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剃头大师》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剃头大师》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剃头大师》公开课教案19 剃头大师教学目标:1、读准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沙的趣事。

3、感知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的有趣表现。

教学重点:感受童年时代美好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题“剃头大师”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话题引入1、板书“剃头大师”,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指导读准“剃”的读音,强调不要读成了“弟”音。

学生交流对词义的理解(指剃头技术很高的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作者并简要介绍(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出版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等)。

2、质疑引入:故事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亥子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自主朗读,感知大意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主学习字词情况:(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指导:生字“刑”是后鼻音,“处”是多音字,在“处置”一词中读第三声。

生齐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范读强调指导。

(2)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教师根据学生的识记情况及时提醒他们运用汉字添加偏旁、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等方式进行个性化识记。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本课需要书写的12个生字,看看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或结构的准确安排,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聚焦“表、夺、差”三个字,并进行范写指导:“表”是上窄下宽型汉字,要注意上面横画之间等距、紧凑,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夺”是上展下收型汉字,注意上面“大”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些,完全包住下面的“寸”;“差”要注意上半部分三笔横画之间应等距、紧凑,中间的撇画要舒展,下面“工”的第二笔横画略长且有微小弧度。

学生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情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9《剃头大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剃、剪、差、付、钱”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了解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同学、朋友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

2. 课文主题:本文讲述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以及“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3. 课文结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小沙天生害怕剃头;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中的有趣之处。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学会按时间顺序描写人物活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害怕的事情,引出课题《剃头大师》。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研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剃头大师》2.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小沙害怕剃头第二部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第三部分:“我”和小沙剃头时发生的趣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害怕的事情的作文。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剃头大师》相关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剃头大师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彩教学片段及备课素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彩教学片段及备课素材

部编版语⽂三年级下册《剃头⼤师》精彩教学⽚段及备课素材《剃头⼤师》精彩⽚段分析“我”给⼩沙剪头的过程。

师:“我”是怎样给⼩沙剃头的?⽣:“我先把姑⽗的⼤睡⾐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就剪下⼀堆头发。

”师:这句话中表⽰动作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1:“围上、摆出、剪下”等。

⽣2:从⼀开始这⼏个动作,感到“我”挺像⼀位“剃头⼤师”的。

师:但是,接下来发⽣了什么?⽣:“我觉得⾃⼰像个剃头⼤师,剪⼑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那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剪⼑,那⼉⼀剪⼑,不⼀会⼉,姑⽗的睡⾐就像⼀张熊⽪,上⾯落满了⿊头发。

”师:找出像“剃头⼤师”的句⼦。

⽣1:“我觉得⾃⼰像个剃头⼤师,剪⼑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那⽼剃头师傅还熟练。

”⽣2:“这⼉⼀剪⼑,那⼉⼀剪⼑,不⼀会⼉,姑⽗的睡⾐就像⼀张熊⽪,上⾯落满了⿊头发。

”师:看着都是挺好的,但是,结果呢?⽣1:“很快,我就发现⾃⼰闯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翘起,那⼉却短得不到⼀厘⽶。

”⽣2:“我剪掉了⼏根翘起的长发,⼜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些头发越剪越短,甚⾄露出了头⽪。

⼀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朵边剪得⼩⼼,却像层层梯⽥。

”⽣3:“我想稳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照镜⼦,⼤叫⼀声,像见了⿁⼀样。

”师:现在,“我”还是⼀个“剃头⼤师”吗?⽣:不是,是⼀个地地道道的“害⼈精”了!备课素材【写作背景】《剃头⼤师》是部编版⼩学语⽂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篇课⽂。

是现代著名作家秦⽂君先⽣的⼀篇佳作。

这篇短⽂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师给⼩沙剃头的过程。

全⽂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部分写⼩沙胆⼩,害怕剃头;第⼆部分写⽼师傅给⼩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沙剃头的经过。

