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德育笔记

德育笔记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每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人类的德育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几个阶段习俗性德育(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1.当时的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人人参与的全民性。

2.由于劳动、生活、教育是一体的,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且是以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古代德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具有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几乎等同于道德教育。

现代德育的主要特点:1.学校德育的民主化(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学双方都已经“平民化”);2.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3.学校德育的科学化(一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

二是指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

);4.学校德育的组织化(班级授课制)第二章现当代德育思想第一节苏霍姆林斯基一.主要内容:1.关于德育的地位、任务和内容(任务是培养意识;内容比较广泛)2.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与培养(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3.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方法:正面教育,启发疏导,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4.关于自我道德教育二、主要特点:(一)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在阅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道德教育。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实施、实现德育目标。

(五)重视培养学生自警、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第二节科尔伯格一.主要内容:1.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质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儿童有自己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够自发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

8现代德育

8现代德育

二、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1.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 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 践性。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 情感、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即培养学生 品德的过程,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3.现代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
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
识的掌握和信念、智慧 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形成。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或道德的认知 因素乃是道德及其发展的核心因素。 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道德判断、道 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2、行为派
人的品德说到底是我们所 有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和 和各种行为习惯系统的最 终产物。
第三节
现代德育方法
◆ 现代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 实现德育内容,在德育过程中所采 用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它是教师的 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方式 的总和。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说理 传道,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 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方法。 说服方式有灌输和疏导两种。
灌输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报告等形式,系统地 讲授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原理原则和行为 规范。
这种方法多用于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的讲授和 德育方面的专题讲座,主要解决学生“懂不懂” 的问题。 疏导指教师通过讨论、对话形式,引导学生辨 别真假、善恶和美丑,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道 德评价能力,旨在解决“信不信”的问题。 说服教育的关键是说理。
说服教育的要求
◆首先,应注意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进行;
◆其次,要做到说理的内容真实;
◆再次,说服教育具有情感性。

2、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 优秀品德和卓越成就来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 育方法。 榜样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抽象的道德标 准的具体 化、形象化和人格化。 榜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示范、引导、激 励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018.04.江苏自考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试卷-答题

2018.04.江苏自考28078《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试卷-答题

B138·28078(通卡)绝密★启用前2018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德育工作概论(课程代码 28078)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代德育的整体特征是( D)P.13A.科学性B.整体性C.实践性D.主体—发展性2.在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P.28.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阴阳家思想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现代化是(C)P.42-43.A.一种社会变迁过程B.工业化、都市化的过程C.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革命D.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过程4.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期的特点是(A)P.48.A.新旧观念或体制的冲突异常尖锐B.阶级对立严重C.贫富差距过大D.发展不均衡5.德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德育发展规律B.服从人的社会实践的需要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遵守德育制度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这就是(D)P.63.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精神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精神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契约精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7.在德育过程的内部矛盾中,主要的矛盾是(B)P.86.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D.德育内容与方法的矛盾8.德育过程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C)P.93.A.完整性上B.主体性上C.双向性特征上D.有序性上9.德育影响的连贯性是指德育过程运行的(C)P.100.A.一致性和科学性B.一致性和协调性C.计划性和系统性D.科学性和系统性10.狭义的德育仅指(A)P.9.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伦理教育11.认为人的品德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思想品德观属于()A.神定论B.心生论C.生物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12.柯尔柏格将儿童称作“道德哲学家”,指的是(A)A.儿童能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B.儿童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C.儿童的道德意识浓厚D.儿童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13.现代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现代人的( D )P.126.A.积极性B.主体性C.自觉性D.德性14.德育的灵魂是(C)P.18.A.创新B.尊重C.民族精神D.学校教育15.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德育论属于(B)P.18.A.全球本位德育论B.社会本位德育论C.个人本位德育论D.国家本位德育论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现代德育论笔记(全)

现代德育论笔记(全)

