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涵义
现代德育论笔记(全)
绪论一现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理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主体,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是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
社会现代化不但要求德育现代化,也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向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含义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本书所说的“德”即个体“品德”,指人的个性品质中的德性,狭义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指“思想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德育。
从性质说,现代德育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紧密联系的。
现代德育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德育和德育现代化是对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积极回应。
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德育。
㈠德育是有目的地通过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社会化,在现时代也就是促进个体德性现代化。
㈡现代德育突出了人,突出了主体性、发展性,要促进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解放。
㈢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具有现代教育的各种特点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世界性等。
㈣现代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认识、体验、践行的结合,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
三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代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
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主体性表征德性发展的主体,发展性表征主体德性的发展。
㈠“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含义“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德育的内涵及实施方法
德育的内涵及实施方法德育是指通过对个体进行思想教育、品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精神塑造等方式,促进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严谨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情感修养。
用更通俗的话说,德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
德育内涵的主要方面包括:1.思想道德教育。
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增强文明素养。
2.行为规范养成。
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习惯,强化自我管理,具备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修养。
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自信心和宽容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
包括德育课程和思想道德评价等,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德育课上可以通过讲述案例、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剖析等方式进行教育;思想道德评价则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各项品德、道德、思想表现进行评价,既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又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2.课外活动。
包括各种学生社团、科技社、环保协会等,更重要的是学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思想道德讲座、读书活动等,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等社会习惯,加强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这也是学校一种主动培养德育人才的方式。
3.互动式教育。
通过增强德育教育中的互动性,让学生面对各种情况不仅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还要学会通过情感沟通,了解同伴,尊重并容忍其他人的差异。
这种形式多见于各种游戏、小组活动等。
4.榜样示范。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养生活中,示范行为尤为重要。
学校要积极挖掘身边的好榜样,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吸收有益元素;学校也要对家庭、社会进行督促和管理,这样德育教育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的管理之中,同时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现代德育论笔记(全)
绪论一现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理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主体,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是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
社会现代化不但要求德育现代化,也为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向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德育与现代德育的含义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本书所说的“德”即个体“品德”,指人的个性品质中的德性,狭义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广义指“思想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
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德育。
从性质说,现代德育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紧密联系的。
现代德育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现代德育和德育现代化是对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积极回应。
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德育。
㈠德育是有目的地通过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德性社会化,在现时代也就是促进个体德性现代化。
㈡现代德育突出了人,突出了主体性、发展性,要促进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解放。
㈢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具有现代教育的各种特点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世界性等。
㈣现代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在教育者的组织下,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认识、体验、践行的结合,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
三现代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代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
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主体性表征德性发展的主体,发展性表征主体德性的发展。
㈠“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含义“主体——发展性”明确表述了现代德育的主体性,表述了主体德性发展的内容包括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德育的概述
一、德育的涵义
• 广义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
德育等形式。
•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 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 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补充阅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 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 择业指导 三个方面。
• 2、我国目前的德育主要内容的范围
– (1)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 (2)爱国主义教育 – (3)国际主义教育 – (4)理想教育 – (5)道德教育 – (6)劳动教育 – (7)法纪教育 – (8)心理教育
五、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 (一)三生教育
– 1、生存教育 – 2、生活教育 – 3、生命教育
• (二)安全教育 • (三)升学就业指导
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 (1)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 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 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之中。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阵地。 • (2)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 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 展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 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 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 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 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 求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 (3)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德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发 展,可为他们体、智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1德育的内涵
一、德育的内涵:什么是德育?第一种说法:(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第二种说法: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对于德育范畴的具体理解与界定从不同的角度往往可以得出十分不同的结论。
不同的德育定义是不同德育观的反映,对德育实践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即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education”。
在我国,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
一种广义的德育概念解释为:与伦理学体系中的德育概念(专指道德教育)不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应包括环境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等。
第三种说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凡是事物皆是一个矛盾,矛盾有两个对立的侧面构成。
德育也是由两个对立的侧面构成,一面是道德教育者(在学校是教师),另一面是道德学习者(在学校是学生)。
这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
所以,所谓德育,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作为道德学习者,要主动的学习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视道德学习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道德好,生命幸福,人格崇高;道德不好,生命悲哀,人格渺小。
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教师是道德教育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由道德无知到道德有知,并且化为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选择。
名词解释德育
名词解释德育
德育是指对人的道德品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
它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
