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昆虫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文字)

第二章  昆虫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文字)
第二章  昆虫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文字)

第二章昆虫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

第一节昆虫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动物行为谱

2. 行为发育的敏感期

3. 雌雄同体

4. 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

5. 刺激过滤

6. 信号刺激

1. 行为谱(ethogram):行为谱就是一个物种正常行为的全部名录或记录.

积累这方面的资料是行为学家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不干扰昆虫日常活动的情况下详尽地记录昆虫的行为表现.只有全面掌握了昆虫的正常行为行为,才能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以便研究行为的因果关系.

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的行为谱.

昆虫行为谱可分成一些大的行为单元,在此基础上也可再分成许多更小的单元.如求偶行为,取食行为,交配行为等;同时求偶行为是一个过程,它是由许多不同的特定行为组成.

例:黄守瓜(Aulacophor fermoralis chinens)的取食行为观察

观察: 成虫主要取食黄瓜(Cucumis sativus)和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叶片,在取食时常以身体为半径用口器在叶面旋转咬食“划圈” 然后再取食圈内的叶组织,“划圈”取食成为黄守瓜危害的典型特性。其同属的黄足黑守瓜(A.cattigarensis)则主要取食丝瓜,而且几乎不发生划圈取食行为.

两个非常接近的守瓜为何有根本不同的寄主选择性和取食行为?

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守瓜的取食选择性及行为与寄主合成的葫芦素显著相关.

?生测实验显示,葫芦素B和E可刺激黄足黄守瓜和黄足黑守瓜取食,葫芦素C也刺

激黄足黄守瓜取食,但对黄足黑守瓜取食无影响.而葫芦素I虽然在低浓度也能刺激两种甲虫取食,但在中高浓度则显著地抑制它们的取食.葫芦素C和I有协同抑制作用.

?因黄瓜和南瓜被虫害后可诱导产生葫芦素I,故黄足黑守瓜不取食黄瓜和南瓜.只取食

丝瓜.

?黄足黄守瓜为了克服其诱导产生的葫芦素I,不得不采用划圈方式阻断圈外叶组织被

诱导合成的葫芦素I迁移到圈内,以保证能取食圈内的叶组织.

?而丝瓜在取食前后均只含有刺激取食的葫芦素B和E,使得黄足黑守瓜可直接取食. 昆虫行为观察的原则

①熟悉研究对象,坚持长期跟踪观察

行为类型多且存在变异性,有些行为只能偶尔看到。因此,行为观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②在不干扰昆虫的情况下观察

避免或减轻观察者对所观察昆虫的干扰可采取方法:一是观察者隐藏起来,二是安置各种自动拍摄或录象设备。

③昆虫个体的鉴定和识别

对每个个体的识别和观察比生物学任何其他领域的研究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准确地知道不同个体之间发生的关系如何。如用标记物、无线电遥测技术等。

2. 行为发育的敏感期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or susceptible period):在一定的短时期内对环境刺激的易感性,在此期间受刺激后会对其后的行为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①敏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不是突然的而是渐近的;

②敏感期的持续时间依物种、个体和功能系统的不同而不同;

③敏感期依赖于环境刺激的性质和强度。

敏感期发生的时间

在大多数动物中,敏感期只发生在生命的早期。为什么会这样呢?

通常认为这一时段是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学习知识的最好时段,尤其学会识别本物种的成员。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工蚁的行为(如育幼行为)在早期受到社会(蚁群其他成员)的影响极大. 敏感期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动物常常对某些环境刺激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敏感期的开始时间可能取决于外部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一般说来,一个正在发育的年轻动物一旦具有了运动和感觉能力,其敏感性就开始了。

例:蚂蚁社会行为的发育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而且在几周内它们的作用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并可重复发生。

一种新热带蚁(Ectatomma tuberculaturm),每只蚂蚁的工作是随年龄而变化。那么,早期社会经验对工蚁行为发育的影响如何呢?有4个蚁群,每群有200-300只蚂蚁。15只被贴上标记,放回做对照。

隔离饲养对试验群工蚁的行为发育的有什么影响?

隔离饲养的影响与在什么年龄隔离有关系吗?

对照组: 在羽化后的第一周,工蚁大部分时间靠群体中其他成员喂食和梳理;第二周才开始从事育幼工作,先是照看幼虫,然后是茧,最后是卵;第三周探查蚁巢,干各种家务;羽化后一个月,保卫蚁巢或外出觅食.

处理组: 羽化后2天隔离的工蚁,其从事活动的顺序和执行任务的水平与对照比表现的最不正常,特别是育幼工作不积极.