绪论一现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理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主体,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是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

社会现代化不但要求德育现代化,也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向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含义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本书所说的“德”即个体“品德”,指人的个性品质中的德性,狭义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指“思想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德育。

从性质说,现代德育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紧密联系的。

现代德育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德育和德育现代化是对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积极回应。

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德育。

㈠德育是有目的地通过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社会化,在现时代也就是促进个体德性现代化。

㈡现代德育突出了人,突出了主体性、发展性,要促进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解放。

㈢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具有现代教育的各种特点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世界性等。

㈣现代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认识、体验、践行的结合,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

三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代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

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主体性表征德性发展的主体,发展性表征主体德性的发展。

㈠“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含义“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与班级管理》2015第一章德育与德育功能第一节什么是德育一、“德育”一词的由来在1988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统一使用“德育”这个术语。

二、“狭义的德育”与“广义的德育”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的德育。

广义的德育概念可以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的生成与建构,以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

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

从德育概念的外延看,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指的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

它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行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强调人的良心、良知,强调义务感,强调自觉与自愿的统一。

西方所谓的“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所形成的“德育理论”是道德教育理论。

而我国的“德育理论”是以广义的德育即大德育构建的德育理论的框架,这种语义与概念上的分歧,常常导致我们在对中外德育理论作比较研究时的混乱。

我们的德育既包括道德教育又大于道德教育。

(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向受教育者传播相应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信仰的教育。

(三)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即人们常说的“三观”教育。

(四)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

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它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特色风貌。

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

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
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内容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外,现代德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

2. 科技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德育也开始融入科技元素。

例如,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教育软件,德育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和评估,增加学生参与感和互动性。

3. 团队合作: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发展,德育也相应地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活动、项目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

4. 全人教育:现代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除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外,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和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人能力。

5. 实践导向:德育不再只停留于理论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与实际操作。

通过实地观察、社会实践、群众性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实践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6. 强调个性化教育:现代德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德育教育方案,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使学生在德育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简论现代德育的特点

简论现代德育的特点

简论现代德育的特点现代德育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德育理念,它是在传统德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是一种以健康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素养、科学思维、文化修养为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强调发展性。

现代德育认为,德育不仅是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发展习惯,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潜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职业素养。

二是强调科学性。

现代德育认为,德育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不能单纯以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必须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利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是强调体系性。

现代德育认为,德育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还应该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统一的德育体系,使德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现代德育是一种以发展为主题、以科学性为基础、以体系性为统一的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既要求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强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化修养,又要求在社会环境中实施德育,形成统一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现代德育注重学生自我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立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重点,将学生视为可以自我发展的个体,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而且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个性、乐观的心态、自信的态度,更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

现代德育的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建立健全现代德育体系。

现代德育不仅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还要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德育体系,促使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统一的德育体系,使德育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改革传统的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不仅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革传统的德育理念,更好地指导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素养水平。

《现代德育论》复习要点

《现代德育论》复习要点

《现代德育论》复习要点1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2-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其内涵有:主体发展性体现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着眼于人的德性发展,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能动地自主建构思想道德的对象性活动,是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整体特征,它贯穿于德育活动的始终。

3被决定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古代、近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人的发展经历了群主体性、分裂主体性、个体主体性、类主体性;德育发展经历了素朴的生活德育、灌输的德育、主知主义德育、主体发展德育。

4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与学校德育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与德育的主旋律。

5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6教育活动与素质发展的关系。

前者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教育活动范畴;后者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属人的素质发展范畴。

前者是从外部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后者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前者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后者是道德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辨析题: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7方面。

8施教与受教之间积极的矛盾运动。

9进的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10的完整的人格特征,个体性、主动性、完整性在德性上是统一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以道德践行行为基础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11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12审美。

13突破了原有三要素的平面思维框架;品德结构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

14体的主体的特征;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的。

谈论德育与道德教育关系

谈论德育与道德教育关系

谈论德育与道德教育关系2019-10-06有⼈预⾔,道德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

