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柱层析选择洗脱剂的原则教学提纲
硅胶柱层析技术
7、检测
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 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8、送谱
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 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1.5ppm 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TIPS:
1.先根据TLC方法筛选好洗脱剂,使两相邻物质Rf值之差最大化 2.将柱子必须装平整、均匀 3.考虑有限柱填料的吸附量 4.可考虑用梯度法分开并洗脱
柱层析
1、吸附色谱的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硅胶与被分离物质之间产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 物理和化学作用两种。物理作用来自于硅胶表表面与溶质分子之间的 范德华力;化学作用主要是硅胶表面的硅羟基与待分离物质之间的氢 键作用。
2、操作步骤 2.1 硅胶准备
硅胶一般选用250-400目(即40-63μm直径的硅胶颗粒),根据ΔRf 选用硅胶的用量。 2.2 实验仪器准备 一支玻璃色谱柱,一个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径口直径较大的玻璃漏斗, 一支玻璃棒, 等。
②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 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 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 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硅胶柱层析技术
2.6 合并
根据上面薄层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Rf值的部分进行合并, 然后利用旋转蒸发器对合并部分进行旋转蒸发,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 目标产物.
2.7色谱柱的洗涤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硅胶分离柱中的硅胶是一次性使用,但在使用后的 色谱柱中由于还含有冲洗溶剂,所以要将里面的硅胶到出是比较困难 的.取出硅胶的一种方法是将该柱放置一段时间,让溶剂自然挥发完后, 倒出硅胶.但这种方法既费时又污染环境.第二种方法可以用一根比色 谱柱稍长的木杆或塑料杆将含有溶剂的硅胶一段一段地掏出,但这种 办法也比较麻烦.第三种方法时利用一个一般地真空泵, 将柱中剩余的 溶剂进行减压抽出,在色谱柱和真空泵之间加一个冷阱,这样抽出地溶 剂既进行了有效地收集而不污染环境,而色谱柱中地硅胶又能较快得 到干燥,使硅胶能够方便地倒出.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 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 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 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
关于柱子的尺寸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硅胶柱层析技术
②湿法:将吸附剂与流动相混合,搅拌以除去空气泡,徐徐倾入色谱管 中,然后再加入流动相,将附着于管壁的吸附剂洗下,使色谱柱表面 平整。 俟填装吸附剂所用流动相从色谱柱自然流下,液面将与柱表 面相平时,即加试样溶液。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以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原理和应用。
硅胶柱层析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硅胶作为一种多孔吸附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分离开来。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原理基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作用。
硅胶具有大量的亲水性羟基(-OH)官能团,这些羟基能够与目标物质之间产生氢键或静电作用力,从而实现分离。
在柱层析过程中,混合物样品首先通过柱子,然后在硅胶填料中发生相互作用。
不同化合物在硅胶表面的亲和力不同,因此会在填料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
通过适当调整溶剂的性质和流速,可以实现目标物质与其他组分的有效分离。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装柱、样品加载和洗脱。
首先,我们需要选取合适的硅胶填料,并将其填充到柱子中。
填料的粒径和填充度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样品性质和目标分离物质的大小来选择。
填充好柱子后,需要将柱子与溶剂进行平衡,使硅胶充分湿润。
接下来是样品加载的步骤。
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从柱子顶部缓慢地加入,让样品与填料充分接触。