羽化后4或8天隔离的工蚁,其行为发育与对照较为相似.

结论:羽化后的前4天是一个敏感期,在此期间接受来自社会的刺激将会影响其行为的确立,特别是与育幼有关的行为.

取食行为的敏感期

对于大多数昆虫,在孵化后完全或几乎不与自己的双亲接触,它们的食性选择主要依赖于雌虫产卵时的寄主选择。幼虫和成虫的寄主范围相似.如菜粉蝶.

有些昆虫的食性则取决于孵化后最初接触的食物。如斜纹夜蛾.

4. 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

当在狗的皮肤上一点连续给予机械或点刺激以后,狗的擦反射(既用足擦抹皮肤受刺激点)就会减弱,表现为足的动作减弱和节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反应的疲劳现象.

疲劳现象是复杂行为的一个普遍特征.

它是由于联络神经元(把冲动传到脊髓)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阻力增加而引起的.

疲劳部位一定是在皮肤的感受器和运动神经起点之间的某处.

特定刺激疲劳(stimulus-specific fatigue)

有时,刺激的转换能重新诱发一个已经疲劳的反应。即其他类型的刺激能够克服这种疲劳,重新释放这一行为。

特定反应疲劳(response-specific fatigue)

动物的很多活动(行为)都有自己的疲劳特性,有些行为在第一次完成后只需经过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再次被释放,而另一些行为在完成一次之后则需间隔很长时间才能再次被释放。这种现象称为特定反应疲劳。如苍头燕雀在枭出现时的躁动反应。

动物的特定反应疲劳与不同行为的不同需要有关。如:性行为和取食行为是两类周期性发生的行为现象,因此两次行为之间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而逃避行为和防御行为则必须随时都能得到释放,因为这关系到动物的生死存亡,因此两次行为之间所间隔的时间极短。

5. 刺激过滤(stimulus filtering)

每一个昆虫在任何时候都会面对无限量的环境信息(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信息),在信息的海洋中,有用的信息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对昆虫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有选择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称为刺激过滤。

昆虫的两种器官系统具有刺激过滤功能:感觉器官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过滤(peripheral filtering )——感觉器官过滤

(1)某些蝶类能够感受高频声波;

许多昆虫由于复眼视细胞的结构特别精细而能感受偏振光,这种特殊的感觉能力使昆虫在没有可见光时仍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定向;蜜蜂可看到紫外线,能依据地球磁场进行定向。

(2)位于雄蝶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只对同种雌蝶的性信息素和一些极其近似的化合物非常敏感,而对其他化合物反应极小或无反应。

一种传播黄热病的蚊子,雄虫触角上的“江氏器”主要对雌虫的振翅频率发生反应,而对雄蚊的振翅频率不发生反应。当雌蚊从附近飞过时,雄蚊依据雌蚊的振翅的声音辩识和追踪雌蚊。

实际上,昆虫只依靠感觉器官有选择地感受刺激是不能完成对外界刺激的全部过滤任务的。因为:

①生物信息的性质太复杂,感觉器官往往难以完全适应。

②各种刺激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这往往超出一个感觉器官的过滤能力。

③当一种感受器必须对各种属于不同功能系统的信息发生反应时,在感受器水平上依靠简单的过滤方法是不能满足这种多功能的需要。

中枢过滤(central filtering )——中枢神经系统过滤

中枢过滤的研究是神经生理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中枢过滤的机制和地点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但通过模型试验证明在复杂刺激时这种过滤方式确实在起作用。

如用眼蝶所做的模型试验——视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6. 信号刺激(sign stimuli)

是指能代表发出刺激的整个主体的刺激。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化学刺激等。

如:蛾类的雄蛾对同种异性个体(雌蛾)释放的化学物质非常敏感,在很低浓度情况下也能被吸引。有时,诱发一个反应需要一个以上的信号刺激,这种情况下,缺少一个刺激可以靠另一个刺激来补偿。例如:守卫蜂箱出入口的蜜蜂是根据盗蜂的颜色和特有的飞翔姿态来辨认盗蜂的。用一个静止的棕色的小绒线球就可以诱发蜜蜂的攻击行为,但白色绒线球的效果不如棕色的。若用一个白色绒线球模拟盗蜂的飞翔状态,诱发蜜蜂攻击行为的效果可同一个

静止的棕色绒线球的一样好。

7. 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i)

一些非自然的异常信号比正常的自然信号更能有效地释放昆虫某一特定行为的刺激就是超常刺激.