[1]新世纪对道德教育的期待远远超过了⼈们的想象,道德教育作为拯救道德滑坡和⼼灵异化的⽂明活动,⾯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需求。

[2]尤其是在社会正⾯临转型期的中国。

在这样独特的转型期中,道德和道德教育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

⾃然经济条件下天⼈⾃然合⼀的道德⽂化和道德精神、现代⼯业⽂明下以科技理性和⼈本精神为核⼼的道德⽂化与精神等等,它们同时影响、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化和道德教育。

当代中国的道德、道德教育将⾛向何处?[3]对此,近年来我国道德教育研究⼯作者纷纷对道德教育进⾏研究,寻找答案。

⼀、关于德育与道德教育内涵的探析在研究道德教育之前,应该对“德”和“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区别和关系进⾏探析,如果没有对它们进⾏相关论证或说明,就容易使理解产⽣混乱。

(⼀)从我国历史上“德”的内涵理解说起“德”字的最初原形是“⼻”加⼀个“直”字,主要有两种解释:第⼀种是把“⼻”解释成“⾏”的省⽂,是⼗字路⼝或道路,“直”是正直,⼆者合起来被解释为“道路上发⽣了⼀件正直的事。

殷周奴⾪主⽤绳索捆奴⾪牵起来⾛,视之为‘最正直’和‘最道德’的⾏为”。

应该说“德”字的原形表达的是正直,这是⼈们可以接受的。

第⼆种是说在⼗字路⼝眼睛向前看。

在西周初期的⾦⽂是在“直”下⾯加上了⼀个“⼼”字。

这个“⼼”字意味着德的⾏为既要发⾃内⼼⼜要正直。

总之,⽆论“德”字是在殷代形成的,还是在周代形成的,它都有⼀个从“⼻”加“直”到加“⼼”的过程,它的结构是⼀样的,这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也是学者们能够认同的事实。

[4]从以上“德”的⽂字发展史看,德基本上是⼀个政治概念。

主要有三层涵义:⼀是指能⼒。

作政治概念,它的原初意义为“占有”。

德表现为对奴⾪和财富的占有,是占有奴⾪的象征。

从上⾯的商代甲⾻⽂和⼈们对“德”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德”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识。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3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3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每位班主任在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要培养有一定教育理论修养,掌握一定研究方法,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班主任。
A.“专业型”
B.“学者型”
C.“通才型”
D.“智慧型”
正确答案:
B.正确
正确答案:
2.在德育过程中,不应把德育仅看作是思想品德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应制定全员育人的教育措施,使各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明确德育目标,把育德视为重要的职责,在工作中自觉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和引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学校的德育管理不仅包含对学校整体德育的规范,也含有对教育对象日常行为的必要规范,并且伴有相关的监督检查及必要的奖惩措施
B.能强化学生的积极因素,矫正和克服消极因素
C.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荣辱感
D.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正确答案:
9.教学活动的哪些特性在纠正或强化学生的某一品行上具有重要作用?()
A.组织性
B.教育性
C.知识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
10.创设和优化德育方法展开的时间和空间,主要措施有()。
A.精心设计学生经常生活、学习和活动的环境
A.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B.多变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常常对人的多想品德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
C.德育过程是多因素参与(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的过程
正确答案:
8.品德评价法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A.使学生从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中看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

现代德育的趋势是什么

现代德育的趋势是什么

现代德育的趋势是什么
现代德育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发展:现代德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品德素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意识、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 多元化教育:现代德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形式,而是更加强调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教育与科技的结合:现代德育借助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智能设备等,创新教育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德育资源和学习平台。

例如,推出在线德育课程、德育App等,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德育学习。

4. 人性化管理:现代德育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体差异,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权益,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健康,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5. 全员参与:现代德育倡导全员参与,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责任,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建立德育联动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公民。

总体来说,现代德育的趋势是转向个性化、多元化、科技化和人性化,强调全员参与和合作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论第一次作业..

