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础研究、新的预后标志、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血液科医师对CL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1年版CLL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一、定义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细胞)计数≥5×109/L;B淋巴细胞<5×109/L时,如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②外周血涂片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10-、FMC7-、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学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临床特征: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
Ann Arbor Ⅰ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 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P210表达对病程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P210表达对病程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刘伟平; 官凡琪; 宋耀辉; 阮艳秋【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4)005【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P210; 病程判断【作者】刘伟平; 官凡琪; 宋耀辉; 阮艳秋【作者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自贡 643000;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7.3; Q78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
临床上通常按照病程将CML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一旦疾病进入急变期,预后极差[1]。
90%以上的CML患者的血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即t(9;22)(q34;q11),9号染色体长臂上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并表达BCR-ABL 融合蛋白[2]。
BCR-ABL 融合基因以不同剪接方式形成mRNA-b3a2和b2a2,编码形成P210融合蛋白[3];该蛋白具有异常活跃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并可活化细胞内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使细胞凋亡信号降低、存活率延长,这是引起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及凋亡抵抗的主要机制之一[4]。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程BCR-ABL融合基因P210的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象、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HBDH)和血糖(glucose,GLU)的变化,以期为临床的早期诊断、病程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一良好指标。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CML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岁~86岁。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近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特别是新药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为提高我国对CLL/SLL 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5年版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进行了更新修订,制订本版指南。
一、定义CLL/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L。
②外周血涂片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200+、CD10-、FMC7-、CD43+;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术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与2008版不同,在2016版WHO有关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提出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L,如无髓外病变,即使出现血细胞少或疾病相关症状,也不能诊断CLL[2,3,4]。
但2018年更新的国际CLL工作组标准仍将此种情况诊断为CLL[5]。
国内绝大多数专家也认为这种情况在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后,其临床意义及治疗同CLL,因此应诊断为CLL。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

最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全文版)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 )是最常见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 ),年发病率为(3~4 )/10万。
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二代测序(NGS )在临床的应用,更新了CMML的诊断和分型诊断标准和预后危度分组标准。
为了规范我国CMML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制定本指南。
诊断程序疑诊CMML患者以下实验室检查应作为必检项目:1 .外周血细胞计数。
2 .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
外周血涂片至少要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涂片应计数200 ~ 500个有核细胞。
原始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非特异性酯酶等细胞化学染色有助于原始单核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的确认。
单核细胞应区分正常(成熟)和异常(不成熟,immature )单核细胞。
各系列是否有发育异常,判断标准与MDS的判断标准相同。
3 .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病理细胞学分析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必要时用CD34、CD68、CD163和CD16等抗体加做骨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 .骨髓和外周血免疫表型分析,特别是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析(表 Do表1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分型单核细胞表型分型表型定义比例经典型(MOl )CD14Eight∕CD16・≥94%中间型(MO2 )CD14brigM∕CD16+<20%非经典型(MO3 )CD14dim ∕CD16÷<5%5 .染色体核型分析。
当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表2 )没有获得足够(20 个)中期分裂象时,应采用包括5q3L CeP7、7q31s 20q 、CeP8、CePY 和TP53探针加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
