调魏晋已有,属于《相和歌 辞·瑟调曲》,因此此诗也就属于乐府诗。

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1、李白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古题,能曲尽其妙。

其创新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
1)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达的是作者
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寓意和寄托。如《丁都护歌》

3、任城某氏: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情投意合),生子颇黎。 4、开封宗氏:公元750年,李白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
“千金买壁”(《梁园吟》)


儒、道、侠、纵横家思想的杂糅,以道家思想为主。
儒家:“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 始终影响着李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 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高宗敕《唐宋诗醇》评曰:“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
之近杜者。”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 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以古老的传说引出“别离”之苦, 点题。)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
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雷乃兵革之象”,雷声

《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其内容多叙写社 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

此诗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时,
是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

借世路艰难,一抒仕途失意的满腔愤慨不平,然悲愤中 仍充满自信,豪放不羁。

源自文库
开头四句:“金樽美酒”,“玉盘珍羞”,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
,但“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 冲击。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 ,感情的激荡变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哪里人?
旧说在蜀中,20世纪后有碎叶说、条支说 其国籍则有胡人说、胡化汉人说等。 现公认: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 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 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表现出来,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 魅力。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
题》:“《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多以山川之
险言蜀道之难。

写作年代无法详考,一般以为写于早年初到长安时。 1、为杜甫、房琯的处境担忧。 2、讽刺唐玄宗幸蜀 3、借蜀道喻仕途 4、送友人王炎入蜀为官 5、即事名篇,无复寓意
大作喻国将大乱)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 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 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
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二妃之哭,何尝不是唐人之哭?)


以男女之情 喻君国之思。
1、以古老的传说引出“别离”之苦,点题。 2、渲染潇湘一带的景物,暗示唐代将有大乱发生。 3、追述造成原因:奸邪当道,国运堪忧。 元人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 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 叹,而有遗音。”(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转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