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知识梳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知识点归纳1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即隋文帝)都城: 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统一全国。
二、“开皇之治”1.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2、隋文帝在位时期, 国家统一、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 经济繁荣发展, 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 南至余杭, 全长2000多公里。
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2.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意义: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 618年开国皇帝: 唐高祖李渊都城: 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 即唐太宗, 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 ①注重发展生产, 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出现繁荣景象, 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房谋杜断——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人为镜——人指敢于直言的魏征, 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 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 (1)兴修水利,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
(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复习题提纲(重点部分要填空)
1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1、581年, (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2、 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A 、政治上实行“ ”;B 、 制度,采用 的办法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又设立进士科。
4、隋代大运河:三个点:中间是 ,北到 ,南达 ;分为四段:自北向南一次为 、 、 和 ; 沟通了五大水系:即 、 、 、 、 。
5、 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 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 贞观之治1、618年, (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 (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3)选贤任能,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第3课 开元盛世1、唐太宗去世后,高宗即位,其后是中宗,大权旁落到 手中,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
2、史称武则天有“ ”。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隋朝统一南北一、知识梳理隋建立时间建国事件政权名称都城建立者历史上称为统一时间统一事件意义或影响581 废北周皇帝隋长安杨坚(隋文帝)589 隋灭南方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二、问答题:隋为什么能统一南北?答:1、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2、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3、隋建立后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4、南朝陈后主腐败无能,国力软。
大运河的开凿时间在位皇帝开凿目的运河三点运河四段跨五大水系意义605 隋炀帝(杨广)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北:涿郡(今北京)中:洛阳南: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开创皇帝具体办法正式形成时间正式形成时皇帝形成标志科举制的目的作用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606年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来吸收、笼络人才来加强统治。
1、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
本课思考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朝代秦朝隋朝统治时间15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37年(581--618)曾在位皇帝秦始皇秦二世隋文帝隋炀帝伟大工程都江堰长城大运河灭亡原因法律严酷;兵役、徭役繁重酷虐残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对后世的影响重用人才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唐承隋制;重人才设科举第2课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618 李渊(唐高祖)唐长安2、玄武门之变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过程结果626 玄武门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太子李建成认为李世民的势力威胁到自己地位联合李元吉害李世民李世民用箭射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迫李渊立他太子,不久做了皇帝,史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内容1、原因:吸收隋亡教训。
(1)多次减免租税经济上:轻徭薄赋2、具体措施:(2)大力提倡节俭3、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3.—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基础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表现:人口增长,垦田增多,粮食充足2.原因: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流经的主要河道: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大运河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即唐高祖二.贞观之治1.治图方针:吸取隋亡教训,轻瑶薄赋,发展生产,善听正确意见2.治国措施:①注意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减。
②合并洲县,割除民少多的弊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三.女皇武则天的影响: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措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农业生产.勤俭节约.由于采取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农耕技术发展陶瓷业发展都市繁华(水稻育秧移植,一年两熟) (白瓷.青瓷.唐三彩)(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农作物品种增多丝织技术高超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蔬菜新品种、茶叶)街道整齐,明确分有“坊”和“市”改进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三.唐朝的衰亡755年11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907年唐朝灭亡)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2.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2.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3. 唐太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初一历史1-3课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建立三要素: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北周外戚)都城:长安2.隋朝统一:概况: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二、开通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隋炀帝605年开始开凿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两长:全长2700多千米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评价:积极:①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②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①政治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教育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文化上: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唐高祖李渊时间:618年人物: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唐太宗继位:626年,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他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2.措施:①用人上: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魏征—“镜子”,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②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③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治国效果: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注:评价唐太宗: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②他在位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
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负担,隋炀帝利用大运河巡游,加剧了阶级矛盾,是导致隋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4、隋文帝时,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时正式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5、科举制作用及影响: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利由地方收归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相继沿用。
第2课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改年号“贞观”。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3、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合并州县‘精简机构;完善科举制度,设明经科和进士科。
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的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行政实施。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吏部、礼部、工部、兵部、户部、刑部)分管具体政务。
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6、实行轻徭薄赋的原因:唐初经济凋敝(客观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主观原因)7、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教育作用:提高官吏素质,促进了唐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风气盛行;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诗歌的繁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618 年, 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626年,李世民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 3.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虚心 纳谏 ,从善如流,知人 善任 , 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国力 增强 ,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4.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 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定都逻些。唐太
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等。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3)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其中吴道子的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5)意义: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3.开创选拔官吏的 科举 制度: (1)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 时,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 年。 4.隋朝创立 三省六部制 (唐朝进一步完善。) 5. 618 年,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 残暴统治 ,(隋的暴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日本的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记》 (4)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 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2、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的措施?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隋朝措施的政治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时间、人物、目的: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开通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原因:①、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
②、以天然河道为基础。
3、大运河的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大运河的长度和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朝大运河的影响(积极、消极):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三、开创科举取士的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0
4)问题导学: 隋朝为什么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通大运河? 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一浩大工程? 如何评价大运河的作用?(引入有关评价大运河的诗,学 生朗读,教师释读,评价分析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3、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 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基础训练
六、教学设计说明: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给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 无穷。”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人终身受用无穷的“渔”。 因此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预案的: 一、在设计 “隋朝同一南北”这一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自 主学习掌握杨坚建立隋朝时的时间、都城、统一中国的时间;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隋朝能迅速统一的原因及统一后所产生的 影响。通过本目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在设计“大运河的开凿”这一重点教学内容时,首先让 学生自主学习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作用及大运河的“三点、 四段、五河”。在学习完上述内容后,让学生绘制大运河简 图,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运河图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最 后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兴趣是学生好学 上进的动力,通过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 兴趣。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上期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 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 缺乏 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综合分析史实的 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 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 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 要。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ppt课件
7
三、科举制的影响(作用)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的一大变革。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如唐诗)
4.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
最早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制度)。
8
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古人评价)
28
为什么唐朝文化昌盛,民族交往与交融频繁,社 会欣欣向荣,社会风气开放,对外交流频繁?