采用间期FISH , TET2 (位于 4q24 )、NFl (位于 17qll )和 ETV6 (位于 12pl3 )等基因隐匿性缺失检出率2% ~ 10% (表2 )。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诊疗指南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I。
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二、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难治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
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1.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2.中、大剂世的阿糖胞苷(Am-C)组成的联合方案;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4.使用耐药逆转剂;5.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
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疗方案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Flu)、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等。
2.中、大剂鼍Ara-C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
利用其不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G-CSF使处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联合IDA/Mitox/Acla/Vpi6;③HHT+Ara—C+蒽环类药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对弱精子症(肾精亏虚)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

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对弱精子症(肾精亏虚)患者精子DNA 完整性的影响张明亮,郑小挺,姚文亮,陈胜辉(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南昌市生殖医院,江西南昌330001)Effect of L-carnitine Oral Liquid and Bushen Qiangjing Granule on DNA Integrity of Sperm(Deficiency of Kidney Essence)in Asthenosper 鄄mia PatientsZHANG Ming -liang,ZHENG Xiao -ting,YAO Wen -liang,CHEN Sheng -hu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Medical Science Institute /Nanchang Reproductive Hospital ,Nanchang 3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carnitine oral liquid combined with Bushenqiangjinggranule on sperm DNA integrity in asthenospermia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28cases of weak sperm (Kidney后获得满意分子生物学反应,因而可能改善预后。
因此,我们认为:使用羟基脲治疗的CML 患者,即使时间较长,也应尽快转换为伊马替尼治疗。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8):633 ̄639.[2]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CCN Guide ⁃lines):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S/OL ].Version 4.2018.[3]Deininger M,G.O'Brien S,Guilhot F,et al.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study of interferon vs STI571(IRIS)8-year follow up :Sustained survival and low risk for progression o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CML-CP)treated with imatinib [J ].BLOOD,2009,114(22):1126.[4]Hehlmann R,Berger U,Pfirrmann M,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interferon alpha and hydroxyurea with hydroxyurea monothera ⁃py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study II):prolongation of survival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feron alpha and hydroxyurea [J ].Leukemia,2003,17(8):1529 ̄1537.[5]王建祥,黄晓军,吴德沛,等.中国15家医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状况及目前诊断治疗模式调查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11):721-725.[6]江倩,刘正琛,张颂昕.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现状的调研:从患者的角度[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7):559 ̄564.[7]江倩,赵东陆,金洁,等.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早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8):651 ̄655.[8]Rea D,Mahon F.How I manage relapse of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after stopping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erapy [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8,180(1):24 ̄32.[9]Bower H,Bjorkholm M,Dickman P W,et al.Life Expectancy of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pproaches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 ].J Clin Oncol,2016,34(24):2851 ̄2857.[10]Sasaki K,Strom SS,O'Brien S,et al.Relative survival in patientswith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in the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 era:analysis of patient data from six prospec ⁃tive clinical trials [J ].The Lancet Haematology,2015,2(5):186 ̄193.[11]江浩,植立婷,侯明,等.国产与原研伊马替尼治疗初诊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7):566 ̄571.[12]石红霞,秦亚溱,赖悦云,等.国产与原研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2):922 ̄926.