全⽂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捧腹⼤笑。

【作者介绍】秦⽂君,1954年⽣于上海,⼉童⽂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童⽂学》主编。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 剃头大师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 剃头大师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
(3)(课件出示)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规规矩矩”是什么意思?(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小沙为什么规规矩矩?(因为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
(4)(课件出示)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嗤嗤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2.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小沙的性格特点
四、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二、走进课文,感受童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小沙的哪几件事?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引导交流。
3.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小沙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段,了解把生动有趣的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感受秦文君语言的朴实、平和,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沙的趣事。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小沙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秦文君1971年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务农,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第一部中篇小说《闪亮的萤火虫》,1982年开始其文学创作。作品往往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后历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剃头大师》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剃头大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

o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及趣事。

o抓住人物特点,感受人物性格,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o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态度。

o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o理解并体验“我”给小沙剃头的趣事。

2.教学难点:o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o在朗读与想象中体会文章的幽默感。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生字词、课文内容、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剃过头发?剃头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剃头的趣事,题目叫做《剃头大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o读一读,了解小沙的剃头经历。

o想象小沙为什么不愿意去理发店剃头。

2.学习第二至十八自然段:o默读,圈出“我”给小沙剃头过程中的趣事。

o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o全班分享,教师点拨引导,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学习第十九至二十自然段:o读一读,了解“我”被称为“剃头大师”的原因。

o思考:为什么“我”给小沙剃的头让“我”获得了这个称号?(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讨论:你觉得文中的“我”和小沙分别是个怎样的人?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趣事。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趣味和人物的独特魅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

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lǐ fà dǎn xiǎochóu rén duó mén ér táo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央求: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

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节。

《19剃头大师》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19剃头大师》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19剃头⼤师》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19剃头⼤师》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课堂⼩结参考答案第⼀课时1.表弟胆⼩理发仇⼈双倍虽然2.监督(监视)常常(经常)央求(恳求)处置(处理)随意(随便)优秀(优良)3.优秀的顾客仇⼈⼀样的⽬光时髦的发式磨得锃亮的剃⼑翘起的长发⽼掉⽛的推剪剃头的天赋优美的姿势第⼆课时1.(1)夺门⽽出(2)规规矩矩(3)耿耿于怀(4)坑坑洼洼2.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沙⽗⼦:⼩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样的光头;姑⽗呢,那件睡⾐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他每夜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样找⾝上的碎头发。

3.再去剃发店受折磨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给他围上头发纷纷飘落⽼剃头师傅还熟练。

⼀张熊⽪落满了⿊头发4.因为⼩沙害怕理发。

⽼师傅⽿朵不好,听不清⼩沙的抗议,⽽且,他有⼀把磨得锃亮的剃⼑,那⼑快得像是刻意杀⼀百个⼈,所以,⼩沙只得规规矩矩由⽼师傅摆布。

⽼师傅习惯⽤⼀把⽼掉⽛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绺头发不放,让⼩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师傅眼神差了点,总把碎头发落在⼩沙的脖⼦⾥,痒得⼩沙嗤嗤笑。

你想想,这⼀会⼉痛⼀会⼉痒的,跟受刑⼀样。

5.因为我剪掉了⼏根翘起的长发,⼜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些头发越剪越短,甚⾄露出了头⽪。

⼀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朵边剪得⼩⼼,却像层层梯⽥。

因为那件睡⾐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净,所以姑⽗每夜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样找⾝上的碎头发。

6.读了这篇⽂章,我觉得⽣动有趣的是“我”给⼩沙理发。

我最喜欢⽂中的⼩沙。

因为他天真、幼稚、调⽪、可爱。

7.“剃头⼤师”是⼀种⾃嘲,⽂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沙⽤来摆脱“害⼈精”的“折磨”罢了。

以“剃头⼤师”为题⽬,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章主题。

新剃头大师片段教学课堂实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新剃头大师片段教学课堂实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文提要18 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中的《溪边》《江上》《林中》分别描写了儿童垂钓、江上嬉戏、林中采蘑菇的情景,都是童年生活的写照。

19 剃头大师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20 肥皂泡这篇课文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

文中描写了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及变化,也写了吹肥皂泡时的心情和美妙的想象。

21*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天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个朋友家去,临出门小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爸爸和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小庆龄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选择我们身边一个有特点的人,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写一写。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交流积累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读词语,并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词句段运用: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日积月累:积累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

精彩片段《剃头大师》分析“我”给小沙剪头的过程。

师:“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生:“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师: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生:“围上、摆出、剪下”等。