德育论第一次作业..

“德育论”第一次作业1、什么是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答: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也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1.德育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完成德育任务的过程。

2.德育过程同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是相一致的。

3.德育过程就是一种由外而内向学生施加影响,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儿童品德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1、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2、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3、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4、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2、什么是德育目标?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

目标都是由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标又是实现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保证。

(2)1、初中阶段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高中阶段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对于培养和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德育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为目标,通过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家庭教育。

古人常说“家有一宝,如有万宝;家无一宝,如有万财”,传统家庭观念将家庭视为最小的社会单位,倡导家庭中亲情、友情、爱情的和谐相处,注重子女对家长的尊重和孝敬。

现代德育也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强调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育人。

通过传承家庭观念和教育方式,现代德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情感,促进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相互补充,形成有机整合。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和人文关怀。

孔子提倡的“教育无疆界”,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现代德育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关怀。

通过传承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现代德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和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对同辈的友爱和对后辈的关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交流。

现代德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通过传承和弘扬礼仪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的文明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和家国情怀。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意识。

现代德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传承和弘扬孝道和家国情怀,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心态。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复习题(班华主编)绪论1、(1)德育即育德(名词解释):P92、现代德育(名词解释):3、()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

P124、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

P125、()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P136、()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P147、现代德育由片面的主知的、或主情的、或主行的德育,转向()发展的德育。

P158、现代德育是民族性与()的统一。

P179、培养()是各国德育的核心问题。

()是德育的灵魂,是一种激发人向上的动力。

P1710、德育是一定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因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存在、发展,也在参与民族文化实践中实现,因而具有浓烈的()。

P1711、现代德育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的统一。

P1812、中国德育的现代化要坚持民族精神与()统一,坚持民族性与()统一。

P19第一章1、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性观、德性观:P262、()是现代德育性质研究的起点P243、人性不是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

人性是社会赋予的。

P254、人性和德性(名词解释):P305、德育本质(名词解释):P326、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活就表现为()。

()构成了原始社会的道德规范,当教育、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等就成为德育的基本形式。

P377、知识经济的特征是什么?P408、现代化(名词解释):P439、现代化社会的德育的基本特征是:()。

10、现代人(名词解释):P4611、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P4912、现代德育既有社会性功能,也有();既有限制性、规范性功能,也有()。

P5213、德育现代化(名词解释):P5614、简述学校德育制度体系的内容。

P5715、只有()才能最终把人从动物中提炼出来成为文明的人。

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套行为规范体系。

制度的核心是体现一定德育思想的德育活动的规范体系。

P5716、现代德育体系包括:()。

P5817、()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所达到的新的水平,也是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个性的重要的条件。

浅论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浅论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今 天 的市 场 经 济 本 身更 是 以 契约 、诚 信
的德 育环 境 和 社 会 氛 围 来 滋 润 . 要 得 需 国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 求 我 们 要 进 一 步 提 高现 代 德 育地 位 . 把 现 代德 并 育 多 渠 道 、 层 次 多 维 度 地 渗 透 于 整 多
时 更 要 进 一 步提 倡 “ 济 天 下 ” 行 动 。 兼 的 譬如 在 汶 川 大 地 震 的社 会 救 援 中 .从 各
个 不 同 的方 面 充 分体 现 了当 代 中华 儿 女
宗 旨.教 书” 失去 了“ 人 ” 意 义。 “ 便 育 的 “ 道 之 谓教 ”教 化 的 目 的在 于 “ 道 ” 修 . 修 ,
育 . 要 研 究 传 统 德 育 中 的两 大 基 本 价 需
值取 向及 其 对现 代德 育 的启 示 。