[13]Siegel RL,Miller K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7[J ].CA Can ⁃cer J Clin,2017,67(1):7 ̄30.[14]Hoffmann V S,Baccarani M,Hasford J,et al.The EUTOS popula ⁃tion-based registry :incid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904CML patients in 20European Countries [J ].Leukemia,2015,29(6):1336 ̄1343.[15]杨崇礼,张晓波.全国白血病发病情况调查[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1):12 ̄19.[16]Hehlmann R,Heimpel H,Hasford J,et al.Randomized comparisonof busulfan and hydroxyurea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rolongation of survival by hydroxyurea.The German CML Study Group [J ].Blood,1993,82(2):398 ̄407.[17]Deininger M W,O'Brien S G,Ford J M,et al.Practical manage ⁃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receiving ima ⁃tinib [J ].J Clin Oncol,2003,21(8):1637 ̄1647.[18]Yamada M,Kuroda H,Shimoyama S,et al.[Efficacy of levocarni ⁃tine f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induced painful muscle cramp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J ].Rinsho Ket ⁃sueki,2016,57(4):489 ̄491.收稿日期:2018 ̄04 ̄11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一对夫妻在规律的性生活下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同居1年以上,因男方某种因素引起的女方不孕,可称为男性不育症,而男性不育症的病因较为多样,病机复杂多变,并不是以一种单独的疾病出现,而是多以一种或多种疾病或因素造成的结果[1]。
2016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

2016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一览表一. 髓系肿瘤(一)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BCR-ABL+2. 慢性嗜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PMF,纤维化前期/早期PMF,明显的纤维化期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非特指型(NOS)7. 骨髓增殖性肿瘤,未分类型(二)肥大细胞增多症(三)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PDGFRA,PDGFRB,或FGFR1,或PCM1-JAK2异常的髓系/淋巴系肿瘤1. 伴PDGFRA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2. 伴PDGFRB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3. 伴PGFR1重排的髓系/淋巴系肿瘤4. 暂定分类:伴PCM1-JAK2的髓系/淋巴系肿瘤(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1.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2. 不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aCML), BCR-ABL-3. 青少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4. 伴环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增多的MDS/MPN(MDS/MPN-RS-T)5. MDS/MPN, 不可分类(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 伴单系病态造血的MDS2. 环铁粒细胞增多的MDS环铁粒细胞增多及单系病态造血的MDS环铁粒细胞增多及多系病态造血的MDS3. 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4. 原始细胞过多型MDS5. 伴孤立del(5q)的MDS6. MDS,未分类型7. 待定:儿童难治性血液细胞减少(六)伴遗传易感性的髓系肿瘤1. 无既往病史或器官发育异常者AML伴遗传性CEBPA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DDX41 基因突变2. 既往有血小板疾病者*髓系肿瘤伴遗传性RUNX1 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ANKRD26基因突变髓系肿瘤伴遗传性ETV6基因突变3. 伴有其它器官功能异常髓系肿瘤伴遗传性GATA2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范可尼贫血)与端粒酶生物缺陷相关的髓系肿瘤(角化不良症)与神经纤维瘤病、Noonan综合征(目前确定与PTPN11、SOS1、RAF1、BRAF、KRAS、NRAS、SHOC2和CBL突变有关,50%PTPN11突变)或Noonan 综合征样疾病相关的青少年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肿瘤(七)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相关恶性肿瘤1. 伴重现性基因异常的AMLAML伴t(8;21)(q22;q22.1);RUNX1-RUNX1T1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B-MYH1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伴PML-RARAAML伴t(9;11)(p21.3;q23.3);MLL-KMT2AAML伴t(6;9)(p23;q34.1);DEK-NUP214AML伴inv(3)(q21.3q26.2)或t(3;3)(q21.3;q26.2);GATA,MECOM AML(原始巨核细胞型)伴t(1;22)(p13.3;q13.3);RBM15-MKL暂定型:AML伴BCR-ABL1AML伴NPM1基因突变AML伴双CEBPA基因突变暂定型:AML伴RUNX1基因突变2. 伴MDS相关改变的AML3. 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4. AML, NOS微分化型AML未成熟型AML成熟型AML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纯红血病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的全髓性白血病5. 髓系肉瘤6. 唐氏综合征相关的髓系增殖一过性髓系增生异常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髓系白血病二、混合细胞肿瘤(一)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1. 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2. MPAL伴t(9;22)(q34.1;q11.2); BCR-ABL13. MPAL伴t(v;11q23.3);MLL重排4. MPAL, B/髓系,NOS5. MPAL, T/髓系,NOS三、淋巴细胞系肿瘤(一)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NOS2. 