在柱层析过程中,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会与硅胶发生相互作用,被硅胶吸附下来。
其他组分则会在柱中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从而实现了分离。
最后是洗脱的步骤。
在样品加完后,我们需要使用洗脱剂来将目标物质从硅胶上洗脱下来。
洗脱剂的选择要根据目标物质与硅胶的亲和力来确定,通常是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或使用特定的洗脱溶液来实现。
洗脱后的目标物质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或者纯化。
硅胶柱层析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化学合成产物、生物大分子等。
在制药工业中,硅胶柱层析分离被广泛用于药物的纯化和质量控制。
在生物技术领域,硅胶柱层析分离常用于蛋白质纯化和分析。
此外,硅胶柱层析分离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
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
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不同⽽得到分离,极性较⼤的物质与硅胶作⽤强,保留时间长,极性弱的物质与硅胶作⽤弱,保留时间短,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通过反复的吸附、解吸过程,得以分离。
流动相选择,极性⼩的⽤⼄酸⼄酯/⽯油醚系统;极性较⼤的⽤甲醇/氯仿系统;极性⼤的⽤甲醇/⽔/正丁醇/醋酸系统;如有拖尾,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少量氨⽔或冰醋酸操作⽅法硅胶层析操作⽅法⼆.硅胶层析⼆. 1.硅胶量确定。
称取⼀定量的硅胶,根据所要装填的柱⼦体积及上样量来确定(上样量5%以内),极难分的物质,可适当增加硅胶量。
硅胶的密度在0.5-0.6左右,由此可计算出装填⼀定体积的柱⼦需要称取的硅胶质量。
2.制备匀浆。
加⼊⼲硅胶体积⼀倍的溶剂,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油醚/⼄酸⼄酯/丙酮体系,就⽤⽯油醚制备匀浆;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氯仿制备匀浆。
3.装柱。
柱底出⼝关闭,⽆筛板的可⽤棉花替代,加⼊约1/5体积⽯油醚(氯仿),将匀浆⼀次性倾⼊柱⼦中。
然后打开柱⼦底部出⼝,待硅胶床沉降稳定后,关闭出⼝(注意不要使液⾯低于硅胶床)。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双联球或⽓泵加压,泵⼊洗脱液,直⾄床⾯稳定。
5.上样。
上样后,加⼊洗脱剂洗脱,可将脱脂棉置于硅胶床表⾯。
避免添加流动相时冲坏硅胶表⾯。
6.过柱和收集。
采⽤合适的洗脱液洗脱,根据样品情况可采⽤梯度洗脱。
分离出的样品采⽤分部收集,具体每个馏分的体积可根据实际的分离效果来确定,⼀般情况下以柱体积的10%为⼀个馏分来收集。
7.检测。
使⽤专⽤喷显剂,只使⽤⽤紫外检测,可能会损失⼀些样品,紫外的灵敏度⼀般⽐喷显剂低1-2个数量级。
三.柱层析经验1.柱⼦填装硅胶柱⼦装填,有两种⽅法:即湿法装柱和⼲法装柱。
不论⼲法还是湿法,硅胶(固定相)床的表⾯要平整,柱床径⾼⽐1:10以上,太短塔板数不够,太长会产⽣轴向扩散。
硅胶柱色谱洗脱顺序
硅胶柱色谱洗脱顺序
硅胶柱色谱洗脱顺序是一种常用的液相色谱(LC)分离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待分离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它包括在一根或多根硅胶柱上进行洗脱操作,以获得所需要的分离结果。
硅胶柱色谱洗脱顺序是一种基于硅胶柱的洗脱技术,其过程包括对溶液中的分子进行渗透、分离和分离。
为了获得最佳的洗脱结果,必须遵循特定的洗脱顺序,即在洗脱前,应该首先按照分子大小和类型进行洗脱,然后按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洗脱。
首先,应该采用最早开发的硅胶柱洗脱程序,即按照分子大小、分子类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进行洗脱。
具体而言,分子大小从小到大依次洗脱,比如水分子从正负离子洗脱,再从小分子到大分子洗脱;分子类型从不同的形态洗脱,比如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洗脱,比如毒素、蛋白质等。
此外,还应考虑洗脱温度和洗脱时间,以便获得最佳洗脱效果。
一般来说,洗脱温度应尽量低,以减少分子的活动能量;而洗脱时间应尽量长,以保证分子的完全分离。
最后,应考虑使用不同溶剂来改变分子的洗脱性质,以便获得更精确的分离结果。
比如,在洗脱程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溶剂,以改变分子的质量、类型和活性,从而更好地分离出想要的物质。
综上所述,硅胶柱色谱洗脱顺序是一种基于洗脱技术的洗脱技术,它主要包括按照分子大小、分子类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洗脱顺序,以及考虑洗脱温度和洗脱时间的洗脱技术。
此外,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溶剂来改变分子的洗脱性质,以获得更精确的分离结果。
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硅胶干柱层析的操作方法
硅胶干柱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和纯化方法,其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硅胶干柱:选择合适的硅胶粒径和填充长度,并在长颈漏斗或塑料柱内均匀填充硅胶。
