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文字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录
设置意图: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去经历、感悟知识,才是学生最有价值的收获。所以本节课通过教学情景的设计,力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把学生在探索中感悟知识的发生过程,作本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以下是我个人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观看影视材料,你从这些画中看到了那些几何图形。
生: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学会数学的思考。)
二、自制学具
师:非常好,前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等腰三角形,通过刚才展示的影响材料,同学们也理解了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那么,你能用手中的纸片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把纸片对折,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打开即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我用尺规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剪下。
生:拿一个长方形纸片,把宽折在长上,即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学生动手用多种方法自制学具,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图形的直观体验,从中体会、感知等腰三角形的本质特性,发展空间观念,也为下一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做好准备。)
三、实验猜想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用这么多方法剪出了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除具一般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质外,还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问题(扳手课题——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学具,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什么结论?比一比,看谁发现的结论多。
(猜想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把性质定理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每个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都可以全部的投入,思维充分参与。同时感受发现的乐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标准》的要求。)
四、交流试验。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很多关于等腰三角形的结论,哪位同学能到讲台前进行展示,并把你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生:我通过把等腰三角形对折发现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生:我画出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它把边平分了。
生:我作了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用尺子量出它们相等。
…….
师:同学们真是太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了,得到了这么多结论,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结论分类呢?
(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建构知识,探索性质,在发现、猜想、探究中享受“做数学”的乐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品尝了极大的成功的喜悦,适时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又把探究的权利再次交给了学生,学生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生:我认为两底角相等应是一个性质,两腰上的三条主要线段即两底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分别相等可分为一类。
生:我认为底边上的中线应平分顶角是一个性质。
生:听了以上几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是它的以个性质,其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及两腰上的三条主要线段的关系可为一类。
师:(追问此同学)你归纳得很好,同学们也认同你的观点,那你认为要研究以上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结论比较好?
生:两底角相等。
(为什么一定要先研究它?没有有必要的说明理由?此处有没有必要给出分类标准?教书有没有必要对合理分类进行重复?分类讨论是教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如果此处说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是等腰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可单列一类;而中线、高、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是衍生出来的元素,因而,关于它们的性质归为一类。这样解释是否太深?甚至耽搁时间?转移重、难点?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初中属于参透阶段。此处,教师让学生在感知中体会思想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流程很顺畅,说明符合学生学情,也是可以的。究竟怎样处理,可据实际情况处理。由于各类性质是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的,因此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认知结构。)
五、建立模型、验证结论
师:我们就按大家的观点,先来研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结论。上面从实际图形中发现结论,也是探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结论的正确性还需理论的验证,所以,下面应。。。。。(让学生回答)
生:(齐答)画图,把文字命题转化为符号语言的几何命题。
生:已知:△ABC中,AB=AC。求证:∠B=∠C.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上题进行探索、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生:(充分讨论后)我们小组认为,要证∠B=∠C就想到证明三角形全等,同时,通过上一环节中的折纸活动,根据折痕,我们想到作的辅助线为顶角平分线,把∠B、∠C分在了两个三角形里,这两个三角形根据边角边可证全等,即证出角相等。
师:很好,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啊?
生:作底边的中线。
生:作底边个高线。
师:同学们证得的结论,就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简述为等边对等角。
师:证明中,当证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后,还可以证明出哪些元素相等呢?
生:如作顶角的平分线,还可得:BD=CD,AD⊥BC。
师:这时,我们也可把这条角平分线称为……
生: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师:这时,又可说明什么问题?
生:(陷入沉思)
生:我认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高线重合在一起,是同一条线段。
师:,非常好,哪位同学能用更精练的语言进行描述?
生: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师:等边三角形除具有一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外,由它的特殊性还可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每一个角都是60°.
六、深入实际、举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