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导学案解析

合集下载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2课时)(第一二框合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发展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二教学重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四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交流展示五自主学习:1、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注意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2)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3)质量互变的关系【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学习。

2、本课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要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六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一:凡是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对吗?为什么?探究二:绿都地产集团董事长赵岩、郑州市永威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志东是2012中原主流地产价值榜·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的诗《一代人》,或许给出了2012年叱咤楼市年度人物的共同特点。

作为深刻影响楼市进程的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他们不仅拥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还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

他们不仅带领企业在2012年征战市场,取得辉煌业绩,并且让团队脱颖而出,绽放夺目光芒。

让我们记住他们,期待他们能够创造更加精彩的地产未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他们的成功给我们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启示?探究三:1、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

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这种看法对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导学案-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学习目标展示1.知识目标(1)识记①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②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2)理解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3)运用①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②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

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理性平和的处世心态,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②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③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①学习重点: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及方法论②学习难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 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新事物的前途是为什么是光明的、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通过学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培养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通过学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素养。

四. 自主学习提纲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强大和的事物(2)原因①新事物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习建议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2.理解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整个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1.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养成归纳。

概括的能力。

2.培养分析、判断、比较的能力。

3.在学习中,学生要善于通过分析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运动、变化的总趋势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那些方面?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如何?5.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自主探究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易错辨析(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分析)1.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性质出现根性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

5.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是前进和上升的。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区别运动变化发展含义不同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这种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具有前进的、上升性质的变化。

性质不同没有表达或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总趋势。

必修4第8课导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必修4第8课导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必修4第8课导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必修四导学案第⼋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开始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个总特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即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学会⽤发展的观点认识、分析⽣活中发⽣的各种现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帆风顺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原理,属于考试的重点内容。

⼆、教学⽬标1、识记发展的实质,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帆风顺的?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3、运⽤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道路的曲折4、学会运⽤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

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四、教学⽅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讲练结合并借助多媒体辅助⼯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的。

五、导⼊新课播放歌曲《⾛进新时代》,思考:从这⾸歌曲中你可以体会出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吗?六、⾃主学习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及⽅法论要求:从可以看出:世界上⼀切事物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具有___________,要求我们⽤____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1)所有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吗?(2)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判断:(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基础梳理(见东方骄子)】西汉的东方朔学识渊博,谈吐幽默,算得上是相声一行的祖师爷了。

因他号“曼倩”,过去有人称相声是“曼倩艺术”。

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年轻时还给东方朔的塑像磕过头呢。

在东方朔的诸多轶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和汉武帝之间的故事。

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说树叫“善哉”。

汉武帝暗中派人削掉树的枝干,并在树身上做了记号。

两年后君臣二人又路过此树,汉武帝故意问东方朔:“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又顺口说叫“瞿所”。

汉武帝沉下脸说:“同一棵树过了两年,怎么名儿就不一样了?你竟敢欺骗我!”东方朔沉着回答:“小马叫…驹‟,大了才叫…马‟;小鸡叫…雏‟,大了才叫…鸡‟;小牛叫…犊‟,大了才叫…牛‟;人生下来叫…儿‟,老了才叫…老头‟,这棵树也是一样啊!”汉武帝呵呵乐了。

据此,你认为东方朔的智慧在哪?你还有类似的例子与大家分享吗?二、【对学、群学(合作)】【学习重点、难点】(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发展观导学案

发展观导学案

综合训练,具体应用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 过程中爆炸失事,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哥伦比亚号”事故的 直接原因是,飞机燃料箱外脱落的一块两公斤重的泡沫材料,撞 上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部件,形成了裂孔,致使飞机爆 炸和7名宇航员丧生。但此事并未阻止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 在美国航天飞机出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进步M—47”货运 飞船。2008年“神七”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2011年9月29日, 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 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这之前,因 “实践十一号04里”发射失利。今年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的原计划 被取消)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航天事业发展过 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给你们的哲学启示。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坚持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 的客观规律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光明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符合汉语 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发展的道路 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 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 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 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 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2、近些年来,我国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 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 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 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高新技 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 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 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及答案li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及答案li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识记:(1)量变、质变的概念。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及要求。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二)能力目标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2)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教学难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四、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法、讲授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了什么哲理?要求我们用什么观点看问题?引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大家都学过历史,那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认识中国革命发展历程中的种种曲折,但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课本内容说明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旧势力不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国革命发展方向。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课题: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复习目标】考点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考点2:发展的实质考点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考点4: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自主学习】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是什么?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3、正确认识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合作探究】亲爱的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请你赶快提出来吧。

【网络构建】【疑点辨析】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并且说明错误理由。

1.发展的本质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新事物不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3.发展是质变,质变是发展。

()4.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必然引起新的量变。

()5.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6.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