2. 洗涤硅胶:用适量的洗涤剂或溶剂来洗涤硅胶,去除杂质和表面活性剂。
3. 将待分离混合物按一定的量和浓度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以毛细作用引入硅胶干柱的顶部。
4. 打开流速调节装置,控制溶剂以一定的流速通过硅胶干柱。
5. 观察溶剂在硅胶上的下降速度,逐渐减小溶剂流速,使溶质逐渐吸附于硅胶上形成各自的色谱带。
6. 当色谱带出现在硅胶干柱底部时,关闭流速调节装置。
7. 根据需要,可以将各个色谱带收集在不同的试管中,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纯化。
8. 若需要进行连续分离,可继续添加溶剂,以移动特定的色谱带。
9. 使用无色的溶剂后,关闭流速调节装置,并将硅胶干柱保存在密封好的容器中,防止湿气和污染。
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硅胶干柱的垂直和无空隙状态,以避免溶剂漏出或色谱带扩散。
- 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硅胶干柱清洗干净,并记录相关操作步骤和结果。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硅胶柱层析一、硅胶柱层析的原理利用吸附原理,即利用硅胶对中药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而使混合物中各成分得以分离的色谱方法。
二、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装柱操作要点:装柱前柱底要垫一层脱脂棉以防吸附剂外漏。
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两种方法(1)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中间不应间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
也可用橡皮槌轻轻敲打柱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
柱装好后,打开下端活塞,然后倒入洗脱剂洗脱以排尽柱内空气,并保持一定液面。
(2)湿法装柱:将最初准备使用的洗脱剂装入柱内,打开下端活塞,使洗脱剂缓慢流出。
然后把硅胶慢慢连续不断地倒入柱内(或将硅胶与适量洗脱剂调成混悬液慢慢加入柱内,),硅胶依靠重力和洗脱剂的带动,在柱内自由沉降,此间要不断把流出的洗脱剂加回柱内保持一定的液面,直至把硅胶加完并在柱内沉降不再变动为止。
然后在硅胶上面加一小片滤纸或少许脱脂棉。
根据加样量控制洗脱剂液面至一定高度。
匀浆法: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2、上样将欲分离的样品溶于少量装柱时用的洗脱剂中,制成体积小、浓度高的样品溶液,加入层析柱中硅胶面上。
如样品不溶于装柱时用的洗脱剂,则将样品溶于易挥发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硅胶(不超过柱中硅胶全量的1/10)与其拌匀,除尽溶剂,将拌有样品的硅胶均匀加到柱顶(始终保持洗脱剂有一定的液面),再覆盖一层硅胶即可。
上样时注意沿着柱内壁慢慢加入,始终保持硅胶上端表面平整;上样量为硅胶的1/60~1/30。
3、洗脱洗脱剂的选用可通过薄层色谱筛选,一般TLC展开时Rf 值为0.2~0.3的溶剂系统是最佳的洗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法洗脱。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 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 0.4 左右,所以要称 40g 硅胶,用烧杯量 100ml 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 /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 /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 1% 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如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 10mg 上样量, 1g 硅胶 H,0.5ml 收一馏分; 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20-50ml 收一馏分。
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洗脱液条件的方法
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洗脱液条件的方法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洗脱液条件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液条件,可以实现目标物的快速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介绍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洗脱液条件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洗脱液是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的关键。
洗脱液应具有适当的溶解度和挥发性,以便能够有效地溶解目标物和将其从柱层析中洗脱出来。
