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2.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获得阅读的愉悦;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文章的难点语句,并能够正确解释;3.学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体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少年中国说”的文化内涵;2.掌握抽象性强的语言表达,如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引(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问答内容如下:•你能回答什么是“少年中国说”吗?•你对少年中国这个主题有何了解?引出“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自身生活和国家发展相关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中国未来该怎样发展?•你有哪些身边的榜样可以学习?3. 阅读材料(20分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少年中国说》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并结合学生实际经验进行感性理解。

然后由学生自行独立阅读,在发现关键语句时,进行标注并思考其含义。

4. 讨论检验(25分钟)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来的难点,教师要进行逐一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

例如:•“少年江湖”所表达的何种意涵?•“少年方丈”隐喻了什么?接下来,教师安排学生同桌之间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交流,然后座谈整理出感受以及问题讨论。

5. 语言表达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并进行小组内部朗读练习,并写下自己对于所读文字的感想。

然后在同桌之间分享自己写下的感想与体会。

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将小组成员分享的感想和体会汇总起来,与全班共同分享。

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简单的小练习,检测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语言风格;2.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获得阅读的愉悦;3.学生是否能够阅读文章中的难点语句,并能够正确解释;4.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实际体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4.在这些词语当中有几个不常用的比较难的词,(难词标红)谁来说说?
你的回答已经十分完整,不需要老师补充。
哇!你们怎么这么厉害?哦,看注释。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学古文,看注释。
5.字音读准了,词语意思明白了,我们还需要根据意思注意好停顿。
7.感觉又好些了。你们刚刚在读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句子你们和我读得不一样。生读,师读。
五、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知文体,走近作者
设计意图
学习活动一:
一、课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板书课题)
2.学古文,先从题目始。看看,题目中,哪个字有点费解?
嗯,这个“说”字,给说组词---“说话”。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字典,师出示字典中“说”的含义,明确“说”是议论性文体,表示主张、言论。解释题目:梁启超关于少年中国的言论、看法。
古人经常会采用“说”字来作为题目,通常会用“说”字放在后面,作为题目,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了《马说》《医说》《师说》。
现在把论字放进课题——少年中国论或者论少年中国。现在课题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学习活动二:
1.师简介作者梁启超。
过渡:理解了题意,我们再来认识作者。了解作者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所写的文章。
预设2:“富”指的是精神富有、知识富有。
学习活动五:
3.明确“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
过渡:这一句话饱含了梁启超先生对少年的殷切希望,他对我们少年寄予了怎样的希望呢?读完第一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借助关联词,体会关系。如果给“少年和国家”加一个关联词,会怎么加?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关联词,把“少年”和“国”连接起来。
基于单元整体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表格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3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3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13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认识生字,掌握生字书写注意事项,正确读出大量的四字词语。

2.初读课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借助注释解决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

3.把握每段的含义,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每一段的感情进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扫清字词障碍,认识生字,掌握生字书写注意事项,正确读出大量的四字词语。

初读课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借助注释解决阅读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

2.难点:把握每段的含义,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每一段的感情进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梁启超和《少年中国说》封面的图片。

2.生字、词语课件。

3.第二自然段朗诵视频以及朗诵的背景音乐《英雄的黎明》。

一.导入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现在我们来一起背诵这首诗。

生齐背古诗。

2.师:这首诗是诗人于1839年己亥年所写的,诗中诗人热切地期盼着人才的降临,期待着国家有一场变革的发生,全诗充满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可是,在60年后的下一个己亥年,也就是1899年,清政府不但没能使中国摆脱困境,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民族危机。

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中国可谓是虎视眈眈,他们企图瓜分中国,想要把中国占为己有,在中国的土地上任意妄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还称中国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甚至还说“列强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出三日就能灭亡中国”。

这是何等的猖狂啊!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在1900年发表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试图激励我们中国少年奋发图强,勇担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

这个人就是梁启超,这篇文章就叫做《少年中国说》。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少年中国说》的节选。