第二节基本行为型

1. 反射(reflex):其特点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着极强的联系,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刺激总是引起完全相同的反应。

?反射不是整个身体的定向运动,而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对某项单一刺激的定型反应。

如,致疼刺激后,表现为屈曲收缩,对于强光,瞳孔收缩。

?反射行为必须由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及反应器官三者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缺一不可。

反射弧中任何一部位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实现。

无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是先天的,反应只能被一定的刺激所引起(遗传决定),而不受其他刺激影响。如人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喷嚏反射、咳反射以及唾液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是后天获得的,即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

狗的唾液反射是由食物刺激(气味、形状等)引起的无条件反射。如果在提供食物之前伴随给以无关刺激(如铃声、吹哨声),那么在多次结合以后,即使不再提供食物,这些无关的中性刺激也能一起唾液分泌。

研究条件反射的意义

?条件反射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

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大脑越发达的动物,建立的条件反射也就越复杂。伊凡·巴甫洛夫通过研究狗产生唾

液的种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

2. 动性(kineses)

动性:是一种随机的或无定向的运动反应,其反应强度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结果将导致身体长轴没有特定的定向。动性的最终结果是使昆虫趋向于有利刺激源和避开不利的刺激源。

直动性(orthokinesis)

即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动物的运动速度与刺激强度之间表现为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如在一定的光强度范围内,活动速度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加快等。

调转动性(klinokinesis)

它的特点是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动物随机转向的频率也发生变化,这种大量的随机性定向反应决定着动物有一个总的运动方向。

这种定向方式可帮助动物停留在有利的刺激源部位,避免使它进入不利条件区。

对于负趋光性昆虫,随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调转频次,随着光强度的减弱而减少调转频次,其总的反应结果是避开强光区,趋向弱光区,最终会在黑暗处聚集起来。

3. 趋性(taxes)

趋性是接近(+)或离开(-)一个刺激源的定向运动。

趋性行为系遗传性状,是因具有适应意义而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联系各种动物的具体环境不难理解其趋性行为的适应功能。

趋性一般分为正趋性和负趋性. 趋性是整个动物体都产生运动.

趋性的机制-趋激性

定向是沿着动物体的长轴直接指向刺激源。与趋性有关的感觉器官必须能够确定刺激源来自何方,而且能够较正身体长轴与刺激方位的偏离角度。

(1)趋激性(tropotaxes):沿直线趋近或离开刺激源靠的昆虫是身体两侧成对感受器将同等量的刺激强度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2)斜趋性(klinotaxes):是趋近或离开刺激的定向反应,其定向机制是有规律地交替偏离刺激源。

趋性的种类-趋化性

趋化性:即对化学刺激的定向反应。化学刺激的方向性表现在浓度梯度的方向性上.

昆虫的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

趋化性还见于许多昆虫释放性外激素(信息素)以吸引异性交配。

趋化性受水流和气流的影响较大,因而通常是在小范围的静止环境中最为有效。

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

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性别和虫态的趋光性不同。

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尤强。对日光是负趋性。黑光灯捕蛾便是利用蛾类的正趋光性。

趋温性:趋温性是指昆虫对温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

臭虫俗称壁虱、木虱,嗜吸人血。它总是向温度较高的地方集中,周围环境发生1℃的变化它都能感知。

趋湿性(hygrotaxis ):是指昆虫对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

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里,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水管上。

研究昆虫趋性的意义:利用趋性巧治虫

趋性是昆虫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利用昆虫的趋性来防治害虫,具有方法简便、少伤天敌、减少污染、防效显著、经济实惠等优点。

(1)、灯光(黑光灯、荧光灯、高压汞灯等) 诱杀害虫。

(2)、用粘性有色板诱杀害虫

烟蓟马对蓝色具有强烈的趋向性,蚜虫、烟粉虱、黄曲条跳甲及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有较强的趋向性。

(3)、利用趋化性诱杀害虫

地老虎、棉铃虫、粘虫、斜纹夜蛾、桃蛀螟、卷叶蛾类害虫的成虫对糖醋液具强烈的趋向性,可用糖醋液进行诱杀。还可用性诱剂(性外激素)诱杀害虫。

4. 释放行为的刺激阈值

刺激阈值(stimulus threshold):在复杂行为型中,昆虫对于一个刺激,各次的反应可能很不相同。这种差别可用阈值来说明。即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刺激强度。

5、本能(Instinct)