生:从一开始这几个动作,感到“我”挺像一位“剃头大师”的。

师: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生: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师:找出像“剃头大师”的句子。

生: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师傅还熟练。

生: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师:看着都是挺好的,但是,结果呢?生:很快,我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短得不到一厘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课《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课《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开心男孩》,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趣味。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和“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一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而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只是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我”有机会成为“剃头大师”。

“我”的剃头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但是学习能力较弱,通过事件看人物的特点,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难点,他们往往停留在事情的本身。

在读文、悟理的同时,相信孩子们会通过品析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句子,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特点,从而突破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猜想、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2.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3.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运用猜想、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难点: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一)导入1.出示类似的称号,简单了解称号的特点。

2.出示课题,理解“大师”。

出示京剧大师和国画大师图片,帮助理解“大师”。

3.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4.师:那文中的“剃头大师”真的技艺高超吗?师:这个技艺一点都不高的“剃头大师”,会做出什么有趣的事呢?一起来学习19课《剃头大师》(二)再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实际,理解大师以及根据人物特点而起的称号。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9.剃头大师(优质教案)【精选】.doc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9.剃头大师(优质教案)【精选】.doc

19.剃头大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分析总结“剃头大师”指的是谁。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出示理发图片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理发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剃头大师”,看看他是怎么给别人理发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目?(2)“剃头大师”剃出的头很好看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剃头执木尺否则骂人仇人习惯受刑厘米摸耳朵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鼻音“惯”。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表胆鬼理夺骂仇差付倍虽件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虽”,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教学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教学课件

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
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单看题目以为是介绍一 位非常擅长剃头的人,让读 者非常有兴趣读下去,读完 课文才发现这是一篇充满童 趣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这个 题目非常有意思。
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 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 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 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互动课堂
自由读课文第7-18自然 段,说说“剃头大师”是谁? 画出描写剃头大师理发的有 关句子。
“我”不是理发大师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 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 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 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装模作样 剃头动作随意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

竖弯钩从田字格 中心起笔,写得 圆润而舒展,
撇折点写在竖弯 钩之内。
上面部分3横之间 的距离均等。
chà

“工”竖笔紧贴 竖中线。要写得 略扁平,最后一 笔横略长。
课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biǎo dì
( 表弟 )
dǎn xiǎo ɡuǐ
( 胆小鬼 )
lǐ fà
( 理发 )
duó mén ér táo
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 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 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 鬼一样。 ————
习惯 受刑 替代


厘米 摸头
代替
厂+里=厘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剃头大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剃头大师》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剃头大师》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新词、难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诚信、勤奋、敬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1. 课文《剃头大师》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新词、难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内容的复述与讨论。

4. 课文主题的提炼与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新词、难词的学习与应用,以及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以及对课文的理解。

4. 课文解析:对课文中的新词、难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主题提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主题,思考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

板书设计1. 课题:《剃头大师》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学内容:课文《剃头大师》的阅读与理解,新词、难词的学习与应用,课文内容的复述与讨论,课文主题的提炼与思考。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中的新词、难词的学习与应用,以及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 剃头大师 第2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 剃头大师 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ABB”式词语造句;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第2课时。

2. 生字词学习:剃、害、差、付、债、仇、骂、刑、瘦。

3. 词语积累:规矩、老掉牙、闹钟、脸蛋、监狱、欺负、折磨、冤家、承受、疼痛、差劲、惹祸、抗议、危害、债务、报仇、挨骂、刑讯、瘦骨嶙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ABB”式词语造句;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主要人物及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交流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5. 词语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掌握“ABB”式词语的运用,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6.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剃头大师》第2课时2. 课文内容:剃头大师、害群之马、差强人意、付之一炬、债务、报仇、挨骂、刑讯、瘦骨嶙峋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ABB”式词语造句;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我会写:表biǎo(表兄、表弟、表示、手表)胆dǎn(胆小、胆量、胆子、提心吊胆)鬼guǐ(鬼怪、鬼子、魔鬼、小鬼)理lǐ(理发、理由、整理、道理)夺duó(抢夺、夺走、争夺、夺门而逃)骂mà(责骂、打骂、骂人、叫骂)仇chóu(报仇、仇人、仇视、仇家)差chà(差别、相差、差等、差了点)付fù(付钱、支付、付款、一付手套)倍bèi(双倍、成倍、加倍、精神百倍)虽suī(虽然、虽说、虽则、虽复)泡pào(浸泡、气泡、泡菜、灯泡、泡饭)件jiàn(文件、软件、条件、事件)易错字“表”的上部是三横一短竖,不要把竖画写成竖撇一笔拉通。

