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涵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学校德育/学习活动

【主题探究】

1、如何理解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涵义?

2、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1.答: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另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这种对德育概念的理解造成了德育概念的泛化,也造成了德育边界的模糊。

传统德育理论是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德育理论。传统德育理论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德育理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思想中找到理论源头。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2.答:

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产生了专门的学校教育,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专门的学校德育。

所谓传统德育主要指传统社会的德育。传统德育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征。

传统德育理论是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德育理论。传统德育理论思想极为丰富和深刻,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德育理论的许多问题,几乎都可以在传统德育思想中找到理论源头。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

现代德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世俗性和发展性

现代学校德育的世俗性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美国现代德育的世俗性非常明显,在美国公立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坚持传授爱国家、爱自由的思想。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广泛性。并提出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他主张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通过儿童自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来获得道德观念。

2、"民主性和科学性

教育民主化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21世纪全球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的教育民主化,学校德育的民主化也日益发展成为德育的基本特征。学校德育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学校德育理念的变革,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理念。具体地说,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人是万物灵长,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把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德性的发展。同时现代德育逐渐向着科学化的路径发展。学校德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性上。

3、开放性和创新性

传统德育在封闭的体系中墨守陈规,对社会规则与行为缺乏动态的认识与了解,新事物、新观念、新方式难以进入德育的视野,封闭性的学校德育很难适应学生道德生活的要求,也难以认识到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事实,忽视了标准化的德育要求与多样化道德选择的矛盾,在揭示现实社会道德问题,解决

青少年道德价值冲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体现在现代德育是信息化德育,现代德育并不是要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信条,而是要教给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学会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性认识能力,对不良道德环境的识别和抵制的能力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学校德育要适应现代社会应不断创新。创新性的学校德育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道德思维、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人。我国学校德育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德育理念的创新,这种德育理念即“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德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当代德育的创新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应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价值取向,实现受教育者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同时,当代学校德育创新并非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反思性探索,并对其中具有生命力的精髓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的“古今汇合”和“古今融通”。学校德育的创新还体现在学校德育要日益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真正解决受教育者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予以指导,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人,关注道德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