因为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唐朝文化昌盛、社 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基础。
29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
一、遣唐使
1.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 2.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生、留学僧跟随 3.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20
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 出。” (p.10课后活动 第2题)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 情景?
---描绘了唐玄宗开元时期,人口众多, 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稳定.
21
第3课 盛唐气象(开明与开放是根基)
13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就
是唐高祖。定都长安。 唐高祖退位后,李世民登基,李世
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4
▲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措施(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隋炀帝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己骄也?--唐太宗”)
5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的学习, 可能在很多同学的认识里面, 就是记记背背, 考试时候把背的东西拿出来组织组织就可以了。
但是实际上, 想把历史学好学精, 需要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 杨坚(隋文帝), 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 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 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联系, 巩固统治。
4.大运河:2+3+4+5=1。
2:全长两千多千米;3点: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5大水系: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沟通和进展, 巩固了统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 酷虐残暴, 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方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进展, 国力增强, 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的统治(措施):(1)、选贤用能,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2)、改革赋役制度, 轻徭薄赋。
(3)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 尚书省下设六部。
) (4)修改法令, 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5)、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 改国号为“周”, 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1)重用酷吏, 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七年级 历史 岳麓版 第一课开运河 创科举
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可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
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新课导入
1、回顾南北朝政权更替史实。
2、教师可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述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意义”做准备。
讲“繁荣景象”重在感受,讲“繁荣原因”重在理解,都不需让学生记忆。
教师补充资料: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二:大运河的开凿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009-2010学年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开运河创科举1、隋朝统一南北;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隋朝采起措施发展经济,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了前所末有的繁荣景象。
2、运河的开凿: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凿,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后,,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意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3: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的先河。
隋疡帝有创设进士科606年,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
给知识分子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二课:“贞观之治1、玄武门之变:618年,李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世明就是唐太宗,627-649唐太宗统治期间,年号贞观。
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当政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加强中央权力: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以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力。
4、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明经科:考儒家经典。
进士科考:诗赋和政论。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
史称“贞观之治”第三课:“开元盛世1、武则天的政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制,勤俭持国。
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4、农业工具:曲褤犁和筒车。
唐朝都城长安繁荣。
科举制度: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
201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页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王朝:秦、西晋、隋、元二、大运河2页1.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
3.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由北向南)4.大运河的作用:(1)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3)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5. P2大运河图三、科举制3-4页1.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科举制的作用(影响):(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3)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四、课后题4-5页1.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郡县制,隋朝科举制。
(3)都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朝的万里长城,隋朝的大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迅速灭亡。
2.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积极:(1)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消极:读书做官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页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6-9页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6页2.对李世民的评价:李世民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6页3. 贞观之治的措施:7-9页(1)轻徭薄赋(经济上)(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政治上)(3)加强中央权力(政治上)(4)完善科举制度(文化上)4.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2020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精华知识点归纳
2019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目标】①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
②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③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
【学习重点】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课文解读】知识点一:隋的统1、隋朝的建立胭脂井建于南朝陈代。
六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是个偏爱寻欢作乐、不关心国事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常传来前方敌情紧张的报告,但陈叔宝依然沉湎于饮酒作乐之中。
公元588 年,杨广带领51 万隋兵分八路向建康进攻,并最后攻陷建康(南京)。
当陈后主听到外面杀声震天时,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慌了手脚。
他匆忙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妃逃到景阳楼下,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时发现了眼前有一口枯井,他连忙拉着两位妃子躲进了枯井里。
隋军最后盘问太监才知道,陈后主躲进了井里。
隋军士兵高喊让里面的人出来,但井里却没有人答应。
隋军士兵又大喊说“再不出来,就扔石头砸进去了。
”里面这才传来痛哭声,隋兵们用绳索把三人从井里拉了上来。
两名妃子当场被杀,陈后主被俘虏。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年号开皇。
井的故事据传,当时两贵妃化妆的脂粉比较浓艳,在进出枯井的过程中,这些脂粉都掉落在井栏上,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痕迹。
后人因此称这口井为胭脂井,也称辱井。
2、隋朝的统一①背景:南方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②经过: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③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初的强盛(1 )措施:①经济方面: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 )作用: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隋朝(一)隋朝的统一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 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二、唐朝(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 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任用贤才。
他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二)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她的统治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科举制的创立知识点总结
科举制的创立知识点总结《科举制的创立》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科举制的创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科举制的创立必考知识点1、科举制的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3、科举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
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2
三、科举制的创立
1、开科举之先河的历史人物是谁?
