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名校医案六则共56页文档
《医案六则》——译文
![《医案六则》——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c3a90852ea551810a687e1.png)
(六)
素来对于亏损元精的病证,不只病人自己烦心厌恶,就是从事医师职业的人,也有左右为难的时候。时逢风木正旺的仲春二月,病人患眼疾,面色发黄,紧接着遗精淋浊,不久就又膝盖、小腿肿胀,疼痛不能走路。等到来诊病时,脉象左手弦数,右手搏而长,面色变得深紫,而且时时呕吐。静心思考其中的原因,前面众多的疾病,都是同一种病邪所致,分别造成三种疾病,依次缠绵在身,病久不愈,从上到下,从下到极下,由于元精久亏的身体,又蒸腾向上发为胃病,这是肾胃相关联的缘故。如果不稍微进行消除止息一两种病证,只是采取回阳返本的治法,我恐怕固守元气,病邪难除,就想采取直接治标的法则。因此我谨慎地拟定一法,略微仿效丹溪滋阴之术,不知怎么样。
(一)
齐王的保健医王遂患病,自己炼制五石汤服食治病。我淳于意前去探访他。王遂对我说:“我有病,希望您能给我诊治。”我就给他诊治,告诉他说:“您患的是内热病。《医论》的书里说:‘内热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的病人,不能服饮五石汤。’矿石炼制的药物精锐燥烈,你服用这种药不能正常地大小便,赶紧不要服用,从面色来看,您将要发生肿痈病。”王遂说:“扁鹊说:‘用寒性矿物药来治疗阴虚内热的病,用热性矿物药来治疗阳虚外寒的病。’矿物药有柔与刚或寒与热不同性味的药剂。所以,内热就用寒性矿物药中平和的药剂治疗它;内寒,就用热性矿物药中刚燥的药剂治疗它。”我就对他说:“您的论说差错得太远了。扁鹊说的虽然就像这样,但是必须详细周密的诊断,依据医学的法度,确立治疗的规范,符合医疗的原则,综合望色和脉诊、表里、虚实、病情顺利和险恶的规律,参合病人动和静跟脉息变化相应的情况,才可以论治。医论著作里说:真热假寒的病,不用慓悍的药和针石治疗。如果慓悍的药入内,那么邪气闭阻了,而郁结之气愈加深入内伏。诊断书上说:假寒真热的病,不能用刚燥之药。刚燥药侵入体内会扰动阳气,阴病就更加衰弱,阳病更加显著,邪气到处流行,因此困剧经俞中,暴发为疮疽。”我告诉他后,过了一百多天,果然在乳房长了疽疮,向上很快蔓延到缺盆部位,后来就死了。这就指出论治的大法,一定有规律法则。平庸笨拙的医生对这些有一点不熟悉,就在医理的领会和临床上阴阳寒热的运用上发生差错了。
医古文
![医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655e79ad02de80d4d8405d.png)
《扁鹊传》词(谨)遇:招待间(舆):私下(血脉)治:正常诞(之):欺骗重(难治):很由(扁鹊):遵循句子1)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齐桓侯和圣人一样洞察隐微的病变,让良医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人们所担心的是担心疾病太多,而医生所担心的是担心治疗方法太少。
《华佗传》词(黄琬)辟:征招(七八)狀:量词,一灸为一狀应(除):立即属(使):同“嘱”,嘱咐寻(差):随即含宥:宽恕故(当死):必定(使)木亟:疲惫句子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译文: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
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汉书艺文志》词(仲尼)没:死闵(焉):忧虑删(其要):选取及(失):至于(之)际:会合序(方技):依次排列句子1)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译文:医生是推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来阐发百病的根源,生死的界限,而用以来揣度针石灸法,调配出各种适宜的药物。
2)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译文:经方,依据草石的寒温性,丈量疾病的深浅,借助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辩五脏六腑所使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制出寒凉与温热的药剂,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伤寒论》词:(才)秀:出众赍(百年):持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冰谷:薄冰和深谷,喻险境。
句子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译文: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是自己外表华丽而内在憔悴。
医案六则 医古文名主编 授学资料
![医案六则 医古文名主编 授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fe7304581b6bd97f19ea27.png)
亦叫“脉案”。旨在介绍临床经验、心得和教训,以此启 发、指导或告戒读者。大都以叙事为主,兼夹议论。详于理法方 药的分析,关键细节的描述,诊治过程中医者、病家、旁人的思 考过程和矛盾冲突等,较生动。 ——注重介绍临证心得经验
范云之死
病名:伤寒病 症状:發熱頭疼煩渴。 脉象:脈雖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 病因病机:伤于寒而正气不足、表寒里虚。 错误治法:不顾表里、不待时日、取汗先期。
具体措施:以火燒地,布桃葉,設席,置雲於
上。頃刻汗解,撲以溫粉。
预后:“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
警示:醫者隨情順意,鮮不敗事。
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 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
今译:以阴阳为准则,综合运用色脉、表里、虚实、顺逆等的诊断 方法,参考病人行动与脉息相应的情况。
医论3: “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 药及 镵石。”