本能:是指生物与生俱来的,勿需学习的天生能力。是属于非条件反射的神经活动。达尔文是第一个科学地给本能行为下定义的人,他把本能看成是可遗传的复杂反射,是同动物的其他特征一起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如蜘蛛结网、蜜蜂造巢、沙蜂掘地等都是遗传的,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本能对于寿命短和缺乏亲代抚育的昆虫来说,可能更重要,更具有明显的适应意义。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测验及答案

一、单选题 (共40.00分) 1.韦克斯勒认为() A.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扩散的或全面的才 能 B.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的才 能 C.智力定义为“智力是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可实行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的 才能 D.智力定义为“智力是群体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 的才能 正确答案:B 2.奥尔伯特经典的价值观理论() A.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 B.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 C.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D.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正确答案:D 3.外倾性表现为() A.合群的、好交际的 B.精力充沛的、有保留的 C.好表现的、令人不快的 D.努力的、独立 正确答案:A 4.()是对再生性能力的最有效测量,而()则是对推断性能力的最佳测量。() A.词汇测试,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B.非语言的图形推测,词汇测试 C.图形推测,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D.非语言的图形推测,非语言的图形推测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33.00分) 1.管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会对下面那些方面造成影响()(1)是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 法,从面影响人际关系; (2)是个人对决策和同题解决方法的选择; (3)是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4)是关于道德行为标准的确定; (5)是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 (6)是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7)是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8)是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 A.1.3.5.7.8 B.2.4.6 C.6.7.8 D.1.3.4.5.6.7 E.2.4.5.7 正确答案:A B 2.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包括() A.招聘与选拔 B.培训 C.共情 D.彼此尊重 E.提高知识 正确答案: A B C 3.霍兰德提出的职业人格类型包括() A.企业型、社会型 B.常规型、艺术型 C.现实型、调研型 D.企业型、社会型、现实型 E.调研 型、社会型 正确答案:A B C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17.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19.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0.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29.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 31.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 卷及答案】 0152 全国2016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b) a.系统性 b.可控性 c.静态性 d.单样性 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c)a.莱维特 b.梅奥 c.维 卡d.泰勒 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d)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 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 a.知觉 b.态度 c.观 念d.价值观 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 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