常用的洗脱液包括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等)和水。
选择洗脱液时,需要考虑目标物的化学性质和极性,以及柱层析的选择。
例如,对于极性目标物,可以选择水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洗脱液。
确定合适的洗脱液浓度和pH值。
洗脱液的浓度和pH值会直接影响目标物的溶解度和洗脱效果。
通常情况下,洗脱液的浓度越高,洗脱效果越好。
但是,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目标物的析出和结晶。
因此,需要根据目标物的溶解度和柱层析的选择来确定合适的洗脱液浓度。
对于pH值,常用的范围是5-9,可以根据目标物的酸碱性来进行选择。
第三,优化洗脱液的流速和洗脱温度。
洗脱液的流速和洗脱温度也会对洗脱效果产生影响。
较高的流速可以加快洗脱速度,但可能会导致分离不完全。
较低的流速可以提高分离效果,但会增加洗脱时间。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流速。
洗脱温度的选择应考虑目标物的稳定性和洗脱液的挥发性。
一般来说,较低的温度可以减少目标物的分解和挥发,但可能会延长洗脱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洗脱液条件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目标物的特性和柱层析的选择。
不同的目标物和柱层析可能需要不同的洗脱液条件。
因此,在进行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还应注意洗脱液的保存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薄层层析筛选柱层析洗脱液条件的选择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选择合适的洗脱液、优化洗脱液浓度和pH值、调整洗脱液的流速和温度,可以实现目标物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 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 0.4 左右,所以要称40g 硅胶,用烧杯量 100ml 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 /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 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H,0.5ml 收一馏分;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20-50ml 收一馏分。
硅胶液相柱色谱的分离原理和洗脱规律
硅胶液相柱色谱的分离原理和洗脱规律Silica gel liquid chromatography (SGLC) is a highlyeffici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ommonly used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It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ample components on a stationary phase composed of silica gel particles.硅胶液相柱色谱(SGLC)是一种在分析化学和制药行业中常用的高效分离技术。
它基于样品成分在由硅胶颗粒组成的固定相上的差异吸附和解吸原理。
In SGLC, the stationary phase is a thin layer of silica gel particles that are packed into a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which consists of an appropriate solvent or solvents, is passed through the column under pressure. Sample components interact with the stationary phas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adsorption,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hydrogen bonding, and other intermolecular forces.在SGLC中,固定相是由硅胶颗粒填充到柱内形成的薄层。
流动相由适当的溶剂或溶剂组成,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柱子。
硅胶柱层析的方法
硅胶柱层析的方法1( 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
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
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
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
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
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 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
检测。