阳疾处内:即内热或真热。 阴形应外:寒的症状表现于体表,即假寒或表寒。 悍药:性味凶猛的药物。 镵石:镵针和砭石。
“辟”
通“襞”训作“聚积、闭合”义。 如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辟部》:“辟, 假借为襞。” 本文之“辟”,唐代司马贞索隐:“辟,犹聚 也,” 《庄子·田子方》:“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 而不能言。”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辟,卷不开 也。”
“宛”(郁)
训作“郁结”义,如篇:“病蛲得之于 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 南朝宋裴骃集解:“宛,音郁。”《集 韵·迄韵》:“慍,心所郁积也。或作宛。” 《灵枢·九针》:“凡用针者,虚则实 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中医医古文医案六则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医医古文医案六则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a80451f111f18583d05a72.png)
返回主页
泠然:清凉貌。
顾:反而。
2020/12/8
彥修聞之,曰:“吁!此必傳者之 妄也。”翌日天甫明,來視予脈, 煮小承氣湯飲予。藥下咽,覺所苦 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泠然,越 日遂進粥,漸愈。
朋游因問彥修治法。答曰: “前診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稍 白。此由平素與人接言多,多言者 中氣虛,又其人務竟已事,恒失之 饑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爲積, 積之久爲此證。夫滯下之病,謂宜 去其舊而新是圖,而我顧投以參.
不耐,病未三四日,晝夜促汗,醫
者隨情順意,鮮不敗事。故予書此
爲醫者之戒。
2020/12/8
12
返回主页
滞下:痢疾。 衽席:床席。 荐:垫席。 友生:同学。
亘:贯穿。
2020/12/8
(三) 葉先生名儀,嘗與丹溪俱從白 雲許先生學。其記病云: 歲癸酉秋八月,予病滯下,痛 作,絕不食飲。既而困憊,不能起 床,乃以衽席及薦闕其中,而聽其 自下焉。時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 生之好,日過視予,飲予藥,但日 服而病日增。朋游譁然議之,彥修 弗顧也。浹旬病益甚,痰窒咽如絮, 呻吟亘晝夜。私自虞,與二子訣, 二子哭,道路相傳謂予死矣。
内容提 要
随文注 医 案 六 则
释
整篇翻 译
重点提 示
参考文 献
第一课件网网站
自测练
习2020/12/8
1
内容提要
医案是医生诊治疾病的书面记录。中医医案 始见于《史记》中西汉名医淳于意传,时称“诊 籍”。
现代病历
诊治全过程的客观记录。简明扼要地记述
症状、诊断、治疗过程、治疗结果,疑难病例
附有病例讨论、会诊记录、尸检报告、最终诊
温病医案 ❖ 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仓公至叶天士共六
医古文课外阅读
![医古文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e6d8ed5dfab069dc51220158.png)
医古文课外阅读答案解析《华佗传》課外閱讀1.断句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
為曹公所怒。
荀文若請曰。
佗術實工。
人命系焉。
宜議能以宥。
曹公曰。
憂天下無此鼠輩邪。
遂考竟佗。
至倉舒病且死。
見醫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歎。
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幾。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原夫史氏之書於册也。
是使後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賢者之論。
而懲暴者之轻殺。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
後之惑者。
後用是焉口實。
悲哉。
夫腎能不能無過。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請。
彼壬人皆曰。
憂天下無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歎。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词語注释①工:高明。
②宥:宽恕。
③生:使活命。
④原:推求。
⑤轻:轻率。
⑥口實:藉口。
⑦苟:如果。
⑧壬人:佞人,巧言諂媚的人。
⑨曾:竟然。
⑩再:第二次。
3.句子今譯嗟乎。
以操之明略見機。
然猶轻殺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猶不能返其恚。
執柄者之恚。
真可畏諸。
亦可慎諸。
唉!憑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從事物的细微燮化中洞見先兆的能力,卻還像這樣轻率地殺害有才能之人;憑着荀文若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勸說曹操,卻還不能使曹操的愤怒消除。
掌權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啊!也應當謹慎防止啊!4.文意理解①“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的意思是什么?其用意何在?意為從“佗恃能壓食事”到“太祖歎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疆死也…全部记载在史書上。
其用意是讓後來的掌權者宽恕才能之士的刑罰,採纳賢德之人的勸告,懲罰残暴之徒轻率殺害才士的恶行。
②作者認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如曹操之於倉舒之死一樣。
《伤寒论》序课外阅读1.断句夫傷於寒。
有即病者焉。
有不即病者焉。
即病者骚於所感之時。
不即病者遇時而發於春夏也。
即病招之伤寒。
不即病谓之温舆暑。
夫伤寒温暑。
其类雎殊。