德育包括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渠道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目标、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质,培养道德感、人格尊严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是人格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八讲 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观 现代德育过程 现代德育方法
一、德育的概念
现代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有 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现代社 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 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养成与现代 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及现代法制等现代社会 相契合及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现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 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二、德育的历史形态
1、原始形态的教育 德育内容简单 德育与劳动、生活相结合 德育平等
二、德育的历Βιβλιοθήκη 形态2、古代学校德育 德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 德育跟生产劳动脱离 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不平等性
二、德育的历史形态
3、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的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 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现代德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现代德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趋势日益明显 现代德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五、现代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
1、现代德育任务的制定 2、现代德育内容的确立 3、现代德育的途径
六、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1、社会性和实践性 2、侧重性和同时性 3、塑造性和能动性 4、渐进性和反复性 5、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七、现代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 自我修养法 学校心理咨询法 品德评价法
三、现代德育观
1、德育是道德认知教育、道德情感教育、道 德行为教育组成的有机人格教育整体。 2、在德育中,道德认识教育、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行为教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3、德育要以生活为依托,知、情、行的教育 应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
四、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
1、一个矛盾:“应然”与“实然” 2、两个转化:内化与外化 3、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者与德育活动
教综:德育的概述,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内容
7·1 德育的概述,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内容德育概念广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狭义: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性质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的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对社会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个体性功能1.生存性功能:可以获得社会性规范,更好地适应社会。
2.发展性功能:学到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认同感。
3.享用性功能:使个体实现某种愿望、需要,从中体验到快乐、幸福、满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教育性功能德育对智体美劳的促进功能。
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以及养成文明行为的吸管。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以及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的要求。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德育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控制和评价功能。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1.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2.教育目的对学校德育所要达成的结果所做的规定。
3.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4.民族文化以及道德传统。
确立德育内容的依据①德育目标制约着德育内容的性质。
②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③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德育的内容心理品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1.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爱憎分明的教育。
剖析德育内涵,践行立德树人
剖析德育内涵,践行立德树人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涵盖着道德、伦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贯穿着整个教育过程,旨在在学生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德育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和伦理教育,注重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贯彻落实。
这种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教师带头做榜样、讲授相关知识、组织道德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
只有在这种全面的教育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人无完人,但求无愧于心”的道理,养成健康的道德品格。
其次,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心理管理方法,遇到困难时善于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这种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实践性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形成自信自主的心态,养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素质。
再次,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
学校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如守规矩、守时、守秩序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自觉地按照规范行事,在学校和社会中建立良好的行为形象。
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日后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
最后,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总之,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在实践中,学校必须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把德育工作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之中,从细节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九章 现代德育
第一节 现代德育观
一,
德育的概念 现代德育即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 有目的, 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一定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思想, 一定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 方面的影响, 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 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政治, 动,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 经济以及现代法制等现代社会相契合, 经济以及现代法制等现代社会相契合, 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现 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 代德育是现代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教育, 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现代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二,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1.说理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说理传道, 说服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说理传道,使 学生明辨是非善恶, 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培养学生道德认 知的方法. 知的方法. 2.榜样教育法 2.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 榜样教育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 模范行为,优秀品德和卓越成就来教育, 模范行为,优秀品德和卓越成就来教育, 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1.重点 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现代德育的内容; 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现代德育的内容;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现代德育的方法.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现代德育的方法. 2.难点 2.难点 现代国外的几种德育模式: 现代国外的几种德育模式:价值澄清模 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3.现代德育 特点: (1)现代德育的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 (2)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3)现代德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 解; (4)现代德育的国际化和民族化趋势日益 明显; (5)现代德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德育及其意义
教育及其意义一、“德育”概念界定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柜。
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正组织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习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德育过程的结构式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
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
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关于德育的理解和认识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它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
我认为,德育的重要性在于: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并通过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习惯性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成为有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人,能够自主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还关注学生的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
第一章德育概述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意义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
即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
西方“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大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制品质和心理品质。