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8。
送谱。
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
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
可除去氢谱1.5ppm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关于柱层析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gemmy edited)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 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 0.4 左右,所以要称 40g 硅胶,用烧杯量 100ml 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 /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 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 H,0.5ml 收一馏分; 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20-50ml 收一馏分。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
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硅胶柱层析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与技巧一、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有机合成纯化硅胶柱层析PPT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TLC)
基本原理 TLC定义:把吸附剂铺在玻璃板上,将样品点在其 上,然后用溶剂展开,使样品中各个组分相互分离 的方法。这是一种简便、快速、微量的分离分析技 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分类:吸附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离子交换薄 层色谱、分子筛薄层色谱等。
第23页/共37页
6.Rf的测量及定性、定量测定
Rf值测量:斑点轮廓→斑点重心位置→斑点中心到点样原点 距离→展开剂前沿到点样原点距离→Rf值计算 定性分析: 标准物质比较法——比较样品和标准物质在同一薄板上的Rf 值; 仪器分析法——将斑点物质分离出来,用仪器测定其物化性 质并与已知物的物化性质比较。
上 行 法 展 开 的 距 离 一 般 为 10~15cm , 展 开 时 间 约 为 30min左右,最快者只需几分钟,最慢者需2~3h。
(a)倾(斜a上)倾行斜法上展行开法展开
((b)b)直直立立式式展展开开
1—色谱缸1—(色2a谱—)缸薄倾层2斜—板薄上层行3板—法展3展开—剂开展开剂 1—1色—谱色缸谱缸 2—2—薄薄层层板板 33—(展展b开开)剂剂直立4—4式—展展展开开剂开蒸剂气蒸气
第9页/共37页
单一溶剂的极性顺序为(从小到大):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 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 醇→甲醇→吡啶→乙酸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从小到大):
苯∶氯仿(1+1)→ 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
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
而实现的。
物质在薄层板上移动速度常用Rf值(比移值)表示,其定 义是:
洗脱剂的选择原则
洗脱剂的选择原则
洗脱剂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需要来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原则:
1.洗脱剂品质要纯净,不含杂质,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2.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洗脱剂,例如pH值、极性、非极性等。
3.要考虑所使用的柱子类型和填充物,因为洗脱剂选择的不当会对柱子和填充物造成损害。
4.要通过试验和实践对不同的洗脱剂作出比较,找到最适合实验要求的洗脱剂。
5.在选择洗脱剂时,也需要考虑成本问题,选择价格合理、经济实惠的洗脱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开剂的极性规律
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
苯∶氯仿(1+1)→ 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
选择展开剂,要依据溶剂极性和他们的混溶性,溶剂对被分析物的溶解性,以及被分析物的结构。
这里只讨论药典里通常使用的以硅胶为固定相主体的正相薄层,也不考虑板的活性。
列出溶剂极性参数表,方便以下比较展开剂。
环已烷 :-0.2、石油醚(Ⅰ类,30~60℃)、石油醚(Ⅱ类,60~90℃)、正已烷:0.0、甲苯:2.4、二甲苯:2.5、苯:2.7、二氯甲烷:3.1、异丙醇:3.9、正丁醇:3.9 、四氢呋喃:4.0、氯仿:4.1、乙醇:4.3、乙酸乙酯:4.4、甲醇:5.1、丙酮:5.1、乙腈:5.8、乙酸:6.0、
水:10.2 。