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
医案六则-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案六则-上海中医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f38601fad6195f312ba626.png)
“二阴应外,一阳接内” ——表寒里热
返回主页
返回
第二则 选自《普济本 或《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撰。书中按病 类分为23类。收载证治方剂及针灸法,选方约 300余首,方末附作者的验案及论述。
返回主页
返回
烦:《说文》“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 引伸为烦躁 / 烦闷。 《伤寒论》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 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证
返回主页
敢自居識者,然舍症從脈,得之先 哲格言;血脫益氣,亦非妄逞臆見。 今人胸中每持一勝算,見前人用涼, 輒曰:“此寒症也,宜用熱。”見 前人用熱,則曰:“此火症也,應 用涼。”因攻之不靈,從而投補; 因補之不效,隨復用攻。立意翻新, 初無定見。安得主人、病人一一精 簧鼓:动听的言语。 醫察理,而不爲簧鼓動搖哉?在前 人,蒙謗之害甚微;在病者,受誤 之害甚鉅。此張景岳“不失人情” 之論所由作也。
返回主页
是:确实。
促:缩短。
旦夕:短时间内。
预:参预。
督發汗藥,言幾不遜矣。予忍之, 但只用建中調榮而已。至五日尺部 方應。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 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 信知此事是難是難。仲景雖云不避 晨夜,即宜便治,醫者亦須顧其表 裏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 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 何足貴也!《南史》記范雲初爲梁 武帝屬官。武帝將有九錫之命,有 旦夕矣。雲忽感傷寒之疾,恐不得 預慶事,召徐文伯診視,以實懇之
返回主页
随文注释
中热:内热。 溲:二便。
(一) 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 臣意往過之。遂謂意曰:“不肖有 病,幸診遂也。”臣意即診之,告 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 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爲藥精 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 將發臃。”遂曰:“扁鵲曰:‘陰 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夫 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故中熱, 即 返回主页
医古文重点整理-二十一医案六则
![医古文重点整理-二十一医案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759c8a5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e.png)
医古文重点整理-二十一医案六则二十一医案六则1.认识医案是我国医学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医案数量多内容丰富,应学习继承。
2.了解古代医案一般的写作方法、用词特点。
掌握课文中丰富的词语。
文章难点:学习各则医案所发挥的医家临诊经验、见解,学习表述方法。
医案中所反映的医学思想及治疗实况。
(一)用字1.(自)练2.(发)臃3.宛(气)4.政(恐)5.阙(其中)6.(十余)贴7.(永)矢8.识(明德)9.(致)辨10.(甚)距11.疐(后)(二)词语1.(自)练2.不肖3.中热4.水火5.远(矣)6.审(诊)7.(与)息8.(邪气)辟9.宛(气)10.经纪11.煎迫12.是(难)13.促(寿限)14.滞下15.衽(席)16.及(荐)17.友生18.亘(昼夜)19.泠然20.(其)流21.顾(投)22.(补)完23.一旦24.霍然25.敛衽26.善(渴)27.(数)瓯28.质(之)29.自负30.委顿31.曩(不)32.向(非)33.(病)室34.(永)矢35.(勿)谖36.侏儒37.(以)识38.明德39.敛手40.噬脐41.初(不)42.责(效)43.(自)讼44.(如鼓应)桴45.(为)厉46.致(辨)47.系铃解铃48.速(之)49.胜算50.簧鼓51.跋前囊后52.均(为)53.缠绵54.戢(除)(三)语法1.客(城中)2.日(过)3.日(服而病)日(增)4.新是图5.(病目且)黃(四)今译1.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
2.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
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3.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4.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谖者亦以言。
不肖侏儒未足为先生重,窃以识明德云尔。
5.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6.素来扰亏根本,不特病者自嫌,即操医师之术者,亦跋前疐后之时也。
中医古文课件-医案六则
![中医古文课件-医案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442265fb3b3567ec112d8a15.png)
3、明代,医案著作成熟期。
➢ 个人医案专著有30多部;
➢ 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名医类案》(江瓘编,收集 历代医家医案及经史百家中所载医案3000例,以病症分为 205门)
4、清代,医案著作繁荣期。
➢ 医案专著达200多种,包括个人医案、医案类书、医案丛书、 专科医案、专题医案、医案评注等。
第四则:选自赵献可《医贯·痢疾论》