“鬼”的首笔是短撇,不要写成刀字头;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

“差”上部是三横加竖撇,注意和“表”字区别;下面是“工”,不要写成“王”。

“倍”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横写成“音”。

多音字:处chǔ(处理)chù(到处)折zhé(折磨)zhē(折腾)shé(折本)仇chóu(仇人)qiú(姓仇)近义词:抗议——抗争锃亮——闪亮摆布——操纵折磨——煎熬央求——恳求处置——处理天分——天资清除——消除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反义词:胆小——勇敢抗议——遵守痛苦——快乐折磨——享受倒霉——幸运被迫——自愿坑坑洼洼——平平坦坦理解词语:【噩梦】可怕的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9《剃头大师》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9《剃头大师》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9 《剃头大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剃头大师、害人精”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3.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句子,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

过程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畅谈“大师”1.板书课文题目,畅谈“大师”。

(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读好“剃”字。

(2)同学们,什么是大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引导质疑,猜测课文。

这篇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害人精”又是谁呢?赶快去读一读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1)知道“害人精”和“剃头大师”分别指谁。

(2)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初读反馈,检查落实。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知道“害人精”是老剃头师傅,“剃头大师”是“我”。

3.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几个自然段写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哪几个自然段写“我”给小沙剃头?三精读课文,体会“害怕”1.再读课文,关注重点。

(1)自由朗读第1~6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由此可知,表弟小沙的性格特点是“胆小害怕”。

课件出示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三年级,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三年级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

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平怎么样呢?(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设计意图: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对比朗读,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教学重点)
分别出示描写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相关句子,指名对比朗读。

对比一:①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

②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替小沙剪头发)。

师: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为什么即使小沙不给钱“我”也愿意给小沙剪头发?
生1:因为“我”觉得给小沙剃头肯定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生2:小沙那么害怕剃头,居然主动央求“我”给他剃头,他那么信任“我”,“我”多荣幸啊!“我”一定要替他剪头发。

师:是呀,“我”可不能辜负了小沙对自己的信任哪!哪怕不给钱——(学生接读“我也愿意”)再看这一处。

对比二:①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②“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师:为什么店里的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就骂人家是“害人精”,而“我”剪下小沙的头发时,他却如此高兴?
生1:因为小沙怕去理发店理发,而且老师傅那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他一绺头发不放,让他吃尽苦头。

生2:老师傅眼神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生3:那种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感觉,就像受刑一样。

而“我”给小沙剪头发一点儿也不疼,所以小沙很高兴。

师:说得有道理。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读出小沙高兴的心情?
(生读)
师:你觉得“嗬”这个字应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要读出既惊讶又兴奋的语气,音调要往上扬。

生2:“我”居然真把头发剪下来了!这让小沙觉得很不可思议!要读出对“我”的敬佩。

师:是呀,所以在读“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这一句时,要把“真把”读好,既要带点疑问,又要带点惊讶的语气。

谁来挑战一下?
(生读)
师:对了。

这就是当时小沙内心的一种感觉。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你还看出什么来了?
生:我觉得小沙特别可爱。

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我”这个从来没剃过头的人会不会把他的头发剃得不成样子,只是担心他的耳朵还在不在。

师(笑):确实很可爱,还很天真。

对比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小沙特别相信“我”,愿意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生2:我发现小沙很天真,很可爱。

师:给小沙剃头的“我”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也觉得特别可爱。

师:可见,孩子之间充满了信任,童年是多么的纯真无邪呀!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在语文课上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

读,不仅仅是我们培养的目标,更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文后面有一个思考题“老剃头师傅和
‘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一问题,本环节的设计,有意识地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小沙的不同表现。

再抓住这一不同表现进行反复诵读感悟。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抓细微处朗读、思考的好习惯,又可以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人物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