一起感受梁启超先生向我们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发出的强烈呐喊。

(出示课件)2.生齐读课题。

二.扫清字词障碍1.师: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还是要来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出示生字课件)潜、泻、哉、试、惶、履2.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教师正音——师强调书写注意事项——全班齐读生字3.师: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大气磅礴的词语,你们都认识吗?(出示词语课件)4.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正音——生齐读词语三.初读课文,解决问题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注意不添字,不丢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通过学习本文,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倾泻潜水试飞胎儿皇帝履行万寿无疆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作者心目中的中国的样子。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1自然段?明确: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

(2)翻译第1自然段。

明确: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

2.阅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2自然段?明确:朗读时语调高,抑扬顿挫。

(2)这一组句子中作者一共写到了哪些事物?明确: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3)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红日初升象征着中国少年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及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象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一句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4)请根据本段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

《少年中国说(节选)》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泻、鳞”等生字,会写“潜、试”等生字。

能够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等句子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少年与国家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鹰隼试翼,风尘翕张”中的“鹰隼”“翕张”等字词,需要学生准确理解,才能体会少年的蓬勃力量。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排比句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要让学生感受这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例如,文中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象征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这种象征意义具有一定难度。

让学生深入理解少年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将这种抽象的关系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认知,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例如,教师在范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时,通过激昂的语调、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小组朗读、齐读等。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朗读中的问题,如字音、节奏等进行指导。

2.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文中描述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红日初升的景象、潜龙腾渊的画面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景象描写,从而体会少年中国的蓬勃生机。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那个时代,作为中国少年肩负的责任,加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少年中国说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少年中国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实践中,我领悟到,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更要交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如批注法,还有传统的吟诵法,长期实践教学告诉我,“采用批注式阅读与背读法结合,夯实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一直探索的。

反复吟咏让他们在吟诵中得到乐趣,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古诗的精髓,才能让古诗词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基础,但他们对文章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够了解,情感体悟容易单薄、流于口号。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课堂一开始,通过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从而为后续理解课文、深化情感作好了铺垫。

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预习的很充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但不深入。

学生在朗读时情感投入不到位。

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高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设计思路: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精选6篇)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共六--第一篇(4000)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悲凉凄切、如泣如诉”等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反复揣摩朱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感悟朱丹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朱丹放弃终试又被破格录取的原因,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增强学生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不忘国耻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感悟笛声寄托的哀思,体会朱丹悲戚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策略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

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学中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引入资料、抓重点词语等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采用朗读、想象等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梳理问题,引入探究1.导语:木笛,一种中国民族乐器。

清音洋溢,圆润厚实。

课文围绕着一支木笛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快速浏览全文,回忆主要内容。

关键词:拒绝,录取。

2.故事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听了故事的概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学生质疑梳理成一个问题: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终试,后来为什么又被破格录取?3.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起阅读期待。

(二)深入探究,品读体会1.我们先来看看朱丹什么样?找到描写他外貌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1)指名读语句,提示:云锦,中国传统织品,美若云霞;梅花,冒雪而开,别有风骨。

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音频朗读、视频、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介绍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多少岁生日吗?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生自由发言。

)2.介绍创作背景播放八国联军侵华视频,师解说创作背景。

我们的祖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她并不是一直像大家说的那样富饶强大。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我们中华,外国列强竟然称中国为“老大帝国”,同学们,这个“老大”可不是夸奖啊!这是说我们中国是古老的大国,是濒临灭亡的国家,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昏庸无知者,也跟着叫嚷“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爱国青年梁启超先生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激励了当时无数的有志青年。

3.介绍作者梁启超,字卓如,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节选了《少年中国说》最后的几段文字,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正音。

3.播放音频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注意朗读节奏和句子停顿,用笔做好标记。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内容】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文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

[设计理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可谓经典篇目,较多的设计为学习,赏析了解昔日之背景,爱国之热情。

本次教学后希望今日中国少年,应心系祖国,有责任担当。

关注今日之中国,明晰今日少年之责任,立长志,有行动。

在自主探究中赏析文本,忌说教,多品读感悟。

在自主活动和教师的引导中,通过大量诵读,思辨,点燃爱国热情,立少年志,育中国心。

涉及的核心素养:1、语言运用(丰富的语言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2、文化自信(深厚的文化素养,知历史、晓当下)3、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对重点词句含义进行理解,体会文章的主旨。