2、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在位
期间? 3、谈谈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下图为这条河示意图,写出图中
字母ABC地名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这条河的开凿有何作用?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一课
开运河 创科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2、隋朝的统一:统一时间: 统一的作用:
阅读
P2页第一段文Biblioteka ,谈谈国 家统一与经济繁荣的关系。
国家统一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 的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凿
阅读教材,补充下图
隋 炀 帝
评说隋炀帝与大运河
1、为什么开凿大运河?根本目的是
什么? 2、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 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 期举行的考试。”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5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
隋的科举制;
(3)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 隋开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
爆发而迅速灭亡。
小结归纳
都 城:长安 开 统一时间:589年 运 河 大运河的开 三点 (涿郡——洛阳——余杭) 凿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隋炀帝 江南河 ) (605—610 五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 创 年) 科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雏形) 科举制的创 举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创 立
自主学习:
杨坚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 1、581年, _____ 长安 。 都_____ 陈朝,南北统一。 2、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____ 3、605年, 隋炀帝 _____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 涿郡 ,南达_____ 余杭 ,全场 洛阳 为中心,北通_____ _____ 2000多千米。 隋文帝 隋炀帝 4、开科举制先河的是_____ , _____ 又创设 进士科 _____ ,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学习目标: 1、隋朝的建立,隋统一的时间及其 意义。 2、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点 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 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作用和影响
隋朝
38年 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的分裂 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 局面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运河 为政刻薄,精于搜刮;骄 奢淫逸、滥用民力 唐承隋制,唐接受隋亡教 训,贞观之治
灭亡原因
对后朝影响
刑法严酷;兵役、徭役繁重
汉承秦制;汉接受秦亡教训,休养 生息
七下历史1--6课知识汇总
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知识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隋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为开皇,都城在长安;2、隋统一:589年,标志是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影响: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开皇之治:隋文帝统治时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使隋朝经济恢复和发展,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历史称这一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605年,隋炀帝3、概况:①长度:2000多千米;②三点:中心:洛阳;北:涿郡;南:余杭③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④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取士制度的正式确立。
3、影响: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⑤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①隋炀帝好大喜功,纵情享乐,奢侈无度;②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③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2、首先爆发于山东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
3、隋亡标志:618年,隋炀帝被叛军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1)贤相:魏征、房玄龄、杜如晦(2)措施:①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②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二、女皇帝武则天:1、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创立“殿试”制度,③推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的统治为“开元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三、开元盛世(唐玄宗)(贞观之治,一朝复振)1.贤相:姚崇.宋璟(武则天时期就已经被发现并提拔)2.措施:①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3.开元盛世的表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知识梳理
隋朝统一南北
一、知识梳理
隋建立时间建国事件政权名称都城建立者
历史上称为统一时间统一事件意义或影响
581 废北周皇帝隋长安杨坚(隋文帝)589 隋灭南方陈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
二、问答题:
隋为什么能统一南北?
答:1、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2、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3、隋建立后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
4、南朝陈后主腐败无能,国力软。
大运河的开凿
时间在位皇帝开凿目的运河三点运河四段跨五大水系意义
605 隋炀帝(杨广)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北:涿郡(今北京)
中:洛阳
南:余杭(今杭州)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
钱塘江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
开创皇帝具体办法正式形成时间正式形成时皇帝形成标志科举制的目的作用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人才606年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来吸收、笼络人才来加强统治。
1、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
本课思考题:
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朝代秦朝隋朝
统治时间15年(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37年(581--618)曾在位皇帝秦始皇秦二世隋文帝隋炀帝
伟大工程都江堰长城大运河
灭亡原因法律严酷;兵役、徭役繁重酷虐残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对后世的影响重用人才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唐承隋制;重人才设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