明·赵献可所著《医贯》是明代温 补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全书6卷。 强调 “肾间命门说”,认为养生 与治病,如能充分理解此说,对 于有关医学问题也就豁然贯通了。 故书名为《医贯》。
本案作者:徐阳泰
豆是一种盛 食器
豐:肥胖 [辨] 豐:物品丰多。 丰:草木茂盛。
齊,同“ 臍 ”。此谓自噬腹脐,喻不可及。后因 以“臍噬”(噬臍)喻后悔难追。
重点句子
句: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 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 效于师,必愈乃已。
孙子南清晨到沈医师处,怒形于色,责 怪沈医师轻率地使用河车,而大赞这位医生 先知,根本不提起曾经服用凉药,并且要向 沈医师求取疗效,必定痊愈才肯罢休。
丰满 丰盛 丰收
丰姿 丰采 丰神
为(之)言:对(我)说
感應丸:百草霜、杏仁、木香、丁香、干姜、 肉豆蔻、巴豆组成。功效:温补脾胃,消积导 滞。炮炙、组方复杂,详见《局方》。
八味湯:吴茱萸、炮姜、木香、橘红、 肉桂、 丁香、人参、当归。功效:温补脾胃,顺气固涩。 主治:脾胃虚寒,气不升降,心腹刺痛,脏腑滑 泻。《杨氏家藏方》
后因孙子南清晨到沈医师处怒形于色责孙子南清晨到沈医师处怒形于色责怪沈医师轻率地使用河车而大赞这位医生怪沈医师轻率地使用河车而大赞这位医生先知根本不提起曾经服用凉药并且要向先知根本不提起曾经服用凉药并且要向沈医师求取疗效必定痊愈才肯罢休沈医师求取疗效必定痊愈才肯罢休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大医精诚22页文档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大医精诚2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835f0e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3.png)
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大医精诚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完整word版,医古文阅读
![完整word版,医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3b3d4745d5bbfd0a78567387.png)
阅读题
1.标点
顷,余之旧契②读孟坚《汉书·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而颜师古辈皆无注解,渠特以问余。余顾其《内经》诸书中亦不见其文。既相别矣,乘蹇且十里外,飒然而悟,欲复回以告,余之旧契已归且远,乃令载之,以示来者。夫五者,五脏也,脏者,里也;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病在里者属阴分,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病者表者属阳分,宜以辛温之剂发之、汗之。此五苦六辛之意也。颜师古不注,盖阙其疑也。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余又徐思“五积六聚”,其用药亦不外于是。夫五积在脏,有常形,属里,宜以苦寒之药涌之、泄之;六聚在腑,无常形,属表,宜以辛温之药发之、汗之。与前五苦六辛亦合。亦有表热可用柴胡之凉者,犹宜热而行之;里寒而可用姜附之热者,犹宜寒而行之。余恐来者不明《内经》发表攻里之旨,故并以孟坚五苦六辛之说附于卷末。
三、扁鹊传
阅读
1.标点:
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之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跗,俞跗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跗。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温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
医古文名校医案六则
![医古文名校医案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139fc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4.png)
古代医案
亦叫“脉案”。旨在介绍临床经验、心得和教 训,以此启发、指导或告戒读者。大都以叙事为 主,兼夹议论。详于理法方药的分析,关键细节 的描述,诊治过程中医者、病家、旁人的思考过 程和矛盾冲突等,较生动。
——注重介绍临证心得经验 徐大椿:
“凡述医案,必择大症及疑症、人所不得者数 则,以立法度,以应心思。” (《临症指南医·咳 嗽门》评注)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一页哦
烦:《说文》“烦,热头痛也,从页, 从火。” 引伸为烦躁 / 烦闷
《伤寒论》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证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一页哦
迟:本指迟脉,脉跳一息不足四至。 与上文“浮数”有无矛盾?
——此指尺脉因应指不明显,有时摸不到, 故感觉似乎不足四至。
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一页哦
滞下:痢疾古名
《内经》
——“肠澼”
《伤寒论》《金匮要略》
——“赤白痢”“休息痢” 等
《备急千金要方》 ——“滞下”
宋代《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
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一页哦
阙:通“缺”,动→使动 ,使……缺
听:任
下:名→动,泻下
值:遇
花粉、知母:清热养阴药
噬脐无及:自咬腹脐→来不及 / 够不着
做不到
无能为力
后悔莫及
第四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一页哦
形:名→动/表现
轻:轻率? 分量轻?
初不、初无:全然不 / 完全没有 纔 cái:才 / 仅仅 shān:浅青 / 微黑 转:变得 ? 更加 ? 反而 ?
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