2.练习朗读技巧,能够连贯有气势、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所谓教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排和决策。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作者鲁迅。

2.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热爱。

3.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观点,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少年中国说》文本、多媒体设备、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是否对于我们祖国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注和热爱呢?2.展示一张图片:请看这张图片,你们能猜出这个人是谁吗?他的作品你们听说过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鲁迅的《少年中国说》。

二、阅读分析(3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且对不懂的词语进行标注。

2.学生轮流朗读文本,并且解释标注的生词。

三、讨论互动(20分钟)1.开展讨论:同学们,你们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2.请学生举手发言,每位学生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点的正反面,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立场。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于祖国命运的想法和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学生可以借鉴文章中的观点,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五、展示交流(15分钟)1.请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短文,并且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2.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点评每篇短文,并且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总结反思(5分钟)1.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你写这篇短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你的观点是否有所改变?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且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国家的发展,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行查找关于鲁迅和他的其他作品,进行研究和分享。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鲁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思想内涵。

3.设计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少年中国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设计简案

语文《少年中国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设计简案

常态课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框架(小学语文学科)一、课题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都是保守守旧、愚顽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课堂能跟紧教师的进程,完成布置的任务。

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够全面。

(三)教法学法为了突出要点,打破难点,达成教课目的,选择卓有成效的教课方法是特别要点的。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本节课的特色,我主要采纳读、品、悟的方法,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

这样既充足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又培育了学生的察看、剖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简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

(四)教学具准备教材,教学PPT,教学图片、视频三、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少年中国说:我的国家我做主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我的国家我做主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我的国家我做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我做主”的含义,认识到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掌握部分国家发展现状和重大政策。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理解国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个人行为、生活、创新等方面展示自主立场,参与国家未来建设。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关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识重点(1)明确“我做主”的含义。

(2)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3)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重大政策。

2、知识难点(1)理解“我做主”在个人和国家中的含义。

(2)根据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国策。

三、教学过程设计课时知识和能力目标主要内容讲课重点1 知识目标:理解“我做主”的含义,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了解当前的国家形势和政策。

1. 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2. 通过PPT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3. 介绍当前的国家形势和政策。

1. 理解“我做主”的含义。

2.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3.了解当前的国家形势和政策。

2 能力目标:从多个角度阐述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重大政策。

1. 分组讨论,通过观察不同角度的文章或视频,总结发现中国的现状和重大政策。

2. 组内分享,进行讨论。

1.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不同角度的观点和意见。

3 情感目标: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1. 录制短视频或写作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关心。

2. 分享到班级学习平台。

1. 设计和安排拍摄和写作的时间。

2. 引导学生思考、表述和分享的方式。

4 扩展学习和综合评价贴近实际学生生活和接触实践,深入了解当地政策和实践项目。

综合考察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1. 选择实践项目,参与实践活动。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名师示范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名师示范课教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读懂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少年的殷切期望;激发起奋发图强、勇挑建设中国重任的思想情感。

2.通过质疑问难自主阅读文本,初步感知语言表达形式,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能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课文;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梁启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13 少年中国说】一、聚焦“说”,回顾单元学习历程1.本单元的《古诗三首》中,陆游对儿子述说着统一之盼;林升向权贵述说着忧国之思;龚自珍则用一个“劝”字对统治者述说着兴国之策。

不同的“说”,却表达着共同的爱国情、强国梦。

今天,让我们走近梁启超,听听这位近代思想家在向谁、说什么。

2.齐读课题:“少年中国说”。

这里的“说”有是什么意思呢?二、突显“说”,领会内容及表达1.“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想说什么呢?我们走进课文。

(1)指名读第1小节。

注意读好停顿。

(2)指名读第2小节。

注意读对多音字。

(3)指名读第3小节。

“哉”在文言文中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哪个字?2.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

师生合作读。

3.说说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印象或者感受。

4.有没有读不太懂的地方?(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第二段?)(1)出示第二段及解释,老师读原文,同学们读现代文,听听梁启超在说什么。

(2)此时,头脑中有新的问题产生吗?预设:这一段写到了很多事物: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它们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自由回答)这一段作者用了一串瑰丽的比喻,描绘了他心目中中国的形象。