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品德课程学习四领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
中学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与保障。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基础。
公民社会的成熟度取决于政治公民的素质。
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
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第二节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1、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2、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现代教育学 第十章 德育
第十章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关联。
在人的各种素质发展中,德育起着导向和促进作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育的概念、功能;德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德育课程的编制;德育过程及其组织;德育方法及其运用;国外主要的德育思想与流派。
第一节德育与现代德育观一、德育的概念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具体说来,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在伦理学上,“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然而,在教育学上德育的概念却要复杂一些。
在西方,德育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
在我国,“德育即道德教育”只是狭义上的理解。
在现实的教育中,德育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庞杂,至少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有鉴于此,国内有关教育学专家建议在名称上用“社会教育”来代替所谓广义的德育。
①对于广义德育②的内涵,教育界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对于其外延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我们认为,从个体的素质构成出发,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所以如此,是基于:第一,人的素质构成各部分的区分。
从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对人的研究来看,人的素质在同一水平上大致可区分为生理性素质、心理性素质和社会性素质三类。
与之相对应,有的学者将素质教育划分为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③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对应于智育、德育、美育。
由于德育在人的素质培养过程中起导向和促进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价值方向,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正是为了培养这些可起导向和促进作用的品质。
第二,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三者相提并论时,不是从德性、从人类精神、从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角度,更主要是从人伦、从社会习俗、规范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一词,是将道德、思想、政治作为德育的社会内容的主体部分加以把握,因为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所培养的品质具有共同性的特质,这个特质就在于:态度、价值是它们共同含有的核心成分,且道德价值是这种核心成分中的主体部分。
德育是什么意思
德育是什么意思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具备健康发展、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德育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道德自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意识。
通过德育的实践,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堂、品德故事、励志演讲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德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意识,但它不仅限于道德教育,还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德育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德育对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育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关心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这样的培养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加强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德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第教育学十章 德育
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 意识、观念和舆论。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由国家制定,依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受教育者身心 发展需要和教育价值观制约。
5、恋爱中的道德
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 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陶行知爱情不仅是鲜花、微笑、亲吻和春风。 它也是严寒。 ——陶行知
恋爱必须专一
6、 友情与爱情的差别
友情 喜欢对方 欢迎第三者介入 爱情 爱着对方 不容第三者介入
非唯一性
情感保持一致
唯一性
常有心动之感
7 、对待失恋的正确态度
调适方法 倾诉、宣泄 冷静分析 接受现实 情感转移 升华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功能
2、德育对教育影响的导向功能 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3、德育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功能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人道主义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 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 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
人道主义教育
社会公德教育
“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中消失。 “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 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 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三、德育方法
名词解释 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学校德育/学习活动
【主题探究】
1、如何理解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涵义?
2、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1.答: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另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这种对德育概念的理解造成了德育概念的泛化,也造成了德育边界的模糊。
传统德育理论是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德育理论。
传统德育理论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德育理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思想中找到理论源头。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
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2.答:
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产生了专门的学校教育,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专门的学校德育。
所谓传统德育主要指传统社会的德育。
传统德育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征。
传统德育理论是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德育理论。
传统德育理论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代德育理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思想中找到理论源头。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
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
现代德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世俗性和发展性
现代学校德育的世俗性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国现代德育的世俗性非常明显,在美国公立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坚持传授爱国家、爱自由的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广泛性。
并提出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
他主张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通过儿童自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获得道德观念。
2、"民主性和科学性
教育民主化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全球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伴随着的教育民主化,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也日益发展成为德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德育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理念的变革,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理念。
具体地说,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人是万物灵长,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把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
同时现代德育逐渐向着科学化的路径发展。
学校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上。
3、开放性和创新性
传统德育在封闭的体系中墨守陈规,对社会规则与行为缺乏动态的认识与了解,新事物、新观念、新方式难以进入德育的视野,封闭性的学校德育很难适应学生道德生活的要求,也难以认识到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事实,忽视了标准化的德育要求与多样化道德选择的矛盾,在揭示现实社会道德问题,解决
青少年道德价值冲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体现在现代德育是信息化德育,现代德育并不是要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信条,而是要教给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性认识能力,对不良道德环境的识别和抵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学校德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应不断创新。
创新性的学校德育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道德思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人。
我国学校德育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德育理念的创新,这种德育理念即“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德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
当代德育的创新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价值取向,实现受教育者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
同时,当代学校德育创新并非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反思性探索,并对其中具有生命力的精髓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古今汇合”和“古今融通”。
学校德育的创新还体现在学校德育要日益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真正解决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予以指导,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人,关注道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