是 “ ” “ ” 价 值 取 向 。 夫 义 与 利 的 孔
要 科 学 合 理 地 对 待 “ ” “ ” 辩 而 义 与 利 的
证 关 系 , 的 确 是 倡 导 社 会 主 义荣 辱 观 、
疑 具 有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f 编 辛 欣 ) 责
2 ( O O年第 7 8期・ 2 2l - 总第 3 4期 ) 8
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典型
时 代 特 色 的道 德 风 采 。 以 , 弃 地 继 承 所 扬 传 统 德 育 的双 向选 择 功 能 .既 鼓 励 人们 洁 身 自好修 身 养 德 . 为 高 素 质之 公 民 , 成 更 鼓 励 人 们 自强 不 息 创 业 奋 进 . 繁 荣 对
兼 济天 下 . 则 独 善 其 身 ” 准 则 。 实 穷 的 其 质意 味 着 在 人 生处 世 方 面 .传统 德 育 具 有 双 向 选 择 的功 能 。社 会 主 义初 级 阶 段 任 重 而 道远 . 在现 代道 德 建 设 中 , 要 扬 更 弃 地 继 承 传 统 德 育 的 双 向选 择 功 能 。 首 先要保持基 本的“ 善其身” 品质 。 独 的 同

德育方法基本特征分析

德育方法基本特征分析

德育方法基本特征分析摘要:德育方法问题成为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必须重新审视德育方法,了解德育方法的基本特征,即德育方法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德育方法;整体性;多样性;实践性当前,我国德育实效性比较差,严重偏离现代德育的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1],不能不说与德育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

当前的德育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可以说,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严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实强烈呼唤德育方法体系的新构建。

构建新的德育方法体系,必须了解德育方法的特征。

下面就德育方法的基本特征作些探讨。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

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

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

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

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

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

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

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8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德育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1、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A、实际锻炼法B、陶冶教育法C、说理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B2、更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A、认识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核心德育课程D、隐性德育课程答案:B3、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这是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哪一种理论为指导提出来的。

A、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活动——动机理论C、最近发展区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5、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那一种规律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答案:B6、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A、主观-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主题-发展性答案:B7、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答案:A8、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答案:A9、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A、价值观导向模式B、情感体验模式C、行为践履模式D、心理辅导模式答案:A10、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与灵魂是A、科学主义B、人文精神C、狭义的人文主义D、政治学和经济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选择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选择的答1、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A、导向作用B、陶冶作用C、调节作用D、精神文明辐射作用答案:ACD2、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主要功能是A、传授道德知识B、培养道德行为习惯C、发展道德认识能力D、培养道德意志答案:AC3、在陶冶教育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那几种?A、思想品德课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薰陶答案:BCD4、现代德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B、民主性C、开放性D、科学性答案:BCD5、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如下哪几个方面A、实施德育的准备B、德育实施C、德育评价D、综合调控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德育课程知识点:德育课程的含义教材页码:P1572、思想品德知识点:思想品德的含义教材页码:P1043、德育方法知识点:德育方法的含义教材页码:P21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应遵循的要求是什么?知识点:学生的品德评价教材页码:P3082、德育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知识点:德育网络的功能教材页码:P1953、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是什么?知识点:现代德育管理的作用教材页码:P2644、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是什么?知识点: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区别教材页码:P785、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应体现哪几个原则?知识点:活动课程的编排和组织原则教材页码:P175五、论述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1分,共23分)1、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贯彻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知识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及贯彻教材页码:P147—1502、简述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以及发展趋势。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9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1春《德育论》在线作业二-9