有两位同学分别是这样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

你能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对其他比喻的理解吗?先写在作业纸上,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公开课教案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写于1900年,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做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希望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目标】1.会认“泻、皇、胎”等6个生字,会写“潜、渊、鳞、履、疆,”等9个生字。

借助注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交流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及作者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

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学习本文写作特色和反复对比的特点。

3.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品格培养目标】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生交流背诵搜集的爱国诗歌【预设评价】你背诵得很有感情,声音再放开一点就好了【预设评价】你背诵的诗歌真多,显示出你有很高的语文素养。

小主持讲安全:不满12周岁,严禁骑自行车上路。

【设计意图】日日讲安全,安全记心中。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的歌曲《少年中国说》,学生谈感受。

2.导入语: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①字音:潜(qián)龙腾渊鳞爪(zhǎo)飞扬干将(jiānɡ)发硎②字形: “惶”是竖心旁,“鹰”里面是两个单人旁,“矞”上方是个“矛”;“履”里面是一个双人旁三、研读赏析学习活动(一)过渡: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用原文来回答。

1.小组交流,各抒己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范文教案摘要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少年中国说》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掌握《少年中国说》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识。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段落结构。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1.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了解?你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认识?步骤二:导读课文1.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少年中国说》的标题,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教师简要介绍《少年中国说》的作者以及文章的背景。

3.阅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步骤三:课文理解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梳理文章的关键内容。

步骤四: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1.教师提供辅助材料,让学生查找并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学生讨论并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其含义和结构。

步骤五:思考与表达1.学生展开思考: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准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2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年轻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一篇演讲。

本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是小学高年级一篇重要的抒情散文。

课文语言优美,气势磅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理解。

但课文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

同时,学生对梁启超这位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2.难点:课文中一些复杂句式的理解,以及梁启超思想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相关资料:关于梁启超的生平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梁启超的生平照片,简要介绍梁启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是如何激励中国年轻人的。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课文的情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重点:朗读、体会感情充足的特点。

难点: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步骤:一、导入课文:由“戊戌变法”过渡到梁启超以及课文。

由学生作为主要参加者,由梁启超怎么会想到变法的思想这一悬念来阅读本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

重点字、词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原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wū澌sī硎xíng三、提出突破口什么是“少年中国”?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采纳什么方法来表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常思将来盼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思既往按例少年人思将来破格2)老年人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3)老年人常厌事一切事无可为少年人常喜事一切事无不行为4)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少年人如朝阳乳虎2、归纳用比方、比照,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方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亮。

少年人布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

3、朗读,背诵。

留意语势,情感充足。

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索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妙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本段热闹讴歌少年中国,将盼望寄予中国少年,层层深入。

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供应的美妙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气勃勃的生命力。

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

2)比方的作用:“红日”般的绚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进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美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概非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矗立在地球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

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泻、潜、渊等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今天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你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梁启超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

(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认读本课生字词。

2.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听音韵,听节奏,听停顿,并且大声跟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3.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写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2)写少年是什么样子。

第三部分(3)期待少年的雄起。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思考“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明确: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2.在课文哪部分有所体现?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

这组句子用了排比的手法。

这组句子里的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都一样,是排比。

作者先写
“智”,“智”了就会“富”,“富”了就会“强”,“强”了就可以“独立”,“独立”了才能“自由”,“自由”了才会“进步”,“进步”了才会“胜于欧洲”,“胜于欧洲”了最后就“雄于地球”,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3.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写到了哪些事物?
明确:红日;(黄)河。

潜龙;乳虎;鹰隼。

奇花;干将。

4.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明确: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作者用了许多比喻。

感情非常充沛。

这组句子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这里运用了四言韵语,四言韵语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感情,同时也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大的震撼和鼓舞。

5.齐读最后一段: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

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

(四)拓展延伸
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
的,来之不易啊。

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

作为当代的少年将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出奋发向上的精神。

(五)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

作业:以“我为祖国做贡献”写一段话,并且搜集《少年中国说》全文,尝试着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对本文半白话的内容进行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情感。

同时,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文。

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结合当时作品创作背景展开指导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