”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辩证法哲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B.认识世界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无条件的绝对的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3.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该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李杜的诗篇已经过时4、漫画《宝宝快跳》中父母的要求()①急于求成,忽视了量的积累②是主观主义,没有从实际出发③看到了创新需要解放思想④未按客观规律办事⑤说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5、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己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二、学习重点: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及方法论。

三、学习难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四、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五、知识梳理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的原因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4、方法论要求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质变含义量变质变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必要准备,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必然结果;_________又为新的_________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_________到_________,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事物的_________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_________ ,促成_________,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BDACB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问题探究一:联系材料,说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 答:①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每一次都有优化、完善、改进和新的收获,体现了事物 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中国航天事 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每一次的成功,体现 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 展历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问题探究二: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 三大经济圈具体情况的分析。 (2)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大 经济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 化,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京津冀三大 优势互补。 (4)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大珠三角” 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5)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合作效果需要长期 才能显现出来,体现量的积累才会发生质变。资源有 效配置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 变化能引起质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 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学习目标: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学习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学习难点:发展的实质。

(二)课前自主学习: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05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

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

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这次公布的珠峰新高指的是珠峰最高岩石点的高度。

与1975年我国公布的珠峰高度8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降低了3.7米。

另外,国家测绘局于当天还首次公布了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取到的精确的雪深高度。

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一、课堂探究:情境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从北向南逐步退却,同时又受到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推移的巨大力量的挤压而逐步升高,才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

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

长江最初是由东向西,一泻千里,流入古地中海。

随着西高东低走势逐步形成、青藏高原的出现,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滚滚东流的巨川——长江。

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哲学道理?情境2:多媒体图片展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说明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探究: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了什么?情境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

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高中政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2)

高中政治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2)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习目标】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自主探究】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一、教材助读1. 如何理解发展的普遍性?2.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4.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5. 事物发展的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5.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7.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如何?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要求是什么?二、预习自测(一)单项选择题:1 •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 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 3D 鼠标层 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

这主要说明A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 •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C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 •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主要体现的哲理是5. “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 在的 B.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 是没有的 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政府对非法传销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非法传销机构开始频频“变脸”,他们打着诸如“人际网络”、“人户网卡”之类的新旗号使人上当受骗。

“变脸”后的传销是A.新事物,因为它的形式是新的B.旧事物,因为它违背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C.新事物,因为它打着新旗号 D •旧事物,因为他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打击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D3 •几十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叮咛的是“一定“常打电话”;如今,“发个信 息”、要方式。

通信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C.矛盾分析法D 4・某田径世界冠军在自己的记录被他人打破时说: 破•我们要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写信来”;上世纪 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 “发个邮件”、“我们 QQ 聊”已越来越成为传递 情感的重•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 A •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7•“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导学案)教学目标:1.事物发展的趋势、道路、状态及其方法论意义教学重点:识记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教学方法:归纳法、探究法、结构图示法一.课前预习(一)发展前进性的原因分析:原因1:2:3:举例探究(二)事物发展曲折性的原因分析:原因123例探究归纳事物发展总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与的统一,前途是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举例探究(三)量变与质变(1) 与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变化。

(3)质变变化。

归纳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方法论: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是?导课: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是通过那些状态来完成的?(二)教学新课2由上述理论探究讨论以下事例:事例一:袁世凯称帝为什么失败?事例二: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成功?3.由上表对比分析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

理论原因:导读对比(略)事例讨论:原苏联为什么被解体?(1)旧事物的扼杀:(2)新事物的缺陷:(3)人民的态度:4.P65“相关链接”讨论。

5.归纳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6.归纳事物发展总趋势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7,检查预习(略)8.P65虚线方框课堂探究:(1)“谷堆”和“秃头”的生成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探究提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最后的一粒谷子和最后的一根头发,才导致了谷堆和秃头的生成。

(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近些年来,我国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 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 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 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高新技 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 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 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
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②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
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
5、细节问题①发展的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②联系和发展的关 系③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④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根本标志是?)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联系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的发展。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要做好量的积累。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
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每一次都为后者做准备。
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 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 升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收入分配制度的改 革作为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 前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
当堂反馈
1、“六十五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五 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五年像乐曲, 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五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 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五年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发展观导学案
AADAD DBAC
复习提问、准备好发展的导学案
1、 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主要哲理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方法论
(2)发展的趋势(途径):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3)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读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②③ 3、读熟: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②③
4、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需背过)
• (3)发展的(途径)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 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 (4)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 和发展(联系观和发展观)
• (5)发展的原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原因 内外因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 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 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首 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坚持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 的客观规律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 光明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符合汉语 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发展的道路 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 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 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 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 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
次重大跨越,都是在上次基础上的质变③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 的量变、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
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 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被公众寄予厚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 体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启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 财政部、人保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订。八年过去,虽然不 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 现,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
(2010高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 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 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 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 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 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 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 必要准备.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 条件;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 的飞跃;
(3)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如此循 环往复,不断前进。
4、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要保持事 物性质时,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主要观点
• (1)发展的实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 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2)发展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 变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