伴重现性基因异常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9;22)(q34.1;q11.2);BCR-ABL1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v;11q23.3); KMT2A重排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2;21)(p13.2;q22.1);ETV6-RUNX1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超二倍体染色体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亚二倍体染色体伴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5;14)(q31.1;q32.3)IL3-IGH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t(1;19)(q23;p13.3);TCF3-PBX1暂定类: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CR-ABL1样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iAMP213.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暂定类:早期T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NK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二)成熟B细胞肿瘤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2. 单克隆B细胞增多症(MBL)3. B幼淋细胞白血病(B-PLL)4. 脾脏边缘带淋巴瘤(SMZL)5. 毛细胞白血病6. 脾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未分类脾脏弥漫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变异型毛细胞白血病(HCLv)7.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m 巨球蛋白血症8. 未明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病,IgM型9. μ重链病10. γ重链病11. α重链病12. 未明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病,IgG/A型13. 浆细胞骨髓瘤(PCM)14.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15.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粘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ALT 淋巴瘤)16. 结内边缘带淋巴瘤儿童结内边缘带淋巴瘤17. 滤泡淋巴瘤(FL)原位滤泡恶性肿瘤十二指肠型滤泡淋巴瘤18. 儿童滤泡淋巴瘤19. 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20. 原发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21. 套细胞淋巴瘤(MCL)原位套细胞恶性肿瘤2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 NOS)生发中心型(GCB型)激活B细胞型(ABC型)23. 原发中枢DLBCL24. 原发皮肤DLBCL,腿型25. EBV+ DLBCL26. EBV+皮肤粘膜溃疡27. 与慢性炎症相关的DLBCL28.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29. 原发纵膈(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3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31. ALK+大B细胞淋巴瘤32. 浆母细胞淋巴瘤33. 原发渗出性淋巴瘤34. HHV8+DLBCL,NOS35. 伯基特淋巴瘤36. 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37. 伴MYC及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HGBCL)38. HGBCL, NOS39. B细胞淋巴瘤,未分类型,有DLBCL与经典型何奇金氏淋巴瘤之间的特征(三)成熟T及NK细胞恶性肿瘤1. T幼淋细胞白血病(T-PLL)2.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3. 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4.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5. 儿童系统性EBV+T细胞淋巴瘤6. 水疱种豆样淋巴增殖性疾病7.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8. 结外NK/T淋巴瘤,鼻型9. 肠道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0. 单形性嗜上皮细胞小肠T细胞淋巴瘤胃肠道惰性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1. 肝脾T细胞淋巴瘤1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3. 菌样肉芽肿14. Sèzary 综合征15. 原发皮肤CD30+T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6. 原发皮肤 T细胞淋巴瘤17. 原发皮肤CD+8+侵袭性嗜表皮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18. 原发皮肤肢端CD8+ T细胞淋巴瘤19. 原发皮肤CD4+小/中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20. 外周T细胞淋巴瘤,NOS (PTCL, NOS)21.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22. 滤泡T细胞淋巴瘤23. 伴TFH表型的结内外周T细胞淋巴瘤24.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ALK+25. ALCL, ALK-26. 乳腺植入相关ALCL四、何奇金氏淋巴瘤(HL)1. 结节淋巴细胞为主的HL2. 经典型HL(cHL)结节硬化型cHL富淋巴细胞cHL混合细胞型cHL淋巴细胞耗竭性cHL五.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一)浆细胞高增殖性PTLD(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性PTLD (三)明显滤泡增殖性PTLD(四)多形性PTLD(五)单形性PTLD(B-及T/NK细胞型) (六) cHL 型PTLD六、组织细胞及树突细胞恶性肿瘤(一)组织细胞肉瘤(二)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三)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肉瘤(四)中度树突细胞肿瘤(五)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六)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七)成纤维母细胞网状细胞肿瘤(八)弥漫性青少年黄色肉芽肿(九) Erdheim-Cheter 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由体细胞染色体易位引起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近年来,CML的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编写了《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版),对CML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1.诊断:根据骨髓和外周血的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可以确诊CML。
2.分子遗传学检测:白血病干细胞具有BCR-ABL1融合基因,通过定量RT-PCR可以检测到这一融合基因的存在。
3.分子遗传学监测:通过定量RT-PCR可以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4. 初诊治疗:对于慢性期CML患者,推荐使用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imatinib)进行治疗,剂量为400mg/d。
对于加速期和急变期CML患者,推荐使用更强效的TKI,如诺拉替尼(nilotinib)或达沙替尼(dasatinib)等。