a.主动性 b.适应性 c.有用性 d.独特性 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b) 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 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c) 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 c.中间阶 段 d.最后阶段 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d)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 体d.异质群体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a) a.通道 b.工具 c.情 境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d) a.伦林 b.扎琼克 c.费斯廷 格 d.奥斯卡普 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c) 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 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章节真题及答案(20200701215823)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 ) 4、 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D ) 2 A 、创造性能力 B 、优秀的品格 C 、独特的个性 D 、超强的记忆 (201504)19、决定人的行为方向的是( C )2 A 、价值观 B 、抱负水准 C 、动机水平 D 、激励程度 (201510)5、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 法是( C ) 2 201510)19、基于身体内部生理平衡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物体的共同需要是( A )2 A 、原始动机 B 、 一般动机 C 、习得动机 (201604)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D )2 A 、创造性需要 B 、创造性动机 C 、创造性思维 (201604)16、 决定组织运行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是( C )2 A 、外部环境 B 、公共政策 C 、领导者 (201610)1、体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C )2 A 、价值观 B 、能力 C 、气质 (201610)3、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A )2 A 、动机 B 、需要 C 、目标 (201610)4、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称为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心理定势 D 、刻板效应 (201704)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A )2 A 、动机 B 、需要 C 目标 D 、情感 (201704)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C )2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情绪 (201704)5、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D )2 A 、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B 、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 C 、塔克曼模型 D 、间断一平衡模型 (201710)3、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 A )2 A 、需要 B 、动机 C 、目的 D 、行为 (201710)4、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 C )2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情绪 、多项选择题 201504)26、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有( ABCD )2 A 、知觉防御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 E 、价值观 (201504)30、 对人的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 ABC )2 A 、爱好和兴趣 B 、价值观 C 、抱负水准 D 、外界环境 E 、个性 A 、世界观 、人生观 C 、价值观 D 、态度 (201510)6、 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杰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D )2 A 、个性 B 、能力 C 、气质 D (201510)7、 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 )2 、性格 A 、创造性能力 B 、创造性气质 C 、创造性动机 D 、创造性需要 D 、衍生性动机 D 、 创造性能力 、技术与工艺 、性格 、态度 C ) 2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一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 论——成长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 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 就需要)。 17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 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 成绩( D )。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 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 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 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 影响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 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 论)。 19.过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 论、公平理论)。 20.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 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 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 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 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 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 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 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 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 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 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 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 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 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 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 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 (升华的行为反应) 29.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 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 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 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 质群体)。 31.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 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 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 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 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 体属于(无序群体)。 3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 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 是(强制)。 35.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 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 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妥协)。 36.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 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 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37.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 特性)。 38.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 是(利克特)。 3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 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40.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 施密特)提出的。 4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42.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 方式有(团队式)。 43.“途径——目标”理论是(豪 斯)提出的。 4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考试性质:考试试卷类型:A 考试班级:工商0401、人力0401—04 考试方法:闭卷命题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B 4.B 5.C 6.A 7.B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 B 17.B 18.B 19.D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答题要点: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 一般能力是指任一活动都要具备的能力,通常指智力;(2分) 特殊能力是指某一具体活动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2分)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独特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2分) 2.答题要点:⑴报酬结构。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是员工满意的关键因素。⑵工作内容。一般来说,员工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⑶人际关系。友好、合作的同事关系是员工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⑷事业发展。员工喜欢有机会晋升与发展的组织和工作。⑸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影响员工满意的重要因素。⑹管理状况。组织的管理状况也是员工满意与否的关键因素。⑺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如果与职位、组织文化不匹配,也容易滋生不满。(答出一项因素得2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以上得6分。) 3.答题要点:⑴晕轮效应。当知觉者对个人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2分) ⑵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2分) ⑶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是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2分)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与答案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个体___。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系统分析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准实验____。 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个性心理特征___两大部分所组成。 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心理与行为状态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组织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指令___型领导。 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主客观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 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合群需要___。 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精神状态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C )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 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B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D )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 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 C.主管领导的关心 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 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A ) A.竞争(强制)策略 B.回避策略 C.迁就策略(克制策略) D.合作策略(解决问题策略)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 ...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C )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D)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B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C )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B )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组织行为学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4 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2、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 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 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系统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与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与组织行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有密切关系。 3、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答: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积极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答:科学管理学派阶段、行为学派阶段、管理科学学派阶段、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5、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等特点6、简述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认知对象某一特点的过分关注导致的认知上出现的偏差。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棱两可时,当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时。 7、简述社会人理论的要点。 答:社会人人性理论由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实验后提出的一种人性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有着复杂个性与复杂的社会需求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主要观点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工业革命与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1.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Y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X 3.根据波特——劳勒模型,激励的程度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吸引力。Y 4.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密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影响不断扩大。X 5.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很难判断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某种领导行为。Y 6.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的关键是上级和下级之间通过直接的交流渠道而形成的联结关系。X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7.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 B ) A. 观察法 B.调查法 C. 实验法 D.测验法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C) A. 能力低下 B.一般能力 C. 天才 D.才能 9.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使工作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这种行为反应是( B ) A.坚持原有目标的行为反应 B. 升华的行为反应 C. 反向的行为反应 D.放弃的行为反应 lo.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C) A.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 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11.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和沙特尔 12.某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制定了重组计划,该计划准备在全国六大地区设立经销办事处(营业所),所有办事处都用电脑直接与中央数据库联网。这意味着该公司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 B) A.集权化 B.分权化 C.部门化 D.矩阵化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 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14.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 A.自发的 B.有原因的C. 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15.以下做法中,属于自然消退强化方法的有(BDE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 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拒之门外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16.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 )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B 】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D 】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B 】.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C 】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D 】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 C 】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 A 】 A.激荡期 8.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 】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 B 】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 C 】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 D 】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C 】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

安徽工业大学MBA研究生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组织行为学班级2012级MBA 姓名学号 一、问答题(40分): 1、请你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该组织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20分) 激励就是指管理者创设各种既能朝向组织目标又能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条件,持续激发职工的动机,以调动职工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2、试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20分)

二、案例分析题(任选2题,共60分,每题30分) (一)用人的艺术 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思考题: 1、为什么张某能适应销售性工作,而李某则不能适应?这如何解释? 2、假如你是管理者,你如何解决李某辞职的问题? 3、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你如何评价该公司的人事经理? (二)在大城市医院(Metropolitan Hospital)中,压力管理巳实施2年多了。这项工程最初动力来自中层管理者由于感到压力,工作过度,遭受政策和程序上不可预料的变化而产生的广泛抱怨。高层行政管理者寻求外部组织发展咨询师的帮助处理这些问题,咨询师有着压力管理的技能和经验。 工程最初阶段是诊断在医院里体验到的压力的原因和结果。了解压力源被看作发展合适地处理压力计划所必须的前奏。咨询师制定了一个问卷来收集数据,调查对象是45名中层管理者。他们几乎对医院里所有方面负责。问卷的设计是以压力的概念模型为指导的。这与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测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和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和他人来往、结交,和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