关于溶剂混溶性,一般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需要注意,极性相差大的不混溶,比如正己烷与甲醇。
多元展开剂,主体的两种溶剂不能混溶,就需要通过第三种溶剂来调和。
比如:石油醚、正庚烷、正已烷、戊烷、环已烷和甲醇、水之类的。
一般正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被分析物质的极性越大,需要极性更大的展开剂。
了解被分析物的极性可以通过分析其结构获得,很难获得它的极性指数。
物质分子化学结构中,通常由较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两部分。
例如下面以苯丙烷为极性小部分,随着极性基团部分的增加,总体的极性就增加,展开剂极性也增加了。
,依次为肉桂酸、阿魏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
相应展开剂分别为:正己烷—乙醚—冰醋酸 (50.1)、苯-冰醋酸-甲醇(303)、氯仿-甲醇-甲酸(9 0.5)、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3 1)、醋酸
丁酯-甲酸-水(7:2.5:2.5)。
(由于薄层板、比移值不同的原因,展开剂极性比较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后者大于前者)。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同化合物,怎么定它的极性,又用什么标准来定它对应的展开剂呢?以下分开讨论不同化合物极性情况及其对应的展开剂。
首先是极性较小的挥发性物质。
比如:冰片:石油醚 (30~60 ℃)—醋酸乙酯(17:3)、厚朴酚:苯-醋酸乙酯(9:1.5)、α-香附酮:苯-醋酯乙酯-冰醋酸(925)、丹皮酚:环己烷-醋酸乙酯(3:1),这类化合物,以石油醚、正构烷和苯为体积百分数比较大的溶剂,通常起溶解和分离化合物的作用,而用醋酸乙酯为调节Rf(比移值)的溶剂。
为了减少拖尾之类其他相似相溶原则以外的影响,适当加入添加剂,如有机酸或者有机碱。
极性较小的不挥发性物质。
比如:β -谷甾醇:环己烷-醋酸乙酯-甲醇(6:2.5:1)或者环己烷-丙酮(5:2) 、熊果酸: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20.5)、齐墩果酸:氯仿-甲醇(40:1)、猪去氧胆酸:氯仿-乙醚-冰醋酸(21)、大黄素:苯—醋酸乙酯—甲醇(150.2)或者苯—乙醇 (8:1) 、丹参酮ⅡA:苯-醋酸乙酯-甲酸(404) 、穿心莲内酯:氯仿-无水乙醇(9:1)、靛玉红、靛蓝氯仿-乙醇(9:1)或者苯-氯仿-丙酮(51)。
这类物质展开剂极性比极性较小的挥发性物质洗脱力强一些,因为这类物质极性小的母核大,而极性大的基团通常可以形成氢键,比如羧酸、羟基。
以上物质,母核分子量减小、母核结构中不饱和健的增加(尤其是出现苯环),极性基团的增加,都使极性增加,展开剂极性也增大。
这个范围内的物质很多,一般展开剂大百分数的溶剂可以从环己烷—〉甲苯—〉二甲苯—〉苯—〉氯仿的顺序,按照极性要求选择。
这里注意,异丙醇、正丁醇极性指数也比较小,在这范围的化合物很少用,因为粘性大、展开慢,造成斑点扩散;另外,羟基的氢键作用力也有不利。
调节Rf值的溶剂,从醋酸乙酯—〉甲醇—〉丙酮—〉乙醇。
挥发性物质也有很多带羰基、羟基的,但从它的挥发性就可以明白,分子间作用力不强,另外,母核与石油醚、正构烷和苯的结构差异小,估计更容易脱离硅胶吸附,更快进入溶剂中,而不需要通过提高展开剂的极性。
皂苷类。
人参皂苷:氯仿-甲醇-水(6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或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5)的上层溶液或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
(15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芍药苷: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10:0.2)、黄芩苷:醋酸乙酯-丁酮-醋酸-水(105:3)、橙皮苷:苯—醋酸乙酯—甲酸—水(12.5:3)的上层溶液、葛根素:氯仿-甲醇-水(140.5)、芦丁:醋酸乙酯-甲酸-水(81)。
这类物质,由于存在糖的多羟基结构,苷元的结构影响变小。
展开剂中使用极性大的有机溶剂(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正丁醇)和水。
乙酸和甲酸的使用,一方面增大展开剂极性,另外也可以抑制硅胶羟基的
作用,减少拖尾。
由于混溶性和硅胶耐酸能力的限制,水和酸的使用是有限度的。
极性大的小分子有机酸。
没食子酸:氯仿-醋酸乙酯-甲酸 (51)、阿魏酸、咖啡酸、菊苣酸、绿原酸、异绿原酸。
这类物质多数是苯乙烯母核的,这个结构的极性本身比较大,另外有酚羟基和羧酸基团,个别有多羟基配基。
皂苷的展开剂差不多,极性大。
注意甲酸通常指的是浓度85%左右的,含有水。
含氮有机物。
盐酸小檗碱: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0.6)(氨蒸气饱和) 或正丁醇-冰醋酸-水(72)、麻黄碱: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0.5) 或正丁醇-冰醋酸-水(81)、甘草酸铵: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2)。
由于NH2硅醇基的作用很强,在强极性展开剂加有机酸、有机碱扫尾。
对于极性化合物,使用正丁醇对斑点扩散影响较小,因为化合物和硅胶的作用强。
极性大的时候一般用氯仿甲醇体系,若是稍微拖尾可以用水饱和的氯仿甲醇体系(配好的氯仿甲醇展开剂中加入1-2滴水),若是还是拖尾可以每10毫升展开剂里面加入20-60微升的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