5.治疗监测:在开始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BCR-ABL1转录水平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如果BCR-ABL1的转录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时未达到1%IEs或更低水平,应调整治疗方案。
6.治疗失败和耐药:如果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后,BCR-ABL1的转录水平始终较高,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白血病克隆突变,表明治疗失败或耐药。
对于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第二代或第三代TKI进行治疗。
7.移植治疗:对于年龄较轻、患病时间较短、治疗效果差或具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骨髓移植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8.临床试验:对于治疗失败或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参与相关的临床试验,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以上是《慢性髓性白血病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要点。
这些指南的出台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起到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纳入190例成年CML慢性期患 者,经过43.5个月尼洛替尼治疗, 维持MR4.5≥1年
研究纳入163例成年CML慢性期 患者,经87.7个月治疗(包括>4 周伊马替尼,序贯≥2年尼洛替尼, 尼洛替尼中位治疗时间53.0个 月),维持MR4.5≥1年
注:TFR 无治疗缓解
1.Andreas Hochhaus et al. Treatment-free remission (TFR) in patients (p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CML-CP) treated with frontline nilotinib: Results from the ENESTFreedom study. J Clin Oncol 34, 2016 (suppl; abstr 7001). Abstract 7001 and poster. 2. Timothy P. Hughes, et al. Treatment-Free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Treated With Second-Line Nilotinib: First Results From the ENESTop Study. J Clin Oncol 34, 2016 (suppl; abstr 7054).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功能性治愈成为CML治疗长期目标之一
尽 快 达 到 CCyR 及 更 深 分子学反应
改善生活质量 及功能性治愈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主要内容
CML治疗目标
CM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
CML的治疗
慢性期:治疗方案、反应评估标准和监测等 进展期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第二代TKI 干扰素和HSCT的应用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7 Business Use Only
CML诊断标准
典型的
临床表现
Ph+ 和 /或 bcr/abl+
确定 CML 诊断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Chin J Hematol,August 2016,Vol. 37,No.8
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20; 骨髓活检原始细胞集聚; 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急变期(BP) (符合任何一项)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Chin J Hematol,August 2016,Vol. 37,No.8
CML三大预后评分系统: 均以临床特征和血液学指标做为评分因素
积分系统 公式 预后评估
Sokal 积分
exp[0.011 6(年龄-43.4)]+0.034 5(脾脏大小-7.51) 低危<0.8 +0.188[(PLT/700)2-0.563]+0.088 7(原始细胞-2.1) 中危0.8~1.2 高危>1.2 0.666(当年龄≥50岁)+(0.042×脾脏大小)+1.095 6 低危≤780 9 (当PLT≥1 500 ×10 /L)+(0.058 4×原始细胞)+ 中危781~1 480 0.203 99(当嗜碱粒细胞>3%)+(0.041 3×嗜酸粒细胞) 高危>1 480 ×100 脾脏大小×4 + 嗜碱粒细胞×7 低危≤87 高危>87
主要内容
CML治疗目标
CM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
CML的治疗
慢性期:治疗方案、反应评估标准和监测等 进展期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第二代TKI 干扰素和HSCT的应用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3 Business Use Only
二代TKI带来更多深层分子学反应(TFR研究门槛)
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 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
主要内容
CML治疗目标
CML的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
CML的治疗
慢性期:治疗方案、反应评估准和监测等 进展期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第二代TKI 干扰素和HSCT的应用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2 Business Use Only
治疗方案 尼洛替尼 300 mg BID 尼洛替尼 400 mg BID 伊马替尼 400 mg QD
aP
Kaplan-Meier 评估 达到首次 MR4.5的中位时间(月) 45.5 49.8 61.1
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比较的优势比 (95% 可信区间) 2.0387 (1.5807-2.6295) 1.7770 (1.3780-2.2915) -
5 年数据 54%; P < .0001a 52%; P < .0001a
Δ 21% to 23% 31%
6年数据 56%; P < .0001a 55%; P < .0001a Δ 22% to 23% 33%
30
20 10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随机化的时间(月)
100 90 累积 MR4.5,发生率 % 80 70 60 50 40
1年数据 11%; P < .0001a 7%; P < .0001a Δ 6% to 10% 1% 尼洛替尼 300 mg BID (n = 282) 尼洛替尼 400 mg BID (n = 281) 伊马替尼 400 mg QD (n = 283)
P 值a < .0001 < .0001 -
只是描述性评估,没有进行多因素的评估比较。
Novartis Oncology (China)
Larson RA, et al. Blood. 2014:[abstract 4541].
尼洛替尼一、二线TFR研究显示 中位随访48周时超过一半的TFR成功率
CML的诊断分期
分期
慢性期(CP) 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10 未达到诊断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标准
加速期(AP) (符合任何一项)
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占0.10~0.19 外周血嗜碱粒细胞≥0.20 与治疗不相关的持续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或增高(PLT >1 000×109/L) 治疗过程中出现Ph+细胞基础上的其他克隆性染色体异常(CCA/Ph+) 进行性脾脏增大或白细胞计数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