1.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共青团B.少先队C.班级D.小组答案:C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阶级矛盾B.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答案:D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答案:C4.()是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为形成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A.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C.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答案:C5.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是()A.认知发展性B.主体发展性C.客体发展性D.客体认知性答案:B6.从理论角度对“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理论家是()A.顾明远B.亚里士多德C.杜威D.皮亚杰答案:C7.首先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是()A.马卡连柯B.杰克逊C.杜威D.皮亚杰答案:B8.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A.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答案:C9.社会意识对德育产生制约影响作用的最直接的方面就是()A.德育结构B.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答案:C10.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有一个综合发展过程()A.学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C.学科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活动课程答案:A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A.《论语》B.《大学》C.《中庸》D.《道德经》答案:C12.()坚信体谅关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与归宿。

A.马卡连柯B.柯尔伯格C.杜威D.麦克菲尔答案:D13.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就应当()A.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德育的指导B.坚持资本主义对德育的指导C.坚持帝国主义对德育的指导D.坚持封建主义对德育的指导答案:A14.决定德育内容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答案:A1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答案:B16.在一项德育方案实施之前进行可行性评价,将要进行的德育活动是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与德育方案是否可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愈发重要。

德育旨在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现代德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传统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对个体品德形成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传统文化对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忠诚”、“孝顺”等价值观念,为现代德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强调的“仁爱”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仁爱是尊重、关心、帮助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了人们的亲情、友情和社会意识,提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和社交能力。

而“忠诚”和“孝顺”则是对集体和家庭的忠诚和孝道精神,这种精神是培养人们勇于担当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态度。

其次,传统文化对个体品德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的品德形成需要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

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道德评价和行为规范的框架,为个体品德形成提供了基石。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观念,强调在社会交往中遵循一定的礼貌和规则,培养人们的自律和自制力。

传统文化强调的“节俭”和“诚实”等美德,也对个体的品德形成起到积极的影响。

这些美德推崇个体的自律和正直,为个体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然而,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可能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强调的“孝顺”在现代社会中,更应该是个人与家庭的和谐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个体的道德品质也需要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念可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正,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传统文化对现代德育的适用性也需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世袭权力、男权思维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观念。

因此,在推行现代德育教育时,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审视和评估,挖掘其中具有普世价值的元素并加以传承,同时也要有所取舍和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传统德育理论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渐被继承和传播。

从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看,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对德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对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认识等。

任何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都非常重视德育,把德育作为巩固和维护国家利益、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并确立起符合其统治利益的社会意识。

中国古代教育家始终把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系统的德育理论。

第一,关于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把政治、伦理、教育综合为一体,并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认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取决于伦理道德的好坏,教育是传播伦理道德的主要手段。

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就主张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之首。

孔子认为“为政以德”,把道德教育作为“仁政”的基本措施,而“得民心”的关键在于“明人伦”,即通过道德教育确立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德育的根本问题。

孔子把“仁”作为人生理想的核心和最高的道德准则。

墨子则以“兼爱”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准则。

现代的德育也不乏缺少这些元素但是也摒弃了其中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基本是实现了自由式教育的方式。

但是儒家思想的进步意义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

对于现代化教育进程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

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1)世俗性和发展性
现代学校德育的世俗性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国现代德育的世俗性非常明显,在美国公立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坚持传授爱国家、爱自由的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广泛性。

并提出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

他主张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通过儿童自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获得道德观念。

(2)民主性和科学性
教育民主化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全球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伴随着的教育民主化,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也日益发展成为德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德育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理念的变革,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理念。

具体地说,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人是万物灵长,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把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

同时现代德育逐渐向着科学化的路径发展。

学校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上。

(3)开放性和创新性
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体现在现代德育是信息化德育,现代德育并不是要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信条,而是要教给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性认识能力,对不良道德环境的识别和抵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学校德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应不断创新。

创新性的学校德育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道德思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人。

我国学校德育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德育理念的创新,这种德育理念即“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德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

当代德育的创新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价值取向,实现受教育者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

同时,当代学校德育创新并非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反思性探索,并对其中具有生命力的精髓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古今汇合”和“古今融通”。

学校德育的创新还体现在学校德育要日益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真正解决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予以指导,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人,关注道德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